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大家都知道进口车和合资车的价格构成,除了关税,就是技术转让费,还有知识产权使用费,杂七杂八的就占到了车价的一多半,而且每辆车光让人家拿走的就是百分之十五以上,比车企自身的利润还要多,比这车价降得下来吗?”发改委主任王俊明悠悠地感叹着,不满地说:“说起来车厂在我们国内,却是在为人家挣钱,这就是我们目前汽车工业的现状,出力的不挣钱,挣钱的不出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汽车工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太多,看上去让人家拿走一部分,可节约的却是我们自己的时间,以及发展速度。”马万里接过王俊明的话,发表着不同意见,“这也要看怎么说,我们用短短的几十年,轿车生产能力达到了世界第一,汽车行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每年贡献的税收也是不可低估的,关键还是我们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话不可以这么说,我们拱手让出了自己的市场,看着进口和合资车翻江倒海,而自身却没有太大的进步。”王俊明显然对马万里的说法不满,低声反击着说:“借鉴的目的是提高,是超越,更是发展,而不是成为人家的代工厂。吃惯了人家现成的,自己还有发展动力吗?还会想到发展吗?我们现在的众多车厂,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是多少?新技术、新成果又有多少得以应用?”
    齐天翔回头看了一眼争论的两人,眼神变得严肃,低声说道:“还是先听小文说吧!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的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还是留待以后争论吧!”

第一百九十三章 工业为重(10)
    听到齐天翔制止了两位领导的争论,又看到齐天翔鼓励的眼神,文涛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汽车工业说到底比的还是发动机,是科技实力和技术,我们是作车用发动机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说着话,文涛用遥控器熄灭了红色轿车的发动机,又走到另一辆黑色的越野车前面,轻按了几下遥控器,汽车发动了起来,并且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的剧烈咆哮,随即才恢复正常,文涛调皮地望着惊诧的各位领导,微微笑着说:“这是我们为越野爱好者专门开发的一款车型,采用的是4。0排量的六缸直喷双涡轮柴油发动机,底盘是超高规格的载重车专用底盘,可以说是将一辆大功率的载重车改装成了具有越野性能的超级车辆,这款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动力强劲,越野性能好,适应不同路面情况的需要。”
    文涛说着将手中的遥控器又按了几下,越野车整体下沉了一些,文涛自豪地对齐天翔说:“车身可自动升降,这样既可以满足越野的要求,也可以适应城市道路驾驶的需要,这样的改进不仅仅是为了舒适,更体现了节油的特点。”
    “好啊!这每辆车都体现着准确的目标定位,更凝聚着高科技含量的设计,不但先进,而且人性化,这不仅仅是在作车,更是在做未来的市场格局,了不起。”齐天翔回头望着众人,欣慰地夸奖着,随即望向文涛,兴致浓厚地问道:“还有什么新花样,都不仿给我们展示展示。”
    得到了齐天翔的夸奖,文涛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了,停顿了一下,才慢慢地走向一辆加长轿车跟前,先是使用遥控器发动了车辆,随即用遥控器将前后四个车门都打开,让领导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车内的一切,然后才不慌不忙地说:“这是使用我们厂自己的3。2排量六缸发动机改装的一款加长车型,是为高档商务活动和成功人士量身定做的车型,特点是功率大,性能全面,采用了很多新的科技手段,比如商务空间,休闲娱乐功能,以及座椅加热和分区空调等提升车辆品质的手段,使这款车完全可以媲美国外的高档商务车,可价格和舒适性可优于进口车。”
