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宠为后-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时关注着姜妧的闵冲一见,也就知道自己蒙对了,随着绷在心头的弦一松,他也就放开胆子夸夸其谈起来。  
    姜妧听着闵冲已经完全领会到了自己的意思,也就对他笑道:“这事就有劳闵首辅了。”  
    说完,她就招呼着闵冲用膳。  
    可这个时候的闵冲哪里还有什么胃口?不过是对付着吃了几口,就寻了个借口退下了。  
    待闵冲走出慈宁宫时,只觉得两脚有些发软,他凝了凝心神,这才没有在一群宫女内侍前露出怯来。  
    六月的皇宫很是闷热。  
    因为害怕有人躲在树上,整个宫里几乎都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  
    因此,白天整个皇宫都是处于太阳的暴晒之下,到了晚上不管是宫墙还是地面都在不断地散发着热量,那感觉就好似置身烘炉里一样。  
    不过这么点功夫,闵冲只觉得自己早已热得汗流浃背,也就恨不得快点出宫,好脱了身上这一层官服。  
    只是他人还没有离开慈宁宫多远,就被人给叫住了。  
    闵冲也就回头看去。  
    只见司礼监的大太监王全有正挑着灯笼的站一处宫门前等着自己。  
    他现在虽然是贵为内阁首辅,可对像王全有这样的大太监却是一点也不敢得罪,于是他换了个有些谄媚的笑容迎了上去,并拱手道:“王公公!”  
    王全有到底是个常年服侍人的,现在虽然已经做到了禀笔大太监,可是人前的谦恭的模样像是已经刻入了他的骨髓。  
    见着闵冲如此客气地对自己,他也躬着身子笑道:“闵首辅真是日理万机啊,都这个时辰了,竟然还在宫里。”  
    闵冲也就笑了笑道:“这不是因为太后娘娘召见么。”  
    王全有就给了他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笑容,然后说起了自己的事:“按理说这个时候也不该再叨扰闵首辅,只是咱家现在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咱家一个人实在不好拿主意,也就想问问大人您的意见。”  
    说完,王全有也就将西南和西北上奏章的事同闵冲说了。  
    对于这两件事,闵冲是早已知晓,毕竟全国的奏折都要经他们内阁的手,他还记得这两个折子因为都是亲王所上,其上的票拟还是他亲自写的。  
    “想必闵首辅也知道,这事关西南和西北两个亲王,我们司礼监也不好随意拿主意,因此也就将折子递了上去,不料今日太后娘娘却要咱家酌情处理,咱家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就想问问闵首辅的意见。”  
    西南和西北的折子虽然看上去说的是两件不同的事,可实际上说的却是同一件事,那就是要钱!  
    只是别人不知道国库的情况,身为首辅的闵冲却是很清楚的。  
    他也突然明白到今晚太后将他召入宫的目的了。  
    说白了还是钱闹的!  
    现在王全有却来跟自己讨主意,自己的意见不是已经写在票签上了么?他现在又来问自己,难不成是因为宫里不认同自己提出的那个处理意见?  
    一想到这,闵冲也就变得有些慎重起来。  
    他原本建议是朝廷多少意思一下,表示对两地的安抚与照顾,现在看来并不能这么处理了。  
    他也就同王全有道:“王公公,明人跟前不说暗话,现在国库是个什么样子,你我都很清楚,可这西北和西南一个是晋王一个是荣王,我们确实也不好做他们的主,我倒觉得这事可以同安王商量商量。”  
    闵冲的话一出口,王全有就眼前一亮。  
    对啊,他怎么把安王给忘了。  
    这事若是安王做的主,将来有什么事,也怪不到他们的头上来了。  
    只是这个时候,让他一个人去找安王殿下商量此事肯定是不合适的,于是王全有也就看了眼闵冲道:“此事兹事体大,不如请闵首辅同咱家一道去安王府上一趟吧?”  
