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3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老同学,宝刀不老,松柏长青。”
    “我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多那句嘴干嘛!也不看看是谁的地盘。”猴子苦笑着摇摇头,端起酒杯与齐天翔遥碰了一下,爽快地一饮而尽,然后才由衷地说:“如今想要尽兴地喝上几杯舒心酒,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不是遇人不淑,就是话不投机,还是过去的酒喝的单纯,哪怕就是几毛钱一瓶的老白干呢,也能喝的意气风发的。”
    “这容易,什么时候想喝酒,想畅饮,尽管过来河海就是了,即使齐省长没有时间,吕书记和我这边都是尽心尽力地管够。”听到猴子感慨,坐在他身边的周通不失时机地接过话来,微微笑着说:“不但是你,还有汤老师和黄老师,随时随地都可以过来,我们保证热心接待,热心待客。”
    “那就不必麻烦了,我们哪有那么多是事情要办啊!”好容易等到齐天翔结束了开场酒,又听到周通这么说,汤永光接过了话,不好意思地说着:“原本就是与侯总过来看看,可吕书记和梁市长还专程到机场迎接,又放下手中的工作,与我们三个专门进行研讨,耽误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让我们真是觉得不好意思。其实本身就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就是来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就好了。”
    “就是老汤说的,原本就算不得什么事情,我们就是来看看,可却让你们费心这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黄振亚接着汤永光的意思说着:“你们越自然,我们也越方便工作,因此我们有个不情之请,明天我们与几家证券公司的专家和高管座谈,就不麻烦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了。”
    猴子听着两位专家的说辞,狡黠地笑着望向齐天翔,慢慢地说:“我不是专家,可今天这一天我也大致听明白了,软肋人人有,只看谁保护的好。资本运作首先是资本,仅仅靠股权置换,靠闪转腾挪,没有巨大的现金流支持,或者融资成本过高,能坚持的时日就可想而知了。不动谁也看不出套路,一旦出手攻击对手的软肋,自己的软肋也就暴露在了对手的眼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可以了,或者拖延,稀释股份,或者直接通过现金流和对冲,还怕玩不死一两个金融大鳄?”
    齐天翔听到猴子的说法与自己的不谋而合,就微微地笑着表示着赞同,可随即就瞪起了眼睛看着猴子,对各位说:“说好了只叙友情,不谈工作,猴子这是明知故犯,应该罚酒。”
    齐天翔的提议得到大家的附和,硬逼着猴子干了一杯酒,使得酒宴气氛随意了起来,进入了互相亲近的阶段。
    齐天翔应对着众人的碰杯,心里却轻松了许多。猴子的说法,其实是用意深刻的,这也是三人此行要告诉自己的方法,只是碍于自己省长的面子,不好明确点拨罢了。
    这也是近几天来自己一直在苦苦思索的方法,自己让李正和王大龙他们做好准备的用意,其实就是要采取现金换股份的手段,直接阻击资本炒作,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国资流失。
    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这样让齐天翔对反击充满了信心。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谋而合(1)
    接下来的几天,齐天翔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省本级半年度经济运行情况汇报之后,紧接着就召开了各地市的汇报会,齐天翔仍然是专注地倾听,专注地记录,没有过多的表态,更没有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任何的评点。
    地市会议结束后,又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就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河海省工业经济振兴纲要》进行了研究,与会的各位副省长和省政府常务委员,就纲要征求意见稿进行的调查和会商,提出了一些问题和需要修改的地方,基本上是持肯定意见,完善后就可以报省委批准实施。
    另一个重头的事项还是关于工业的,这也就是齐天翔提议的,将国资委和工信厅管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的管理权限上收,成立由发改委、国资委、工信厅等厅局委组成的工业振兴促进领导小组,由齐天翔任组长,常务副省长罗剑同志任专职副组长,各位副省长和咨政及省长助理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办公厅,由省长助理王俊明和周通两位共同负责。
    这些事情齐天翔事先已经分别征求了各位副省长和咨政、助理的意见,通过是必须是事情,只是走一下程序,而且听取一下各位副省长,特别是罗剑的表态发言。
