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个称呼外人压根就分不出来,不过方醒不准纠正她。
    方醒点点头,问道:“可是有人在等候?”
    要弟恍然大悟,说道:“楼上有人早就到了,一直没点菜。”
    “不必管。”
    方醒独自上了二楼。
    要弟说道:“老爷一个人可不行,你上去盯着,要是动手就喊一声,我上去砍死他。”
    说着要弟微微弯腰,右手再上来时,已经握住了一把菜刀。
    伙计刚应了,外面又进来一人。
    “七哥。”
    辛老七走进来问道:“我先洗个手。”
    若说在京城里那些仆役下人们最崇拜谁,大抵就是辛老七。
    战功赫赫,却在皇帝亲口招揽时拒绝。
    这等人才是我辈的终极目标啊!
    伙计激动的带着辛老七去后面洗手,要弟遗憾的把菜刀放回去。
    而在楼上,方醒已经进了那个包间。
    包间里侧对门的地方坐着个男子。
    男子正在抚须沉人,茶钱!”
    伙计笑容可掬的在侧方拱拱手。
    男子随手摸了一张宝钞出来,手松开,宝钞飘落,人继续呆呆的往外走。
    ……
    按照程序,太子离开了太庙去给皇帝谢恩,随后去了坤宁宫感谢皇后。
    太庙的大门已经关上了。
    时近中午,朱瞻基只是带着宋老实来到了太庙外。
    “开门!”
    朱瞻基缓缓走上台阶,大门缓缓打开。
    他步入大殿内,而宋老实就蹲在外面,从怀里摸出了油纸包,慢慢的吃着点心。
    稍后朱瞻基出来,眉间多了些沉凝。
    “陛下,吃。”
    宋老实觉得只是自己吃点心太不够意思了,而且点心还是皇帝给的,就双手捧着油纸包递了过去。
    边上伺候的几个太监忍住笑意,然后笑意凝固。
    朱瞻基伸手过去,从摊开的油纸上拿了一块米糕。
    米糕很小,皇家的点心都小。无忧就抱怨过多次,说宫中好抠门,还比不上自家的点心大。
    皇帝看了一眼点心,说道:“果然很小”,然后他就把点心丢进了嘴里。
    宋老实眼巴巴的问道:“陛下,米糕好吃吧?”
    皇帝细细的咀嚼着,点头道:“嗯,好吃。”
    两人缓缓下着台阶,宋老实不住的嘀咕着,说自己的口味很叼,说好吃就一定是好吃。
    皇帝静静的听着,突然说道:“以后点心做大些。”
    于是至此后,宫中的点心就大了不少,并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

第2478章 朱高煦的告别(1)
    汉王府每日都会操练,小操练就在府中那超大的练武场上。
    而大操练就只能出府,去城外找空地方。
    今日按照规矩就是大操练的日子,一大早一群儿子就在练武场里等着。
    儿子们有大有小,大儿子,原先的世子朱瞻壑在永乐年间病逝,当时引得朱高煦悲痛不已。
    二儿子朱瞻圻目前最大,他站在前方,板着脸谁也不搭理。
    而三儿子朱瞻垣却是微微皱眉,指着练武场里呵斥着管事。
    “……所有杂物都要清理干净,不然瘸了马蹄,十个你都不够砍!”
    管事满头大汗的请罪认错,朱瞻垣意犹未尽的还准备发作一番,外面却走进来了朱高煦。
    今日的朱高煦并未披甲,于是一群儿子都心中欢喜。
    没有谁愿意操练,而藩王的儿子更是如此。
    按照他们私下的说法:操练学习有啥用?反正学的再多,最终也只能被困在某个地方混吃等死。
    “今天不练了。”
    朱高煦的话让人心中一松,但朱瞻圻却发现自己的王爷爹居然有些神人。
    这一去,方醒就少了个朋友。
    那些庄户见惯了朱高煦,也不怕外面说他残暴,所以路上遇到还避在路边拱手行礼。
    朱高煦看都不看,一直冲出了庄外。
    春耕过后生机勃勃,田间地头多有农人。
    那些农人有的还带着孩子来,大人在田地里忙碌,孩子就坐在田坎上玩耍,不时几个孩子追打在一起。
    而此时正是踏春的好机会,所以道上能见到不少车马。
    国朝发展至今,随着文人力量的渐渐衰退,对女子的禁锢也在慢慢的放开。特别是小娘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明的妇女地位。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

第2479章 朱高煦的告别(2)
    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 小 说    。
    路边有一户人家,门前栽种了两棵树。
    大树枝叶遒劲,见之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一群少年策马冲过来,见到这户人家就停了下来。
    一个少年驱马过去,说道:“去岁春日在此有女避雨,在下只是一瞥,却若惊鸿,至今难忘。”
    他身后的同伴们勒马缓行,有人取笑道:“小丁,难道不是你去调戏女人不成,然后强行掳了回家吗?”
