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不简单等把地面全铺上红砖不就完了,反正咱们有的是红砖。”
    这小子真特么能对付!
    “你说过有了房子我们就开始收管理费了。”
    “我什么时候说收管理费了?咱们是收房租好不,那可不叫管理费,要是梁书记问起了你就说是收房租。”
    张海眨巴几下眼睛:“也对,我们是收房租,那这房租你准备租多少钱?”
    万峰想了想:“十二平的一月五块怎么样?”
    这好像比国家收那些国营工人的房租贵了不少呀。
    张海点点头:“还行,一个月五块,一年六十元,这钱不少了。”
    “十六平的七块,二十平的十块。”
    “那就这么定了,你说他们会进去租房子吗?”
    万峰呵呵一笑:“当然会有不租的,不过这不是问题,等活动房全弄好了,我们就把鞋厂和队部门前这块空地收起来不让他们摆摊不就完了,你说他们还能上哪儿去?”
    张海挠头:“这样好吗?”
    “这块空地留出道然后就变成停车场,有什么不好的停车场是必须要有的,否则车来的多了往哪儿停。”
    “能有多少车停?”
    “多少车停?咱们要是真发展起来,以后每天来的客车和卡车会像过江之鲫一样,那个时候这点地方根本不够停车的,你看那块地没有?”
    万峰回头往山后方向一指。
    在那条贯穿西沟里另一侧一直到山后小队有一片宽度在六七百米,长度超过千米的地片。
    “这块地将来说不定就是停车场,将来哪里会是饭店和旅店聚集的地方。”
    上一世万峰去过很多次的五爱也去过很多次西柳,可是知道一个批发市场形成是什么样子。
    如果真的发展起来了,将来说不定连机械厂和鞋厂都会搬迁到别的地方去,这里会全部倒给集市。

第六百一十四章 被流放的花儿
    “有没有兴趣在房地产上发财的想法?”
    “房地产?干什么的?”张海不清楚房地产是干啥吃的。
    “通俗点说就是盖房子卖地皮。”
    “就是盖房子呗,那怎么发财?”
    “先占块地片,你就扔那儿搁着将来都会值很多钱,我丈人家前面那块小斜坡地我准备要了。”
    栾凤家前面东岭在那里有一个弧形的山弯,大概有二三十亩地大小。
    “你要它干什么,那也不是块好地呀,背阴头地方。那一面也就你丈人那不知好歹地在那里盖房,你看还有谁在那一面盖房?”
    “这你就别管了,那一块地我要了,你想办法给我解决它的归属问题,将来我要在那里办一个厂子。”
    “那我也要一块就说将来给我儿子盖房子。”张海坚决地说。
    虽然他不太清楚盖房子怎么能赚钱,但这小子要那块地一定有他的道理,跟着走就算没香悠可占也肯定不能吃亏。
    张石阡的第一批一吨翻凑齐后,万峰从二运雇来了三辆带拖车的解放,把这二十台一吨翻运到了渤海海港,运费二百元。
    一台一吨翻合十块钱的运费,这个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一吨翻装船起航不知被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张石阡随船离去的时候留下了两万元定金,这是第二批一吨翻的定金。
    有这一万元,这货第二批货就是不要了,洼后机械厂也不吃亏。
    反正一吨翻造出来怎么也能卖出去就是了。
    机械厂的第二套装配流水线也终于开通,这样四轮子一天的产量上升到了二十台。
    东丹地区的农机公司和安山地区的农机公司也在洼后定下了数量相当的拖拉机,洼后一个月六百台的产量几乎没有一点积压。
    每天机械厂东边临时开出的停车场上都停满了带拖车的卡车。
    因为旅饭店还未竣工,这些司机的食宿就成了问题。
    因为这个临时的停车场和东头靠近,因此东头有些头脑灵活并且家里有空闲房间的家庭就把这些空闲的房间收拾收拾,招徕这些司机住宿和吃饭。
    住宿一夜一元钱,吃饭就是农村的家常便饭,一天也在一元钱左右,竟然也形成了一个产业。
    到了四月中旬,洼后队部门前的那块平地上已经耸立起四排几十座大小不一的活动房。
    其中中间两排是背靠背形成的,四排活动房之间形成了两个街区。
    其实这里还可以开出一条街区,不过暂时用不上地皮也就暂时闲置着。
    靠近道边的一些活动房已经安装上了门窗,正在给地面铺设红砖。
    肖军和郑浩的四轮子不停地拉来河沙铺在地面上,然后又一车一车地从砖瓦厂拉来红砖,有专人铺设,到四月底的时候集市里的地面也算是全部硬化了。
    与此同时,经过这些做买卖的和拉拖拉机司机的口口相,传北辽省可能除了西北地区的那一片外,其余地方都知道红崖县有个叫洼后的地方出现了一座大集市,里面有服装鞋帽非常的便宜。
    就连和北辽省接壤的林吉省南部地区也有不少地区知道了洼后。
