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水尸棺-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仉二爷又看了看李壬风的手掌,对我说:“暂时压制住毒性了,两三天之内应该不会尸变。等离墓以,你再拿罡步来驱毒吧。”
    “只要见到了地宫深处的邪尸我就能走罡了,”我说着话,朝刘尚昂和罗有方招了招手:“你们俩也过来吧。”
    刘尚昂走过来的时候,我也看了一下他的情况,他身上也出现了尸变的征兆,但大概是因为体质比李壬风强了太多,尸变的征兆也远没有李壬风那么明显,只是在脖子的根部出现了几条不易察觉的暗斑而已。
    罗有方没有尸变,身上也没有尸毒,他之所以感到头昏,是因为身上的阴气不足。
    在给刘尚昂和罗有方做完检查以后,我又分别看了看其他人,大家都没有问题,只是师伯身上的阴气也比平时淡了一些。
    可他和罗有方身上阴气是如何被消耗的呢?对于此,就连师伯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仉二爷推测,在这个墓穴里可能存在一种比较特殊“场”,不是炁场,不是磁场,有可能是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怪异力场,自从我们进入这个地方开始,就一直受到那股力场的影响。
    但二爷也坦言,他上次进入渤海墓的时候并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那时候,地宫深处也还没有出现邪尸。所以他猜测,有可能是那些邪尸的出现,导致地宫发生了变化。
    当时仉二爷说出这些推断的时候,我发现梁厚载一直皱着眉头,按照他以往的性子,肯定会在这种时候发表自己的一些言论,可这一次,梁厚载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话。
    等李壬风稍稍缓过劲来,我们又行进了一段距离,直到二爷说再向前走二十多分钟就进入地宫了,由于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他建议大家原地休息一下,恢复体力。
    我拿着几包压缩饼干和两瓶水来到梁厚载跟前,将一瓶水递给他:“想什么呢,从刚才开始就一直见你皱着眉头。”
    梁厚载打开瓶盖喝了一口,沉思小片刻之后对我说:“我们这一脉的古籍里记载,当初巫咸只取一捧蓍草、一把禾苗烧成灰烬,将草木灰抹在额头上,不用凝炼念力,也不用借用天地炁场,就能沟通鬼神,视觉和听觉越过山川河流,延伸到千里之外。所以我在想,也许在这个墓穴里,有一些东西可能和上古的巫术有关。”
    换句话说,墓穴中的那股怪异力场,很可能来自于某种非常古老的巫术。
    我默默地坐在梁厚载旁边,吃着压缩饼干,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梁厚载突然问我:“道哥,你还记得乱坟山下的古墓吧?”
    我点头:“怎么可能不记得。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个古墓的深处,应该也有很多与古巫术有关的布置吧。”
    梁厚载“嗯”了一声,说:“乱坟山下的大墓是你们一世祖改建的,九大墓也是她建立的。而且我觉得,九大墓,应该是在周烈死后才建起来的。”
    我看着梁厚载,缓缓问道:“你的意思是,一世祖先改建了乱坟山的地宫,在这之后,才建起了九大墓?”
    梁厚载点头:“其实咱们之前去过的那几个古墓里,都有一些布置是和古巫术一脉相承的,甚至很多墓穴结构能和我们夜郎巫术的一些经典学说相呼应。可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们的一世祖好像并不精通术法吧。”
    我说:“过去的事谁能知道,也许一世祖原本就精通术法,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而已。如果一世祖真的不通术法的话,那她又怎么催动番天印,又怎么将一缕魂魄保留在黑水尸棺上呢?”

六百四十七章 九星观顶局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梁厚载说:“你们的一世祖肯定是有术法傍身的。但她在术法方面的传承是从哪来的呢?”
    我想了想,说:“从地师那学来的吧?”
    梁厚载:“我翻过寄魂庄内阁的书籍,有一本书上很明确地写着,庄君平虽然天生就能凝练念力,但他确确实实是没有术法方面的传承的,他精通周易八卦、阴阳五行,但这些东西最后也只是用在算命和看风水上,你们一世祖的术法传承,不是从庄君平那里得来的。”
    我看着梁厚载,笑了笑:“你好像比我还了解一世祖啊。”
    梁厚载没笑,他很郑重地说:“你知道柴爷爷当初为什么要找我师父吗?”