    下来研究的是《省政府及其组成部门机构精简和依法行政实施方案》,由于还是草案,还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并没有得出结论的意思,只是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孙萍芳提出了民政体系改革方案,这也是一个初步意见,也是议而不决。徐方提出的农村村级组织间协作和融合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因为方案直接突破了村级组织,甚至乡镇的限制,可以跨区域联动和协作,势必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矛盾和纠纷,而且这样的融合也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看到问题一时难以调和,齐天翔就建议徐方继续完善方案,下一次会议接着议论和研究。
    刘晓平对项目和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些想法,对目标计划和考核机制提出了一个方案。由于他对项目比较熟悉,情况也比较了解,争论不多就获得了通过。
    萧山、王向东和张万福都提出了相应的方案,由于涉及的范围还都是在各自的分管领域,争议也不是很多,而之后的干部任免,却是刺激到了众人的神经。尽管这些人员任免不是齐天翔提出来的,有些是年龄的原因,有些是调整,还有一些是晋级,基本还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可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也使得会议时间一再的延长,等到会议结束,大家也都精疲力尽了。
    忙完了省政府常务会议,齐天翔又参加了几个部门的会议,有劳动保障的,有总工会的,还有工商和质检的年度会议,每天都是在会议上度过的。
    也就是参加全省庆祝建党座谈会,齐天翔才终于从主角退回到配角的位置,好像也才得以喘了一口气。
    会议在省委党校大会议室举行,所有省委常委,各地市党委一把手,省委各组成部门,以及党建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有全省各地的优秀员、劳模代表、青年干部和学生代表,都参与了大会座谈和研讨。
    由于齐天翔事先与会议组织者的省委办公厅和秦亮打过招呼,会议自己没有准备,不发言,因此齐天翔的身心是轻松的,也很放松地参与这次重大会议的。
    会议隆重热烈,取得圆满成功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不但可以从新闻报道里可以读得出来,即使是周密的筹划,认真的布置,精心的选择,都极大地保证了会议的效果和质量。
    林东生作为党建的第一责任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结合河海省党的理论和建设实际,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党领导下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林东生的讲话富有激情和张力,完全体现出了一个省委书记的理论高度和修养水平,数次被热烈的掌声所打断,赢得了全体与会者充分的赞许和肯定。
    侯哲海主持会议,并在林东生讲话之后进行了发言,深情回顾了党创建以来的辉煌业绩,以及几十年风风雨雨积累的丰富经验,尤其是在建国之后党的事业的壮大和发展,并且也不回避历次政治运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随后就是对改革开放给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高度的讴歌和赞美,并且举出祥实的事例和数据予以印证。
    侯哲海的讲话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理论功底的深厚,观点的新颖独特,数据和事例的祥实准确,以及恰到好处的补充和印证,都显示出他作为理论家的实力,另外就是对党建问题精到的把握和研究。
    侯哲海的讲话引发了与会者的思考,随后的发言都是围绕着党建促经济发展的主题展开的,一上午的会议充满了思辨意味。
    齐天翔作为会议的参与者,始终是耐心地听会,可却从侯哲海的讲话中,隐隐嗅到一种异样的味道,这些异样也从林东生凝重平和的面部读出了一些,但却未及过深地去思考和探究,毕竟党建理论是可以引申到任何一个领域的,作为一个执政党,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是与党的理论和实践分不开的,侯哲海的洋洋洒洒的论述,本身就有自己的主观意图,这本身并不奇怪。
    会议结束,林东生匆匆起身离去,其他几位常委随后缓缓地依次离开会场,齐天翔在走向自己的专车的时候,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位,不经意地与洪虎对望了一眼,就觉得洪虎的眼神中有些不一样的东西,也就放慢了节奏,等待着洪虎走近自己身旁。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谋而合(2)
    “齐省长这是准备回省委呐!还是直接回省政府?”洪虎似乎是无意之中的寒暄,随即感慨地说道:“两头跑也是够辛苦的,想见到您一面可是不容易啊!”
