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天翔对冯俊才惊人的记忆力感到十分惊奇,深深地望了冯俊才一眼,微微笑着对徐方说:“你可不要被这种外表所蒙蔽,特别是表象所指正的定式,若非故意,必有隐情和奥妙。”
    齐天翔说着话,示意徐方继续前行,慢步从办公楼的楼道穿过,楼后面是三排青砖瓦房,院子很大,很空旷,环楼种植的杨树高大挺拔,绿荫密布,使得整个院子静谧安详。
    “眼前的小平房就是县委、县政府的枢纽所在了,整齐排列的平房尽管看上去陈旧,可方正规矩的布局看上去很舒服,也可以看出当年繁盛时这样的建筑布局,给人身心带来的愉悦和自豪。”齐天翔慢步地走着,对徐方感慨地说:“这样的平房院落能够留存下来,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另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清醒,以及因地制宜的清晰发展思路,这就是我想让你看的原因。”
    “这就很难得了,能清醒地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短处,就能清晰地判断和决策,这样的院子本身就是一种发展思维方式,值得肯定。”徐方在短暂的惊异后,渐渐恢复了平静,接着齐天翔的话微笑着说:“不盲目,不冲动,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春种秋收需要按照自然规律,来不得半点捷。由此也可以看出,河阳县委、县政府还是很明白的。”
    听到徐方这样说,齐天翔微微地笑了,也知道达到了目的。让徐方看这些,就是要给他一个初步的印象,也给自己一个冷静的情绪。目的达到了,齐天翔也就在片刻的观察之后,与徐方一起随同冯俊才走上了办公楼,走进了二楼会议室。

第五十五章 农业为本(2)
    齐天翔和徐方走进会议室,顿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使齐天翔和徐方都感到有些意外。齐天翔随即也就明白了大家的用意,就微微笑着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前面,摆手示意大家都坐下,看到大家都不肯先坐,就率先坐了下来,温和地笑着看着大家落座。
    河州市作为河海省会城市,农业并不是突出的特色产业,比重也不大,可齐天翔调研农业生产的第一站就选在河州市,而且选择农业生产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河阳县。可以看出在齐天翔的心目中,河州市的位置还是比较突出的,也是想把这个印象以调研的形式,明确地传递给徐方这位农业副省长的。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姿态和表示,更是一种信任和倚重。
    这样的表示,还不是因为齐天翔曾经作为河州市委书记的偏好,作为省长的他,目前没有必要通过这种形式表达意图,而是试图通过这种行为本身,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对继任者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为新班子造势,这才是真实的目的。
    看来河州市的干部理解了齐天翔的用心,起码吕山尊明白了齐天翔的用意,齐天翔心里感到满意,可却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在看到众人都纷纷落座,并且安静下来之后。面向冯俊才微微地点了下头,示意他可以开始汇报了。
    冯俊才在齐天翔的示意下,慢慢地开始了汇报:“河阳县位于灵水河的南边,在河州市下辖的县市中,是唯一处在灵水河的南岸的县,与清河市接壤,处在灵水河冲积平原上。发源于灵山山脉的灵水河,将丰富的水利资源,带给了沿河流域,河阳县更是以地域优势,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自古就有‘灵山灵水富河阳之说’,历史上就是传统的农业生产重要区域,也是稳定的粮食主产区,对当时的河州府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全县地形南高北低,区域内丘陵和山地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全县如今有可耕种农田十二万七千余亩,旱地和山地有四万七千余亩,旱涝保收田八万余亩,粮食总产量一亿六千万吨,农民总收入二亿三千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严格意义上讲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县,县域经济主要还是围绕着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畜牧养殖和特色农业展开。近几年虽然有些变化,可变化还是不太明显,尤其是农民收入的提高幅度,还是不尽如人意。”
    冯俊才认真地看着自己的笔记本,边看边说道:“近些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们河阳县也出现了农民进城打工,以及土地粗放管理和撂荒的情况。我们这里是传统农业县,除了靠近山区的几个乡镇,大多处在灵水流域的冲积平原上,土地平展连片,肥力较好,很是适合农作物的生产和机械化作业。但由于承包之后无形中割裂了土地所有权的归属,使得整体农田水利设施没办法投入,以前建好的无法使用和维护,基本上处于荒废的境地,大型农业机械更是无法展开,新的农业科技和优良种子难以推广应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倒退的现象。”
    冯俊才详细地汇报着,看着齐天翔和徐方兴趣很高,就不再往下面说了,而是微微笑着看了一眼不远处坐着的向有志,慢慢地说:“这些方面的工作,向局长在这里做县长时都亲身经历过,也摸索出来不少积极可行的办法,比较有发言权,还是请他跟领导们汇报吧!”
