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支持。)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二百三十一章制订策略

更新时间:2012111221:06:38本章字数:3678

第二百三十一章制订策略

三月份罢兵,到如今转眼已经大半年过去,这俗话说的好,秋高马肥,谷物满仓,这样的时节,往往都是用兵的最佳时机。

目前诸葛亮还没有找到下手的目标,自是没有借口出兵,这个时候,诸葛亮不由有些羡慕曹操,有汉献帝这面旗帜在手,曹操完全是想对谁开战就开战,根本无需找什么借口。

因为天子诏书,就是最好的借口,天子诏令,说你有罪你就有罪,说你是叛逆,你就是叛逆,曹操手握这支尚方宝剑,自是想讨伐谁就讨伐谁。

而诸葛亮就不一样了,眼下荆州虽然四面环敌,北有曹操,南有孙权,西边有刘璋,可他却对任何一方,因为师出无名,自是不能主动招惹,只能困守在荆州,继续休养生息。

好在交州的士燮,刚刚在月初,被诸葛瑾大军打败,围困了两个月的交趾城,最终因缺水,而不得已开城投降,士燮因年龄过高,加上心怀郁结,担心城破族灭,病逝在府中。

士燮病死后,其子士徽率军民,开城投降,现今士家上百口人,以及交州的大笔钱财,正在押解前往江陵的路途之中。

据诸葛瑾的奏表所述,此次押解来的除了士家的子弟外,还有几名中原的名士,分别是汝南人氏许靖,字文休。

徐州沛县人氏薛综,字敬文,汝南人氏程秉,字德枢,以及一干流亡交州的士人。

诸葛瑾一一上表,请求宽恕这些人,并且希望诸葛亮加以重用,同时诸葛瑾还提议,调任合浦太守士廞为交趾太守,以此来稳定交州的民心。

士廞乃是士燮长子,个性懦弱温厚,本是士燮送来给诸葛亮坐人质的,但诸葛亮后来却任命了他出任合浦郡太守,从而奠定了诸葛亮广州刺史部成立的根基。

如今这个旗杆式的人物,再次用来担任交趾太守,填补士燮的空缺,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

同时诸葛瑾为了稳定交州的局面,还向诸葛亮提了几名官吏任选,这些人都是中原的流亡士子,其中袁沛被提议为九真太守,许慈提议为日南郡太守,张子云提议为琼崖郡太守。

对于诸葛瑾的这些提议,诸葛亮自是一一照准,并且还上表朝廷,奏请皇帝下诏,封诸葛瑾为东海侯,交州牧,安南大将军,建衙开府。

这个奏表,诸葛亮也是走个形式,朝廷若真下诏,自是好事,若不下诏,对于兄长的这个任命,他也会让他名符其实的。

诸葛亮让诸葛瑾镇守交州,自有他的目的,交州幅员辽阔,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地区,大部分都是一些土著人居住,正是开发利用的大好时机,此时不取,更待何时。

让诸葛瑾去开疆扩土,一来自己放心,二来以后这些开拓的疆域,也可以作为封国,对家族子弟进行封赏,三来又可以增加人口,创造财富,完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对于此次征交州的一干功臣,诸葛亮也一一进行了封赏,吕岱,步骘、廖化、谷任、等一干将领,皆按功授赏。

因年前广州刺史谷永刚刚病逝,诸葛亮随即任命步骘为广州刺史,统治广州政务,任命蒋琬表弟,也就是以前自己的亲卫校尉刘敏,为广州都督,掌握军政之事。

诸葛亮现今不但推广了科举制度,同时也改革了部分官职,刺史掌管一州政务,没有调兵权,州刺史部设立都督府,负责统管军事。

如诸葛瑾这样的州牧,统管一州军政大事,形同封王,非诸葛亮嫡系,自然是不可能获得这样的职位,所以步骘这个广州刺史,与诸葛瑾这个交州牧,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州刺史部设都督府,主将为统军都督,掌管五营兵马,人数视情况而定,一营五百至三千人不等,各营设校尉一人,军司马两人。

郡城设立都指挥使,负责掌管全郡军政,相当于郡尉,但却不像以前,受制与太守,而是双衙分立,互不同属,都指挥使同样掌三营兵马,人数视城防情况而定,人数为三百至一千不等。

