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之父-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人,就是凌云凤和霍天都。
    “宁为冲天凌云凤,不做笼中金丝雀”。
    在邓铮心目中,练霓裳的师父凌云凤,是梁羽生先生所有书中唯一一位纯粹的侠者,乃是“天生侠骨”。
    她的侠义无关于梁氏人物通常具有的政治道德,她有的只是行侠仗义的天‘性’,哪怕十年温暖安逸的幸福家庭生活也无法消磨她的侠者之心。
    每当江湖不平,强敌挑战之时,凌云凤总是立刻仗剑而出,报打不平。天下有太多不平事,愿以一已之力,为苍生尽一份力量,是凌云凤的追求。置身事外,忍见受苦众生,这样的生活不能令她心安。
    而她青梅竹马、亲上加亲的丈夫,张丹枫的大弟子霍天都却不这么想。
    融会百家,独创一派,为武学增添新的一页,这是霍天都终生的追求。
    在他眼中,芸芸众生,奔‘波’劳累,为谁辛苦为谁忙。人生光景数十年,弹指一挥间,回首望去,留下了足以载入史籍,另令后人受益的一点东西,是多么的难得的事,是值得为之付出一生。
    霍天都一心扑在研究隐居清修研究剑法,凌云凤却渴望江湖中行侠仗义、打抱不平,认为学武之人应该行侠仗义,保家卫国。
    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道不同不相为谋。独立意识太强的两人,最终还是出现了裂痕。
    凌云凤最终放不下心中的侠义原则,不惜放弃美好的家庭与恩爱的丈夫,出走江湖,投身革命义军,抵御外族入侵。
    邓铮是很佩服她的,古往今来印象中只有“鉴湖‘女’侠”秋瑾有如此英风。
    凌云凤侠骨热肠,无论是义军有事,还是朋友有难,均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一个人实在搞不定的话,又每次都要会去说服、刺‘激’志不同道不合的丈夫一起解困济难。
    当真是可爱可叹、光彩照人。
    乃是梁羽生先生笔下“十大烈‘女’”之一。
    后来霍天都剑法大成,创立天山派,传徒晦明禅师。
    凌云凤游侠江湖,收养了一狼孩,即为后来的白发魔‘女’——练霓裳。
    这一段涉及到《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等书的非常系统的武林轶事,尽管邓铮是挑着捡着说的,但还是足足说了近三个小时。
    他的目的是希望四人心中的框架更具体化,在创作剧本时能有更深的感悟,可以更准确地捕捉到那段跟这个世界里真实历史有出入的时代的‘精’神内核,以及主角练霓裳的‘性’格脉络。
    毕竟有凌云凤这样的一个至情至‘性’、任侠豪情的师父,后面她的行事风格,乃至最后爱情的悲剧,都是有迹可循的。
    然而等他住口后,却发现那四个人,俨然已经完全听傻了。
    孙天孔想过金梁先生‘胸’有丘壑、包罗万象,但是万万没想到,这随口一说,侃侃三小时,能创作四五本武侠小说的素材全都抖了出来,而且偏偏还能自圆其说,成一系统。
    朵梦掩饰情绪的黑框眼镜早摘了。她本以为她自己作为‘女’‘性’编剧,就够会塑造‘女’‘性’经典形象了,万万没想到,居然跟金梁先生差了不只一光年啊!凌云凤、练霓裳这两个具有“‘女’权主义”‘色’彩,却又兼具传统‘女’‘性’柔婉、痴情的形象的‘女’‘性’一旦出现在荧屏上,那多少自诩擅长写‘女’人的编剧得躲在家里哭死啊!
    亏自己刚上来时,还带着一丝不屑,现在想想,真是有种想找块豆腐撞死的心!井底之蛙啊有没有!
    老闻所受的震撼最大。
    因为邓铮虽然刻意淡化,但描述其间,还是将一段合理、真实、残酷、热血……但完全不同于眼下真实史实的历史背景呈现了出来。在老闻看来,这当然是邓铮自己的设想和架空,而因为那是前世地球上真实发生的,所以就显得特别震撼和真实!
    什么叫历史架空,人家金梁先生这才是!!!
    以前眼高于顶,都他妈活到狗身上去了!q……104493+dsuaahhh+28330653……>;

章 122 描人
    蒋志鹏怔了半响,竖着大拇指,由衷叹道:
    “老弟啊,幸亏老哥我不是写武侠小说的,要不然,我恐怕早该一口老血喷出三尺,活活给郁闷死了!你说你这谈笑间,四五本畅销武侠小说的框架就出来了,而且还是自带体系的?让别人怎么活啊!”