    我说:“记得当初师父说,他是为了下一个很老的墓,才跑到湘西和贵州去找李爷爷的,说是那个墓地里极可能有一些和古巫术有关的东西。”
    梁厚载摇了摇头:“其实我觉得,柴爷爷之所以要找我师父,是因为你们守正一脉的传承和我们的传承,是有关联的。你还记得吧,柴爷爷过去总说你们守正一脉在辰州符上的造诣不深,可守正一脉的封魂符,却是现今最好的镇邪符之一……嗯,不过守正一脉辰州符上的造诣,却是不怎么样。”
    我不仅皱起了眉头:“厚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梁厚载说:“你们守正一脉传下来的三种符箓根本就不是辰州符,而是一种更古老的灵符,只不过是做成了辰州符的样子而已。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封魂符应该是走身符的一种,这种符箓早就应该失传了才对。”
    我心里不禁疑惑,如果梁厚载一早就发现了这些,可为什么到现在才说呢。
    梁厚载就像是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似的,不用我张口问,他就说道:“眼下这个墓穴,之所以不靠炁场和磁场就能扰乱咱们的心智,应该是因为当初你们的一世祖在地宫中做了一种特殊的布置。九星管观顶局,李壬风是这么说的吧,其实那根本不是风水局,而是一个巫阵,我们夜郎的古籍上叫它‘弃坛阵’。说真的,如果不是这里出现了这么一个巫阵,我到现在都不能确定,守正一脉的封魂符到底属不属于走身符。”
    在梁厚载和我对话的时候,大家都围了过来,但没有人说话,我也保持着安静,生怕打断了梁厚载的思路。
    梁厚载继续说道:“弃坛阵、走身符,这都是巫咸的传承,三千年前就已经失传,我也不知道你们一世祖是怎么得到这些传承的,可她就是得到了,而且还一直传到了你这里。另外,我仔细查过师父留给我的古书,你门守正一脉的罡步,也是几乎和大禹创出来的禹步一样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做了很小的改动。道哥,我现在怀疑,你们的一世祖是在改建乱坟山古墓的时候发现了压制阴玉的法门,同时也发现了这些巫术方面的传承。”
    说到这里,梁厚载停了下来,喝了几口水。
    我挠了挠头皮,说:“你的意思是……这九座大墓,都和乱坟山下的地宫有关系了?”
    梁厚载点头:“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觉得,乱坟山那边咱们还得再去一次,看看古墓更深处到底有什么。”
    他说了半天,原来是这个意思,可即便是知道了乱坟山下的古墓比想象中重要,对于这一次的行动也没有什么帮助啊。
    可这时候梁厚载又说:“现在看来,弃坛阵应该已经发动,如果不能尽快破掉它,咱们都会死。”
    我猛地皱了一下眉头:“怎么……这个阵很厉害吗?”
    梁厚载:“我也不知道这个巫阵的成阵原理,但我知道,这个阵是可以夺人阳寿的,而且是在人完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将阳寿夺走。”
    李壬风也说:“啊,对,我也想起来了,师父说过,这个九星观顶局,确实可以拿来改命。蜀南鬼市最初的一批魂票,就是在这个风水局中炼制出来的。”
    靠,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早说!
    我立即问梁厚载:“怎么把这个阵破了?”
    梁厚载摊了摊手:“我哪知道?不过我觉得你应该能找到破阵的方法,毕竟你们守正一脉的术法传承,极可能就来自这些老巫术。”
    我挠了挠下巴,问梁厚载:“阴阳五行那套东西,在巫术里也通用吗?”
