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不能看顾好大将的家眷,以后谁愿意为你卖命?!
    所以方醒只是例行问一问。
    “啊啊啊!”
    这时土豆看着外面叫唤着,方醒就抱着他出了前院。
    视线内都是禾苗,空气中都带着那股子味道,让人精神一振。
    “啊啊啊!”
    土豆的身体往前一倾,幸好方醒反应快,手往前一滑,把他捞了回来。
    “臭小子!”
    ……
    方醒回家才休息了一天,第一个找上门的却是陈年。
    半年多不见,陈年看着长胖了不少,笑容可掬的,一见面就说道:“伯爷,新店已经按照计划在苏州府开业了,生意不错,只是当时说不分红,所以把店里的钱都抽空了。”
    方醒身体放松,沉吟道:“这些都不算什么,按照先前说的,我这边派个人过去,不用店里给钱。”
    “小事,小事!”
    陈年显然是知道这事,他笑眯眯的道:“伯爷尽管安排,苏州府的人自然知道关照,只要不是杀人放火,其它的都是小事情。”
    “哦?”
    方醒笑了笑:“此次我的弟子马苏会过去,可能会时常外出……”
    “伯爷放心,没人敢动咱们四海集市的人!”
    “那就好!”
    等陈年一走,方醒就让人叫了马苏来。
    “你的婚事你母亲看中了没有?”
    马苏窘迫的道:“母亲说了,此事还是要请您做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在马苏丧父后,方醒自然要把这件事操办起来。
    方醒点点头道:“你母亲可有中意的?”
    这事首先得征询马苏母亲的意见。
    马苏摇摇头道:“母亲说她妇人家没眼光。”
    方醒笑了笑,“转眼你也十八了,这样吧,这几日挑个合适的日子,先行冠礼,然后为师自然会着手这件事。”
    “多谢恩师。”
    ……
    方醒随即就去了书院找解缙。
    解缙很悠闲,不过当看到方醒后,他就纠结了。
    “我准备让马苏去苏州府那边的四海集市,先探探路,然后再派书院的学生们轮流去。”
    解缙的第一反应就是捶腰:“你这是要老夫顶上去吗?哎哟!真是不怜老啊!”
    对于科学,天才的解缙自然学了,而且速度飞快。
    方醒似笑非笑的道:“解先生,可您不老啊!”
    解缙的年龄算不得老,不过他有些倚老卖老而已。
    “罢了罢了,这把老骨头就再坚持几年吧!”
    方醒挑眉道:“还有一事,我准备给马苏行冠礼,解先生德高望重,还请主持一二。”
    解缙一听就问道:“你可给他取字了吗?”
    方醒点头道:“已经有了,复阳。”
    解缙抚须道:“这字不咋样!秋风病欲苏,苏者,桂荏也!有解表驱寒之功效,你用复阳,既是桂荏,也有激励之意,可是想让马苏以后从政吗?”
    方醒也不隐瞒:“马苏是我一手带出来的,我的衣钵以后还得要靠他来传承下去,这孩子别看闷,可心里有股子劲头,踏实,以后能闯出一条路子来。”

第785章 李芳远的决断
    方醒觉得自己很命苦,还得为了弟子的婚事去求人。 3us。最快
    这是媒人干的活啊!
    先是去了英国公府,张辅不在家,方醒就硬着头皮去找到了老夫人。
    “二姑爷倒是心诚,别人都是托了媒婆去找。”
    老夫人招呼明婆婆道:“把我的那本册子拿出来。”
    册子?
    方醒觉得头皮有些发麻。
    老夫人戴上了张淑慧孝敬的眼镜,慢慢翻看着册子。
    “你那弟子今年十八,晚是晚了些,可他是少年举人,又在书院里教书,以后的前途倒是看好……”
    老夫人一边唠叨着,一边翻看,突然抬起头来道:“有了,这家人是五城兵马司的副指挥,那姑娘今年十六,正好没婚配。”
    方醒一听是武官,心中暗自佩服老夫人的反应和气了,快请坐。”
    薛华敏给双方介绍之后就闪人了。
    “五城兵马司整日辛劳,赵大人不易……”
    两人都在扯淡,天马行空的乱聊,一直等有人通报说老太太要留赵氏吃饭,这才完结。
    ……
    赵为正外表憨实,可心中嘹亮,在方醒亲自陪他吃饭后,他多少懂了些里面的意思。
    一回到家,赵为正就问了女儿今日的经历。
    赵氏羞涩的道:“伯夫人问了女儿平日在家所为,又问了看的什么书。”
    赵为正一拍大腿,赶紧把妻子叫来。
    “咱们家女儿有造化了。”
    “为夫估摸着兴和伯是在为他的弟子找媳妇。”
    方醒的弟子中大多都是父母俱在,唯一一个适龄的弟子,而且又是没了父亲的人……
    ……
    过了两日,方醒作为老师主持了马苏的冠礼,同时赐字‘复阳’。
    “此后你当踏实做人,不可懈怠轻浮!”
