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玉错-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公主……”穗儿挠着脑袋讪笑道,“臣,没写过奏章,不会……”

呃……御前侍卫,是与那些不相干,黛玉也被逗乐了,好气又好笑道:“你总是识文断字的吧?将今儿的事情,你知道的,原原本本写上去。若是……这饭桶……知县,他的奏章不能直达御前,你将他的意思也写进去。什么题款不知道都没所谓。总之……我懒得写,你也不许!否则皇兄天天粘着你!”这个“你”,当然是驸马!

佛爷委屈的站在一旁,他就没个称呼,不是“你”就是“他”,或者“恩”,或者“呃”。唉,人要混到他这份儿上,三从四德,忙点头应道:“我不写便是。”

“要不是你也没这些事儿。”黛玉趁机嫁祸,没等佛爷叫屈,又赶紧吩咐道,“陈公公,他仗着芮儿的名头,你给芮儿写封信去。若是连他王妃的堂叔都这么大胆子,这么给他长脸。他日后就别见我,或者见了也别叫我姑母,我丢不起这个人!就算拐十八个弯儿和他有干系我也不要!他不是嫌我管不上吗?好!今儿……官服没穿,就收了他的大印。至于……”

一听这话,范知县才似有所悟,好家伙,淮阳王到了她嘴里什么都不是。今儿这尊菩萨有些大,请不动!而且眼前站着的这尊菩萨,抬头看看佛爷,这菩萨:怎么和真的似的?虽说送往迎来的钦差也有不少,但看在淮阳王的面上都让他三分,可如果遇到真佛……汗滴滴!

“公主,这事儿……准备怎么个管法?”见黛玉还在迟疑,赵尼赶紧问道。一县虽然不大,而且黛玉是能轻易将他拿捏了,但事儿可不少,拿了他,谁来管?

“这个……”黛玉极其不乐意的抠着扶手,恨道,“皇兄的事儿,让我来给他收拾。不管他!就将这知县先……革了!那些苛政,找个稳妥的人去盯着。咱们就停两日,等父皇的人来了再走。顺便……让谁来管吧。但若是苛政不除,回来的时候还走这里!”想了想又愁眉苦脸不耐烦道,“嗨哟……皇兄,就知道将我们吃得死死的。你们看着办吧。别苦了那些百姓便是。另外……”忽然又想起一事儿,又吩咐道,“刚才那个门吏非要将咱们下狱。记得去狱中看看,有多少冤狱。救人一命,功德无量,你们自己看。”

好……才逛了没几日,现在管起人家一县的事儿来了。佛爷等都一脸怪相,有苦说不得。还是赵尼来中土日久,熟络些,一边儿忙吩咐人洒扫预备上房驻跸,一边儿将县丞主簿典史等找来,一一分派。那些人经过才刚一吓,虽然不知道黛玉和佛爷,但光齐文的架势就够了,这会儿无不战战兢兢,赶紧张榜公告等。

其他人都簇拥着黛玉的凤辇往后堂而来,预备好的客店也不用去了,就在这里歇息两日,车子要检查,马也要歇息。城外气象萧条,黛玉等也不出去。每日都留在后堂随便取乐,消磨时光而已。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除了那恶县令,别的倒也勉强。至于那翟老八,吓得当夜便自尽了。

“玉儿,”佛爷小心搂着她,讨好的笑道,“怎么说,这一方是能平静些了。不说救多少人,好歹也给自己出了一口气。”

“算了。”黛玉低着头,软软的倒在他怀里,叹道,“天底下的事儿,也太多,比这恶的只怕还多着呢。眼不见心不烦,若是见了……你想管,也少管些。”

佛爷点头笑道:“太上皇很高兴,听说……现在承平日久,这些恶吏难免多些,又牵连瓜葛,很难清肃。似乎……皇上早就知道了。”

“就知道他没这么好心,让你出来。”黛玉依旧意不平,只想赶紧离了这些是非。

只是,天下之大,又该往哪里去清净呢?