    闵冲也就在心里骂了王全有一句老狐狸。  
    什么兹事体大,不过是不想担责而已。  
    但他一想到刚才太后跟他说的事,自己如果想在赋税这一块下手的话,至少也是要同安王知会一声的。  
    既然这件事是因为两位王爷的奏折而起,那他不妨也借着这两分奏折将增赋税的事先同安王通个气,看看安王对此事怎么说。  
    打定这个主意后,闵冲也就笑着对王全有道:“乐意为王公公效劳。”  
    王全有自然又要同闵冲一阵客套,然后两人分乘了两辆马车去了萧同清在京城里的府邸。  
    萧同清对于这个点这两人的联袂来访自然是有些奇怪的,但还是在外书房见了二人。  
    闵冲也没同萧同清多寒暄,而是直接将两位王爷的折子都递到了萧同清的手上。  
    萧同清略扫了两本奏折,正个人就陷入了沉思中。  
    当初萧睿昭留下的遗诏可是让他们三个王爷共同,现在他们三人中,一个正与百越打得不可开交,另一个则忙于封地地动后的安抚重建,说白了这两件事都是有可能拖垮对方的事。  
    这个时候,朝廷若是施以援手,他们就有可能渡过难关。  
    但那却不是他萧同清想看到的。    
第592章 救灾    
    荣亲王萧同贵、晋亲王萧同峰、安亲王萧同清,他们三个都是文宗皇帝的儿子,建武帝的兄弟,景宣帝的叔伯。  
    很早以前,萧同清便知道他的那两位兄长和他一样,都有着问鼎天下的野心。  
    只是因为建武帝这人生性强势而多疑,他们几兄弟不约而同的都选择了按兵不动。  
    到了景宣帝时,他们都本想观望观望。  
    无奈萧睿昭却是短命的,登基不过三年,竟一命呜呼了,只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萧睿昭竟然会留下一份“三王监国”的遗诏,让他们互相牵制着彼此。  
    这样一来,先动的那个,必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另外两家必会合而攻之。  
    正是因为如此,三家之中,没有一家敢贸然行动。  
    所以事到如今,倒还显得彼此相安无事。  
    而现在西南的百越战事、西北的地动相继发生,就好似老天在冥冥之中助他萧同清一样:那两家的势弱,必定就会让他变得更强,一旦这样的平衡被打破,他再起事,也就不必再畏手畏脚地瞻前顾后了。  
    一想到这,萧同清的眼睛就微微眯了眯,转而看向闵冲和王全有道:“太后娘娘不是说了么,让你们酌情处理。”  
    “无论是晋亲王还是荣王世子在离开京城时,他们都知道现在朝廷所要面对的困局,不是朝廷不予支援,只是我们也无能为力啊……”安亲王萧同清就一脸无奈的叹道。  
    “当然,咱们的话也不用说得太绝对,只是要跟他们说清楚现在朝廷的困难,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顶上一顶,等朝廷缓过气来,自然会补给他们。”萧同清也就笑着同他们二人道。  
    闵冲和王全有就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心里道了一声“妙”!  
    所谓等朝廷缓过气来,可谁知道哪天才会缓过气来?  
    两人也就心领神会地离开了安亲王府。  
    第二天,王全有就把批复后的折子返给了内阁,闵冲看了一眼后,也就叫人用八百里加急把折子分头返给了西南的荣王府和西北的晋王府。  
    好在萧睿暄他们也没指望朝廷会有什么表示。  
    他们在地动之后,便展开了积极的自救。  
    因为地动之后还有余震,之前被他们迁出来的百姓并没有几个愿意返回金州的。  
    因此萧睿暄也就建议各地的官衙将这些百姓重新登记造册,并鼓励他们入山开荒,开垦出来的荒地归这些乡民所有,而且三年不用上税。  
    那些从金州迁出的百姓听闻还有这样的好事,哪里还顾得上自怨自艾?纷纷上山去开垦荒地,生怕落于人后而吃亏。  
    本来这种灾后民众的安置就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没想竟让萧睿暄的一个建议如此完美的解决了,晋王爷自然很是高兴。  
    而萧睿暄却没有告诉他们的是,上一世他们也曾在这上面花过大力气,这是到后来才摸索出来的办法,也是被证明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乔安所管辖的那个县正好就在金州附近,甚至在这一次的地动中,他那里还感觉到了明显的震感,好在他那里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只是之前流入到他那的金州百姓比较多,当晋王府的这项决策推行下来时,他那里也就成了最忙的地方。  
    姜婉原本是想帮着他和夏依早日完婚的,可是遇上了地动,乔安也忙得脚不沾地的,夏依就主动提出将他们二人的婚期再缓上一缓。  
    姜婉一想也是。  
    既然夏依这一对的婚事办不了了,她也就想着先把晓月和陈岩的婚事办了,毕竟陈岩去了军队里,难得回来一趟。  
    不曾想之前急着嫁给陈岩的晓月却也推辞了起来:“不好越过夏依姐姐去,夏依姐姐等得,我也等得。”  
    之前姜婉为了在短时间内准备这两个丫鬟和范氏的嫁妆,就急得有些上火。  
    现在她们两都主动要求推延婚期,就让姜婉有了种被人辜负的感觉。  
    萧睿暄听闻之后,却是笑着开导姜婉道:“突然遇到这么大的事,大家都没有这个心思也是正常的,不如等这边的局势都安定下来后再给她们办婚事也是一样的,难不成你还怕新郎官跑了不成?”  
