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兵员不足,但诸葛亮并没有急着招满五千军士,现在他手头虽然有些钱招兵买马,但他想来想去,自己刚一来,要是就竖旗招兵,难免落人口实,与其这样,不如把目前这三千二百军卒,训练成一支精锐,这样反而更实际。

诸葛亮在营地忙活这几天,新野县府佐官,得知了他上任的消息,纷纷来到营地请示,诸葛亮接见之后,并没有去县府上任,而是安抚他们各守其职。关于政务上面的事情,他现在暂时不想接手,因为他相信区区一个新野县城,有他大哥诸葛瑾坐镇,一切琐事都能解决。

现在对于诸葛亮来说,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好一套练兵方法,让手下这支军队,迅速的形成最强的战斗力。

(新书求收藏,推荐票谢谢。。。。。)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十七章出兵不出战

更新时间:201292219:09:24本章字数:3880

第十七章出兵不出战

诸葛亮刚到新野上任,就斩杀了蒯丰这个蒯家嫡系宗室弟子,无疑引起了蒯家宗族的极大不满。

作为蒯家的族长蒯良,在得知亲侄子被诸葛亮斩杀的消息,愤恨的一连摔了几个茶几,脸色更是阴沉的可怕。

蒯越见兄长怒火燃烧,心下微微叹了口气,道:“兄长,丰儿平时就是太骄横了,这次撞诸葛亮刀口下,也是命运不济;不过,诸葛亮一个毛头小子,竟然刚一上任,就杀我蒯家子弟立威,这是对我们蒯家的挑衅,咱们绝不能就此罢休,否则荆州各大家族,岂不是要耻笑我蒯家无人。”

“异度,依你之见,咱们该如何自处?”蒯良深吸一口气,恢复平静的问道。

蒯越字异度,蒯良之弟,这会他淡淡的道:“诸葛亮不是要抓兵权吗?那咱们就让他统兵出战,现今已经证实,张绣正在和曹操接洽,很有可能会举城投降曹操,若事情一旦成为事实,南阳局势就会糜烂,这对于荆州的安定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应该劝说主公,让诸葛亮领兵前往宛城,一探虚实,若张绣真投降了,必然会领兵出战,若没投降,他同样会对诸葛亮领兵挑衅行为不满,若双方打起来,凭诸葛亮区区数千兵马,岂能与张绣相抗呢?”

“有道理,我这就去面见刘荆州。”蒯良思虑之下,连连点头赞许,这一招驱虎吞狼之计,对付诸葛亮无疑是再合适不过。

这天,诸葛亮正在营地,亲自督导军士出操训练,卫旌匆匆从县府赶了过来,远远就喊道:“大人,大人,刺史府有文书来了。”

卫旌现在在新野县府,充任佐官,虽说职权也就这么一丁点,但他却干的很开心,首先有俸禄拿,其次日子也过的安稳,而且每天还有大把时间,与好友步骘,严峻等人下棋辩论,这样的日子,比起在江东靠种地搬货维持生计,自然是天壤之别,所以他对于目前的现状,还是颇为知足的。

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不单单是他一个,步骘、严峻二人也如此,虽然新野小城,大事不多,但小事却也不少,如今诸葛瑾担任县丞,负责新野一切政务,他们几个彼此志同道合,合作也是亲密无间,致使整个新野上下政令通畅,民生日渐充实。

站在点将台上督导训练的诸葛亮,看到卫旌到来,随让吕岱和徐盛继续操练,他则领着吕蒙,迎了上去。

吕蒙现在虽说没有表示投靠诸葛亮,但他却每天跟随诸葛亮左右,俨然成了一名随从,尤其是日前他得知姐夫身死,姐姐返回江东老家的消息后。吕蒙默默痛哭了一阵,对诸葛亮提了个要求,那就是让诸葛亮把他姐姐接到新野来。

对于吕蒙的这个要求,诸葛亮自然不会拒绝,虽说吕蒙没有说决定留下来,但他既然要求接姐姐来新野,无疑也说明他决定留下来了。

对于这个好消息,诸葛亮内心其实还是很高兴的,在答应吕蒙的要求后,他就立即派黄光,发消息给岳丈黄承彦,让黄家商队下江东时,把吕蒙的姐姐接到新野来。

同时他还劝说徐庶,把母亲和弟弟徐康,一并接到新野来居住,对于诸葛亮这个要求,徐庶深表赞同,现今生活安定的他,自然有能力养活家人。

精明干练的黄光,以前虽说只是黄家的一名护院头目,但经过上次江东之行,诸葛亮发现这个人是个人才,所以这次就把他带在了身边,并且亲自给他挑选了一百名军士,由他统率,成立了一支斥候队,由黄光担任斥候队都伯。(注:都伯官职名,汉代军旅编制,五人为伍设伍长,十人为什设什长,五什为队设都伯,两队为屯设屯长,五屯为曲设曲长,两曲为部设千人督或牙将一名。)

