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差不多!”
而后,苏春儿便出来了,急行两步,就抓住乌梅的手,“乌梅啊,这么久不见更水灵了,咱东望西望村,就没有见过比你更俊的姑娘,以后可要嫁个好人家,让你爹娘也跟着享福才是!”
乌梅本来就脸皮薄性子好,此时满脸通红,头垂到了胸口。
“乌梅,去姑姑那瞧瞧,你小表妹可是想你,谁都没你会带孩子!”苏春儿一转话题,道。
乌梅很是犹豫,“姑,下回吧,我爹这伤还没有全好呢,谷芽儿也在我这……”
“怎么,谷芽儿多大了?哪里还要人带!你表妹可还小着呢,姑姑那还有好东西吃!总是不去可就见外了啊!我这是实在脱不开身了,你去看着就行。”苏春儿说话很快。
本来就没有什么事的半夏,见苏春儿先是跟周氏进门,这出来就拖着乌梅要去她们家?乌梅又是这样的性子,这样的容貌,何况一直以来,这个小姑姑对谁可都是不冷不热的,只不过跟大房四房亲厚一些。
不对劲,一点都不对劲。
乌梅是个不太会拒绝的人,苏春儿一直这样说,又是长辈,离得这样近,到底还是答应了下来,“行,那我不在那边吃饭,等会我回来帮着做饭。”
苏春儿一脸的得意。
半夏笑着就过去挽着乌梅的手臂,“大姐,你可是先答应我们的,今日教我缝荷包,现在又要去姑姑那头,我不管,反正不能走!”
对于这个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苏春儿磨磨鞋底,还是忍耐住了,“半夏,你这针都不会拿!还做什么荷包,乌梅快跟我走。”
半夏就是不放手,“反正我就要跟着乌梅姐,说话不算数!”
小孩子脾气耍起来,苏春儿似乎也没有办法。
也不知道她在急什么,面色上已经有些不耐烦,但她着急半夏可是一点都不急,时不时的还跟乌梅说几句。
“别闹了,姑姑那是正事,你个丫头真是不懂事!”
乌梅也要挣脱半夏的手,“半夏,等我回来一定教你。”
半夏嘴巴一扁,“哼,说得好听,又不算话,姑姑也不疼我们,就知道疼大姐,我都还没有去过姑姑家呢!”
既然不能把乌梅拖住,半夏就赖上了。
苏春儿对牛皮膏药一样的半夏很是无法,“成成成,一起过去,姑姑家有炒米花,吃完你们就回来做饭!”
正文、第80章 警告
见苏春儿答应下来,半夏心里又有疑问,这能够带自己去,又说很快就能回来,那么非要乌梅过去做啥?
思来想去,还真的闹不明白苏春儿的目的。
但联系以前那些事情来看,苏春儿总不会真的让她们去吃炒米花就是。
为了保险起见,半夏还是交代了一句李氏,“娘!我跟大姐去小姑姑家吃炒米了,一会就回来的!等会忘记了可要记得去叫我!”
苏春儿一听,脸色就有些扭曲了,“这么近,难不成还能把你卖掉不成!”
半夏也没有搭理她,只跟乌梅说话。
苏春儿的脚步很快,也不知道急个什么劲。
东望村跟西望村本来就是一条带子般的形状,只用一条桥隔开,说来也可以说是一个村子的人。
村道有些弯弯曲曲,路旁的树木,大部分都掉光了叶子,偶见那零星干枯在枝头的树叶,被这样的风一吹,更显得萧瑟。二月里的风依旧寒冷,外头也没有晃荡多少人,见到几人也都有搭话,“半夏,听说你们家还能做豆芽,真是能干!”
