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想法好,也比较实在。”徐方听着庆丰收的介绍,不禁对眼前的场面感到兴奋,转向齐天翔说:“农村宅基地的使用和划拨分配,向来就是一件敏感棘手的问题,也是矛盾最大的基础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稳定和干群关系。能够统一规划新村建设,特别是建造集体新村,不但有想法,也是可以推广的新农村建设的好方法。”
    “是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是一项利村利民的好事,但推行起来却有着不少的障碍或阻力,比较明显的就是村集体经济积累,想要办好村民的事情,让村民心服口服,村集体没有实力是办不到的。”齐天翔微微笑着对徐方说:“这个老庆,还是比较清晰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成定论,他没办法改变。但随后的水库经营,水库边的莲菜种植,以及沿湖的农家乐,他可都是紧紧攥在村集体的手中,也就是这样,他才有钱,有影响力规划新村建设,腰杆子才硬了起来。”
    齐天翔说着话,温和地望着庆丰收,慢慢地说:“是不是这样啊,老庆,把你的想法给徐副省长说道说道。”
    “齐省长火眼金睛,什么都瞒不过您的眼睛。”庆丰收笑着恭维着齐天翔,随即望着徐方说:“土地一分,生产队敲钟上工的日子就再也没有了,各家各户庄稼怎么种,种什么,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有村提留和农产费的时候,村里还有些管理权,而土地还必须要好好务弄,毕竟还需要上缴。随着国家三提五统的取消,农民就彻底自由了,种不种完全成为自己家的事情。村集体名存实亡,要办点村里大家的事情,需要各家去做工作,去磕头作揖,有一家不同意就办不成,因为村里没钱。”
    庆丰收说着话,看到徐方渐渐凝重的神情,就缓和了语气,满脸堆笑地说:“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今天是个好日子,省市领导光临我们清荷村的奠基仪式,我们很高兴,很兴奋。”
    庆丰收的话,将大家的情绪又重新拉回到现实之中,冯俊才不失时机的插话进来,笑着说:“省领导莅临我们县的一个小村庄,参加新村奠基仪式,本身就是莫大的荣幸,必将留存在清荷村全体村民的记忆里。”
    齐天翔瞥了冯俊才一眼,其实最高兴的不是庆丰收,而是他冯俊才。这样亮相的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而且来自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出现,就更给他做文章的依据了,不但有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标版,也有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现实样板了。下来通过省市报纸电视的宣传,特别是河阳县新闻单位的造势,迅速推动或掀起一股热潮,也是非常可能的。
    有了冯俊才的助力,特别是看到齐天翔微笑不语的神情,庆丰收很快就心领神会,迅速吩咐村里的人进行张罗布置,不大的功夫一个小型庆典仪式就准备停当了。
    剪彩,培土,鼓乐,鞭炮,仪式虽小,可程序却一样都不少,齐天翔、徐方,以及吕山尊、王涛等省市领导,还有随行人员,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仪式,烘托的不但热烈,而且高调隆重。
    齐天翔和徐方都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简短的祝贺中,饱含了喜悦和兴奋的心情,引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吕山尊和冯俊才也发表了讲话,却是针对性很强的号召和鼓励,使得一个不长的庆典,具有了不一般的宣传意味。
    庆典结束后,齐天翔和徐方在庆丰收的带领下,走到高台的边缘,俯瞰碧波荡漾的清荷水库,以及沿湖新绿的柳树。美景使徐方发出了一阵阵惊呼,由衷地感叹乡村美景的浑然天成,自然美妙。
    庆丰收又不失时机地乘兴,带着齐天翔和徐方游湖,游船之后的游览车,不但近距离观赏了清荷水库的景致,还参观了农家乐的小院,照例诱发了徐方的赞赏和感叹,兴奋之色溢于言表,根本就无法掩饰。
    听完了庆丰收的介绍,看遍了清荷村的自然美景,当齐天翔和徐方等人要乘车离去时,庆丰收心中的失落和遗憾,还是明显地挂在了脸上。毕竟参观之后的重头戏,也是庆丰收最得意的农家田园宴,还没有来得及展示,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
    但庆丰收也知道,领导们的视察行程,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不可能因为他们而取消和改变行程,只能是遗憾之余,与村民簇拥着齐天翔等人,一直送到村口停放的中巴车前,一遍遍地邀请齐天翔等人,在合适的时间,再次来清荷村,再来看看大家。
    齐天翔和徐方也是始终微笑着,感谢着村民的好意,感谢着庆丰收的盛情邀请,纷纷表示一定还会再来清荷村,再来看看住进清荷新村的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话语直到中巴车缓缓驶动才结束,望着渐渐远去的清荷村,以及伫立送别的庆丰收等村民。齐天翔心中明白,所有的话语都是一种善良的愿望,一种无奈的客套,这个小村庄,今后可能自己再也不会造访了,也只能永远将美景留存在心底深处了。

第五十九章 农业为本(6)
    中巴车再次停下时,眼前是一片绿油油地毯般的麦田边,照例是一群迎候的人群。
    “省长舅舅好!欢迎省长舅舅!”
