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5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源自南湾厂那条二十万台生产线的上马生产,这条线一投入使用,大大缓解了这些卡车等货的时间周期。
    在万峰离开的这两个月时间内,发动机老车间里,那两条五万台的生产线其中的一条已经被拆除,第二条二十万台生产线正在调试,五月底就可以上马生产。
    第三条线加工车间正在生产部件,预计八九月份上马,替换掉另一条五万台线。
    到年底第四条线会再替换那条十万台发动机的生产线,这样南湾厂就形成了四条二十万台的生产线,有了八十万台发动机的年生产能力。
    替换下来的两条五万台线和一条十万台线将全部拉到东莞分厂去。
    主厂发动机产量的增加预示着配套厂的产量也跟着增加。
    万峰觉得这些配套厂中的一部分主要的配件厂要进行一下产业升级,如果不升级产品的质量怕是得不到保证。
    南湾厂自己就能生产高规格的机床,给它们的价格绝对是成本价,就是升级压力也不是太大。
    就是现在不升,两年后南湾厂开始生产90cc摩托车的时候也得升级。
    军方的第一批机床订单早就交付完成,现在正在生产第二第三批订单,机床部现在生产的机床几乎全部是军方的订单,估计今年是别指望能生产完。
    虽然军方的订单利润较低,但万峰还是先保证军方的订单,待军方的订单完成再接社会上厂家的订单。
    万峰一回南湾厂最先到的就是机床部,李达陪着他视察了机床生产车间的情况。
    “万总!你得管管车间里的一些年轻人了,咱不能为了点几件工资连命都不要了吧?很多职工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连对象都不找了,这不行呀!”李达在万峰身边抱怨。
    “啊?有这事儿?”
    “你这老总当的不合格,这事儿都持续很长时间,否则咱们的第一批订单凭啥能提前近二十天就完成了?”
    万峰挠头:“你们晚上把车间电闸拉了不就完事儿了吗?”
    “拉了呀!他们来就又合上了,起先才三个五个的,后来人越来越多,现在几乎满车间都这样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车间两班倒了呢!”
    “那就分两班不就完了,这样谁都不用抢了。”
    “人呢?”
    握草!敢情李达这是管他要人呀!要人你直说不就完来了,拐这么大弯儿就不怕翻车吗?
    “没人招呀!去和诸厂长说去,招工的事情都是他管。”
    “万总!咱们生产这些机床可是高精尖,不经过培训不懂数控的人来了也没用。”
    李达这是想从别的车间抽人。
    “李叔!这个可不行,哪个车间现在都是高手短缺,你们只能内部挖掘或者培养了,这个我可帮不了你。如果你能从外面给我招回来高手也行,你要是能招回来我给你发奖金。”
    李达摇头:“不好招呀!现在外面会摆弄数控机床的人划拉到一起还不一定有咱们厂子的人多,那些军方买咱们机床的人还要咱们帮他们培训人呢。”
    “培训吧,现在咱们不是有计算机培训班吗,再加个机床培训班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哎呀!好像地方不太够用呀!我想想,方便面厂下面的地方不都是给咱们留的吗,咱们盖一个技术培训学校怎么样?”
    东湾和南湾现在全部是工厂,已经没有地方再建新厂了。
    现在在小树屯建厂的都被弄到东山小树屯和大树屯之间的东山工业区去了。
    但西湾这边除了万峰的南湾厂新旧两个厂子,服装厂,老叔的五金厂和方便面厂外,从方便面厂到湾口还有相当相当大一片土地在闲置着。
    这些土地是李泉当初做主全部给万峰留着的,只有他有这块土地的处置权。
    当时万峰还非常的不好意思。
    现在他准备在湾口道边那些饭店的后面建这所学校。
    李达嘿嘿笑了两声:“万总!这样的事儿你和我说就是对牛弹琴了,你应该去和你舅舅说去。”
    现在厂子里的计算机培训班只能算是个不很正规的学习班,万峰觉得真的很有必要办一座正式的技术学校,让那些新来的学徒工或者是社会上有至于进入南大湾工厂群工作的人先在学校里培训,接受自己感兴趣的工种培训,这样就能大大缩短上岗的时间。
    至于收不收费?