“子旗,何事如此焦急。”诸葛亮在营房内坐定后,开口询问道。

“大人,这是刺史府送来的文书,让你准备一下,率兵前往宛城一探张绣的虚实。”卫旌边说边把文书递了过去。

诸葛亮看完文书,神色并没有太过变化,轻摇着羽扇道:“这事我知道了,劳烦子旗回去告诉兄长他们,无需担心,这事我自有主意。”

“大人,张绣在宛城足有两万兵马,而且还有一部是西凉铁骑,我和子瑜(诸葛瑾字子瑜)等人商议之意,是希望大人给刺史大人上书,陈说厉害,千万不可轻易动兵,否则新野旦夕不保啊。”卫旌迟疑了一下,把他们几个文官商议的结果,说了出来。

“子旗放心,轻重缓急,我知道,你回去让大哥他们安心就是。”诸葛亮点头笑笑,安慰对方说道。

“那某告辞了。”卫旌见诸葛亮已经有计较,遂告辞而去。

望着卫旌离去的背影,诸葛亮遂朝门口的吕凯喊道:“去,请元直先生过来。”现在诸葛均和吕凯两人,留在诸葛亮帐下,负责整理军情文书以及传令等事务。

“子明,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诸葛亮刚才没有跟卫旌多做交流,是因为他深知,卫旌和大哥诸葛瑾这些文人,政务是好手,但说到行军打仗方面的事务,他们的心思,向来是主张和平为主的。

吕蒙见诸葛亮询问,思虑了一下,道:“张绣盘踞南阳多年,又精通战阵,手下兵强马壮,刘荆州和曹操都奈何不了他,只凭咱们手中这三千兵马,若是正面与之交战,无疑是以卵击石,没有丝毫胜算。”

“不错,吕子明所言不虚,对付张绣,咱们只能智取,不可力敌。”徐庶这会从外面走了进来,抚掌赞同道。

诸葛亮见他们如此一说,点头道:“对付张绣,目前硬来肯定不行,这点亮也是知道,但现在刘荆州已经下达命令,若我们违抗不出兵,就会落人口实,所以为今之计,只能出兵,但却不是出战。”

“好一招出兵却不出战,看来孔明你已经有了计策。”徐庶大笑一声,道:“孔明,说吧,需要我做什么。”

“知我者,元直也。”诸葛亮轻摇羽扇,道:“年前张绣在宛城斩杀曹操长子曹昂,大将典韦,乃是横在张绣和曹操之间,一根难以拨出的刺,否则张绣只怕这会就不是犹豫,而是早投降了,所以我要你立即前往宛城,游说张绣,加深他对曹操的恐惧,消除对我们的敌意,而我领兵徐徐北上,再做主张。”

“此事易耳,我这就去收拾一下,立即北上宛城。”徐庶自信的回道。

“元直,切记,张绣这人并不可怕,但他手下有一谋士贾诩,此人十分了得,要想说服张绣,一定不能疏忽了贾诩,否则大事休矣。”诸葛亮对于汉末有着毒士之称的贾诩,可是丝毫不陌生,此人的才智计谋,绝对排得上三国谋士的前十名,若是轻视这个人,将会带来无可估量的后果。

“孔明放心,贾诩这人,某也曾有耳闻,定当谨记。”徐庶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他对此事有了足够的重视。

徐庶走后,吕蒙望着徐庶的背影,微微有些发呆,这些日子来,他一直跟着诸葛亮身边,对于诸葛亮的见识才学,他是敬服的五体投地,但对于徐庶,却不怎么熟悉,但刚才徐庶三言两语之间,表现出来的才智胆略,却不由让他刮目相看。

以前他跟着姐夫邓当打仗,向来都是凭着一股子狠劲,打的多时蛮战,对于战略布置,计谋策划,几乎是完全忽视的,但现在他才发现,以前自己打的仗,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的战斗而已,自己要想成为一名大将军,那就必须要有运筹帷幄的智谋韬略,由此明悟的吕蒙,终于有了发奋图强的动力,相信不出数年,吴下阿蒙的神话,必将继续上演。

