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唯我独 裁-第4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二十世纪衡量一个国家陆军的作战能力的三大指标坦克、飞机和大炮,苏联陆军装备的数量都是全球最多的。在这方面,连中华帝国陆军都无法望其项背。中华帝国陆军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共装备8600辆各式战车、12200架各式作战飞机和4。8万门火炮。当然,这只是针对坦克、飞机和大炮的装备数量而言。在质量和先进程度上面,苏联陆军的装备是无法跟中华帝国陆军装备相比的,更不如德国。

苏联陆军的坦克主要包括T26、T37、BT系列轻型坦克,T28中型坦克、T35重型坦克,以及最新型的T34中型坦克,KV1、KV2等重型坦克。

新装备的T34在战争爆发时,已经生产了1225辆,其中967辆已装备部队。面对德军zhōngyāng集团军群的苏军西部特别军区,装备了266辆T34,面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基辅特别军区,有494辆T34。苏联最新型的KV重型坦克,则已有508辆装备部队,分别装备于六个机械化军。

与苏联相比,德国投入进攻的3600辆坦克,大半数为二号坦克、35t型坦克、38t轻型坦克,基本不具备同苏联坦克的对抗能力。德军较为先进的三号坦克在东线战场只有960辆左右,四号坦克在东线则只有400余辆,五号坦克也没多少,不足一百辆,且大多数是试验型号。

“我想大家都清楚基辅会战期间的几场局部坦克战斗吧!”

王国庆所指的是苏德战场上,德国装甲部队在全歼苏联基辅方面军时所遭遇的“T34危机”。

所谓T34危机,就是指德国坦克部队在进攻时同苏联坦克部队爆发激战,面对苏联陆军的T34坦克,德军坦克部队损失惨重。

从双方坦克性能相比,T34和KV1均拥有76毫米炮,可在500米外击破德军三号、四号坦克约3050毫米的前装甲。德军反坦克威力最好的三号坦克的50毫米42倍径坦克炮,要在100米内才能对T34的45毫米倾斜装甲造成威胁。KV1坦克前装甲达7590毫米,侧后部装甲也有6075毫米,德国任何坦克炮都对其无能为力。至于四号坦克的75毫米短管炮,威力更加虚弱,100米内也难以威胁T34。

“那有如何?几场局部小胜利,难以阻止整体上战败的大趋势!”张自忠知道王国庆的意思,顿时反驳,继续说道:“尽管德军在坦克数量和性能方面全面处于劣势状态,但苏军坦克部队却在战争初期遭到巨大损失。据帝国情报部门汇报,苏军在战前储备的2万余辆坦克到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没错!”王国庆承认这点,他解释道:“据我所知,苏联目前仅有1500辆自造坦克可以投入战斗。在苏军损失的坦克中,由于机械故障和维护不利丢弃的比例很大。以第15机械化军为例,该军拥有的64辆KV坦克在一个半月内损失了56辆,其中只有11辆为战斗损失,另有11辆为乘员cāo作失误损失,其他34辆则为机械故障或维护不足被放弃或破坏。另外,战争初期苏军后勤保障准备严重不足,大批新装备的T34无弹药可用,每辆车仅能配备数发76毫米炮弹。大批新型T34只能冒着德军炮火,以车体撞击德军坦克和火炮,虽然卓越性能给德军造成极大困扰,但陷入德军步兵包围后很难幸存。”

张自忠这时道:“原来殿下也跟微臣的想法一样,苏联照这样下去肯定撑不了多久了。臣建议……”

“别急着,我还没说完呢!”王国庆打断了张自忠的话,笑道:“重点在下面。”

王国庆接着说道:“苏军在初期遭受巨大损失后,坦克数量已经陷于劣势,但前线一些坦克部队凭借T34、KV1不断有出色表现,创造了几十个坦克英雄。同时,苏联从帝国大规模进口了先进的武器装备,目前为止苏军已经接受了2000多辆坦克和1800多架飞机和2。2万门火炮了。苏联人的坦克比德国人的先进,我们的比苏联人的先进,但苏联人没有直接用他们,而是在后方秘密部署反击,这就说明苏联人正在准备一场大反攻计划,就像当帝国陆军经常采用防守反击战术,后发制敌的策略一样。”

张自忠道:“苏军怎能跟帝国陆军相比,他们未必会获胜。”

王国庆笑道:“既然张大人也说是未必了,那么想必苏联红军也有胜利的几率吧!”

