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

第2490章 京观,朱高煦的命数
    汉城的变化很大,如果你时隔五六年再来看看的话,基本上就认不出来了。
    王宫被拆除了,据说是因为前年的冬天太冷,积雪太厚,压塌了城中不少房屋,布政使司忧心道:“为何没有消息?”
    ……
    城外几里地的地方有几个大土包,这里是本地人最为忌讳的地方,别说是靠近,见到了都要低着头。
    大土包的前方有一块碑石,一群人站在碑石的前方。
    “皇明混一域内,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
    朱瞻垣在念着碑石上的文字,他的那些兄弟们都在看着,有些惊讶。
    “今有倭奴跳梁,王师驰援,一战荡寇,可为后世诫!”
    “京观为凭,若有四夷作乱,斩之!”
    “此石为证,若有窥视神州,灭之!”
    “大明兴和伯方醒,斩倭奴首级,铸京观于此,敬告各方,勿谓言之不预也!”
    朱瞻垣念完后,叹道:“见此不禁就悠然神往当年的大战,足利义持败亡,奠定了大明在这边的地位,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瀛洲布政司。”
    朱高煦回身,见儿子们大多神色激动,就说道:“等到了华州之后,你们都要好生操练起来,一路寻摸过去。”
    “是,父王。”
    既然都出来了,也没机会挽回了,那还纠结个什么?
    还不如好好的想想到了华州之后怎么分地盘吧。
    “祖父,杀敌!”
    一个五六岁的孙子站在中间,突然喊了一嗓子。
    朱高煦看了他一眼,说道:“此处有煞气,晚些回去请见野看看,驱除一番。”
    这是祖父怜惜孙儿之情,却让他的儿子们有些吃醋了。
    见野站在方醒的身边说道:“汉王和文皇帝在许多时候是最像的,汉王并非愚钝,只是喜欢愚钝。”
    方醒了然点头,借着愚钝来闹腾,借着愚钝发泄,一切的一切,都起于靖难,却意外的终结于方醒之手。
    “汉王今年五十,当年贫道见他时,就对燕王说,此子活不过五十岁,后来竟然阴差阳错,贫道也不知是对是错,所以得知汉王来了金陵,就赶紧来看看,看看他的命数。”
    “如何?”
    方醒觉得这个老道士果真有些门道,历史上的朱高煦在朱瞻基登基没多久就被铜缸覆盖,直接一把火烤死了。
    见野有些迷惑的道:“如今再看汉王,却是富贵绵长的命数,果真是天道不可凭。”
    方醒突然大笑起来,朱高煦见他高兴,就问道:“可是想到了当年吗?”
    方醒摇摇头,说道:“殿下,华州那边是富贵地方,今后大有作为!”
    他很认真的说了这些话。
    这是我给你的担保,你若是信得过,那就放开心结,好好的在华州过完下辈子。
    华州资源丰富,而且还有地方可供放牧,堪称是风水宝地。
    朱高煦点点头道:“好,本王就在那边看着。”
    “殿下,布政使钱大人来了。”
    钱映的到来有些不合时宜,朱高煦板着脸拂袖而去。
    朱高煦打头,一群儿孙跟在后面,至于女眷,在靠近京观时就进城了。
    “见过兴和伯,殿下这是怎么了?”
    钱映觉得自己很冤枉,而且他对这些京观也有些头痛。
    方醒说道:“无事,和你无关。”
    朱高煦想在这里给儿孙们上一课,钱映的到来打断了他的计划,没出手打人就算是和气了。
    钱映松了一口气,这位在朝鲜说一不二的高官露出了笑容,说道:“兴和伯,这边的人口交换了不少,只是粮食还有些缺口,朝中能否让奴儿干都司每年贴补些?”
    方醒点点头道:“移民的可以给,但是要按照期限办事,不养懒人,过了期限就是买卖,不然奴儿干都司那边的地就白种了。”
    钱映失望的道:“本官还想着多些好处,能多引些移民过来。”
    “这边的人可归心了吗?”
    钱映点头道:“差不多归心了,不过本官觉得最好还是要不停的交换下去,奴儿干都司那边就不错嘛。”
    方醒摇摇头道:“别扎堆,一处来一点,扎堆了以后麻烦。”
    钱映心领神会的道:“那倒是简单,海外那边也需要不少人……本官自然会发动一番,好歹要为陛下分忧啊!”
