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6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我可以叮嘱她们。”
    “她们能记住一时还能记住一世呀?”
    “你这意思这辈子是不打算娶我了呗?”
    “别瞎扯!不娶你我早甩你了,我是说真事儿,凤儿现在有八成是知道咱俩的事儿了。”
    “啊!”对面的张璇下了一跳。
    “如果不知道,她能和你分享传呼机的批发利润?还把学习机的批发利润从郑松那里要回来给你三分之一?别以为你们是好朋友她就能分给你,她公私弄的可分明了。这两样权利她可以光明正大都收回去,别人谁也说不了什么。”
    栾凤是万峰正牌女友,这些产业说都是她家的也不为过,她要收这些财权万峰都没有反驳的理由。
    “是这么回事儿。”这个张璇也承认。
    “她现在应该是在装糊涂,我也在装糊涂,你就更装糊涂了,如果你爸妈弟妹来了若是管不住嘴,连糊涂都装不下去了。”
    “那怎么办?”
    “今年就别让他们来了,明年让他们来吧,明年最好是把家都搬下来。”
    “今年不行,明年怎么就行了?”
    “明年就是不装糊涂也该挑明了,还能老这么糊涂下去呀?再糊涂下去她二十六你二十五,这都这岁数了别人也会联想的。”
    如果是男的还好说一点,就说现在渤海地区开始实行晚婚了,但女人也没超过二十五的。
    张璇沉默了一回突然说:“就是挑明了,我不是还是露不了脸吗?人家问我为什么不找对象我怎么说?”
    就是挑明了她也不敢说是万峰的女友,依然还是要埋藏在黑暗里。
    “这好办!你就说你是石女不能找对象不就完了。”
    “你才石女呢!你全家…哼!”
    咔嚓!电话挂了。
    张璇除了面对万峰时会失去理智外,其余时间不论对谁都是非常理智的。
    挂断电话后她一想愈发觉得万峰说的有道理。
    现在他们三人应该是处于装糊涂的状况,如果被挑明了反而不好过了。
    如果她家人来了,父亲母亲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弟弟妹妹还真难说。
    张娟的性格就有点类似于栾凤,她要是能管住嘴张璇把名字都倒写。
    就算张娟能管住嘴,她弟弟张冲也够呛。
    张冲今年多大了?
    张璇惊叫一声,张冲都十九了!
    自己上一次见她的时候好像他还是个少年!
    想到这里张璇开始掉眼泪,一边掉眼泪一边写信让父母他们明年再来,越写眼泪掉得越多。
    信纸都被打湿了。
    张璇在难过的时候,其实万峰心里也不好受。
    张璇有三四年没见过她的家人了,一个人在将威守着一个希望,而且还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希望。
    以张璇的条件,如果没有他,她完全可以随便扒拉着找。
    但是却心甘情愿给他当小三,现实确实有点太残忍。
    万峰想了有十几分钟,拿起电话拨通了张璇办公室的电话。
    “喂!你好!”
    万峰敏捷地听出了张璇的哭腔,虽然她极力压抑着,但万峰还是一下听了出来。
    “哭了?”
    “没有!”张璇倔强地回答。
    “我想了,既然不让你父母来,那今年冬天你回家一趟吧,该回去看看了。”
    “那你去吗?”
    “我可能会去,冬天的时候试车队要到黑禾漠河一代去试车,我会跟着去看看。”
    张璇心里一暖立刻破涕为笑了,可是笑了两声又不笑了。
    “我要是走了传呼台怎么办?”
    “还能黄了怎么,你找个亲信的人代你管理一下不就完了,传呼台你现在也应该培养几个管理人员了,不能什么都自己操心。”
    万峰说的有道理。
    现在传呼台人多了起来,张璇也感觉自己都管着也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好!到时候我让人替我几天。”
    “好了别哭了,再哭老子心疼了。”
    张璇咯咯地笑了起来,立马招致了万峰的嘲笑。
    “又哭又笑,骑马坐轿,给个麻花你不要,捧个驴粪蛋哈哈笑。”
    “你坏蛋!”
