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嘛支移也很简单,那就是每年上缴的赋税,由官府说了算,给你指定上缴钱物送到某个地方。

要说财货不定,钱粮两说,这里面的猫腻可就更大了,比方说农户种了庄稼,只能缴纳粮食,官府非得要你缴纳银钱,你还得拿粮食换钱去缴纳,粮食和钱转换间,猫腻可就出来了,不法粮商利用这段时间,大肆压低市价,吃亏的还是升斗小民。

就算你是商人,有的是银钱不怕,那就好。你是粮商我让你缴纳丝绢,你是工坊主更好,那就缴纳粳米,反正是名目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更过份的是,让你自己把缴纳的赋税送到指定的库房,有的需要缴纳到州治,还有北边的县,非得要送到南边的县,路途上车船脚力花销,绝不是小数目。

就算你想你雇人雇车运着粮食去那就有点不太可能,沿途的公人能鸡蛋里剔骨头,就让你自个去不成。

既然你去不成那就好办了,官府为你代劳了,只要你缴纳脚力钱、车马钱等等名目的费用,一切都不需要你麻烦,官府客客气气地为你上门服务。

就这样玩,你缴纳价值一贯钱财的赋税,那就得付出一两官银,路途转运费用,本来要几百钱,那你还得额外给点茶水钱。哦,看是一贯钱等同一两官银,里面的猫腻更多,大宋通行货币并不是白银,你还得折算成铜钱或交子,银贵钱贱啊你又会被狠狠地刮一层油。

可以说支移是正税外,最大的盘剥名目,比那些杂税还不得人心,民间屡屡有声音抗议,却任然被朝廷默许保留下来,因为它让朝廷多收入三层的钱这可是了不得的收入啊就算你民间绞尽脑汁去争斗,大宋朝廷最不缺的就是有理财头脑的精英,总的让人付出一定代价才行。

所以,大宋自开国以来,能开源的官吏升迁最快,那是一边喊儒者不言利,一边拿着算盘与民争利。

欧阳澈之所以敢取消支移,也是得到王秀支持的,否则,他天大本事也打不开局面,这件事等于获取各州县的人心,却被既得利益的地方胥吏阶层,恨到了骨子里。

循序渐进的方式,相当于农村包围城市,最终联合各阶层给官僚胥吏阶层重重一击,最终在弹劾罢免两名知州,一名知县,斩杀二十余名胥吏后,才开始全路推行两银法。

两银法的推出,朝廷除了保存主要物品买卖税收,还有财产继承的税赋,耗米、科配、大斗、预支等杂税一律取消,并没有过分触动多阶层利益,只是让官僚胥吏阶层,和部分隐藏田产的人不爽,但总体上并不算过分。

当然,没有王秀的坚决支持,还有大宋社会经济的展,两银法绝不可能实施,甚至不可能取消那些杂税。

只因女真人的入侵,行朝用度太艰难了,天下承平时代都不会减少,更不要说南迁头几年的财政艰难,财政官员恨不得刮地三尺,不得不保留那些盘剥,以求取得展的资金,当时王秀也保持沉默。

如今,大宋行朝通过十年休养生息,四川,荆湖、江右再次形成三驾马车,无论是盐茶制度的改良,还是工矿业的展,包括海商事业的迅猛展,都给了朝廷充足的财富,太府、户部库每年都有大幅度增幅。

也就是说,大宋朝廷有足够的钱财,也解决大部分问题,通过苛捐杂税筹集军费和展资金的时代,已经即将结束,而且朝廷财政状况还会更好,不需要竭泽而渔的展方式。

如果说,大宋行朝的经济逐渐恢复,却没有达到王秀想要的水平,那也是不再需要盘剥生民,而是转移盘剥的对象,由国内转到四夷。

值得一提的是,朝廷的大臣没有反对王秀的计划。

也很容易理解,绝大多数大臣都喊着不与民争利,在财政状况日益改善情况下,他们也很乐意停下那些苛捐杂税,这是能博取好名声的事情,为何不去支持

成都府路州县官员,也很少有人持有异议,按照常理来说,他们收到的损失最大,不要说那些苛捐杂税和盘剥,单单是支移一项,就让他们公私两面都有损失,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抵制,原因是很多的。

其实,王秀给欧阳澈去了一封信,说的很明白无误,苛捐杂税和盘剥最得利的并非官员,而是那些州县的胥吏。相当多的钱财都进入他们的腰包,或是通过他们层层抵达上层,这才是一个隐形的既得利益阶层。

