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7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她哥哥则感到害怕,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巨创集团的主席好像要没他什么事儿了。
    “你不担心你哥哥对你背后做小动作?”当林来嵘把这些事情说给万峰听后,万峰问到。
    “做什么小动作?我对巨创集团主席的位置没有兴趣,我要干的话我自己弄个公司自己说算不好吗?”
    “你没兴趣不一定能打消你哥哥心里的猜疑,要不你就把话和你哥哥说明白,要不你就趁早独立出去,还有南美洲和英美这两个地方你最好自己少去。”
    “为什么?”
    “我担心你被米国那些司法部门抓去,你往鼓巴倒腾物资说不定会遭到他们嫉恨的。”
    “不至于吧,米国不是信奉贸易自由吗?不可能出这样的事情。”
    “呵呵!我就说你们湘港人接受西方教育都已经被教傻了,它们的话也就听听而已,听我的话就千万别全信。”
    西方那套什么言论自由什么新闻自由什么贸易自由,那也就唬老赶的玩意儿。
    一旦触犯到它们的利益了,什么自由也就没有了。
    在它们各种实力处在巅峰时期,表面上还顾及一些,等它们实力不行了,也就不在乎什么要脸不要脸了。
    林来嵘听不听万峰管不了,反正他提醒她了。
    “你还是操心你自己吧,你看你在手机和传呼机上得罪了摩托拉和松下,在内存芯片上又和日笨一些企业和三牲较上劲儿了,现在电脑上又得罪了ibm、戴尔、苹果什么的,你还专门和这些大家伙过不去,你就不怕人家联合起来把你吞了?”
    “吞我?考啥吞?它们现在也就能打打价格战,打价格战我根本就不怕,它们再不就派杀手来把我干掉,否则别的也没啥招数吧?”
    “呵呵!你倒是心大,它们如果在你的那个链条环节上断你的供应你不还是难受吗?自求多福吧。”
    送走了林来嵘,万峰继续和李达对那些企业进行评估,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月份了。
    摩托车研发部门的人在踏板车下线以后都获得了半个月的假期。
    可惜现在是冬天了,哪里也去不了。
    万峰鼓励他们到南方去溜达溜达,南方还是能看到绿色的,集团报销一切费用,但是没人去。
    陈道难得轻松,在家里一心一意地带着他家陈蕨菜在东山小区里游山玩水。
    也不知道谁告诉陈蕨菜堆雪人好玩,这小家伙也不知道怎么就想住了,满心盼着天下雪。
    假期过后,陈道就开始按照万峰设计的大纲开始研发100和125的发动机。
    这几年的摩托车研发,已经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脑子里,将会成为下一代发动机研发的宝贵经验。
    下一步他该带着他的团队研究研究什么是电喷和直喷发动机了。
    万峰几乎给每个项目的发展都列了一个粗糙的大纲,有些只有几个字有些是一句话。
    在新版的大哥大下线后,于正东就在看着万峰写下的手机项目的大纲。
    这个大纲非常的简陋,下一步和下两步都只有两个字,分别写着数字和智能两个字。
    数字他明白,下一代的手机是数字化的而不是现在的模拟信号的,但是智能是什么意思?
    于正东打算问问万峰。
    这老总办事不着调呀,有些事儿这货说个半截不搂搜就没影儿了。
    于正东准备去找万峰,但是万峰一定会说你看着弄吧,基本等于没找。
    算了,智能先扔一边,现在还是先弄数字吧。
    此时,万峰正在电话里对着栾凤发火。
    栾凤和张璇这两个败家娘们第一时间就换了自己喜欢颜色的手机。
    一点不出意料,栾凤是红色的张璇是绿色的。
    原来的手机不要了,说是送入了。
    这一转眼两万多元就打了水漂了,万峰不该发火吗?
    但是发火也没什么卵用,栾凤左耳朵听右耳朵就冒了,某些事情在她脑袋里的记忆片段绝对不会超过十分钟,和一些动物一样。
    万峰就说她没有进化完整。
    张璇倒是进化完整了,但进化地过头了,我就嗯嗯地打马虎眼,再就就说一句我错了,下次不会了。
    然后下次还这味儿。
    最可恶的是现在栾凤已经知道那蠢萌的车是南湾集团造出来的,她满心欢喜地等着新车下线,自己好弄一辆开开。
    要不要专门给栾凤设计一辆,让这辆车一个小时撒一次气?