    “是,多谢恩师。”
    马苏起身,方醒笑道:“你师母和你母亲商量了,准备这几日就托媒人提亲,你且等着吧。”
    马苏赧然。
    ……
    方醒在为自己弟子的婚事折腾,而李芳远却在为了和倭国的战争做准备。
    丢失了两道之地后,李芳远此时最庆幸的就是朝鲜已经迁都了。
    “倭国打造战船之事已经准了,我朝的进度却偏慢了!”
    李芳远不大满意朝鲜建造战船的速度。
    一位文臣出班道:“殿下,若是这般,何不如直接从大明买呢?”
    “对啊!若是能买,只需要一艘宝船,倭国的水师将死无葬身之地矣!”
    “殿下,就算是买不到宝船,可那些小战船也不错啊!”
    “而且大明既然收了我国的朝贡,就该为……呃!”
    最后说话的那位文官被李芳远盯得浑身冒汗,赶紧谢罪。
    “倭人并未上岸,朝鲜以何名义向大明求援?!”
    李芳远冷哼一声,然后眯眼沉吟。
    “大明既然不肯涉足,那我朝也只有……抢夺先机了!”
    下面的文官大多面露忧色,可武将们却兴奋不已,恨不能现在就跨海登陆倭国。
    “殿下,此事大明可会干涉?”
    有人提出了担忧。
    李芳远摇摇头:“大明已然不是那个大明了,从那个方醒所做的事中就可见一斑。朵颜三卫已经没了!”
    当方醒领军到达山海关时,整个朝鲜都在戒备,几乎是风声鹤唳。
    而朱瞻基后面的出场更是让李芳远彻底绝了继续占大明便宜的心思。
    想起当时朝中的紧张气氛,李芳远就在心中一叹,说道:“大明不可轻慢,上次方醒不是说大明愿意开放与朝鲜的贸易吗?那就加快修路吧,别磨蹭了,到时候若是有了……意外,那些道路就是争取大明补给和……撤离的路线!”
    下面一阵沉默,不过未战先虑败的思维没错,庙堂者就该有这种思想准备。
    李芳远起身道:“金四力那里在四处奔走,至于成效如果,目前还无法看清,诸卿,勉力吧!”
    “是,殿下!”
    李芳远站在上面,看着殿外的阳光,心中有些莫名的兴奋。
    在东亚这块地盘上,大明巍然不可撼动,那么朝鲜唯一的突破口就在倭国。
    而且局势已经到了由不得朝鲜不动手的地步。
    倭国国内的备战气氛同样灼热,想起那些倭寇的悍勇,李芳远就无法淡定,也无法被动承受攻击。
    既然要战,那就该主动些。
    只有掌握了主动权,朝鲜才有胜机!

第786章 是有意还是无意?
    清晨的金陵被一层薄雾笼罩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类似于奶香的味道。
    这个庞大的城市开始苏醒了。
    一个幽深的小巷外面,一群人正端着碗,就着咸菜喝粥。
    “听说到奴儿干都司的人家过得不错啊!”
    “是不错,开荒不受限,五年免赋税,房子、农具、没收获之前的口粮都是官府出的,这样的好事可惜没轮到我啊!”
    “别吹牛了,听说奴儿干那边冷得要命,撒泡尿都得带着棍子去。”
    “为啥要带棍子?”
    “那尿一出去就冻住了,你得敲断啊!”
    “哈哈哈哈!”
    笑了一阵后,有人就故作神秘的道:“我可是听说了,以后那些乞丐,还有好吃懒做,斗勇好狠的地痞,都会被送到各处去自食其力。”
    “真的?”
