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少了,这个收入在八九年的农村确实属于佼佼者了。
    在红崖县如果单凭种地,万峰可以保证红崖全县也没有一个农户能赚出八千元。
    原因很简单,红崖这里人均土地非常的少,从这里的地都是论亩连垧都不需要就能看出耕地面积的匮乏。
    一家那么十亩八亩地,连一垧地都不到能赚出八千元,谁信呀!
    万水明摇头:“大哥!如果我还在长图县种地,你这个数目我会羡慕的要死,但是现在你这点收入我只能说太少了,你知道我去年赚了多少钱吗?”
    “多少?”
    “咱们是亲哥们,我就不用隐瞒了,也不怕漏了实底你借钱什么的,我这小厂子就生产你说的那种小镜子,你大概很没看得起这些小镜子,这些小镜子一个净利润是还不到一块钱,就是这些小镜子去年给我带来了三十五万的收入。”
    万水泉的手一哆嗦:“多少?”
    “三十万呀!”
    三十五万!万水泉迷惑了,在自己为一年六千元的收入沾沾自喜的时候,人家这里的收入都是论万的,而且还是三十五万!
    这是个什么概念?

第1472章 不该掺和的就不掺和
    万水泉不相信地眨巴着眼睛:“你那一个小镜子赚不上一块钱,你一年赚三十五万?哪得卖多少都卖给谁了?”
    万水明开始解释:“我厂子生产的小镜子是摩托车、三轮车、四轮子和农用车上的反射镜,一对反射镜我能赚到的纯利润是一块两毛钱。整个将威村洼后机械厂生产将威70摩托车、三轮子、三轮子,加在一起年产有二十万台的左右,这就是二十万对,我就能赚二十四五万。再加上老侄厂子生产的南湾ax100摩托车和农用车,去年也有十几万的产量,我又赚了十多万,你看这不就三十多万了吗。”
    万水泉心里一合计可不是三十五六万吗。
    “今年老侄厂子的摩托车产量还会增加,去年底产量才上到二十万台了,所以今年他厂子单摩托车最低就有二十万台,到五一还会上一条二十万台的线就达到四十万台,年底还有达到六十万台的可能,再加上三万台左右的农用车产量,我今年赚得钱比明年还会多,保守估计也不止五十万。”
    “五十万!”
    万水泉和万春荣发出一声惊呼。
    “吃惊不?是不是觉得我赚老鼻子钱了?可像我这样的在这湾子里有上百家,而且我们还只是赚小钱的,我赚这点钱和咱们侄子相比就像小河与大海一样,你问问老侄他一年赚多少钱?”
    万水泉把脸转向万峰。
    “大爷!赚多少钱就是个数字而已,你回去和我大哥商量商量,下来吧!我也给你们弄个小厂子,一年赚个三四十万不是挺好吗。”
    万峰没提及自己的收入,没法提。
    说实话怕吓着他们,还是顾左右而言他吧。
    万水泉心里坚强的信念有点动摇了,以前他觉得他们爷俩一年弄个五七六千的生活挺好,谁知人家这边说钱都不用千为单位了,而是一水的用万做统计数字了。
    “这个我回去和家里商量商量。”
    万峰转向万春荣:“姑!你们家是城镇人,不一定愿意到农村来。您回家和我姑父我表哥表弟们也商量商量,如果想下来也下来吧,实在不愿意下来就在齐齐哈尔弄个什么干干,实在不行我给你们弄几样代理一样能赚几十万。”
    说实在的到农村来万春荣是一点这样的想法都没有,但是在齐齐哈尔干点什么还是可取的。
    本来大儿子也想干点什么买卖的,但因为对市场不了解,也不知道干什么好。
    小儿子在还没找到工作,弄不好也得下来做买卖了。
    “我们再阿荣旗弄个代理不行吗?”
    “你们那地方人太少,根本没啥发展潜力,你回去和我大哥他们商量商量,实在不爱下来也只能做买卖了。”
    这时老婶饭也做好了,拿桌子开始吃完饭。
    吃完饭又坐了一会儿万峰就起身告别和父亲两人回来了家。
    本来第二天万峰是准备在家干点什么活儿的,贴个春联立个鞭杆子什么的,但是一大早郑松就跑来了。
    “咦!你怎么还在这儿,你不回家了?”
