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骑兵趋拢过去,两人拿出葫芦,把里面的火油洒在门窗上。
    “嘭!”
    就在此时,屋顶传来了一声闷响,王琰抬头,看到一个男子从上面飞身而下,朝着后面跑了。
    “格杀勿论!”
    那人跳到地上,看着前方的三名骑兵,不禁仰天长啸一声,啸声凄厉,然后他脚下疾步前冲,带着一往无前的煞气冲向了那三名骑兵。
    三名骑兵取下长弓,弯弓搭箭。
    “放箭……”
    三中二,男子小腹和胸前中箭,他的身形一滞,旋即再次挥刀前冲。
    “果然是悍勇啊!”
    这个声音中带着惋惜,随即喝道:“杨丹,你没射中,去,杀了他!”
    一名骑兵拔刀前出,轻松的格挡开男子的攻击,一刀,头落。
    无头的尸身依然挺立,脖颈就像是有个喷泉在不断的喷涌。
    “噗通!”
    杨丹一脚踢倒尸身,回身道:“大人说过,敌人不值得怜悯。”
    “出来!”
    这时前方有人在大喝,三人一怔,急忙就重新展开,目光梭巡,寻找漏。
    前门处,一个裹着毛皮大氅的老头畏畏缩缩的站在门口,随着厉喝,他双膝一软,就跪在台阶之上。
    ……
    马蹄声,厉喝惨叫声,这些声音早就惊醒了车马行这条街的不少百姓。
    方醒和朱瞻基站在大门外,听到有孩子在嚎哭,然后被强行捂住嘴的呜咽声。
    “都怕官。”
    方醒说道:“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是官府拿人,隔壁家的孩子哭嚎,大人担心被那些官吏连带处置,就捂住了孩子的嘴,等那些如狼似虎的官吏走了之后,大人松开手,却发现孩子已经……”
    朱瞻基点点头:“迁都时,我从金陵一路北来,这一路看到的是官吏倨傲,小民唯唯诺诺,只要不饿死就很温顺,反而助长了那些官吏的气焰,任意欺压只是平常,搜刮钱财的手段让人瞠目结舌,吏治啊……”
    两人相对无言,都觉得大明从上到下的问题多不胜数,要想改造过来,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殿下,抓到了店老板,是个蒙元人。”
    当方醒看到那个老头时,他正在贾全的手中哀嚎。
    精致的羊毛大氅被丢在地上,而小刀就坐在上面,仔细观察着这个老头。
    老头的脸部皮肤很是细嫩,这一点和草原上的人不同,经历过草原风霜的人,不该是这种养尊处优的模样。
    “你是朵颜三卫的人,而且地位不低。”
    贾全正用一根长针扎进老头的肩骨,闻言一怔。而老头也停止了惨嚎,面如土色的看着小刀。
    小刀觉得羊毛大氅很暖和,就捡起来拍打干净,准备拿回去给铃铛用。
    “我以前在兴和堡很长时间,阿鲁台经常袭扰,而他的部下有许多朵颜三卫的人,他们的贵族喜欢使用玉扳指,而你……”
    贾全粗暴的把老头指头上的玉扳指蜕出来,凑到眼前看了看,说道:“嗯,痕迹都是老的,说不准年轻时是个射雕手。”

第1216章 九转大肠,玲珑心肝
    一番审讯之后,结果大出预料。
    “殿下,此人早些年被派来北平蹲守,专门刺探大明的情况,后来朵颜三卫被灭了之后,他怀恨在心,收拢了一些人手,专门盯着兴和伯……”
    方醒无奈的道:“他盯着我干嘛?”
    贾全说道:“因为朵颜三卫就灭在殿下和您的手中,他本想连殿下也盯着,可殿下出行时侍卫不少,后来他就退而求其次,想对兴和伯下手,只是兴和伯的家丁们实在是彪悍了些,他不敢冒险……”
    这就是下水怕冷,上吊怕疼。
    “最后他得知兰坚弹劾兴和伯,就利用了这个机会,派人潜入兰家,用套马索勒死了兰坚,其后看到陛下并未见罪,他心急了,干脆让人当街杀了另两名御史。”
    “这个嫁祸的手法不高明啊!我再蠢也不会用肉体消灭的法子去泄愤,果然是蛮夷,没学到文人的九转大肠。时间紧迫,这人说的话不一定可靠,把他交给东厂继续审讯。”
    方醒总觉得这个看着可怜巴巴的老头不地道,有些不对。
    九转大肠?
    贾全眨巴着眼睛,等方醒和朱瞻基出去后,他问小刀:“九转大肠是什么?”
