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官宦尤家-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了。

王夫人回到到府里,贾珠也已经到了,看见王夫人忙告诉她珍大哥已经出去联络人了,现在只好等消息了,王夫人跑了这一遭也冷静下来,不在提元春的事。

反而拉着贾珠的手道:“珠儿,你和太太说你平时到底学到几更天?”

“太太,怎么想起问这个?”贾珠眼神有些躲闪。

王夫人一见还有什么不明白,掩面嚎啕大哭起来,“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你妹妹怎么样了还不知道,你弟弟自小我就难见一面,抓周更是竟抓了个胭脂,只剩一个你如今竟然是不要了身子,你要是有个好歹,你要我怎么活啊?呜呜……”

一见王夫人哭,贾珠顿时蒙了,连道自己不孝,再也不敢了,两母子又哭了好一场,直到贾珠连连保证不在祸害自己身子,王夫人才放他回去。

等贾珠走了,王夫人回想这一天的事,明显族里已经恼了老太太,老太太如今在府里耀武扬威也不过是仗着老爷孝顺,老太爷在时把家就分了,如今她敬着老太太,什么好处没有不说,倒是反而搭进去了小儿子和女儿,要不是还惦记着老太太那点私房她真心想撕破脸了。

虽然说着不撕破脸,王夫人心里到底也对贾母没了几分恭敬,多了几分恨意,元春入宫时贾母多殷勤,等元春被指给琦郡王了,贾母却是连力也不愿出一分了,连东府都比不上。

王夫人送走贾珠之后也没闲着反而又回王家求援,王家在宫里又有多少势力,也不过知道元春被指给了琦郡王,至于其他他怎么插的上手,王子腾最后也只能安慰王夫人,等人到了郡王府,他跟琦郡王打打招呼,元春怎么也不至于和宫女一个待遇。

王夫人回府之后,剩下的时间连近期因为生了一女一儿而蹦哒的赵姨娘也懒得理了,只管专心念佛连带着看着儿子,但愿老天保佑她的女儿命不要太苦。

王夫人对贾母心里尚有想法,更不用提直面一切的贾赦了,想着今天族老们的话,贾赦才真正意识到他才是神威将军府的当家人,无论府里发生了什么,都会和他有关,在别人眼里即使是老太太也是依附他的。

贾赦莫名的想起了自己父亲,又想到隔府的堂兄,当家人该是那个样子的吧,敬大哥比他还要难,全族的事都是他的事,就像他们府里惹了事最后也都得他出面解决,即使自己做不到敬大哥那样也得做到两三分吧,不然父亲岂不白将府里交给他了。

贾赦又想起族老们对老太太的不满,他其实也一直不满老太太偏心,但是那是他的母亲,他总是听她的,可是听今儿这事儿就知道她的见识并不怎么样,唉,到底是自己母亲,他还是要孝顺的,只不过外头的事还是不要让她插手了,他决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让府里毁在自己手上。

贾赦想起自己在族里说的话,叫了下人通知邢夫人支出些银子,他拿去给东府。

贾赦拿着银子往东府走,走着走着突然想起来父亲临去时交代的还银一事,他们府里只还了一半,如今他也不缺银子,还是早些还上为好。

贾赦还真不缺银子,邢夫人别的不行看账可是有一手,她娘家本来不富裕,因而在家时对田里铺子里的大事小事了解的极清楚,不说每分钱都扣的极细也差不离了,起初不是没有下人拿假账糊弄她,只不过反而被她压了去找了贾赦对质,最后抄了家,发卖出去了,自那以后下人就收敛多了。

因而大房里即使有欺上瞒下从府里占便宜的也不敢贪墨太多,贾赦继承的家业又多,是以经济上很富裕。

前院里贾政心里也不舒服,他的女儿居然差点就要给人当了最下等的姬妾,直到现在还没着落,这和母亲说的不一样。

想着族老们的话,贾政不由想,是了母亲是不该插手外事的,日后即使自己再孝顺也不能再逾越了,以后有事还是和族里商量为好,这回听了老太太的竟是踩了贾家的面子,害他也在族里抬不起头。





第33章 元春归宿
不提西府里众人怎么思量,东府里贾敬父子却是难得出了口气,元春会被指给琦郡王他们早就知道了,或者说这从一开始就是贾珍活动的结果。

只不过事实情况和西府知道的有些差异罢了,毕竟贾母可以踩着贾家面子上位,贾敬贾珍却做不出来,要是贾元春真被当宫女指给了皇子,他们贾家也就彻底不用说什么面子了,里子都没了。