半夏一一笑着回应。
“苦日子总算是能够熬出来些,你奶奶那边做事可是不地道!”听这说话的就是个口无遮拦的妇人,她或许不是真的很同情半夏一家,就是个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立场罢了,但显然也不是个有脑子的,苏春儿还在这呢。
要真的是要膈应苏春儿,也就另外说了。
苏春儿却只是骂了一句,“满嘴喷粪!”就继续前行。
半夏瞧着苏春儿的后脑勺,皱了皱眉头。
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苏春儿嫁在西望村的韦家,家里有兄弟三人,她就嫁给了最小的,老二跟老三的年纪相差有些大。因为老三上头还有好几个姐姐,是以这个幺儿很是得宠,刚好苏春儿也是小的,娘家又近。倒是也没有吃过什么苦。
她生的女儿还不到两岁,而韦家老大已经是个四十出头的人,儿子都娶上媳妇,女儿也要嫁人了。她娇气一些妯娌也就懒得跟她计较。
这韦家在村子里算得上中等人家,家里盖有瓦房,前面打着晒坪,屋子后有菜园子,为了方便堂屋那也开了后门。
苏春儿带着半夏乌梅走的正是后门,进了院子以后往后拐,“这边近一些。”
后面的菜园子打理得还挺好。村里人有句俗话,二两银子换不来家门口菜园子,这两者近还是很舒坦的,大冷天的摘菜都方便,淋水打理也容易。就是油入锅了,来摘一把葱蒜的也来得及。
看着这,半夏想着自己家那还有些荒芜的菜园,想着日后的自己的日子,微微一笑,什么都会有的。
苏春儿在后门那站定,牙疼一般的捂着半边脸道。“半夏,你家那荒地不是开了菜地了吗?姑姑家的生菜秧好,你要不要拔一些秧子回去种,比菜种快一些。乌梅先跟我进来。”
半夏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菜秧子,别人的也就罢了,苏春儿那就是苏钱氏的翻版。什么时候做过吃亏的事情?要真的自己拔了菜秧子回去,下次她就敢上家里翻箱倒柜,这样的人她可不招惹。
何况为何要要乌梅单独进去。
半夏摇摇头,“不成,我娘说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何况我也不会拔,万一弄乱了也不好,到时候我怕被说呢。”
苏春儿却也没有坚持,只不过瞪了半夏一眼,那表情很是不屑。
又用力扯扯衣角,两只手在身上拍了拍,又给乌梅理了理头发,抽抽嘴角,脸上突如其来的堆起来笑容,拉着乌梅的手进去,“娘,瞧大妮还要跟我客气,快进来,娇娇,你半夏表姐也跟着来了!”
娇娇,自然就是苏春儿的女儿了,还不太懂事呢,苏春儿这是闹哪一出?
三人进门的时候,半夏就愣住,这屋子里,齐刷刷的眼睛望过来。
当然,大部分她都是不认识的,这苏春儿跟自家没有什么交情,她也就没有来过这边,加上原主的记忆有些不全。
这堂屋因为开了后门,桌子就摆在中央,一边坐着一个六十左右的老妇,一张圆团脸,看着很是和气,想必就是苏春儿的婆母了,一旁坐着两个妇人,一个四十左右年纪,瞧着乌梅跟半夏,却剜了一眼,马上就调转了头。
是苏春儿的嫂子?
另一边,穿得整整齐齐的,也坐着两三个三十出头的妇人,加上一个小伙,十六七上下,直勾勾的往乌梅这边瞧过来。
打横也就是在堂屋正门背光处,坐着两个男子,也不知道是哪家的人?
这么多人,这两边,那边才是亲戚,半夏一无所知。
“娇娇,你不是说荷包好看吗?让姐姐给你绣,以后要是能有一半的功夫,娘也就放心了!”苏春儿这样说着。
很快,半夏就发现,这很多目光,都集中在乌梅身上,哪里不对啊?一时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就是觉得不太对,但这么多人在这,乌梅也不至于吃亏吧。
其实进门也不过片刻工夫,半夏连这些人都认不全,只觉得自己像戏台子上的人似的,乌梅更是脸红。
苏春儿似乎也没有打算让她们说话,“哟,娘你们在这忙着,我带大妮去那边了!”说完一手扯着乌梅,一手扯着半夏,力气那叫一个大。
就算是在家里,苏春儿也从来不会叫乌梅大妮的,虽然村子里很多人都是这么叫,半夏还是觉得很是突兀,这隐藏着的亲昵让她也有些不习惯,而之前为何又说乌梅是大妮,自己是表姐?
手突然一痛,是苏春儿见半夏站着不动,有些恼火的掐了一把。
半夏脑海里的疑问,又加重一些,“乌梅姐,什么时候姑姑对你这么好了,我可从来不知道她还叫你大妮……”
“喝茶,喝茶!”苏春儿的婆母笑着说道。
半夏跟乌梅就此被拉走了。
两个人坐在一个小房间之中,一旁的娇娇在那瞅来瞅去,摸摸乌梅衣裳绣着的小花,仔仔细细的打量,一会又来抱着半夏的胳膊摇摇晃晃,而一旁的苏春儿便很是心不在焉了。
手里抓着一把瓜子,噼里啪啦的嗑着,瓜子皮四下乱飞,速度那叫一个快,偏偏娇娇还不懂事,把她老娘吐在地上的瓜子皮往嘴里塞,那小乳牙被瓜子壳塞住,瘪着嘴巴就哭。
苏春儿这才反应过来,“两个人还看不住一个孩子!”
这什么态度?