    今年春节是小进过年,没有腊月三十,二十九这天就等于除夕,这货怎么还在将威晃悠?
    “我的屋子今天装修完,我怎么能走?陪我去看看。”
    “这有什么看的?差不多就行呗!”
    “我好不容易买个房子,怎么能差不多?坚决不能差的。”这一定是臧韵丽的意思。
    就郑松那带点马虎的性子还会在乎这些。
    万峰很想一脚把他踹到九霄云外去,你说这烦不烦,我不干点什么活儿了?
    “我爸也来了。”
    闻听大舅也来了,万峰就收起了佛山无影脚,这就不能推辞了,只好跟着郑松来到了东山。
    在东山小区门口的传达室里,郑永久正在和传达室里值班的人聊天,臧韵丽在一边陪着。
    郑永久询问这个小区现在有多少户人家居住,都是干什么一类的闲话。
    终于等到万峰和郑松来了。
    “大舅!您来了,过年好!”
    郑永久笑了:“贫嘴滑舌。”
    “爸!咱们上去吧!”
    郑松和臧韵丽要扶着郑永久走,郑松的手被甩开了,但是臧韵丽的手却没有被甩。
    从这可以看出,臧韵丽这媳妇在郑永久眼里还算是当意了。
    四人来到郑松所在的那栋楼,上楼进了郑松的房子。
    王河还在这里,和万峰郑松父子以及臧韵丽打了招呼。
    严格来说屋子昨天下午就装修完了,不过还有点小问题,今天一早王河把这点问题解决才让郑松来验收。
    屋子整体的装修风格和顾红忠家大体相近,局部地区做了修改,再就是那张和陈道家一样的大床。
    臧韵丽陪着郑永久在屋子转悠,不时地问怎么样一类的话。
    郑永久看着这装修风格也是新奇,连连点头说好。
    他是看热闹,万峰则是看质量。
    地板铺的接缝平不平,油漆上的均不均匀,瓷砖贴的平不平滑。
    在把所有屋子转了一圈后,万峰点头:“非常好!做工手艺都优秀。”
    王河一听大喜:“那我就回家了,家里的活儿一点没干呢。”
    说完,也不管郑松的意见了,拔腿就跑。
    万峰都发话了,郑松的意见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爸!过完年我和韵丽就搬过来住,我们再这边工作也方便点,您看行吗?”
    郑永久眨巴了半天眼睛:“你们连个证都没领就住一起不好吧。”
    郑永久没有表示反对,儿子和儿媳妇代理了外甥的学习机,不到一个月就赚了二十多万,他还能有什么反对意见,但是一些注意事项还是要提出的。
    “爸!你们年轻时那一套已经不时兴了。”
    “那可不行,这种事儿在农村属于民不举官不究,但是万一有人使坏也是大事儿,要不等过万年你们先把证扯了,然后韵丽回家征求一下你家里的意见,看看五一举行个仪式?”
    郑永久想得也不能说不正确,先扯个结婚证,有证就是合法夫妻,到时候再补个仪式就行了。
    但这种事情不是万峰该掺和的,匆匆和郑永久打了个招呼就回家了,他还有很多活儿没干呢。

第1473章 落地有声
    金龙含珠辞旧岁
    银蛇吐宝贺新春
    八九年春节平平常常地来了。
    今年小进过年,没有腊月三十,二月五号腊月二十九就变成了除夕。
    吃完午饭,万峰坐在炕上发红包。
    父母依然老规矩,一人两万。
    万水长乐哈哈地把两个红包都揣进了自己的兜里,立刻遭到了诸敏的攻击。
    “你揣那么多钱干什么?赶紧掏出来。”
    万水长站起来就要跑,但门被万芳堵住了。
    “爸!你要是给我一千我就放你走,否则就别想出去。”
    万芳的落井下石阴谋没有得逞,转身就墙裂要求今年她和二哥的红包涨涨,最好是也涨到两万。
    那可是大白天做梦了。
    万峰给她一千元就不错了。
    万芳豁出去了,跟在万峰屁股后头,你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这招已经用过好几次了,非常的奏效。
    弄得万峰没辙了,只好又给了一千元这才把这个瘟神打发走。
    弟弟万俊留了一级,今年七月还要高考一次,如果再考不上万芳就打算让他下来弄个工厂干干。
    发完红包万峰穿着新衣服带着万俊万芳到老叔家给奶奶大爷大姑老叔老婶拜年。
    他俩个去了能得到红包,而万峰去了就得往外掏红包。
    谁说这世界是公平的?
