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姑娘聪明归聪明,可却单纯至极,没了那个精明的齐妃娘娘在她身后撑腰筹谋,未来可并不会有多好。
“是,老奴现在就去。”
躬身行礼之后管家离开了书房。
也不知道管家是怎么找到四王爷的,等下午的时间四王爷来到了庆阳王府,当然这一切全都是秘密前来,并没有任何人知道。
“将军这身体刚刚好点怎么不好好休息一下?”
赵子健端起婢女端上来的热茶轻抿一口说道,他知道赵屹焱找自己是为了谁,可自己同样揪心,但目前自己正被皇帝忌惮,什么都不敢做。
“如果把我换成是你,你能休息的了么?”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弟弟被皇帝扣押,赵屹焱此时焦头烂额,他拧眉看着面前轻松的四王爷不满的说道。
如果不是钟离,现在的他怎么可能如此的轻松?如果烧得跟赵屹焱这样的话,皇帝怎么也不会轮到自己做,毕竟他父皇绝对不会允许一个身上有这种缺点的自己登上皇位,可是把他们救出火场的钟离现在却被皇上关在了牢中。
“如果将军今日秘密找我来是为了想办法救出钟离,那么我想我可能是无能为力了。”
赵子健抱歉的说道,
“虽然那日的情形对我很有利,可是并不代表皇上可以降低对我的戒心,如果我再有什么动作,相信皇上第一个就对我动手,所以这次钟离一事,我真的是帮不到你了。不过如果庆阳王能够离开京城去边城戍边,我想皇上到时候可能对钟离更放心一点。”
赵屹焱也是被着急冲昏了头脑,赵子健这么一说他也渐渐开始清明。
现在让赵子健去劝说皇上无疑是把他推入危险境地,况且赵子健现在最在意自己能不能继位,钟离救他出了火场这点事情他根本就不会做。
可是没有赵子健,那还有谁能帮到钟离?
赵子健的目光一直看着赵屹焱,那忧愁的神色让赵子健叹了口气。
“不过钟离这次一定会没事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将军还是不必担心。”
父皇将钟离拿下一个是因为钟离抗旨不尊,另外一个则是因为想要逼迫她娶了赵珊儿,不过他暗暗揣测过,是因为钟离和赵屹焱之间的关系,如果钟离天天在皇帝眼前蹦跶,可能会让他父皇无时无刻不想到那件事情,想到安庆太子。
可如果钟离长时间没有被放出来的话,至少还有其他人。
毕竟,钟离救了的人,可不只有皇帝一个。
“怎么可能不担心?”
赵屹焱苦笑一声,伸手揉揉自己的额头。
他知道自己对于钟离关心太过,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想法有点过了,可是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就能想到钟离吃的苦受的罪。
听着自己身边人的叙述,牢中的那几日钟离一直陪在自己身边,自己清醒过来都没有来得及看钟离一眼,即使钟离现在在牢中并没有受到酷刑,可是时间一长,谁还记得钟离做的一切?
说不定皇帝早就把人忘了!
“如果将军想要救钟离的话,我想将军还是去找珊儿吧,毕竟那事让皇帝更加的宠爱珊儿,说不定珊儿说的话皇上能听进去。更何况这件事情是由珊儿而起的,也应该由珊儿来解决。”
赵屹焱认真的思考了一番,看眼前的赵子健真的没有想要帮忙的意思,他轻轻地点点头
“既然四王爷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在说什么了,只希望四王爷能帮我联系七公主,递个书信什么的。”
毕竟是天启的公主,即使他这个将军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见到皇家公主的。
男女七岁不同席,他如今也只能书信往来。
虽然赵珊儿不见得会帮忙,可总的聊胜于无,
“这个不用你来提醒我,我想珊儿也会帮忙说话的。”
说完,赵子健起身拍拍平展的长袍。
“如果没事的话本王就先回去了,毕竟长时间在庆阳王府逗留对我们两人都不好,即使是秘密的也不行。”
第二日,御书房
皇上拿着赵屹焱恳求皇帝释放钟离的奏折皱起了眉头。
皇上生气的将奏折狠狠地扔到了地上,冷哼一声。
“哼,这个赵屹焱真不识好歹,要不是现在天启需要他这个将军出面平息战事,他以为朕会放他出来是想要给钟离求情?真是找死!”