对付这样的阶层,王秀早就做好准备,大宋经济状况的好转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种大环境下,任何的抵抗都是土鸡瓦狗。

第865第865章党项人的动静

当然,小规模的战事还是有的,这也算是例行公事,大家你打打我,我再打打你,有利于保持健康的状态。天籁小说bsp;就算京西之战,西军投入六七万大军,还有金军对永兴军路的讨伐,他都调集兵马静观其变。

究其根本原因,虽然是他向女真人示弱,却对这个新兴的强敌抱有警惕态度,具有强烈不信任感。毕竟,大宋朝廷是熟悉的敌人,他们之间相互了解,女真人却非常陌生。

同样,夏的暧昧的态度,让金军大帅非常不满,当年兀室建议吴乞买,不能相信党项人,认为夏盟不可信,一旦有机会,要狠狠打压党项人。

在这种关系下,李乾顺更不可能相信女真人,而且还趁火打劫,利用女真人主力南下纠缠脱不开身,派大将李良辅聚兵二十万人,要求女真划分东北边地。

这一手玩的端地毒辣,金军边军和汪古部根本无力支撑,再说惹急了党项人也不妥,当想的铁鹞子名不虚传啊

再说,金军主力战马多是来自凉州牧马,甲骑具装对马要求很高,草原上的战马显然不适合,只有河曲马能耐得住,一旦真的交恶深了,对女真人也很不利。

夏军是败了几次,但战斗力让女真大帅深刻,他们不敢有任何大意,更不愿意几条战线同时开战,更紧迫的是剿灭契丹残部,还需要党项人的支持。

不仅是党项高层对女真不信任,连中下层也对女真人没有太多好感。夏立国已久,在心理上已经将宋、辽、夏三国看成古之三国鼎立,日承汉化、国有汉制,潜意识中认为宋是衣冠大乘正宗,夏也是黄帝后裔,为汉之分支旁宗。

女真人是什么东西不过是契丹国内小小蛮荒部族,与禽兽无异。

有时候,文化的认同与偏见很有趣,宋视夏为蛮夷生番,夏却自以为中华旁支,视金为胡虏杂种。

最终,因女真人力量不足,无力对夏动全面战争,更何况政府草原各部落,还需要党项人帮助,只有答应李乾顺要求。

实际上,李乾顺是谨慎不假,却没有放弃收复横山,窥视关中的野心。他表面上尊金尊号,利用大宋西军东进时机,展开一系列小动作,每次万人左右,不大不小,尽可能蚕食,趁机把沿边战略据点夺回来。

应该是王秀的出现,西军虽然遭受重大损失,西军留守部队成功守住横山大部,并掌握了战略要地三源地,对党项人的战略态势,仍然是进攻状态。

随着西侍军、北侍军编练逐渐完成,大宋国力得到长足展,以曲端为的西侍军将帅,不再满足支援北侍军,防御党项人进攻,要求朝廷采取积极地手段,并以实际行动给党项人回应,6续动十余次小规模攻势。

就在三源地,位于左厢军司的嘉宁军司与靖塞军司间,曲端调集人力物力,快修建平羌城,作为进攻基地。

平羌城由主城和四方堡城组成,依山旁水内外相叠,两侧山寨林立,构成一道攻防兼备的防御体系,囤积大量的甲仗粮草,形成东线大型军事据点。

一旦有了需要,宋军主力可以四面汇集,迅构成行营兵马,对兴庆形成威慑。

平羌城的修建,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也不是党项人所能容忍,他们完全可以理解成,大宋开始腾出手来。

李乾顺是气愤交加,他的身子骨大不如前,绝不能容忍大宋的咄咄逼人。

随着大宋国力不断展,他甚至有点后悔,当初就应该趁着女真人南征,大胆地实施南下,或许可以拿下关中。可惜,事实不容假设,他没有办法改变。

尽管,大宋仍然保持克制,甚至榷场贸易也非常正常,但军事部署却是实实在在的,他必须要有所反应,拔除威胁党项人生存的不利因素。

没有人是傻瓜,任谁都明白,大宋国力强盛到一定程度,陕西缘边军事部署完毕,那就是图穷见的时候。

关于大宋可能的军事侵犯,党项各部大族长,也有清醒地认识,李乾顺召集的军事会议,得到大多数将帅支持。

女真人也暗中支持,兀术派出张启元出使夏,意图让李乾顺对宋用兵。

张启元投奔女真人,得到了重用,女真郎主合剌亲自接见,并封赐翰林学士,同签枢密院事,给予真正的重视。

这是他第一次为女真人办事,自然是精神百倍,至少表面上如此,率领庞大的使团进入夏境内。

不能不说,他的确非常有才能,把大宋的力量加以分析,表明大宋宰相王秀,有着非常坚韧的性格,手段也十分残酷,无时不在想着收复失地,定难五州、凉州和沙州,早就被大宋列入必须征服的目标。