    孙天孔、朵梦、老闻三人连连点头。一脸高山仰止,深以为然。
    邓铮摆手,诌道:“这可不是三两个小时里想出来的。很多素材,早在创作《萍踪》时就设想好了的,只是还没那么成熟。最近不是正在跟小孙学编剧嘛,有闲暇时间,就又多想了想。”
    小孙连忙站起,摆手道:“不敢,不敢,是我向金梁老师请教才是。”
    “哪来这么多虚头巴脑的客气!你教了就是教了,怎么,教我很丢人?”
    小孙又是慌忙摆手,一脸窘迫,众人就笑。
    蒋志鹏道:“刚才说的这些,接下来还要成书吗?”
    邓铮摇头:“不了。说出来,就是为接下来创作《白发魔女传》开拓下思路,理顺相关背景和主要人物性格上的脉络,能让大家在创作的时候多一点参考和抓手。”
    梁老先生的书系列关联深、架构合理、大气磅礴,有一种忧患意识,但是因为走得路子太正,所以可写的空间就小。
    因此很多书经常会出现似曾相识的情节和比较雷同的人物形象,作品虽多,但能让人记住的人物并不多。选择一两本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
    四人自不知道他的想法,一想到这么多这么好的素材和架构居然只是为了拿来解构《白发魔女传》,不禁齐齐咂舌,这要是还把这部剧搞不好。那可真就不用在这行当里混了!
    邓铮又道:“下面,我再仔细说一说人设。老闻、小孙、朵梦你们尽量记得翔实一点。尤其是朵梦,练霓裳的形象和性格是本剧最大的亮点。也是所有剧情的漩涡点。你一定要把握好。”
    三人看出来邓铮这是要让他们操刀试试的意思,顿时精神一振。不敢怠慢。正襟危坐,拿出十二分的注意力来。
    “先说练霓裳。绝世容颜就不说了。首先,这是一个极端桀骜的女子,你说她至情率性也好,说她喜怒无常也罢,总之。常人难以与之亲近。笑骂皆由他,旁人如何看法,她心里必定是不在乎的。她是世间最自由无拘的灵魂。一切人情道理、世俗规范,于她犹如烟云,从不费心入眼。
    她只顺从自己的心意。
    好胜,所以四处找人比剑;好强,所以招一帮女兵占山为寇;与武林大豪铁飞龙性情相投,干脆不打不相识,化敌为亲;知道义妹倾心于人,便鲁莽做媒。
    懂她的人道她率真无伪,心无城府,而在世人眼中。她便是活脱脱一个混世女魔头,但凭喜好行事,豪强蛮横。不问情由。
    对喜爱在意之人,说话尚可入耳,对不相干之辈,一贯嗤之以鼻。
    你骂她心狠手辣,她照样下手不容情;你惋惜她佳人作贼,她照样谈笑犯强梁;你鄙夷她恬不知耻,她照样剑闯武当山,力败武当四大长老,只为强会情郎!
    她活得自我自在。如跳一场恣意飞扬的舞蹈,不须伴舞。也自顾精彩。”
    朵梦听得有些心驰神摇,边一字不落地记录着。边喃喃问道:“这是如火般灼人,追求绝对的自由自在吗?”