全福看着勃然大怒的皇上恭敬的走到了皇上的身边,默默地递上了一杯参茶。
“陛下不要生气了,这庆阳王也是担心他的义弟才会做出此时。这说明庆阳王重情重义不是么?若是那种口蜜腹剑的人,皇上您才应该着急呢!”
朝廷之事不是他这个公公可以多说的,全福只能提到赵屹焱和钟离的这层关系。
“真是以为天启没有他这个将军就不行了,如果他赵屹焱不准备上战场那就不要上了,朕就不信,整个天启就没有一个骁勇善战之人!”
皇上死死的盯着地上的那份奏折,似乎那就是赵屹焱本人,恨不得他直接拉出去处死。
“皇上息怒,庆阳王明白陛下你的坚持就不会在说什么了。”
全福在一旁劝说道,顺便继续给皇帝磨墨。
皇帝再次冷哼一声不在理会那份被仍在地上的奏折,继续查阅着书桌上的其他奏折。
这本来生气的心情更加火大了,奏折之上几乎全都是边城战事,还有一个接一个的令他震怒的消息。
赵屹焱在府中等待消息,希望皇上看到自己的奏折之后能够放了钟离。
可是奏折清晨被呈上去,知道日落都还没有见到皇宫里传来任何消息,赵屹焱有些坐不住了。
“来人,备马!”
赵屹焱对着书房外喊道,自己也起身准备出府。
“王爷,这么晚了,您是要去哪儿?”
管家看着急匆匆要出门的赵屹焱问道。
“我要进宫找皇上!”
说完,在小厮的搀扶下,他坐在仆人牵来的骏马上,挥下手中的鞭子,骏马疾驰而出。
管家还来不及阻拦就已经看不到赵屹焱的身影了。
皇宫之外,赵屹焱下马准备进宫,可是在宫门口处被守卫拦了下来。
“皇上有命,庆阳王暂时不得入宫,如有要事禀报请等皇上召宣。”
守卫能说出这样的话必定是皇上下的命令,现如今自己不能进宫,也不得面圣,那怎么还能劝说皇上放了钟离?
即使被拒绝面圣,赵屹焱还是一日日的上书皇上,请求皇上放了钟离。可是这些奏书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一点回应都没有。
皇宫之中,皇上已经下令,庆阳王不得入宫,更加不能上朝。还有奏折,只要是赵屹焱的全都挑选出来,不必批改。
全福现在每日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把赵屹焱的奏折挑选出来,一边挑选一边叹着气。
一连几日,这庆阳王还是不放弃,明知道皇上不会看他的奏折,可还是一封一封的送往皇宫。
这几日,赵屹焱哪有心情休养身体,天天都在为钟离的事情忧心,相比清醒之后,他似乎更加的消瘦了。
自己亲自上书皇上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现在唯有七公主那边,希望公主能说服皇上放了钟离。
此外,正在京城中的某人悄悄地做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命人悄悄在京城散布年节之事,最主要的还是钟离救下皇上以及王爷和公主的事情,甚至还把钟离之前所做之事也散布出来,给皇上一点压力。
如果皇上就这么处罚一个救下皇家性命的人,还有之前沈将军一事,百姓对皇上会更多怨言。
正文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手笔
之前这些谣言就兴起一阵,皇帝勃然大怒。
此时关于钟离的这种谣言一出,根本不用皇上开口,京城知府直接让衙役去街上抓人,吓得一个个人闻风丧胆。
年节之后,大朝开始。
大朝第一天,御使大夫无一例外全部弹劾京城知府,弹劾他滥用职权,祸害百姓。
知府只能站出来哭诉自己的无辜。
“皇上明察,并不是这样的。微臣是担心下面有人妖言惑众,加上如今天启群敌环伺,如果各种风言风语这样一传,事关朝廷安危不得不管啊!”
