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6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国人在同时和英法拉关系,和华夏勾心斗角的同时也不忘拉拢俄国人。美国驻俄国大使已经在私下里和俄国政府代表进行了多次的接触。在接触中俄国人承认和华夏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暗示那些出现华夏军团内部的俄裔部队其实是正规的俄军。按照俄国人的说法就是:“我们现在需要找一个更好的合作伙伴,华夏和美国谁的出价更高我们就帮助谁。”虽然这句话的可信度让人怀疑,但是俄国人左右逢源的想法还是显露出来。美国人不怕俄国人有这种想法,因为在美国人看来,相对于和俄国接壤、并且从俄国占领了大片领土的华夏,美国其实更可信,而且也更希望俄国能强大起来!
    “美国人已经和俄国人联系上了,而且进展似乎颇为顺利。”在一次会议结束后,重新回到北方军区的彭毅将一份文件送到了徐杰桌面上。他的话语中透出一丝忧虑。他可不想让华夏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俄军给美国人出力。
    “是要采取一些行动,但是不要太过激烈。美国人还是太自信了,以为凭借自己和英法两国再加上一个缩小了好几倍的俄国就能解决同盟国吗?”徐杰冷笑道。“当战争真正打起来后,俄国人会意识到真正能主宰俄国命运的人会是谁!”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德玛尼、酷酷滴猪、鼠行天下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更新换代
    “各位,我现在宣布一下总参谋部下达的新命令。”彭毅走进会场之后看了一眼在伊朗战争中自己的下属后说道。“现在把你们所有的29型坦克都留在仓库,移交给新来的友军和伊朗部队,所有坦克部队人员轻装撤出。”片刻的宁静之后,人们终于反映过来,会场中顿时出现一些窃窃私语,然后是较大声音的一轮。田勇对旁边的周宣说道:“一纸命令就让我们从装甲兵变成步兵了?还是靠两条腿走的那种!”
    “别瞎想了,把这些坦克弄回去成本也挺高的。还不如移交给友军。放心吧,少不了你们的坦克。顺便,我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我国准备大量处理剩余的29型坦克了,在伊朗的不过是第一批而已。至于为什么,我想大家应该多少都能想到一些。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都要和这些老伙计说再见了。”彭毅的话语十分平淡,不过这平淡的话语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华夏准备大规模换装了!
    早在伊朗战争之前,华夏各大坦克制造厂就已经展开了新式坦克的设计和样车制造工作。早在一年前的军队高层会议上,徐杰就提出了29型坦克需要适时放弃的要求。30多吨的坦克底盘虽然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改装成坦克歼击车和突击炮,但是作为坦克本身,却没有太大的提升了。作为穿越者徐杰对历史还是有些了解的,虽然历史上的t44和t54同样是30多吨的战场,尤其是t44只有32吨不到。就拥有了车体正面上部90mm倾斜60度的防御。车首下部也有90mm倾斜45度的防御水平。侧面装甲最厚也有75mm。再加上一门100mmd10t主炮,数据简直是太出色了。以30多吨出头的坦克灭掉历史上的虎式坦克的标准啊!
    但是实际上这款坦克的产量并不大。而且开始的时候还存在各种稳定性问题,比如说因为发动机横置虽然减少了车长和重量。但是却引起散热不好的问题。这款坦克纸面性能确实不错,但是备弹量和人机功效以及开始时的稳定性实在有些差。徐杰不知道如果自己搞这款坦克的话到底能弄出个什么结果。这个位面华夏不是俄国,需要尽可能降低坦克生产难度来保证数量。所以徐杰宁可将坦克造的大一些,稳定性好一些,故障少一些。如果将目标放到2战历史上后期的重型坦克上的话,纸面性能最好的无疑是俄国人的is3型坦克,这款的正面装甲是由3块钢板拼接而成的,其中正面最大的两块是厚达110mm的装甲板。其中相对于垂直的角度为56度,水平方向还有30度的倾角。据说相当于61度的倾斜角。而侧面防护也不错。侧面上段的厚度为90mm倾斜60度。下段为60mm垂直装甲这个侧面上段防护拿出来可比历史上的豹子正面都要强不少!