要说元春也命苦,如今东府是长房,而且爵位官位都远高于西府,所以整个贾家的当家人是贾敬,贾敬不愿元春入宫,元春自然就借不了贾家的势。

贾母也想过借四王八公的势,偏偏近些年来贾家和原本的圈子越走越远,只和几个后辈还算出息的人家有些来往,而且就是有来往人家会给贾家的面子,却也不见得就要给贾母的面子,是以元春这次入宫也只有将军府的人脉势力外加史家薛家王家友情赞助了些银子而以。

话说贾珍在接到元春小选入宫的消息之后就立马到了秦家。贾珍之母秦氏的大嫂刘氏的妹妹正是宫中育有两女的刘贤妃,贾珍是秦家嫡亲的外甥,有事自然能帮就帮,而且贾珍还没别的要求,只要不把元春指给参与夺嫡的人家,指给谁都行,秦大夫人于是就进宫求了刘贤妃。

这问题就到了刘贤妃面前,这要求乍一听简单,不参与夺嫡的人家,刘贤妃也明白,这是怕沾染上麻烦,咋一看是好像随便指给哪个宗亲都行,但问题是她怎么知道人家站没站队啊?

但是事无绝对,至少有一位全天下都知道他绝对不参与夺嫡的,那就是当今圣人的五皇子。

生来残疾,虽不是大毛病,但也注定与皇位无缘,而作为如今圣人实质意义上的长子,还没有威胁,将来无论谁上位,都不会把他怎么样,五皇子本人也没和哪个兄弟亲近,不站队,尤其是在义忠亲王事件之后更是几乎猫在府里不出来,这人绝对安全。

这五皇子早年受封郡王,也就是琦郡王,不管是不是自污,反正一向是风流性子,府上现有一正妃一侧妃另有几个庶妃侍妾。

侧妃吴氏生有庶长子,本就有和王妃分庭抗礼之势,偏偏琦郡王进来宠爱吴氏的表妹甚至有要请封侧妃的意思,琦王妃如何肯,要是那样府里只怕就被吴氏姐妹把持,遂狠下心趁进宫请安的机会请婆婆赐侧妃入府,想把最后一个侧妃的位子占了,颇有驱虎吞狼的意思。

于是李妃就开始给儿子物色侧妃人选,只是侧妃又哪里是那么好找的,对于明显没有上位可能的五皇子,哪里有什么人家愿意把女儿送进府呢?

李妃也不愿意委屈自己儿子,她的儿子即使不受圣人待见那好歹也是个郡王,这侧妃之位怎么也得是四品左右官家女孩吧。

就在李妃找不到人的时候,偶然和刘贤妃谈笑的时候听到一个不错的人选,贾元春,虽然父亲只有五品,但是却是贾家的女儿,自幼又在超品诰命身边长大。

是以等元春好不容易通过小选,一进宫就被刘贤妃和李妃合力弄进了李妃宫里,将军府在宫里是有人脉,但是李妃一向不受宠,所以将军府根本没想过安插过人手,一进李妃宫,元春就基本上成了孤立无援的状态了。

作为贾母王夫人费劲心力教出的女儿元春怎么会差,李妃看着自是很满意。

虽说对元春一个大家女子进宫做女官感到不解,但是因为刘贤妃横插一手也不过以为是个心高的想借机指个高门,而一个五品官的女儿做她儿子的侧妃可不就是高攀了吗。

李妃有了主意就趁着圣人难得过去坐坐的时候和圣人说了,圣人对贾家还是有印象的,听了李妃的意思也没反驳。

不管是在圣人还是李妃看来作为五品官之女的贾元春是不够格做皇子侧妃的,而能给她这个位置,李妃看的是贾家的势力,而圣人则是想着好歹是贾代善的孙女。 

当然即使都是孙女,如果贾元春是贾赦的女儿也会是另一种情况了,因为无论在谁看来都是贾赦才是贾代善的继承人,贾赦的女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府的大小姐,贾代善的嫡孙女,做个正妃都没问题,而贾元春在两房分家的时候就只是将军府旁支的女儿了。

李妃得了圣人点头,自然也就不遮掩了,元春自然就知道了李妃要把她赐给琦郡王的事,而贾珍暗地里叫贾家宫里的势力截了消息,故意吓唬她,因而元春也就只知道她要被指给琦郡王,不说她本来就不是奔着五皇子这个注定登不上大位的皇子去的,元春还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以什么身份指给琦郡王的,而李妃还偏偏还想趁机赏两个丫头给儿子,于是元春在宫里待的几天可以说是惶惶不可终日。