    一想到栾凤对着没气的车子手足无措,万峰就想手舞足蹈。
    嘎嘎嘎!
    万峰做在沙发里开始考虑集团的发展,林来嵘的话这时在他耳边响起。
    自己确实是得罪了一大批国际巨头,它们若是联合起来对付自己?
    好像也没什么可对付的吧?

第1931章 集体供暖
    南湾集团也没上市,对方想通过收集南湾的股票达到控股的目的根本没有。
    同样想通过股市打击自己也没可能。
    打价格战自己根本不怕,剩下的也就是拆自己的供应链了。
    这是能上台面的较量,上不的台面的东西那就多了,不过在华国它们也不太敢,这里可不是西方所谓的自由世界。
    如果要拆自己的产业供应链的可能倒是有的。
    真的这样,自己以后想要买一些外国的原材料和设备怕是困难重重了。
    不过好像自己暂时也没什么需要从外国采购的。
    汽车方面好像不太多,汽车方面几乎大部分的东西都是自己买的专利或者是研发,这里面油水不大。
    那么唯一有可能的就是半导体方面的原材料了。
    万峰首先打电话问王文成,内存芯片需要什么材料,然后又打电话问程功问了芯片需要的材料。
    一共列出了十几个主要的材料。
    这些材料华光电子的科研单位有些在研究有些还没有开始研究。
    万峰马上给路金水打电话落实这些没有开发研发的材料项目。
    电话打完,万峰放下电话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
    终于下雪了。
    十一月十五号是供暖期,这一天各企业都开始供应暖气,这让屋子里暖洋洋的。
    万峰伸了个懒腰站起身走出屋外,站在工厂大门四处望了望。
    直到这个时候万峰才发现,小树屯的房屋改造工程已经改造的差不多了。
    现在小树屯和三角地已经处于连接状态了,原先他回家走的那条小树屯屯西的那条水泥路现在已经变成了屯中路了。
    三角地已经盖起了很多栋楼房,都是八九层高的楼,这些楼大部分都是万峰投资盖的,然后以成本价卖给自己集团的工人。
    小树屯屯里的房子万峰是去年和李泉提的建议,提完他也就忘了,想不到现在已经改造了大部分,全都变成了四层五层的楼房。
    挨着的五六家联合在一起就起了一栋面积一千多平的楼房。
    这些楼房底下两层户主就留着自己住了,余下的三层四层或者五层就出售或者出租了。
    二百四十多元一平的房子也没剩下几乎都卖出去了,这些房子主要是被在将威企业里打工的人买走了。
    两万多块钱并不算太贵,如果有两口子在将威企业里打工,一年怎么也拿九千到一万回家,省吃俭用点一年存个五六千也不是事儿,存个三四年就买下了来。
    小树屯的面积还是非常可观的,这些楼房规划时都集中到了前街或者后街,这样中间就露出了一大片土地。
    也不知道李泉要干什么,万峰估计最大的可能还是要开发商品房。
    小树屯屯里改造基本算是改造完了,水泥道两边反而剩下了,李泉这货不会准备把从万峰家下边到湾口这条路也改成商业街吧?
    看完了小树屯那些才盖起不久的楼房后,万峰的眼光向东,也就看到南湾东湾各个企业的锅炉房的烟窗冒出的煤烟。
    再望向东北方向的老学校的山上,那里是东山工业区,也是黑烟滚滚,顿时皱起了眉头。
    握草,南大湾和东山这大大小小四五百根烟筒,这一冬天得冒出多少煤烟呀?
    这个问题得治理一下,将威这里本身工厂就多,这云山雾罩的别弄出雾霾来。
    虽然每年整个将威都会种很多的树,现在将威几乎都快被绿树淹没了,这些树能吸收过滤一些烟尘粉尘的,但也架不住这么多烟筒喷呀!
