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桥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史-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将短缺造新厂和新设备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经济增长将停顿下来。
  如果这些假设成立的话,那么,顺理成章的是,对生产资料的投资额越大,
经济增长就越快。对生产资料的投资额要是提高了,消费便会在短期内遭受损失;
但长远来看,消费也将增长得更快,并且最终会超过首先向消费投入更多资本所
能达到的水平。计划制定者不会把最多的投资投向生产资料的唯一的理由是,短
期内消费太低将导致人民挨饿(甚至造反)。
  对60年代和70年代的中国而言,这个模式中的关键假设是否正确呢?例如,
低下的对外贸易比率或封闭的经济的假设,还是十分接近实际情况的。中国对外
贸易和国民收入的数据见表12。70年代后期以前,进口额在国民收入中的百分
比,通常在5%和7%之间上下波动。如果进口的都是需要投资的产品,那么,
鉴于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的投资达到国民收入的30%,中国将近20%的投资
产品仍需向外国购买。①而全部需要投资的产品的4/5仅须中国自产。其实,进
口的1/3以上的东西,既是消费品,也是介于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之间的中性产品,
仅有相当于国民收入3%的需要投资产品要进口。②
  对外贸易所占比率很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幅员辽阔,而在某种程
度上说,这是由审慎的政策选择造成的。出于人们一知半解的原因,人口众多的
国家的贸易量要比小国低一些(占国民生产量比例而言)。例如,60年代中期,
印度的进口总额相当于其国民生产量的6%,日本是9%。与之相反,较小的国
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率则分别为41%和20%。③
  但是,如果人们对1977和1979年政策的变化及其后果进行讨论的话,就会
清楚地看到,如果中国的计划制定者愿意的话,中国的贸易率将会更多。然而,
中国的计划制定者却同他们的苏联同行一样,制定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对外贸
的依赖的政策,这一政策不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存在,在50年代就已开始实行。
如表12中的数据所示,外贸比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起伏不定,找不出一
个清晰可辨的趋向。由于严重的混乱造成的直接恶果以及1959—1961年的收成
不佳,60年代初和1967—1970年这两个时期的进口率处于最低水平。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反对盲目依赖国外产品和技术的言论,在当时有什
么样的影响呢?在60年代后期,钢、铜、化肥及其他许多东西的进口达历史最
高水平。粮食和其他消费品进口下降,但这主要是国内收成较好使然。机械和设
备的进口在1968和
  表12                       外 贸 比 率
   
  1969年中骤然下降,可能部分是由于“左”派敌视国外技术的缘故,而1967
和1968年工业遭到的全面破坏可能也是一个因素。①总的来说,1966—1970年
总进口额的票面价值,与1953—1957年大体相当;从票面价值来看,1971—1975
年的进口额几乎超过1953—1957年水平一倍以上。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国民
收入的实际增长,1966—1970年的外贸率就大大低于1953—1957年的水平了,
而直到1975年才恢复到先前的水平。简言之,即使在外贸方面,文化大革命时
期依然保持着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制定的封闭的经济战略,而没有偏离丝毫。
  表13                      部门基本建设投资(以%计)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中国与早先的苏联一样;遵循着费尔德曼—马哈拉诺
比斯模式中阐述的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则。最大的投资被引到生产资料部门,而没
引向能生产出更多消费品的工厂。在表13中,项目的分类不甚精确,但基本信
息还是清楚的。全部投资的3/4用来制造机器,目的是要制造更多的机器,或用
来进行该部门的基础建设。1963—1965年的生产资料投资额下降,但这更多地
是由于1959—1961年的危机后恢复工作的需要造成的,而不是因为长期战略发
生了什么变化。在现有的工厂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人民仅能勉强满足他们最低生
存需求的情况下,把大宗资金投入新型的重工业工厂是没什么意义的。恢复时期
结束后,投向生产资料的资金就一下子回到了大跃进时期的水平。
  根据费尔德曼—马哈拉诺比斯模式,这条战略(它就是根据费—马模式制订
的)不仅在国民收入和生产资料工业方面,而且在消费品和人民生活水准方面,
都造成一个高速发展。实际上,这个模式提出的唯一正确的预测是,投资率将随
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提高,投资率便会下降,消费增长
率也将随之下降。有关消费情况的数据将在以后提到,而当务之急是解释为什么
没有出现中国的计划制定者所期望的、上述模式所预测的那些结果。
  情况往往就是这样,模式本身是不错的,但这个模式发生作用的那些假设在
中国是没有根据的。最大的错误在于资本—产量比率固定不变的假设——一定的
投资水平每年将造成相同的生产水平。而事实上,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
中国的资本—产量比率开始逐渐上升,而既定的投资水平造成的产量增长却越来
越小。
  提出这种观点所依据的材料是不够充分的,但表14和表15中却列举了一些
相关的数据。表14的统计数据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本—产出比率,但在这些
工业中,这些比率所发生作用的情况应与实际资本—产出的比率大体相当。表
14中所列各部分,占全部基础建设投资和绝大多数与生产资料部门相关的投资
的60%。
  表14                  重点工业的投资—产量比率
   