    小刀舔舔嘴唇道:“是一道菜,我家老爷讥讽文人的心肠有九转,就叫做九转大肠。还有一个叫做玲珑心肝。”
    贾全馋涎欲滴的道:“下次得找机会去尝尝。”
    王琰带着人在门外整队,目视朱瞻基说道:“殿下,还有十余人在城外,臣马上带人去扫荡,就此别过。”
    朱瞻基点头道:“辛苦了。”
    王琰对着方醒微微颔首,然后看了辛老七一眼,策马转身,旋即马蹄声震动着长街,渐渐远去。
    方醒皱眉看着,觉得这就像是老狮王在逐渐把权杖交给小狮子。
    这种感觉非常的不好!
    “你要多关注陛下的身体,若是有不适,我好进宫去看看。”
    方醒舍不得老朱离去,他若是去了,大明就相当于失去了擎天巨柱。
    至于朱高炽,那只是守成之主。
    朱瞻基……
    ……
    朱棣已经醒了,起床洗漱,然后练了一会儿刀,朱瞻基就来了。
    “先去洗洗,换身衣服再来说话。”
    朱棣皱眉让人带朱瞻基去洗澡换衣服,然后拿过奏章慢慢的在晨曦中看着。
    等朱瞻基带着一身水汽出来后,朱棣把奏章放下,老花镜摘下,问道:“背后是何人?”
    帝王善猜忌,处理事情,他们首先想的是不是有人在后面布局。
    朱瞻基伸手抹去脸上的水痕,说道:“那人原先是朵颜三卫的贵族头领,朵颜三卫被灭之后,含恨在心,想对孙儿和兴和伯动手,最后慑于孙儿和兴和伯的身边人手厉害,就想出了设套嫁祸给兴和伯的手段。”
    “手段很拙劣,朕还没到老糊涂的时候,这等手段遮挡不了朕的视线!”
    朱瞻基笑道:“那是,皇爷爷,孙儿也觉得没那么简单,至少有人在配合他们。所以孙儿已经把那些人交给了孙祥,让他们继续审讯。不过那些人大多是以往的俘虏,居于北平四周。”
    朱棣淡淡的道:“不服王化,那便打散了,全都赶到交趾等地去种地,那边不是出产好些甘蔗吗?多种些,让大明的百姓也能吃到糖。”
    “对待异族,大明需要的是恩威并施,可对于那些两者皆无用的家伙,不要手软,迁徙,不行就全数处置了!”
    晨曦照着朱棣的脸,那神色分明就是冷肃。
    “不可姑息!文官的那一套千万别听,什么君子之道,忠恕之道,以己推人。等刀子架在你的脖子上你还怎么宽恕?腐儒罢了!”
    朱棣起身,朱瞻基把大氅给他披上,祖孙俩走出大殿,在外面溜达着。
    十多个太监正在灭掉那些灯笼过年期间,王贵妃令人在乾清宫的外面挂了几排灯笼,而且灯笼都是红色的,讨一个红红火火的兆头。
    朱棣深呼吸一下,活动了一下手腕,说道:“朕当初只是想着北方人口太少,所以就把他们放在这里,可迁都之后就显得有些不妥当了,你以后要记住这个教训。”
    朱瞻基点头,只觉得心中有些难过。
    以前的朱棣可不会这般细致的说了又说。
    “你要学会借势,此事一旦爆发出来,不要犹豫,马上借势推动,不然等一段时日之后,那些文官又会说什么打散这些人耗费大,嘿!”
    朱棣嘿然道:“不过是一些粮食罢了,耗费哪里就大了?文官的话你要学会反着听,或是从……”
    “皇爷爷,孙儿觉得应当从利益,也就是好处上去看。”
    朱瞻基看到朱棣渐露慈祥之态,不知怎地就插话道:“看一件事,首先得看谁会获得好处,谁获得的好处最多,然后再分析,如汤沃雪,无处藏踪。”
    朱棣愕然,然后笑骂道:“你这个竖子又知道了,不过确实是这样,你要说利国利民,他们也会想,不过都喜欢把自己能从此事中获取到什么好处摆在前面,这就是家国。”
    文官们在为一件事情开撕之前,多半都会先想着自己能收获些什么。
    单纯从朝政出发的很少。
    比如说武学之事,文官们为何会和武勋联手?
