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失去了速度的骑兵,然后被对方长枪兵和步兵包围。我们缺乏步兵来摧毁那些平射炮。对方在投射量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事后徐立这样回忆道。
    面对周围越聚越多的俄军主力,徐立的装甲营从攻击开始转入防御,两个营交替掩护向后方撤退,按照他们的计划,第二次攻击将等到两个负责扫荡的装甲营集结完成后再展开。此时的俄军虽然已经被打乱了节奏,但是自保能力还是有的,上万的步兵和骑兵还有大量的平射炮和坦克,足以让2个营的华夏装甲部队折戟沉沙。不过让徐立想不到的是,再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已经不是主力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风临一世的打赏,以及书友swj‘mk的2张月票支持。

第七百二十六章 钢铁狂潮
    就在利涅维奇正在考虑是继续打下去还是选择撤退的时候,就在前线的俄军进退维谷后方一片混乱的时候,就在蔡锷一直盘算着彭毅的主力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到位的时候。从战车的西北方向传来的隆隆炮声彻底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是6寸重加农炮!”如同重锤凿击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近,炮弹带着死神的呼啸向着俄军主力部队集结地域飞去,而在空中,还有两艘飞艇!而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事实,那就是彭毅率领的主力部队终于到了!
    蔡锷因为指挥主力抵御俄国装甲集群的进攻,所以并没能第一时间联系将情报送给彭毅,但是因为蔡锷前期的一系列行动大大拖延了俄军的进攻步伐,所以以至于当彭毅的前锋部队到达指定位置准备包抄的时候,发现蔡锷居然在主动攻击俄军,随后俄军大转向向着位于右翼的蔡锷旅发动进攻。本来此时的彭毅已经可以投入一部分部队了,不过为了能尽可能的确保优势,彭毅还是忍住了,直到蔡锷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将俄军的部署彻底扰乱后,彭毅才最终投入战斗!
    对于彭毅这种打法,后世在华夏陆军中还产生了一些争论,一方面有人认为彭毅在蔡锷旅打到油尽灯枯的时候,损失了大量的技术装备和人员后才投入战斗这是一种对友军极不负责任的态度,甚至有人说这在华夏陆军中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毕竟无论是北洋时代还是之前的战斗。都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而另一批人则认为彭毅的做法没错,在最恰当的时候投入决定性的力量是最好的,如果不是蔡锷彻底打乱了利涅维奇的部署。面对有防备的敌人,彭毅的主力部队损失一定会增加不少。为了战斗的胜利这样做无可厚非,以小到牺牲换取更大的胜利而已。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而作为当事人的彭毅和蔡锷却并没有太多表态。有很多事情理性和感性是冲突的。直到一天,蔡锷在一个高级军官的聚会中说出如果他是彭毅的话,也会这样做的话,才最终结束了这场争论。战争是要流血的。有的时候铁血就代表胜利和效率!
    虽然发起进攻的时间晚了,但是彭毅的准备还是相当充分的,别的不说6寸重炮就被彭毅拆成三大件送到了前线!这些火炮本来是打算交给马玉昆的。结果因为运输能力有限,所以就暂时放在彭毅这里,再加上时间变得充裕起来,而俄国人也有107mm加农炮这样的大家伙。所以为了增强火力。彭毅将这些重炮一部分搬到了战场。除了装备之外,彭毅的部队包抄的也十分到位,他的部队已经像一个巨大的口袋一般从西北方向将整个俄军快速集群兜住,除了部分装甲部队继续围堵正处于混乱中的俄军辎重和运输部队之外,主力已经季节到了俄军进攻部队的附近,而威力巨大的152mm重炮则是这次进攻的前奏!
    如同流星一般的炮弹划过了天空,45kg重的重磅炮弹在俄军的阵地中绽放出一朵朵死亡之花!刚刚被徐军搞的焦头烂额的俄军主力部队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炮击彻底打懵了,一团团烈焰裹挟着巨大的能量和弹片横扫周围的一切。无论是战车、火炮亦或者步兵,在这无坚不摧的钢雨之中最终化为了碎片。一个个高高腾起的烟柱如同某日的审判之剑一般。让所有俄军感到了死亡的来临!
