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不是我一个人进货,都是这价。”
    “那你这次去进了多少货?”
    “不多,就二十只,是预备着亲戚朋友要买什么的,而且我只能给你十只。”
    这比货都特么跟谁学的,用这套来对付老子?
    不但涨价还想掐货,是不是还准备再涨一次。
    “我听上线说,这阵子南边不太平,到货的难度加大也许过几天还有涨价的可能。”张三故作神秘地说。
    这货还真是这么打算的。
    这货如果换做没重生过的万峰来说,说不定还真能引起心里的恐慌弄不好就砸下一个大单,这亏就吃定了。
    但张三的不幸就是他面对的是一个重生归来的妖孽。
    “张三,你拿这套玩意来对付我你不觉得打错算盘了吗?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鬼话吗?”
    张三眼睛一瞪:“你不信?爱信不信那是你的事情,反正现在货就是这价钱,下批货来了还要涨三块,你爱要不要。”
    万峰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我怎么会不信呢,我看你也是老实巴交的人…”
    “少来这套,和我玩感情没用,下次到货十五元一块。”
    “十五就十五,我依然还要一百只,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是星期三我要看到货。”
    “这就对了,兄弟商场上什么事情都是会发生的,以后你习惯就好。”
    “那就这么说定了,星期三上午我来取货。”
    万峰转身时嘴角划过一丝冷笑。
    从双推磨出来,万峰直接来到了客运站。
    他现在要回家就只能坐客车回去,要不就得等到下午三点多钟的拖拉机,中间要等三个多小时,那还不如坐车到小孤山然后找人把自己送回家。
    就是在孤山雇辆自行车,一块钱打惦他们乐乐呵呵的。
    在客运站里万峰仔细地看了贴着墙上的车次表,主要关注了到渤海的车次。
    他买了一张十二点半到孤山的车票,车到孤山的时候已经是一点多了。
    下车后来到了孤山机械厂和肖德祥聊了聊扒皮机的问题。
    扒皮机肖德祥他们已经做出了样机,样机在肖德祥家正在进行各方面的调试和改进,他告诉万峰再有十天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至于车架子肖德祥告诉万峰可以随时来取。
    和肖德祥聊完,万峰花一块钱雇佣了一个路人甲把他送到了洼后。
    万峰回到栾凤家的时候,江敏的母亲何艳华已经坐下午送砖的拖拉机回去了,江敏的眼睛还红红的。
    “敏姐,你的眼睛让我想起了一种三瓣嘴的动物,简直是神似呀。”
    江敏白了万峰一眼没搭理他。
    万峰转身出门在栾凤家的院子里拔了一个胡萝卜,用水洗净故意跑到江敏面前狠狠地咬了一口一边嚼一边问:“你咋不吃呢?兔子不是最爱吃胡萝卜吗?”
    江敏哭笑不得:“赶紧滚,栾凤,赶紧把你家那东西领走。”
    “啥?你敢说我是东西?”
    “对,你不是东西…”
    “我又不是东西了?”万峰愤怒。
    “那你是东西?”
    “我是什么东西?”
    郝青在一边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栾凤从里屋杀了出来:“不许欺负敏姐,敏姐她妈来了,才走了不一会儿,她心里还难受呢。”
    江敏她母亲来万峰当然知道,还是他建议来的呢。
    “敏姐,你妈来时你哭了?真的哭了?那你再哭一个呗,我没看见,我非常想看你哭的样子,我看看是不是有梨花带雨韵味。”
    江敏这回是真有哭的心思了,恨不得拿剪刀捅万峰几下。
    万峰突然一拍脑袋:“哎呀!有个问题这些日子都别你们带沟里去了,糊涂,我管她妈叫嫂子,管你叫姐,这特么是什么辈儿呀?你应该管我叫叔才对,叫声叔来听听。”
    江敏啊地趴在缝纫机上,幸亏缝纫机打开了加宽板否则她脑袋非撞缝纫机头上不可。
    栾凤一白了眼:“当初不是说过各叫各的吗,你怎么又想起来了?”
    “啊!说过吗?我咋没影响,好像是说了,貌似亏大了!”
    江敏的肩膀在抖动。
    万峰还安慰她:“你看看,吃亏就趴桌子上哭,占了便宜就笑,这又哭又笑的感觉是不是非常的酸爽?”
