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爷挑着眉头看看黛玉,极快的伸手刮下她的鼻子,挑了几样,剩下的就给陈公公。陈公公点头笑道:“谢姑娘体恤,我有一份,够吃了。雪雁,你们将这些端下来,爱吃就留下,或者拨一点,别的给他们吃。曲爷他们呢?”想想不对,还有佛爷的随从一干人等,陈公公赶紧问一句。这些人是头一次聚到一块儿,又这么近距离天底下相处,还有些生。

 第208节 第208章

曲折就在一旁坐着,已经吃了一半,闻言摇头笑道:“我这里有,你们吃吧。爷……我倒是觉得姑娘很像卓玛,怎么看都看不够……若是冒犯了,还请姑娘见谅。”曲折不时偷瞧,已经将黛玉上下不知道看多少遍了,心下只觉得为了这个姑娘,佛爷值得。

佛爷看了看黛玉,又看看曲折,笑道:“你见过像姑娘这么好的卓玛么?”见黛玉咬着筷子冲他嘟嘴儿,似乎不大乐意,佛爷笑道,“卓玛只是寻常的仙女儿,姑娘是仙女中的仙女儿,肯定与她们不一样。快吃,多吃些,别一会儿累了走不动。”说着话给她加了一个茄盒,不好喂到她嘴里,就只好放到她碗里,一边儿忙若无其事似的自己吃着。

曲折和陈公公等看着二人,都觉得有趣儿,秀色可餐,如此秀色,饭也吃得香,幕天席地也坦然。谁知一回头,那几个已经抢上了。一个没看够,另一个又想看,那一个道:“我是见过,但跟这个不一样。”这一个回一句:“你就吹吧,戴公公挂在身上,谁没看过,可大家都没拿在手里看过,你也不能一个人独占。”

“咕咚”,抢的正好,一旁来一个,想趁空夺走,谁知脚下踩个空,一脚下水了。

“一失足成千古恨……”黛玉刚吃完,看这样子摇头叹息不已,极为惋惜。

“咚”,众人刚准备笑这个,一回头,又一个下水了,原来是想笑这个,一高兴,身子一仰,石头不稳,一屁股落到水里,跌了个结实,激起一片水花,溅到旁边众人饭菜里,这下……笑的更热闹,拍腿顿足捶胸,有的将一口饭喷出来,也有的呛住了,一阵咳嗽……

佛爷和曲折看看黛玉的样子,还在摇头,为那落水的可惜,嘴里还念叨:“阿弥陀佛,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你既然已经了悟,又何须入这灵池,将水搅浑……”

水里石头上有青苔,那人扒不住,三两下还在水里折腾,将水搅得浑浊,被黛玉这一点,没人吃饭了,大概也是初次听得黛玉说笑,一个个肚子疼,笑的直不起腰来。

人之初,性本善。能快乐,谁落泪?

别看这两句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未必。别以为黛玉是好欺负的人儿,那是她泰然处之,不计较;别以为不买龟,就是不善,错了;别以为黛玉总喜爱伤春感秋,那是没有知心人,没处说知心话,憋闷的;若是高兴了,她才是天底下头一个爱乐的,而且能将众人都逗乐,她反指着李纨道:“这是叫你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顽大笑的。”

这等样人,由不得人不喜爱,又怎舍得将她编排,百般陷害?可见得,人心还是有恶的。这善恶眼下尚且不论。只说黛玉这一下见了这许多外男,可又实在难以回避。而且她的轿夫也一概都是宫里太监,那些侍卫……恩,可是真男人。可这又如何,她既然要出门,免不了还是会见到的,既然佛爷不理论,而且还让曲折和赵尼见过她,也都算是她的下人,也就不算外人了。这见男子,总不能连自己家下之人一概不见,也有些太过了。

曲里拐弯,其实黛玉似乎也没想那么多,看着山上风吹林动,天高云淡,哪里还在乎这许多?世上有许多的道理,都是坐在高墙深院里想出来的,若是走出来,置之天地间,人其实都微不足道,更遑论那许多规矩枷锁束缚。便是退一万步来说,这会儿前呼后拥的,连寺里的和尚都未见,也算的是守着“不见外男”的规矩了。

而眼前的这些真假男人,也许是畏惧佛爷和黛玉的尊贵威严,也许是真的到了天地间,人都变得渺小而自矮起来,将身外的那些凡尘俗念都抛开,只觉得黛玉宛如天仙,便是逗趣儿,也像个淘气的小仙女儿,不敢有丝毫的冒犯之意。

