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务委员似乎很明白童安山的工作作风和思路,也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很多问题是不能详述的,就理解般地看了他一眼,算是认可了他的汇报。
    几方面都简单汇报之后,国务委员环视了贵宾厅坐着的众人,特别用眼神征询了林东生的意见,看他摇头拒绝后就调整了一下坐姿,神情自然平和地说:“受总理的委托,我代表国务院来到这里,一则看望事故中受伤的矿工师傅们,对遇难矿工表示哀悼。另一则是慰问战斗在救援工作一线的指战员,对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抢救被困人员,所付出的的辛苦和艰辛表示感谢。”
    “事故发生后,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都非常重视,对于这次事故的发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批示不惜一切力量,尽一切努力,保证被困矿工能够平安脱险,并且指示安监总局迅速奔赴现场,开展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国务委员的神情渐渐变得凝重,严肃地说:“发生这样的事故,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都是不应该的,要认真调查处理,认真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且要引以为戒,坚决杜绝此类恶性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国务委员严肃地讲完话,环视着大家,然后对林东生说:“这些只是下机伊始初步的想法,简单先说到这里,下来还要针对具体情况发表意见。”
    这样的表态也就是宣布座谈会结束的意思,林东生随着国务委员站起身来,缓缓地向门口走去,也就结束了机场的迎接活动。

第一百一十章 陪同视察(3)
    几辆豪华中型客车形成的车队,在警车的带领下,驶出华沂机场,疾速向沂山县驶去。
    尽管同处一车,齐天翔却并没有与国务委员交谈的机会,而且看起来国务委员也没有过多说话的心情,只是与林东生闲聊着,或者准确地说,是在听林东生介绍着沿途的风土人情,以及华沂市和沂山县的基本情况,似乎目前他只是对这些感兴趣。
    没有了交谈的机会,齐天翔慢慢地闭着眼睛,似乎进入到休眠状态,其实头脑里却是在急速的思考着,想着刚才所发生的的一切,梳理着细微的线索和不同。
    无论是林东生的言辞和神态,还是国务委员下机伊始的讲话和表态,都似乎指向了一个共同的方向,那就是事故已经发生了,这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事故的结果各方也都接受了。尽管出现了不应有的伤亡,但这个数字还是可以原谅和接受的,起码可以让事态迅速平息下来,恢复应有的平静。
    这就意味着,事故的调查处理,不管是什么结果,救援工作井然有序,现场指挥调配有方,救援队伍英勇奋战,都是值得肯定,甚至表彰的成绩,或许不久之后还会有表彰和奖励活动,而事故的真相会被掩盖或选择性遗忘。
    汇报工作一开始,顺序的排列就让齐天翔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朱守明作为事故单位的第一责任人,不但没有受到任何的责备,反而成为主汇报人,成为事件处理和应对的主要一方,省政府和安监总局却处在了辅助和协助的地位。这种有意的安排如果不是国务委员的授意,就是按照林东生的要求在执行。正是有了这样的汇报顺序,才有了国务委员讲话的基调,,有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可能。
    出现这样的反转,完全出乎齐天翔的预料。来机场的路上,齐天翔还在揣测国务委员的态度和表现,童安山刚到时的冷漠和生硬还历历在目,相比掌握着定调和定性大权的国务委员,也会是这么的一种姿态出现。
    林东生的态度齐天翔是清楚的,尽管有些不同意见和想法,可也会按照他的基调行事,积极稳妥,不大张声势,先将事故平息,然后再行处理。这样的基调有利于现今的形势,也有利于林东生,特别是他齐天翔的颜面。
    随着国务委员的的出现,齐天翔预测,即使他与林东生之间没有过沟通,也是他们近似的经历和惯常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手段,以及政治智慧有相通之处,都想到了将功补过,或者说以功掩过,这是齐天翔怎么也没有想到的,也是想象不到的。