    哄笑一个女人好像没啥值得炫耀的,要是能把两个女人都哄笑那才有吹牛的资本。
    张璇现在没问题了,下一步该替栾凤做点事情了。
    万峰放下电话出门就进了公关部的办公室。
    他要给公关部布置一个任务。
    公关部部长谭胜在尚海了,家里是副部长周黎明坐镇。
    “周哥!现在我要给你们公关部一个任务。”
    周黎明正在统计今年接到和核实的好人好事儿,这不再有一个多月就到年底了,这些事情年会上是要公布的,他在抓紧统计。
    打从公关部成立后,南湾集团后期方面的很多事情都移交给公关部办理了。
    新风奖的统计工作也在其中。
    今年他们收到了大概有几百个好人好事儿的表扬信和表扬电话什么的,这工作量也不小。
    “万总!什么任务尽管说。”
    “服装厂的服装要扩大自己在全国范围里的影响,这就需要广告。运动休闲服最好的广告就是赞助一支甲级球队。初步定下渤海星海队是最佳的选择。你们下面的重点任务就是把星海队的胸前广告给我定下来,你派人或者是自己出马联系一下,我的要求是我们的出价比竞争对手的出价高就行,一定要给我拿下。”
    “是!保证完成任务!”
    周黎明是从安保公司过来了,安保公司里的人全是军人出身的人,保持军训制,他从军队复员就进了安保公司,到现在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
    举手投足军人范儿十足。

第1753章 衣食住行
    南湾集团要到吴圈开发区去建卡车厂的消息惊动了乌炉乡的书记和乡长。
    两个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跑到万峰的办公室赖着不走。
    万峰苦笑不得“李书记,何乡长!我只是把一个分厂挪到黑礁开发区去了,南湾集团不还是在乌炉吗?”
    “这不行!这个卡车厂也应该放在咱们乌炉乡。”
    “李书记,何乡长!黑礁开发区那里将来要建一个中型的码头,这对我们的发展是利好的消息,你也知道咱们红崖县地处一隅,交通不便,现在有这么一个便利的机会咱们不利用这不是傻吗?有了这个港口,会为咱们红崖县节省下天文数字的运输费用。”
    “可这和咱们乌炉乡没多大关系呀!你的卡车厂设在黑礁岂不是便宜黑礁人了吗!”
    万峰无语了,做干部应该胸怀四海,这怎么都变成小家子气了?
    “两位领导放心,除了这个卡车厂外,南湾集团的其它投资项目依然会以乌炉乡为根据地,我们现在不已经开始往平山村辐射了吗?平山村就是我们下一个发展的重要平台,待平山村发展完毕后,接下来就是乡政府所在地的乌炉村和南大山南边的上桥村,你们有什么可担心的。”
    闻听万峰这么一解释,两位乡领导释然了。
    “这些地方的开发还需要乡里的大力协助呀!”
    两位领导当场保证,南湾集团有什么要求,乌炉乡政府保证近最大的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
    稳住了乌炉乡领导层后,万峰的生活开始变得平淡,整个十月平淡的像高天上缓慢流动的白云。
    除在企业里东走走西看看外,就是没事儿和栾凤张璇扯扯蛋什么的,再不就是去逗逗韩铁柱,许钢蛋和陈蕨菜。
    许钢蛋当然是许斌的儿子了,陈香蕉是齐红的女儿。
    可惜这两个货太小,只会瞪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他发傻,最多咿咿呀呀地说几句鸟语。
    许斌对自己儿子叫什么本着无所谓的态度,但是滕媛媛却对万峰叫她儿子钢蛋颇多怨念。
    女人都是这么没出息,不就是个名字吗!名字知道是什么不?就是一个符号。
    符号这东西如果不是写文章的人根本没什么卵用,你一句话说完的时候会加一个逗号或者句话吗?
    所以说一个人叫大江大海还是叫泥鳅铁锹根本没什么区别。
    “我非常想知道将来你儿子叫什么名字?”滕媛媛反唇相讥。
    “是男孩子当然名字要钢阳,我准备给我熟悉人家出生的孩子打造一个钢铁系列,女孩子就打造一个蔬菜系列。”
    “那你儿子将来叫钢腚怎么样?”
