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巅峰时代-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花和苏威对视了一眼,然后他对着周玉说道:“小玉玉,为啥我感觉你现在变坏了呢?是不是跟老二学的了?”

    “呸,我看就算是学坏了,也是跟你学坏的。”苏威开口说了一句。

    三个人很快就又打闹在了一块儿,不过这种时光,终究是要结束了。

    红妆里面,一个男人穿着西装静静地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好长时间了,再一次穿上西装,那种难以忘怀的感觉再次回来了。

    刮掉了胡须,换上了西装,修剪了头发,安稳把自己从内到外全部收拾了一遍,他再也不是那个愣头学生了,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将是疯狂的,将是踩着无数人的尸体往上走的。

    绝不回头,绝不退后。

    挡我者,死。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红海区

    红海区。

    红海区原本是蘇州的一个LC区,现在列入了政府规划的新区之一,不少人已经在政府的赔偿下搬离了这里。

    在设计规划之中,红海区是被作为商业的重点来发展的,这也确定了红海区在整个蘇州的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红海区原本是比较荒凉的,而且这里居住的大多以棚户区为主,总体来说这里的建筑和民居都是又老又破。

    要致富,先修路,可是在修路的前面,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盖房子。

    红海区想要步入商业发展的高速时代,就必须要把基础建设搞到位,这也是任何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的前提。

    就像是盖一座摩天大楼一样,地基不打好的话,房子盖得越高,反而会越危险。

    红海区需要一张新面孔,蘇州也需要一股强有力的新活力、新血液。

    政府为了让红海区能够拥有最好的发展未来,特意下令对全国各个建筑集团进行公开招标,中标者能够获得整个红海区的建设任务。

    建设一座房子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要想建设一座城市,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了。

    首先就是眼光的问题,这需要规划师具有超前的眼光,保证建设出来的房子至少在几十年内不会过时,其次就是对于领导,需要领导有统领全局的长远眼光,毕竟这是建设整个城,而不是一座房子。

    可以说,红海区是一个庞然大物,是一整块肥油油的大蛋糕。

    咬下其中一口,便足以饱上好几年。

    这么让人眼红的东西,自然有无数人都在暗中静静注视着,谁都不肯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像红海区这么大的建设工程来说,政府的意思是把红海区整体招标给某一个建设集团,当然,建设集团还可以把其中某一些具体的工程分包出去,让那些精通于某一项工作的人来完成。

    政府不想管那么多破事儿,所以才会想出这么个办法,反正钱是上边拿的,到时候工程建设到位就行,给谁钱不是给呢。

    红海区的建设任务并不是说短短一年两年内可以完成的,依照目前的建设速度,最快也得五年以上,甚至可能是八年十年。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普通建房不太一样,不同的建筑集团会有不同的建设办法,这主要看规划师的意思,以及政府以哪方面为主。

    就红海区而言,它的未来定位是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那么建设工程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商业街道和居民小区为主。

    这里面又牵扯到一些另外的问题,红海区以商业为主,那么商业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并不是商业本身,也不是老板和店铺,最重要的而应该是顾客。

    没有顾客,东西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没人买的东西还叫好东西吗?

    政府在规划红海区的时候,针对拆迁的一些住户就有一项政策,在赔偿款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他们选择以后在红海区买房居住,那么拥有本地户籍的人则会有一定的优惠力度。

    说到底,还是想要把人拉进红海区,只有人住进了红海区,商机才能够慢慢被发现,商业也才会开始起步。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要先建设居民小区和商业街道的原因,把人都给圈进来后,他们才能完成其他的建设任务。

    整个红海区的建设要好多年才能完成,总不能这么多年内红海区没一个人居住吧?