梧桐林下药圃旁,停着十几辆大大小小的车子。不远处有个五里短亭,一旁还有个茶摊。

好一个大梧桐林,果真有凤来仪!小巧玲珑的八角亭,古朴自然又没有丝毫败落的意思。这会儿八面都垂着湘帘,里面有晃动的人影,外面随意站在几个嘻嘻哈哈的侍卫,眼睛却机灵的打量着各方。亭子内红香绿影,珠翠摇晃,一阵娇笑,引得旁人不由得侧目。

一旁茶摊上,坐着各色南来北往的行人。老头老嬷嬷满面春风,不停的给众人上茶添水;勤快的小厮机灵的小丫头在人群中来往穿梭,不时上些花生瓜子或者收钱。大碗茶一人一文钱吃个够;一壶茶是两文钱,顺带送一小碟瓜子儿。没钱,一旁的井水随便吃。另有飘香的美酒,价格就不同了。只是这酒奇怪: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敦、回味悠长。

一阵风过,香味儿飘来,佛爷深吸一口气,叹道:“如此美酒,若不吃些,就太可惜了。”

齐文在一旁坐着,笑道:“爷,这是九酝春酒,自古就是贡酒。这会儿不急,再有两日的路程,到了敝府,一定让爷吃个够。”

“恩,这一路,也就是这里最好。四处一片丰收繁忙又祥和安乐的景象,大概好地方出好酒,我也要吃个够。”穗儿学着佛爷的样子,也老实不客气的拉着惜春的手,嘿笑道,“爷,你们的喜酒,我们都不曾好生吃得,不如就在这儿请我们吃个够吧?”

曲折照着他脑门就是一下,骂道:“爷的好事儿我们还没吃上酒呢。现在都到了这里,还不是吃人家侯爷的?也还不算爷的,日后到了别处,我们再畅快的吃个够。”

惜春横眉怒视看着曲折,又委屈的看着黛玉道:“好姐姐,人家又欺负人了。”怎么说穗儿现在也是黛玉的妹婿,竟然被“人家”欺负。

黛玉捂着嘴儿倒在佛爷怀里摇头笑道:“他们几个每天不打上百八十回就不罢休,我也管不上。我倒是怀疑,一会儿到了齐府,你们还怎么打?而且,”想起闻喜,再看看现在,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黛玉疑惑的看着赵尼道,“这里的民风民情都好,不知有何缘故?还有,闻喜那边,皇兄最后怎么说?”

这一路上,大家都不愿提那个饭桶知县,实在是太可气。而且最绝的是,看着黛玉等走了,听说他随后就横起来,还想让人递信入都,求淮阳王保他,顺便“参”黛玉一下。后宫女子干政,他终究不大能接受。呵,就只有他家王妃能纵容家人,气的黛玉走在路上还不忘让人带话给太上皇,那等皇亲……发配充军还差不多!

前头亳州和鹿邑都有齐家的人早早打点妥当,赵尼也闲了几日,松快的笑道:“回公主,闻喜那边已经处理完了。范知县被革职拿问,现在已经下了刑部大牢,除了穗儿所奏的那些,另外还审出许多错弊来。听闻淮阳王妃原先还想包庇,被淮阳王一吓,也不敢了。至于县衙其他人,所谓法不责众,只交由知府酌情处理而已。听别人意思,皇上对此很关心,似乎也期待着公主和驸马能继续下去,多挖些蛀虫出来。

至于这里,自然还得拜逆侯所赐。逆侯……历代都以安分守己又为民表率为本。这附近许多都是逆侯的封地和家奴,或者地里的佃农。但只要与齐府有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不仅纯朴勤劳,而且谦和好客。远近官吏乡民等,无不闻风而化。便是邵布政使也登门致礼。”

“赵爷客气了,家父不过守着本分,哪里敢管这许多。至于乡民,那都是皇恩浩荡,众人感化,与我齐家可无涉。”齐文赶紧客气道。

黛玉想了想,摇头叹道:“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时有余。看看齐文的样子,就能猜到齐家的安分守己,有多难得。至于……”轻轻挑开帘子,望着梧桐林中啾啾鸣叫的鸟儿,叹道,“连鸟儿也知择木而栖,能分出好坏,更何况是人?但是朝中的事儿,也不能尽指望咱们几个人,否则杯水车薪……”黛玉摇摇头,说实在的,还是不想管。看了看齐文,正一脸担忧的看着她,黛玉忍不住心中一暖,笑道:“齐文,一定要跟着我们出来,是不是……”

齐文乖乖的笑了笑,又摇头道:“也不完全是。是我自己也想回家看看。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家里好不好。至于世上的事情,好姑娘……能应付的来。”

 第299节 第299章

“但是有你在,总觉得能放心好多。只是,以后……”忽然想起这其中的缘故,黛玉忍不住叹息,扭头躲在佛爷怀里,心中一阵酸涩,眼泪也落下来。说实在的,天底下的人,最不能失去的当然是佛爷,但佛爷是不会离开她的;除此之外,她其实就舍不得一个人,那就是齐文,一块真正的美玉,单纯的没有一丝杂质。

