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指望一蹴而就,重视起来,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这样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慢慢地一步步进行。”
    齐天翔看王向东的脸色和缓了下来,就微微笑着说道:“就像我刚才跟万福同志说的哪样,我是要坐在城头看山景的,你们二位也大可超脱一些,让交通、公安二个厅局找问题,想办法,然后决断也就是了,压力不必太大,欲速则不达嘛!工作还得他们来做,还是要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嘛!”
    齐天翔这样说着,直到二位副省长释然地默认了他的提议,才宽慰地笑了起来。

第一百四十七章 现场大会(5)
    三位省政府的省长、副省长就这么坐着说着,气氛显得融洽,也很是宽松,似乎是久未谋面的朋友,相谈甚欢又心无间隙一般。
    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场景和气氛,几位相同或相近级别的省部级干部坐在一起,常常是平和相处的。多年的历练,加之坐到这样的位置,情绪控制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不嗔、慎喜、制怒这些古来的修为和要求,都已入臻,同级别之间是很难看到大喜大悲,或者剑拔弩张的的对决场面的,甚至言语间难堪的情形,都是很少见到的。这除了说话者的语言控制和方法技巧,听话者的情绪控制也至关重要,不是利益和往日的积怨,是看不到任何正面或公开的冲突的。
    一团和气就是这些省部级高官相处之道,哪怕下面使尽任何的手段和方法,私下里如何的不屑和轻蔑,摆到桌面上的都是和颜悦色,或者喜笑颜开,即使不是如此的和气,也是见面亲切的握手,微笑地交流,即使达不到如此和悦的程度,也是平和平静的交流。
    彼此都清楚,工作上的事情只是表面的现象,说到也就达到了目的,很多事情都留有着回旋的余地,苛责和责难都是大忌,既达不到想要的目的,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最后的方式是两个人面对面的交流,能说的些许深一些,两人以上的场合,互相留情面和余地是必须的要求,也是政治智慧的具体体现。
    何况每个人都清楚,坐到这样的位置,不是工作好坏就能决定的,也不是仅仅靠工作就能实现的,都有着很复杂的原因和过程,每个人身后都有着一个密集的网络,不是可以轻易触碰和忽视的,而且职位的升迁也不是同级别之间可以决定的。即使是省长与副省长之间,也只是搭班子共事的关系,尽力与否是有着集团利益左右的,除非有着强势的支撑,否则采取的任何手段,都只能是协商,而不是命令,更不是指示。
    明白了这点,就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如果不能洞察这些,或者领悟不同,要么是树敌不断,要么是险象环生,不会有任何的好结果。
    这点齐天翔当然明白,包括王向东的自责,都是一种姿态,或者说是一种示好的表现,领情并宽解是齐天翔作为省长必需有的态度,坦然受之或引申指责,不但会加剧同事间的矛盾,还会引起王向东的不快,从而制造一些难以预知的麻烦。
    事情明显地摆在那里,原本就已经让王向东难堪了,作为主管副省长,自己分管的领域捅出了这么大的篓子,王向东本身的恼火就已经可以想象了,如果再有言语上的指责或延伸,恼火和难堪就会变成愤怒和抵触情绪,反而会带来阻力和障碍。
    这也是齐天翔感到庆幸的地方,路遇盘查,当场发现的问题,而且是对事不对人的问责,矛头指向的是交通厅和高管局,并没有任何为难王向东的意思。如果是举办材料和现象出现,齐天翔能做的就是将材料通过办公厅转交,然后王向东批示以后等待处理结果反馈,也许会有结果,也许就再也没有了回音。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两人之间不会有交流,甚至见面交换意见的机会都不会有。
    这就是官场规则,是齐天翔和王向东都难以改变的现实规律。除非两人之间有着同样的利益诉求,或者同属于一个派系,就会是另外一种情形和方式,不但可以交换意见,还可以共同设计路径和效果,这些目前显然都达不到。
    时间过得很快,当小张带着廉季成和刘立高、肖战胜等人走进房间时,就预示着几位省长的交谈告一段落,会议已经准备停当,等待领导们光临了。
    其实这看似无意之举,或者恰到好处的巧合,都是经过刻意的时间安排的。从张万福和王向东走进齐天翔的房间开始计算,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是最恰当的,领导们之间要进行必要的交流,要寒暄和交换意见,更要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太紧或太松都不行,太紧领导没有交换想法,势必会产生一些想法上的冲突。太松也不合适,领导之间必要的交流和寒暄之后,会产生无言以对的冷寂和尴尬。这就需要会议组织者有着高超的技巧,以及时间把控的能力。
    “生、旦、净、末、丑都已经准备停当,锣鼓家伙也都敲起来了,看来咱们也应该进场了。”齐天翔呵呵笑着对王向东和张万福说着:“是到了老帅移位,鸣炮升帐的时候了。”
    张万福望着齐天翔,慢慢站起身,呵呵笑着应对说:“誓师远征,声势为先,祭旗鸣炮,以壮行色。”
    “老张说得好啊!誓师远征,这一次定要大获全胜,不破楼兰誓不回。”王向东附和着张万福的话,也是站起身来对齐天翔说:“还请元帅升帐颁令吧!”