    而炮塔防御也不错,炮塔底部的装甲厚度达到了240mm以上,而随着向上倾斜的角度越来越大,装甲厚度开始下降,不过也超过了120mm。这样的纸面防御绝对堪称超一流水平。如果光看纸面数据的话,这款坦克同样也是可供选择的产品之一,但是和t44一样,人机功效太差。另外加上一点,is3的122mm主炮的炮弹重量太大了。而且操作人员的空间又太小,所以is3的火炮射速一分钟也就是1。5发左右,考虑到当时坦克悲催的首发命中率,再考虑一下当时坦克的设计距离。如果is3冲到前面的话,很容易被绕死啊!再加上122mm火炮太沉了,而且转动力矩比较大。导致了is3的炮塔转速也比较悲催,所以更加增大了被绕死的可能性。据说。据说啊,is2曾经还在近战中被追猎者绕死!后者可是坦克歼击车啊!总之对于徐杰来说。俄国人的设计是可以借鉴的,但是不能搞的那么极端!毕竟人机效应还是很重要的。
    相对于坦克的吨位和设计,火力反而是最好选择的,因为协约国和华夏是盟友,双发可以共享一些技术,实际上英美两国真正发力后再火炮方面也是强于德国和俄国的,英国人的17磅炮的身管长度不到60l,就已经和德国黑豹坦克的75l70一个水平了,使用脱壳弹的时候还有超出,而美国的m3型90mml50火炮出来之后也几乎和虎王的88mml71一个水平。所以说华夏下一代中型坦克直接用历史上的90mml50火炮就可以了。当然,在一代神弹t33出来之前,m3型坦克炮还没有那么神。
    徐杰将新一代中型坦克的重量定在40吨出头。主炮的暂定为90mml50级别的火炮,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更换90mml70火炮。(这一款也是历史上的火炮。)在徐杰看来,这个级别的火炮基本上可以包打所有55吨以下的坦克了吧。而且正常备弹量应该在50发以上。辅助武器为7。62mm机枪和位于车顶的一挺m2型50口径机枪。正面防御的话,徐杰的选择是增加倾角。55度肯定不行,60度其实也不是特别够。历史上最大倾角好像有78度的(比如瑞典的s型坦克,好吧那货更像是一辆坦克歼击车。)徐杰做的不那么绝,至少也要达到65度左右吧。
    华夏新一代坦克的正面上部防护应该在90mm倾斜65度左右。首下防护为90mm倾斜50度左右。如果重量不行的话,首下部分可以稍微削弱一些。炮塔部分的防御同样不能弱了,欧美坦克的炮盾和炮塔前部装甲共同构成防御的模式徐杰并不是很喜欢。因为炮盾和炮塔的重合部分有限,而且角度不是很好。徐杰的意思是借鉴历史上is3的铸造炮塔。炮塔下部厚一些,上面随着角度的增加逐渐削弱。铸造炮塔的质量虽然可能没有焊接的炮塔好。但是其以生产性还是压到了性能上的瑕疵。
    因为重量限制在40吨出头,同时还要求保证载弹量和成员空间。所以坦克的侧面防御就非常有限了。华夏陆军的解决办法还是强化前部,弱化后部,前部的75mm倾斜30度。然后车体前部靠下的位置是60mm垂直。后部车体的上部削弱为50mm倾斜30度。下部则是50mm垂直。这样的防护使得战车前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免疫75mm火炮的侧击,只要不是特别猛的就行。
    动力系统选择的是500hp左右的发动机,徐杰不是没想过横置来减少车体长度进而削减车重,但是横置悲催的散热让华夏技术人员十分的犹豫。所以在试制养车的阶段中,华夏研制了两种样车,一种是使用横置发动机的样车,而另外一种则是纵置发动机。而后者的重量比前者重了大约3吨左右。
    这款坦克暂定名称为35型坦克。其将成为华夏装甲部队在2战时期的标准配置。而以这款坦克为基础。华夏同样打算设计一个系列车组,35型坦克歼击车自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当华夏情报部门获得了德国人的虎式坦克的只言片语之后更是认为这是华夏新一代重型坦克出来之前,需要有一款在防御状态下可以抵御对手的坦克杀手。虽然华夏对这款德国坦克的性能不是很了解。但是据说其正面防御力不会低于100mm倾斜55度角的防御标准。这就对华夏目前的火炮构成了极大的挑战。至少目前华夏没有一款火炮可以在700米外打穿对手,使用金币弹也不行!这么名词是徐杰发明的,难道是因为高速穿甲弹中的钨合金太贵了?反正徐杰是这样解释的。
