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震动-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同军没有想到齐天翔会清晰地说出自己的学业方向,就有些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可在齐天翔微笑的目光中,还是认真而谨慎回答道:齐省长记性真好,我是省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然后选报了省农科院山林所刘世民教授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就跟随着刘教授作山林科技和生态研究,准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前几年县里引进人才,将我引入到老家来,研究也就此中断了,政府工作也没有做好,真是愧对刘教授的培养,愧对家乡百姓的期望了。
    看着王同军满脸的愧疚,以及低沉的声调,齐天翔微微笑着挥了挥手,打消着王同军的不安和自责,朗声笑着说:以前什么样,我不是很了解,可这几个月,你钻山林进农家,人瘦了,皮肤黑了,大手粗糙了,就说明了一切。这就是成绩,这就是最好的研究成果,有了这些做基础,你完全可以问心无愧了。
    齐天翔说着话,目光转向柳如卫和周通,看到他们频频地点头回应,就继续看着王同军说道:上次在省农科院搞调研,与山林所的刘世民教授还聊起你这个学生,刘教授对你这个得意门生从政,至今还是耿耿于怀啊我答应刘教授,见到你时征求一下意见,是愿意会山林所继续做研究呢,还是回省农科院做行政工作,毕竟省里的学习和研究条件,还是比基层要好一些。
    王同军没有想到齐天翔开宗明义会提出这个问题,出乎意料的同时,也感到了满心的温暖,而且在齐天翔讲话的同时,不经意地瞥到了柳如卫阴沉的眼神,从中读到了除了酸涩,还有一股强列的妒忌。不禁心里一阵寒意涌起,也激发了心中倔强的意志,似乎就是这眼神,刺激了他的敏锐和斗志。
    待罪履职的这几个月,王同军几乎陷入了无脸见人的尴尬境地,而比这些更为严重的,还是难以忍受的排挤和冷遇。尽管市委组织部在宣布处理决定时,只是给于他记大过处分和留任现职的处理,而且明确决定他继续主持县政府工作,并协助柳如卫书记负责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但这些明确的决定,在其后的执行过程中,以及在全县党政领导分工中,被人为地无限放大了,他成了待罪留职等待组织进一步处理的县长,不但被剥夺了县长的工作权利,甚至县委常委会也有意不让他参加。他所能做的工作,就是协助房建设调查环境损害和恢复事宜,另外就是深山区几个乡的生态保护工作,基本上已经于县政府无缘了。
    为此王同军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要面对县纪委时不时的调查谈话,还有承受家人和朋友的被打击和处理,一时间山雨铺天盖地而来,一起压向没有过多政治经验和官场阅历的他,看到的不是白眼,就是幸灾乐祸的眼神,似乎他就是祸害贵水县百姓的罪魁祸首,是比韩自在还要可恶的贪官污吏。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抬不起头来,只有与房建设一起走进深山,才觉得心情放松,呼吸顺畅起来。
    有一个阶段他的确已经心灰意冷,甚至萌生了退意,想着干脆离开贵水县,回省城另谋职业,或者接受同学的邀请到南方创业,另外就是继续攻读刘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可思来想去始终还是下不了决心,根本的原因是贵水县是他的家乡,一旦自己背负着不清不白的名声离去,就等于是承认了自己的恶名,家乡是绝对不可能再回来了,自己的亲戚朋友,以及家族都将为此蒙羞。
    对于自己不能为家族增光添彩,还要为家族增添恶名,对于王同军这个山里出来的孩子来说,是比要他的命还要重大的事情,即使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是不愿轻易尝试的抉择。几个月下来,渐渐也适应了山里的生活,适应了远离政治中心的境遇,心情反而释然了许多,也对刘教授的电话邀请,有了婉拒的勇气和底气。
    现在齐天翔提出的这个建议,如果放在几个月前,王同军会感激涕零,甚至会放声大哭,可经过了这么多事,王同军似乎并不是非常期待,相反还为这样的好心安排,感到羞辱。尤其是无意间瞥到了柳如卫阴沉的眼神,王同军更是感觉自己不能离开,不能当逃兵,不为争一时短长,只为了尊严,也不能轻易败下阵来。
    非常感谢齐省长,能够回省城重新投在刘教授名下学习,是我做梦都想实现的愿望,可现阶段我觉得自己还是留在贵水县比较好。王同军没有过多的犹豫,坦诚地望着齐天翔,鼓足了勇气说道:以前学的是山林经济和生态发展,可这几年并没有实际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更别说造福山区的百姓了,这让我很是不安。这几个月来有机会走进深山,尤其是与山区百姓共同生活的经历,不但使我所学的知识更加深化,而且还产生了很多新的知识点。这些收获是研究所所不能提供的,也是书本中学不来的。我希望将这些实践得来的知识,尽快地吸收转化,变为帮助山区百姓脱贫致富和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的钥匙,实现自己求学的理想,也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七百二十六章 纷繁乱象(11)