    万俊和万芳问过过年好,得到奶奶老叔大爷大姑给的压岁钱后乐呵呵地走了。
    而万峰不但得不到红包,还得给人家发红包。
    除了老叔外,奶奶发了一万元红包,大爷和大姑和老婶各发了三千元红包。
    两个小家伙一人五百元。
    “我的呢?”老叔见独独没有他急了。
    “你一年赚了我几十万,还想要红包?”
    “咱不论公事儿,在私上我可是你老叔!”这个理由很响亮,但依然没什么卵用。
    “老叔!我可是小辈,过年都是长辈给小辈发红包的。”
    “扯蛋!那是小孩,你都二十多了要什么红包?”
    “那你都四十多了咋还管我要红包呢?”
    不管怎么说老叔到底也没得到万峰的红包。
    万峰没有在老叔家吃晚饭,半下午的时候从老叔家出来回家准备哪里也不去了,在家里好好的休息,陪父亲打扑克。
    两个人一副扑克,一人抓三家打三仙。
    谁知刚打了两把以许斌为首,许军安波黎军柳永四个人为辅的一个团体拎着礼物来拜年了。
    “这发紫鞭都没响,你们拜什么年呀?”
    “明天你上午肯定不在家,上午你家人老鼻子了,我们就是瞅现在清静才来,现在不现在来什么时候来?”
    这些滑头竟然还振振有词。
    万峰陪着几个家伙唠了半天,主要是问许军四人在洼后市场干电子元器件的收益。
    这四个人也算是干了半了多年了,钱是没赚到多少,但是开始干的时候借万峰的本钱却都还上了,而且家里还有十多万的货物。
    当初万峰可是一人借了十多万的。
    从一个侧面来说,他们这半年的时间等于间接地赚了十多万。
    钱不论多少能赚到就可以。
    对于像许斌许军这种岁数的青年来说,现在赚到太多的钱未必是什么好事儿,如果他们不能坚守本心很容易迷失本性,沉浸在醉生梦死之中。
    这些事项万峰也只是提醒他们注意,现在他们还能管住自己,但再过几年还不能管住自己就不好说了。
    人总是在变化的,不能变好就只能变坏,全在个人的一念之间。
    这些人到晚上请年的时候就各自回家请年去了。
    八九年的除夕夜半夜时分竟然天降瑞雪,当初一早晨万峰走出家门的时候,外面一片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大地分外妖娆。
    看看地面半寸多厚的积雪,骑车是不太可能了,那就只有用腿走了。
    每年的初一上午万峰都是不在家的,一个是因为家里来人太多。
    人一多,你一嘴他一嘴的万峰就头大,自己还是躲出去好。
    另一个原因是有些人家是必须要去拜年的。
    像姥爷家张海家这都是要去的,至于栾凤家还是老规矩初四去。
    万峰先到姥爷家给姥姥姥爷小舅小舅们拜年。
    在去姥爷家拜年的时经过栾凤家时,这货和张璇正在放鞭。
    不是小鞭是大鞭和双响子,栾凤点着一个双响撒腿就往回跑,张璇赶紧两手捂耳朵。
    乒乓两响后,栾凤飞一般地手里拿着二踢脚又跑到大门口,就看着万峰皱着眉头看她。
    “你放一个不?”栾凤顽皮地晃晃手里的二踢脚。
    万峰欲哭无泪,这可咋整?
    给姥爷拜完年,万峰和诸平到大舅家拜年,最后来到张海家。
    张海知道每年万峰都会来,因此初一上午从来不出去。
    一番互问过年好后,万峰脱鞋上炕开始和张海诸平商议一些事情。
    “我要办两件事情,希望村里和乡里都能给一些支持。”
    万峰开门见山。
    虽然张海在乡里还说了不算,但他现在乌炉乡政府里也属于实权派人物,风闻下一届就有上去当个书记乡长什么的。
    “什么事儿?”