    梁厚载笑了笑:“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如果守正一脉的传承确实是从古巫术中延伸出来的话。”
    这时候师伯开口了:“说起来,咱们守正一脉的传承,其中的绝大部分确实是来自道家,不是什么古巫术啊。”
    这句话明显是对我说的,我转身望向师伯,师伯则继续说着:“在隋朝之前,守正一脉根本没有术法方面的传承,完全是靠吸取百家之长才形成了如今的术法体系。不过……番天印确实是早年流传下来的东西,和番天印有关的那些秘术,也不知道是从哪来的。你师祖说,那些秘术,也是道家术法的延伸,不过我一直觉得这样的说法好像站不住脚。”
    的确站不住脚,从一世祖以后,寄魂庄两千年来没有出现过能催动番天印的人,常理来说,历代守正门人既然无法催动番天印,自然也无法创造出和番天印有关术法。
    过去,师父从番天印上借力的时候也曾有些心得,并从这份心得中延伸出了一些靠番天印来施展的术法,可那些术法绝大多数是无法在番天印被催动的时候施展的,只能靠借力来施展。
    师伯的话点醒了我,我想起在师父留给我的那本秘籍中,确实有对阴阳五行的注解,确切地说,那些文字,是从天、地、人的角度对阴阳五行进行了重新解读,其中的一小部分言论可以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了,从未见其他典籍中以那样的方式来解读阴阳。
    比如说,秘籍上曾说,阴、阳两炁,是天地本命的一种体现,认为这个世界本身有固定的命数,而阴阳,就是命理流转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阴阳两中炁场,活人天生就带着的那一份灵韵,也会对天地大命造成影响。
    我一直以为,这里所说的“灵韵”,和我理解中灵韵应该是不同的,它应该是指的人体身上的磁场。但这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这些年一直忙于奔波,也没有机会去验证。
    师伯问我:“你应该有把握破掉地宫里的阵法吧?”
    怎么突然这么问了?
    我不禁苦笑:“完全没把握,试试看吧。大家都休息得差不多了吧,如果没问题,咱们就继续深入。”
    说话间,我特意看向了李壬风,李壬风揉了揉自己的胸口,朝我点了点头。
    我从仙儿手中接过狐火灯笼,挎上防水背包,也不再废话,径直朝甬道尽头那边走。
    自从进墓以后,我的脑子就变得很乱,所有的思维都好像被碎片化了,很难沉下心来思考问题。可现在我必须努力去回忆秘籍上关于阴阳五行的那些内容,并将这些内容贯穿起来。
    一边快步向前走着,我一边不停地回忆和思考,同时也在期盼着梁厚载的推断是对的。
    过去,他总是对的,可这一次,我却不是那么愿意相信他的话,我宁愿地宫中没有巫阵,宁愿那道阵法没有从我们身上夺走阳寿的能力。
    十几分钟以后,我们出了甬道,进入了一个体积异常巨大的空间。
    这里应该就是地宫了,我的脚落在石板铺成的地面上,就听到远方传来迟缓而空旷的回音,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石头雕成的灯座,在狐火映衬下,灯座呈现出一种有些发乌的墨绿色。
    我大略打量了一下灯座的结构,和门鼎脚行附近的长明灯一样,这些灯座也是由一个八楞石柱支撑着一个四方形的灯头,在石柱上,也同样纹刻着三条没有头的蟒身。
    它的出现似乎就像是要向我证明,眼前这座墓就是一世祖建立起来的。
    仉二爷让我小心一些,说是绕过前方的三座大殿就能看到九座高耸的塔身,那些塔里可能有很麻烦的邪尸。
    随着不断向前走,又有一模一样的灯座出现在了我的视线中,每个灯座间的距离都在两百米左右。
    我一直寻着灯座向前走,一路上仉二爷都没有让我改变方向的意思,说明在这些灯座的尽头,应该就是第一座大殿了。
    鬼市里的长明灯,也被我们称为“引路灯”或者“引魂灯”,因为鬼市的结构复杂,很多第一次进去的人很容易迷失方向,可只要是顺着灯走,就能找到门鼎脚行,又或者找到鬼市的出口。墓穴里的这些长明灯,应该也有相同的作用。
    我也不确定自己走了多远才看到地宫中的第一个大殿,这个体积硕大的建筑是木制的,在潮气的腐蚀下,如今它已经变得面目全非,房梁和房顶早就不知去向,墙壁也大面积地坍塌,只有殿门前的三个石墩子还大体保持了千年前的样子。
    李壬风一路小跑地来到我身边,指着那三个石墩子对我说:“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石椁,叫墓上椁,下面应该是压着尸体的。”
    我问他:“这种布置有什么说法吗?”