    齐天翔刚一迈步下车,还没有站稳,就听到了齐声的叫喊,一时间把齐天翔叫楞了,仔细一看不禁开心地笑了,招手让几个年轻人到自己身边来。
    看到几个年轻人欢快地走到自己面前,齐天翔笑着与他们一一握着手,回头笑着对随后下车的徐方说:“听到刚才他们叫我什么了吧!这六位都是我的外甥和外甥女。”
    徐方似乎还沉浸在清荷水库的美景之中,心情很好,听到齐天翔笑着所说的话,自然是不信,可还是温和地与刘鹏握着手,慢慢地说:“都一一自我介绍一下,你们都叫什么名字啊!”
    “刘鹏,河大金融系硕士研究生,现在是河阳县郭村村长助理。”刘鹏落落大方地与徐方紧紧地握着手,朗声自我介绍道。
    “梁婷婷,财大经济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现在是清荷村财务助理。”梁婷婷也是与徐方握手之后,口齿伶俐地自报着家门。
    随后毛晓曼,李炜,王飞,徐东亮都依次与徐方握了手,清晰地报着名字,就读的院校,以及现在所在的村子和担任的职务。
    “我就说齐省长没有这么多外甥和外甥女嘛!这样的好福气不是谁都能享的。”徐方自从刘鹏自报家门开始,就知道了眼前这六个年轻人的来历和身份,除了他们的年龄,身上的气质和举动态度,都使得他们与真正的农民,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知道你们是第一批选拔的村官,而且是硕士村官,下来近一年的时间了,一直好奇你们现在是什么样,可走了两个你们挂职的村子都无缘相见,原来是你们的冯书记把你们藏在了这里。”
    “这可不是我藏起来的啊!而是近来春旱严重,没办法让他们集中起来应急的。”冯俊才从人群后面挤了过来,呵呵笑着对徐方说:“再者说,这么矮的麦田,刚刚返青,怎么藏得下这些个大姑娘小伙子啊!”
    冯俊才的话巧妙地转移了注意力,将徐方的眼光引导到了路边绿意盎然的麦田里。
    这也正是徐方所关注的,在车上就看到了绿毯样茁壮生长的麦田,就抑制不住心中喜悦的情绪,一下车就想着赶紧亲近麦田,毕竟是从事农业多年的专家和官员,对土地和庄稼,还是有种发自内心的亲近感,有种天生的关切。
    “冯书记很会说话,尤其是很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说话,这点很了不起。”徐方意味深长地看了冯俊才一眼,转而看着眼前的几位大学生,温和地问:“相约不如偶遇,既然在麦田遇到了,就是缘分,你们几位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麦子的生长情况啊!”
    徐方的话一时把几个年轻人问住了,相互对视了一眼,都不知道该怎么向省领导介绍,又有谁来介绍。短暂的沉默后,刘鹏反应的比较快一些,看着站在人群后面的向有志,笑着对徐方说:“对于农业生产,我们几个都是小学生,根本没有资格给领导们讲解,还是请我们的老师向局长,给领导们介绍吧!”
    徐方很为刘鹏的机智赞赏,就顺着刘鹏的目光,转回头看着向有志,招手对他说:“既然是老师,那就不要躲在后面了,过来给我们大家讲讲吧!”