    “一个是我要盖一栋敬老院,可以收留百多人规模的那种,盖房子的钱我出,地皮村上出,乡里一年只要给些补贴就行。”
    “你怎么想起盖这个了?这玩意又不是什么赚钱的买卖。”张海疑惑地问。
    敬老院不但不赚钱,那还是念念搭钱的玩意,而且还是出力不讨好的东西。
    你干好了没人会说什么,但是干不好说三道四的人可是大把。
    “张海舅!别什么都往钱上想好不?就算你主抓经济也不能处处光想钱呀,就算我们有钱了,但也要替那些没钱的人想想。年前我慰问了一下咱们将威村的贫困户,想不到就咱们将威这么点地方,竟然有十几个家庭近四十号人连温饱还没解决好,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都是五十岁以上没儿没女的老人,有的是老两口有的孑然一身,没有人养活他们,平日只能靠政府和村里的一点补助以及亲戚的接济度日,他们需要一个安享晚年的地方。”
    万峰的话义正辞严,落地有声。

第1474章 两个单位的落实(五更求订阅)
    张海略一思索:“外甥!你这是办好事儿我也理解,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还没个老的。但你可想好了,就算乡里能给点拨款也是很有限的数额,毕竟咱们乡自己还有个敬老院呢,不可能拨太多的钱过来。地皮村里也可以出,盖房子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以后呢吃饭穿衣也不是重要的,生老病死你可都得管呀?”
    老人生病可是自然常态,这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现在在没医改之前还看不出什么,等医改以后那就是天价的医疗费。
    “我管了,只要我还在将威一天,就不准备看着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孤苦伶仃。”
    万峰这么说了张海就没啥想法了:“乡里的事情我包了,每年我会让乡里尽量多拨点钱过来并且让乡医院多来做几次预防检查。”
    诸平这边也表态:“土地的问题村里管,只要不是个人的承包地,你看中哪儿就在哪儿盖,而且村里一年也会划出一部分款子到敬老院。”
    这样费用就低多了。
    有这两人的话,这事儿基本就没跑了。
    敬老院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下一个就是福利厂了。
    “福利厂?我说外甥,你办敬老院我支持,但是这福利厂就没啥必要吧?我知道你不是图省那点税钱,但咱将威就是有残疾人也没多少呀,你靠这两个人就能办成福利厂了?”
    “福利厂不在我个人的名下,是以村里的名义办的属于村办企业,免不免税这和我无关。至于人员,我可不是单单为了将威村一个村办的,我想把整个乌炉乡的残疾人都招进来,乌炉乡没有那么多人不是还有孤山乡黑礁乡大英乡青山镇吗,再不够把全红崖的残疾人都弄来,给他们一个自力更生的环境。”
    “要是把全县的残疾人都弄来,那可老了,但你让他们干什么呢?”
    “原本我想让他们给我的电子厂做产品包装,后来我一想既然以村的名义开的就让他们独立干一门生意,免得有人说我占残疾人的便宜,福利厂盈利的钱除了给这些残疾人发工资搞福利以外,余下的钱就用到敬老院上面,将来这些残疾人如果有老那一天,可以在敬老院里免费有养老的资格,这样不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了吗。”
    “你这小子,在家都算计好了,那你准备让他们上什么项目?”既然都想到盈利了,那么这个福利厂就肯定不是赔钱的买卖了。
    “项目我都想好了,先上麻将。麻将干几年等市场快饱和的时候再干别的。”
    “上麻将?麻将?就是以前赌博打的那种麻将?”这一回张海可是大大滴诧异了一下。
    就连诸平也是迷惑不解。
    上一世的九零年春天,小树屯一个许姓人家在百货商店花一百七十元买了一付二号的黄色麻将,这是整个将威村的第一付麻将,当时整个将威村里会打麻将的人没超过五个。
    半年后这个数字已经扩大到了将威村三分之一人口,再过两年。整个将威村除了十二三岁以下的小孩外,不会打麻将的就再也找不到了。
    那时别说将威,全国几乎到处都这样了,已经是全国人民九亿麻,还有一亿再观察。
    但是现在将威村连听说过麻将的人也没有几个,将威山后队倒是有一户人家有一付不知存在多少年的麻将了。
    那付麻将万峰还见过,是骨质的,幺鸡不是一只鸟,而是一朵红花。
    饼子嗑得像古代的铜钱,条子牌干脆刻的就是竹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