    一个城市的建设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尤其是蘇州这里的城市,有些地方还拆不得,在建设新城市的时候,有需要保留一些古建筑作为城市的名片,为以后的商业发展埋下商机。

    盖房子是等到房子盖好了,人才能住进去,建城市则不然,它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一边建设,一边让人们开始往城市里面搬迁居住,之后慢慢地完善各种体系。

    有些像建造一个帝国,把人们圈在一起是首要,时间长了才能颁布法律条令,逐渐完善国家的各种体系。

    政府规划的红海区建设中,商业街道和居民小区是第一建设任务,因为这两种地方占据了绝大半部分的建设任务,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他任务就要因为它们而暂停。

    政府机关,学校,这些地方也很重要,会随着工程的开始也投入建设,除了建造房屋外,还有很多其他任务,比如说桥梁,地下水系工程,绿化,道路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这里面又牵涉到一个问题,红海区的建设虽然是政府牵头的,但是这么大一个城市的建设,并且还是这样一个长久持续性建设的项目,政府肯定不可能一次性把所有钱都拿出来。

    除去上面拨下来的钱,政府也是需要贷款的,后面等到项目完成一部分了,民众入住之后,通过住房费用以及其他税务,资金就会汇拢过来,这样就可以保证后面项目的正常运行。

    红海区是一个试点项目,如果红海区建成后的一段时间里,政府看到了成效很好,立即会在周边以环状形式迅速发散到其他城市的建设中去。

    这个政策难免露出了以后城市建设的方向,可以说,谁要是拿下红海区的招标项目,一定会成为和政府合作的最强有力伙伴,而有了政府的支持,在地产界来说是非常有力量的。

    红海区是个大蛋糕,安稳眼红,水年华肯定也不会视而不见,每个人都想要来挖一勺吃,但真正有能力占得大头的人,却并不多。

    很早之前安稳就着手考虑红海区的事情,蘇州就这么大的地儿,能够考察的项目他早就看过了,只有红海区这个地方是最肥的肉,其他地方的还入不了安稳的法眼。

    水年华有中南集团,这个庞大的地产帝国虽然强大,但是也有它脆弱的一角,只要用心观察,总会发现它最为致命的地方。

    很不巧的是,安稳已经找到了这个地方。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对手

    红海区是一个很别致的地方,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里有着蘇州不常见的风景。

    在红海区的北面,有一座小山,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在蘇州这里而言,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至于在红海区的东南一隅,则有数河穿城而过,每当秋分过后,秋风吹拂在河面上,到了傍晚时分,波光粼粼,景色甚是迷人。

    从红海区的北面到东南角的河道边,原本应该很是漫长的路途,却仅仅用了十几分钟。

    安稳坐在渔船上面,开口朝渔夫问道:“大爷,咱们要是走陆路的话,大概得多少时间啊?”

    老船工撑着船桨,直起腰杆说道:“至少得个把小时吧。”

    “现在是顺风季节,要是换了逆风季节,从北面到这里,用的时间就要多不少吧?”安稳笑着问道。

    老船工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小伙子,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做船工也有十几年了,现在不做了,没事儿就来这里钓钓鱼,心里有个念想,以前知青下乡那时候,整天我都在这里送人。”

    “怎么说大爷?”安稳递过去了烟,京南,这烟其实安稳抽着一般,比较虚。

    老船工接过了烟,点燃后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蓝灰色的烟气随着微风朝着下游飘去,老船工按着腰说道:“从岭南到城北其实有两条水路,因为河岸的关系,这两条水路的风向总是互逆的,熟悉路的船工,都会按照季节走不同的路,然后从另一条路返回,所以不管什么季节,船工们总能够找到合适的顺风路线。”

    安稳点了点头,说道:“大爷,也就是说,咱们现在走得这条顺风路,等到换季的时候,就会成为逆风是吧?”

    “是这个道理。”老船工说着抽了一口烟,就又撑起了船桨。

    安稳心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过目前还是在筹划当中,老船工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示。

    本来老船工只是在上游钓鱼的一个钓友,安稳这几天一直在看红海区各个地方的情况,至少他要把每一个角落看够三遍以上,才能够根据调整后的政策做出最合适的投标方案。

    安稳从北到南依次走过来,老船工是他偶遇的一个人,当时老船工做饵的方式不太对,安稳以前没事儿经常出海钓鱼,所以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挺充足的,因此就给老船工指点了几句,后来就有了现在的事情。

    红海区的独特地形给安稳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蘇州大多地方一样,红海区到处都充斥着古迹,这些古迹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将会成为最头疼的问题。

    拆,还是不拆?

