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仓库到大明-第9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激怒了我。”
    方醒皱眉回身道:“好吧,你的希望过于殷切,那我成全你,来人。”
    “伯爷!”
    三番就像是最佳奴仆,及时出现在方醒的身后。
    方醒对横二点点头,说道:“他们的家人全部为奴!”
    三番看到了欢喜,等方醒回身离去后,他说道:“以为做奴隶就是好事吗?横二,你们会在地底下为自己的子孙嚎哭,悔不当初!”
    “你就是个叛逆!”
    横二说出了最后一句话,然后就被一名军士一脚踢在嘴上。
    “兴和伯,您来瀛洲可是为了清除后患?”
    陈杰觉得自己是猪,方醒何等的忙碌,哪有时间来瀛洲转一圈。
    而且汉王居然没来,这就说明方醒此行是处理急事的。
    瀛洲什么是急事?
    银矿!
    可银矿是布政使司和驻军的头等大事,没谁会疏忽。
    那些百姓在看着方醒,当他的目光转过去时,就胆怯的低下头去。
    无人敢和他对视。
    “近几年革新不断,中原颇有些板荡之势,本伯奉旨出京,一是护送汉王殿下去华州,二是来清理大明在海外的地方,打扫干净了才好迎接客人嘛!”
    陈杰好歹是封疆大吏,而且还身处海外,所以非常敏感的道:“可是要准备大战了吗?泰西还是哈烈?”
    “泰西才将被击败,他们的水师几乎全军覆没,就算是造船跟得上,可水手却需要不断的操练,他们不会是大明目前的主要对手。”
    陈杰心中一凛,想起朝中这两年不间断的大动作,皇帝和方醒在其中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可想而知。
    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旧还在准备着和哈烈人开战,这是……
    “兴和伯,时机不好。”
    陈杰劝道:“这几年大明内部多番动荡,本官以为当修生养息,等各方安定后,再论征伐之事。”
    方醒摇摇头,这是身后传来了惊呼声。
    这是开始砍头了。
    方醒看着远方,眉间好似有些忧郁,但更多的却是振奋。
    “此事可以压住,但是需要外交调和,大明甚至需要做出种种姿态来让他们放心,否则就是白费功夫。”
    外交调和很难,特别是在双方都认定了对方是自己的大敌时。
    “当年哈烈老王英雄一世,却对大明俯首,可文皇帝可没被他蒙蔽,后来果然撕开面具,倾国远征,可惜死在了道上。”
    陈杰见方醒唏嘘不已,就说道:“若是开战,那必然是血流成河……”
    “好多血啊!”
    “喷出来了!好高!”
    “都像是小河……”
    “看看下一个,要砍头了!”
    “真是血流成河啊!”

第2501章 家奴的担忧
    皇城中多了许多花草树木,对于不少人来说是件新鲜事儿。宫中仿佛多了些鲜活的气息。
    婉婉听着外面单调的鸟鸣,说道:“只有一只呢!”
    青叶见她眉间有郁色,就说道:“公主,等明年就多了!”
    宣德朝的长公主孤独的坐在窗户边,脸色微微泛白,就像是一朵见不到阳光的小花,渐渐枯萎。
    “嗯,明年……明年会多许多。”
    婉婉的眉间更多了郁色,青叶想起最近太后那边又在张罗驸马人选的事,就劝道:“公主,到时候再看看吧。”
    婉婉的眼中多了惧色,双手紧紧的握紧。她用力太过,以至于青叶都听到了关节处发出的声音。
    “公主……”
    午后的窗前,两个女孩在忧郁的看着外面。
    外面悄无声息的进来了一条狗。
    小方缓缓走到婉婉的脚边,然后仰头摇着尾巴。
    婉婉笑了一下,就像是白纸上突然多了淡淡的几笔,笔画素淡,却沁人心脾。
    ……
    自从被册封为太子之后,玉米的安生日子就彻底消失了。
    早上迷迷糊糊的被宫女们弄起来,还在打盹时,就被完成了洗漱的工作,然后吃早饭。
    吃完早饭就是学习时间,地点是文华殿。
    因为他还小,所以朱瞻基令人准备了轿子。
    到了文华殿之后,启蒙先生杜谦就躬身行礼,然后玉米躬身还礼。
    随即玉米坐下。
    杜谦没有打开书本,而是给玉米温习昨天教的功课,然后就开始临帖。
    半个时辰过去后,早上的功课就结束了。
    这是皇帝钦定的时间,每天加起来一个时辰,然后慢慢的增加。
    玉米一路到了乾清宫,朱瞻基还在和辅政学士们处置政事。
    “早上都学了什么?”