    冯俊才突如其来的话语,使会议室里立即出现了一丝骚动,疑惑地望着冯俊才,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作为河阳县的农业工作汇报,即使县委书记汇报完,也应该是县长,或者是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接着汇报,怎么也轮不着前任县长,代表本届政府汇报工作。
    齐天翔却完全明了冯俊才的用意,也知道他作出这个表态的真实目的,同时也在心里对冯俊才的品行暗暗称赞着。看着众人满脸的惊愕,尤其是徐方脸上不解的神情,齐天翔附在徐方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深深看了冯俊才一眼,随即对有些不知所措的向有志微微笑着,温和地鼓励着说:“冯书记让你说,你就说几句吧!毕竟你这个农业技术专家,这几年倾注了不少心血,说说感想也是应该的嘛!”
    齐天翔鼓励的话语,如同一丝温煦的春风,迅即吹散了向有志心中的紧张和不安,也使得他更加明白了齐天翔和冯俊才的关切,以及助推他向上的良苦用心。
    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干部,尽管有着硕士学位,有农业专家和研究所副所长的身份,还有着几年县长的基层工作经历,但一步走到省会城市农业局长的位置,资历和经历还是略显稚嫩了些,无论是人脉关系,还是从政经验,都不足以应对官场纷繁复杂的关系和纠葛。
    当初是冯俊才向齐天翔力荐向有志,出任市农业局局长职务的,作为一个曾经的农业局长,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市领导,被打回到原来的县委书记位置,几年来郁郁不得志。与同样是出于义愤,舍弃省城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职务,主动请缨下来的向有志,两人配合搭档,沉下心来,按照自己当初的思路稳定农业基础,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反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齐天翔两次来河阳县调研,对冯俊才和向有志两人的务实,特别是河阳县农业发生的可喜变化感到欣喜,也十分欣赏和认可两人的工作作风。有意将冯俊才调回市农业局,可却被冯俊才拒绝了,并且推荐了向有志出任这个职务。当时齐天翔很是不悦,认为冯俊才是拿架子使小性,或者是倚老卖老,不但自己不服从组织安排,还要推荐一位资历和经历都显然不够格的向有志,分明是难为他齐天翔。
    但经过一次长谈,齐天翔改变了看法,并且对冯俊才的品行和德行有了重新的认识。一个曾经沧海的基层县委书记,能有如此清晰的分析和认识,不仅难得,而且可贵。
    在冯俊才看来,自己尽管可以调回市农业局,也可以尽心尽力地工作几年,可能的情况下也可以上挂一级退居市或政协。作为已经五十出头的年纪,能做事的时间也不过就是三两年,与其占着位置难有作为,还不如将机会让给向有志这样的年轻干部,他们需要历练,可更需要机会和平台。只要有积极向上的动力,有愿意做事的信念和担当,辅助于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假以时日,必将是可资使用的干将。
    齐天翔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改变主意人,但却被冯俊才的一片真情感到了,不但同意了冯俊才留任的想法,而且郑重许诺冯俊才的河阳县委书记职务,在他退休之前不会变动,就是要让他安安心心地做下去,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实实在在地为河阳县的百姓某一些福祉。同时,经过缜密的运作,顺利地将向有志推上了河州市农业局长的位置。
    齐天翔信马由缰的联想,没有影响向有志的汇报。在得到齐天翔的首肯之后,向有志略微调整了一下情绪,慢慢开始了汇报:“河阳县有灵水河之利,气候条件属于典型的北方种植区,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延续了几千年,而且区域内耕地连片作业条件比较好,适合于通过整合农田水利设施,优化种植品种和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条件。”