    收费那不成蓝翔了吗!
    难道学校的名字用蓝翔?
    想到这里万峰自己嘿嘿笑了起来。
    那将来的山东蓝翔往哪里安排呀?

第151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万峰才不会让自己的学校和翔沾上边。
    至于技校叫什么名字,万峰还没考虑。
    办技校万峰觉得非常有必要。
    现在要进入南湾厂或者是南大湾工业区工厂里的人多如牛毛。
    八九十年代正是华国人口红利最兴旺的阶段,二十岁的大姑娘小伙子遍地都是。
    这些人需要吃饭需要成家自然需要工作了。
    把这些人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到时候进入工厂就可以直接或者进行短暂的适应就可以对口上岗。
    万峰决定不收费,让学员采取自愿学习的方法。
    也就搭上个盖楼的钱和一些教师的花费,这都是小钱。
    教师可以厂子里的技术工人来教授,也就发个工资而已。
    虽然不收费,但是来学习的人得签订一个协议,你在我的学校里免费学习学到了手艺,将来如果在这一行就业就必须先到我的企业的就业。
    一旦在这里学到技术却到别人家去就业了,技校是会去追要学费的。
    否则不是替人家培养了吗?
    就是学雷峰也不是这样学的呀。
    万峰可不是冤大头。
    关于开办的科目,首先就是计算机电子培训,这个是重点项目。
    其次就是数控车床,服装裁剪、塑料加工、木匠瓦匠…
    木匠瓦匠就算了,这个和他们企业没什么联系,他又不想去当包工头就免了吧。
    可惜现在驾驶证还没开放,否则还可以开个驾驶员培训什么的。
    盖学校的事儿自然是找谭春了。
    虽然万峰自己不想当包工头,但不妨碍他扶持个地产商出来。
    在华光科技万峰听了顾红忠的汇报。
    顾红忠拿出一台bb机样机。
    这个样机的式样是万峰设计的,不同于现在市面上的立式传呼机,它是采用在上一世的几年后才会出现的摩托罗拉火凤凰的造型,用七号电池。
    万峰按下开关,按着传呼机上的按钮调整时间和闹钟。
    他兑了一个一分钟后到点的闹钟,时间一到传呼机发出悦耳的滴滴滴的声音。
    “这就是按照你的要求设计出来的样机。”
    “功能呢?”
    “理论上来说保证不输于你带回的那些立式机,但因为红崖没有传呼台无法做实验,具体怎样我也不清楚,不过我觉得问题不大。”
    只要顾红忠说问题不大,万峰就相信不会有问题。
    传呼机一共做了三种颜色:黑色、白色和黄色。
    这两种颜色是应栾凤和张璇的要求出现的。
    张璇选了白色,栾凤选了黄色,当然她没有选红色让万峰很是不解。
    顾红忠又聊了一些学习机生产的情况。
    学习机到现在为止终于成了市场上的硬头货,尤其花了企业好几万的广告在央视一播出,学习机的销量陡然上升。
    洼后电子集市里每个摊位的铺货量再也不是十台二十台的铺了,而是一次铺货就是上百台,像许军黎军安波柳永这四个摊子一次铺货就是几百台的进。
    下午或者晚上空闲的时候,一卡车的货进到库房区,他们四个人一分一卡车的货就光了。
    到电子集市来拿学习机的商贩也是越来越多,这些来自各个城市的商贩也是几十台上百台的拿货。
    学习机虽然销售开始火爆,但是价钱却稳如泰山没有波动。
    万峰把价格定死了,你总批发商一台机器赚多少钱,二级批发赚多少钱,零售商赚多少钱,不得随意乱涨价。
    这样就有了一个稳定的物价环境。
    市场销售火爆了,工厂自然也就马力全开,新生产线投入后,再加上工人熟练度的提升,两条流水线一天有四千台上下的产量。
    每天能为企业产生三十万上下的净利润。
    最得意的当然是郑松两口子了,这两个家伙五一的时候正式结婚了。
    万峰还没赶上参加婚礼。
    郑松和臧韵丽开设了一家叫松丽的贸易公司,拥有正式的营业执照,已经是正正经经的老板了。
    这两个家伙现在也不用到市场里去送货了,而是在租下了洼后集体的一个大仓库,从华国科技出来的学习机每天川流不息的进到这个仓库然后再分流出去。
    市场来的批发商们要货就自己倒仓库来拉,反正也不算远。
    因为每天的工作量特别的大,两个人就是长出三头六臂也忙活不过来。
    于是还雇佣了十个员工,买了两辆卡车,帮他们分担从工厂拉货到分流的事宜。
    郑松负责在厂家和仓库之间调度,臧韵丽负责坐在办公室里收钱。
    因为原材料的涨价,他们原来一台学习机的利润在二十几块,现在已经大幅度降到了十几块。
    万峰还不允许涨价,郑松就跑到万峰这里哭哭啼啼。
    “你特么知足吧,我一天四千台的产量,你就是一台赚十块钱,一天还四万多呢,一年一千多万。你看看将威有几个企业一年能赚一千万的?我亲叔叔的小厂一年还没赚上一百万呢!你要是不干我马上换一个人干,而且一台就给他五块钱的利润,他要是不干我就是棒槌!”