事实,不能不让李乾顺相信,张启元是叛臣不假,但此人曾经是大宋枢密直学士,对大宋的国情了如指掌,哪怕是女真人的阴谋,他能判断出真伪。

西侍军有六大行营,沿大夏边境就有五大行营,可以看出大宋行朝对他是非常在意的,也就佐证了王秀必然图谋夏的决心。

张启元最有分量的几句话,就是:“王秀掌控南朝社稷大权,他志向远大,所谓建功立业兼并天下,才能有不世之功也,古今禅让无不如此。欲与大金争锋天下,南朝万事俱备,只欠良马,也是大金屡屡南下,不让南朝腾出手的缘由。”

“自古唇亡齿寒,但也有自作孽不可活,大夏能先制人,大金未尝不能给予援助,一旦大势已去,也未尝不可分一杯羹,往青天子斟酌。”

明里暗里的话都说了,非常实在没有半点含蓄,一反邦交使臣说三留七的惯例,让李乾顺心惊不已。

同样,也下定决心先制人,反正战争不可避免,主动多去横山,能得到女真人的支援,总好过被南朝准备得当,打的落花流水,再被女真人趁火打劫强多了。



第866第866章钟离睿的不服

但是,解决基础稳定上层还不够,毕竟已经形成的利益集团,没人会嫌钱多,你虎口里夺食会遭人恨的。

他在形成果断地上了份奏章,要增加俸禄,理由很简单,就是天下纷乱已久,官员时常半俸,度日艰难。如今,朝廷财政状况良好,南北盟好承平,应该改善士大夫的苦状,这个建议得到了士人的绝对好感。

能增加合理合法的收入,自然让他们高兴,谁愿意过苦哈哈地日子。

他是趁热打铁,在朝野欢腾时,提出废除那些苛捐杂税,表明对生民的危害,瞬间站到了大义的高度,没有人敢去反驳。再说,刚刚提议加俸被通过,还有改善公厨的待遇,相当于给了大家个甜枣子,这个时候你站出来反对,那可真是傻瓜了,没有几个人是傻瓜,甚至小报也都是赞誉声音。

对付地方官吏自有欧阳澈,连续两名知州被弹劾罢免,临行时还被万夫所指,落了个身败名裂,自然有震慑作用。他还有别的手段,在两浙路实行的县士绅议政会议,被用在了成都府路,这下也算是绝。

士绅议政会议还在试行阶段,却不妨碍在成都府路实行,两路各具代表性。

当然,面对那些苛捐杂税,士绅同样也是受害人,自然坚决维护自家的利益,别看各县正在6续筹备,但那些士人明显胆肥了,县里的押司、吏目时常被抨击,有些人直接被士人逼着知县拿下。

也算是动群众的力量,来制衡地方官府的顽疾,不要小看这些胥吏,他们的力量也是惊人的,搞不好整个改良会毁在他们手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实可能的存在。

因为,流官三年一任,大多一任就走,胥吏虽然也是三年一考,但大多会留在任上,辅佐上官,新任知县往往要依靠他们办事,尤其是那些新担任知县的官员,不能不依靠这些老油子,弊端立马就出来了。

某些胥吏做得账目,不要说经验不足的年轻官员,就算是户部的度支,也很难现端倪。

欧阳澈恩威兼济的手段,让两银法得以实行,深得王秀的赞赏,可以预见大好的前程,隐隐可见两府金光大道。

“大人,欧阳德明倒是好手段,成都府路十余军州被他玩弄鼓掌。”钟离睿说不嫉妒那是假的,人杰之间的竞争永远是意气的,他也不能免俗,让他去做能否更好

王秀岂能不知钟离睿的不服,但他并不打算劝解,没有竞争哪来的动力,士人之间的攀比,不是简单能劝服的。

他也就莞尔一笑,平静地道:“德明是个人才,他要是能稳住成都府路,给他个四川都转运使又有何妨。”

