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仙侍-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很多华丽的辞藻来堆砌,不过把这些感叹赞美全去掉,其内容真的是一点意思都没有,跟个行程安排表似的,从这里到那里是坐车还是坐船,晚上可以在哪里留宿等等,还不如一份自驾游攻略呢,不过这种评价也有对古文不通的原因,毕竟不管是刻画人物还是景物,看不懂形容语句就没有代入感。

    将书放到一边,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又到小院儿里溜达了一圈,又拿出第二个作者的书,这位作者的书要厚一些还洋洋洒洒的写了三本,不过他的字真的很一般,当然作为一个快连字都写不来的现代人,尹依也不好说是写得烂,但这不怎么样的字配着不怎么样的文笔顿时就让人没有了的欲望,尹依看了一会儿,就暂时把它放到了边。

    第三个作者倒是只写了一本,但这本比较厚,约等于第一位作者的书的一倍半左右,而且让尹依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是用繁体写的白话文,这可真难得,尹依大感兴趣的读了起来。

    尹依是在午饭前读完这本书的,不得不说,作为一本以游记为主线的,内容还是满有意思的。

    对,直到看完了尹依才敢肯定这就是本,通篇各种奇葩情节,大概只有出游这件事本身是真的,里面提到的一些事估计是有发生,但发展过程绝对有作者YY的部分,特别是作者写到凡女爱慕他,连他给的灵石都不收的时候,作为一个读者出戏出得不要太快。

    不过不管怎么说,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YY也不错,至少里面写的作者师叔教导他的一些常识也可以记下来将来看看有没有用。

    下午跟着孟夏学了个新的小法术,作用是在一把小匕首上附上土系灵力,使其暂时变大一点,嗯,目前看来也是没啥用处的,不过她好歹知道了土系法术对金系物品的辅助作用。

    晚上做完晚课,尹依看了一下离睡觉还有一点时间,又想起那一套被她放到一边的第二作者的书。又将它拿出过来,打算耐着性子再看看,当然,如果看不下去就当催眠了。

    果然看了没一会儿,就有些难受了,这位作者估计开始修行前没读过书,入了宗门后学了一些,但文学素养还是不行,一堆一堆的废话写在上面,又没有可欣赏的地方,着实是无聊的紧。

    因着是跳着看,尹依很快就翻完一本,想了想,还是拿起第二本来翻了翻,第二本不比第一本好太多,都忍不住打了两个哈欠,正在一边打哈欠,一边随手翻的时候,却见到这页讲他师兄教训他,要关他小黑屋思过,原因是他做了个假灵石去骗了一位散修,但他很不服气,因为是那个散修先想骗他们的。

    看到这里,尹依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赶紧仔细的把这个事件的从头看起,却见是作者跟着师兄一起接了个凡人求助的任务组队来到个海边小渔村,然后遇到个路过的散修,散修见是两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又知其是云华宗的弟子,虽然不敢下杀手,但又想要他们手上法器,就设了个骗局。

 第七十章 木灵力

    散修假意与师兄弟二人交好,也帮着他们打探消息,没过多久,从未入世的师兄就被散修的表面功夫骗取的信任,开始与他称兄道弟起来,而师弟估计以前在凡人界呆过不短的时间,坚信无事献殷勤非奸即道,一直对散修抱有很大的怀疑,故而总是在暗中观察警惕。

    果然没过多久,一个偶发事件让三人面临一场追杀,散修表面上是为救师兄受了伤,但师弟看得分明,明明是散修故意档上去受伤的,师兄却认为这位道友挺身救他很是感激,又觉得欠了因果必须报答,就把身上带着的一个防御型法器赠送给了他。

    师弟气炸了,怎么跟师兄说对方是在骗他的对方都不相信,眼见自家蠢师兄被人骗了还心甘情愿的送东西,师弟实在忍不下这口气,但一时又无可奈何,只得想法子将散修稳住不令其跑掉,又一直在想办法怎么把师兄被骗走的东西弄回来。

    没过多久,又与敌人发生了冲突,这回散修并没出太多力,而师弟却不小心受了伤,三人逃脱后暂时躲在一处山洞,师弟为了尽快恢复,不得已经拿出其师尊赏赐的灵石来修练,而这时他却发现散修对着灵石露出贪婪的神情。