吃什么炒米?碟子里就那么一把瓜子,一进门苏春儿就收到一旁,扔给乌梅一个针线篮子,顺手又把瓜子抓手上,站在门口磕起来。
娇娇哭了关她们什么事,半夏脸色一落,“大姐,我们回家,忙着呢,搞什么鬼!”
苏春儿居然也顾不得娇娇了,欺身上前,“这刚来就跟娇娇玩一会嘛!”
直接把娇娇往乌梅身上塞。
乌梅也只能接过来哄着。
半夏一声不吭,就盯着苏春儿瞧,而苏春儿脸色古古怪怪,一时瞧着这边,却时不时探头出去,在自己家还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
终于等到娇娇不哭了,半夏拉着乌梅,“大姐,我们该回去了,你不是还要回去帮着做饭吗?难不成姑姑留我们吃饭?”
乌梅便跟着苏春儿告辞,姐妹两个转身就要往堂屋去,这进人家家门一回,要回去了去打个招呼也是正常。
哪知道又被苏春儿赶紧拦住了,在屋角那又数落了一通。
半夏已经很恼火了,扬声说道,“姑姑你这是什么意思?回去难不成让我跟大姐被别人说吗,还是你不想我们上门,干脆早说!”
反正撕破脸皮她一点都不怕,最好是苏春儿见自己就掉头走,她才不耐烦碍于亲戚情分到头来被算计。
“三婶,这就是你那侄女,很凶嘛!”
在窗棂里头,突然有人说道,语气很是嘲讽,冷哼了一声。
“我的小姑奶奶,你们赶紧的回去吧,大妮你别急,三婶马上给你拿豆腐去!”苏春儿又朝屋子里道。
扯着乌梅跟半夏的手,又从院子一侧绕了出去,送到门口,直接一甩,“半夏,你到底懂不懂事的,也不知道你爹娘怎么教的?”
半夏瞧着她似笑非笑,眼里尽是冷意,但今天这事情,她还是有些摸不透,是苏春儿要打乌梅什么主意然后自己跟来没有得逞,所以才这样对自己呢,还是他们临时换了主意,屋子里的客人是什么人?
被半夏这样盯着,苏春儿扭头到一边,“小姑娘家,眼神跟刀子似的,可见是个没有福气的!”
路旁有行人经过,半夏笑眯眯的打了招呼,一转头瞧着苏春儿眼里又是冰冷,“小姑,我丑话放在前头,不管是我们家,还是乌梅姐一家,你要真当是亲戚你就当,不把我们当做亲戚我们也不稀罕,我爹娘如何教导我跟你没有一文钱关系,你要是心歪打别的什么鬼主意,比如远晨那样的事情再来一次,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我就咬着你不放,不死不休!”
说完拉着乌梅就走。
苏春儿在身后叫了一句,“谁怕你啊……”
声音却渐渐弱掉。
正文、第81章 骗眼
已经放下防备的半夏,在回去的路上就自在了许多。
看见什么她都觉得有些兴致勃勃,这路旁被老鼠洞钻空了的围墙,这在墙根之下唠嗑的老汉,这冬日里裸露出来的河床,只余中间还是有水潺潺而过,两边是细沙跟鹅卵石,圆鼓鼓的慵懒躺在那。
有风,冬日刚出的太阳也有些惨淡,半夏眼里却依旧觉得温暖,看着这些也很有兴味。
半夏拉着乌梅的手,直直的从河岸下到鹅卵石的地方,“大姐,我们下去捡一些漂亮的石子!”
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地方还挺美?
东望村跟西望村,便以这条河分界,东望苏家是大姓,西望则以韦家居多,也不知道在这栖居了多少岁月。
很快,半夏翻翻捡捡,在这仔细挑着,太阳照耀在河水里有些刺眼,岸边灌木飒飒响,她眯缝着眼睛,把那白色带波浪线条的鹅卵石捧在手上。
乌梅听半夏嘻嘻笑着,有些犹豫,再看一眼,想说什么又闭上了嘴。
半夏扭头的时候,就见乌梅如此纠结,“大姐,怎么了?捡一些放去,放窗前也挺好看,我们拿一个大大的海碗,把这些漂亮的小石头放进去,我给你养蒜苗,到时候长出来,绿油油的在石头上,又好看又能吃!”
没有玻璃瓶,这也是个折中的法子。
乌梅依旧一副好脾气的模样,软言软语的对半夏说道,“半夏,你真的是那样想的?”
“想什么?”
“就刚才你跟姑姑说的那些话啊。”
刚才?半夏眯着眼睛又打量了一下乌梅,“谁让大姐这么美,我这不是怕姑姑拐了你去嘛!”