“此言差矣,刘大人,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天启根基浅薄,只凭着他们口耳相传的几句耀眼就能动摇根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皇上从登基以来,广施良善之法,整个天启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谁不称颂皇上一声爱民如子的仁君?”
谁说御史只会死荐,他们一旦拍马屁,必定拍的人通体舒坦,像是寒冷冬天喝了一口热汤一样。
皇帝满意地呵呵一笑,不过转眸却看向李知府。
“御史的话虽然言之有理,可刘知府的话也不错。这件事情就暂且这样。你们如果有时间的话,就给朕去好好想想,要怎么样筹措粮饷。”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边城原本就有粮草,但这次王将军带去的人多,肯定不够,加上战事一触即发,就只能他们先走,粮草随后就到。
可是他也是才接到户部的折子,竟然户部没钱了!根本没钱准备余粮,他勃然大怒。
可是大怒之后找人查,之后才发现,竟然是太子的人一点点将户部的银子给借走了。
折合起来竟然有五万万两黄金,这个认知让他愤怒至极,可太子如今已经被他罢免圈禁起来,想要找到,谈何容易。
最最让他痛苦的则是,那一笔钱很有可能是安庆太子的人一点点挪走的,太子绝对不会有那么大的胆子!尤其,他要这个钱根本没什么地方用,而且那假账做的跟真的一样。
如果不是这次大批量调集银钱买粮食,根本就发现不了。
“筹措粮饷?皇上,户部没钱了么?那怎么打仗?”
有人直接问了出来,而其他人也开始嗡嗡地说起话来。
全福看了皇帝变了脸色,他匆忙唱喏。
“肃静。”
所有人朝着皇帝看了过来,就见皇帝冷笑一声。
“有钱没钱,户部尚书你自己给大家好好解释。”
户部尚书伸手擦擦自己额头的冷汗,苦笑着站了出来,直接扑通往地上一跪。
“微臣,微臣死罪。”
如果不是皇上之前派人查,他还真不知道自己户部有人专门做了假账,只是在糊弄自己这个户部尚书而已。
皇帝冷哼一声。
“来人,摘去他的顶戴花翎,革职,永不录用。”
“谢万岁爷恩赐!”
给朝廷亏了这么多银两,皇帝能够饶了他,他已经很感激了,就算这钱都是太子拿走的,可雷霆雨露都是君恩呐!
“刘志书,你能做好朕的管家么?”
刘志书就是刚刚的那个京城知府,大家这才了然,其实刚刚皇帝虽然被御史拍马屁拍的很舒服,可心里面还是赞同刘志书话的。
“谢陛下!”
刘志书嘴巴犯苦,就算是不想要做,可皇帝金口玉牙,说出去的话哪里有收回去的道理?
再说,户部尚书官居二品,他也算是破格提拔了,如今不过从三品而已。
可就算这样,他心情半点都不好。
他才接任京城知府几天时间,刚刚把上一任知府给自己留下来的烂摊子收拾的差不多了,本以为可以缓一口气,可谁知道,皇帝给自己塞了更大的一个。
简直坑死人不偿命。
问题的关键是,他还要笑着当做感激涕零的样子来谢恩。
虽然皇帝没说具体银两有多少,但是看着刚刚那位户部尚书狠狠松了一口气的表情,他心里还能没数么?
皇帝将这个事情告一段落,然后开始朝刘志书开始下命令。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刘志书,朕要你明天早朝的时候给朕拿出来一份行之有效的方案,可以做到么?”
如果刚刚刘志书还能强颜欢笑,如今的他就只能欲哭无泪了。
顶着大家那看好戏的表情,他只能默默地点头。
可下了朝,找人谈了半晌之后,他被人指了条明路。
“这个,刘大人你可以去找四王爷问问看,他之前可是在户部待过的人,似乎对这些还很有研究。”
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想法,刘志书去了四王府,但是却被赵子健给打发了出去,而且说了一番云里雾里的话,句句都跟钟离有关。
他有些奇怪。
难不成四王爷这是要他去救钟公子?可是,这可是国家大事啊!