县城设立都尉府,负责城中剿匪和救火等重大军务,都尉府管一营人马,人数五十至二百人不等。

另外各州郡县衙门,也设有捕盗司,负责城中一些治安缉盗等杂事。

县以上官职,皆有权利直接上书诸葛亮的权利,若所奏之事,皆可获得准许,这样一来,地方上无论行政军政大权,都能高度集中到诸葛亮手中。

交州方面的俘虏和财物,还未抵达江陵,曹操东征的消息,却传到了江陵,随后诸葛亮又接到了柴桑的甘宁,送来快报,说是江东使者鲁肃,即将出使江陵。

鲁肃人还未到,诸葛亮又接到了张松,从成都派人秘密送来的密函,得知法正也奉命出使江陵,不日即将抵达江陵。

这一连串的消息传来,让诸葛亮赶到了风雨欲来之势,显然新一轮的战事,随着曹操的东征,即将拉开序幕了。

诸葛亮的楚侯府邸书房。

贾诩和徐庶二人,分左右而坐,下首还坐着一名青年,此少年不是别人,乃是马良之弟马谡,马幼常。

马谡是今年江陵城中,秋考的一百三十名学子中,名列第一之人,诸葛亮见其年纪轻轻,朝气蓬勃,遂把他留在了身边,担任中郎,负责文书传令一类事务。

“主公,江东和益州同时派出使者,目的都是为了寻求我们的援军,以庶之见,此番正是我们进军益州的最佳时机,当务之急,应该整顿兵马,做好进取益州的准备。”徐庶心知诸葛亮此番召集他们前来的目的,就是商议关于出兵之事,当下他遂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文和先生,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诸葛亮听完徐庶的建议,把目光投向了贾诩道。

贾诩道:“主公,江东这个同盟,咱们暂时还不能丢掉,但益州也不能不取,我料曹操此次东征,目的不过是为了夺回寿春广陵二郡,既然孙权前来求援,主公只需调遣甘宁将军,率领柴桑水军,协助孙权出征便是,同时可以让襄阳的魏延将军和章陵的徐盛将军,率军骚扰南阳和汝南二地,给曹操制造一些麻烦。

“如此一来,作为盟友,咱们也算是尽到了责任,料想孙权也无话可说,而主公您所需要做的,正如元直大人所言,那就是整顿兵马,做好随时进取益州的准备。”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既然尔等意见一致,那这事就这么定了,至于接待江东来使一事,就交由元直兄你负责。”

“诺!”徐庶作揖颔首道。

“幼常,立刻起早一份将令,命驻扎在大庚岭的张飞将军,火速领军返回江陵,不得有误。”诸葛亮起身之时,对马谡吩咐了一声。

(感谢‘快乐好运’和‘蒜蒜头88’书友的打赏支持,谢谢了,呵呵,还有‘狼武士’兄弟,兄弟一贯的评论,给我不少启发哦,感谢所有喜欢本书的兄弟,谢谢。)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二百三十二章大乔夫人

更新时间:2012111318:29:46本章字数:3621

第二百三十二章大乔夫人

马谡起草好军令,诸葛亮盖上印玺,交他给负责传递消息的亲兵卫所送了过去。

原本这些事情,是邓艾的职责,现在马谡做了侯府中郎,诸葛亮自是把这些琐事,交给了马谡,让邓艾有时日,多去各军走动,向赵云、张合等将军,请教兵法武艺。

马谡离去后,诸葛亮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继续批复各地的公文,今年各地丰收,如今大部分秋粮,已经运至南郡的兴义仓。

难得今年荆州风调雨顺,加上各项惠农措施,以及建市场促商业的政策,让荆州的粮赋和税赋,都比往年增加了三成,百姓家家户户的收入,也比往年增加了五成,原本亩产不过两三石(本书一石为一百斤。),今年也提高到了四五石。

建造市场,减轻赋税,修缮道路,放宽文牍,便于商人出行便利等等措施,诸葛亮可是让户曹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投进去的金钱,高达三万金。(注:本书一万金即一亿汉代五铢铜钱,古代换算大致的结果,若有更精确的,可以指正,谢谢。)

诸葛亮这些投资,看似花费庞大,但经过这大半年的运作,大部分市场已经开市,虽然距离收回本钱,还需要一些时日,但以现在每月增加的赋税来看,诸葛亮投资这笔钱,最迟也就两三年,就可以回本了。