    不外乎就是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害怕科学的名气越来越大,他们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冲击,更害怕自己的道统被百姓抛弃。
    “皇爷爷,武勋也无进取之心,孟瑛终究是害怕了。”
    朱瞻基有些愤愤不平,朱棣微笑道:“全火器的战法除去三卫之外,就是柳升精通,孟瑛要想坐稳五军都督府的位置,他就必须要出头,而方醒若是挤进去,以那竖子的德性,孟瑛大概要无可奈何了。”
    朱瞻基噗嗤笑了:“皇爷爷,兴和伯大多时候很随和,可一旦涉及到正事,他可不会饶人,杨荣就被他说的掩面而逃,连夏元吉都不愿意和他商谈事情,就是怕事后才会发现自己吃亏了。”
    “他看的远,这就是他的好处。不计较一时得失,着眼于将来,这就是大臣风度。”
    朱棣对方醒的评价颇高,而朱瞻基在边上忍笑。
    朱棣看了一眼就摇头道:“你可是说他那个宽宏大量的名声?那是他给自己竖起来的盾牌。他的敌人遍天下,若是不竖起个盾牌,早就被口水给淹死了。”
    朱瞻基点头:“皇爷爷,就像是兰坚,其情可悯,可却不知大局,贸然弹劾,最后葬送了自家。这世上终究还是愚人多啊!”
    朱棣摇摇头道:“那些人是没有涉足进来,没有消息他如何判断?若是人人都知道了,那天下大概就是要沸反盈天了。”
    朱瞻基看着那些开始洒扫的太监,心中微叹。
    在大局没有稳定时,许多时候愚民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可大明终究在前进的路上,并未原地踏步和退步,这就是希望。
    晨曦渐渐被朝阳所替代,阳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无数光芒,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1217章 驱逐(为盟主:‘狼屠屠狼’贺,加更!)
    感谢书友‘狼屠屠狼’的盟主打赏,第二十七位盟主,感谢!
    ……
    “公之于众!”
    朱棣一声令下,还在休假的百官们都开始忙活起来。
    那些早些年被安置在北平和周围的俘虏都被驱赶在一起,在冷风中瑟瑟发抖,看着可怜之极。
    大过年的这是要干什么?
    城门外,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几千人在寒风中茫然无措。
    一千多军士无奈的站在外围,大过年的他们也不想出远门,可这事儿是朱棣亲自抓的,谁敢偷懒?
    “都听清楚了!”
    刑部一个官员慢条斯理的走到前方,一开口就是满堂彩。
    “好嗓子!”
    干这种活计的必须要有一副好嗓子,这才有天朝上国的形象。
    “历次北征所获俘虏,本该遣往四方劳作,可陛下仁慈,将你等视为大明百姓。”
    大明对这些俘虏还算是不错,如果换做明军被俘虏,不死就是侥幸,活下来也是生不如死。
    顿时一种复杂的情绪在围观的百姓中酝酿着。
    “可就在前几日,有人谋杀了御史兰坚,后续更是胆大包天,居然当街刺杀朝中的两名御史,罪不可赦!”
    兰坚?
    那不是被……兴和伯给杀的吗?
    而且那兴和伯仗着陛下的宠信,居然还安然无恙。
    可是这事儿和这些草原战俘有何关系呢?
    “前日刑部侦知凶手的所在,连夜抓捕,经过审讯,凶手乃是原先的俘虏,其中带头的是朵颜三卫曾经的头领,动手的有瓦剌人,也有鞑靼人。而他们的目的就是想嫁祸于兴和伯,扰乱大明的朝纲。”
    为了名正言顺,表面上的功劳归于了刑部。
    什么?
    兰坚和那两名御史居然是被这些曾经的俘虏杀的?
    杨荣和杨士奇等人站在城墙上看着,唏嘘着。
    去了朝鲜才归来没多久的黄俨干笑道:“这次兴和伯算是蒙受了不白之冤,可若不是他平时跋扈,那些人怎会设套坑他?若是他能从这次事件中汲取到教训,那才是善莫大焉。”
    这人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杨荣皱眉道:“指使者乃是朵颜三卫的贵族,黄公公莫要弄错了,说出去别人笑话。”
    黄俨振眉道:“咱家可不知道这些细节,不过朵颜三卫本是大明的藩属,最后却……嗬嗬嗬!”
    这个死太监!
    哪怕和方醒再有矛盾,可黄俨这种污蔑朵颜三卫乃是方醒逼反的说法,依然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赞同。
    黄俨的话里暗示着方醒当时直接灭掉了建州女真人,导致朵颜三卫唇亡齿寒,最终对大明生出反叛之心。
    “兴和伯来了。”
    方醒不是一个人,而是和孟瑛一起上来的,这让杨荣的眸子一缩。
    这人难道已经学会了妥协之道?那真是让人畏惧啊!