贾敬父子吓唬够了西府的人,赶在赐婚旨意下来之前,告诉西府,族里求了人,元春会以侧妃的身份嫁进琦郡王府,叫他们等着迎接元春回来备嫁。

贾赦贾政自然是千恩万谢,不过到底等第二天西府接到旨意的时候,贾赦贾政才真正松了一口气,收好了旨意就到东府拜谢贾敬。

贾母有些可惜要是其余哪个皇子的侧妃也好啊,偏偏是五皇子,虽然心里可惜,但是她也明白这是最好的结局了。

王夫人和贾珠简直就是欢喜了,若说原本王夫人还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经历这几天的不安之后也清醒了,比起侍妾之流这个侧妃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等元春回了府,王夫人搂着刚从宫里出来的女儿哭的不能自已,贾母倒是冷静先问了宫里都发生了什么,元春据实说了。

贾母听完也只能感叹运气不好,一进宫分到了李妃宫里,之后李妃就把她指给自己儿子,一切一切从头到尾都顺理成章,找不到有谁的手笔。

她自是想不到贾珍跟宫里的贤妃有着拐弯抹角的亲戚,求到了舅母头上,即使知道这事里明面上也没有刘贤妃的手段,她更想不到元春从一进宫就已经落尽网里了。

最终无奈的,西府也就安心的给元春备嫁了,再怎么说也是郡王侧妃,能上玉蝶的,虽然和预计差距很大,但是也不能怠慢了,一个妃位娘娘和一位郡王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东府里贾珍见事都了了,暗地里跟尤清媛抱怨,要不是贾莹大了,有个在宫里当差的堂姑不好听,他都懒得管,他到想看看元春在宫里能翻出什么花来。

尤清媛看着孩子气的贾珍也只能安慰他,至少以后西府肯定能安生一阵子。

元春只是侧妃,婚期自然也不会多长,偏偏贾母一心想元春入宫,之前根本也没正经攒过嫁妆,于是接下来的小半年里王氏光忙着准备嫁妆了。

等元春出门时,好歹是疼了多年的孙女贾母也拿了不少私房给元春添嫁妆,贾家众人和王氏的亲友也都给了不少添妆。

不管怎么说,元春还是带着颇为体面的嫁妆进了琦郡王府开始了她的侧妃生涯。

等元春的事终于过了,西府却没像宁安侯府预想的安生下来,元春都嫁了,贾琏和贾珠的婚事自然也就拖不得了。

贾琏的婚事自然得由邢夫人张罗,偏贾母看不上这个媳妇,而贾珠作为她偏爱的二儿子的长子,她自然也要插手。

只不过这一次贾母却失望了,贾赦贾政哥俩居然都不让贾母插手儿子的婚事,贾母有火却不知怎么发,两人的理由都冠冕堂皇,隐隐的她感觉到有什么变了,但是两个儿子看起来还是一样孝顺,好似一切是她的错觉,最后只找机会把两人都骂了一顿,外加更宝贝贾宝玉了。

没了贾母掺合,贾琏两人的婚事也不是一帆风顺,贾琏还好,邢夫人事事都以贾赦为主,两人只管闷头寻合适的人。

贾珠那里就麻烦了,贾政一心想娶个文官清流人家的女儿,王氏则想在权贵人家里找,一心想娶回一个嫁妆丰厚的儿媳妇,两人就僵持上了。

贾政和贾赦都有心亲近东府,贾赦是本来就和贾珍关系好,以前的时候一起纨绔过的情谊,贾政则是觉得他们都是读书人,应该亲近。

贾敬年长,又向来严肃,贾政也抹不开面子,于是尤清媛就又一次迎来了王氏,看着请她叫贾珍劝劝贾政的王氏,尤清媛只能好言好语的开导。

好不容易送走了王氏,尤清媛请了贾珍过来,把事一说,夫妻俩相视无言。

管完女儿还得管儿子,贾珍忍住把手里茶杯扔出去的冲动,看着即使无奈却还能保持着端庄的妻子,默默的想他的涵养还不够啊。

贾珍最后还是去找了贾政,两人就朝中形势高谈阔论一番,说着说着贾政就自己把儿子婚事的事倒出来了,表示自己一番苦心不被理解。





第34章 儿女婚事
面对吐苦水的贾政,贾珍除了开导也没有别的办法,贾珍听他磨叨了一会儿,象征性的劝了两句,就像完成任务一般的撤了。

要是王氏问起来,他和妻子也都好说,劝也劝了,至于有没有效,就怪不了他们了,能去劝,他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贾政和王夫人的分歧没有维持太久,贾珠最后还是订了一个清流人家的女儿。