    “儿臣学了……千字文,还有写字。”
    小小的太子站在下面,却站的很直,说话也是一本正经的。
    杨荣看着这样的太子,抚须微笑,随后渐渐就冷淡了下去。
    回到京城的金幼孜看着老了许多,他看了玉米一眼,然后茫然的低下头去。
    “好生学,回去吧。”
    朱瞻基对这个儿子看来很满意,等玉米走后就笑道:“太子如今倒是会了不少字,上次朕看了他的字,差不离就是墨团,不过稚气可爱,让朕倒是多吃了一张饼。”
    大家都笑了笑,气氛却不怎么热烈。
    朱瞻基的笑意渐渐淡去,说道:“山东那边的后续,泰宁侯怎么说?”
    金幼孜还在发呆,杨士奇就干咳一声,然后低声道:“陈钟。”
    朱瞻基看到了杨士奇的小动作,也听到了他自以为很小声的提醒,但没发怒。
    金幼孜干咳一声说道:“陛下,泰宁侯只说自己有罪。”
    朱瞻基笑了笑,没说话。但杨荣却知道陈钟的请罪奏章早就到了宫中,皇帝不说话,那就是要高高吊起,让你提心吊胆,做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
    这等手法在太平时节是帝王的拿手好戏,但王朝末期的话,不小心就会让武将离心,甚至是背叛。
    “哈密那边经常和联军游骑拼杀,损失不小,回头让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汇拢议事,看看是怎么个调动法。”
    皇帝看似有些漫不经心,杨士奇就提醒道:“陛下,他们一直在亦力把里和大明较劲,按照保定侯的说法,这对于联军来说就是亏本的买卖。亏本的买卖他们还做,大明要小心啊!”
    朱瞻基冷冷的道:“朕统御大明,是掌总,六部各管一摊,你等辅佐君王,若是朕什么都管了,那你等的俸禄可领的安心?”
    皇帝莫名其妙的就发飙了,几人急忙请罪。
    “散了吧。”
    朱瞻基淡淡的赶走了臣子,然后叫了安纶来问话。
    “有人在为陈钟打抱不平?”
    这个问题让安纶一下就懵了,随即就想到了老对手锦衣卫。
    “陛下,那消息还未证实,奴婢才将派人去查探,大约要几日方能有消息。”
    朱瞻基瞟了他一眼,说道:“去吧。”
    安纶告退,等出了宫殿之后,只觉得浑身汗湿。
    他没有回东厂,而是一路出宫。
    当他出现在锦衣卫的大门外时,没人阻拦。
    “咱家要见沈阳。”
    等见到沈阳后,安纶指指闲杂人等。
    “都下去。”
    沈阳也没准备招待安纶,茶水都没有一杯。
    “陈钟的事,你和兴和伯是不是有了默契?”
    沈阳淡然的道:“你想知道些什么?”
    安纶说道:“陛下先前问京中有多少勋戚在为陈钟奔走,咱家能怎么回答?你们有了默契不打紧,可陛下却问了咱家。出丑的不是你们,自然可以偷笑,可锦衣卫下次是不想和东厂合作了吗?”
    沈阳说道:“本来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勋戚之间的事不就是看谁得势吗!陛下问你也只是不满罢了,这个不满也不是冲着你去的,你急什么?”
    安纶冷冷的道:“咱家是陛下的身边人,今日答不出来,明日答不出来,后日咱家就可以去守陵了。”
    沈阳不为所动,若是安纶被赶去守陵,锦衣卫上下只有欢喜的。
    安纶话锋一转,说道:“兴和伯临走前要了东厂的人配合,这一路大概就是清理,可陛下最近在商议户籍之事,甚至还谈论了夜禁的开放与否,可朝中反对者众多,兴和伯此时出去的时机可不对。”
    沈阳摇摇头,不屑的道:“你安纶亲自来探口风,传出去我锦衣卫可要出名了。”
    安纶低喝道:“你我都是陛下的家奴,别装什么尊贵!方醒不在京城,陛下独立支撑何其艰难,锦衣卫不同舟共济也就罢了,还要冷眼旁观吗?”