    “当然是真的……”
    ……
    “陛下,移民不可中断,特别是陕/西那里更是重中之重。”
    方醒来上朝了,一来就放了一炮。
    “大明各地乞丐、地痞、无家可归者都可以移民,所以算下来人数还是不少。”
    方醒说完就归班了。
    先前讨论的是奴儿干都司要求更多移民的事,文武百官都赞同,可却对移民的来源有些分歧。
    胡广皱眉道:“兴和伯此言有理,只是奴儿干都司要移民,交趾也要移民,杯水车薪啊!”
    方醒笑了笑:“那些家贫者同样可以,只要各地官府放开口子,保证那些活不下去的人都愿意去。”
    朱棣的眼神冷了些,胡广苦笑道:“这个臣倒是知道些缘由,各地官府上报都是海清河晏,一些弊端……隐瞒不报,若是清理出大批可供移民的百姓,吏部那边……”
    蹇义干咳一声出班道:“吏部自然有自己的审查手段,加上地方按察使司,如今的吏治已经不错了。”
    方醒闻言只是不屑的冷笑了一下。
    大明的吏治什么时候不错了?
    也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好些,可那也是用屠刀杀出来的清廉。
    而这种威慑的惯性在永乐朝就开始减速了,贪腐早就如星星之火,呈现燎原之势。
    朱棣沉吟了一下,就问道:“你在奏折里说那边的土地肥沃,为大明所罕有,可有实证?”
    咦!老朱居然知道迂回了?
    方醒赶紧打起精神道:“陛下,臣回来时带了些黑土,如今已经种了些花草,好家伙!没几日那苗就出来了,吓得家中的管家以为有神人相助,如今那几盆花已经成了他的禁脔,说是要养好了送给犬子护身。”
    朱棣的眼皮跳了一下,“瞻基回来说那边的地能捏出油来,可见不假。”
    方醒马上就唱双簧道:“陛下,只要能把奴儿干那块地方开发出来,以后北方的粮食就不用担心了,就是漕运怕是……要冷清些。”
    夏元吉喜道:“若是这般,那可算是大喜之事。陛下,漕运也无需担忧,那些商船如今渐渐的多了,税都收了不少。”
    胡广闻言不去看夏元吉,只是冲着方醒微微颔首。
    这就是你的手段吗?
    先是从台州府开始布局,四海集市在后,利用朱棣励精图治的机会,把商税推了出来。
    而最可怕的是奴儿干都司。
    想想,若是方醒早就知道奴儿干都司的土地肥沃,从而从容的布局,一直等到此时才爆发,逼迫朝中支持商贾和商税。
    而且方醒还得预料到朱棣会动朵颜三卫,否则就是白瞎。
    方醒冲着胡广笑了笑,觉得老胡今儿有些神神叨叨的。
    ……
    散朝了,方醒独自在前面溜达着,胡广悄然追上来问道:“兴和伯可是早有预谋?”
    “预谋什么?”
    方醒正想着早上土豆的可爱处,闻言吓了一跳。
    “无事,本官孟浪了。”
    胡广有些失望,拱手而去。
    方醒不禁失笑,急切的就想赶回家去。
    “见过兴和伯。”
    才出皇城,方醒就看到了李裪,这货正恭谨的拱手行礼。
    “大君多礼了。”
    方醒按捺住心情,下马问道:“找方某何事?”
    李裪诚恳的道:“兴和伯,在下刚接到国中的来信,路,已经开始修了。”
    “哦!那倒是不错。”
    方醒没想到李芳远居然会上钩,这倒是意外之喜。
    李裪说道:“父王已经首肯,算算时间也有两三个月了,只是倭国那边磨刀霍霍,朝鲜上下一片恐慌啊!”
    这是在隐晦的求援。
    方醒打个哈哈道:“本伯上次去了一趟倭国,狠狠的震慑了一番,足利义持必然不敢,且放心吧。”
    李裪闻言一惊,急忙道:“兴和伯……”
    方醒微微颔首道:“本伯还有要事,改日再说吧。”
    看着方醒上马,在辛老七和小刀的护卫下远去,李裪的面色不变,可金四力却不忿的道:“大君,按理您的地位比他要高,果然是跋扈!”
    李裪微微一笑道:“无需如此,倭国是大明的敌人,这一点谁都清楚,足利义持想进攻朝鲜,不过是看到大明对朝鲜的态度转变了而已,否则他如何敢……”
    金四力跺脚道:“正是方醒在其中撮合,不然明皇怎么会索求土地?最可恨的就是这厮居然率军夺取了两道之地,让倭人知道了,当然会认为我朝鲜已经和大明翻脸了!”