四王府的管家好事地悄悄告诉他。
“您大概不知道吧?这位钟公子这次为什么能出现在皇宫里面?那是做好事多啊,逢灾救人,遇水搭桥,这种事情做的太多太多了!您知道吧?她虽然年纪轻轻地,可是白手起家的人,这才几年时间,能被皇上注意到,您好好想想吧!”
刘志书好像知道了什么,好像又什么都不知道。
他回府之后找来家丁小厮,让他们去打听钟离。
除了钱多,庄子多之外,其他的一切说的都跟神乎其神一样。
刘志书并不怎么相信,说的越多,就越像是市井谣言,他之前还让人抓了一大批放出这些谣言的人呢。如果如今自己再以讹传讹,说不定被人笑掉大牙,老脸丢尽。
第二日早朝,皇帝询问刘志书。
刘志书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跪下无奈地朝着皇帝请罪。
“请陛下饶命,微臣可能,不善此道,辜负陛下厚望。”
皇帝恼怒的环视一周。
“他们没有,你们也没有吗?老四,你是嘴巴被封住了么?朕记得,你是去户部当差过。”
赵子健出列。
“是的陛下,儿臣的确有自己的一番浅见,但是也得等户部亏空数目出来之后再做打算。可如今战事一触即发,儿臣愿意捐献五千两送给阵前将士们。”
有了赵子健开口,其他文武大臣就好像忽然脑子开窍了一样,紧跟着报出自己要捐献的数目。
“报,八百里加急。”
外面忽然传来传令官的声音,大家忍不住神情一变,急匆匆地转头朝来人看了过去。
一般出现这种八百里加急,都是和战事有关。
再联系边城之前的状况,不难让人联想到其他。
“传,快传!”
皇帝急匆匆地让人进来。
这是安庆太子那件事情爆发出来的第一场战事,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要让全天下看看,自己才是天命所归,自己才是整个天启的真命天子,而不是自己早就已经去世的太子哥哥。
全福下去将信拿了上来,打开信件,一字一字读了出来。
“陛下圣裁,微臣在来到边城之前,边城已经爆发一场战事,全凭着庆阳王临走之前的计划做的,成功打退了敌人的进宫,在此期间,边城书院学生参与战事,有了他们的指挥,才能奇袭敌方大营。另,在此期间,钟离昱钟公子带头为将士们募捐粮草,已达十万余担,单钟离昱公子代表家人捐献粮草七万余担,粮草的征集依旧在进行当中。微臣在此为他们请功。”
已经打起来了,而且打过了?
边城书院,是之前大家传说的那个平民书院么?还有十万担粮草?开玩笑的吧?
就算他们所有人这些钱加起来,也不过够买一点点而已。
更何况,边城那边的粮食价格要比这边贵很多。
钟离昱,这个人为什么这么熟悉?联想到之前造成颇大风波的钟离,众人诡异的将眼神看向皇帝。
赵子健屏息凝神,面上平静无波,但是心里面却尤其震撼。
七万担,好大的手笔!
也无怪他之前根本没有想过钟离是女人,但凡一个女人敢这样做么?
他丝毫没有想过会是钟离那个哥哥做的,他见过人,虽然比其他人是好一点,可却没有这么大魄力和手笔。
所以,他在自己入宫之前就已经为自己找好出路了么?
所以他才不急不慌只顾着把赵屹焱给弄出去?
赵子健垂下了眸子,手指握得更紧了,钟离越是这样,自己就越放不开手。
她会是自己的,一定会是自己的。
而皇帝此时也没有掩饰住自己的失态,他呼吸有些微微粗重,瞳孔猛地缩起来,而鼻翼却因为激动而不住地瓮动着。
“七万担!七万担!这才是朕的好子民。”
连皇帝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番话究竟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说出来的,那不是七十担粮食,那可是七万担啊!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也有俗话说了,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钟离惹了皇帝发怒的时候没有人开口,而现在钟离的事情被翻出来之后,马上有人站了出来。
“皇上,钟家忠君爱国,应当奖励。”
“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