乌梅脸色又是一红,瞧着红扑扑的,穿着的衣裳虽然不鲜亮,也显得亭亭。
“但……”
半夏回过神来。“大姐,你可要想清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虽然是好心好意,但难保小姑姑就这样,你看她请你过去,本来就透着诡异,过去了哪里是带孩子,还有屋子里的人也古古怪怪的,你性子太好,千万不要让她拿捏住你,到时候你想想薄荷跟二伯父二伯母该多难过?”
说了这么一通,乌梅点点头。“我晓得的,我想着是亲姑姑,总不至于……”
苏春儿那么明显,乌梅总不是傻子。
“你晓得就好,反正有些事情不愿意就不做。既然姑姑是亲戚,要她真的疼你就不会让你为难,要是不疼你,你何必理会她对不对?”半夏说起道理来总是一套一套的。
乌梅想想也无法反驳,只担忧,“半夏你刚才说话太狠,你还小呢。这有些事情不要太操心,没事的,啊?”
“我怎么狠?奶奶十日八日的,总咒我们的死活,我这不过是有口无心不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不会手下留情。”半夏张口就来。
最后。等两个人捧着鹅卵石回到家里的时候,也没能说出个对错来。
乌梅钻进灶房里去帮忙做饭。
半夏则拿着两个鹅卵石有一下没一下的敲打着,发出得得得的声音。
李氏朝着她微微一笑,有些奇怪,“这是怎么了。你去你小姑姑那?”
以前半夏除了牛岭,可从来没说过自己主动去哪。
“娘,说来也好奇怪,为啥她突然带大姐过去,我们过去哪里见到米花,她那屋子里还有一大伙人在那,看人的眼光真的好不舒服,她还叫姐姐大妮。”半夏想不明白,索性一股脑儿告诉李氏。
本来见半夏在那摆弄石头的李氏,只是随口问问,没想到还真的问出一些什么来,脸色就严肃了很多,手头上的菜都放在一旁,坐过来一些,“半夏,怎么回事,你从头到尾的跟娘说说。”
见李氏突然间紧张起来半夏有些纳闷,也还是老老实实重复了一遍,包括在路上的话,还有苏春儿让她拔菜秧,进去之后见到的几个人,苏春儿那奇怪的表现,而后就是被带去屋子里,出来的时候又遇见一个从窗户里出声的人。
“娘,究竟怎么了?我就是怕大姐吃亏才一起去的,但人那么多,也不知道姑姑怎么想的,反正出来的时候她还骂了我,我给骂回去了,她要是打什么鬼主意,我就咬着她不放,总要加倍奉还的!”半夏想着苏春儿那副德性就来气。
反正在她眼里,这么一大家子,她可没有那种所有人都是亲人自己人的想法,她的家人就是李氏苏有礼还有哥哥弟妹,包括二房的人,别的要说五叔还稍微好些,这跟血缘既有关系,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那个总是企图和稀泥的爷爷,比如那个精明会计算的大伯,他虽然能干,但在他眼里显然是三房总不至于有自己家人重要,他这样想半夏一点都不怪他,但他总是觉得三房傻子一样好算计,也别怪自己跟他没有什么亲情。
是以说出这些话来,半夏没有半丝愧疚。
李氏的眼神却有些复杂了,“半夏,你也不要恨他们,总是你的长辈,这些是长辈之间的事情,你还小呢。”
跟乌梅的语气,何其相象。
半夏呵呵一笑,转移话题,大人做事总是不想牵扯到孩子,但小一辈的自然生活在这言传身教之中,想要不受影响又怎么可能呢,只她不希望李氏担心,“娘,到底有没有什么事啊,透着怪异。”
“没事,娘在想,那生菜秧子不要也好,我们这边还有白菜种,点上去也已经发芽了,生菜很快就有,还有莴笋,也够吃了的。”李氏也顺嘴说道。
说到这,半夏也来了兴致,“娘,给我两个大海碗好不好,我保证不弄烂,装上水,我把这鹅卵石放进去,可漂亮了,再养两个蒜头,会长出蒜叶的,到时候用来炒菜!”
李氏没有反对的意思,半夏就自己去捣鼓了。
见半夏忙活,李氏出了自家的房门,往灶房那头看去,“乌梅,你娘呢?”
“在熬药呢!”
李氏绕到堂屋跟灶房中间,两堵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巷子,孙氏灰扑扑的身影就蹲在那,手里拿着一把蒲扇在愣神,连药扑出来都不知。
李氏赶紧过来,把盖子揭开,“二嫂,你想些啥呢?”
孙氏这才回过神来,手忙脚乱的又是把火撤出来又是挥动扇子,而李氏从侧面看着她的面容,皱纹居然有些深了,想当初自己嫁过来的时候……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