    这么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尽管以死亡七人,伤三十二人的代价收场,本身也使齐天翔长出了一口气,可却怎么也没有想到,还可以用救援工作的及时和功绩,掩饰事故造成的危害,这种想法即使有,也是他不敢提出来的,甚至表现出端倪都是不应该的。
    他齐天翔没有这个决策权,也不能擅自改变事故的性质和处理的方向,这些只能是林东生可以做到,他有这个权利,而且至今置身事外,也有这个条件。
    没有想到国务委员也是这种想法,与林东生不谋而合,是政治的需要,还是稳定的要求,齐天翔不得而知,但直觉告诉他,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下去。
    矛盾和困惑始终无法排解,一方面是领导的意图,这些不仅是国务委员的想法,更高层也有这样的意思也很难说。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形象和影响,上任伊始,第一次独立处理这样重大的突发事故,就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场,无论怎么说都是值得欣喜的。可与此同时,事故的性质,王金虎递来的材料,以及凌晨收到的信息,都把事故指向了另一个方向,也有人在期盼着事情真相能够大白于天下。这需要齐天翔拿出足够的智慧和手段,平衡也好,化解也罢,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做到这些需要时间,也需要机缘,这些都摆在齐天翔面前,选择是痛苦的,可却无从退却。想到这里,齐天翔睁开眼,看不到国务委员和林东生的面孔,难以判断此刻他们的所思所想。童安山也是闭住眼睛假寐,他的想法也无从知晓。只有坐在后面的张万福,神态安详地注视着前方,似乎也只有他的想法才比较真实。
    尽管不能进行语言交流,可齐天翔认定了,解开这些疙瘩的关键人物,只能仰仗张万福,也只有他能够在圆满的结局之后,继续完成破局工作,或者还有其他人,比如王金虎,或者谢天晴,现在还不得而知。
    不能不了了之,这是齐天翔暗暗下定的决心,高层的意图可以执行,也必须执行,这对大局有利,对平息事态有利,对经济发展更加有利,齐天翔不能破坏这种有利的局面,更不愿随意破坏。可也不愿任由事态无声无息,潜意识里齐天翔明白,这将考验着他的良心,也考验着他的智慧和能力。
    一路上就这么想着,盘算着,齐天翔竟然有些迷糊起来,困意随着宁静的气氛,以及中型客车的轻微晃动悄悄地袭来。
    迷迷糊糊中,齐天翔仿佛又置身在了大山环抱的山谷之间,冷风阵阵扑面而来,黑黢黢的四周,看不到远处的景致,更不知道山上现在是一种什么景象,只有默默地忍受着黑暗和冷风的侵袭。天空似乎有了一点亮色,阴云虽然还是密布,可好像有了一丝流动的痕迹,不知是风的作用,还是本身就在流动,似乎也不是厚重的铁板一块,笼罩在山顶和山谷。
    没有星星,流动的云,并没有把星星的身影展露出来,可微微泛出的亮色,会把比星星更亮的阳光引进山谷,最终照亮整个山谷,不但会有光亮,更会有掩饰不住的温暖。
    这点齐天翔是相信的,也充满了信心。

第一百一十一章 陪同视察(4)
    车队首先进入了胜利集团医院,缓缓地停靠在病房大楼前面,警察和工作人员维持着秩序,医院院长和几位专家等候在哪里,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又庄重严谨。
    国务委员率先走下车,站定之后,似乎是漫无目的地环视着周边的环境和景致,其实是在给后面车里下来的陪同人员以准备的时间。片刻之后,才微笑着走向病房大楼,在朱守明的一一介绍下,与等候在病房楼前的院长和专家亲切地握手,等待着随行记者们拍照之后,才慢慢地走进大楼。
    与到机场迎候的热闹场景不同,进入病房大楼,并逐一进入病房看望的人,经过了精炼,只有不多的几个人得以陪同国务委员进行慰问。
    穿上了护士递来的白大褂,齐天翔随着林东生和童安山,陪同国务委员先是走到重症病房外面,隔着玻璃看望了正在治疗的重伤病员,然后缓步走进普通病房,在院长的引导下,走到病床前,与矿工师傅们进行亲切的交谈,并听取专家对伤员情况的介绍,照例是认真地倾听,然后是温言嘱托伤员安心休养,早日康复,尽早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国务委员细心周到的问候,伤员充满激动地感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感人画面,在病房间传递着,在每个人的脸上和心中洋溢着。
    由于需要慰问的人员很多,考虑到时间的关系,除了逐一看望了受到不同程度外伤的矿工之后,其他正在恢复期的被困人员,集中在了楼层的走廊里,国务委员逐一握手问候,并发表了真挚热情的问候。