    简单的讲述之后,向有志的情绪渐渐稳定了下来,说到了他擅长的农业领域,更是驾轻就熟,思路变得情绪,语言也流畅了起来,“冯书记在河阳县工作多年,对河阳县的农业生产和布局结构烂熟于心,而且也十分务实。经过冯书记的指导,我们将河阳县的农业生产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山区推广林农经济,就是将林果业作为农民致富的远期产业,近期已林间套种的形势稳定农民收入。近水区域,推广水稻种植和养殖业,增加农业生产品种和类型,探索多种类发展的方式,尝试种、养、加,游、娱、玩一体化的农业经营模式。近城地区,鼓励引导大棚蔬菜种植,选育优良的品种和无害化种植,供应和满足省会市场需求。其他平原区域,实行连片耕种的大农业种植,将有效耕地集中起来,兴修水利和管网配套,推广水肥滴灌技术,选用高产优质种子,科学种植和专业指导,减少肥料的过度使用,最大程度的涵养土地和增加肥力。几种方式的综合,加之分类指导,河阳县的农业生态有了一定的好转,使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壮大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向有志的汇报引发了大家极大的兴趣,静静地听着他的讲述。向有志看到众人耐心倾听的神态,随后又滔滔不绝地附注了相关的数字,有实际产量,也有附加值收入,以及农户的具体收入提高情况。一连串详实的数字,就像储存在了他的脑子里,没有看任何的材料,就流畅地报出来,流利而肯定。
    向有志的汇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结束之后齐天翔率先鼓起掌来,引发了会议室里热烈的掌声回应,使得会议室里的气氛松动了起来,也对上午的汇报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五十六章 农业为本(3)
    午饭很简单,手工面,鸡蛋西红柿和炸酱两种卤,大盆面端上来,立即引起了徐方的兴趣,不仅感慨地对齐天翔笑着说:“第一次随您下基层,没想到第一顿饭就是这么的简单,真是没想到。”
    齐天翔微微地笑着,接过冯俊才盛好的一碗面,递给徐方,示意他浇卤,然后慢慢地说:“你这个南方人可能不习惯吃这个,你们是以大米为主,不像我们是以面食为主,所以我们北方的饮食,就是尽力在面粉上花样翻新,但无论怎么变,怎么翻新,最基本的原则没有变,而且最见功力的还是这面条。一个好主妇的标准之一,就是能不能擀出一碗筋道滑爽的面条来。”
    “河阳县是咱们省小麦的主产区之一,这里的面粉质量和口感,都是值得夸口的,”齐天翔接过冯俊才再次递来的面碗,娴熟地将两种卤都浇了一些,一边熟练地搅拌着,一边赞许地说:“老冯敢于中午请咱们吃手擀面,说明他对自己县里的面粉,以及厨师的技艺还是自信的。是不是啊!老冯。”
    冯俊才一边盛着盆里的面条,一边谦虚地说:“自不自信,还真不是我说的,需要大家共同检验,特别是作为南方人的徐副省长,他吃了满意,才能作数。不然我就是王婆卖瓜了,这不是我们河阳人的性格。”
    “可别欺负我这个南方人哦!吃面我虽然不是内行,可在我们那个地方,早餐吃面可也是传统时尚的。一碗小面油滋滋地飘着红油,冒着香喷喷的热气,现在想来都是要流口水的。”徐方技艺娴熟地浇卤、拌面,俨然是一位老道的北方食客,兴致不减地接着说:“面粉都是一样的小麦面粉,只是我们的面条是用鸡蛋和面擀出来的,不像你们是用盐和碱面,或者干脆就像甘肃著名的兰州拉面一样,是用磞灰和面,其实目的都是为了筋道爽滑。唯一不同的是咱们各自拌面所用的调料,我们是以辣椒油为主,配以香菜、葱花、青菜等十几种作料,你们北方却是把所有的蔬菜和作料,都要放到一起煮熟了,然后拌面。方法不同,感觉和感受就出现了差别。”
    徐方说着话,优雅地夹着面条放到嘴里,有滋有味地慢慢嚼着,抽出空闲对齐天翔说:“这么些年也吃杂了,吃乱了,到处是川菜馆,也到处都有北方的饺子馆和面馆,而且还都是入乡随俗。川菜馆到了北方,是辣味越来越淡,麻味越来越轻,而饺子馆和面馆进入南方,酱香味淡了,咸香味没了,结果真正的原滋原味却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其实真正的川菜是麻辣鲜香,麻是第一位的,现在却让位与辣了。就像北方的酱香和咸香一样,也渐渐变味了,有时候还是真怀念在北京党校时,吃到的老北京杂酱面啊!”