    俄军没有构筑任何有效的阵地,步兵没有地方躲藏,只能尽可能的将身体蜷缩在装甲车后面或者找一个小山包藏起来,紧贴地面的身体感受着大地的震颤,耳边不断响起炮弹爆炸的声音,无数的弹片在头顶飞舞,感受着死神的临近。骑兵早已经放弃了他们的马匹,任由马匹在阵地中乱跑,最终被炮弹炸成一堆肉泥或者被自己人打倒。紧绷的精神在这一刻最终崩溃,他们不顾周围军官的威吓,抛下了身上所能丢掉的一切。在弹雨中向着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向跑去,但最终这些人不是被炮弹撕碎就是被督战队的子弹干掉,没有一个人活着走出战场!
    就在步兵和骑兵在猛烈的炮击下迅速崩溃的时候,俄军剩余的装甲车辆也不好过。他们茫然的操作着手中的战车,在钢铁的洗礼下移动着,此时的他们不管周围的情况,也许他们的车前面是一门火炮,也许是自己的战友,甚至于可能使他们的长官,但是任何东西都无法组织他们将前面的东西碾成碎片,虽然依靠装甲的保护,他们可以避免大部分弹片的攻击,但是弹片和钢珠不断敲击装甲的声音依然让俄国战车驾驶员感到恐惧和惊慌。
    在6寸重炮加入攻击后不久,移动到前线的160mm重迫击炮也加入了炮击,这些线膛迫击炮除了射程之外,无论是角度还是投射量都要超过6寸重炮,而且他们的数量更多!如果说刚才6寸炮的弹雨只是“大雨”级别的话,那么这些线膛迫击炮的就将投射量直接提升到了“暴雨”级别!数十门重迫击炮打出的炮弹形成了一道道弹幕在俄军阵地上不断滚动,第一组炮弹的弹幕刚刚远去,第二组火炮的弹幕又再次来临,如果说6寸重炮只不过是打掉了俄军部分节点,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恐惧,那么随后到位的重迫击炮就如同磨盘一般最终将俄军重兵集团一点点碾碎!
    而就在炮兵如同打地鼠一般将俄军主力拆散打碎的时候,彭毅一口气投入了6个营的坦克和突击炮外加大量的步兵参与到了对俄军的围剿之中,如同拉网一般展开的华夏陆军主力将整个俄军主力围住,而并不立即发起进攻,在这一战中,华夏的人员损失一经够大了,能够用炮弹解决的问题就不用人命解决了,本来作为突击矛头的装甲部队在这一场战斗中更像是一个围堵者和收容者,将抵抗的俄军打死,将投降的俄军赶入战俘营。俄军主力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炮击结束后,在大量的步兵掩护下,装甲部队开始分割剩余的俄军,不错此时的进攻已经和打扫战场无异。
    仅仅3个小时的时间,利涅维奇就感受了一把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原本自己至少有把握歼灭华夏陆军一个整旅的。但是突然感到的援军将他部队打得七零八落,如果自己能够在巩固阵地的前提下,稳扎稳打的话倒还可以多撑一段时间,但是现在的结果就是前面没打下来,自己的软肋也被对方绞碎。虽然因为战场巨大,初入战场的彭毅主力又急于围歼俄军主力,所以并没有对散布在各地的零星单位和后勤单位展开一次彻底的清剿。但是利涅维奇知道,战争打到这种程度,全军覆灭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主力部队被围歼的时候,利涅维奇已经拿不出一支预备队来支援了,装甲车辆自然不用多说,都配属给主力部队担任攻坚了,步兵和战防炮本来还是有一些的,但是奈何大部分已经被对方四散突击的小部队摧毁,即使还有一些剩余,这些平射炮也只能用于防守而不能用于进攻。而且就算走现在都有点不太可能了,原因很简单,马匹和车辆损失太大了!没有马匹或者卡车进行拖运,这些沉重的火炮怎么走?别说装备带不走,人都走不了,上百公里的距离,你让俄国人两条腿跑回去?