    结束了对受伤和恢复治疗的矿工们的慰问,回到病房楼大厅,工作人员以及将受伤矿工家属集中在了这里,几百名年龄不一的家属静静地站着,等候国务委员和省市领导的接见和慰问。看到领导们到来,人群中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国务委员似乎是被这种场景感染了,与大家一起有节奏地鼓起掌来,而且讲话更加真挚,富有感情,特别是巨大的感染力。讲话几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很多受到国务委员握手接见的家属,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离开了胜利医院,车队又来到了胜利集团文娱活动中心,相对于医院喜悦和欢快的气氛,这里却笼罩着浓浓的伤痛和悲戚的氛围。
    由于事先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文娱中心已经变了模样,进入大院之后就置身在黑白两色主宰的世界,水泥路两侧整齐地排列着花圈,一直通向中心入口,门两边也是摆放着花圈,门楣上方是黑色绸带挽成的巨大的黑色花球,以及黑色的横幅,上面是白色的“沉痛悼念遇难矿工”楷书大字,显得庄严肃穆。
    大厅内更是将气氛推向了,迎门的一面墙上并排悬挂着遇难七位矿工的遗像,下面摆放着花圈和挽幛,大厅四周装点着白色的纸花,使得整个大厅仿佛的纸花和花圈的海洋,给人一种压抑感觉。
    大厅中央和两边站立着遇难矿工的家属,以及主办丧事的工作人员,家属们带着满身的白孝,工作人员却是臂缠黑纱,胸带白花。已经接到了通知,所有人员都肃然地站立着,等待着领导同志们的到来。
    国务委员一行在中心门口下车,早有工作人员帮忙给佩戴上白花和黑纱,而且每人送上了一束或黄或白的菊花,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所有领导沿着花圈摆就的甬道缓慢地走进大厅,在低沉的哀乐声中,走到遗像前伫立默哀,然后依次将手中的花束摆放在遗像下面,与站立在一旁的家属握手,表示深切的哀悼。
    哀悼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完之后,仿佛是有所准备似的,大厅里瞬间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哭泣声,还有的家属难以自持,痛苦地瘫软在地上,场面一时有些混乱,在工作人员慌忙的搀扶和紧张的协助下,才渐渐缓和了下来。
    国务委员的脸色显得庄重,自始至终除了与家属低声的安慰之外,没有公开发表任何讲话,也似乎沉浸在痛苦之中,直到走出大厅,上车之前,才低沉地对朱守明嘱咐道:“一定要把丧事安排好,要尽全力办的隆重,并且要尽可能照顾到地方的风俗习惯,尽力满足家属们的要求,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尽量给以解决。”
    看到朱守明连连点头答应着,国务委员才放心地上车,直到中型客车平稳地驶离文娱中心,才似乎想起来什么般,缓缓地对林东生说:“对于在矿难中不幸遇难的矿工,补偿和救济要尽快落实,这关系到事故调查处理的进程,也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家庭稳定。在可能的情况下,标准略微提高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遇难者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倒了无异于房倒屋塌,今后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请领导放心吧,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做好遇难家庭的赔偿和抚恤工作,使每个家庭都不出现巨大的生活困难。”林东生从机场出来就始终是一言不发,现在看到国务委员在面对自己提出要求,就正色说:“这本身就是矿难处理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会认真对待的。”
    听到林东生认真地回答,国务委员似乎才从刚才的压抑和沉痛中舒缓过来,满意地对林东生点点头,随即将目光投向车窗外,看着疾驶而过的景致,陷入了沉思。
    作为陪同人员中的一员的齐天翔,似乎更早就进入了沉思之中,从进入医院的病房大楼,慰问伤员,到来到文娱中心,悼念遇难矿工师傅,齐天翔始终处在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角色之中,喜怒都随着国务委员的行为变化着,没有自己的感觉,似乎迷失了自己,只有这个时候静下来,才渐渐有了一点回归的感觉。
