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小富即安-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樱站在店门口,边收红包,边把店门们请到店中。冉夫人和冉妈妈负责在厨房内煮面,两位跑堂伙计负责各司其职。老人和孩子属于特殊群体,冉樱怕堂祖父和两个弟弟忙了半天饿了,遂让他们和店主们一道吃面。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两位伙计就把店主们点的面送到跟前了。

排骨面和番茄鸡蛋面众人倒是吃过,不过其他三种面,却是没见过的,所以大多数人点的都是没见过的。

红烧肉、素炸酱和臊子油腥味重,分别主打香辣、麻辣和酸辣,味道浓烈,倒很符合蜀人的口味。排骨和番茄鸡蛋,讲究的是鲜味,毕竟不是所有蜀人都嗜辣。五种浇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料足汁多。面煮好后舀起来,面汤不能盛太多,汤多了就冲淡了浇头本身的滋味。再舀上一勺子浇头淋在面上,浇头中的汤汁就渗入到面中,用筷子拌上一拌,立马就入味了。

由于三种辣浇头中都有辣椒油和胡椒八角茴香等调料,闻起来就让人食欲大振。待吃到嘴里,面口飘香,十分入味。其他面铺子的面和这家一比,立马就显得寡淡了。店主们吃得很是过瘾,吃完后亦是连声称赞。

接待完了店主们,冉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小宁和大牛,嘱咐二人去支巷口子拿着红包,对着正街上的客人们,宣传凡是去冉记面庄吃面的客人,结账时每人都有五文钱的红包拿。

二人就一人拿着一个红包,站在口子上对着正街扯着嗓子喊:“送红包啦,送红包啦,凡是进冉记面庄吃面的客人,结账就送五文钱红包。限量两百个,先到先得嘞。”

就支巷食铺的价格水平,一碗素面八文钱,一碗荤面十钱。众人一听吃面就送五文钱红包,颇有些动心。就算这面不好吃,自己也不会亏嘛,这种便宜白捡白不捡。顺着二人的指引,一踏进冉记面庄就问店里的伙计,这事是不是真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受五文钱诱惑来的客人们便挑位置坐下,点起自己要吃的面来。当然也有不缺钱,遇到小便宜是毫不动心的,不过这种人始终是少数。

靠这个法子,不一会店中都坐满了。要知道平时客人们可是不喜欢和陌生人拼桌的,这会有便宜可捡,便顾不得这些了。

客人满座后,小宁和大牛就停下来歇会,直到前一拨客人吃的差不多了,再扯着嗓子招揽生意。靠着送红包返现的宣传手段,两百个红包一个时辰就发完了。中间又有杨林带着武馆的师兄弟子们来吃了一顿,所以,到午时末,冉家面庄的浇头和面便售罄了。

累了一个中午的冉家人也可以喘口气,坐下来吃午饭。

冉樱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只是她等不及要点一下中午的营业额。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面放在眼前也不为所动,专心致志的数着铜板。而冉妈妈和冉夫人也无心吃,都加入了数铜板的队伍。

桌上一堆铜板数下来,共有两千一百个,则合二两银子。不过算上送出去的红包一千文,食材、租金和人工等成本,铁定是亏本的。

不过想到靠红包招揽的客人们对面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一家人又有了信心。做生意嘛,初期肯定是要砸点银子进去的,最重要的起到了宣传的效果,打开市场后就不愁赚不到钱了。

 第二十九章



事实证明,冉樱中午送出的两百个红包还是有效果的。

等到酉时初,午间拿红包才肯进店客人,也来了十多个,多数都是带着朋友和家人来的。有位客人刚进店里坐下,就问跑堂的伙计:“晚上还送不送红包?”

伙计嘿嘿一笑:“哎哟,客官,再送下去,小店就该关门了。不过我们老板的说了,开店满一月,半年和一年,均有红包回馈,客官们到时候还得记住日子,不要错过,来晚了就没了。”

伙计回答时,故意提高声调,好让店内的客人们都能听到这番话。

那客人不过开玩笑的随口问问,这种好事哪有可能一天发生两次。没想到日后还有得红包的机会,众客人一听都很是欢喜,有的表示要记准日子早点来的,有的感叹面庄老板大方的。

冉樱见气氛搞得差不多了,双手撑着柜台,高声道:“各位客官,除此之外小店还有一项优惠,是每天都有的。每天中午和晚间,吃到本店卖出的第一碗、第三十碗、第六十碗和第一百碗面的客人,该碗面免单,白送。各位客官们赶快看看碗底的数字,是不是这四个数。”