而建造的这些市场,不说使用百年,但起码用二十年是没有问题,而诸葛亮投资本金,却只需两年就回本,其余的使用期限,自然是纯利润,而作为一个施政者,自然是要远光长远,而不是拘泥眼下的小利。

就好比如今各郡县,诸葛亮都设立了劝学司,而且每座县城,至少建造了三座以上学堂,凡是学堂的教书先生,一律发放俸禄,享受掾吏待遇,贫苦的学生可以享受免费供读。

这笔投资同样不小,但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学堂能够诸葛亮培养多少人才,这些都是潜在财富,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

如今荆州大地,大大小小的士族豪族林立,真正读书的人,也基本是出自他们各自的府邸,从上月前各地科考人数来看,就能证明这点了,想想整个南郡,几十万人口,前来参加考试的人选,竟然只有一百五十人。

这一百五十人,其中有一半是南郡的士族豪门弟子,有三十五人是中原避难的士子,真正的寒族子弟,不到三分之一,可见当时寒族百姓,真正能够读书,懂知识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当然这一百五十人,并不是全部数据,显然当中还有不少人,因为不满科考这个制度,而没有报名考试。

所以劝农桑,促商业,开民智,立明堂四件大事,已经成为诸葛亮施政的纲领,这是对内的政策,对外的政策自是开疆扩土,一统山河。

如今对于诸葛亮来说,人才仍然是急需的,这次科举选士,录用了大批士子,充实在各县衙之中,充当佐官,这些人能不能大用,还需要经过一番磨练,才能知道其才能若何。

好在益州的战略部署,即将全面展开,益州天府之国,不但地域千里,人才鼎盛,若得益州,那自己不但能够实力大增,而且急缺的各项人才,也会一一充实进来。

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只有拿下益州,他才有问鼎天下的实力,若困守荆州,虽然能够屹立一时,但终究抵挡不足曹操源源不断的攻击。

毕竟战争,打的就是民力,财力,兵力反倒是最其次的,荆州虽然富裕,但比起曹操的中原大地和北方各州,整体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曹操不敢与自己硬拼,并不是他真畏惧,而是有江东这个掣肘在,若真拼个鱼死网破,那诸葛亮肯定不会是曹操对手,这不是兵力问题,而是民生。

曹操可以集结二十万大军,长期对荆州作战,时间三个月,诸葛亮抵挡没问题,半年诸葛亮勉强可以维持,若长达一年的话,那诸葛亮境内势必赤地千里,民不果腹,兵无粮草,自然也就不战而匮。

可曹操坚持一年,虽然会有影响,但却不至于国破兵亡,两相比较,诸葛亮心中对于得到益州的渴望,自是一日比一日切盼。

同样江东的孙权,目前的情形,跟诸葛亮没有什么区别,眼下曹操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东征,但诸葛亮相信,孙权不可能不知道,曹操兵马根本没有这么多,可他却仍旧如此惊慌,就是因为他有危机感。

寿春郡和广陵郡地理位置重要,位于江北纵横交错的水域平原,退可作为江东的北面屏障,进可作为进取中原的跳板,孙权好不容得这两郡,自是不容有失。

所以他明知道曹操并无一战灭取他江东之心,可他仍然向诸葛亮求援,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二郡不失,只有二郡不失,若天时有变,他孙权仍然有问鼎中原的机会,这就是强者之心,虽然处于弱势,却仍旧拥有一颗自强不息,奋力向前的进取心。

就在诸葛亮沉思之余,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不由打乱了诸葛亮的思绪,诸葛亮惊异的站了起来,这琴声熟悉,却不是甄宓所奏,因为甄宓知道,白天诸葛亮在前院处理政务,她抚琴会打扰到诸葛亮的工作,所以白天甄宓是从来不抚琴的。

可现在午后刚过,后院却传来琴声,显然不是甄宓所为,细听之下,诸葛亮却听出来了,这琴声必然是大乔弹奏的,因为琴声中那股幽怨之音,几乎成了大乔琴声中独有的韵味。

这段时日相处,诸葛亮其实已经看出,大乔似乎有意依附自己,而且黄月英几女,也跟自己说过,表示她们姐妹并不反对,而且也希望诸葛亮能够再娶,以便将来多生养子女。

对于这个提议,诸葛亮总是笑笑,不置可否,现今自己已经有了一儿一女,心中已经没有什么遗憾,而且甄宓最近经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已经又有了两月身孕。