    听得萧睿暄这么一说,姜婉瞬间就没了脾气。  
    萧睿暄见姜婉的心情转好了,也就笑着与她商量道:“借一些你的私房给我使使如何?”  
    姜婉一听却有些意外。  
    自己的那点私产其实都是萧睿暄给的,他若是想拿回去,本是天经地义。  
    但是以萧睿暄的财力,他根本就不用同自己开这个口。  
    因此姜婉就有些紧张地问:“你那边的生意可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你不用瞎想。”萧睿暄看着姜婉那一脸紧张的小神情,也就不打算隐瞒她道,“不是我的生意遇到了麻烦,而是最近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姜婉知道萧睿暄有那么多的生意赚钱,而钱财的开销却只有一个,那便是他悄悄养在边哨的那一支私兵。  
    她知道那一支私兵已经初具规模,但具体有多少人,姜婉却是不知道的。  
    “这些年靠着亚伦的火枪,我已经装备出了一支三千人的火枪营,”萧睿暄也就笑着同姜婉道,“因为与迪力合办马场,我这边更是有一万骑兵,要养着这帮人,每日的开销可不和气。”  
    姜婉一听,也就正色道:“明日我就让晓月将我的那些私房钱好好算上一算,你那边的事要紧……”  
    萧睿暄一听也就笑道:“我养私兵哪里用得找你的钱,不过是这边的百姓开垦荒山也得为他们准备上一些种子农具什么的,不过是两三万两银子的事,我就不想惊动财叔那边了。这样一来一回的账目流动,我怕暴露了养在外面的兵。”  
    萧睿暄一说,姜婉也就立即明白了过来。  
    他始终没有放下对晋王府这些人的防备,所以有些事,他一直是瞒着晋王爷在行动。  
    “我懂了。”姜婉点了点头道,“我会让晓月将这笔钱准备好的。”    
第593章 幼弟    
  地动发生了三个月后,朝廷的拨款依旧没有下来。  
    晋王府的人也不急着催,因为他们听闻荣王府在西南迎战百越国好似是节节失利,这些年荣王府在那边新拓的疆土好似被百越王侵占去了不少。  
    荣王世子请求朝廷支援的折子如雪片一样通过八百里加急发了过来,三个月的功夫,已经是堆满了内阁的案头。  
    而闵冲这边却依旧在热衷于实施他的新政,整日的抓着户部的林尚书督促着他征税的事。  
    其他的阁老见了,也就不免担心地同闵冲道:“首辅大人,这样恐怕不好吧……倘若因此西南失守……我们恐怕都会成为千古罪人!”  
    不料闵冲却是笑道:“百越乃是南蛮小国,荣王爷镇守西南多年,难不成连个这样的莽荒小国都镇不住?你别看荣王世子的折子像雪片一样的飞过来,他在奏折虽称节节失利,可有曾提及哪座城池被百越所占?”  
    那位阁老仔细一回想,好像还真是这样,他就不免疑惑的看向闵冲道:“那按照这个说法……荣王世子爷那是在谎报军情?”  