    看到齐天翔兴致很高,文涛就请齐天翔坐进了车里,站在车外用遥控器操纵着车内的电话、音响,以及其他的一些内设功能,直到齐天翔满意地走下车子,才带着大家走到了下一辆车子跟前。依然是遥控器启动车辆,让大家听发动机动力情况,然后才介绍说:“这是我们目前最高端的一款车型,采用的是6。0排量八缸双列多点喷射发动机,而且是汽油和柴油双燃料车型,不但采用了全部最新的科技成果,电子总成方面也是最高水平,完全可以进入顶级豪车家族行列,具体的功能我就不给各位领导演示了,反正可以不夸口的说,只有想不到,没有这辆车做不到。”
    “话说的有些太满了吧!”马万里似乎对文涛的介绍有些不以为然,就插话进来说:“行驶过程中司机和乘坐者,不可能有着相同的要求,比如司机想要一杯热咖啡,乘客需要休息,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
    “这不难办到,您只要发出语音口令就可以了,后排座椅可以移动和放平,成为一个临时的床铺,供长途旅行的乘坐者休息。司机需要热咖啡,可以通过语音指令将扶手边的旅行水壶加热,并在加热后自动将热水倾倒到水杯里,喝茶也好,咖啡也好,都不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以完成,但前提条件是杯子里得有茶或咖啡才行。”文涛的话滑稽调皮,立即引发了一阵哄笑,使得马万里很是没趣,文涛意识到自己话语的冒犯意味后,就赶忙解释说:“这只是说明车辆的性能,没有其他什么意思。”
    “有其他意思也没有关系,堂堂省国资的大管家,肚量还能没有你这个年轻的科技研发主任大吗?”齐天翔温和地望着文涛,侧过脸去对马万里说道:“在科学技术面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去仰望,这是一种态度,也是应该有的胸怀,科技改变生活不应该仅仅是一句宣示,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那是当然,尊重科学,尊重人才是我应该做的。”马万里看到齐天翔的矛头对准了自己,赶忙举起了免战牌,呵呵笑着对齐天翔说:“我只是跟小文同志开个玩笑,绝对没有刁难的意思,也不可能会这样做,作为一个老同志,这点觉悟我还是有的。”
    齐天翔没有在意马万里的辩解,眼光看向了面前的一辆辆车子,感慨地对众人说:“只要愿意干,只要愿意认真地努力探索,成绩自然就会不言自明。一个做发动机的企业,几经沉浮,历经磨难,可依然孜孜以求地在自己认准的路上跋涉着,我们应该对这种执着和坚守给以足够的尊重,无论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一个民族,都需要这种执着和尊重,这才是进步的基础,也是能够走向未来的支撑。”
    齐天翔说着话,看着文涛温和地说:“这么多的样车,下这么大的功夫组装起来,就这么当成玩具一样拿来消遣吗?下一步准备怎么做,有没有具体的规划?”
    文涛听着齐天翔的问话,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射到李正和路金山脸上,征求着他们二位的意见,在得到肯定的眼神鼓励后,才望着齐天翔认真地说:“研发、改进,甚至组装,我们自己都可以办到,但推广应用却不是我们一家企业能够办到的,新车型的推出,不但需要市场的认可,更需要生产企业的呼应,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现在的困难是生产企业对新产品生产的担忧,毕竟一台发动机就是一辆车的心脏,没有成熟的品牌支持,风险还是很大的。”
    齐天翔当然知道文涛话里的意思,政策支持,政府主导,大资金扶持,甚至是率先示范,民族品牌要在林立的国外大牌的夹缝中胜出,的确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做到的。可做到这些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现在就能明确答复的,索性就没有正面回应文涛的话,而是转过脸微微笑着对李正说道:“看完了你们的未来,就应该看看你们的现在了,因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百九十四章 工业为重(11)
    听到齐天翔明确的表态,李正和文涛都明白齐天翔现在的心情,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未来,还是有着深深的忧虑和担心的,只是在这样的场合,难以表示出来,也没办法表露真实的心迹。