众人一听完,急忙把摆在面前的面碗举起来,歪着脑袋的瞧碗底的数字。这个时代认字的人是少数,但大多数百姓还是识数的。

不多时,就听到有位客人喜道:“哎呀,标号第一的碗在我这。”

其余客人听了消息,不由得有些泄气。点点店内的人数,差不多二十二三人。按一人一碗的量,离第三十碗还差七八碗呢。第一碗的便宜没捡到,第三十碗自然是没指望了。

冉樱又适时鼓励道:“大家别邪气别气妥呀,今晚不中,还有明天中午,明天晚上呢。这彩头天天都有,只要大家勤光顾,总会有中的时候。”

众人一听,是这个理。反正这家店的面食味道不错,常来光顾着,还能讨点彩头捡个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此后,每来一批客人,冉樱就让两个伙计把以上两则优惠消息宣传一下。若是现代,店中搞优惠活动发发传单,贴点牛皮癣广告就搞定了,再不然挂个横幅,宣传的效果就达到了。古代文盲率高,传单横幅挂出去吧,也没几个认字的,自然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了,只有靠吼了。

酉时二刻左右,杨林在武馆的活忙完了,又带了交好的师兄弟子们来吃面。一行人浩浩荡荡,立马就占了店中一小半的位置。

像武馆里的几位师兄,在城里关系门路是相当广的。其余的弟子们,入行不久,还没混出个门道来,人脉自然不能和师兄们相比,但弟子也有朋友家人。这十人加起来,人脉资源也不可小觑。

冉樱决定好好利用下这笔资源。她笑吟吟的走到杨林跟前,对着大伙说道:“各位师兄,各位大哥小们,今后各位来小店吃面,都由小妹请了,感谢各位师兄和各位大哥们对堂哥的照拂。”

俗话说幺房出长辈,这话放在杨林身上同样适用。杨林是师父收的关门弟子,排行在前一位的八师兄都要大杨林五岁,更不论其他的师兄们了。

此次与杨林结伴的三位师兄分别是四师兄、六师兄和七师兄,年纪瞧着在二十五六到三十四五之间,带出来的弟子们也是和杨林年纪相仿的,叫弟子们一声大哥也不为过。

年长的四师兄听了冉樱这话,拍了拍杨林的肩膀:“嘿,你小子的堂妹可够意思。不过小姑娘,这感谢我们的事,也是该由你堂哥做,我可不忍心占小姑娘的便宜。”

冉樱微微一笑:“师兄说哪去了,请大伙吃面怎么是占我的便宜呢。小女能租下这间铺子,大部分的功劳还得归功各位师兄们对冉家的照拂。这话本该中午时说,可那会客人多,就没顾上,还赚了各位十几碗面钱,倒是一点都不亏。”

众人听得了这么一席话,想到前段时间把王潜远打断腿,送了冉家四十两银子的事,倒是明白了冉樱的用意。待听到最后一句话,都笑了起来。

四师兄向看向冉樱点点头:“小姑娘够义气,这点倒像你堂哥。以后遇到什么麻烦事,尽管告诉哥几个。”

众人心里都明白,杨林和冉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堂兄妹,两人虽住在一起,但这个面庄的基本没杨林什么事。所以听闻杨林的堂妹开了面庄,便主动提出要去照顾照顾生意。

杨林本没这个打算,前段时间还麻烦过师兄们一次,加上他前几年在外跑,和留守武馆的师兄们也没那么亲近。他人又年轻,不比师兄们个个资历老,刚回武馆接管差事,自然是有人不服的。所以冉樱开店的事,也不想过分的去麻烦几位师兄。

其实就算没有冉樱这番举动,冉家同样是受武馆势力保护的。几位师兄这么说,不过是心中高兴,认同了她。冉樱心中也清楚,杨林才回武馆,定然要费力气去经营和各位师兄们的关系。此时她做出一副有恩必报的姿态,让几位对冉家多一分好感,也帮杨林多培养一份师兄弟情谊。同时又能把冉家和武馆的势力绑得紧些,又报了四十两银子的恩,还能达到宣传冉记面庄的效果,一举四得,每天免费供应些面,倒一点都不亏。

冉樱做出一副天真而又开心的样子,笑眯眯道:“好啊,到时候三位师兄和各位大哥可不许反悔。”