    江敏终于收不了了:“死栾凤,你还笑,你再不把你家这混蛋带走,我就…”
    “干啥?上房揭瓦还是下井捞青蛙?用不用我去给你预备梯子。”
    江敏呀一声站了起来,眼睛左右扫描。
    万峰早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没看进屋的时候他连门都没关。
    一见江敏窜起来了想都没想撒腿就跑。
    经万峰这么一闹江敏的心情竟然平静了,因此几分钟后万峰再回来的时候她宛如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
    万峰把肩上的背包取下扔在炕上:“该说正事儿了,我要离开几天。”
    “你要去哪儿?”
    “我要去趟渤海,麻痹的街里那个电子表供货的王八蛋和我玩轮子,我要自己去趟一条路子,不带那目光短浅的家伙玩了。”
    “就你自己?这能行吗?”栾凤担心地问。
    万峰摇头:“我要带一个人去,就张闲吧,青姐!我带张闲去渤海你不会不放心吧?”
    “他跟着你走,我放心!”
    “我不放心!”栾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你看看你,咱能有点觉悟不?青姐都放心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她担心你领个小娘子回来。”江敏不蔫不语地又冒出一句。
    这一打岔栾凤接下来要说的话竟然忘了。

第三百九十章 学会跳舞的后果
    “他要领小娘子回来?”栾凤下意识地接了一句,随后醒悟过来:“他敢!”
    “反正他在外面你又看不到,你还知道他在干什么。就像他经常去县城,谁知道他在县城有没有茬儿,凤儿,听说他有个干姐可是很漂亮的。”
    江敏不紧不慢地进谗言,显然是在报刚才的仇。
    “没事儿,张闲可以看着他。”郝青这二货这个时候冒了出来。
    “切,你家张闲你就那么放心?他敢领着你到处跑,说不定就敢领着别人跑,我可是听说渤海的姑娘非常的骚。”
    “我说敏姐…”
    “我是不是又学坏了?和你们两口子这样的人在一起,你觉得我会学好吗?”
    栾凤不干了:“敏姐,你这话啥意思?今儿个你必须给我讲明白。”说话间两只手就往江敏的两个咯吱窝伸。
    江敏立刻就没了脾气,一边告饶一边躲闪。
    万峰去渤海当然不是去找小娘子的,在张三提出涨价问题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就闪出了去渤海的念头,而当张三用爱买不买来要挟的时候这个念头就坚定了。
    既然要去渤海现在就应该去准备介绍信了,没有介绍信到了渤海就只能睡马路了。
    万峰从兜里掏出一大把纸条:“这是我干妈给接下的西服订单,一共三十三套。”
    “这么多!”
    栾凤又惊喜了,这些高档衣服是最赚钱了,一件就顶做二十条裤子,这三十三套西服她和万峰去掉成本每人能赚四百元。
    “你们自己先研究着我去找张海开介绍信。”
    万峰来到了砖瓦厂找到了张海,把自己要去渤海的事情告诉了张海。
    “你要去渤海?”张海很惊讶,这货好好的脑子这是发什么神经呀。
    “我有要紧的事情要去办,你得给我开张介绍信,然后我还得跑大队开一张,也给张闲开一张。”
    如果是国营单位出远门只需本单位出具一张介绍信即可,但是农民出门相对来说就有点麻烦,既要有所在大队小队出具的介绍信,还要当地派出所开的证明。
    那时的介绍信非常的简单,就是一张信纸手写几句话盖上公章。
    其实万峰自己用萝卜抠个章出来盖上出门也保证不会露出马脚。
    “张闲也要去?你们不会走丢了吧。”
    “你觉得我们能走丢?”
    “那可不一定,万一在外面被谋杀了呢。”
    “呸呸!乌鸦大嘴,一句好话没有。”
    张海让会计给万峰和张闲各开了一张介绍信,他们拿着介绍信骑着张海的车子到了大队。
    由于有小队出具的介绍信,大队的介绍信开的很顺利。
    有了大队的介绍信,万峰就不急了,派出所的证明今天是别指望了,现在都三点多了,他若是骑车到公社怕是人家就下班了,只能明天去开了。
    本来他想往许斌家拐一头,但狠狠心就骑车往回走,在过了小树屯村头的小河车头一拐来到了周小文家。
    他要出门当然要请几天假了。
    “请几天假?去渤海?张闲也跟着去?”周小文一脸问了三个问题。
    在得到万峰确切地答复后周小文担心地说:“张闲可是从来没出过远门,他能行吗?”