    这是个老狐狸!
    但方醒却赞赏的道:“是个好主意,汉王殿下此次要去华州,那边也需要不少人口,慢慢的来吧。”
    钱映抽抽鼻子说道:“这些京观就在城外,风大时卷了土进城,还有就是那些肢体露在外面,吓到了不少百姓。”
    这是隐晦的建议把城外的京观撤掉。
    这个建议并非错误,在两边互相融入的时候,留着京观就是在时时提醒着本地人以前的事。
    但方醒却不同意。
    “留着,若是以后兴起什么大浪,那也不是京观能左右的,根本还是在于大明自身的强大与否。”
    钱映不好再说,但还是决定要上一份奏章,把这个事和朝中提一下。
    两人朝着城中而去,身后的京观在太阳下依旧孤寂。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

第2491章 华州是大明的
    城中看不到和大明有差异的地方,包括衣服发式,甚至是语言和文字,都让方醒觉得自己是来到了大明的一座城市。
    街上的行人不少,大多神色自在,少见困苦。
    “土豆在这边……哎!一言难尽啊!”
    钱晖显得有些头痛的道:“百姓觉得是好东西,只是种的太多了。这边的土豆口味不错,糯糯的还甜,只是吃多了……头痛。”
    前方的朱高煦突然说道:“放屁就放屁,哪来的头痛!”
    钱晖愕然,却不敢和朱高煦争锋,只得喃喃的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
    若是斯文的说法,那就是矢气,粗鲁自然就是放屁。
    驻地是原先一个权贵的家,权贵全家倒霉之后,这里就成了布政使司接待京城来客的地方。
    只是朱高煦的家眷太多,最后隔壁的一家人主动腾出房子,这才勉强够住。
    方醒洗澡出来后,见朱瞻垣在和一个男子说话,那男子看着有些谄媚。
    见方醒进了前厅,男子急忙起身。
    “本伯方醒。”
    男子急忙行礼,朱瞻垣说道:“这是隔壁的主人。”
    方醒微微颔首道:“多谢了。”
    男子急忙谦逊了一番,然后告退。
    “他想跟着咱们一起去华州,想看看能做些什么。”
    朱瞻垣有些意动,作为汉王世子,他希望华州那个地方更多的出现大明人。
    方醒沉吟了一下,说道:“这不是问题,以后会定期有船队往返于中原和华州,不过你要注意,华州依然是大明的华州。”
    朱瞻垣默默点头。
    不少人以为海外封地就是藩王的地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朱瞻基并未给出解释,所以有些藩王发狠的说出去要练精兵,然后寻机会杀回来。
    可在方醒看来这些都只是美梦。
    “兴和伯,还请指教。”
    自从朱瞻壑病逝之后,朱高煦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立世子。
    他的二儿子朱瞻圻胆小不说,性子也有些古怪,朱高煦压根看不上眼,于是三儿子朱瞻垣就脱颖而出,最终接过了世子之职。
    朱瞻垣的性子不急不躁,颇有些温润的味道。
    这几乎就是歹竹生好笋,所以背地里有些人会恶毒的诅咒这不是朱高煦的儿子。
    方醒说道:“放弃自立为王的心思。重要的地方,大明不可能会放弃控制,除非是大海的对面,但即便如此,大明依旧会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
    这话有些残酷,方醒见朱瞻垣在思索,就说道:“这是一个丛林世界,无数野兽在龇牙恐吓对手,它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入这个世界去肆意抢掠,所以……至少在大明再无对手之前,海外封地不许离心,我这么说你明白吗?”
    这些话本该是由朱瞻基对朱高煦说的,可朱瞻基却不忍,而方醒也不忍,于是以为自己很重要的朱瞻垣就成了棋子。
    果然,朱瞻垣听了就点头,肃然道:“是,背叛大明的都是叛逆,当诛之。”
    方醒赞赏的笑了笑,“差什么直接找钱晖说,范围之内他不会拒绝,比如说……多带些女人过去。”
    朱瞻垣起身道:“船上带的移民和人犯不少,可女人却不多,在外面看来,华州和海外就是蛮荒之地,女人大多不愿去,若是这里能解决的话……瀛洲呢?”