钟离睿眼皮子一跳,四川都转运使虽说如今都转运使地位有所下降,但那还是名义上的大路之,地位是相当尊崇的。

嗯,应该说经略安抚使或经略制置使流行,却基本用于军事路上,陕西六路设置经略安抚,甚至各有转运使,整个陕西六路又是个大路,设有都转运使调度财货,四川和陕西同样,在各路转运使上,设置都转运使。

欧阳澈以区区微末之功,得到王秀的认同,主持两银法的试行,本就是占了天大便宜。如今,王秀竟然有意给大路都转运使,那可是真正的节臣,这厮运气好的让他眼红。

“大人,在下也想请郡。”

“哦,你任都承旨一年,怎么又动了心思”王秀怪怪地看了眼钟离睿,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刚刚从杭州来又动心思,显然被欧阳澈刺激的不轻,看来还需历练心性才行。

“他们也要回来了,在下想请郡陕西,为天下再建新功。”钟离睿淡淡地道。

王秀目光一凝,看向钟离睿的目光,似乎是越地欣赏,却又莞尔一笑,似乎并没有放开的打算。

当天晚上,王秀和钟离睿,还有被叫来的封元,他们三人一同研究西北郡县地形图。

当年,女真人的两次南下,西军的大量东调,把大宋最有可能夺取定难五州的机会打破。在他看来,如果再有十年的时间,党项人肯定被耗死。

女真人为了牵制大宋西军主力,以政和年间夺取横山土地契机,邀请夏皇帝李乾顺共同灭宋。

但是,李乾顺却被宋军着实打怕了,大宋西军的威风不是浪得虚名,秦风缘边弓箭手,熙河吐蕃族马军,环庆的横山步跋子,泾原的番军刀牌手,那都是一等一的天下精兵,足以和禁军一较高下,甚至比禁军还要凶悍。

更何况横山尽失,夏国最精锐步跋子来源失去,左厢军司三十余万吏士,步军力量逐年减弱,要真面对精悍的西军,那可真有点玄乎,至少他没有信心。

女真人的势力庞大,经过几次接触,夏军吃了几次亏,最大的惨白是李良辅的二十万人,被打的屁滚尿流。也就转变态度,开始对大宋边境试探,陕西六路兵马不断东调,边境防御也有减弱,算是不错的时机。

但是,李乾顺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大宋是庞然大物,他不太相信会被女真人打倒,保持着谨慎地观望态度。

更无耻的是,他是大战争财,对两方都卖出优良的战马,给女真人吃亏的价格,从大宋朝廷补回来,往往一匹马能卖出两匹的价格。

大宋朝廷不是不知道,却也没有办法,中原不可能养马,就算配种良马也没地方放牧,更何况战事紧急,需要迅组建马军部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当开封陷落,他才恍然大悟,急忙要调集大军夺取横山,进而要攻取陕西。很可惜,王秀一局定乾坤,大宋幸免于难的行朝,强令陕西六路兵马严守关防,不得随意东进。

所以,西军虽然损失惨重,却仍有精兵十余万,各路乡军土兵战斗力极强,让他悬崖勒马,没有做出愚蠢的举动。



第867第867章西北风云起

就算张启元明话明说,女真人真的会趁火打劫,但他的坦诚赢得了李乾顺好感,还非常的顺理成章。天籁『小说

只要是正常的掌权者都明白,邦交不过如此,相互利用而已,没有别的新鲜事,你有价值那就援助,你没有价值,人家也不会介意分了你。

夏存在的价值,就如同李德明时代所确定,在南北夹缝中生存。哪怕是李元昊坚持称西朝,也改变不了真正的形势,夏之所以没有被宋灭亡,还能频频地大规模反制,究其缘由就是北方强大的军事压迫。让大宋无法集中力量。

大宋对夏取得战略优势,究其缘由是北方政权的衰败,给了大宋千载不遇恶机会,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军事部署。

李乾顺是非常果断的,在判断女真人的意图后,立即以大宋降臣,原知西安州任得敬为前导,李良辅为主帅,集结十万大军向平羌城外围开进。

当然,任得敬只是向导,并没有真正抵达第一线,十万夏军却是真的,按照夏军的军制,十万大军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