    邓铮果断摇头:“错!她不屑于所谓‘追求’的规限,她一直是在享受,享受个人精神、乃至整个生命的自由。”
    说完,顿了顿,等几人消化了一下后,邓铮才又继续道:“再说男主角卓一航。如果说,玉罗刹是逃脱了世俗枷锁的自然人,那么相对而言,卓一航则是跟我们在座所有人一样,是深陷其中的文明人。卓一航的设定是官家子弟,同时还是武当的未来掌门,其身份决定了他所应承担的责任。他是一个规范体制中人,也是至诚君子。当然,这守诚之态,无疑也半带有礼教式的虚伪……
    一个是官家少爷,一个是山野魔女;一个是名门子弟,正派对之寄予厚望,一个却是强盗头子,黑白道闻风色变;一个知书通韵,文武全才,一个只粗晓文墨,好武斗勇。
    一称侠,一唤魔;无论身份、门户、地位、学识,皆若云泥之比,更何况玉罗刹的武艺比卓一航高出许多,恰犯了女强男弱的大忌。
    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何止千里,唯一能维系者便只有彼此相爱的心意。
    而玉罗刹柔情初动,也正是为此卓一航的正道姿态吸引。当然,玉罗刹之自然魅力,对卓一航的吸引更为强烈。
    文明人欲弃文明社会而归自然,最终难敌强大的文明高压,二者互相碰撞,毕竟不能相容,所以,悲剧是不可免的。
    ……卓一航顶不过压力,担任了武当掌门之职,但因为心系练霓裳,如痴如傻,所以诸事都由众师叔办理。忧心忡忡的师叔们将这一切归罪于练对卓的诱惑,将她认为本门公敌。练霓裳不管不顾,单枪匹马跑到武当会情郎,双方一番倾诉,卓一航终于决定放下一切随练而去。但这时卓的四位师叔联手布成剑阵围攻练霓裳,一场恶斗,杀得天昏地暗。武当四大长老均负伤,而危急关头,卓一航面对爱人和师门之争难以自处,受人怂恿而发暗器助战。
    练霓裳为此伤心欲绝,爱恨交织,一觉睡醒,头发全白。
    她对自己的绝世容颜极为爱惜自豪,谁知一夜之间,竟从美貌少女变成白发老妇,心灰意冷难受至极,从此退出中原武林,远走天山南峰。从此人称‘白发魔女’。”
    因为故事梗概和结局方才借着孙天孔的口,在座四人已经知道。这会儿有了更深更立体的代入,心情一时都有些黯然沉重。
    沉默了片刻,朵梦别过脸,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道:“果然是‘郎意难坚’。这位卓一航也太懦弱了些,这么优柔寡断,根本不讨喜!要我是练霓裳,早一巴掌拍死了!”
    老闻却不同意:“……我倒觉得,这个卓一航之的性格,并非简单的‘懦弱’二字可定。如金梁先生方才所述,他身上背负的责任太多,而二人相恋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几乎全由他一人承受。套一句现代用语,玉罗刹在体制之外,又生成天地不管的性子,外间恶言恶语,于她根本无关痛痒。但卓一航不同,他出身官家,幼承诗书,礼教虽可厌,却已难免深入骨髓。同时受师门恩重,被力举做掌门,突然间要他背恩逆意,更万分艰难。师门与爱侣互为仇敌,两方冲突之下,他夹在中间,等于是正面承受了所有风浪。难悖师长,欲全爱人,所受的心苦,又岂是‘左右为难’四字可以概括?!”
    蒋志鹏也点头符合道:“是啊,怪只怪,咱们这提供故事的家伙太残忍了!按他给的人设,悲剧一开始就注定了。两个人谁都不怨,所谓不在其位,不知其苦。玉罗刹恨情郎辜负,恨得理所当然;然而卓一航强要挣脱桎梏,逐爱而去,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做不到也不能怪他,如果一下子就做到了,反而也就不是他了!”
    小孙抬头道:“最后呢?”
    朵梦讶然:“一夜白发还不是结局?!还有最后?”
    蒋志鹏和老闻也齐齐瞩目。
    邓铮点了点头,接着道:“……练霓裳走后,卓一航如疯似狂,形同白痴。一日突被人点醒,心中的忧郁犹如火山喷发,他终于不顾一切地冲下武当山,追寻练霓裳的踪迹。然练已心灰意冷,不肯谅解和好。卓一航听闻传说中有能使白发变黑的优昙仙花,苦寻后终于找到。却因该花已开过,尚需六十年的守候。自此,卓一航一边流连在天山南北、草原沙漠中漫游行侠,一边决意守候到下一次仙花开放之日……”
    他话语落后,在座四人久久无人吭声,大家都沉寂在这种“天涯相望,各守初心”的极端悲情中,一时不能自拔。
    六十年,一个守着仙花,信守曾为戏言的承诺;一个守着坚持,拒绝物是人非后的妥协,坚持不原谅。
    半响,邓铮打破沉寂道:“怎么样,你们三个,现在对于拿下这个剧本,有没有信心?”
    “当然有!”
    老闻当先站起来,激动得拍着胸脯道:“您都把故事讲到这份上了!要什么有什么!要是还啃不出来像样东西的话,那我老闻就可以直接卷铺盖滚蛋了!”