    “就是,去年春日你莫名其妙多了个小妾,可是此人?”
    少年的眉间多了得色,然后在马背上伸手抓住了树枝,仔细看看断茬,说道:“正是我去年折断的地方。”
    说着他用力的掰断了树枝。
    这一下动静有些大,小院的房门打开,一个老汉探头出来问道:“何事?”
    一根树枝缓缓下降,从上方落在了老汉的眉心。
    “老天爷!”
    老汉大抵知道这些少年的来历,吓得软在门槛上,然后连滚带爬的逃了回去。
    “哈哈哈哈!”
    树枝很长,少年把它当做是大刀般的劈斩向身后,威风凛凛的道:“武学的考核没那么可怕,等过段时日我就再去……”
    他正得意着,手中突然一痛,树枝就脱手。
    “草……”
    他刚张嘴叫骂,就觉得后背一紧,然后就不由自主的从马背上冲了出去。
    树干在眼中不断变大,他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身体的正面就和树干做了一次碰撞。
    剧烈的碰撞之后,他仰天倒在地上,脸上一片血肉迷糊。
    那些少年大多目瞪口呆的看着动手的那人,有两个却呼喊着随行的侍卫去拿下那个须发斑白的男子。
    “住嘴!”
    有少年清醒过来,下马后,惶然躬身。
    “见过殿下。”
    那两个少年见同伴们神色不对,就仔细看着那男子,心中一颤。
    “见过殿下!”
    这般年纪,而且还是在京城,更重要的是刚才这男子劈手夺过树枝,然后策马过来,就像是马上擒拿敌将般的,轻松的就把他们的同伴从马背上劈手拎住,然后砸在了树干上。
    满京城……
    不,是整个大明有资格叫做殿下的人,唯有汉王朱高煦才符合这个条件。
    这些人大多是勋戚子弟,最差的一个也是指挥使的儿子。
    京城居,大不易,这话不只是说京城的花销大,更是说京城的达官贵人众多,不小心就会得罪人。
    所以他们平时在城中不大敢跋扈。
    可少年的心是躁动的,所以寻了机会,这些人就借口狩猎出城玩乐。
    城外自然是没人能压制住他们,所以他们都得意惯了,谁知道今日却碰到了汉王这尊煞神。
    朱高煦缓缓看着这群年轻人,而躺在树下惨嚎的少年已经被吓哭了,正双手捂着裆部,被剧痛折磨的哭喊着。
    “家父……求殿下开恩,小子有罪,只求殿下开恩,回头……啊!回头小子就把那女人放回家去……给钱,多给钱……”
    朱高煦本就没什么见义勇为的心思,开头也只是因为心中郁郁,被这少年用树枝差点劈砍在身上,这才勃然大怒。
    可在听到这话后,他却盯着少年说道:“本王即将远离中原,小儿辈想来会以为朱家失了武勇。今日之后,本王就在华州等着你等。若中原有不臣,本王提兵渡海,艨艟即日可至,灭此朝食!”
    朱高煦打马而去,这群少年呆若木鸡,稍后才被惨叫声惊醒,然后赶紧抬着同伴回程。
    至于什么踏春,老命都差点踏没了,还踏个屁!
    他们急匆匆的归家,然后把先前的冲突告诉了大人。
    “打!”