    “这边是立场,哪边是行动,理论联系实际嘛!就怕我难以跟上变化啊!”齐天翔呵呵笑着看着洪虎,若无其事地说:“两边都不轻松啊!尤其是省政府哪边,天天跟百米冲刺似的,难得有片刻的清闲,也不敢懈怠啊!”
    两人就这样打着呵呵寒暄着,等到其他几位都乘车离开之后,洪虎才由衷地说:“务实更要务虚,什么时间老领导到我哪里指导指导,同志们可都是翘首以盼啊!”
    齐天翔意味深长地望着洪虎,微微笑着说:“指导可是不敢,毕竟那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我这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可是不敢在专业人士面前舞刀弄枪的。交换一下想法,交流一下情况,还是可以的,彼此沟通还是必要的吗!”
    看着洪虎要说什么,齐天翔赶忙接着补充道:“交换情况可以,不过相对来说,你哪里还是不如我哪里清净,不至于搞的满城风雨的。”
    “说的也是啊!想清静我哪里还真是不容易,耳目众多,谁知道谁是哪个山头的探子。”洪虎心领神会地笑着说:“选日不如撞日,我看今天就不错,如果齐省长不反对的话,午后我到您的红楼请教请教。”
    齐天翔呵呵笑着说:“随时欢迎光临,不敢说好酒好菜,好茶好烟恭候,还是做得到的。”
    说着话,齐天翔和洪虎两人分别上了车,离开党校后齐天翔回到了省委红楼,简单吃了午饭之后,就吩咐小张准备泡茶待客。
    话音未落,洪虎就推门走了进来,望着小张严肃地交待着:“齐省长可是说过好茶招待的,在品茶这方面,我虽然不能在方家面前卖弄,可好赖茶我还是可以分辨得出来的,你休想哪二百块钱一斤的茶叶糊弄我。”
    “那哪敢啊!您是我的老领导,手把手教我业务,我恨不得把齐省长这里最好的茶叶给您泡上。”小张在严肃的洪虎面前似乎没有惧怕,反而嬉皮笑脸地应对着,“可惜,齐省长这里还真是没有什么好茶,不过都是今年的新茶还是可以肯定的,现在茶叶价格那么贵,好茶可是要好价钱的。”
    小张顽皮的神态,委屈的神情,引发了洪虎畅快的笑声,冲淡了办公室严肃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齐天翔与洪虎热情地握了手,示意洪虎到沙发哪边坐,然后是递烟点火,等小张端茶过来后,又接了过来,轻轻地放在洪虎面前的茶几上,做完了这一切,才缓慢地坐在了洪虎对面的沙发里。
    洪虎不动声色地配合着齐天翔的动作,齐天翔给他递烟,他给齐天翔点火,齐天翔将茶杯放在他的面前,他伸出手来微微护佑了一下,这一切都显得自然和随意,看似不经意,却同时表明了两人的态度和心迹。
    “您可千万不要这么客气,原本我就来的少,您这一客套,我还真把自己当客人了。”洪虎微微笑着看着齐天翔,略显认真地说:原本也是不在一个体系,想来看看您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也是望穿秋水啊!”