(求收藏。。。。推荐票。。。谢谢。。。。新书需要支持。。。。)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十八章荣耀锦袍

更新时间:201292219:09:24本章字数:3051

第十八章荣耀锦袍

诸葛亮在制定好出兵不出战的计划后,随即开始着手准备出兵事宜,新野的三千二百军士,以前虽然军纪散漫,战斗力也不高,但毕竟都是老兵,所以经过这些时日的强化整顿训练,倒也形成了一些战斗力。

尤其是自从诸葛亮掌管军队后,虽说军队每日的训练增多,军纪也严格了,但同样诸葛亮也增加了奖励措施,比如军士每日三餐中,必须有一顿肉食,而且顿顿管饱,其次每月除额外发放军饷外,他还设置了激励将士的奖赏措施。

为了培养军士的荣耀感,诸葛亮颁发了一道新军制,那就是凡是在每月操练中名列第一者,以及将来战场上获得战功前三者,可赏赐荣耀锦袍一件,获得荣耀锦袍的军士,可以见官不拜,并且优先提拔官阶,以及免除家中一年的徭役税收。

‘荣耀即吾命’这句口号是诸葛亮喊出来的,也是他要全体将士,时刻记在心中座右铭,并且还要全体将士,都亲手写在随身携带的竹简上,不会写字的,也要学会写,这就是诸葛亮制订的强军第一步。

严苛的训练,有效的激励措施,让整个营地很快焕然一新,几乎人人争先,个个奋勇,全体军卒,无不渴望得到那第一件荣耀锦袍。

对于新野的军士来说,这不单单关系到荣耀问题,还关系到待遇问题,更重要的是,若是成为垫底的一个,那就会发配去辎重营,与体弱年幼的军士为伍,那样无疑会成为全体军士耻笑的对象。

原定计划,诸葛亮是准备三天后出兵的,但刚好第四天是他颁发荣耀锦袍第一个月末,所以他决定推辞到五天后出兵。

在第一个月严酷训练中,迅速成长并且获得第一名的军士叫陈楚,是新野本地的一名孤儿,虽然年仅十九岁,但却从军两年,倒也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兵。

在这一个月的训练科目中,他无论是行军中的体能训练,还是弓弩射击训练,马术训练,以及兵阵训练,他都获得头名成绩,而且精通战场杀敌的刀法,甚至在短兵交接的比试中,连吕岱、吕蒙都不是他的对手,堪堪与徐盛打成平手。

高耸的点将台上,诸葛亮面对着校场下面,排列整齐,兵戈深严的三千二百将士,扬声喊道:“擂鼓,为陈楚今日的荣耀助威!”

点将台上,徐盛、吕岱、吕蒙等一干人,站在边上,望着正中位置的诸葛亮,亲手把深红的荣耀锦袍披在陈楚身上时,他们的目光都不由露出了一丝渴望之色。

显然这一件代表荣耀的锦袍,同样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

“多谢主公赐袍。”身材挺拔健壮的陈楚,长的宽脸高额,目光坚韧有神,当诸葛亮为他系上锦袍之时,身高八尺的陈楚,恭敬地单膝跪在诸葛亮面前,神色庄重的喊道。

“壮哉!”对于这个第一个喊自己主公的军卒,诸葛亮也是为之精神一震,虽然对方现在只是一个军卒,但他这一声‘主公’,却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起来,从今日起,你就是我的亲兵卫队都伯,本将赐你字子扬。”诸葛亮伸手扶起对方,高举着对方的手,宣布了对陈楚的重用以及新任。

亲兵卫队都伯虽然官职不大,但这个位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担任这个职务的人,不单单要勇武,更重要的是忠心以及获得信任。

“多谢主公赐名,属下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陈楚没有想到诸葛亮如此重视自己,激动之下,再次拜倒地。

“主公!主公!主公!”随着陈楚拿激昂的喊声响起,校场上的三千将士,齐声振臂高呼。

点将台上的吕岱、徐盛、吕蒙等人,看到这个场面,心下也为之一动,纷纷上前作揖拜道:“主公,请受我等一拜!”