    沈阳骂道:“什么叫做冷眼旁观?锦衣卫在边墙外、在海外为国效命,每年要死多少人?东厂整日就盯着大明内部的官员,蝇营狗苟,也配和我锦衣卫相比吗?”
    安纶一拍桌子,起身说道:“我东厂的好汉子依旧不少,在撒马尔罕,是我东厂的人在哨探,舍生忘死,那时候你们在作甚?”
    沈阳气急而笑,说道:“撒马尔罕!锦衣卫的兄弟死在撒马尔罕和通往肉迷的那条路上的有多少你可知道?”
    这方面东厂比不过锦衣卫,安纶就转了个方向:“清理田亩之事我东厂上下四处奔波,抓了多少人?若非如此,你以为那些造反会雷声大雨点小吗?”
    沈阳指着门外道:“话不投机半句多,请吧!”
    安纶冷哼一声,但走出两步后就回头道:“那些勋戚中有人和官员勾连,东厂仔细查探了下去,发现他们准备要给兴和伯来一下,前所未有的一次叩阙。”
    沈阳一怔,然后说道:“你知道了什么?”
    安纶不屑的道:“咱家说了,东厂上下就是陛下的家奴,你以为家奴要避讳什么吗?”
    沈阳吐出一口气,说道:“陛下早就察觉了此事,本来是要动手,可兴和伯突然自请送汉王殿下出海,顺带去清理一番海外。”
    安纶得了答案,拱手道:“这算是为陛下着想的忠臣,咱家走了。”
    沈阳说道:“你弄的那些别以为能瞒过所有人,安纶,小心夜路走多了撞邪!”
    安纶已经走到了门口,闻言停步,说道:“咱家行事经得住查,你若是胆大,那尽管去,咱家等着你立功的那一日呢!”

第2502章 幸福的烦恼
    两艘船在大海上飘荡着,一大一小,大的一艘是中型宝船,另一艘却是粮船。顶 点 小 说  3  。
    方醒就站在船头看着右边的陆地。
    “伯爷,咱们这是去哪?”
    武川的这个问题已经憋了大半个月了,在和船队分道扬镳之后,方醒就带着两艘船一路北上。
    方醒随口道:“既然是巡边,那就各处去看看。朝中现在很安稳,今年的粮税又多了许多,那些士绅正在眼红着自己的东西都进了国库里,我若是回去,怕是又要有些争执,所以到这边来散散心。”
    武川习惯性的瞪眼,可随即想到方醒可不是能让他发飙的对象,只得憋着。
    他回身,对陈默点点头。
    船队是在金陵的外海分开的,而陈默据说已经在那里等了一个多月,天天翘首以盼。
    陈默摇摇头,方醒最近的脾气不好,他可不想去触霉头。
    可事务的规律总是很难寻觅,比如说现在。
    “你说陛下拿了三十余人下了诏狱,后面放了没有?”
    方醒走下来,然后坐在台阶上。
    陈默作为方醒的人,被朱瞻基派来传信,自然是非同小可。
    所以那些事他早就在心中琢磨了几遍,闻言就说道:“放了,当时陛下一口气准备增加几千名官吏,风声才将出来,朝野震荡,陛下当即令军队戒备,可随后国子监的学生冲破了阻拦,在宫门外叩阙,京城震怖……”
    方醒冷冷的道:“没有谁预先去国子监拦截吗?”
    陈默摇头道:“没有,当时宫门外喊声整天,太祖高皇帝频频被人提及,还说什么天下官吏一多,无所事事,靡费国库钱粮,这是在走前宋架屋叠床的老路。那些百姓不知所以,也跟着胡闹,差点要引发一场……”
    “谋逆吗?”
    方醒说道:“国子监的学生居然反对增加官吏,太祖高皇帝若是在天有灵,怕是要寻个究竟。未来的官吏不想增加官吏的名额,可见还是先要顾家的。”
    陈默觉得那些学生怕是要倒霉了,“陛下也知道,所以当时没叫军队,只是后面也没再提增加各地官吏的事了。”
    方醒默然片刻,突然笑道:“什么叫做架屋叠床?前宋那是官多了,而且还有制衡的思路在里面,而大明哪来的官多?制衡更是扯淡,所以一切只是为了自己和儿孙罢了。”
    武川不解就问道:“伯爷,这是为何?”