    洪虎的比喻显得滑稽,齐天翔明知道他比喻的不贴切,可却不能做出任何神情上的表示,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洪虎作为军人出身,本身就率真耿直,不善于舞文弄墨,对于文绉绉酸腐的那一套原本就不擅长,如此的表达本身就是缓和关系的表示,是不能有任何的轻蔑和嘲笑的。
    多年的军旅生涯,转业进入省纪委,从一个普通办案人员做起,从一无所知到业务精通,完全是凭着一份对工作的热爱,以及认真刻苦的实干精神,一步步走到纪委副书记的位置,付出多少的努力和艰辛,也只有他自己清楚。
    齐天翔挂职省纪委,成为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时候,洪虎还是省纪委的副书记,而且是洪、白、唐三位副书记中,排名第一的副书记。不出意外的话,接替即将到站的张书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尤其是中央强调纪检监察干部要专业化、知识化、特殊化的时候,能够与他进行竞争的人不多。
    谁知道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齐天翔以行政法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的身份挂职省纪委,尽管只是最不起眼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可明眼人都清楚,这是掌握着全省纪委系统案卷和资料最全的部门,对于齐天翔这个学者出身的年轻干部,用意是很明显的,就是要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并掌握纪检监察工作的全流程,以便能够顺利完成过渡,并顺利按照计划达到某种意图。
    也就是在齐天翔完成挂职,并最终调入省纪委前夕,洪虎以省纪委副书记的身份出任河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意图不言而喻,就是在给齐天翔的未来腾出位置来,可以说洪虎是被迫走马上任的。尽管是平级调动,可实际作用却是不同的。
    齐天翔顺利地接任省纪委书记,并且在不久后成为省委常委,跨越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门槛,从省管干部升级为部管干部,完全了仕途中重要的跨越。
    尽管几年之后,齐天翔离开省纪委,接替他职位的仍然是洪虎,并且顺利成为省委常委,也算是得偿所愿,可在官场潜规则里,几年的停步不前,耗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更重要的年龄优势。
    就是有这样的交集,齐天翔和洪虎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微妙,相对于职务的交替,更难平复的是心中的情绪,以及难以言说的不满。作为这个级别的干部,不会浅白地表露自己的心迹,可如果说一点也没有想法,也是不现实的。
    这点齐天翔明白,洪虎也很明白,只是都不好直接表现出来罢了,小心翼翼地接触,彼此都尽可能地谨慎小心。
    也可以说,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两人是不会单独接触的。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谋而合(3)
    “呵呵,咱们老哥俩就不要这么客套了,说远点咱们是同事,说近点,我是您的接班人,还用得着这么多的虚情假意吗?”望着不很自然的神色,洪虎率先打破了僵局,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个文件袋,递给齐天翔,故作轻松地说:“我这里有些材料,想想老领导过过目,请教一些方法和思路。”
    “这才是虚情假意呢!什么老领导,什么过目请教,你老伙计不实在。”齐天翔双手接过洪虎递来的文件袋,呵呵笑着说:“先看看再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业务方面我可不敢班门弄斧。”
    望着齐天翔埋头在材料里认真地看着,洪虎长长的喘了一口气,暗暗庆幸这一步走的还算平安。
    不但是齐天翔觉得尴尬,其实洪虎的感觉也好不到那里去,同样是被面子和情绪时时地折磨着。
    作为省纪委书记,埋头工作,管理好自己那摊的事情,与外界减少交流和接触,这是可以办到的,也完全可以超脱,但主管干部纪律处分和行为监察的部门,与省长不接触、不交流,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或者说根本办不到。
    齐天翔可以不主动与他沟通缓和关系,洪虎却不行,没有省政府的协助和支持,省纪委的工作开展起来会困难很多,有些也还是绕不过去的。
    给齐天翔让路,最终离开省纪委到河州市任职,洪虎不是没有想法,甚至初期抵触情绪还很大,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真正缓过劲来。
    对于齐天翔这个外来和尚,洪虎尽管印象不错,但从骨子里还是漠视的,不管什么来历,又有什么样辉煌的过往,经验和能力还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素质。
    洪虎从来不怀疑齐天翔的能力,更不怀疑齐天翔自身的素质,能够成为专家,没有一定的学问和刻苦精神,是绝对办不到的,但那是在经济领域,无论是教书,还是做学问,都与需要过硬的实践经验的纪检工作,是有着很大距离的。所谓隔行如隔山,就是这个道理,何况还是个文弱的书生,短期内想要完成两个不同领域的过渡,不是没有可能,但却是很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