    齐天翔站起身,微笑着环视了众人一眼,轻松地说:“那就移步吧!同志们都在等着了!”
    齐天翔说着话,伸出双手示意张万福和王向东先走,虚让了一下之后,看着两位的神色,就率先走出了房间,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着多功能会议厅走去。
    照例是电梯下楼,随行的人数多,为减少等待的时间,有的人走楼梯,有的人随同坐电梯。齐天翔等几位重要领导,仍然是电梯下楼,但也是与走楼梯的人基本同步。
    三层的宾馆,电梯上下,齐天翔心中很是不以为然,这样的设置除了要刻意显示宾馆的档次,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就像连接各个功能区的走廊一样,为了显示气度和奢华,宽的可以并排行驶两辆大客车。这样的宽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来往通行,必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齐天翔看着走着,脸上始终挂满了微笑,似乎没有什么感觉,其实心中已是对这种败家的奢华,充满了厌恶和愤恨。

第一百四十八章 现场大会(6)
    齐天翔等领导走进多功能会议厅的时候,全场起立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气氛热烈和隆重,使得齐天翔等人也不约而同地随着会场的节奏鼓起掌来。
    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齐天翔与张万福、王向东、周通等省领导,廉季成、刘立高等厅局领导,以及肖战胜、徐伟才等莱州市的党政领导被请上了主席台。
    其实所谓的主席台,更像是以前老式剧场的侧幕和包厢的感觉,也就是在舞台中间两侧环绕的一排桌椅,真正的主席台还就是舞台中央的讲话台。对面是一排排环形的桌椅,由低到高,此刻已经坐满了参加会议的人员,站立着,热情地鼓着掌。
    多功能会议厅顾名思义,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视频和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主席台后面的大屏幕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些,主席台也具有升降功能,可以很好地突出会议,以及兼顾论坛和讲座的不同需求。
    按照座次坐定之后,主席台整体缓缓升高,有了上高下低的尊卑感,也突出了领导的地位和尊贵。大屏幕上适时打出了“河海省公安交通部门依法行政现场会”,适时的表明了会议的主题,也表明了会议的内容。
    会议由周通主持,在宣布会议开始和请大家坐下后,开宗明义首先请齐天翔省长发表重要讲话。
    在全场再一次热烈的掌声中,齐天翔缓缓地站起身来,向着主席台对面挥手致意,然后慢慢坐了下来,开始了早有准备的讲话。
    “今天请大家到莱州来,想必都知道为了什么,即使不明白的,也能通过我身后的大屏幕知道会议的主题和内容,这就不需要过多的解释了。”齐天翔平静地说着:“至于为什么这个时间,在莱州召开全省公安交通两个部门的现场会,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具体的原因,但除去人为的因素,我认为这个时间召开这样的会议,很及时,也很有必要。”
    齐天翔的开场白平和平易,引发了热烈的掌声,使得齐天翔不得不中止讲话,等掌声平息一些之后才继续说:“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是建立法治政府和公平、公开、公正社会的基础,也是市场化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行无法则无规荒,法无矩则无度,张弛无度则荒,这是古来先哲对法的作用的论述,几千年过去,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呈现出巨大的进步,律他法和他律法都从无到有建立了起来,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和使用,可操作性日益增强,针对性也逐渐明确,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施,执法队伍建设也逐步建立和规范,有法可依和依法行政的良好局面呈现了出来。”
    齐天翔对自己的讲话很有自信,也很明白脉络的条理分明,毕竟是自己熟悉的领域,行政法学家阐述行政法的发展,自然是驾轻就熟,但还是适当地控制着话题的深度,尽可能浅显易懂。
    看着台下仪容整洁的与会者,齐天翔继续说道:“依法行政首先的建章立制,这么多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建立完善了规范有序的行政法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对规范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和行为约束,保障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涵。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的标志,是必须肯定和发扬的。”
    “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利益,地方保护,行业壁垒,以及私欲膨胀和假公济私,随着执法活动也在悄悄发生着异化,具体表现在执法扩大化,超领域和范围执法,执法随意化等等现象,都使得严肃的法律法规,变成了部门利益和个人权力的遮羞布、挡箭牌,公然挑战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公民的道德底线,以及法律的权威。”齐天翔的讲话逐渐变得严肃,声音尽管没有提高,可语气却明显有了变化,“执法违法,公权私用,中饱私囊,以及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都以法律法规的名义在执行着,在貌似公正的幌子下践踏着法律的尊严,这样的行为本身就说明了权力制约的弱化,似乎只要能够产生经济利益,减轻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就是最好的工作表现,就没有认真地想一想法是谁制定的,权力是谁给的。”
    齐天翔似乎说不下去了,缓和了一下语气,平静地说:“正好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认真反思一下这个问题,就是职责和使命的问题,以及监督和管理的问题,不能搞清楚这些问题,再完善的法律体系,再精干高效的队伍,都会使执法犯法更加公开化,扰民害民更加便利化,这不是我们的初衷,更不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目的。希望每一个处在执法岗位的同志,都认真地想一想这个问题,想明白了就可以轻装上阵,就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了。”