    向有志看到徐方点将点到自己,立时觉得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平复了下来,从人群后面走了过来,走到徐方面前站定,望着徐方笑着说:“别听这几个小年轻起哄,我哪里能成为他们的老师,他们真正的老师是冯书记,这半年来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冯书记关注支持的结果。”
    “别给我脸上贴金,我可是什么都不认的。”冯俊才赶忙接过话来,呵呵笑着对向有志说:“他们怎么不让我给领导们介绍,因为我不懂,而你才是真正的农业专家,是他们的老师,你就不要推辞了。”
    “你们两个就不要互相谦虚了,徐方同志需要了解的是大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是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东西,谁能讲明白谁来讲。”齐天翔望着冯俊才和向有志,知道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用意,最后目光锁定在了向有志脸上,温和地叮嘱道:“还是小向局长讲吧,你能讲的清楚一些。不过我可提醒你啊,徐省长可是真正的农业专家,想要糊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齐天翔的话似玩笑,又似提醒,还不失时机地捧了徐方,立刻引来众人附和的笑声,也使得气氛变得松快一些。
    “我努力把自己知道的,都详细地向徐省长进行汇报,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齐省长和徐省长纠正。”向有志略显激动地望着齐天翔,随后对徐方认真地说:“您现在看到的是河阳县主要的粮食种植区,也就是典型的一年两熟粮食产区。一季夏小麦,一季秋玉米,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这些连片的耕地属于三个自然村,有近二万亩,以前也都分到了各家各户手中,种植的农作物也基本相同,但由于品种和管理的不同,产量和收入也差别很大。”向有志带着各位领导走到地边,指着地里的庄稼介绍着,“经过这几年的做工作,特别是跟农民讲清楚连片种植的优势,尤其是土肥和农田管理方面的好处,渐渐地将耕地收拢了起来,成立了农合管理的种植合作社,推广优良品种和机械化种植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向有志说着话,迈步下到麦田里,又伸手扶着齐天翔和徐方慢慢下来,等他们站稳之后,才弯下腰拔了几颗麦苗,分别递给齐天翔和徐方,慢慢地说:“这是我们今年推广种植的先锋3号小麦,种子是省农科所选育培养的,经过了三年的试种和小范围推广,产量和出粉率都很不错,比先前的先锋1号和2号品种,在抗病虫害和抗倒伏方面,都取得相当大的进步。”
    “今年是大面积推广的第一年,省农科所选择在我们这里进行推广,给了不少优惠条件,而且省市农科所的专家也很关注推广效果,在很多方面都给与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说到农业科技,向有志的兴趣高涨了起来,语调也平顺了很多,拿着麦苗对两位省领导说着:“这个品种产量高,出粉稳定,口感好,而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田间管理简单,这些都是明显的优点。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耐旱能力弱,需要有充足的水肥保障。”
    “这点缺陷正好在去冬今春的气候条件下体现了出来,连续的冬旱,使得麦田过冬成为了严峻的问题,年前就组织浇透了一遍水,很好地起到了冬季保苗保墒,而且通过浇水,还间接地进行了一次水肥补充。”向有志慢慢地接着说道:“春节过后,旱情依然没有缓和的迹象,县里就没有再等天时,而是早早地就进行了返青水的浇灌,冯书记特意抽调了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几个大学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抗旱和田间管理,加上合作社的努力,顺利地完成了春季初期管理。现在看来,返青之后的麦苗长势很不错,如果后期没有大的自然灾害的话,今年的小麦丰收应该是有保障的。”
    “你说的不错,现在看来你们前期的努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徐方赞赏地望着向有志说着,随即面向齐天翔,内行地介绍道:“齐省长您看,这麦苗的色度和叶片的伸展度,都显示了庄稼自身的生长能力,很有活力,而且从整片麦田来看,长势比较均衡,确实不错。”
    齐天翔听着徐方的介绍,知道从他口中说出的赞赏,不仅仅是客套,而是基于一个农业专家的认识,就微微笑着说:“能有你的肯定和不错的表态,说明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齐天翔说着话,似乎想起来什么一样,看着向有志问道:“你刚才说到这个先锋3号,今年是第一年大面积推广,那就是说除了河阳县之外,全省播种面积还有很大,那么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你知道些具体情况吗?”