    五月一日就是新集市开业的日子,在前期的动员之下,一些商户开始进入活动房里经营。
    虽然一些商户对花钱租房子不是很满意,但是洼后已经说了他们摆摊的这块空地是停车场,不允许摆摊经营。
    这样他们也就只能租用活动房。
    一区是服装鞋帽,二区是其它物品。
    二区一号就是万峰租下的店铺,一个二十四平面积的活动房。
    一区的二号是江军租下的店铺,和万峰的店铺靠背。
    有了这些活动房,红崖县被服厂和纺织印染厂以及织袜厂也都在这里设点。
    纺织印染厂和被服厂手笔比较大,纺织印染厂直接租下了三座相连的活动房,它们经营的就是各种布匹,两栋活动房用来展示产品,一座用来当库房用。
    被服厂租下了两栋活动房,同样一个展示商品一个用做库房。
    织袜厂只租用了一个二十四平的大活动房,袜子这东西不怎么占地方,一座活动房既可以展示商品又可以当库房用了。
    织袜厂来的很出乎万峰的意料,竟然是花儿和另一个年轻的女工受一个中年妇女的领导。
    “花儿姐,你这算是被发配还是被流放了?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万峰倚着简易的柜台问正在柜台里摆弄商品的花儿。
    万峰很想看到花儿郁闷的样子,但是从她眉飞色舞的表情分析,怎么看都不像被发配的样子。
    “我是自己要求来的,在厂子里闷死了,出来多自由呀,在这里每天还有补助多好呀!”
    合着这位是出来散心来了。
    万峰看了她们的产品,老式的各种尼龙袜子,色泽既不新鲜样式也不新颖,品种也不丰富,大概十几种的样子。
    “这就是你们的产品呀?你们这产品不行呀,如果你们老靠这种产品打天下,我敢说用不了几年你们厂子就得关门大吉。”
    万峰这话那位中年妇女显然不爱听了:“这位小伙怎么说话呢?”
    万峰今年十五,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少年模样,有了那么几分大人的样子了,因此很多人现在已经不叫他小孩了。
    “这位大姨您也不用生气,我说得可是实话,如果你们不改变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色泽样式,等过两年民营的袜业产品一出来,你们的产品会被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依靠这个市场你们可以及时地把市场的意见反馈到你们厂长那里,及时地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始终屹立在改革潮头。”
    万峰这一番话把那位中年妇女唬得一愣一愣的,她想不到这种有板有眼的话会出自一个小青年的嘴里。
    看着中年妇女吃瘪的表情,花儿咯咯地笑:“霞姐,这是我干弟弟万峰,你可别看他年纪小,这个集市就是他一手创立的,洼后的这些工业几乎都是他设计创立的。”
    被叫霞姐的女人吃惊地看着万峰,怎么都不敢相信花儿说得话是真的。

第六百一十五章 贾春燕竟然也来了
    “花儿,你说的这都是真的?”霞姐疑惑地问。
    “当然,虽然我看这家伙很不顺眼,不过他还是很有才华的,他自己还有个服装厂,我们曾经买过是峰凤牌服装就是他的服装厂生产的。”
    花儿曾经给厂里的女工代买了好几次一些样式非常新颖的服装,想不到就是面前这个青年厂子生产的。
    霞姐立刻收起了对万峰的轻视之心。
    霞姐在织袜厂是先进工作者,织袜厂初创时期她就在这个厂子,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对工厂有深厚的感情。
    “花儿她弟,你刚才说得话也许有道理,这个厂子从办厂的时候我就在厂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产品从办厂之初到现在几乎没变过,老是这些样子这些品种,我也担心改革之后我们厂子会陷入困境。”
    这些国营集体企业因为常年吃计划经济的大锅饭,心理上已经没有一点危机感,也就没有了求新求变的动力,一但变成市场经济模式后产品没有了计划经济的销路就会惊慌失措,因此将来沦落下去是必然的结果。
    这一天根本就不会太久,两年的时间,他们只有两年的时间反应。
    如果反应及时还能活个十年二十年的,如果反应迟钝三年两年就会在改革大潮中淹没。
    “不是担心而是必然会陷入困境,好在如果你们现在能发现问题及时的改变未必不能生存下去。”
    对万峰的话霞姐有点将信将疑,怎么说她们也是国家工人怎么会有生存问题。
    “花儿她弟,你说我们厂子将来会生存不下去?这不太可能吧?”