    “可以呀!不就是一个符号吗!”
    这话很不幸地就传到了栾凤的耳朵里,栾凤当场就不干了,一个电话就把万峰叫到了服装厂。
    “你竟然给我儿子起名叫钢腚?姓万的,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给我儿子起名叫钢腚我和你没完!”
    “先别没完,说不定你生个女儿呢。”
    栾凤差点没气昏过去“你才生女儿呢,你全家…”
    好像不对呀!他生女儿这不还是她生女儿吗?
    万峰哈哈大笑,栾凤扑上去就张开血盆大口,咔嚓…
    幸亏十月底天气凉森穿的衣服后,这要是搁两个月前,胳膊上非出月牙不可。
    转眼就是十一月份了。
    这离年底也就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各个企业都开始特别忙碌起来,总结企业一年的得失,规划来年的计划。
    企业里的事情有大舅诸勇在,万峰通常很少参与,他主要负责外面的事情。
    十一月的辽南虽然没有龙江那里的冰封千里,但白天的气温也就在零上四五度左右。
    这个一个让人比较难受的温度层。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层是在零上十七度到二十九度之间,低于十七度人会感觉冷,高于零上二十九度会感觉热。
    四五度这个气温身上就应该穿比较后的衣服脚上穿二棉鞋了。
    这个月的事情还是非常多的,主要都是房地产方面的消息。
    首先是东山小区二期的竣工仪式。
    十二栋八层的楼全部竣工。
    万峰带着一些狐假虎威的人在谭春的陪同下从这栋楼走到那栋楼。
    当然这些狐假虎威的人是万峰专门找来挑毛病的。
    万峰说的非常明白,挑出了毛病他就有借口扣谭春的钱了,扣下的钱下饭店。
    谭春这个郁闷,既然是这目的那干脆他请这些人下饭店得了。
    你看,中午的饭店这不就有着落了。
    楼房完全按照设计要求建造,没有一点偷工减料,电和水暖设备一应俱全,各个方面都非常的标准,就差拎包入住了。
    这是谭春的话,万峰通常是不信的。
    十二栋楼万峰带人走了三四栋就不走了。
    这十二栋楼其中有六栋被设计为单身宿舍楼,给那些单身的住宿员工居住。
    另外六栋就是为有家庭的员工准备的了,依然是成本价发售。
    要让员工为企业死心塌地的效力,就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普通人的生活无非就是衣食住行外加孩子。
    衣食这个不归万峰管,人家是爱穿大衣还是爱光屁股他没有发言权。同理人家爱吃大米还是爱吃臭豆腐他同样没有什么建议。
    但是住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帮着解决。
    当然他不能帮着这些员工去盖房子,因为盖不起,太多了。
    南湾集团现在的员工数直奔着五千去了,其中一半都是未婚男女。
    这要是一人发一套房子,他还真发不起。
    但是他把房子盖起来,不赚一分钱用成本价出售给他们,他觉的还是可行的。
    经过一年半左右的适应,人们对住楼房已经不那么抵触了。
    这从东山一期小区的楼房全部售出可以得到证明。
    现在二期的六栋楼房五百多个单元一经推出几乎被销售一空。
    几乎大多数都是要结婚的小青年买的。
    六十三元一平,买一栋房子连带上税还不到六千元钱,这对南湾集团的职工来说并不困难。
    。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754章 学校交付
    南湾集团的职工平均工资是二百元左右,再加上每年一千元的奖金。
    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在三千四百元左右,会过日子的人一年攒下两千元问题不大,有三年时间就能买下一套八十平左右的楼房。
    当然漏勺和月光族不在此列。
    东山小区的竣工,一下子解决了员工住宿的问题,原先借宿在安保公司的那些大学生将成为第一批搬进这里的住户。
    东山小区的竣工让王河的装修队也一下子忙活起来,第一批他就接下了五十套房子的装修任务。
    他觉得他今年过年估计都的在东山这些楼里住了。
    这还是他没敢接,因为太多了,他怕接下来头年干不完耽误人家明年搬迁。
    五百多户,就是明年一年他也干不完。