    而在火力选择方面,华夏军队内部出现了很大分歧,单纯从火炮制式上就有3种,分别为90mml70火炮、105mml63火炮以及122mml55火炮。这些火炮的支持者们都有十足的理由。90mm火炮最成熟,而且弹药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备弹量。而105mm火炮威力更大而且将是下一代重型坦克的制式火炮,兼顾了武器的通用性。而122mm火炮不用说威力肯定更大。尤其是榴弹威力。让人十分满意。29型突击炮的战果让陆军中的一些人倾向装备更大口径的火炮。唯一的问题是火炮重量太大,而且是分装弹,无论从备弹量还是从射速上来说都存在一些问题。
    陆军最终的选择还是倾向于105mml63火炮。这种火炮和华夏下一代重型坦克的主炮是一样的,而且尺寸和规格适中。105mm火炮几乎是目前华夏坦克手可以人力快速装填的最大口径的整装炮弹了。如果继续扩大口径的话。那就只能用分装炮弹,29型突击炮的榴弹威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其射速同样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款坦克歼击车,再有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射速用来较射。至于说为何放弃90mml70火炮。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威力不够。即使90mm火炮拥有可以和105mm火炮比肩的垂直穿深(这里的垂直穿深是说打0度倾角的装甲。)但是在面对大倾角装甲时,小口径火炮有着必然的劣势,而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这种劣势会进一步放大。
    从华夏目前的战术需要上来看,华夏的35型坦克的正面虽然强悍,但是作为一款撕裂对方防线的坦克来看还是不够的,因为这款坦克的侧面防护太差了,2战和后世冷战要求不同,在拥有一个强悍的正面的同时,还要有一个能抵御大多数攻击的侧面防御才算可以。而35型坦克很难实现这个目标。所以陆军方面希望有一款专门的“突破坦克”。这种坦克数量可以不用太多,但是必须足够强大,能压住目前得知的所有他国坦克。以及未来4年内出现的新式坦克。新式坦克的重量被暂定为55吨。而这个指标被送到徐杰那里后,徐杰大笔一挥又加上了一句话:“在稳定性可以保证的情况下,坦克重量可以增加到60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想想德国人历史上在战争后期鼓捣出来的虎王式坦克,徐杰对的德国人在坦克重量上的追求从来不怀疑。这个位面德国人的工业能力更强,资源更多,能出一款70吨坦克似乎问题也不大。“德国人会不会把猎虎的128mm火炮给按在虎王上啊。”没事的时候徐杰脑袋中蹦出了这样一个想法。而且从历史上看,冷战初期的重型坦克似乎没有低于60吨的,比如说is7、m103还有征服者坦克。(is3什么的就不说了。)就算抱着未雨绸缪的想法,徐杰也愿意将这款坦克造的好一些。这款坦克是真的只要性能和稳定性,不考虑造价了,而且有足够长的时间来慢慢研究,其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华夏参战时间会比较晚,另外一方面是徐杰认为35型坦克对抗目前的德国新式坦克似乎差不多也能够用,反正坦克不行的话就上坦克歼击车。但是实际上,这个位面的新虎式坦克还是有些超出了徐杰的预料!