   
  表15                     边际资本—产出比率
   
  这些比率说明了什么呢?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期间,生产
一千瓦小时的电所需投资,是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期间所需投资
的三倍;生产一吨钢所需投资近乎于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所需投资的两倍;每吨
运输公里所需投资超过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所需投资的40%。从资本投下到开
始生产需要一段时间。对此间隔时间长短有不同假设。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外,不
同的假设将改变这些结果,但并不改变全部结论。①就付出的资本而言,中国所
得到的收益越来越少。表15反映了全国范围内所受到的影响。
  我们在本章后面将对资本—产出比率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探讨。工人物质刺
激的减少和计划不当,只是一部分原因。可以在条件更差的地方开发新油田,也
可以在地形条件极差的地方修建新铁路。但无论如何,国民收入增长率明显地下
降了,而由于投资率提高,消费资金几乎没有什么可增长的了。
实际和名义工资与农村集体收入
  表16                  (每年以元为单位)
   
  国防开支迅速增加,也使60年代后期的消费额进一步压缩;据西方的估计,
国防开支在1965年为240亿元,1971年增至400多亿元。如果这些开支大部分
投入到军备生产的话,它的增长也将促进资本—产出比率的提高。不管是什么情
况,林彪的倒台使国防开支增长到了头。1972年军费预算减少了几十亿元;到
1979年中国打入越南,军费预算一直稳定在400亿元左右。
  从表16的工资和农业收入的数据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消费方面的一些情况。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长。农村集体的
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长率仅为平均2%以下。由于就业工人在家庭成员中的
比率增大,城市的收入实际上也有所增长。总而言之,在1957至1978年间,国
民消费量在人口增长率为2%的情况下,以每年年均4。5%和人均2。5%的比率
增长着。①年均2。5%的增长率,将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每28年翻上一番;
与美英19世纪的水准相比,这个成就不可谓不很重大。但年均增长2。5%距年
均增长5%的承诺相差甚远,后者似乎是中国参考50年代苏联的增长模式提出
的。5%的增长率,将使人均消费量在1952至1980年之间提高4倍,实际工资
也将走出停滞状态。

   

 
 
① 有关这个模式的最优秀的也是相当简明的论述,参见海韦尔G。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 论导引》,第
110—119页。  
① 如果进口占国民收入5%,投资占30%,而且全部进口是由需要投资的产品构成的话,那么, 投资的
16。7%将由进口提供(5/30),而其余的则靠国内自产。  
② 中国的数据表明,全部进口的80%是“生产工具”,但是,中国的数据中包括许多中性产品, 如纺织
纤维、橡胶等。  
③ 这些数据来自霍利斯切纳里和莫里斯赛尔奎因:《发展模式(1950—1970)》,第192— 195页。  
① 机械、设备和科学仪器的进口额,从1966年34870万美元,跌至1968和1969年的13600 万美元和13180
万美元,此后,在1970年又急速回升到27660万美元〔美国中央情报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贸易
手册》(1972年12月),第25页〕。  
① 在这几个时期,中国物价的增长率非常有限。  
① 这些消费估算,是采用中国对实际国民收入指数的估算获得的,去掉供积累使用的资金,从 而得出一
个消费指数。中国在编排国民收入指数时,使用方法对增长率略有夸大,因而,消 费增长率也被夸大了。 
 
     
     
 

工业战略的变化(1977—1980年)
   