人到了这种时候,露出来的本性,有时候就和山里的空气一样,格外清新,让人喜爱,虽然无形,可随着一呼一吸,总能感觉得到。

那失足落在水里的,被黛玉一笑,也不恼。只因这会儿太阳已经上到树梢头,水虽然有些凉,却也不冷,不过转一圈,早有人伸手将他们拉上去,站在一旁太阳底下,一边儿拧着衣服滴水,一边儿自己也笑。人被压抑久了,就算偶尔失足或者被取笑,也是件儿快乐的事。

只等都差不多了,佛爷也吃饱喝足,才拉着黛玉起来,又指着穗儿笑道:“穗儿,会看表吗?现在几点?”一边说着一边儿掏出自己的挂表,金灿灿的,还镶着宝石,装在黛玉送给他的荷包里,这会儿掏出来,巳初一刻,时候倒是刚好。

众人见该出发了,忙将洋表还给穗儿,穗儿倒也没认错。陈公公对过时间,打发穗儿先走,雪雁扶着黛玉紧随其后,佛爷又后跟着,陈公公则盯着疏影及太监带好吃喝,还有坐垫毡毯等,方便一会儿随地歇息。曲折看了一眼,觉得差不多了,便让陈公公先走。他断后。

陈公公客气的笑道:“曲爷可是经常在外头……这么在外头过过的,这么有经验?”

曲折将东西交给侍卫,笑道:“让公公见笑了。我们那里地域辽阔,人烟稀少,有时候少不得就要在外头过几日,不过些雕虫小技,算不得经验。不过一会儿喊的时候,也别喊名字,山里指不定有山神等,不大好。想来前头还没走远,不如公公去给他们说一声,咱们一会儿就喊……”曲折脑子一转,想起一句来,道,“前头喊‘失足了’,后面答‘湿身了’,又好记,又好听……大家必定清楚。”

后面众位一听,又是一阵大笑。没想到这个看着一脸悍像还会打坐念经的人,竟然……陈公公也摇头失笑,又忙叫个侍卫赶紧跑到前头去知会一声。

等拐上山路,从这里往上,路就窄多了,好一点儿的能并排走两三个人,最窄的地方则只能容一个人经过,左右都是蒿草野刺等。幸而昨儿有人来看过,将那些虚的地方都标识了,路旁勾勾搭搭的各色树枝杂刺也被砍掉,这些深闺姑娘和深宫太监才能顺利过去。

走了没几步,两旁稍远都是各色大小树木,除了可能有的山民樵夫,并无路人,佛爷赶紧上前几步,扶着黛玉,雪雁忙识趣儿退到后面,和疏影等轮流拿着东西,不紧不慢的跟着。又有几个太监,和疏影悠然都熟,这会儿几乎是完全自由了,一会儿便说笑开来,格外惬意。

黛玉则天不管地不管,这会儿甚至连路都不用看,被他半抱着,路窄了就一把拎起来。悄悄看看前头,已经走远;再回头看看后面,隐隐有说笑声,却看不见人。抬头看看他,正认真的看着脚下的路,小心的扶着她,忽然停下脚步,被他抱着,轻飘飘如天上的云。仰头看着天,那朵白云飘过来,好像一匹白驹;又像柳絮,或者芦苇花,好美!

一个侍卫匆忙从他们旁边经过,不过愣了片刻,也不敢多看,唯恐佛爷一脚将他踹到山沟下去。佛爷和黛玉的事儿,他们多少也见到了,也听过了,不过那又如何。深闺的姑娘,有多少风流韵事,还不如佛爷和黛玉这么正经。至于男人,那些事情就更多,侍卫也多得很,能看着佛爷从大明宫出入,黛玉还依旧是个姑娘,真是少见的男人,钦佩还来不及,哪里有丝毫亵渎之意!更别提昨日和今儿这么近距离接触黛玉,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无话可说。

就这么想一会儿,黛玉和佛爷静静的、慢慢的走着,还没顾上说话,就听得前面大叫一声:“失—足—了……”黛玉和佛爷一愣,靠在他怀里,也还没问出来,后面传来一阵大叫声:“湿—身—了……”好像还不是一个人。紧接着是一阵哄堂大笑,前头几个也一块儿喊“失—足—了……”,后面也不甘示弱,“湿—身—了……”一时间,满山都是这两个声音,还有无数的笑声,撞到前面的高山又返回来,形成阵阵回音,连绵不绝。

这回总算轮到黛玉笑了,趴在佛爷肩头,笑的差点儿岔气,佛爷小心的把她放下来,轻轻给她揉着肚子,一边儿笑道:“这可是你起的头,现在倒好,遭报应了。”

黛玉笑的上气不接下气,推开他的大手,靠在他怀里,轻轻捶着他,笑嗔道:“我不过是据实而论,这是谁这么捣,就编排上戏了?”忽然眼睛亮亮的看着他,歪着头问道,“是不是那个曲折?这么喊就是他出的主意……恩,要不就是陈公公,你说,会是谁呢?”