    就在彭毅收拾掉俄军主力之后,大量的装甲小队开始如同梳子一般扫荡战场上的残敌,战斗进行到了这个程度,即使最为死硬的俄军都放弃了抵抗。在茫茫的荒原上,没有马匹没有足够的补给,到处都是喷吐着致命弹雨的华夏装甲部队,而自己找不到同伴,战场情况也不清楚,各种流言开始传播,军心已经彻底散了,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遇上围剿过来的华夏陆军的时候,放下手中的武器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即使利涅维奇也在当对面的坦克冲上来之后选择了投降。而伴随着俄国机动兵团的覆灭,远东俄军最后一支精锐野战部队也最终灰飞烟灭。
    在被俘前,利涅维奇最后的一封电报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这场战争已经失败,俄国最终失去了对远东的主导权。”而当看到这封电报后,库洛帕特金也十分赞同他的观点,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库洛帕特金也认为俄国人不可能赢得战争,兵力和装备的劣势暂时不提,交通运输能力就差得太多了,俄国只有一条“勉强”可以使用的铁路,而华夏则在自己的阵地后方建立了近乎完整的铁路和公路体系。之所以打到现在,库洛帕特金更是为了一个损失较少而且比较体面的结局,而现在,这一切都已经变的不可能。打的时间越长,那么损失就会越大!
    按照华夏陆军的计划,在彭毅消灭了俄国人最后的精锐部队后,在南线的马玉昆应该立即发动进攻,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来自总理府的命令却让马玉昆的大军停止了脚步,政治上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军事上,而这一次英法两国终于决定走到台前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好读0420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二十七章 一天三十万英镑!
    自从钱这种东西出现之后,这种东西就有一种非凡的魔力,可以让兄弟阋于墙,同时也可以让仇敌变成朋友!比如说当年普法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大军刚刚把法队打得七零八落,威廉一世刚刚在凡尔赛宫进行加冕。结果在巴黎公社成立后,德国人就十分默契的将十万法军俘虏还给法国政府,随后又允许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军从德国防线上通过。一连串的黑手让巴黎公社没几天就被摧毁。原因何在呢?就因为当时的法国银行间们表示,如果巴黎公社存在,那么普法战争结束后停战协议规定的50亿法郎就无法兑现,在金钱的强大威力下,普鲁士就差点没亲自操刀上去了,刚刚还拼的你死我活的法德两国立即一起剿灭了巴黎公社,这就是金钱的力量。
    而这一次,英法两个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兼金融强国再一次发动了金元攻势!而这一次华夏政府也被迫中招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很不看好俄国人的情况,早在利涅维奇出发的时候,英法两国陆军高层就认为这是一场必败的战役,因为俄国人什么水平他们最清楚,比华夏还清楚,华夏也许仅仅对当面之敌清除,而英法两国对俄国的政局和力量则是摸得清清楚楚。败局已定,而且尼古拉二世还不想放弃,在战略和战术上俄国都犯下了太多的错误,但是没办法,即使俄国人是猪队友,那也是英法的队友!不能放着不管啊!
    “如果贵国能够暂时放弃对俄国远东军团的围攻。保持前线的局势10天不变,那么我们可以为贵国提供3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在彭毅将利涅维奇的部队消灭掉后的第二天,英国大使专门找到了负责外交的张佩纶。并且开出了一份在目前华夏无法拒绝的条件,只要停手十天,就可以拿到3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停站一天就30万英镑啊!
    而当张佩纶将英国公使的意思告诉徐杰后,徐杰同样也没抗住金英镑的诱惑,表示可以有条件的接受英国人的提议,其中条件如下:第一,华夏陆军只是停止对尼布楚要塞群的军事进攻行动维持现状。在其他方向上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第二,英国人承诺的贷款必须立即兑现,在停战期间。每天提供的贷款数额不能低于15万英镑,在最后一天来临前,必须兑现至少200万英镑。第三就是在这段时间,俄国人不能再向远东抽调部队。其中远东的概念不是单纯指战场。而是任何跨越乌拉尔山进入亚洲的俄国部队,也就是说,只要俄国有新军队跨越乌拉尔山,那么这个协议自动作废,而且华夏政府不会退还已经拿到手的英镑!