    “不是不太可能,而是绝对可能。”
    她们现在根本不敢想象几年后的百万职工下岗的浪潮,北辽省是这股浪潮中受到冲击最大的省。
    上一世的一九九二年,万峰在红崖一个专门生产打气泵的工厂干了三年,在九五年的时候下岗,竟然连一分钱的遣散费都没拿到地下岗了。
    从那以后他做过买卖工地搬过砖种过地修理过家电机械…
    往事不堪回首。
    “花儿她弟,那你说我们厂子现在要是变革该怎么改变?”
    “体制方面我没什么可说的,我只说产品,你们现在应该设计新产品以应对即将出现变化的市场,靠这些老旧的产品被市场淘汰是必然的,如果没有新的设备生产不了一些新材料产品,那么就靠现有的设备上挖掘潜力,比如这尼龙丝袜子…”
    万峰随手拿起一双乳白色在袜腰处绣着一朵不起眼小花的女式袜子。
    “就像这双袜子,你们完全可以在花色和花纹上做重要的改变,比如这袜身可不可以织成透明的?可不可以在袜身上全部织出各种形状和颜色艳丽的花朵?男式的袜子可不可以放弃尼龙丝用别的材料替代?而且不要老是蓝色黑色的,可不可以织成纯白色的?如果你们愿意改变我可以给你们设计出几十种不同风格和花色的袜子,怎么也比你们这十几年不变的产品强。”
    霞姐沉默了十几秒钟:“这个等我向厂里反映反映。”
    “花儿姐,中午吃饭带着你的同事到我那里吃吧,我们的饭店和旅店大概还要些日子才能竣工,只是这住宿问题…”
    实在不行,自己只能去姥爷家睡了,把屋子倒给花儿她们住。
    “晚上厂子车来接我们回去,中午我们带饭了,到时候自己想办法热热就行了。”
    这也好。
    万峰从织袜厂的租用的屋子里出来,转身就进了被服厂。
    如果说万峰看到花儿意外的话,当他看到贾春燕就是吃惊了。
    “贾姐,你竟然也跑到这里来了,太阳今天是打算从东边落山吗?”
    “咯咯,你这小子说话总是出人意料,我怎么就不能来?”
    说话的时候还对万峰来了一个飞眼。
    这个心理有问题的娘们又来了。
    “您老人家不是当科长了吗,科长那可是国家干部会跑到这里来?”
    “正因为我是销售科的,所以我到这里来才是天经地义的,再说说谁老人家呢?我有那么老吗?”
    都快三十的女人还不算老吗?
    被服厂的产品就是被子褥子以及衣服什么的。
    被褥这没什么看头,人们现在对被褥的要求似乎还不太高。
    万峰看看被服厂带来的衣服裤子摇摇头,还是那些老一套的东西,前进服、中山装,肥裤子…
    这些产品怎么能卖出去?
    不知被服厂接不接外面的单。
    “你们厂子做不做外加工?”
    “外加工?”