张自忠顿时不言语。

王国庆继续说道:“德国想要灭掉苏联,至少得消灭苏联人的中械集团军群吧?那么在苏联的中械集团军群战败前,我们都不需要介入。如果苏联人最后的筹码也输了,那我们再介入也不迟。但如果苏联人稳住了战局,我们亦可以继续发战争财了。”

张自忠似乎被说服了,于是转向王辰浩道:“陛下,臣也赞同太子殿下的观点,如果苏联最后的筹码输光,帝国将采取行动。”

王国庆见张自忠竟然钻他空子,顿时翻翻白眼,一脸无语。

王辰浩能够立即张自忠的心情,天天被占大多数的军方主战派将领们磨叽,是够辛苦的。

于是王辰浩笑道:“苏联挺不住了我们自然要介入,总不能让战火烧到帝国边境上来。”

王辰浩这句话顿时令张自忠等军方大臣们兴奋了起来,这是王辰浩首次表态,其指向性已经很明显了,中华帝国最终将站在协约国阵营对付同盟国。

“陛下圣明!”王国庆、张自忠等人顿时齐声欢呼。

不过,在中华帝国正式占队前,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王辰浩向来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

王辰浩唤了一声:“总装备部张庭何在?”

“臣张庭恭听圣谕!”张庭急忙出列。

王辰浩问道:“朕要你们准备的东西如何了?”

张庭于是回答道:“启禀陛下,臣奉陛下之命,立即组织人手攻关,经过总装备部和北洋科技重工全体工作人员几个月的努力奋斗……”

“说重点!”王辰浩见张庭啰嗦起来,顿时翻翻白眼。

“是!”张庭赶忙捡重点报告道:“陛下要求的防冻液业已开发成功,并在北极山地作训中心试验成功,我装甲车辆使用了防冻液之后,已经具备在极寒条件下随时机动的能力。”

“很好!”王辰浩满意的点点头,命令道:“立即组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装备部队!”

“臣遵旨!”张庭连忙道:“不劳陛下cāo心,臣早已将一切安排妥当,已经责令帝国7家大型化工集团开始批量生产了。”

“很好!”王辰浩点点头,露出了微笑,暗讨这个张庭虽然说话啰里啰嗦的,但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张自忠最近一直关注欧美战事以及帝**备建设,忙着游说国会议员们和煽动民众同意帝国政府参战的事情,并未注意到其他的事情。

此时,张自忠一头雾水的问道:“陛下,这是?”

王辰浩笑了笑,道:“朕猜想德国的装甲部队使用的车辆进入苏联后会碰上什么情况!”

王辰浩故意卖个关子让众人猜测,空军大臣刘翔直接道:“苏联的交通据说一塌糊涂,估计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很难在苏联展开。”

海军大臣林建章顿时道:“那都是几十年前了,现在苏联人很重视交通建设,已经大大改善了。”

张自忠晃晃脑袋,道:“车辆最大的难题不就是交通吗?还能有什么问题?”

王辰浩转向王国庆问道:“你怎么想的?”

王国庆低头做沉思模样,却在给旁边的张庭使眼色,后者连忙小声说了声温度。

张庭的声音只够传到王国庆的耳朵里的,由于王辰浩的龙椅距离群臣有段距离,所以张庭小声说话是不会被王辰浩听到的。

王国庆顿时道:“启禀父皇,应该跟温度有关!”

“没错!”王辰浩点点头,道:“朕了解到,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和后勤部队所用车辆使用的燃油是不抗寒冻的。以德**方使用的柴油为例,温度在零下的时候就会凝结。”

王辰浩刚说到这里,张自忠等一干军方大臣们顿时恍然大悟,难怪王辰浩一直看好苏联会胜利,原来是将这个因素考虑了进去。

在这之前,张自忠等军方大臣们一直不看好苏联,如今听到王辰浩的这番话,众人顿时发现其中的巨大军事价值。

张自忠连忙道:“苏联地处苦寒之地,一旦到了冬天,莫斯科以北地区的气温至少下降至零下四五十度,不但德军机动部队使用的柴油会凝结,就连机动车辆的冷却水管都会冻住的,那么德军的装甲部队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王辰浩笑道:“所以朕早先就责令张庭负责开发极寒气候下的防凝剂和防止机动车辆因寒冻而熄火的各种应急措施!还好,张庭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了,这样帝国陆军的装甲部队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陛下英明!”一干大臣们齐声赞喝。