不管是儿是女,自己很快就会有第三个孩子了,虽然对于帝王大族来说,或许有些少,但对于诸葛亮来说,三个孩子,已经不少了。

不过眼下政务忙完,大乔这个问题,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块心病,如今她们姐妹,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留在江陵,而且她们姐妹又时常出入侯府,虽然她们跟诸葛亮之间没什么,但现今关于诸葛亮跟二乔之间的风流韵事,却还是成了江陵城那些茶余饭后的谈资。

为这事,礼曹从事习祯,还特意上过奏表,意思是让诸葛亮纳二乔为妾室,收入府邸,以免那些流言蜚语,影响诸葛亮声誉。

这个时代,纳寡妇为妾,并不是什么惊奇之事,相反跟寡妇眉来眼去,反倒会成为别人口中笑资。

对于究竟要不要纳大乔入府,诸葛亮心中还真有些犹豫不决,如今手头事情忙完,正好有空跟大乔交一下心,若她们姐妹真打算留下,自己干脆就留下她,若她们姐妹仍然惦记着江东故乡,也正好趁鲁肃此次出使,让二乔返回江东。

毕竟这两女不是一般女子,而是名动天下的美人,身份尊贵的江东孙夫人,自然不能像对待一般女子一样,否则只会给自己添上一笔不好的历史记载。

(似乎终于可以水到渠成了,大乔的问题,困扰了很久,还是决定留下吧,汗。。。。。。)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二百三十三章双喜临门

更新时间:2012111418:48:14本章字数:3821

第二百三十三章双喜临门

不过让诸葛亮意外的是,自己的后院之内,只有大乔一人,一问才知道,黄月英、甄宓、邹欣儿三女,与小乔她们一起出去了。

“妾身是不是打扰到侯爷了?”正在阁楼上抚琴大乔,见诸葛亮突然走了过来,似乎才意识到自己是在楚侯府邸,而不是自己的别院。

“没事,孙夫人无需客气,坐下说话便是。”诸葛亮微微一笑,示意起身的大乔安坐。

“妾身给侯爷沏茶。”大乔柔声说了一句,便开始动起手来了。

虽然已经生育了一个孩子,但年仅二十八岁的大乔,却依旧保持着匀称的身材,丰润却不显肥胖,精致的脸庞,白皙光滑的皮肤,宛若少女一般。

尤其是那股子成熟少妇的风韵,充满了迷人的风情,细眉下的那双眼睛,既有一股子幽怨之情,却更含有一股浓郁的妩媚之情。

发髻上插着一支素雅的银钗,朴素而不失庄重,一袭粉红色长裙,肩膀上披着一件蓝色的长袍,相得益彰,既不寒酸,却又端庄秀丽。

要说大乔身上有什么地方吸引诸葛亮的目光,那无疑是她眉宇间,流露出来的那股淡淡的妩媚风情,格外的牵动人心。

大乔虽然在沏茶,但她眼角的余光,却由时不时的暗暗偷偷打量着诸葛亮,凭着一个女人的直觉,以及诸葛亮目光流露出来的微光,她已经看出,诸葛亮对她并不是没有好感。

只是眼前的这个男人,是个心智坚韧,心怀天下的英雄人物,这样的男人,心中装的东西太多,顾忌的东西也太多,要想他主动对自己承诺什么,只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男人,向来是一诺千金,所以他不会轻易许诺。

“侯爷,尝尝妾身沏的茶如何?”大乔想着心事,给诸葛亮倒了杯茶水,接着道:“月英夫人她们去集市了,估计要一会才回来,妾身不喜上街,所以就留了下来,侯爷要是不弃,妾身为你抚琴一曲吧?”

诸葛亮举起茶杯,点了点头笑道:“夫人琴声优美,亮有幸单独聆听,自是求之不得。”

大乔席地而坐,坐在琴弦边上,那双纤细的玉手,轻轻的搭上了琴弦,只听得犹如高山流水般的琴音,源源从大乔灵巧的双手之下飘扬而出。

眼角的余光,扫过一旁静坐的诸葛亮,大乔心中充满了踏实感,面前的这个男人,让她安心,也她产生了一种从未想要的依靠,似乎有了这个男人在身旁,自己就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

如今自己娘俩,漂泊无依,对于自己来说,眼前这个男人,无疑是最适合自己托付下半身的男人,他不但有俊朗的相貌,有宽广的胸怀,有着坚实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