过去的点点滴滴,如今的朝夕相处,有时候只是远远的看一眼,有时候只是一两句话,或者悄悄的给她做个花环,或者送她一枝小巧的竹笛,一指长的那种。齐文很少提合昌公主,虽然有时候也想,还会羞涩的问黛玉,公主会不会还想着他。

“好姑娘,别难过了。再要难过,爷又该不高兴了。”齐文似乎看出佛爷眼中的不善,赶紧劝道。佛爷别的都好,但只要他和黛玉近些,佛爷就会不高兴。

佛爷瞪着两眼,故意怒道:“知道我会不高兴,还招惹玉儿?玉儿?难过了?”见黛玉是有些难过,但又不好说,只得哄道,“没事儿,实在不行……这里鸟语花香,咱们就在这里多呆些时候。等将齐府的好酒都吃完了咱们再走,好不好?”

黛玉忍不住笑道:“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有句话叫‘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若是齐老爷不喜欢你,你难道也厚着脸皮赖在那里不走?”说着就去拧他的厚脸皮,着实厚。

佛爷也不躲,趁机就是一口,又看着齐文道:“你文武全才,又是本地人,不如给我讲讲亳州和鹿邑的历史典故风土人情,日后好拣几样好玩的看看,如何?”

齐文小心的应道:“爷才是文武全才呢,我不过是会胡乱耍几下。文不及姑娘,武不如爷。只是爷形象卓异,不便露面,才让我班门弄斧罢了。好姑娘,你难道没看出来?爷的身手可比我好得多,就算我和穗儿两个人也未必能碰到他。”

黛玉看了二人一眼,不以为然的笑道:“他是个蛮子,别理他。你倒是讲讲亳州的事儿。”

齐文委屈的看着黛玉,明明佛爷深藏不露,比他深的多的多,偏要他献丑。原来好姑娘偶尔也欺负他,只是……他愿意被好姑娘欺负,心甘情愿。至于亳州的事儿,大概是这样的。

亳州乃历史名城,《史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亳”。商朝曾几度迁都,人们将汤所都之地统称为“亳”,但最开始是这里。周代时,这里又称为“焦”。秦统一中国,在此置谯县,隶属砀郡。西汉,谯县隶属沛郡。东汉时,沛郡改为沛国。建安末年,析沛国之一部置谯郡。曹操便是这里人,并以谯郡一带为基地,开始他的霸业。魏文帝皇初二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五都。北魏置南兖州。北周改南兖州为亳州。后来又有几次更名,但大体未改。

鹿邑是老子的故里,宋初著名道家修士陈抟也出生于此,故而此地自古被称作“道德真源”。又有老子青牛私下凡间的传说,因此这里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等,元朝至元二年改为鹿邑。道教既然是国教,源远流长,历代都颇受帝王推崇,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敬奉它。正因为此,鹿邑,自然便成了真源之地。

这里的相关的古迹大多与商都及老子道教有关。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名人,比如华佗曹操等,不胜枚举。齐老将军祖上并非在此,归附之后,看中此处物产丰饶、人杰地灵,又四通八达,容易为太祖皇帝监视。才以退为进留在这里。

“这么说还真是个好地方。玉儿……”佛爷低下头看看黛玉,皱着眉头道,“道学还挺深奥的,我不懂,能教教我吗?什么‘无为而治’又是什么有无,大概听来,似乎和释教有些类似,但那《道德经》我实在看不懂。”

黛玉摇头笑道:“你这么好学,给你盖间屋子,将你关在里头五年,每日给你送饭进去。如何?”靠在他肩上想想,忽然有了主意,点头笑道,“给你找个好教师,一会儿就让人给你备份束脩。齐文,令尊……不会和你一样,见了他就不对眼吧?”