“不反悔不反悔,这成都城里还有我们哥几个办不成的事吗。小姑娘,你这面做得确实不错,回头哥几个就给你宣传宣传,保证你这生意天天火爆。”

四师兄此话一出,其余两位师兄和弟子们都附和:“对对,吃了姑娘的面,宣传宣传是肯定的。”

冉樱笑得更开心了,见目的已达到,招呼众人慢慢吃,一边忙去了。

杨林虽然全程都没说一句话,但并不代表他就没懂堂妹的意思。对于冉樱一箭四雕的如意算盘,作为受益者的他,此时心中已经百分百认定,堂妹就是他的未来妻子。

三位师兄和几位弟子吃饱后,冉樱和杨林把众人送到门口,四师兄顺势拉了拉杨林,这意思就是有话要说啦。

杨林跟着师兄们走了数步,大家不同路便散了。这时,四师兄才对跟在身后的杨林说道:“小林,我见你那堂妹不错嘛,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考虑下婚姻大事了。”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杨林也不打算隐瞒,索性承认:“四师兄,我正有这个打算,只是不知道堂妹心中所想。”

四师兄听得这样说,哈哈一笑:“嘿嘿,这种事情,靠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这么一来,一板一眼就没啥意思,你小子就努力吧。”

武馆的几位师兄,就数四师兄最亲近。也只有对他,杨林才会把心里最隐秘的话说出来。送走了四师兄,杨林又回到面庄帮着冉樱接待其他客人。

又接待了几位夜市的老食客和其他客人,一家人忙到戌时二刻,见没什么客人后,就关门打烊,收拾收拾准备回家。

开店比去夜市出摊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早回家。开店卖的是主食,一过了饭点就没什么客人了,就能早早打烊。回想当初在夜市出摊,起码还有一个时辰才能回家,又是站着,哪能和坐在柜台上收钱比。

趁着大伙收拾的当头,冉樱把杨林拉到一边:“堂哥,师兄们是不是有些不高兴?”

师兄们当然不会不高兴,冉樱怕的是刚才那番举动让杨林觉得自己太聪明,根据前世的知识,大多数男人都不喜欢过于聪明的女人。

杨林这次没有猜到冉樱的用意,他只以为堂妹虽比同龄人早熟早慧,但也怕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因此露出一个极为温和的微笑:“不会,师兄们喜欢的就是爽快的人,樱妹这样做只会让他们觉得冉家是有恩必报的人,以后帮起忙来只会更愿意。”

冉樱听了杨林一本正经的解释,就知道堂哥没看穿她试探的小心思,不由得抿嘴一笑。

而杨林,见冉樱那副娇笑的模样,不禁呆了呆。

 第三十章



吴周氏这些天有些烦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这事落在谁头上心里都难过。

这天午后,母子二人正在家中准备晚上出摊的赤豆米糕。吴周氏站在灶台边,舀了几瓢水倒进大铁锅中,再依次把装有米糕的蒸笼放进锅中,挨个放好。一偏头,瞧见儿子坐在灶台前看火,还不忘手中捧了本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几大步踏过去,一把夺过吴应廉手中的书。

要是在以前,吴周氏只会觉得欣慰,儿子这番举动颇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味。如此勤奋,离功成名就之时也不远了。可吴应廉读了十年圣贤书,参加童试也有四五次了,次次都落榜,连个秀才都没捞着,吴周氏的美梦中也醒了。

母子去夜市卖米糕这些日子,吴应廉才算是知道了柴米贵,可眼高手低的毛病还是改不掉。这不,吴周氏相中了的媳妇十有八成要黄了,儿子还有这个闲情看书,真是个书呆子。

吴应廉正之乎者也,读到酣畅淋漓之处。冷不防手中的书被娘夺取了,以为娘亲嫌他一心二用,没认真看火:“娘,您这是干什么呢。这火不燃得正旺嘛,孩儿读书也没耽搁火候。”

哪只吴周氏听了更生气,她勾起手指,瞧了瞧吴应廉的脑袋:“你这个呆瓜,一天就知道死读书,我相中的好媳妇也快被你给读没了。”边说边作势要把书塞到灶里烧掉。

吴应廉一头雾水,听得媳妇没了,又见娘动了真格要去烧他的书,赶紧抢过来抱在怀中护着:“娘,你在胡说些什么,哪来的媳妇。”

吴周氏双手叉腰,又惋惜又是气儿子不争气:“你还说,冉姑娘那么好的一个人,前段时间和你提起,你倒好,居然看不上。你看不上娘却是看上了,原本等着你多多接触庶务后脑袋开窍,到时候咱们再去冉家提亲。现在倒好了,如今人家都能开铺子,怕是看不上吴家了。”

吴应廉很是不以为然道:“就算开了铺子又怎样,等到儿子考了功名,多的是好人家提亲呢。”

吴周氏一番苦心得不到儿子的理解,气的跺脚:“哎哟哟,我的老天爷,我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祖宗。也不想想,你在私塾念书时,有先生带着,考了几年都没中。这会家中没那闲钱供你读书,在家中自己温书还能考个功名?”