    孙天孔、吸着鼻子眼眶红红的朵梦,也齐齐起来,跟立军令状一样,认真道:“绝对没问题。”
    邓铮却摇头,很严肃道:“仅仅像样还不行。我要做到极致。接下来你们三个都把手里的其他事情放一放,全力攻这个。拿出来的本子不能让我满意,那就一直改!改到我忍不住炒掉你们换人为止!但是如果我很满意,那我会考虑在我的名字后面,再缀上你们三个的名字。有没有信心?”
    居然还有份缀名字?!而且是跟在金梁先生后面!
    三人狂喜,对视一眼,大声喊道:“有!”(未完待续)

章 123 说英雄道英雄
    邓铮选择尝试把《白发魔‘女’传》的剧本给三人创作,是有其深层考虑的。…。。…
    一人智短,众人计长。
    自己终非专业编剧,前世地球上有很多更适合以电视剧形式传播的武侠题材,或者一些根本没有原著小说的武侠剧,都需要用剧本来呈现。这个时候,就需要培养一个御用的核心编剧团队了。
    “侠之大者”接手“小鸟文化”时,小鸟一共有七八位编剧,邓铮筛了筛,只留下了孙天孔、朵梦、老闻三个,其他人统统不要。
    当时顾伟元很不解,因为不管是按照作品数量还是作品成绩,这三人都是最靠后的三个,而且还都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原因。
    意见多,‘毛’病多,难伺候,不合群。
    但是邓铮坚持己见,因为他要的是真正有想法、肯动脑子、敢胡思‘乱’想的编剧,哪怕还仅仅是璞‘玉’,他也肯耐心雕琢。而不是那些思维僵化固定的编剧油子。对于那种油子,你但凡说个“男主‘女’主第一次意外暧*昧”,十个人里边有九个半立马想到“从山坡上滚下来,抱在一起,面面相对,‘唇’齿相依”,脑子都是铁锈轴的。
    而且吧,他留下的这三个人都很有特点,老闻异常扎实的历史造诣,朵梦细腻的‘女’‘性’视角和文字功底,还有小孙极有天赋的‘混’搭捏合能力。都是非常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这三个人都很有想法,敢胡思‘乱’想,也乐于接受一些新奇好玩的东西。
    因为最终剧本还没出来,蒋志鹏抓耳挠腮地纠缠了一阵,最终也只能意犹未尽地离开。
    离开前,声称这部神剧要是邓铮敢让别人执导。他就跑到“侠之大者”‘门’口绝食静坐!
    邓铮笑了笑,没有睬他。
    虽然有三个堪称业务能力互补的编剧合力,但这个剧本的创作果然跟邓铮预想的一样纠结难产。
    接下来短短一个月时间。十易其稿,三人都瘦了好几斤。也没拿出个让他特别满意成型的作品来。不过越来越好,越来越接近满意却是真的。
    最大的难题就出在历史情怀、时代‘精’神的那一部分。因为前世原著中是明末清初,还有李自成、袁崇焕什么的,而这个世界没有这些。邓铮的要求是想让老闻不管架空虚构历史也好,还是挪用真实历史也罢,要把这种东西给体现出来。
    因为没有这种最内核最吸引人的东西,所谓‘乱’世儿‘女’情便如无根之萍。不仅练霓裳的人物形象缺了一大块,二人感情的惊心动魄程度也会缺‘色’不少。
    他的想法跟老闻不谋而合。老闻甚至想得更多,希望藉此,加入一些民族忧患意识在里边,进一步拓展这部剧的深度和厚度。所以便愈发纠结为难。整天‘逼’得自己蓬头垢面,跟个老疯子似的。
    而这时,经过近八个月的连载,《‘射’雕》也来到了第三十二回“湍江险滩”。
    至此,除了已故的中神通王重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全真七子。江南七怪,黑风双煞,以及东邪‘门’人。渔樵耕读,还有这个帮,那个帮,一干人等,或正或邪,或善或恶,或痴或怪,基本上该登场的,已经全部登场。
    临近收尾。众多书友便开始了各种梳理、排行。回过头来细想,便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疑问。书中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武林人物,究竟谁才能当得起小说名字中的“英雄”二字?谁又是真正的武林第一人?
    “……我觉得是王重阳。首先。他是天下第一高手。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江湖的英雄好汉,只因愤恨金兵入侵,王重阳曾大举义旗,与金兵对敌,占城夺地,在中原建下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不遗余力,甚至在抗金之前,动用数千人力,历时数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粮草,作为起事之根本。虽然义举失败,却仍能‘激’‘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