    “想不到徐省长还是个美食家啊!对于南北方饮食的了解这么透彻,还真是不好糊弄啊!”齐天翔在徐方连说带比划的忙乱中,已经吃完了碗中的面条,摆摆手拒绝了冯俊才还要给他添面的表示。自得地点着一支烟吸着,饶有兴致地对徐方说:“就像你刚才说到的,你们是以热汤冲泡作料,而我们北方是放在一起煮熟了浇面,可你明白我们这里浇面的作料样数有什么样的讲究吗?”
    一句话使徐方愣怔在了哪里,搜肠刮肚还真不知道有什么的讲究,就只好停住了吃面,望着齐天翔疑惑地说:“有讲究吗?我怎么不知道?究竟怎么讲?”
    齐天翔看着徐方疑惑的神情,不禁暗暗得意,环视着一张桌子上坐着的吕山尊和冯俊才等人,煞有介事地拿起勺子,在面前的炸酱卤里面搅动了一下,对徐方,也是对众人说:“你们看咱们这桌是八个人,这里面的作料正好的七种。为什么会这样,这就对应了天上北斗七星,汇聚在了一碗面里,正好迎合了八仙之数,还有一说是八卦之理。这还不算,平常家中吃炸酱面,作料都是人数减一,或者是人数加一,这也是对应了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形成一个阴阳相合,天人合一的境界。”
    看到徐方欠起身拿起勺子翻看着酱卤,以及另外几位兴趣浓厚的神情,等待着他说出理由或原因。只有吕山尊端坐着,微微笑着不动也不说话,知道这一套胡说瞒不过他,就与他交换了一下会意的眼神,迎着众人的目光,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边笑边说:“假的,逗你们一了而已,过去的条件,是有什么吃什么,大冬天的哪里七种蔬菜配料,而且农村妇女,哪知道什么天人合一,八卦道家这种东西?”
    齐天翔的谜底揭开,尽管出乎众人的意外,可还是引起一阵哄堂大笑,也就等于给这顿简单的午餐,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直到吃完饭,离开餐厅,齐天翔将冯俊才叫到身边,低声吩咐他给徐方找个地方休息一会,让大家也自由活动一下,稍事休息之后就接着出发。
    看着冯俊才带着徐方等人离开,齐天翔与吕山尊对望了一下,随后详装无事似的,走出县政府办公楼,慢慢地在院子里走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吕山尊远远地走了过来,微笑着寒暄着:“齐省长怎么不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忙了一上午,下午还要下农村,够呛。”
    “我累什么,又不用讲话,又不用走路,就是听和看,又有什么了不起。”齐天翔知道吕山尊的话言不由衷,就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随即淡淡地说:“下来才是见真章的时候,那才叫累呢!”
    齐天翔说着话,关切地看着吕山尊,微微笑着问道:“你最近怎么样?看上去好像还不错。”
    “累,我是真累,每天来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事,从早上进到办公室,一直到晚上离开,就没有清闲的时候。”吕山尊微微叹了口气,夸张地说着,随即就感慨地说道:“有您在的时候,还真是没有觉得什么,干什么事情条理还算清晰。现在您这一走,马上就觉得没着没落的,一点头绪都没有。”
    “瞎说,没有我在就不干活了,以前你都是为我干的?”齐天翔瞥了吕山尊一眼,知道他这是做给自己看的,可还是认真地说:“咱们两个的情况差不多,都没有总览全局的工作经验。你好一些,毕竟在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