    好,有志气。   火然 文 r anen‘齐天翔笑着望着王同军,难掩兴奋地夸奖道:能有这样的认识,有这样的志向,这几个月的苦就没有白吃,所有的挫折和磨难就都是值得的。
    齐天翔赞许的目光从王同军脸上,转向了柳如卫,感慨地说:青年人如何成长,青年干部如何锻炼和成熟起来,我们曾经探索过无数的方法。最早时的送往老大哥国家学习,造就了一大批工业和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为大建设时期的工业化革命注入了活力。早些年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抛开就业和城市容纳度的考量,大批知识青年离开城市,使得广大的偏远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至今都在发挥着作用,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在改变农村面貌的同时,众多的城市青年的身心和世界观,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村劳动锻炼和参与社会建设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的坚韧,以及对广大农村和社会的认识,成为了他们日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齐天翔迎着柳如卫恭敬的目光,继续饶有兴致地说道:还有改革开放初期,在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作为国家战略,选送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学习的一批知识分子,构成了国家的经济管理体系,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些带有国家意志的大动作,都对此后若干年的国情,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就说明了一个显著的问题,青年人只有主动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主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磨砺自己,经历了苦难的煎熬,才能成就自己,贡献国家。
    没有等柳如卫作出任何反应,齐天翔就将目光转向了王同军,接着说:学历不是越高越好,研究工作也不是越艰深越有意义,只有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需求高度融合,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青年干部的成长,也是离不开这样一个途径,可以有远大的理想,也要有深入实际的行动,更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我支持和赞成你的选择,你还年轻,也不过三十岁出头,认真在基层磨砺几年,多积累一些实践经验,假以时日必将会有光明的前途,我对你有信心,你自己更要有信心。
    齐省长这是爱才心切啊殷切之意溢于言表,让人感慨啊周通自然对齐天翔的用意心知肚明,可还是故作惊奇地附和道:无论是省政府机关,还是基层县市区,都需要一大批有高知识积累,又经过基层锤炼,勤勉务实忠诚可信信念坚定意志品质优良,经得起风雨,有见过世面的年轻干部,担当起振兴河海经济的重任。
    周通迎着齐天翔的目光,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表演着双簧,认真地说:像同军县长这样年富力强,又有一定基层工作经历,特别是对山区和山区百姓,有着特殊感情的年轻干部,现在并不是很多,大多都是在机关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熬资历的年轻人,已经与基层和老百姓的生活脱节了,可却是自视甚高,尤其是身上的娇骄二气,就是他们成长最大的障碍了。这些在同军身上体现的很少,倒是能感受到一股乡野的淳朴和清新来,让人感觉不错。
    齐省长和周秘书长总结的太到位了,对青年干部的殷切希望,让我们这些基层工作的同志倍感鼓舞。柳如卫好容易等到了周通表态完毕,赶忙接过了他的话,深有感触地说:二位领导身在高位,却始终不忘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这对于同军同志这样的年轻干部,实在是难得的关怀和眷顾啊我们一定认真领会齐省长和周秘书长的指示,注重选拔和培养一批有担当有文化有理想信念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让他们在社会实践的大潮中锻炼成长。