    “就是别人提供样式让你们给做,到时候付给你们成本和加工费。”
    贾春燕摇摇头:“没干过。”
    “那你回去问问刘厂长,如果有兴趣干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些单子给你们,只要价钱合理我会源源不断地给你们提供订单。”
    现在一个批发集市的形成服装加工业几乎是绕不过去的行业,毕竟衣食住行里服装和吃饭是占据前两位的。
    人们在能吃饱饭的情况下,穿衣就会变得重要,所以改开初期做买卖的人里大部分都和服装行业多少有些联系。
    洼后集市上现在供应的服装量最大的就是峰凤服装厂,其次是峰凤服装厂带动起来的附近的一些个人加工点。
    像栾英的裤子就是这样的加工点。
    包括这些加工点在内,集市上一天能出现的服装也不过一千多件条,根本不够集市消化的。
    而被服厂这些拿来销售的服装几乎就没什么市场,它们的产能既然空着就不如给他代加工,如果能把被服厂拿下来,那产量就可观了。
    “好,等我回去给你问问厂长。”
    最后万峰进了纺织印染厂的屋子。
    纺织印染厂的货则比较简单,把一匹匹布像商店里那样或者靠墙立起来或者竖着摆在货架上就完事儿,价钱则是以出厂价为主,但比出厂价稍微高一点,又比商店的零售价稍微低一点。
    这个价钱就比较适合集市了,因此已经有不少人在挑选布料了。
    纺织印染厂来的人万峰不太认识,因此他只在屋里看了看就走了出去。

第六百一十六章 打算玩玩潜规则
    万峰回到自己店里的时候吓了一跳,好家伙!自己的店里竟然挤满了人,一片吵吵闹闹的。
    这是要发生抢购吗?
    万峰店里柜台是用角铁焊制的铁货架子,镶嵌玻璃砖,柜台里是各种录音带,贴墙的货架子上是录音机。
    柜台前挤满了人,很多人手里还挥舞着钞票。
    万峰店里卖货的人有三个,其中一个是徐莹,这货也不念了,正在家里绕山打卦,前几天在集市晃悠被万峰发现就弄到这里给他卖货。一个月二十元工钱,另一个是老会计的一个远方亲戚家小姑娘,也才十五岁,到工厂打工好像早了点就被塞到万峰这里来了。
    这里还有一个坐镇的,就是栾凤的母亲。
    管钱当然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栾凤她妈不至于贪污她未来女婿的钱吧?
    此时柜台里三个人都有点手忙脚乱,她们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看着都懵了的样子。
    万峰进了柜台大声吆喝道:“大家别挤也别吵吵,一个个来,有得是货!”
    这一嗓子下来屋子里安静了不少。
    “来,这位大哥,你要什么?”
    “我买录音带,我要十盒录音带。”
    万峰接待的是一个来是买录音带的。
    万峰没看到他手里有录音机,大概是家里有录音机的。
    八二年的录音带大多都是张帝、刘文正、邓丽君的歌,歌带都是那种tdk形式的,还不是立体声。
    虽然柜台里的封面各式各样,但大多就是这些人的。
    这些带全部是方宏球从广周弄过来的,封皮印刷的粗制滥造、模糊不清。
    既不是正版但也说不上盗版,因为那时还没有盗版一说。
    能买录音带的当然的有录音机,没录音机买录音带也没什么卵用。
    万峰从柜台里一样一本挑了十本录音带,然后收了对方八十块钱。
    “我要三台录音机。”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声音了,这个明显是拿回去卖的。
    万峰详细问了对方要是款式。
    虽然录音机里的机芯都一个味儿,但是外形却不是一样的,万峰一共做了四种模具,还开发了双卡录音机。
    甚至还做了一款小型的台式收录机。
    同时万峰还做了一款小型单波段收音机,很小上衣口袋就可以装下,用五号电池,售价十五块钱。
    按照对方的要求,万峰配齐了三台录音机,并随身赠送了六本录音带。
    今天来拿录音机的人相当的多,不过每个人拿得都不多,都是三台两台的。
    万峰的店里今天预备了五十台录音机,到中午的时候就这么被三台两台地嘎几光了。
    就连他预备的五百多本录音带也走得差不多了。
    录音机没了不是问题,他可以再组装,方宏球哥三个最近一次来货里关于录音机方面的配件几乎被万峰包了。
    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录音带。
    现在出的那些空白带大概是湘港出的,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