    毕竟作为河海省的省长,视察也好,调研也罢,都是正常的工作,是对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关心,这是正常的,可对于一个企业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就显得不太正常了,起码有着难以辩解的私心,即使没有权钱交易,也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都明白齐天翔对于曙光厂是倾注了心血的,不管是刚刚上任省纪委书记的平原调查,还是作为省深改领导小组的专职副组长,齐天翔对于这个厂都是费尽了不少心机。从企业脱困,到管委会成立,以至于李正能够以平原县委副书记的资历,走上这个当初为市管开发区正职主任的岗位,齐天翔不可能没有做工作,而现在随着园区从市级升格为省级,李正不动地方就成功升级为省厅级主任,从市管变为省管干部,以李正的资历和任职经历,这样的跨越不仅仅是幸运,而是太幸运了。
    如今齐天翔调研省管国企的经济运行和发展情况,偏偏绕开全省国企的航空母舰河州重机集团,第一站选择的却是业绩和成就并不是很突出的曙光厂和科技园区,用意不言自明,倾向性也是难以掩饰的。
    没有任何的迟疑,李正就走到一边安排了一下,很快停放在附近的一辆加长电动游览车就停在了齐天翔等人的面前,齐天翔没有等李正出言相请,就率先走到了游览车前边的位子,迈腿登了上去,然后平静地等待着其他人上车。
    由于是参观企业,路金山坐到了齐天翔旁边的座位上,等所有人都上了车,并缓缓开动起来之后才慢慢地对齐天翔,也是对所有车上的省市领导介绍道:“我们现在是从二号门进入厂区,以前我们曙光厂有五个车间,涵盖模具铸造、零件加工、板件组装、发动机生产,以及总装合成等工序流程,基本上是一字排开的几个车间,引进外资将五车间整体划给了合资公司,建立的合资公司,后来经过几番折腾变成了独资外企公司,现在以及从总厂分离了出去,单独有道路和和围栏。”
    “路总话里似乎有气啊!咱们这还没有进入厂区,而且是从东二门进入,却没有先期介绍其他的车间,单单挑出合资厂说事,看来还是心有芥蒂吧!”马万里不无用意地打断了路金山的话头,看来这里他来过,对厂区的情况比较了解,看到路金山回过头来看着他,就缓缓地说着:“不翻老账,不纠结于过去,这是我们对待企业发展必须要有的态度,也是对待曾经的过去必然性的认可,没有什么是可以从头再来的。”
    “对待曾经有的失误和过失,可以不计较,那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却并不是说明我们不知道,或者不认可,这也不是科学对待历史和过去的心态。”王俊明今天似乎是有意与马万里过不去,正好他们两人又坐在一起,就不客气地接过话说:“曙光厂的过去,是走了很多弯路的,不计较并不是问题不存在,现在不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不是问题不存在,更不是可以轻描淡写以什么情绪概况。”
    齐天翔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望了一眼有些发涩的路金山,提高了嗓音不满地说着:“是听你们二位争论,还是听老路介绍情况,我想不用说就都清楚吧!”
    齐天翔说着话,温和地对路金山吩咐道:“你还是接着说吧!根据你自己的思路和顺序,只要把情况说清楚就可以了。”
    路金山感激地望着齐天翔,想说什么却张了张嘴没有说出任何话来,心里却是有些憋屈和恼火,从上午到现在,马万里已经两次打断他的汇报了,这让他心中十分的不快,可作为木讷厚道的路金山来说,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反驳,只有将火气压制在肚子里,现在也是这样。
    “我虚心接受马主任的批评,咱们还是按照顺序来说。”路金山停顿了一下,才接着对齐天翔说:“咱们至所以从东二门进来,是因为东一门对应的一车间,作为棚户区老旧房屋改造的安置房,以及建起了几栋职工转换楼,可以说一车间已经不存在了。”
    看到齐天翔鼓励的眼神,路金山调整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二车间是以前的精加工车间,二车间过去是我们刚才去过的办公楼,下来是三车间和四车间,以及我们新盖的研发中心和试验机厂。基本上目前曙光厂的布局就是这样。”
    游览车减慢了速度,也就打断了路金山的介绍,看到渐渐靠近的二车间高大的厂房,路金山急忙补充介绍道:“二车间现在以及成为我们电动车零部件加工和初级集散区,咱们可以先到里面看一下。”