    今日但凡有份出城的少年都被家长令人责打,甚至有人亲自上手。
    京城多处豪宅里惨叫声震天,而且都是勋戚武将家,顿时大家都在猜测着是不是陛下要对他们下手了,所以才阴天无事打孩子。
    天色渐渐阴暗下去,仿佛有一场春雨。
    暮春的雨水不多,今年至少看不到。
    天气阴沉的让人心烦意乱时,一个消息传了出来。
    汉王在城外打了某位勋戚的儿子,据说已经被废掉了。
    这事儿大家听了就当做笑料,没谁有什么义愤填膺。
    勋戚的种大多都不好,这是朝野的广泛共识。
    一代英雄,二代平庸,三代纨绔。
    这就是大明勋戚的现状。
    可稍后一个消息再度爆出来,震惊了整个京城。
    汉王朱高煦作为宗室长辈,将在三日后,第一个改封海外。
    这段时间勋戚们都在惴惴不安,担心皇帝对自己的待遇下手。
    而各地藩王,包括京城的宗室们大抵都认为藩王改革还得要等几年,所以酒照喝,女人照玩。
    汉王朱高煦多次表态,说想改封海外,此事宗室们大多以为是他在为皇帝打前哨,自己本身肯定要谋求留在中原。
    所以消息传来之后,宗室首先反应过来,于是皇城外多了求见的宗亲。
    而所谓的宗亲,大多都在外地,剩下的也就是宗人府的人。
    皇帝很干脆,直接让人进去,半个时辰后,那位宗亲面色惨白的出了皇城。
    这是被呵斥了?
    随后朱高煦当时的话就传了出来。
    “艨艟即日可至,灭此朝食。”
    朱瞻基背对着方醒,看不到神色。
    “汉王叔行事果决,认了就不悔,算起来倒是朕亏欠了他。”
    在爆出要革新宗室分封制度之后,宗室中还支持朱瞻基的大抵就只有朱高煦了,外加他自己的儿女。
    但这也是他的儿女还小,等大些之后,除去玉米和闺女之外,大抵儿子们没人会支持他。
    方醒看着宫殿顶上的脊兽道:“殿下爽直,堪称良师益友……”
    他有些唏嘘的道:“一刀从北杀到南,文皇帝入主金陵,汉王殿下功劳不小。”
    朱瞻基对此从不避讳:“是不小,所以……当初说留下汉王叔一家,可汉王叔却不肯,只说早走早好。他这是骄傲,不肯对朕低头,可朕却有些心酸,看着他的白发……觉着对不住。”
    帝王有情,却只能唏嘘。
    “此番南下,你先去山东看看,金幼孜在那边可还好。然后就往金陵去。”
    朱瞻基缓缓回身,目光幽深:“汉王叔要去拜祭孝陵。”
    汉人重祖先,一旦离去,魂牵梦绕的不只是故土,还有那一座座看似死寂的坟墓和一块块牌位墓碑。
    方醒点头道:“好,先去山东,然后去金陵,最后出海。”
    朱瞻基看了他一眼,负手走在前方。
    “他们从天方去寻哈烈和肉迷联手的详细情报,前日有消息来报,说各处的粮草被搜刮的厉害。”
    方醒的眼中多了利芒,朱瞻基满意的道:“闻战而喜,不过朕还想再看看。等消息再汇聚多些,看看他们是否真敢与朕会猎于草原!”
    方醒抓住栏杆,“篾儿干不是蠢货,一旦搜刮太过,必然会激起反抗。所以必然是在预谋着什么,不过咱们并未给他们威胁啊!”
    朱瞻基的神色平淡,看不出喜怒来:“哈密那边渐渐多了人马,经常出击到亦力把里,和联军打出了火气。”
    “这算是将在外吗?”