这下算是戳中吴应廉的痛处,他低下头来没话说了。

“傻儿子,娘知道你一向心高气傲的。但咱们也要面对现实,冉家姑娘长得不差,又能干。娶回家来对内操持家务,对外还能做些小买卖挣银子。以娘的本事,以后要供你继续念私塾怕是困难重重,但是冉姑娘就不一样了,这一个月来你也看到她的生意有多好了,日后供你读书那是绝对没问题。”

吴应廉一听,还真是那么回事:“娘,那我们现在就请媒婆去说亲。”

吴周氏心中叹了口气,现在转过弯来,怕是晚了:“人家才去夜市做小本生意一个月,就能开铺子,说明冉家还是有些存货的,现在估计看不上咱家了。”

这事说起来她也有责任,本打让儿子先做做营生了解生活的艰苦,自然会放低要求,脚踏实地些。谁知道冉樱的动作这么快,才一个月就开铺子去了。如此一来,两家的实力就有差距了,这事只怕难成。

吴家母子还是抱着一丝的希望,请了个媒婆去向冉家提亲。

自从冉樱开了面庄后,一家人白天都呆在铺子里面帮忙。冉敬这个月来习惯了人多的生活,大家白天都去了店中,杨林又去了武馆,一人呆家里很是不习惯,索性跟着大部队走。白天就窝在面庄。久而久之,请冉敬看病的也直接去面庄找人。

严媒婆受吴家所托,到冉家提亲,谁知白日去冉家也无人应门,打听了一番才知一家子都在面庄。白日里人家有生意要做,严媒婆只能楸准时机,见面庄准备打烊了,才扭着腰进门。

冉家人忙了一天,正准备收拾收拾回家,哪里想到这会居然来了个媒婆,还是来向冉樱提亲的,都有些诧异。

严媒婆说明了来意,又把吴应廉狠狠的夸了一回,什么一表人才,才华出众啦,又孝顺,不日就会有功名,嫁过去要不了多久至少也是秀才娘子云云。

冉樱低着头,心里暗自翻了个白眼,要是吴应廉真的有那么好,还用得着来向冉家提亲?终于明白古代女人婚姻多悲剧的原因了,要是女方父母昏聩好糊弄,或是贪图男方的聘礼财物,就这么把女儿嫁过去,不悲剧才怪。

杨林立在一边,脸越来越黑,瞄了瞄冉樱,只见她低着头,看不出什么表情。又看了看媒婆的重点轰炸对象冉夫人,心中没来由的有些紧张。

冉夫人坐在一边,静静的听完媒婆的夸辞,等她说完了,才回道:“樱娘还小,我还想多留在身边一段时日,而且吴公子的年纪也偏大些。”

听了这话,某人暗自松了口气。要是婶婶答应,他就没机会了。

媒婆见冉夫人的这番推辞,并没有泄气,再接再厉的分析这门亲事的好处。冉夫人依然丝毫不为所动。严媒婆见时间不早,冉夫人的态度没有一丝松动,也不灰心。说亲这种事,那能一次就成功的,遂笑眯眯的告辞了。

见媒婆终于走了,冉樱长舒了口,眉头却还是蹙着:“娘,我估摸着这严媒婆还要再来几次,到时候一口回绝得了。”

冉夫人见女儿那副神情,加上以前冉妈妈又探过她的口风,就知女儿对吴应廉没那层意思:“这事哪有女儿家插嘴的道理,来娘心中只有分寸。”

冉樱冲着娘亲甜甜一笑,知道这事就不用担心了。她很早之前就给冉妈妈表过态,冉夫人岂会不明白。

杨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不过这种事日后只会越来越多。婶婶不对吴家动心,若是将来有条件好些的周家李家来,难保婶婶不会动心,看来自己应该抓紧时间行动了。

而这边的冉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