“哪里会。”齐文忙摇头道,“家父……我也不知道,爷会不会讨厌家父。”想想又不大确认,也不知道佛爷到底什么脾性。但黛玉话里的意思,他一看就明白,笑而不答。

正好外头曲折催着众人出发,齐文才不用再为难。只是近乡情怯,离家这么多年,从一个黄发垂髫长到现在,怎么还是乖乖的看着像个孩子,也还未弱冠。皱着眉头想想,似乎,也没那么多可怯的。大不了他父亲还和以前一样,狠狠的教训他一顿。

不好!想起他父亲会教训他,齐文想起一事儿来,等黛玉上了凤辇,骑着马挨着她一边儿赶路一边儿苦着脸商议道:“好姑娘,救我一救吧。好歹帮我想个法子。”

黛玉按着佛爷不让他闹,关心的问道:“究竟什么大事儿,你说给我听听。不要紧的,大家商议商议也就有法子了。别太过担心。”

齐文侧头靠近凤辇,小声道:“闻喜县的事儿……只怕家父知道了,到时候必定不饶我。家父一再告诫我们要隐忍,不能随便逞能。而且……我怕家父动怒……”听他口气,显然是个做错事儿怕挨打的孩子。或者也未必就是做错事儿了,但总归是大人不让他做的。

还有这样的,黛玉深吸一口气,难怪沿途谁都不大提闻喜县的事儿,有些闷着头赶路,原来齐文还有这担忧。看看佛爷,黛玉微微一笑,安慰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事儿,谁都忍不下。不为咱们自己,大不了摆驾,谁也不能将咱们怎么样。但那些可怜的升斗小民,想起来……若是下次还有这样的事儿,我还管!”

一路而来,风景名胜是见多了,但升斗小民的情形也见了。像这里这般歌舞升平的极少,大多都是勉强过着,那也就不错了,不理也罢。但闻喜那事儿……谁都摇头。

“既然这样,那我,到时候就将事情告诉家父。家父一定能理解的。”齐文昂首挺胸,摆出一副小爷们的架势,还挺威武的。

“恩,就算令尊有所顾虑,但你现在也长大了,一味的隐忍是懦弱,而非大智。”黛玉思量道,“君子可欺之以方,所以,有时候也不用太君子。该做的事儿,也不能手软。否则爵禄乃朝廷重器,咱们既然受了,就没有白受的理儿。如果稍微费点儿神,就能救多少弱民于水火。便是从此天下扬名又如何?”

黛玉皱着鼻子,看着佛爷:就算朝中多个爱管朝事的公主,她也无所谓。当然,不用她管的时候,那是绝对不插手的。佛爷也高兴的点头,还未开口,便听得前头叫停,二人一愣,不知又有何事儿?

怎么回事儿,难道又遇到门吏了?可就算到了城门下,遇见门吏,这里看着大家都斯斯文文、客客气气,不该再有那等闹剧了吧?还是另有缘故?

神还没回过来,就听得前头不十分清楚的一句话:“孩儿不孝,远游多年,未能孝顺膝下,带累母亲惦念,又劳动父亲远迎,孩儿愧不敢当。”声音里带着哭腔。正是齐文,也不顾路上碎石子儿多,噗通一声跪下去,赶紧磕头见礼,泪流满面,哽咽难言。那模样儿,看得人都不由得心酸。

“你这孩子……”齐老爷看着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两眼含泪,心下一阵感动,忽然又有些怒气,哭笑不得,打着他的头,带着怒气道,“谁稀罕来接你?还不快起来带老子去见主上?”扶着齐文起来,又恋爱的拍着他头,笑道,“长不大。还不快给主上回话,旁边长亭我已经安排好了,请主上进去歇息片刻,我好回话。”

齐文憨笑着摸摸头,站在一起比齐老爷还高二分,但长的有六七分像,嘿嘿笑道:“主上不爱见人,也不摆驾,父亲怎么来了?母亲可还好?哥哥他们呢?”

“你这孩子……”齐老爷无奈的直摇头,黛玉还在凤辇里坐着,他还只管叙旧,难怪信里总说黛玉好,且与他知音,那也得有个上下尊卑,不能如此怠慢。齐老爷又打了齐文一下,骂道:“教过你多少次了,待客之道!都到这儿了,过两日回去不就知道了?让主上在车上坐着,也是老子教你的?还是将老子教你的都忘了?”想想又有些不忍心,看着久未相见的儿子,点头道,“都好,家里都好。你母亲在城里,一会儿就能见到。”

这边黛玉和佛爷听了个大概,没想到齐老爷如此敬重,竟然出城十里迎接,当下赶紧让陈公公和九儿下车答礼。到底来往行人不少,他们不便在路上下车。但齐家乃前朝殿臣,非比寻常,既然太上皇都那般郑重,又有齐文深得黛玉的意,因此众人都不敢怠慢。

 第300节 第300章

这里陈公公和九儿刚到凤辇前,齐老爷也来到跟前,也不等他那总归不大懂事儿的儿子介绍,忙躬行大礼道:“草民斗胆,敢请主上移驾。亭内虽然条件简陋,草民已经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