但是这却不是贾政的功劳,说起来还是全靠贾珠自己外加贾家的势力了。

贾珠和贾琏都在国子监读书,本来将军府只有一个名额,后来又捐了一个名额,如此哥俩才能在一处读书。

贾敬曾经赞过贾珠,日后不出岔子,贾家当再出一个进士,可见贾珠还是很有几分真才实学的。

贾珠自己出彩,又出身权贵,这就引起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注意,这李守中祖上与贾家却是同出一处,乃是金陵名宦。

李守中年纪不小,膝下却是只有一女,因着自认没有儿女缘分,遂把心思都放到官场上,偏他只是个迂腐老儒,没有多少实干,好歹学问不错,硬是熬成了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只不过也止步于此。

李守中本也有些死心,但是随着女儿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出挑,李守中心里不免又有了想法。

如今见了贾珠只觉得简直天造地设一般,贾珠学问不差,又是世家公子,家境殷实,虽然父亲不过五品,但是好在姓贾,还是将军府二房,女儿嫁给他也不算委屈了,自己倒是也可借着贾家的势,说不得再进一步。

李守中心里有了盘算,对贾珠自然格外关心,贾珠因而对这个老师分外感激。

就这样,等李守中提出要把女儿嫁给贾珠的时候,贾珠是受宠若惊,贾珠原本自幼住在将军府里,又时不时听着贾母他们府有多厉害的论调,对自家的身份并没有多少认识。

但是经过当年贾宝玉出生时贾敬一顿痛骂和妹妹元春出嫁的事,贾珠还如何能不清醒,明白自己的处境呢?

两房已经分家了,即使不分居也改变不了他只是暂时住在将军府的事实,他只是五品官的嫡长子,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也就是出身大族,外家王家又很有势力罢了 。

李守中官职高于自己父亲不说,本身又是国子监这样地方的祭酒,他能娶到李纨绝对是高攀了。

等贾珠回家将事一说,贾政自是满心欢喜的,王夫人还是有些不满,但是一想到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日后对儿子的科举有利也就忍下了。

没几天贾珠的婚事就订下了,闲下来的王夫人筹备长子婚事的同时,又想起了别的注意。

贾珠知道他们一房以后要离开将军府,王夫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如今又赶上贾琏说亲,王夫人就不由多想了。

邢夫人虽然现在瞧着在大房还有些地位,但是等新媳妇进门之后,瞧老太太和大老爷的意思肯定得靠边站。

这样的话,这新媳妇就是日后大房的当家奶奶了,要是大房的当家夫人跟她亲近,那即使日后他们这一房搬出府去也不怕借不了将军府的势。

此时的王氏没有经历丧子之痛,贾珠又出息,所以她即使会嫉妒会算计,但是却也还理智,更不会对府里爵位有什么想法。

王夫人在心里过了一圈,突然想起来一个人,她娘家大兄早逝留下一双儿女,自幼养在二哥夫妇膝下。

其中王熙凤已经快要及笄了,王熙凤长得貌美,性格爽利,要是她能嫁给贾琏,日后进了府里自然要和她这个亲姑姑亲近的。

王夫人心里有了想法,就回王家试探了娘家人的意思,贾家这几年发展不错,王子腾还是很愿意和贾家结亲的。

王子腾的妻子也是愿意的,王熙凤自小养在她身边,而且又向来嘴甜惹人喜爱,王子腾夫人和王熙凤很有几分母女情深,她对王熙凤的终身大事自是关心的。

王子腾夫人是见过贾琏的,有王夫人的关系在贾王两家联系不少。

贾家的人就没长得差的,贾琏更是集结了贾赦和张氏的有点,生的颇为俊俏,人又嘴甜,而且贾琏又是将军府的继承人,是以王子腾夫人对这个人选还是满意的。

当然王子腾夫妻会很满意这个人选的另一个原因却是王熙凤自身的局限性,王熙凤是王家嫡长女没错,但是父母早逝,王子腾夫妻对她再好,也改变不了他们是叔父叔母,王熙凤出身上就有些让人诟病了,要想嫁的高也不容易。

看着娘家的意思,王夫人心下有了底,就盘算着怎么游说贾家众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