    “过细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省农科所的老李说过,全省去冬播种面积应该有三十万亩左右,基本上河中、河西、山阴这些内陆区域都有种植。”向有志略显忧虑地说:“相对于我们这里的合作社耕种模式,其他几个地方的情况不是很乐观,一家一户的种植管理,很容易忽视了冬苗水的浇灌,而且漫灌的方式也不好控制水肥的比例,水多了可能会冻死秧苗,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保墒肥不能及时施撒,也可能造成庄稼返青和拔节肥力不足,这都会给产量带来影响。”
    徐方认真地听着向有志的讲述,眉头渐渐锁了起来,脸色变得严峻,似乎是想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突然看着向有志说道:“办法一定要找出来,下来你跟着我们走,一边走一边想办法。”
    看着向有志惊愕的神情,徐方也许觉得自己的提议有些突兀,就转过脸看着齐天翔解释道:“这一个时期的田间管理,小向局长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我看不如让他跟着咱们走一圈,对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具体进行分析和指导,您看怎么样?”
    “那还能怎么样,让他跟着就是了,谁让他是农业专家呢?”齐天翔呵呵笑着同意了徐方的建议,心中暗暗窃喜,为自己初步的打算顺利实施感到高兴,可看向向有志的眼神却严肃异常,“老专家认可了你这个年轻专家,你可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不要让徐省长失望。”
    看着向有志重重地点头,以及感激的神情,齐天翔心情很是舒畅,望着眼前绿毯样茁壮的麦苗,觉得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第六十章 农业为本(7)
    “下一步冯书记希望你们几个集中起来,或者还会让你们参与乡镇的管理工作,你们是怎么考虑的啊?”齐天翔从麦田里上来,看着拉他上来的王亮说:“你这个it行业的未来之星,就真准备放弃网络,放弃大好前程了吗?”
    “我到没什么,网络是虚拟的,在那里做都没有关系,如果能够通过网络改变农村的生存状态,改变农业种植模式和种植结构,怎么也也比编写几个程序,管理一个网站要好许多。”王亮知道齐天翔问话的用意,谨慎地笑着对齐天翔说:“倒是李炜这个富二代,还有他们两个娇娇女,能不能安心待在河阳扎根了。”
    “我也没问题,到哪里不都是干活挣钱,河州市也好,这里也好,只要干的顺心,哪里不都是一样。”梁婷婷快人快语地接过王亮的话,尖刻地说:“倒是不知道谁会被拖后腿,自己倒是愿意扎根河阳了,只是不知道小女朋友愿不愿意双栖双飞、夫唱妇随喽!”
    梁婷婷的奚落若得几个年轻人哈哈大笑起来,都知道梁婷婷指的是王亮,看着王亮涩迫的神情,李炜呵呵笑着说:“没有什么关系的,现在交通那么方便,开车回河州,不到四十分钟就到了,还要比高峰期穿城要快多了。我老爸老妈已经同意了,只要我不会老家,河州和河阳都一样的。”
    齐天翔饶有兴致地看着几个年轻人斗嘴,对随后上来的徐方介绍道:“我来给你正式介绍一下几个大学生村官,刘鹏是我的外甥,这是如假包换的。”
    “家里条件不好,孩子懂事,从高中开始就没有在外边吃过早点,大学几年都是走读,为的就是省下住宿费用,为了穿学校不花钱的运动服,参加了几个运动队,是个好孩子。”齐天翔将刘鹏拉倒身边,随即指着李炜对徐方说:“别看小李个子不大,志向却大得很,来到河阳县条件最差的郭村,几个月的时间断网、断手机的生活,硬是坚持下来了,而且抽烟喝酒等奢侈消费,也全部消失了,就为了能适应农村的生活,与广大村民打成一片。志向不小啊!要知道他可是身家数十亿的富家公子哥啊!平时在学校时一个月十万元都不够开销,价值上百万的豪车,现在还放在校园里。这是什么精神状态,又是什么促使了这些变化?”
    齐天翔又指着毛晓曼对徐方介绍道:“这个瘦瘦高高的小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