    有必要找李泉商量一下,小树屯有没有兴趣建一个集体供暖站。
    就像城市里的集体供暖一样,整个小树屯建一个供暖站,让小树屯的所有企业学校住宅楼全部通上暖气。
    这样烧煤也就仅着一个地方烧,这一个地方就是再能冒烟也比几百个烟窗冒的少。
    供暖站靠收取合理的费用盈利,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建这个供暖站得从市里供暖公司的人找来设计了,将威好像没人能设计这么大的工程。
    一辆皮卡车从湾口进了南大湾一直来到万峰面前停了下来。
    车门一开,谭春从车里下来。
    这货这两年混的不错,摩托不骑了已经开始开皮卡了。
    黑礁那边大概所有的工程都干完了,他这是才回来。
    “老同学,开发区的所有工程都完工了。”
    万峰点点头:“等验收后把尾款结给你。”
    “你在这瞅啥呢?”
    谭春顺着万峰的目光望去,什么也没看着呀?
    “我呼吸一下雪中清新的空气。”
    “净扯!这漫天冒烟哪来的清新空气?”
    “我就在想这个问题,我打算和李泉建议一下明年改造成集体供暖,你说怎么样?”
    “集体供暖?把整个小树屯所有的企业学校和住户都改成集体供暖?像城里那样?”
    万峰点头。
    “哎呀!这个工程可不小呀?”
    “你有没有兴趣投资?”
    “我有什么好处?”
    “供暖站建好了,收费呗,这么多企业住户,一年可是能收二三百万取暖费的。”
    谭春眨巴眼睛:“那要赔了呢?”
    “你特么死人呀能赔了?我就是看不上眼,否则我还用你们。”
    “那我去和李泉商议商议?我们俩投资干,一年不用多,一人赚十万就行。”
    赚十万那太赚了。
    别说像南湾集团这样的大企业,就是一个百八十人的小企业,一个冬天取暖就得一百吨煤。
    一百吨煤在九二年到家也就六七千块钱,但是将威企业多呀,五六百家企业一年光卖煤就是三四百多万,这还不算住宅楼和个人家。
    你一家企业一个冬天收个七八千块,一个冬天赚几十万根本没问题。
    这个买卖若是挑起来,一个企业就是多花两千块他们也会同意。
    多清静呀!
    因此要是干好了这是一个很赚钱的买卖,但是前期的投入也不少。
    这不是问题,弄个入网费就把前期投入赚回来了。
    谭春越琢磨越觉得行,屁颠屁颠地去找李泉去了。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32章 奖金剩了(五更完毕)
    别说谭春和李泉王成的16存储芯片,他们小组的奖金已经发出,在年会上万峰只念叨了名字。
    二等奖倒是不少,有依梦的升级版皮卡,文光华的平头柴卡车,还有来自华光电子的各种项目十几个。
    万峰感觉今年的奖金发得好像不多呀,各种奖项的奖金包括新风奖才发出去了四千万,这让他很不满意。
    转头去问姚国胜和米广南陈道等人“姚工,米工、陈工,各位评审团的大拿们,你们这奖评的对吗?这咋就发这么点钱出去?这个可不是给我省钱的事情。”
    “万总!我们没有一点给你省钱的意思,今年集团虽然很多新品上市,但除了陈工的踏板车和米工的电脑算和王工的储存芯片是新品外,其余的大多都是升级或者改良版的成果,这个没法评太高了呀。”
    专家的意见是中肯滴科学滴不容置疑滴。
    万峰准备的六千万的奖金还给他剩回了两千万。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

第1933章 新年计划
    九三年的一月一号,东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就分裂成了两个国家:捷克和斯洛伐克。
    万峰非常的弄不懂欧洲人的脑袋是怎么想的,华国人从骨子里是把一个国家变大,开疆扩土不论从古代到现代是每一个领导人认为无上荣光的事情。
    但是外国人却正相反,他们的想法是把自己的国家变小,似乎把自己的国家变小了,死后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他们心里如果有列祖列宗的话。
    不论是信基督的还是信天主的,它们都是上不管父母下不管子孙的过法,这大概是他们心里没有把国家做大的主因。