    路金山说完这些,等到车辆停稳,就赶紧下了车,随即转身想要搀扶齐天翔,可伸出的手被齐天翔轻轻挡了一下,立即意识到这个时候,对于齐天翔的形象来说,这样的献殷勤并不合适,就笑着闪身在一旁,等待着齐天翔下车。
    齐天翔缓慢地下了车,面对着已经提前到达的记者们的摄像机和照相机的镜头,自然地微笑着,显得温和而又安详,与站在车间门口的干部职工亲切地握手交谈,尽力迎合着记者们新闻报道的需要。
    作为阶段性视察工作的重点,上午的办公楼座谈,观看样车演示,以及现在的车间门口,这几个重要的节点,都是需要大量的镜头和画面的,这不但能够对新闻报道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也能使整个新闻显得饱满和内容丰富。
    齐天翔很注意这些细节,也懂得适时配合记者们的新闻活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方便,其实也是对自己作为新闻主角形象的维护。

第一百九十五章 工业为重(12)
    一阵短暂的忙碌,其实也就是等待随行人员到位之后,齐天翔才在路金山的陪同,以及众人的簇拥下缓步走进车间。
    说是一个车间,可看上去就像一个工厂似的,巨大的车间无论是宽展度,还是高度,都达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由于当时的建造设计是围绕着重型制造展开的,充分考虑到了大尺寸零部件的进出和吊装,以及天车等吊装设备的使用,使得整个车间看上去宽度和高度,都超出人们的想象。
    车间里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排列有序的机床,显得整齐规整,机床转动的声音,还有远处切割和打磨的尖利的声响,在车间里回荡,可却并不觉得过分的嘈杂。
    “二车间主要负责后面几个车间的零部件供应和预装要求,很多外面无法加工制造的零部件,都是在这里加工。”路金山附在齐天翔耳边,认真地介绍说:“这里也分成了几个部分,零件加工,组装件的切割整形,都集中在了这里。”
    齐天翔认真地听着,慢慢地走到一台机床前,耐心地看着车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退刀,装件,进刀,启动,动作娴熟,一丝不苟地工作着,很快一个不大的铜件,就在车床上的台灯的照射下,闪着金黄诱人的光亮。
    看到齐天翔站在身后兴趣高昂的观看着,车床工停下了机床,有些紧张局促地望着齐天翔,似乎有些不知所措的意思。
    齐天翔知道自己影响到了车床工的操作了,就温和地笑着与这位工人攀谈了起来,当然还是齐天翔问,车床工回答的模式。几句简单的交流之后,齐天翔微笑着伸手示意车床工继续工作,然后顺着走道慢慢地穿过机床林立的区域,走到抛光和切磨机器旁边,依然是耐心地看,认真地询问。这样走走停停,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从前门走到了后门。
    游览车早就等待在了后门,齐天翔等人上了车,几辆游览车形成的车队又继续向着三车间驶去。
    三车间是预装车间,同样是阔大的厂房,同样是紧张忙碌的工作场面,相对于二车间的机器轰鸣,这里显得安静许多,也洁净许多,所有的门窗都进行了封闭。几条生产线顺着车间排开,穿着白色工装的工人像服装厂的生产线员工一样,坐在生产线边,紧张地进行着装配工作。
    齐天翔等领导在门口就又工作人员每人给穿上了工作服,戴上了帽子,顺着消毒走廊走过了几道门,才走进了车间。看到安静紧张的组装场面,齐天翔饶有兴趣地顺着生产线走着,但却没有靠近生产线,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发动机组装是要绝对的洁净和无尘的,原则上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他们算是破例的。
    简单地看了一圈,齐天翔等人没有过多的停留,仍然是前门进后门出,走出了三车间,乘上游览车,径直向四车间走去。
    与三车间的安静不同,四车间显得忙碌和有成就许多,从协作厂和前面几个车间的所有部件,在这里进行总装。无数个独立的组装车位旁,都有着一到二个工人在紧张的组装操作,各种色彩和声响交织在一起,合成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交响。
    看到这样的场景,齐天翔的情绪顿时高涨了起来,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