    “谎报军情应该称不上,”闵冲一脸轻松地同那人笑道,“只是实际情况肯定没有荣王世子爷说得那么夸张,他这么写,估计还是想得到朝廷的资助,只是现阶段的国库哪里拿得出这样的一笔钱来?所以就只好请荣王世子爷他们再挺上一挺了,据我所知,这些年荣王府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一时半会还饿不死他们……”  
    那位阁老也就认同地点了点头。  
    安亲王府内,萧同清正对着一张西南舆图发呆。  
    这些年,荣王在西南新拓的疆土虽然没有上报朝廷,可他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而按照最新的战报来看,他们新拓的疆土竟然被百越吞噬了大半,那也就是说荣王府的兵力基本已损耗殆尽,不然他们绝不会让百越人如此地长驱直入。  
    萧同清也就转了转手指上的玉扳指,沉思了一会,就同身边的幕僚道:“传我的话给百越王,让他见好就收,免得到时候闹得太难看。”  
    那幕僚也就唱了一声喏,悄然地退了下去。  
    随后,萧同清的主意力又转移到一张西北的舆图上。  
    又到九月了,北方草原上的鞑子想必要准备过冬了。  
    他听闻今年草原上的水草并不肥美,鞑子们若想过好这个冬,必然要上南边来“搂猪草”。  
    而他所封的辽东更多的却是与大金国相邻,而西北晋王府的封地才是与鞑子们相接最多的。  
    西北刚经过了一轮地动,若再遇上鞑子洗劫,想必以晋王府的那点兵力,也是疲于应付的。  
    萧同清对着那张西北舆图也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既然是这样,不如自己帮他们一把好了!  
    萧同清也就笑着招了个幕僚过来,在他的耳畔轻语了一阵,那人先是疑惑地看了眼萧同清,然后未置一词地也退了出去。  
    经过三个月的开垦,各地安置金州灾民的事宜都已布上了正轨,于是姜婉也就重提了两个丫鬟的婚事。  
    夏依自然是没有再推辞,而姜婉则觉得一个丫鬟是嫁,两个丫鬟也是嫁,干脆让晓月跟着夏依在同一天出嫁。  
    陈母得知这消息自然是喜上眉梢,更是动员了街坊四邻将新房给布置了起来。  
    为了让晓月在婚后住得更为宽敞一些,姜婉为她在银州城里离王府不远的街市上置下了一套二进的宅院,命人将那宅院重新粉饰一新后,便让陈母先行住了进去。  
    就在姜婉欢欢喜喜地将两个丫鬟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后,她却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里的信。  
    这些日子,她也就是与回了京城的素娘还有着书信的往来,就在她以为是素娘给她回了信时,却发现那信封上的正楷手迹并非出自素娘之手。  
    带着些许奇怪,姜婉拆开了那封信。  
    信是素娘的妹妹顺娘写来的,可信里的内容却是说素娘那个出生不到五个月的孩子明哥儿,突然夭折了。  
    姜婉看着信中的内容,生怕是自己看错了,而反复将信的内容看了两三遍,待她确认了不是自己看错了后,整个人就有些手指冰凉的坐在那。  
    赵素娘在今年四月的时候为姜传孝诞下了第二个儿子,姜传孝为此喜不胜旌。  
    身为太后的姜妧为了抬高娘家人,还特意招了那孩子入宫,封赏了一大堆的东西下来。  
    那时候,因为姜婉正忙于程子修和范氏的婚事,她只是让人带了些贺礼回京,而随后的西北地动,就更让她无暇顾及素娘为她新添的这个弟弟,她原本想着以后还有的是见面的机会,倒也没往心里去。  
    她明明记得素娘的来信中不止一次地提及她的这个幼帝能吃能睡,长得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好。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个幼弟,她连面都没能见得着,竟然就这样没了。  
    接到信后的姜婉,整个儿就变得情绪低落了起来,萧睿暄一回来,就感受到了她的异样。  
    “怎么了?”萧睿暄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拉着姜婉问道。  
    将忧伤的情绪憋了一天的姜婉终于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她伏在萧睿暄的胸膛道:“明哥儿……明哥儿没有了……”  
    萧睿暄听闻之后也是大骇,他扶起姜婉道:“谁说的?消息可还可靠?”  
    “是顺娘……”姜婉也就拿出了赵顺娘写给她的信。  
    萧睿暄在略微扫了眼后,也就皱眉道:“这么大的一件事,为什么不是出自北恩侯府?反倒是素娘的妹妹写信给你?”  
    姜婉这才反应过来。  
    这一天,她光顾着难受了,根本没有想到这其中的关系。  
    “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