    “这是天葬盖棺,”李壬风说:“下面压着的尸体在入土前应该是被鸟兽啃食过的,就是先进行天葬,让身体的一部分血肉回归自然,然后再入土,留一具不完整的尸体,供后人祭拜。这种布置,在风水上来说也属于将生门做成死门,一世祖这是在提示咱们,整个地宫的风水格局是按照奇门遁甲来的,但生门已经被封死,也就是说,这里的炁场是不外流的。”
    炁场不外流,岂不是会造成邪气淤积,一世祖到底是怎么想的?

六百四十八章 武人像
    我心里正疑惑,就听队伍后排的仉二爷说:“在第二个大殿外面也有这样一个石墩子,我弄死的那只马腹就是顶开了石墩,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我没有停留,绕过大殿之后就继续向前走。
    李壬风依然跟在我身旁,他沉思了一阵子,又对我说:“这应该是天葬镇的布局了,一世祖封住炁场,大概是为了防止地宫中的邪物逃窜出去。”
    我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奇门遁甲,有开、休、生、伤、杜、景、死、惊八门,八道门两两相对,生门被封,死门应该也被封住了。
    李壬风也说,在残尸上面压石椁,是将生门做成死门,也就是说,这里的风水局,生门和死门应该是重叠的,为了维持平衡,另外六道门,应该也是两两重叠。杜、开,伤、惊,井、休,六道门合成三道门。
    生死门被合并,两者都无法发挥原有的作用,其他六道门也一样。
    而“杜开”门对应的是阴火和伤惊”门对应的是阳木和阳金,“井休”门对应的是阳火和阳水,“生死”门对应阴木、阴金、阳土和师父给我的那本秘籍上提到过,要想建立阴阳五行的平衡,有一个万金油的办法,就是引导天地大炁南入北走、西进东流。说得通俗点,就是让天地灵韵从正南方向入局,从正北方向离开,再引导这股灵韵从正西方向再次进入,从正东方向离开。这样一来,就能在短时间内让小范围内的阴阳炁场达到相对的平衡。
    我们进入墓口之后,大致的行进方向是从南向北走的,只要找到了“休景”门和“伤惊”门,应该可以确定东、西、南、北四个正方向。
    由于我对风水方面的东西了解确实有限,暂时也只能想到这么多了。
    我问李壬风:“像这样的风水,你布置过吗?”
    李壬风摇头:“没有。别说是我了,估计我师父和师祖他们也没有布置过。其实像这样的风水,双门开、双门封,也就是说,生门一封,死门也会被封住,为了维持格局的平衡,生死门封禁以后,另外六道门一样会被封住。除非是要镇压特别厉害的邪物,不然像这样八门全封的阵法根本没有任何用处。哎,师叔,你听说过封门村吗?”
    我一边走着,一边回应他:“我不光听说过封门村,在我们这一脉,有一种阵法就叫封门阵。”
    李壬风正想继续说下去,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就挥了挥手示意他闭嘴,最后回过头去问师伯:“师伯,咱们这一脉的封门阵,也是从道家传过来的吗?”
    师伯思考了一会,摇头:“不知道呢,咱们寄魂庄的典籍上也没说封门阵是从什么地方传过来的。”
    对了,这就对了,地宫里的这些布置,和封门阵中蕴含的易理是相通的。封门阵,原本也是通过将几道门的位置调转,来达到迷魂的效果,而且在封门阵中,八道门都是可以被暂时封闭的。
    一般来说,按照奇门遁甲布置出来的阵法,只要有一个门被封住,阵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封门阵就不会,而且还能通过封住不同的门,让阵法中出现多种不同的变化。
    我试着推想,如果地宫大阵的结构和封门阵近似,那它就应该和封门阵一样,只有一个阵眼,而且在阵眼附近还有灵韵强悍的东西来压阵。也许九星观顶局所在的位置就是阵眼,也许,葬教之前不是遗留下了某个重要的东西,而是那个东西原本就在阵中,他们只是离开得太匆忙,忘了将它一起带走。
    也不知道李壬风是发现我的表情有变,还是意识到了别的什么,他戳了一下我的胳膊,试探着问我:“师叔,你是不是想到怎么破阵了?”
    我说:“确实想到了一个办法,但不一定能成。你现在还能分辨出方向吗?”
    李壬风回头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