    “男人总要出去闯闯吧,老在家憋着心胸任何能宽广?再说我们就是去办事儿,事情办完就回来了。”
    “那你需要几天假?”
    “先来三天吧,不够再说。”
    周小文没有任何犹豫地就批了三天假给万峰。
    张闲这货现在已经从一个五脊六兽、无所事事的混子变成了一个知道出力干活的人,他和他妻子都是喜在心头。
    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曾经的浪子走上正途更令人高兴的事情了。
    这一切都是万峰改变的,所以请几天假算什么。
    万峰把自行车送还给张海后就在栾凤家等张闲下班。
    这回栾凤家非常的安静,只有录音机里传来的乐曲声。
    这些女人的下手速度真的好快,他把西服的任务交给她们到现在为止也不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严格来说是四十五分钟,江敏已经在做一条西裤了。
    栾凤则正在裁剪西服,从她熟练地量剪手法上来看,你完全不相信她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
    “我今天还去街里那些服装作坊去看了看。”
    栾凤停下手里的活儿,竞争对手是她除万峰外最关心的事情了。
    “他家五台缝纫机,九个干活儿的人,两个裁剪五个缝纫工两个负责后期加工的,暂时专门制作和咱们一个款式的裤子,布料就是商店里出售的布匹。”
    商店里的布匹通常最便宜的也是四毛一尺,一条裤子一米一的布料,仅布匹加布票成本就需要一块六,再加上加工费,楚国义一条裤子给那些小贩子两块一,他每条裤子有两毛多的利润,这也是他的裤子在市场上卖两块五的原因。
    “你打听的这么清楚?你是怎么做到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乔装改扮打入敌人内部了呗。”
    “你这家伙胆子真大。”
    “虎根!”江敏随时随地给万峰上眼药。
    栾凤看了看墙上的钟表已经四点半了就对那三个干活的妇女说:“到点了你们回去吧。”
    这些家庭妇女家里又是鸡鸭又是猪狗的,栾凤下午就把下班时间定在了四点半。
    待那些妇女走后,栾凤飞快地窗户关上把刘文正的音带换了下来,换上了那本舞曲,屋子里随后就叮咣乱响起来。
    “还是这本带好听,那些带听着都快睡了。”郝青兴奋地说,脑袋还不由自主地跟着摇晃。
    栾凤也跟着节奏抖腿,就连沉稳的江敏踏在缝纫机踏板上的腿也有轻微的抖动。
    要不要哪天教她们跳跳迪斯科?
    上一世万峰是从八四年底学会的跳迪斯科,几年后又学会了霹雳舞。
    霹雳舞有点难度,但迪斯科就没什么技术含量了,只要是个人都能学会。
    说白了点瞎扭就行,如果有那种一闪一闪的万次灯,人在场子里走都行。
    要是教会了她们会有什么景象?
    万峰仔细想了想后放弃了这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想法。
    太惊世骇俗不说,就栾凤和郝青这两个货若是学会了估计就直接上天了。

第三百九十一章 城里的火车不冒烟
    郝青上天能不能抓回来这不是他操心的问题,那是张闲应该头疼的事儿。
    但栾凤上天就是他的事儿了。
    所以万峰压下了这个诱人的念头,虽然他非常想看栾凤扭屁股。
    五点多一点,张闲准时地出现在栾凤家大门外,下班后他都会来接郝青然后去他姐夫家。
    这一套程序已经持续运行了十多天了,不过今天中间出现了一点变化。
    万峰正在大门口等他。
    “一个和你这样身高体重的普通人你多长时间能把他打倒?”万峰开门见山地问。
    张闲一愣。
    “单指普通人?”
    万峰点头:“我所说的就是不会武术的普通人。”
    “一分钟或者更短。”张闲非常快地回答。
    这速度可不慢,拳击手的水准了。
    “那要是两个呢?”