佛爷啄一下她鼻子,摇头笑道:“我也不知道,一会儿问问他们。这总比喊名字好。满山喊着名字,像叫魂似的,不大吉利。这倒是个好主意,你呀……别的还罢,这淘气的功夫,将大家都带坏了。再这样下去,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第209节 第209章

黛玉撇着嘴儿,一边往前挪着,一边儿不依道:“是他们自己闹着玩,与我又有何干。”话音未落,就又听得一阵对喊,前后喊:“谁失足了……”后面接一句:“千古恨那……”一会儿还有“令定台”,接着就是用唱戏的念白或者腔调再喊一遍,越来越热闹。听的人耳里,再加上刚才的模样儿,格外有趣。众人似乎也不赏景,专改对戏了。

佛爷和黛玉夹在中间,前头三个侍卫还有心,走的很慢,任由中间二人一会儿走一会儿停,看看天上又咬咬耳朵,好不惬意。

这说是山上,谁知转过一个山坳,才发现,走了半天似乎还是在峪里,两旁都是高山,却也不曾高耸入云,不过挡了人的视线,看不见山那边的山而已。前后也都是山,又悬崖峭壁,上面一颗小松横空出世;或者圆乎乎的一个小山头,放在群山中间,怎么看怎么有点儿小孤岛的感觉。一条小溪,一直都在路边蜿蜒盘旋着,也不知道是溪流沿着路往外流,还是路沿着溪流往里延伸。汩汩的流水声,断断续续,时重时轻,不紧不慢的打在心头,是跳动的心声。这种时候,一群人前呼后答有趣;两个人走在中间也不孤独。

走了好一会儿,不知道转过几个山头,总之人在山中走,周围全是山,绵延起伏,无始无终。黛玉靠在他肩窝,慢慢的走着,笑道:“都说人多热闹,吵了清净,我怎么看这会儿他们叫得越热闹,这山似乎更空寂。听着那回声,人似乎很渺小……”

佛爷抱着她小心的走着,一边儿笑道:“人生天地间,虽然得尽天地灵气,可与整个天地比较起来,终归还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人要常怀敬畏心,常有慈悲心,感天动地,才有我们立足之地。虽然大成就者未必需要这些,但咱们既然托身在此,终究还是不能完全免俗。静与动,相互呼应,没有静,何来动;没有动,又何来静?玉儿放开心襟,因此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动静都那么美,让人不由得喜爱。”

“谁要你说我了,就会油嘴滑舌,甜言蜜语哄人。我看你安静的时候还像个菩萨,这一动起来……”黛玉笑嗔了两句,还没说完,腋窝底下被佛爷一碰,赶紧笑着往前跑去,一边儿嗔道,“你就不该动,给你塑个金装放在法华寺最好。”

山路上,偶尔有绿树遮挡,偶尔一段平坦大道,路旁什么都没有,偶尔,路和溪流交缠之处,沿着溪边一溜大石块,人小心的踩着石块从溪上过去,一会儿就到了对岸。左岸右岸,离得很近,却各有趣味。看着路旁石崖上攀爬着古藤,开出紫的白的红的小花,一会儿路旁还有野百合,馨香诱人。黛玉走走停停,眼睛早不够用了。

“玉儿,累不累?”佛爷三两步赶上来,忙扶着黛玉,唯恐她一边看景色,一不留神踩空了,或者滑倒;小心掏出帕子来给她把头上的细汗拭去,关切的问道。低头看着她俏脸粉粉的,眼里满是跳动的欣喜,心里格外高兴,只觉得这一趟好,日后也可以如法炮制了。

“恩,有一点儿。”黛玉停下来,任凭他擦拭,忽然抽了抽鼻子,深深的吸一口气,拉着佛爷的手道,“我好像闻到一阵花香,特别香,咱们去看看吧,一会儿再休息,好不好?”

“别着急,慢慢走。”佛爷紧紧拉着她,一把又拉在怀里。这会儿走了大半个时辰,几乎已经进到深山,路已经远不如刚才,虽然有一条明显的路,但路上杂草丛生,偶尔小石块上还有青苔。虽然他穿的靴子不怕,她的布鞋底厚,但到底极少出来这么走,还是小心为妙。

刚走了没几步,就听得前面穗儿大叫道:“姑娘,爷,前面有个岔路口,咱们走哪边?”