诸葛亮没有想到,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场面,讶异之余,忙拉着众人道:“尔等快快请起,无需多礼。”

经过这一幕之后,新野的三千将士,才算是真正融入了诸葛亮旗下,真正属于他的部曲,相信假以时日,这三千将士,必定会成为一支真正的以一当十的精锐之士。

翌日,诸葛亮率众将,领着三千兵马开拔出了新野城,留守的任务,则交给了诸葛瑾他们一行人,说是留守,其实跟以往一样治理城池而已,要是真有兵马来犯,凭新野目前的城池规模,以及留守的数百军士,根本没有丝毫抵抗能力的。

对于诸葛亮做出出兵的决策,诸葛瑾和步骘一行人,是提出过反对意见的,但在诸葛亮告诉他们真实的出兵意图之后,他们也就纷纷改变了态度。

穰县距离宛城不过百里,是宛城的犄角城池,一度属于张绣在南阳的根据地,所以这座城池的规模,比起新野还要大上许多。

诸葛亮领军经过数日行军,在穰县城外十五里外一处关隘驻扎了下来。

由于诸葛亮先前派了徐庶来宛城,所以诸葛亮领兵抵达穰县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恐慌,城中的军队也没有异动。

出现这样稳定的情况,显然徐庶的游说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要不然这会迎接诸葛亮的,肯定会是军队,而不是如此平静的场面。

这不诸葛亮抵达穰县的第二天,徐庶就穰县返回了营地。

“孔明,幸不辱命,不过张绣仍然有些迟疑,他希望与你见上一面,不知你对此有何看法?”徐庶回到营地,面见诸葛亮时,带来了最新的消息。

“张绣此人经历朝廷多次政变,为人也变得多疑猜忌,若是他这么快就答应,亮就该做好迎战的准备了,如今他犹豫不决,约我面谈,想必是想听听我的说辞,好下定到底投谁的决心。”诸葛亮点头思虑之余,遂接着道:“元直,劳烦你再跑一趟,就说后日午时,穰县一叙。”

“诺。”徐庶没有多做停歇,便再次返回宛城而去。

—://。。

第一卷龙出深山第十九章会见张绣

更新时间:201292219:09:25本章字数:2877

第十九章会见张绣

穰县县府。

在于诸葛亮会面之前,张绣与贾诩一边弈棋,一边谈论着与诸葛亮会面的话题。

“文和,你主张我投降曹操,说曹操此人,有吞吐天下之志,可以庇护我们将来的安危,但日前徐元直来见,陈说厉害,也正是某心中担心之事,杀子斩将之仇,非同小可,某若投降曹操,万一他秋后算帐,吾一家老小性命不保矣。”张绣轻轻落下一子,面带忧色的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贾诩抬头看了眼张绣,目光随即放到棋盘上,他知道张绣的心乱了,自己要是极力劝说他归降曹操的话,弄不好就会恰得其反,与其这样,还不如徐徐说之。

诸葛亮这个人他虽然没听说过,但前几日他却与往返来回的徐庶,进行过一番促膝长谈,发现这人才略过人,精通兵法韬略,是个难得的人才,但让他惊异的是,徐庶却对诸葛亮倍加推崇。

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能与古之乐毅管仲相比。这话要是别人说的,贾诩一定会认为对方大夸其词,但对于徐庶的话,他却不由有了几分相信,所以他在见张绣意动之时,随劝说张绣与诸葛亮见上一面,一来见识一下诸葛亮的能耐,二来听听对方有何高见,然后再做决定不迟。

谋定而动,向来是贾诩为人处事的风格。

“主公无须过于忧虑,待会见过诸葛亮之后,咱们再做决定不迟。”贾诩思虑之下,宽慰着张绣道。

“徐元直倒是个人才,这诸葛亮不知是何人物,刘表既然委托他探我虚实,想必这人应该有些本事,见上一面倒也好。”已经年近不惑的张绣,征战沙场多年,虽说为政能力一般,但看人治军还是有一套的,否则他也不会把贾诩依为心腹,更不可能盘踞南阳多年,始终屹立不倒。

“主公,诸葛亮车驾已经到了府门外。”这会军士前来禀报道。

“对方来了多少人?”张绣眉眼一挑,开口询问道。

“四人四马,没有军士随从。”

“请他们进来。”张绣心下一动,自忖道:“这诸葛亮到有几分胆略,或许真能有一番高见。”

诸葛亮此次前来穰县,只带了徐盛,徐庶,以及他亲自任命的亲兵队都伯陈楚。因为他自信有能力说服张绣,同时他也清楚,要是张绣真要对他有图谋的话,他就算把三千兵马全带进穰县,也无力抗衡,与其这样,不如洒脱点,反而更能赢得张绣的好感。

“诸葛大人,我家主公有请。”张绣的侍卫,很快就来到门口,迎接诸葛亮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