    既然时间、经费足够,而且不用太多的考虑造价因素。所以华夏的设计师们把一些原本处于设想阶段的事情都搬到了新式坦克上,比如说垂直稳定和水平稳定仪。再比如说在坦克上安装光学测距仪。如果说前者的难度还不算大的话,那么后者恐怕就有些难度了,因为坦克毕竟太小太轻,在通过凹凸不平的路面时会产生颠簸,这会导致光学测距仪的误差。而一旦出现误差,负责的测距仪实际上还没有原有的简单瞄准体系好用。
    而在动力系统上,设计师们也别出心裁,原有的坦克发动机和用航空液冷式发动机改出来的备用动力组已经无法满足设计师们的需要了,有的人甚至提出把快速鱼雷艇的柴油机扔到坦克上的建议,这个建议着实把人吓了一跳。而火炮方面军费也提出了使用120mm火炮的计划,而为了保证状态速度,坦克上可能要配两名装填手。。。。。。。于是乎坦克乘员又从4名变成了5名。
    就在华夏的坦克设计人员们打算搞出一台举世无双的战车时,海军方面也没闲着,在徐杰的亲自督促下,华夏最新一级航母也在酝酿之中。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吃掉你的点心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
    如果说陆军的装备还可以慢慢等的话,那么海军的装备可就等不起了,徐杰认为满打满算华夏海军最多也只有4到5年的准备时间,德国人不会让协约国等太久,德国人逐年增长的军费已经告诉世界他们打算进行一场大战。在这场大战中主要大国都无法避免。华夏也必须尽早的做准备。作为海军出身的徐杰,对于海军建设自然十分关注,而在结束了陆军坦克更新换代计划的讨论后,徐杰又接见了以杨用霖为首的华夏海军高层军官。以及从美国刚刚回来的苏默等人。
    作为穿越者,徐杰对那个位面的美国红旗军演十分推崇,用一支精锐的部队来模拟对方的战术作为蓝军,进而锤炼部队的做法是一种高效而有针对性的演习。所以徐杰也责令华夏各个军种成了蓝军部队,仿照红旗军演的做法来训练自己的部队。海军方面自然也组织了一支专业蓝军部队,而且根据收集来的情报和徐杰的猜测和引导去模拟未来德国海军公海舰队的战术。华夏海军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收集到情报已经考虑到拥有更大航空母舰的德国人可能会在航空母舰上部署更大的作战飞机以及制导武器。另外结合在伊朗战争末期,德国空军中出现的新式快速战斗机(fw190)华夏海军对德国海军的未来战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德国人正试图提升航空母舰编队的攻击速度。德国新式飞机速度很快,而且燃油也比较多,虽然从外型上看比较小。但是我认为他的有效载荷应该和我们的石茶隼式战斗机差不多。这些飞机稍作修改就可以成为一款相当不错的俯冲轰炸机,其定位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海鸥式战斗机。”说到这里杨用霖嘴角不由的抽了抽。因为在他眼中海鸥式飞机一直是轰炸机。而在前不久换装了一台新式双排18缸发动机后,海鸥的飞行性能直线上升。甚至有了和石茶隼相近的性能!这可能是各位单发飞机中唯一一款从“轰炸机”变成“战斗机”的吧!
    “单发鱼雷机想要实现高速巡航恐怕有一定的困难,鱼雷的重量和体积对飞机巡航速度的影响很大。所以如果他们不想将编队速度变慢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使用双发飞机。而德国人的新航母完全可以容纳类似蚊子大小的双发飞机运作。如果未来我们和德国海军交手的话,从他们发现我们到他们的炸弹落到我们的头顶上可能只用90分钟时间!这对于我们的防御力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杨用霖的话中充满了忧虑。
    “双发舰载机的威胁远不是单纯的提高了机群的飞行速度。德国人完全可以再双发飞机上加挂制导炸弹、或者加上电子设备和雷达,增加航母舰队的预警能力和电子战能力。德国人的电子战水平有了长足的提升,这让他们的舰队更加敏感和隐蔽。这些非战斗飞机带来的效果甚至比那些挂满了炸弹的攻击机更加可怕。对方的电子战飞机可以直接削减我们的雷达预警距离。再加上他们的高速机群,我们的防御准备时间被大大缩短了。”叶铭在一旁补充道,曾经在兵棋推演中大声英国人随后又败给苏默的叶铭就是现在海军蓝军部队的总指挥,专门研究和分析德国人的战术。
    “那么如果双方距离350千米交战的话。在同等舰队规模下,我们换海鸥式战斗机后如果同时发现对方,我们的航空母舰自卫机群可以有效防御对手的进攻吗?如果德国人使用的是新式战斗机和快速轰炸机的话。”徐杰问道。
    “如果双方同时发现对手,然后彼此起飞第一波攻击机的话,双方几乎是相互摧毁的结果,因为双方发机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350千米对于德国人的快速机群来说也就是55分钟的路程(包括空中整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每艘航空母舰最多只能整备出一个中队的战斗机,并完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