王辰浩很是高兴,于是让张庭将研发车辆防凝剂一事跟众大臣们分享。

原来,王辰浩得知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战败的各种主要原因,其中就包括大自然因素。

欧洲两个强悍的人物拿破仑和希特勒当年都兵败莫斯科,前者因为莫斯科被烧毁导致法军因无法抵御寒冷而战败,后者同样因为寒冷关系导致装甲部队和后勤部队的车辆集体抛锚。

王辰浩不光想到了苏德战争的逆转,更是透过历史教训担忧起中华帝**队在这方面的弱点。尽管中华帝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全球领先,但是之前并未重视这方面的大自然因素。帝**队到了冬天就基本上冬眠了,很少进行大规模的训练,尤其装甲部队考虑到冬天维护成本问题,更是减少了这方面的训练。

以前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全世界各国的军队在隆冬季节都采取一样的冬眠政策,而且自古就是这样,冬天基本上不打仗。

但王辰浩考虑到苏联一旦逆转德国,像历史上那样壮大起来,那么跟中华帝国早晚有一战,中华帝国陆军就得吸取教训,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军事准备。

对于中华帝国的石油化工技术而言,研发出高性能的抗凝剂很容易,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重视而已。

张庭亲自监督指挥,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抗凝剂的研制和工业化生产技术储备等工作。

第二卷经营北洋第591章【龙币量化宽松】拿别国的钱来花

对于全世界各国陆军的机械化部队而言,因为极少在苦寒地区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战,所以他们都难以避免寒冻这个自然灾害的影响。

拥有先见之明的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责令帝国总装备部进行防冻液的开发,最终在光华四十一年十一月实现了愿望。

中华帝**方开发出了一系列防冻液和设备防冻保护技术。针对燃油的自身防冻,中华帝国开发出了各种标号的防冻燃油。由于汽油一般的凝结点在零下七十五度左右,基本上不需要进行开发防冻汽油。唯一的一个防冻汽油是负九十五号,专门用于极地科学考察车辆使用(1941年南极皇后州最低气温零下92度)。

唯一需要进行防冻技术处理的是柴油,由于柴油的热效率高,经济实惠等因素,全球主要强国都在大力发展柴油机和柴油动力的机车。而中华帝国陆军大部分车辆都是使用柴油的,这可以给陆军节省相当一笔巨额的军费开支,而柴油又是最不耐寒的,因此需要研发各种温度下使用的柴油标号。

由于中华帝国的疆域地跨整个地球南北两极,囊括所有温度带,因此对于柴油在不同温度下使用情况的要求也是全球最高的。在这之前,中华帝国国内已经开发出十号(少数极热地区特供)、零号、负十号、负二十号和负三十号柴油,其中负三十号柴油主要应用于中华帝国北方寒冷地区。

不过,对于中华帝国陆军而言,海军和空军作为全球机动到达力量,而陆军则刚刚解决了沙漠区作战的难题,但对于极地寒区作战依然没有把握,主要原因就是机动部队的车辆在寒冷地区的凝冻问题。

张庭带来总装备部和北洋科技重工合作,主要针对性的开发出了负四十号、负五十号、负六十号和负九十号柴油,以及用来防止车辆冷却系统凝结的管道内防凝剂。

各种标号的柴油跟其质量并无太大关系,标号的不同只是针对不同温度下加入的防冻液的含量而有所区别。由于中华帝国的北疆(西伯利亚)东部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冬季最低温度达到零下83度(超过北极最低气温),使得中华帝**方不得不开发出极为昂贵的负九十号柴油来解决在柴油在该地区的凝结问题。

而防凝剂的最大难度就在于既要保证凝结温度低于使用环境气温,又要不影响柴油的整体燃烧值和经济实用性效能,同时还不能对车辆发动机、管道造成腐蚀、堵塞等问题。之前,中华帝国的各大化工企业基本上使用含有氯化钙(CaCl2)、有机物中的甲醇(CH3OH)、乙醇(C2H5OH,俗名酒精)等作为防凝剂的主要原料,但对于帝**方而言,甲醇、乙醇具有极强的挥发性,不适合北方使用,同时这些防凝剂原料的成本、安全性和实用性也都不理想。