    可这些感觉会很短暂,这点齐天翔很清楚,因为很快就会到达事故现场,也很快就会忙碌起来。

第一百一十二章 陪同视察(5)
    由于事先得到了通知,车队到达事故现场时,响起了鞭炮震耳欲聋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久久回荡,飞溅的炮屑和弥漫的硝烟,使得已显冷清的事故现场,顷刻间喧闹了起来。
    “这是什么规矩啊!”国务委员一走下车,就被热闹的场面感染了,微微笑着对随后下车的林东生问道:“这里还有迎客放鞭炮的习惯吗?这倒新鲜。”
    看到国务委员情绪很好,林东生附和地呵呵笑着说:“这您倒把我问住了,这大半辈子生活在河海,还真没有听说过这个规矩。”
    “是这么回事,这是我们矿上的规矩,大凡有什么大事发生,都要弄点动静,一则是敬天告神,通报一下附近的神灵,二则也是希望这样的鞭炮齐鸣舒缓一下心中的恐惧。”朱守明赶忙走上前来,笑容满面地对国务委员解释着,随即迅速补充道:“也都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不应该提倡的。”
    “不提倡可以,却是不容抹杀,更不能无视。”国务委员略显认真地看着朱守明说道,随即转向林东生缓缓地说:“我们人不信这些东西,但不能失去了对传统和习俗的敬畏,更不能践踏百姓心中的信仰和敬仰,尊重习俗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矛盾,这是我们赖以存在的根基,要让更多的年青一代明白,心存一丝敬畏总是好的。”
    也许是觉得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感慨不很适宜,国务委员眼光重新望着朱守明感叹道:“好啊!敬告神灵,营造气氛,也驱驱心中的晦气,不过分,应该。”
    国务委员与林东生等领导,在朱守明的引领下,走向不远处列队站立的救援队员,与谢天晴、于震和刘四娃一一握手之后,又缓步与站在前排的救援队员亲切地握着手,然后才走到中央位置站定,神情温煦地看着这些曾经出生入死的人,情绪激昂起来。
    “我谨代表国务院,向你们,并请你们转达所有参与矿难救援和付出辛勤努力的同志们,致意最诚挚的慰问,表达最真挚的感谢!”国务委员的饱含深情的讲话,引发了热烈的掌声,也引发了现场激昂的气氛。待掌声渐渐平息之后,国务委员接着说:“天灾无情人有情,正是有了你们这些矿山保护神,正是你们舍生忘死的无私工作精神,才使得这次突如其来的矿难,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胜利。”
    “这胜利来之不易,既有各级领导的决断指挥,各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以及煤矿本身具有的安全防护措施,更有你们忘我的工作,以被困矿工安危为己任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正是你们的组织有序,以及拼搏奉献的意志品质,让无数矿工得以脱困,使众多家庭得以团聚,我要谢谢你们。”面对再次响起的热烈掌声,国务委员挥动双手往下压着,继续说道:“我们要积极弘扬这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表彰这种甘愿牺牲的行为,要大力提倡岗位做贡献,一心为他人的感人业绩。”
    国务委员富有感染力的讲话,赢得了救援队员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将接见现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也使得现场气氛热烈而祥和,所有被接见者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激动的神情,从而也使得寂静的山谷成为了喧闹热烈的所在。
    国务委员讲话结束之后,在朱守明的引领下,兴致勃勃地走进救援队员休息的帐篷,特别是大客车形成的宿营车,对这种利用大客车解决救援人员野外作业的难题,以及人性化的作法大为赞赏,而且对军队支援过来的炊事车,及时提供的热饭热菜很是满意,不断点头表示着肯定,最后才是走到隧道口,对现场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了解了下一步清理现场,以及恢复生产秩序的情况,显示出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停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