    他手下的人现在最大限度可以同时装修十栋房子,一栋房子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现在离过年满打满算还有三个月,五十栋的装修任务以及是极限了。
    王河的装修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公司,公司的地址就坐落在湾口的大街上。
    他也在湾口盖了一座小楼,除了承接各种装修方面的业务外还出售装修方面的材料。
    这让他一年的收入保守估计也在十万左右,当然前提是得有活儿干。
    这无须担心,房屋装修现在在将威似乎成了一个潮流,就是没有楼房也还有普通房子,王河无须担心货源。
    东山小区的二期工程结束了,万峰觉得三角地的房屋开发也该提上日程了。
    三角地他是准备作为一个重点住宅区来进行开发的,除了学校和幼儿园以及以前批得那三家工厂外,三角地将被他打造成一个花园般的住宅区。
    三角地若是全部开发成住宅楼,最少也能开发出几十栋楼,能解决几千个家庭的住房需求。
    当然这就不是南湾集团自己能消化得了的了,这个销售群体就要面向南大湾和东山工业区所有的企业了。
    将威其它企业里也是有众多外地员工的,很多员工也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现在将威不论出租还是出售的房子比红崖县城里的价格都高。
    五十元租一间十几平的房子太普通了。
    不说将威村就是周边的刘屯崔屯的房价都跟着水涨船高了。
    这样就给在将威落户的个企业员工造成了住房方面的负担。
    南湾集团是车头,那些配套厂就是车厢,如果光车头跑后面没有车厢挂载那跑个什么意思。
    所以,万峰不但要为自己企业的员工操心,还的替这些企业操心。
    你看他这心操的。
    说到了三角地就不能不说坐落在三角地的学校和幼儿园。
    在东山小区二期工程竣工后一个星期左右,学校和幼儿园在谭春建筑公司的加班加点之下也终于竣工了。
    这比预期提前了一个月左右。
    万峰原以为学校明年四月份能启用就行,但现在来看明年三月份学校正式开学的时候就可以使用了。
    学校的验收就不是万峰自己了,而是包括有县教育局官员和乌炉乡宣传部门官员以及将威村的干部参加。
    五层的教学楼气派非凡,用教育部门官员的话说,别说红崖县,将威新学校的规模就是放到市里乃至省里都是一流水准。
    虽然教室里现在空荡荡的,但是年前,桌椅黑板和一切教学用具都会进驻学校。
    而且将威学校将是红崖唯一一座学杂费全免的学校。
    教育局长承诺将会给将威学校派最好的老师来。
    验收队伍在验收完教学楼之后在学校东面那块功德碑下合影。
    功德碑长二十米高两米,由从石庙采集来的整块大石板建成,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这所学校捐款人的名字。
    这些人的名字将会伴随着这所学校到遥远的岁月。
    县电视台记者为这面功德墙专门拍了一个纪录片,后来这部纪录片还在北辽省的新闻单位主办的评选中获了一等奖。
    五层楼的校舍基本解决了将威村几千学子的学习状况,与学习相邻的幼儿园也解决了将威各企业员工小孩入托的问题。
    明年三月,新校舍将启用,将威村三千学子和近千名学龄前儿童在最好的环境里学习,茁壮成长。
    将威所有企业员工的后顾之忧万峰算是帮助他们解决了两个。
    衣食住行老婆孩子这六个生活要素其中重要的住和孩子的教育问题他给解决了。
    其余的衣食行加找老婆找老公就需要他们自己解决了,他就爱莫能助了。
    学校当初收到的募捐款项超过二百万,建学校和幼儿园用了大约九十万,余下置办家底大概还需要十万,还有百万的盈余。
    剩下的钱在学校验收后万峰一并转交给了村里。
    这些剩余的款项将作为基金,为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和好学生奖励做出贡献。
    谭春在收到了学校的工程尾款后终于送了一口气,东山二期和学校这两个活交完,他手里现在还剩下的工程就剩一个建到一半的鞋厂。再有就是明年五月才能开工的吴圈开发区的建设。
    今年终于能轻轻松松地过个轻松年了。
    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从一个十余个人小瓦工班班头急速成为一个有三四百人队伍和几十套工程工具的建筑队长,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