    北平城对哈密鞭长莫及,不可能盯着那些文官武将行事,所以出了岔子也只能事后处置。
    方醒觉得大明这十多年战无不胜让许多人飘飘然了,需要敲打一番。
    可朱瞻基却摇摇头道:“游骑的厮杀极为惨烈,都补充过许多次了。”
    他转身向暖阁走去,淡淡的道:“两边都杀红眼了。”

第2480章 夹缝中的亦力把里城
    暮春的草原欣欣向荣,牧草渐渐繁茂。
    一队大鸟从天空中飞过,然后缓缓减速,最后降落在一个小水洼的边上。
    鸟群开始饮水,并寻找食物。
    远方的亦力把里城在清晨中若隐若现,一些牧民驱赶着羊群出来放牧。
    羊群缓缓向远方移动,牧人们在城中憋了一个冬季,就等着机会把羊掉的膘补回来。
    城中目前有几千人,来历很纷杂,鞑靼人、哈烈人、女真人……很多,甚至还有哈密那边逃过来的。
    每一次有新人进城就是一次敲诈勒索,不服从的会被抢光所有的东西,然后赶出城去。
    人一多自然就会分为几股势力,然后相互拼杀,最终最强大的那个就成为首领。
    有了首领就有了军队。
    军队在平时的任务就是保护自己的部落。
    但这里的军队却是太懒了些,牧人都出发了,他们这才慢腾腾的从城里出来,然后分往四处哨探。
    太阳出来了,照在亦力把里城的城墙上,也照在了还有些嫩的青草上。
    一队斥候往哈密方向哨探而去。
    这里现在是三不管地带,明军和哈烈、肉迷联军的游骑经常拼杀,可都把亦力把里城当做了虚无。
    刚开始时他们遇到两边的游骑就带着羊群跑路,等回来后却发现没人进城。
    于是下次的时候他们就留人在城中观察,结果发现不管是明军还是联军,压根就不靠近亦力把里城。
    几次之后,他们也皮了,所以斥候出来也才几十人。
    斥候们没吃早饭,饿着肚皮,没精打采的一路缓缓而行。
    一路上有人要拉屎,有人说要吃点干粮,一行人总是给自己找着借口休息。
    一条河玉带般的在草原上蜿蜒,河岸边的青草格外的青嫩,间或有一丛黄花在风中微微摇曳着。
    斥候们就坐在河边吃着没滋没味的干饼子,干饼子的原材料来自于商队的交换,但不足以养活城里的那几千人,所以有人吃肉,有人吃饼,有人吃野菜,有人野菜都不得吃……
    “他们也去种地了,只是希望那片麦子别被人给烧了。”
    一个斥候躺在地上,嘴里咬着嫩嫩的草根,眼神憧憬。
    “要是能去种地就好了,那样不用出来风吹日晒,更不必担心被那些疯子杀了。”
    一个什长叹道:“联军的游骑人数越来愈多了,明军也不甘示弱,两边杀的血流成河,可都对这座城没兴趣,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军士被干饼噎到了,翻个白眼把饼咽下去后,赶紧灌了一口水,然后喘息着说道:“他们在熬鹰呢!”
    “熬夜?”
    草原上会熬鹰的人越来越少了,每一个都是王公贵族们的禁脔,非等闲不得外借。
    带队出来的百户官打个哈欠道:“熬鹰熬鹰,鹰不许眨眼,熬鹰人也不能眨眼,谁眨眼谁输。”
    一个什长把吃剩下的饼收起来,问道:“难道他们就是在看谁先眨眼?”
    百户官淡淡的道:“没错,这就是熬鹰,联军人多,明军却悍勇,我听上面的人说了,这是双方在比试勇气,试探对方实力的手法,只是都试不出来。”
    “为什么?”
    “到现在为止,明军的火器卫所根本就没出现。”
    百户官懒洋洋的道:“明军最厉害的就是火器,而联军最精锐的骑兵也没出现,这就是在消耗,看看谁先撑不住。”
    “他们的本钱都足,而且距离都差不多,不过明军的哈密是边墙,而联军的亦力把里却是都城,所以除非明人不断增加人马,否则弄不过联军。”
    “明人有钱呢!而且他们的人更多些,除非肉迷人全力以赴,否则他们弄不过明人。”
    百户官靠在战马的侧面,打个哈欠道:“走了。”
    众人没精打采的依次上马,一个骑兵在看着左边,神色呆滞。
    “那是什么?”
    百户官闻声就抬头看向左边,然后面白如纸。
    就在左边,阳光晒在草地上,地气蒸腾。
    恍如扭曲的空气中,一群骑兵轰然冲了过来。
    那熟悉的甲衣让百户官下意识的喊道:“是明军……躲开!”
    声音凄厉,斥候们也顾不得什么阵型,一窝蜂的往右前方打马飞奔。
    大家都埋头打马逃命,一个军士的战马突然发狂,带着他径直迎着明军冲了过去。
    百户官知道只要避开明军的进军路线就没事,所以冲出一里多地后就勒马回头,然后他就看到了那个刚控制住自己战马的麾下。
    明军的人数大约有两千左右,人太多的话补给不易,所以在每次的冲突中,两边的人马大抵都差不多。
    百户官看着那个麾下努力的想让战马掉头,可明军的骑兵却潮水般的涌了过来。
    “放箭!”
    一小波箭雨覆盖了那个地方。
    战马轰然冲了过去。
    等明军冲过去之后,原地已经不见那名军士,连人带马都成了肉泥。
    百户官颤声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