    愣头青不可怕,可怕的是老狐狸!
    比如说洪武年间的那位胡惟庸,大家都觉得此人是老狐狸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其人居然能逼的朱元璋这位大佬痛下杀手,可见他的手腕之一斑!
    方醒和孟瑛走到前面,两人还相互拱拱手,看着就像是一对朋友。
    下方已经宣读完了,那些军士开始分队,把各处的人驱赶到一处,然后各奔东西。
    黄俨笑呵呵的凑过去说道:“兴和伯蒙冤昭雪,可喜可贺呀!”
    方醒斜睨着他道:“方某蒙什么冤了?”
    尼玛!还是那个愣头青啊!
    黄俨很少被人这样针对,他嗬嗬的干笑着,“兴和伯这是何意?”
    方醒不屑的道:“陛下都没给方某定罪,何来的蒙冤?谁敢说兰坚是方某杀的?长舌妇!”
    长舌妇,这话就算是说女人都受不了,何况是男人!
    在场的官员们不少都曾想过是不是方醒杀的人,这下被讥讽为长舌妇,再深厚的脸皮神功也挡不住脸红。
    “方醒!你不要太得意!”
    黄俨压低声音,阴狠的道:“太子也与你生出了隔阂,你的好日子长不了!咱家且等着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嗬嗬嗬!”
    这话只有方醒和孟瑛听到,孟瑛觉得黄俨也太肆无忌惮了些,居然把不少人心中的想法都说出来了。
    “烂屁yan!”
    方醒冲着黄俨不屑的道:“我尊重郑和,我尊重那些为了大明而奋斗的内侍,可你这种人,抱歉,我把你称呼为人,侮辱了大家,你这种狗,也配和方某谈论这些事吗?滚!”
    黄俨气的指着方醒,期期艾艾的说不出话来,孟瑛劝道:“二位,就此罢了吧,否则闹大了,大过年的惹的陛下动怒就不好了。”
    黄俨想起方醒才将被人冤枉,朱棣多半是安抚,就忍下了冲动,冲着孟瑛说道:“保定侯果然是雅量,居然能同这等人并肩而立,换了咱家,宁可跳下去也不愿和此等贼子并立。”
    孟瑛在心中大骂着黄俨拖自己下水,强笑道:“口角之争罢了,大家和和气气的岂不是更好?”
    方醒突然侧身道:“保定侯果然是八面玲珑,方某佩服,告辞了!”
    尼玛!果然还是那个宽宏大量的兴和伯,找到机会就怼了孟瑛一回。
    孟瑛和文官联手挤走了方醒,此事做的颇不地道,所以被方醒讥讽了一句,那脸色马上就变的淡淡的。
    “黄公公,孟某告辞了。”
    孟瑛觉得右边那些人的眼神有些古怪,尴尬之余,他也走了。
    至于黄俨,孟瑛作为朱棣的心腹,和他无冤无仇,若是黄俨事后报复,那就是脑残,给自己树敌的脑残。
    方醒上来一趟,结果就喷了黄俨和孟瑛,杨荣面色轻松的道:“兴和伯冲动了呀!”
    杨士奇点头道:“那黄俨就是个小人,背地里经常干些挑拨离间的事,得罪他不明智啊!”
    杨荣笑道:“他得罪的人越多,就越安全,所以这是好事。”
    这时有人探出头去看看城下,回身说道:“兴和伯和太孙殿下一起走了。”
    杨荣闭上眼睛叹息道:“殿下终究是……哎!”
    杨士奇说道:“正常,兴和伯为殿下出头,殿下的性子又不是那等薄恩寡义的,肯定不肯躲避。再说了,若是殿下躲避了,咱们会怎么看?”
    没有担当!
    杨荣苦笑道:“都不妥当啊!陛下那边也在放任。”
    杨士奇劝道:“今日北平城将会噤声,你我还是安心回家继续过年吧。”
    北平城的不少人今天确实是噤声了,被这个消息给扰乱了心思。
    那些人在心中诅咒着,诅咒为何是那些草原俘虏动的手,哪怕是换做一个权贵也好啊!那样方醒又多了一些敌人。

第1218章 生涩的于谦,失望的朱瞻基
    感谢书友:“风起叶落雪”的五万打赏!
    还是专门注册号来打赏,有心了,谢谢支持!
    感谢书友:“aeyin sea”的万赏!
    感谢书友:‘金猫大侠’的万赏!
    感谢书友:‘亂~,’的万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