    郑松一听立刻一脸笑容:“表哥!我就是开个玩笑。”
    “熊样!人真是可杀不可留,就没有个满足的时候,你这货我现在严重怀疑你将来会娶二奶。”
    “你这是诬陷。”
    “呵呵!我一点不诬陷你,你将来若是不娶二奶我就是这个。”万峰用手比划了一个王八的动作。
    “哥!我那是将来,你可是现在就有二奶了。”
    郑松在黑禾待过,当然知道张志远和万峰的关系。
    “你要是把这话给我漏出去,小心我掐死你!如果栾凤将来是从你这方向知道了消息,我就把你轰出将威。”
    “哥!我可是谁都没说,韵丽都不知道。”
    “这还像话。”
    “哥!我一想起你这事儿都替你头痛,这纸里保不住火,早晚会有漏的一天,你就不犯愁吗?”
    怎么特么不犯愁,就是因为犯愁万峰平日根本就不去想这事儿,或是是不敢想。
    但是这一天却又一点点的再逼近。
    离谜底揭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只是不知道这颗雷会被谁给爆出来。

第1517章 削不起
    数月前,万峰对顾红忠承诺,学习机产生的利润除了工厂的员工工资以及各种开销后的结余,将全部投入到半导体方面的科研中,有多少钱砸多少钱。
    需要什么人才就砸来什么人才。
    一台学习机工厂方面有七八十块的纯利润,这两个月华光也是攒下了上千万的资金。
    万峰告诉顾红忠,过几天准备用这笔钱砸几个牛人过来。
    对于万峰能砸来人顾红忠深信不疑,但这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华光电子计划在五天后开始小批量的试生产bb机这才是他关心的问题。
    bb机的成本已经出来了,一台小小的bb机成本在七百五十元左右。
    这让万峰有点吃惊。
    “它这么小本钱却这么高,它可是比学习机成本高多了,可学习机比它也大多了。”
    顾红忠被逗笑来了:“万总!电子产品可不是体积越大越值钱,而是体积越小越值钱。”
    万峰一想可不是吗,电子产品这玩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越大越不值钱。
    “随着它的出货量变大,成本就会相应地降低,每达到万台的装机量成本可以下降十几元,如果再有技术更高级的芯片产生,或者等我们找到一些替代的电子元件,它的成本还会降低,我预测它将来的成本会低到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地步。”
    这是必然的,传呼机最值钱和高峰的时候也就是九二九三这几年,等到九六九七年左右,bb机就会降到百元以下,到九八年基本也就值三十二十元了。
    那时候有的传呼台为了拉客,你只要在我的台交一年服务费,机器就免费赠送了。
    所以万峰说传呼机这买卖就能干五六年,五六年以后就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了。
    “对了,我让你给装六台电脑呢装了没有?”