    灵石原本在修真界是用来做货币的,以前灵气浓郁的时候,它不过就是种含有灵气的石头,灵气的清纯度不同品级就不一样,后来天地灵气越来越少,慢慢的也没有修士大方到拿灵石换东西了,都收小的收藏着辅助修练,为此甚至还研究出一套如果节省的使用灵石修行的功法。

    师弟手上的这块灵石其实已经没剩下多少灵气,不然他也不会这么心大当着外人使用,不过见到散修的表情,以及后来有意无意的跟他问起灵石的行为,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个好主意。

    这事说来也是凑巧,师弟原本也没资格拥有一块灵石的,只是有回帮着师尊做事让其很是满意,所以将一块快要用完灵气的灵石赏给他玩,他拿到灵石后很好奇里面的灵气用完了会怎么样,他师尊说如果完全用完就会变成一堆粉末,但一般大家都不会用完,留下一点点灵气让灵石维持形状,这样灵石还可以用来改成装饰品之类的。

    师弟又问,既然可以从灵石中抽取灵气,那是不是有法子又把灵气灌进去呢?

    这说话让他师尊苦笑一声,表示这想法老早就有修士提出,可是天地灵气都快没有了,人体内循环都得靠先天之气,本就灵气不足了,谁还肯往灵石里灌灵气呢?

    师尊这话让师弟明白并不是不能灌,而是没有灵气可灌,但不灌灵气,可不可以灌其他的气来充灵石呢?不过这个想法得到了师尊让他自己去想的答案,而他手上就这么一颗灵石,材料不足以支撑他做实验,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这时的情形让他又想起这件事,他手上的灵石其实已经快没灵气了,只是勉强维持着形状而已,但如果他想法子弄点什么气进去让灵石像是灵气充足的样子,也可以骗骗散修,把师兄的防御法器弄回来。

    这位师弟大概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所以接下来的内容就是他开始偷偷的实践着他的想法,而他的想法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天地灵气确实是快没有了,但这个世界还有土、水、植物、金属和火,而且哪怕是用起来没有传说中修士那么厉害,但事实上还是可以用的法术都证明了各系术法还是可以与世间万物沟通。

    师弟是个单木灵根的修士,在使用某些木系法术的时候甚至还需要与植物沟通,而植物除了听其号令外,有时候还会给予他一些反馈,而这些反馈并不代表与他互动的植物产生了灵体,只是植物本能的给予他的,可以少量补充灵气流失的东西,他暗地里给这种东西取名为木灵力。

    现在他的想法就是与植物进行沟通,看能不能让它们给自己一些木灵力,然后将抽取灵石灵气的功法逆运转,将木灵力灌入,最后形成一颗看上去正常的灵石。

    他的想法在接下来的尝试中得到了确认,木灵力真的灌了进去,但同时也有个比较麻烦的地方,他当时还在凡人界,虽然已经从海边渔村走到了内地,但哪怕是进入了大森林,里面的植物仍然只是凡植而已,能回馈给他的木灵力少之又少,最后还是偶然进入了一座深山老林,遇到一棵已经生了灵的万年古树才勉强将灵石弄得像个比较饱满的低阶灵石。

    接下来师弟又使了计,最终趁着散修要离开的当口,如愿用灵石将师兄的法器换了回来,等回到宗门他高兴的把法器还给师兄时,师兄才知道有这么一出,大怒之下罚他关了禁闭。

    接下来的事情书里没有记载,当然,尹依对接下来如何也不感兴趣,她现在只想知道用木灵力灌出来的灵石到底能不能用。

    然而就她现在知道的情况,云华宗到目前为止并未使用类似这种的灵石来修练。尹依有些急切的想知道写书的人还在不在世,木灵石能不能用,于是她立刻跑出院子来到孟夏的居所。

    作为一个金丹修士,孟夏其实并不需要睡眠,所以虽然已经有些晚了,他仍然只是在打坐而已,所以尹依一踩进他的院子,他马上就感知到了。

    见到孟夏的尹依,迫不及待的跟孟夏说起她的发现,孟夏也是第一次听说有这种事,接过书本一看,只见作者名处写着诸葛谦。

    他仔细想了想,实在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只好开口道,“我没听说过这位作者,他入宗时我已经入了师尊门下了,对外门的人也不熟悉,不过他的书能放到藏书阁去,可见也是位天骄,也许入了内门改名了也未可知,明日我再问问内门弟子居的人。”