    方醒皱眉道:“别贪心,去吧。”
    朱瞻垣哈哈大笑着,然后去找钱晖商议。
    稍后傅显求见,说了些补给的事,最后就扭扭捏捏的问道:“兴和伯,兄弟们在这里也有些……有些旧情,能否带回去?”
    方醒一怔,旋即想起自己当年答应他们的事。
    水师长期在海上飘着,时间长了自然憋得慌,找到地方之后,不管当地的女人是无盐还是母猪,多半要来一段露水情。
    露水情就是播种,于是这些混血的孩子满世界都是,却无法得到大明的承认。
    方醒当年出海经过占城等地时答应解决此事,可如今看来,他解决的速度比不上这些精力旺盛的家伙们生孩子的速度。
    “头痛。”
    方醒捂额道:“这里是大明的布政司,你们难道不怕被人阉了?”
    “谁敢?”
    傅显瞪眼道:“那就是水师的敌人,全家都给他灭了。”
    方醒叹道:“特么的!干了坏事还觉得自己有道理,我怎么觉得你们这水师就和青皮差不离呢!”
    傅显振振有词的道:“兴和伯,弟兄们为国效命,只是留个钟罢了。”
    方醒无奈的道:“地方上若是闹腾起来的话,别想本伯为你们说话,本伯也没脸说话。”
    傅显有些心虚了,就转了个话题道:“以后水师会经常和海外封地打交道,兴和伯,陛下那边是什么一个章程?”
    “控制!”
    方醒伸出手去,先张开五指,然后缓缓收紧。
    “不给独占?”
    傅显问道。
    方醒淡淡的反问道:“你说呢?”
    傅显一拍脑门道:“是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本就是大明的,怎会有国中之国。”
    这便是几千年下来的传承啊!
    方醒点点头,说道:“为此我们要提前未雨绸缪。”
    几千年下来的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哪怕是流放的人犯或是青皮,在这个事情上依旧尊崇这个概念。
    这就是东西方的差异。
    目前的西方,法兰克依旧在和金雀花在为了地盘而谈判,法兰克的那些领主贵族们依旧在想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好价钱,最好就是国中之国。
    朱高煦没有兴趣接见那些地方官员,一到驻地就开始询问走私的事。
    “殿下,本地官员和一些士绅求见。”
    朱高煦正在和洪保说话,闻言不耐烦的道:“不见,让他们滚!”
    呃!
    洪保尴尬的道:“殿下,这里远离大明,不管是官员还是本地士绅,都需要不时安抚一番,也好安定人心。”
    朱高煦瞪眼道:“狗屁的人心,一人不服杀一人,十人不服杀十人,谁还敢不安定!”
    洪保低头,隐蔽的冲那个来禀告的人摆摆手。
    等那人走后,洪保又说了些走私的事,然后起身告退。
    每次京城有天使或是高官来汉城时,钱晖他们总是会组织本地官员和本地士绅们来请见,双方友好的寒暄一番,这就是抚慰。
    他想去提醒方醒,可等到了方醒那边时,看到外面有军士在来回巡查,他就悄然退了回去。
    方醒接手了此事,想来最近因为走私案子而人心惶惶的官绅们可以放心了。
    洪保出了这里,就叫来了一个手下,吩咐道:“把兴和伯到了这里的消息传到瀛洲去。”
    对待不安分的海外布政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震慑。
    而瀛洲征服者的威慑力自然强大。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手机版阅读

第2492章 一棍,一颗枣
    前厅完全是大明风格的装饰,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其中一幅是兰草,寥寥几笔就勾勒的清雅淡然。
    左边官员,右边士绅,上首就是方醒。
    钱映在左边第一个坐下,然后说了一番本地官绅对大明忠心耿耿之类的话。
    这等老生常谈自然是没什么营养,若是往常的话,这些官绅大抵是会神游域外。
    可今天他们都在认真的听着钱映的话,不时看方醒一眼,眼中有好奇,但更多的是畏惧。
    “……今年的铜铁出产争取比去年高一成。”
    钱映汇报完后就笑眯眯的看了一眼方醒。
    官员大部分是中原来的,士绅恰好相反,都是本地的。
    方醒看了一眼这些士绅,说道:“朝鲜这几年越来越稳定,陛下和朝中对诸位的作用很是激赏,所以殿下和本伯本来是要南下,可还是渡海而来,只为代表陛下来看看你们。”
    这些都是套话,可一个士绅猛地站起来,然后朝着京城方向跪下喊道:“陛下万岁!”