    柳如卫也是在官场历练多年的老手了,怎么能看不出齐天翔和周通此番言论的用意,而且从一进门就能感觉到两个人是经过了充分的准备的,或者说是形成了一定的默契的。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当着基层主要领导的面,褒奖一位副手,这是违反常理和不很正常的。虽然高层领导可以任意表达自己的喜好,甚至对某一个人的偏爱,可一般采取的方式和选取的对象,是有着很多讲究的,不会直通通地表达,更不会开宗明义地流露出来。这不但有违领导的尊严,也有着明显的瑕疵这其中如果不是有所预谋,就一定有深远的含义在里面。不是敲打,就一定是提示了。
    自从齐天翔来到贵水县的那一刻起,柳如卫就感到齐天翔是有备而来的,表面上温和友善,甚至是勉励有加,可内里却有着一丝坚硬的东西,冷冰冰又硬硬的。这自然与陶然有意设的绊子有关,有意识延迟通知的时间,使得汇报会难以正常开始,给柳如卫上眼药。这是一个因素,可也不是主要的,想齐天翔的修为和经验,是不难看出其中端倪的,也是不会因此责难柳如卫的,而齐天翔有意识显示出对柳如卫的友善,就充分印证了齐天翔完全知悉了其中的奥秘。
    问题还是出在贵水县内部,也就是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是柳如卫最直接的感觉。一段时期以来,柳如卫常能感觉到身边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大多都是一些罢官和赋闲的多事整出来的。初期也不是很在意,可事情多起来之后,特别是有些举报和检举材料被移交过来之后,柳如卫就觉得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一股来自于贵水县本土干部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正在慢慢聚集,并且还是由几位免职或退休的县级干部发起的,而最主要的诉求居然是为王同军抱屈,认为柳如卫一手遮天,剥夺了王同军作为县长应该行使的职责和权力。另外就是他将几个重要局委的权限和财权上收,影响到了很多人的实际利益。
    柳如卫知道自己是犯了众怒了,作为一个外来干部,几个月来过分注重了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忽略了本土干部的实际感受,以及对权力和利益的要求。可作为柳如卫并不想做任何的妥协和改变,起码不会过于明显地退让,这不是他的行为风格,更不是这次他来贵水县为官的目的。在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利益代言人的情况下,他只能继续这么做,而且更加快干部调整和轮换的节奏,打压和拉拢并重,以平衡和缓解自己目前的不利局面。
    柳如卫不是不清楚,自己在贵水县的作法,以及产生的副作用和影响,不会不被齐天翔知晓,也清楚齐天翔在贵水县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更何况还有房建设就在贵水县蹲点,是没有办法瞒得住齐天翔的耳目的,只是自己的作法还算隐蔽和天衣无缝,短期内还是不担心东窗事发的。对于齐天翔的威势,柳如卫却并不是很担心,毕竟齐天翔作为省长,高高在上,是不可能直接插手贵水县的干部人事调整和具体事务的,不仅没有时间,也根本就没有这份心力和精力,至多是表示关注罢了,最为应该担心的还是贵水县内部的人和事。
    齐天翔尽管会不满意自己在贵水县的表现,可能够制衡陶然在山阴市的权势,整个山阴政界也只有他柳如卫有这个资历和能力,齐天翔要平衡山阴市的关系,还必须得依托柳如卫的力量,而且还得允许他在贵水县作出一番动作来,这也是柳如卫敢于搞一言堂和高压政策的底气所在。
    现在齐天翔和周通一唱一和地力捧王同军,自然有他们对贵水县政治格局的不满和担忧,可也只能以这种旁敲侧击的办法提示他,采取强压的手段不仅不现实,传出去也会成为笑柄,这是齐天翔这样职务的干部,所坚决不能忍受的,而柳如卫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更清楚该怎么回应了。
    同军县长这么年轻,就能得到齐省长和周秘书长这么样的肯定,这是他的幸运和荣幸,相信很多与他一样年龄的干部,是根本得不到这样的关照和关怀的。柳如卫似乎很满意齐天翔和周通对王同军的评价,也摆出兴奋的神情,由衷地对齐天翔说:只是同军同志太年轻了,从政时间又太短,政治经验和阅历也是太浅了一些,还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才行。不过这几个月同军同志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不仅得到了房厅长的高度赞扬,也得到了县里面的重新认识和肯定,而他也以自己的行为证明了组织对他的信任,以及当初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是对得起全县百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