    尹依有点失望,但现在也只能期望这位天骄还活着。

 第七一章 箕宿

    第二调查的结果十分令人失望,这位诸葛谦的确是进了内门,可惜在百多年前陨落了,死的时候都快结丹,也算是内门的风云人物。

    “没想到这个诸葛谦居然就是箕宿,”孟夏感概,“蒲月师兄的爱徒,当时他陨落的时候,蒲月伤心得差点跟着去了,难怪他修为进阶得这么快,估计就是发现了木灵力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那他为何不把木灵力的事告之宗门呢?”尹依奇怪的问,“另外他怎么就陨落了?”要知道修真界虽然灵气越来越少,但人员也越来越安全,毕竟历练的机会少了,活下来的机会也就更多。

    面对这个问题,孟夏脸上显示出惋惜,“他道侣资质不好,不到三百岁就寿尽了,大家也没注意他已心如死灰,生无可恋,存着死志的人冲金丹哪里冲得过去。”

    听着就是个悲伤的故事,尹依感叹,“要是他把木灵力的事告之宗门,集思广议,未必不能让他道侣修为提升。”

    “搞不好就是他道侣自己不肯吧。”孟夏想了想,见尹依一脸好奇的看着他,继续道,“他道侣就是这本书上提到的师兄,既然他取得木灵力如此困难,难保为了不让他费神而拒绝,再说了,他师兄是四灵根,也不知道木灵力对他有没有用。”

    尹依对修真界奇怪的婚姻配对十分麻木,听到书上的师兄师弟最后成了一对也没有多余的想法,又把注意力放回她关心的事情上,“要不我们去拜访一下蒲月吧,看看这位箕宿有没有留下跟木灵力有关的东西。”

    说做就做,孟夏带着尹依直接来到了药峰——这位蒲月真人是药峰峰主的小弟子,也是一位药师。

    二人估计他们的拜访会引起了蒲月的伤心,便将那套游记拿上,用这个当成个敲门砖,借着无意间看到了箕宿所写的游记作为突破口,再慢慢把话题引到他发现木灵力这件事情上。

    “这事箕宿倒是曾经跟我提过,但是收集木灵力并不容易,而且木灵力也只对有木灵根的修士有少量的作用,他一心想改进收集的方法,再加上他不过一筑基弟子,人言轻微的,便打算修为高一些,同时再研究出一点眉目了再说。”蒲月叹息道,“可惜还没等他拿出个结果,人就陨落了。我当时太过伤心,一时也没想起这件事来。”

    毕竟还是修行多年的修士,蒲月说起曾经的爱徒还是很冷静的,尹依觉得也没必要说什么安慰的话,只用眼神示意孟意趁着话题把他们的目的道出。

    “蒲月师兄,我们这次来拜访,也是想问问箕宿是否有留下与木灵力有关的东西,”孟夏果然直接道出请求,“如今天地灵气更加的稀少,木灵力就算收集不易,如果对修行哪怕只有一点帮助,我辈修士也该想法子收集起来才是。”

    “这倒是,”蒲月觉得这说法很是正确,哪怕这法子对修为高些的修士没用,但不见得对低阶修士没用,现在修真界的情况相当不好,如果能多多培养低阶修士,也不至于断了传承,“箕宿留下的东西我都封存在他才入门时居住的一个小房间里了,你们随我来吧。”

    箕宿的旧居距离蒲月的居所并不远,感觉就像一个小院里的一处厢房,蒲月站在门前静静的看了一会儿,才伸手推开了门。

    室内也很简单,看着跟尹依在外门的宿舍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摆在地上的大木箱。

    “箕宿去了后,他的师兄弟们把他的东西都收在箱子里抬到这里,我也没整理过,你们自行翻找吧。”蒲月说完便自行离去了,可见这些旧物还是引起了他的情绪。

    尹依目送蒲月离去,轻叹一声,对孟夏道,“那我们开始找吧,好在东西也不多。”