    齐天翔的讲话又一次被掌声打断,齐天翔停顿了下来,与主席台上面的几位交换着眼神,随即才对着台下接着说:“还是刚才我讲到的,公安交通,以及各行政执法部门所从事的事业,工作值得肯定,成绩不容抹杀,问题也不能忽视,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哪些规章制度需要完善,哪些方面需要强化和整顿,依法行政这道题该怎么去做,内外部监督应该怎么协调。总之一句话,怎么样执法,怎么样执好法,这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也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齐天翔结束了讲话,面对全场如潮的掌声,齐天翔微笑着站起身挥手示意,面对全场热烈的气氛,心里产生了一种紧迫感,同时一种神圣慢慢升腾起来。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现场大会(7)
    齐天翔的讲话结束之后,周通接着主持会议,宣布请王向东副省长发表讲话,会场里立即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王向东也如齐天翔一样,站起身来向台下挥手致意,之后才慢慢地坐了下来,等着掌声渐渐平息后才开始了讲话。
    与齐天翔的讲话方式和特点不同,王向东黑红的方正脸庞上,布满了严肃和冷峻,眼睛里的神情也如他的面容一样,投射出刚烈和凌厉,似乎也如他的性格一般。
    王向东的讲话开始,就没有任何的客套,也不讲任何的理论问题,而是直指执法乱象,以及社会反响强烈的公路‘三乱’,不但指出了发生在几个地市的严重事件,也对新出现的设点守候和隐蔽执法,甚至故意刁难等问题,毫不客气地进行了点名批评,有时间地点,有具体事件,有理有据,没有任何含蓄和隐瞒。
    对于这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王向东不仅心知肚明,即使是一些弯弯绕绕的猫腻,也别想瞒过他的眼睛。多年的交通行业领导经验,使他对交通行业的规律和特点了如指掌,可谓得心应手。
    出生在河中市工人家庭的王向东,中学毕业就进入了市公路局工作,成为一名养路工人,可以说是与交通打了半辈子交道,爱恨都倾注给了这个行业,同时也得力于交通大发展,才走到了今天。
    几年的养路工人生涯,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王向东,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不但成为了生产积极分子,而且被保送上了省交通管理学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农兵大学生,随后毕业成为了市交通局的技术员。重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既干部“四化”的时候,被结合进市局领导班子,进入了处级干部的行列。技术干部经济化,掌握宏观管理技能的时候,又作为知识分子的典型,成为河中市主管交通的副市长。河海省大交通时代,河中市率先投入资金,改善交通状况,并以高速路带动县乡公路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当时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思路一致,深得省委主要领导的赏识,很快荣升省交通厅厅长。
    作为全省大交通建设的主要实施部门,作为厅长的王向东,全身心地投入到高速建设之中,随着遍布全省高速网络的建成和产生效益,王向东也最终完成了从省管到中管干部的跨越,成为了以实干获得副省级职务的一个典型。
    机遇和实干造就了王向东的仕途生涯,这点是王向东深知并感悟极深的事情。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长大的孩子,一个普通的养路工人,能一步步走到副省长的高位,没有几次机遇的惠顾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而机遇的惠顾,没有自己认真踏实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做人,更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他的心目中,做事和做人是不可分割的,而机遇的获得也是在这些的基础上的,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走。
    随着年龄和精力的改变,王向东也时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特别是亲力亲为的习惯,时常被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所干扰,对于自己钟爱的交通工作,也渐渐没有了那么多的热情。自己也时时感到自责,却没有更多的办法,也不是很想作出改变。
    齐天翔在莱州被阻挡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里时,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随后就是恼火和愤怒,同时还有些难堪。公路三乱由来已久,多年来治理整顿的无数次,却都是好一阵子之后又是回潮,根本没有办法彻底扭转。
    究其原因还是交通经费的紧张,以及管理维护费用的不足,县乡公路之后,就是村村通的繁重工作,经费成为最大的障碍。省里没有充足的经费支出,省道收费取消之后,对基层的经费支持就没有了来源,地市积极性不足却资金有限,银行和投资机构更是对这种出力不讨好,没有任何投资回报的民心工程不感兴趣,可省里每年还要有这样的任务,来体现关注民生和支持农业的政绩。省厅和地市交通部门,能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高速收费,国道收费,交通附加,以及财政转移支付,除了保运转和保人头,都投入到了县乡和村村通公路建设,可还是入不敷出,漏洞越来越大。
    面对这样窘迫的现状,明知道公路三乱害人害己,虽然三令五申地强调,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采取的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的策略,毕竟能够解决一部分建设经费,保障省政府总体工作的实施,保证基层单位的运行,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尽管王向东也清楚,入不敷出的很大一个原因,还是来源于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开源,节流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自己也曾进行过调研,但一番摸底之后自己都吃了一惊,依靠公路生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