    祖先从海盗起家留下的文化也就这样了,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因为同样受西方式教育的弯弯和港港也是那个德行,连自己的祖先是谁都记不清了。
    老外能不能记起自己的祖先这和万峰的关系不大,在一月一号这天,万峰宣布了几个决定。
    米广南调往上海华光电子担任总经理,全面领导尚海华光的科研工作。
    这样尚海华光电子就形成了米广南负责研发,路金水负责生产,谭胜负责后勤公关的格局。
    首批拨往上海华光电子的科研经费是一亿八千万元。
    陈道团队正式立项开始研究100以及125发动机的开发,同时进行电喷技术的研究,首批研究经费两千万元。
    正式独立的于正东团队立项开发数字信号手机,首批研究经费三千万元。
    沉寂已久的程功团队继续华光一号的研发,追加研究经费两千万元。
    王文成团队则向64m的内存芯片发起冲击,首批科研经费是三千万元。
    依梦团队划归浅田信管理,正式成立轿车研究部门,起始资金三千万元。
    他们现在主要是在恒必达1。0发动机基础上研发1。6l以上的四缸发动机技术。
    浅田信虽然在恒必达是技术部长,但是他也没研究过大排量的发动机。
    文光华团队则正式开始大型翻斗车的研发,首批投入经费一千万元。
    与其他大型科研项目相比,文光华团队的科研经费就显得少了一点。
    这没办法,这些大型卡车的技术南湾集团都是有成熟的技术积累,别说一台翻斗,就是六轴七轴的超大型卡车南湾集团都有。
    文光华团队要做的就是改良优化这些积累的技术,完全不是在空白的基础上研发,当然就无须投入那么多钱了。
    秦光辉团队今年的任务主要的电脑软件方面的应用开发,他们已经开发了两年了,今年属于追加投入一千万元。
    千万级别的科研项目还有一个就是杨丽的锂电池项目。
    锂电池虽然在车用上没有什么进展,但是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无心插柳的手机电池应用将创造出天量的价值。
    这些都是研究经费超千万元的科研项目,还有几十项几百万几十万元的科研项目,万峰就不一一公布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最烧钱的项目万峰也没有公布,阿斯米今年的拨款是两亿元。
    这几年阿斯米已经花掉了万峰三亿多元的预算,今年居里特申请的预算是最多的,他说明年的预算可能还要多。
    花钱多这说明阿斯米的科研成果已经走到了关键节点。
    阿斯米的光刻机万峰的预计是九五年能研发成功,投入运用估计得在九七年左右。
    万峰预计的总投入是十五到二十亿。
    到目前为止算是今年的预算才五个亿,这个数字说不定还有节余。
    今年南湾集团还不声不响地成立了一个电动发动机研究部门,是由原来红崖电机厂一个退休的高级工程师领衔。
    这个人是梁国邕介绍来的,据他介绍红崖电机厂之所以能年年成为红崖市的纳税大户,和这个叫兰兴汉的工程师有息息相关的关系。
    于是,万峰开出了一万五的年薪,把退休在家享清静还没到三个月的兰兴汉请来了。
    由他亲自出面联系和招募组建了一个有二十多人的研究部门,主攻直流电动机,首批注入的科研经费是一百万元。
    别看去年集团的盈利状况不错,但花钱的地方也多,新年一开门就干出去近七亿的科研经费,这还只是今年的第一批经费,到了下半年多数项目也许还要进行一次追加投入,虽然没有开年时需要的经费多,但也需要第一批投入的一半左右。
    这样今年的科研经费在十亿左右。
    集团的生产科研任务布置完毕,接着就是公布那些乡镇企业的评估结果和推荐他们干的配套工作。
    对于南湾让这些企业干什么,它们没有反对的资格,这个南湾集团有点霸权主义了。
    但这都是南湾集团的专家小组做出的决定,他们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本身的条件和资源做出的决定,绝对不是拍着屁股想出来的。
    卖假货的这家伙比较走运,他获得了尖头和平头卡车车大箱的加工资格,这得益于他原来是造铁壳子的船的。
    这两种车现在一年有十五万台的订单,足以让他一年轻轻松松盈利百万。
    萧卓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