    “两分钟吧。”
    “三个呢?”
    张闲犹豫了一下:“这个就不太好说了,如果是一个一个地打有三到五分钟解决问题,如果对方一起上时间会长点。”
    “也就是说一定能赢呗?”
    “差不多。”张闲很有信心。
    “练过武术?”
    张闲摇头:“没有,就是从小生打出来的。”
    “按理说你这么能打不该给猛子当手下才对呀,你应该是老大呀?”
    “猛子那人并不算很能打,但相对来说比较义气。”
    莫非是宋江那样的人物?
    “好,明天你不用来上班了,跟我去一趟渤海,工钱照算,其余的费用我负责。”
    “去渤海?去渤海干什么?”
    “可能会有一点危险性,你怕不怕?”
    张闲稍一沉思:“都有谁?”
    “你和我两个。”
    “不怕,我的脑子里没有怕这个字。”
    “这就行,明天早晨你在洼前队部或者这里等拖拉机,穿件长袖的衣服。”
    万峰回家做准备,把要去渤海办得事情列了一个清单。
    第二天早晨六点半,万峰就来到了栾凤家。
    栾凤的脸上没有多少笑容,似乎真的在担心万峰领个城市娘们回来。
    “你有点笑模样好不?整的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
    “凤儿担心你…”
    “你闭嘴,你现在良心大大地坏了,你看看人家郝青。”
    郝青正在对张闲嘘寒问暖,出门别饿着,别困着,别冻着。
    女人废话就是多,现在才九月中旬冻着个屁。
    拖拉机终于来了,张海也坐在车斗里,他主要是到派出所给万峰和张闲开介绍信,若是万峰和张闲自己去开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
    张海去开果然没费多大时间,短短几分钟就把介绍信开了出来,然后他就留在公社听取公社领导的指示。
    拖拉机到向阳桥的时候万峰和张闲下车,这里离客运站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如果坐到县医院反而离客运站更远。
    这里这是红崖县的城边了,由客运站再往西二里地就是前窑。
    后期红崖县扩建客运站搬到了西南方向的曙光村,离这里超过五里地。
    万峰空着手,张闲背着个兜子,两个人晃荡进了客运站。
    昨天万峰就打听好了,从红崖开外渤海的客车一共有四趟,分别是早班五点半,二班六点半,三班八点,四班八点半。
    现在已经超过八点,前三班车已经发车了,他们只能做第四班。
    从红崖到渤海二百八十公里,单人票价两块五,要做近五个小时的车。
    万峰买好了车票,到点后上了客车。
    客车是那种最老式的小窗客车,外面的颜色红白相间,后面有一个弧形的圆屁股,非常的难看。
    在很多八十年代以前的电影里经常能看到这种客车出镜。
    难看还是次要,主要是这种车速度非常的慢,最高时速六十公里,其实也就能跑五十左右,都没有后世的某些变态电动车跑得快。
    后世有些电动车可是能跑出超过六十公里的时速。
    车上的人并不多,毕竟那时除了公干的人寻常百姓哪有时间和经济坐车玩儿。
    万峰和张闲分别选择了一个靠窗的座位,接下来就漫长的坐车时间,起先两人还兴致勃勃地看风景扯闲篇,到最后都哈欠连天地靠着靠背睡觉了。
    一路颠簸下来,到渤海市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一点了。
    下车后两人一脸茫然。
    上一世万峰来过两次渤海,一次是九二年,一次是一五年。
    别说和一五年比就是和九二年比,八零年的渤海也惨不忍睹。
    那时金州区还叫金县,开发区还是一片滩涂,甚至沙河区的大部分地区还处在乡村程度,唯一繁华的地方就只有中山区了,就连干井区都荒凉无比。
    万峰记忆里仅有的一点关于渤海市的印象也找不到一点吻合的地方。
    张闲盯着大街上跑的有轨电车出神,他是头一回看到在城市里跑的火车。
    “这火车为什么不冒烟呀?”
    “山炮,这是有轨电车用电的,少说话别让人说咱是乡下来的。”
    “咱不是从乡下来的吗?”
    “就是也不能说,先找旅社然后去吃饭。”
    他们两个下车的地方叫香炉礁,几年后渤海市第一座立交桥就在这里,而现在也就是后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