于是,帝**方组织了数百位顶尖的化学、物理专家成立专项开发防凝剂小组,专门开发新型防凝原料。经过三个月的攻关研究,终于开发出基于乙二醇(C2H4(OH)2,俗名甜醇)、丙三醇(C3H5(OH)3,俗名甘油等为主,并加入了净化软水的综合性防冻液,一次性解决了水箱、发动机、油箱的防冻防凝问题,并且达到了军方要求的安全性、防垢、防腐、防冻等条件,同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大幅度降低使用成本。

由于技术保密,中华帝**方和签约生产公司达成了保密协议,这些防冻液全部用于帝**方的车辆使用,暂时不对民间开放。

首批一万吨防冻液于和高标号柴油于十二月份供应给帝**方,并被帝**方紧急部署给了帝国北方各大军区的一线战备值班部队优先使用。

有了防冻液和高标号抗冻的柴油后,帝国北方的装甲部队终于可以不用猫冬了,恢复了和夏天一样强度的军事训练和战役演习活动,从而保障了帝国陆军在冬天的战斗力,并成为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在高寒地区进行机动作战的陆军,使得中华帝国陆军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成为全球首个具备全天候全区域作战的能力的部队。

二战爆发几年来,尽管中华帝国因为严守中立而没有参战,但是中华帝国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转到了准战时机制,即中华帝国政府未宣布进入战时状态,但帝国各大公司企业为了发战争财,业已自主的转入战时经济模式,集中所有资金生产战争所需各种物资,然后向各个交战国出口获利。

尽管苏联红军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其坦克、飞机和大炮的拥有量是全世界第一,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军位于第二位,美军第三,法军第四,英军第五,没有参战的中华帝**仅仅排在第六位。但那主要因为中华帝**队未进入战争状态,所以在坦克、飞机和大炮的装备数量上,中华帝**仅仅维持了最基本的威慑数量,是出于对国民经济负担的考虑,尽可能的减轻军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使得国民经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发展。

而事实上,中华帝国在这几年间在坦克、飞机和大炮等军事装备的生产规模依然是世界第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中华帝国总计生产了各式坦克2。6万辆,各式战车1。3万辆,各式飞机3。6万架,各种口径的火炮、迫击炮更是高达10。7万门,其他诸如防轻重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枪、手雷、地雷、钢盔、军靴等数千种武器装备的生产量也是世界第一。只不过如此庞大的军备物资并没有装备给中华帝**队,而是作为出口,直接输往各个交战国家赚取外汇了。

随着帝国政府拔出巨额经费给军方,军方终于可以扩充军备了。而很多军工企业碍于出口管制条例,高技术武器装备无法出口给国外,就盼着帝**方出台大规模的军购法案了,好把他们精心准备好的先进武器装备卖给帝**方。

陆军方面,中华帝国的主战装备当中的M36虎王重型主战坦克扩充到8620辆,M28A3豹式中型主战坦克扩充至27800辆,M35猎犬轻型主战坦克扩充至6450辆,W30系列轮式步战车扩充至53500辆(包括各型战地支援车辆),Z29系列反坦克(包括自行火炮)战车扩充至25000辆,武装直升机9800架,暴风雪多管火箭炮系统6000套,各式防空高射炮6。2万门,各式野战步兵炮、迫击炮、各口径支援火炮12。6万门,以M2(12。7毫米口径)为主的重机枪6。4万挺,以M15(6。5毫米口径)为主的轻机枪22万挺,以M16(6。5毫米口径)为主的突击步枪800万支,以M21为主的自动步枪800万支,M11为主的手枪700万支,单兵无线电150万部(装备到班排),单兵火箭炮30万支(装备到班排),M29系列狙击枪30万支(包括反坦克狙击枪在内,同样装备到班排),钢盔、防弹衣、军服、军靴等装备1000万套,以及足够帝国250万常备陆军持续作战一年的高达16。6亿吨的弹药储备等。

针对陆军单兵装备而言,最突出的就是6。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