    他的眼中含泪,剩下的士绅们纷纷跪下高喊起来。
    方醒看到了官员们的愕然,这说明士绅们以往没那么激动。
    他抬抬手道:“陛下知道你等的忠心,所以准备今年在本地重启科举。”
    “陛下万岁!”
    那些士绅们顿时就爆发出了更大的热情,有人竟然真的落泪了,激动的不能自已。
    从被划为布政使司开始,因为不断要进行甄别,所以这边一直都没开科举,这让不少本地人抱怨自己被区别对待了。
    科举科举,科举就是要做官啊!
    不能做官的话,那还苦苦读书作甚?
    清理士绅兼并土地的行动同样蔓延到了这边,不过只是放出风声,并未立即执行。
    这是考虑到人心向背的问题。
    百姓在许多时候都是愚昧的,而士绅作为中间的一个阶层,他们垄断了话语权,可以轻易蛊惑人心,散播谣言,放大某些恐惧。
    所以钱映一直在忍耐着。
    但现在他显然并不想忍下去了。
    方醒这头杀人魔王驾临朝鲜,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所以他起身,然后微笑道:“诸位高才,想来定能蟾宫折桂。”
    “多谢大人。”
    这些士绅起身擦拭泪水,但欢喜的气氛渐渐的开始散发出来。
    朝鲜一地在读书的能有几人?在场的士绅不管从学识还是从见识方面,随随便便就能甩他们十几条街。
    所以一旦在朝鲜重开乡试,那几乎就是为他们准备的。
    钱映仿佛不知道这些般的说道:“去岁朝中令各地清理投献,本官硬扛着,好歹也多收了一年的粮食,今年却是不成了。”
    他前面的话有些收买人心的嫌疑,可方醒却不为所动。
    他在看着喜气瞬息消失的可笑,看着这些士绅不敢相信的看着钱映。
    “大人……”
    有人想争辩,可眼角瞟到方醒端坐上首,那双眼微微眯着的神态,顿时就收回了自己的话。
    这位可是要杀人的啊!
    于是前厅里的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没人说话,这些士绅都有些进退两难。
    他们就是当初果断投向大明的那一批人,作为奖励,他们得了不少好处。
    如今朝中要收回田地,那……那还怎么活?
    可方醒坐在那里喝茶,却让他们不敢出声。
    丢掉那些多余的田地会有些难受,可不丢掉的话,大抵会丢掉小命吧。
    大家不时偷瞥一眼方醒,见他依旧神色淡然,心中不知怎地就越来越慌。
    “当然,应当这样。”
    一个士绅当先应承了下来,只是那脸上仿佛挂着半斤苦水,苦不堪言。
    于是人人附和,气氛好似又恢复了和睦。
    方醒说道:“天下十之八九都清理了投献,只有朝鲜和瀛洲还在观望,这让陛下如何对这两处放心?今年的科举怕是都来不及了,明年重新开始吧,县试、府试、乡试,然后德才兼备者就一路飞升,直去京城,本伯在此就先为诸位贺了。”
    顿时那些士绅的眼神就炽热起来,前厅里恍如多了几个太阳。
    方醒微微颔首,然后也不打招呼,径直就走了。
    钱映笑眯眯的道:“这可是陛下的恩赐,从此咱们这边就再无隔阂了。”
    朝鲜改布政使司的时间并不长,时间不长,原先的格局依旧被某些人怀念着,兴许遇到机会了会冒出来试试天意如何。
    而钱映当年被派来朝鲜担任布政使时,朱瞻基亲自和他说话,让他盯住了那些遗老遗少。
    所以钱映在几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安抚,外加镇压。
    镇压自然是离不得锦衣卫和东厂的,钱映看了那位被发展成为锦衣卫内线的士绅一眼,就和他们打个呵呵,随即就各自散去。
    出了这处宅院后,那些士绅们相互拱手,亲密的就一起走,大抵是找地方密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