嘿,这小厮,机灵啊。佛爷和黛玉对视一笑,一块儿蹭了一下,佛爷笑道:“你们三个人,一个往左,一个往后,一个留在那里,左右各走一炷香功夫折回来,或者……找到哪里传来的香味儿就赶紧回来,别走远了!”说着又停下来低头啄着黛玉的唇,偷偷直笑。

“咱们也去找找吧,这香味儿,不浓不淡,似乎不是寻常的名花,不知道……是不是野花,可那得多大一片呀。”黛玉抿着唇,扭头嘟哝道。前后都有人,这人就不能老实点儿。

“好吧,那咱们准备往哪边走?”佛爷啄着她的脸笑道。一会儿……这里人少树多,就不怕她害羞爱躲,最好有一大片花海……想到这里,忽然想起幼时的高原,到了这季节,上面开满格桑花,一大片一大片的,格外好看。她,就是他的格桑花,对,他们要一块儿找出来,然后……哼哼……

无辜的黛玉,丝毫不知道他满腹的坏主意,牵着他的手往前走了百十步,果然见穗儿站在三岔路口,手里正拿着佩刀,削着一根两指粗的木棍儿。那木棍倒是好个模样,中间一段长得特别直,但一头有个枝丫,呈“丫”字模样;另一头,好大一枝,略微拐过来,有些虎踞龙盘之意。木棍上到处都是结疤,已经被穗儿削的光溜。

“你这是做什么呢?”黛玉凑到跟前,好奇的问道。

“回姑娘,这树我小时候见过,很牢固,做拐棍儿最好。我刚巧看见一根,连根砍断,一会儿再琢磨琢磨,刻个什么东西,送给九儿他娘。”穗儿忙停下来给黛玉和佛爷行礼,又将木棍立起来,有四五尺长,握着倒是便宜。

黛玉一动心,这会儿也先不去找香味儿从哪里来的了,看到一旁有块大石头,便要往那上头坐了歇会儿。穗儿忙接下披风,铺在上头,也没注意到佛爷瞪他,客气的让道:“树荫底下,有点儿凉,姑娘身子看着弱,别受凉了。”想想似乎不大对,忙又道,“爷,姑娘千金之躯,我……姑娘……大家都说,姑娘看着就是戏里说的仙女儿……”

看着他急得抓耳挠腮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佛爷拍着他头笑道:“记得出去别乱说,还要告诉你那些同伴,姑娘就是姑娘,怎么会是仙女儿。你也一旁坐着吧。等他们回来,再看往哪边走。你刚才说,这个要送给九儿他娘,九儿他娘怎么了?难道连根拐棍都没有,还要你这么惦记着从这里砍一根回去?”

穗儿半个屁股在对面小石块上坐了,应道:“也不是,这不过是我一点儿心意。他家离我家不太远,小时候常一块儿玩,现在在宫里,我们也算个伴儿。而且他不能回家,平时的俸禄还有赏赐什么的攒下来就托我带回去,他娘年老多病,我这会儿闲着也是闲着,随便做一个,下次去他家也算我一点儿心意。”

“噢,”黛玉看着他手还挺巧的,一会儿就顺着那木棍的大头割出一个大概的模样儿来,似乎是个龙头,虽然龙头拐杖很多,但怎么就没这个看着舒服,问道,“他家里情形不好吗?你呢?他娘是什么病,他应该也没多少俸禄,够做什么?”

穗儿抬头看了看黛玉,只觉得她这会儿比刚才淘气的时候更显得温婉可人,不由得心头一动,又赶紧低下头,继续刻着手头的木棍,应道:“回姑娘,姑娘可知道他为何叫九儿?”抬头看看佛爷,也不知道,便继续说道,“他娘生下他大哥,中间连着生了七个姑娘,也有死的也有活的,现在成亲的成亲,卖出去做丫头的也有;到了他,第九个,就叫九儿。他大哥原本还不错,可大嫂一过门,家里就乱了。

说起他大嫂,那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那叫一个厉害,除了管着他大哥,更连他爹娘都管,说要将小姑卖去做丫头就卖去做丫头;说要将小姑给人做妾,收了彩礼就卖;九儿两岁时,他爹死了,他大嫂就将他娘俩赶出来,住了离我们那儿很近的破瓦窑。后来……

该说到我了。我是个武举,小时候舞刀弄枪的玩,也带着九儿玩过。我爹看他人机灵聪明,而且一身傲骨,也让我顺便多照应他一些。后来我中了武举,我姑老爷在京里认识些人,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