  1976年下半年,毛去世。这以后的两年中,与以前相比,工业政策只发生
了有限的变化。从工业战略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变化是越来越重视出国学习国
外的技术和重新依赖物质刺激促使工人农民工作得更加努力、更有成效。
  然而,在1977和1978年,计划制定者似乎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强调点的变
化对工业投资政策的意义。他们这时的想法体现在调整和贯彻毛去世前制定的
“十年规划”(1976—1985年)之中。①到1985年,钢产量翻了一番多,达到
6000万吨,仍然被视为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计划中的120个大型工程中,
钢铁联合企业占了10个,有色金属联合企业占了9个,铁矿占了8个,油田和
天然气田占了10个,发电站占了30个,新建货运铁路占了6个,重要港口占了
5个。这10年中,仅其中8年的总投资额便将“大大超过”前28年的投资总额。
简言之,这个十年规划简直就是苏联式的对重工业进行高投资的计划。
  起草这个规划时是否经过审慎思考是值得怀疑的。众多重要的计划制定者仍
有待于恢复名誉和给予有实权的官职。统计数据仍然是在地方一级搜集的,但这
些数据并未被反复核对过,甚至数据的编制往往也不是在国家一级进行的。②
  这个计划质量之差从一个地方便可看出:计划把十个新油田——“十个新大
庆”——的指标当作目标提出来。十个新大庆意味着,石油产量将从年产1亿吨
增至年产4亿吨左右。这些新油田事实上只是白日做梦罢了。近海的勘探工作尚
未开始,岸上的勘探工作也不充分。一个大庆尚未出现,更何况十个大庆了。这
些油田只好留待时机成熟时再开发了。1978年初的实际情况是,中国石油产量
正值高峰期,在1982年,中国至少全力以赴才能维持产量不下降;但是,规划
却是以提高几倍为基础的。中国已经没有大量的过剩能源可供出口,此后很长一
段时期内,它将面临能源短缺的局面。钢铁部门的计划也比石油部门好不了多少。
据西方的一项估算,中国人必须花费400亿美元外汇,方能实现6000万吨钢材
指标,①或者说,每年要花50亿美元,而1978年全部出口所得只有97。5亿美元。
  这个规划不只是杂乱无章和依据不足,正如已经指出的,经济计划判定人还
决定更大限度地购买国外技术和提高工资与农产品的购价以增加刺激,但他们对
此决定的深远含义尚未能够理解。要大量增加进口,中国要么必须有效地加强出
口,要么必须大量地向国外借款。实际上,借款只是杯水车薪,丝毫满足不了中
国对外汇的需求,只有靠出口了。可是,中国有什么东西可望迅速扩大出口呢?
  1977和1978年,农业作为中国传统的出口资源,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中国
外汇的一半还要多。但农业是中国拖后腿的项目,政府为城市征收足够的粮食都
很困难,更谈不上增加对外销售了。况且,在富有刺激的新计划下,国内对粮食
的需求比以往增长得更快。降低人口增长虽能以另外的方式起些作用,但总的来
说,中国不能通过出口更多的粮食来满足进口需要。
  十年计划的起草者或许希望靠石油减缓一下萧条状况,但如已指出的,这个
愿望是徒劳的。此外,唯有可能的是出口制造品,但出口哪一类制造品呢?该规
划要求生产更多的钢材和机械,然而,中国会成为重工业产品的出口国吗?在某
种程度上或许有此可能,但更有能力生产这些东西的典型国家是那些更发达的工
业国,而不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余的便是消费品了。消费品是刺激中国
的邻国——二三十年代的日本以及六七十年代的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
出口的驱动力。
  中国对物质刺激的重视,也助长了国家在工业和农业中更重视消费品的倾
向。如果新增钱币什么也买不到的话,工资和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将毫无意义。事
实上,货币收入增长,而消费品生产却没有增长,这是反生产性的。不仅私人消
费没有增加,配给已有的产品也得紧缩,不是正式紧缩(发配给票证)或非正式
紧缩(排长队)。
  因此,在十年规划的目标和正在出现的外向性的以物质刺激为基础的战略之
间存在着一个基本矛盾。随着1978年的进展,或是当时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了
这个矛盾,或是始终意识到这个矛盾的那些人再次掌权,或是两种人都有,不论
是哪种情况吧,1978年12月做出决定:调整工业发展的重心,至少是暂时地调
整。
  1978年12月22日发表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表明了即将到来的政策。在
公报中,讨论的一半以上的经济议案集中在提高农业产量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些问
题上。①更重要的是,陈云当选为党中央副主席和政治局常委。陈云在1961—1965
年期间,是恢复政策的设计者;在更早的时候,他曾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作过
一个重要讲话,提倡更大地发挥市场作用和限制过度的集中化。②当50年代引进
苏联式的工业战略时,他虽是经济领域的中心人物之一,但人们都知道,他对过
分强调重工业的危险作出了敏锐的评价。
  1979年6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了新的重心。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余
秋里要求人们重视农业、轻工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其作为首要的重点。就其
发生的变化而论,1979年重工业的计划增长率为7。6%,低于轻工业8。3%的计
划增长率。③重工业的投资也从1978年占总投资的54。7%缩减到1979年的46。8
%,而全部投资额仍保持在与1978年相同的水平上。
  计划指标并不总能使人们了解计划执行的实际情况。苏联的计划往往要求人
们更重视消费品,但当一年结束时,重工业在资金和关键投入的实际分配中仍占
优先地位。但在中国,重心转移却是实实在在的。
  所谓“调整时期”前三年的有关数据列于表17中。重心的转移表现得十分
突出。在这前三年中,不仅轻工业年增长越来越快,而且重工业的产量在1981
年实际上也下降了。最有意义的变化,或许是出口的增长。在1952—1978年间,
出口增长率仅为年均7%,而就其实际增长而言,它应该更低。1979—1981年,
名义上的增长率是原来增长率的4倍(每年29%),而实际上差将近1/3(每年
18。6%)。①增加的出口中,绝大部分是向国外销售制造品,其中,纺织品是最
大的项目,但绝不是唯一的项目。在出口物资中,“工矿业产品”份额的数据(不
包括纺织品)从1978到1980年,从占总出口量的37。4%升至51。8%,这不仅
是由于1979年石油价格提高的缘故,而且也是诸如自行车、缝纫机、瓷器甚至
机床三类产品出口扩大的结果。②到1981年,出口额升至国民收入的9。5%,将
近前20年出口额的两倍。③此外,中国不仅从日本和西方,而且还决定加入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