    陈默解释道:“此事陛下酝酿已久,目的就是为了皇权下乡。可皇权一旦下乡,士绅最后的好处都没了。士绅的好处就是兼并,还有就是控制地方。”
    武川是军户,自然不知道这些,所以还是不理解:“官府会答应他们控制地方?”
    “鞭长莫及,人手不够,再有他们都是一伙的,互相庇护,糜烂地方。增加了官吏之后,士绅再无插手地方事务的借口,你想想他们才将丢掉了兼并土地的好处,再没了鱼肉地方的权利,还怎么活?”
    武川的眉间多了煞气,说道:“都该杀了。”
    陈默摇头道:“官员们也不满意了,以往许多事都能推到地方上去,若是官吏下到地方去,出事了就是当地官员的责任,跑都没法跑,更没法推卸。这样的局面,不管是士绅还是官吏都不同意。”
    “官吏当然不同意。”
    朱瞻基不许方醒此刻回京,这是保护,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帝王的自信,这让方醒有些恼火。
    “以前乡间是一个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官吏都能有许多好处,现在权责确定了,谁去拿了好处就能直接追索,这是在刨官吏的根。”
    方醒想起了各地的按察使司,这个衙门的作用一定要提振起来,否则再多的革新也只是一场秀。
    他想回京,想看看目前的局势如何。
    可旨意却是让他上岸在北方走一圈,类似于巡视边墙。
    这小子的主意大了啊!
    方醒想起了以前的朱瞻基,那时候的他青涩,而现在的他,完全就是一个帝王。
    鞭长莫及的感觉让方醒格外的不爽,外加对家人的思念,两者叠加起来,让方醒看向右边陆地的目光越发的不善了。
    可朝鲜现在处处稳妥,用不着他兴和伯去打压一番。
    于是方醒郁闷之极,只能喝酒。
    陈默作陪,这厮大抵在船上耐不住寂寞,所以就怂恿方醒靠岸要些新鲜的菜蔬肉类。
    “别想了,早些去边墙走一圈,早些回家。”
    陈默渐渐的沉默了下去,只知道喝酒。
    “这是受委屈了?”
    方醒觉得这厮就是个没心肝的家伙,居然会忧郁,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陈默把酒杯放下,说道:“兴和伯,下官在礼部总觉得没了前程,主事主事,混一辈子还是主事,下官都没脸见人了。”
    “主事好啊!”
    方醒说道:“主事不上不下,少了许多麻烦,少了许多责任,若是你一路高升,等坐上了侍郎或是尚书的位置,你还能这样轻松吗?”
    “下官觉得自己也行。”
    人类拥有的劣根性陈默都不缺,他觉得自己不比闫大建和胡等人差,他们能做好的事情,我陈默能做的更好。
    方醒不置可否的道:“你且证明了自己再说。”
    “怎么证明?”
    陈默的眼睛亮的让方醒不禁闪避了一下,然后说道:“证明你的统筹能力。”
    “什么是统筹?”
    陈默就像是个好奇宝宝般的追问道。
    方醒无语,陈默就认为自己有能力去争夺一下。
    然后一路上陈默就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之中。
    “老武,你说我要是做了尚书,那算不算是光耀祖宗了?”
    好高骛远,黄粱美梦!
    这是武川给陈默的回答,然后收到了鄙夷。
    心中幸福的要冒泡的陈默自然不知道得罪一个煞神的危险。
    他不敢找方醒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幸福的憧憬,可却又压抑不住,最后只好去找了武川和方醒的家丁。
    家丁们没兴趣听他瞎扯淡,跟着方醒多年,他们什么场面没见过,陈默这等现象在他们看来就是病。
    “你病了,小心成了疯子。”
    小刀一本正经的告诫着陈默。
    陈默觉得自己被人嫉妒了。
    从方醒出京被那些人认定为是避祸之后,他在礼部和京城就遭受了冷遇,时间久了他也麻木了,更是自我催眠,把这些冷遇都当做是别人对自己的嫉妒。
    直至快过了朝鲜的那一天,武川被他的喋喋不休激怒了,顺手把他丢进了海里,大家这才得了安静。
    方醒一直在研判着朱瞻基在自己离去后这一年多里的动作,越研究他就越觉得看到了文皇帝的影子。
    当前方开始靠岸时,方醒丢下了那些纠结,准备开始自己的巡边之行。

戒烟五个月后的一些感觉,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烟龄大抵很长了吧,而且烟瘾很大,每天两包的那种,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刚开始抽烟时是因为觉得好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