    所谓兵贵神速,这句话在九成的战争中都是适用的。但是徐杰依然接受了英国人的要求,这倒不是说被300万英镑买通了,而是说华夏陆军需要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调整。而俄国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玩不出什么花样了,从战场情况来看。俄军的通往前线的运输线已经彻底断了,而且俄国人也确实抽不出更多的兵力了。先不说如何把部队从遥远的欧洲运过来,就算还有军队,大部分部队也要用在镇压国内的势力和威吓正在巴尔干半岛大打出手的土耳其,偌大的俄国现在一没有运力二没有兵力三没有财力来继续打下去了。至于说俄国正面的部队吗?除了要塞守备部队的重炮之外,俄国人的野战部队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打的都没有了,那就真折腾不出什么了!
    而华夏陆军这边呢?经过此战之后,别的不说,光俘虏就抓了2万多!还缴获了大量给养和装备,处理这些人员和物资就需要一些时间,毕竟彭毅手下的是机动部队而不是收容所。而处理完之后,还要继续向南线推进,这样需要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华夏陆军前线发现,从后面绕过攻势攻击俄军防线会容易很多,环形工事永远是最好的防御,但是俄国人显然不可能把所有的防御工事都弄成环形的,有太多的堑壕对于后方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这就好比那把刀子对准一个只有正面防御的士兵,从后面捅无疑代价更小,当然,这需要时间调兵。综上所述,徐杰认为暂时停止十天是利大于弊的。
    徐杰认为自己赚了,而同样,英国人也认为自己没赔,这十天时间英国和法国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说服俄国政府接受华夏政府的条件来结束这场在远东的战争。在此之前,英国人已经转述了华夏的条件,华夏的领土要求和安全要求都已经送到了尼古拉二世的面前,但是对于这个囊括了贝加尔湖广大地区的协议,尼古拉二世表示无法接受,并且命令前线继续交战,才导致了利涅维奇战斗群的覆灭。英国人和法国人认为现在到了俄国人解套的最后的时刻了,好歹包围圈之中还有十余万大军,从数量上还剩一半左右。拿300万英镑的利息买十几万俄队和所配备的武器在英国人看来还是很值的,这些部队经过整备和武装后还是可以用在欧洲前线的。英国人心中盘算着。现在尽可能的保持俄国人的元气对于以后的战争会有难以预料的影响。
    华夏政府和英国人都认为自己不亏,而俄国人则认为自己吃大亏了!尼古拉二世看着英国大使送来的照会,大骂自己的爱德华舅舅无耻之极!试图用俄国的土地和利益来换取英法的利益!这在尼古拉二世看来几乎是难以接受的!不过要说继续打下去,即使骄傲和跋扈到一定程度的沙皇也认为远东的陆战已经是一盘死棋,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而且作为俄国最大的金主和唯一可以依靠的强国,英法的意见自己不能不听!
    而且即使尼古拉二世可以无视十几万俄军的生死,但是对于他们的装备他却不能无视,为了经营好尼布楚要塞区,俄国人将大量的重炮和弹药囤积在那里,这可都是钱!而且不少东西都是从法国进口的!换句话说俄国可以承受有生力量的损失却无法承受军备和给养的损失,这些东西都是用钱和时间积累的,而后者更加珍贵,因为俄国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德奥就会动手!也许是明天,也许是十年后,谁说的清楚?不过现在巴尔干地区倒是挺乱的。
    经过一番商议和挣扎之后,尼古拉二世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在英国人和华夏的密约签订3天后,尼古拉二世第一次回应了英国特使,尼古拉二世表示,可以部分接受华夏政府的条件,但是双方的新国界划分应该以现在的控制区为依据,包括尼布楚地区俄国人也可以放弃,但是更多的地方是不要想了,而且在赔款方面,尼古拉二世表示俄国人不会为这个协议赔偿哪怕一个卢布!对于俄国人的表态,英国政府表示了无奈和惋惜,因为他们知道,华夏政府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协议的。而自己的300英镑无息贷款恐怕也无法挽救包围圈中的俄军。
    不过英国人还是将其作为试探送到了徐杰面前,而徐杰的答案自然是拒绝。“如果将整个战区比作一个鸡蛋的话,我们已经敲开了这个鸡蛋的外壳,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了,我们不可能只拿走一些无用的蛋壳而将里面的东西还给俄国人。”徐杰在解释自己的想法时,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战争就是为了利益,没有利益谁会去打仗?
    既然英国政府无法阻止俄国远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