    买电信的设备有两台电脑,这还需要五六台电脑。
    万峰临走的时候可是叮嘱过顾红忠的。
    “早就装好了,配置中等,但拿到市场里多了不敢说也是值两万块的。”
    这些电脑传呼台就是用来打字的,也用不着配置太高,差不多就行了。
    华光厂都准备开始小批量生产bb机了,张璇的传呼台小楼万峰还不清楚盖什么样呢。
    万峰得到南大山去看看。
    南湾新厂几乎就贴着南湾和西湾的拐角,万峰从华光厂出来用不了走几步能上南大山。
    这里有水泥绕山路通到山顶,万峰骑着辆摩托就上了山,几分钟后就来到南大山最高山峰的东南面。
    这里有个大约二百多平方的小平台,就在水泥路的边上。
    张璇的传呼台就建在这里。
    万峰把摩托车停在路边,走了十多步来到传呼台小楼前。
    小楼楼向朝东,正面宽十多米,长度二十米左右,现在基本进行到收尾阶段。
    原本是要建成四合院形式,但是宽度不够,也就建成了一头沉的非对称样式。
    正面和北面都是二层楼房,南面就是一道高墙,有一个很小的院子,面积不超过二十平。
    这么小的院子万峰觉得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一辆轿车开进来都费劲。
    不过小楼的样式他看着还是挺顺眼的。
    万峰有一个习惯,不论是看一个物品还是一个人,第一感觉就是顺眼和顶眼两种模式。
    他第一眼看顺眼的几乎就差不多,第一眼顶眼的后来也基本好不到哪里去。
    小楼基本上已经进入尾声,正在弄上盖和抹内外墙。
    小楼的后面就是南大山最高的山峰,可以清楚地看到封顶立起了一座银色的铁塔。
    谭春戴着个安全帽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背着手站在小楼前,正在发号施令瞎指挥。
    看到万峰来了一脸笑容地迎上来。
    “谭春!这几日不见,这官架子都摆出来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万峰就比较反感摆架子,他认为人还是接地气点好,那样显得低调。
    低调是没有什么坏处的,古人不都说小心使得万年船吗,那就是告诉你低调的。
    “万总!这小楼的样式你满意吗?”
    小楼从设计到施工都是他一手操办的,那时候万峰已经和陈道去首都了,根本不知道谭春弄些什么妖魔鬼怪出来。
    万峰点点头:“还行,设计的不错,看着挺顺眼的。”
    万峰没说出什么不好这让谭春大大松了口气。
    “楼里面的设计是这样的,正面一楼是摆放仪器的地方,二楼是员工工作的地方。北面的楼是食堂,宿舍办公的地方,地方就这么大也就只能设计成这样的。”
    “再有几天能交付使用?”
    “一个星期!等房盖烫完三遍沥青,外墙和内墙抹灰完毕就可以交工了。”
    楼房交工后就得进行那些乱七八糟的设备安装,这个大概也得耽误一个星期左右,设备安装完毕还需要调试和适应。
    怎么也得到六月份传呼台才能开工。
    万峰和谭春绕着小楼的地盘转了一圈,主要是看看小楼四处的水利措施。
    要是放水解决不好,到了雨季楼别被从山上下来的水冲跑了。
    楼里可是有他二老婆的。
    “万总…”
    “别老万总万总的,我听着这个别扭,直呼其名就行。”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万峰!一栋楼被水冲跑了,这种话也就你说了没事儿,换个人我非削他不可,这是蔑视我的手艺。”
    “想削你就得像我一样,管他谁先削了再说。”
    谭春摇头:“你不行,削不起!当年在学校的时候都没削过你,现在就更是马尾穿豆腐——别提了”
    两人哈哈乐了起来。
    “敬老院和福利厂建得怎么样了?”小楼这里几乎也就这样了,再没啥思考的了,万峰就把话题转移到敬老院和福利厂上。
    “敬老院和这小楼进度差不多,六月份保证能交付使用。福利厂现在刚开始建,也就到小平的程度吧。等这小楼和敬老院建完了,福利厂的进度就会大大加快了。”
    “呵呵,也快不哪里去,因为我马上又有一个工程要开干了。”
    “啊?又啥工程?”
    “下去再说,我正好要到敬老院去看看。”
    万峰的摩托扔在离小楼不远的水泥道上,谭春则是骑着自行车来的。
    万峰骑着摩托先下了山来到湾口。
    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