    东西不但不多,而且都归类存放的,一个箱子里全是衣服,另一个箱子里是些单独的盒子,孟夏先动手把衣服全部小心的拿了出来,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上面的符文,见都只是普通的防御符而已,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这些连法衣都算不上,”孟夏道,“只是普通的衣物,也没有在上面记录什么,估计另外一箱里也没有法器类的东西,现在就算是低阶法器也是宝,按规定人陨落后都要上交宗门的。”

    尹依有点小失望,她是想找到记录的资料,但现在看着有点不大可能,但仍耐着性子从另一个箱子里把面上的一个小盒子拿起打开,却见里面放着一块砚台,也是普普通通的,孟夏辨认了一下,就是块凡人界带回来的砚台而已。

    接着她打开的盒子果然就是笔和墨,这让尹依急切的把剩下的盒子全部拿出来一一打开,却失望的发现连一页纸都没有。

    再看看其他的盒子,都装着一些小的饰品,比如男用的簪子,玉佩,剑穗之类,而且显然做工不怎么样,虽然有打磨得圆润,但样式实在不怎么好看,尹依怀疑这些其实是箕宿或者他师兄亲手做的,也许是定情信物也有可能。

    比起尹依的失望,孟夏倒是有了些不一样的感觉,他小心的拿起一根簪子,这根簪子不过成年男人巴掌长,对比一般的要短一些,而且像是断过,中间用镂空的秘银做了装饰将两节连在了一起,而主材看上去有些像玉,又好似非玉。

    孟夏仔细打量,才开口道,“这个,好像是用两块灵石打磨出来的。”一边说一边将其凑得更近一些,再次观察了一下,“真是灵石,而且我从上面感觉到了水气。”

    “耶?这个难道里面灌了水灵力?”尹依展开了她丰富的相像力,“难道箕宿的师兄有水灵根?”

    “好像是有。”孟夏回忆了一下,“不过水气本身就很温和,就算没有水灵根,也是可以使用水属性的法器的。”

    这样看来,他们此次还是有些收获的。

 第七二章 治标不治本

    除了这根能感受到水灵力的簪子外,就还有一块有木灵力的玉佩,其他的都是普通的饰品。

    这点子收获让尹依和孟夏都很失望,二人又跑了趟外门藏书阁,可惜的是箕宿没有留下其他书籍,不死心的尹依又提出内门藏书阁说不定会有的想法,二人又回到内门。

    可惜内门的藏书阁除了各种功法、丹方、炼器图谱之类的,什么心得猜想学术研究的东西都没有,让尹依嘀咕半天云华宗没有研究精神。

    这话听得孟夏好气又好笑,研究成功的不就是已经保存的这些东西么,而研究不成功的,在研究者手上不也是很正常的事,怎么能算没有研究精神?

    放下这个乱扯的话题,二人商量了一下,一起去找澄光,作为修行了几千年的老祖,澄光在修炼方面的见识总是要广一些的。

    果然,听了二人说明来意,又接过簪子玉佩仔细打量了一番,才开口道,“没想到过了几千年,这种被淘汰了的古老法子又被拿出来用。”

    这个说法让尹依和孟夏一愣,万万没想到箕宿的发现还是修真界曾经用过的法子,二人请求澄光详细说说前因后果,澄光想了一会儿,组织了一下语言,才缓缓说起了古早的事。

    原来混沌初开之时,盘古大神开天劈地,后又以身躯化为世界,渐渐的万物生长,神仙、妖魔开始争取世界霸主地位,但无论是神仙也好,妖魔也好,都是天生天养,从诞生之时就顺应天道为独一属性,彼时受混沌尚未清明的影响,万物修行悟道沟通天地时所依赖的灵气也比较杂乱,又有自身属性限制,所以吸收属性一致的灵气更有利于修行。

    但随着时间流失,万载眨眼即过,女娲造人立下大功德成圣,新生的人族开始繁衍生息,日渐兴盛。

    而人族从诞生之初就是泥塑,为存活需要饮水、饱腹,而为了饱腹就需要采集可食用的植物,猎杀动物,这就需要各种工具,待取得了食材,生食又容易引起疾病,且四季中冬季也需要取暖,这就需要火。

    如此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总是离不开金木水火土五行要素,五行相生相克,最终形成平衡与循环,这才能做到生生不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