    李裪的眸色深沉:“我担心的是……这些都是处心积虑的结果,那朝鲜……”
    两人沉默许久,李裪回身看到金四力一脸的惶恐,就笑道:“这些都只是猜测,任他方醒的城府再深,也不可能布下这般大的局。这种局只要中间一处错,那就会处处皆错,前面的功夫就白费了。”
    金四力也是点头道:“正是如此,此事还得要明皇的配合,臣觉着方醒是万万不能的。”
    ……
    方醒还未到家就被朱高煦堵住了。
    许久未见,朱高煦长胖了些,让方醒生出了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朱高煦的神色有些哀伤,一把揪住方醒就说道:“老和尚的身体不大行了,说要是回北平,走,咱们看看他去。”
    姚广孝不行了?
    方醒有些愕然,这位老和尚可是朱棣的元老和智囊,若是不行了的话,朱棣早就去探望了。

第787章 白骨砌就了王座,鲜血浇灌了威权
    天界寺依旧如此,明心的眼睛依旧那般的蛊惑人心。
    “少师的身体有些虚弱,御医去了,可少师说这是他造的杀孽太多,有干天和,所以拒绝了御医的诊治,只想回到北平,想回庆寿寺。”
    明心的神色有些忧伤,方醒问道:“佛家不是信轮回吗?你为何悲伤?”
    “无今生,何有来世?兴和伯迷障了!”
    方醒微微点头:“来世虚无,何如把握今生,少师这是怀念了。”
    朱高煦不耐烦的道:“什么今生来世!过了就过了,还求什么来世?”
    到了禅房,方醒看到姚广孝正闭目跌坐,就低声道:“少师无恙否?”
    眼睛睁开,无悲无喜的姚广孝淡淡的道:“老夫自觉余寿不多,当归去了。”
    “少师,庆寿寺有什么好的?”
    朱高煦不舍的道:“要不您就搬到我府上去,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多好?做什么和尚?您不是还有义子吗?难道您就不准备托他一把?就这样自己去见佛祖吗?”
    蠢货!
    方醒担心姚广孝会发火,正准备帮衬几句时,姚广孝却淡淡的道:“老夫此生桀骜好胜,并无佛心。学儒好杀,学道无情,老夫当年以民心无用,天道独尊劝说,陛下这才抛弃了顾虑,算是赢了一把。可终究凡胎肉体,不入门墙,不日将化为枯骨。庆寿寺就是老夫为自己选定的地方。”
    姚广孝开始是在天界寺呆了一段时间,然后跟着当时的燕王朱棣去了北平,就任庆寿寺的主持。
    在那十多年里,姚广孝身兼两职:庆寿寺的主持;朱棣的谋士和靖难的鼓动者。
    朱高煦挠挠头,有些沮丧的道:“少师,庆寿寺孤零零的,您去了也没人陪……”
    姚广孝的目光微暖:“痴儿,世间轮回自有定数,老夫不过是早走一步罢了,你且安分度日,自然有你的造化。”
    朱高煦黯然神伤,方醒垂眸道:“少师可有什么交代的吗?”
    这等人心中孤傲,一旦下定了决心,除非是朱棣强行阻拦,否则任谁都无法撼动他的意志。
    姚广孝的腰背有些弯曲,老态毕露,但那双眸子依然冷厉:“老夫远离朝堂,原不该说三道四,不过你倒是有些意思,这几年明暗布局,这是要准备和儒家对峙吗?哈哈哈!”
    小沙弥探头进来道:“少师,您不能笑。”
    姚广孝摆手咳嗽,方醒过去给他捶背,感觉到那脊背上几乎都是骨头。
    姚广孝愕然,然后眼中闪过一抹回忆之色。
    “你先动了儒家的好处,而后又割了勋戚们一刀,鼓动陛下向外扩张,把太孙教成了和你差不多一样的强硬,文治武功你都占了……”
    方醒坐回来,正好姚广孝那双三角眼转过,盯着他道:“你想位极人臣,还是想名垂千古?”
    朱高煦有些紧张,他知道老和尚对朱棣有足够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他暮年时,朱棣不会怀疑他的忠心。
    方醒舔舔嘴唇,看着姚广孝道:“我初逢太孙时只想隐于方家庄,和妻子孩子逍遥一生,而后进入了漩涡之中……”
    方醒笑了笑:“太孙之师嘛!而且还是新学,那些文人把我当做了生死大敌,而武勋也酸溜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