    这个问题历来争论不断,当然,最后大多数的事例都以拆掉为结果。

    安稳不觉得拆迁是最为妥善的办法,肯定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而已。

    上大学的时候安稳就做过一个课题,关于在城市近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置古建筑古遗迹的办法。

    当时的一个年轻教授很是不屑安稳的观点,他觉得古建筑古遗迹必须要为城市现代化建设让步,必要的时候可以把那些建筑全部拆掉,以后想要的话,他们可以随时重建古建筑。

    说实话,后世的建造技术确实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在一些领域上确实要比古代的建造技巧高出了很多,想要建造一些古声古色的房子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安稳却一直反对这种做法。

    真正的古迹,和现代人建造出来的仿古建筑是有区别的,糊弄一些外人还行,但是要让历史学家或者建筑学家来看的话,一眼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所在。

    情怀这种东西,历经世间百事的安稳虽然看得很淡,但终归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除此之外,安稳之所以现在会想起以前的事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红海区需要保留古迹。

    在上面派发下来的红头文件中,不断地重复强调红海区的建设中有两个字是至关重要的——商业。

    说白了,红海区是一个试点,是国家强化经济复苏的一块试验田,蘇州自古就是富得流油的地方,不然也不会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因此国家是想要让这里变得更富,随后以经济链条的形式辐射到其他省份去。

    送礼是一门学问,一味地送昂贵礼物,只是附庸风雅者的恶趣味,真正的送礼,应该送别人想要却不得之物,亦或者拥有却失去之物。

    想要送出让主人喜欢的礼物,就必须要明白主人缺什么。

    对于政府来说,眼下最缺的就是能够真正意义上做出关于红海区建设高度商业化方案的人,重中之重只有两个字——商业。

    为什么安稳要不厌其烦反复地在红海区来回奔波,一个是熟悉整个红海区的地形,还有就是这将影响安稳做策划时对红海区的整个布局,而布局一旦敲定,那么整个红海区的商业模式纯度高不高,立即就显而易见。

    这次竞标的集团中肯定有中南集团,这是毋庸置疑的,这家从苏江本地起家的庞然大物,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一大块肥肉。

    这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对手,安稳必须要把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

    中南集团可以说是最有资格拿下红海区招标的集团,因为它无论是从规模、资本,还是企业、能力上来说,都几乎是行业内最强势的集团。

    一个史诗级别的超级大怪物。

    反过来看看现在的自己,安稳自己都有些想笑,难怪他会说自己养不起他的女儿,事实上他说的也确实有道理,自己这点资本在他面前来说,几乎就是赤贫状态。

    不过安稳懂得一个道理,越是庞大的船队,越是容易在小阴沟里翻船,很不幸的是,安稳现在要做的就是给中南集团挖那个小阴沟。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虽然水年华有中南集团,但是安稳也有自己的长处,他将用超前近百年的眼光,做出一份让所有人都闭嘴的策划方案。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岳父大人

    对于未来几年内整个社会的变化,安稳把能够想起来的统统做了详细的记录。

    规划一个城市,无异于建造一个国家,大大小小,所有的事情安稳都要具体规划好。

    有些事情他还没办法和现在的人解释,最简单的举个例子,在建造房屋的时候,很多开口端要预留下来,安稳总不能告诉他们以后这些是用来安装网线的吧?

    现在还没有做到家家户户都有电脑,一些人并不是对电脑很重视,甚至就连一些上面的人,也意识不到互联网对他们而言,在几年有将会发挥出多么重要的作用。

    包括整个城市的各种规划,安稳既要考虑到实用性,又要保证这些建筑在几十年内都不会落伍,以前的经历给了他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按照国际化的眼光来看,红海区其实是不适合用做商业化的城市,一是地理位置比较接近内陆,二来这里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其他一些沿海城市好。

    不过上面发话了,安稳自然不会管那么多,以后怎么样自有后来人评价,他不想管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至关重要的就是做尽快做出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然后争取拿下红海区的招标。

    想要在这么多的公司集团中脱颖而出,安稳没有特别强大的财团作为支撑,建筑团队还没有着落,所以就只能把亮点放在策划方案上。

    对于整个红海区的建设,既然政府的意思是以商业为主,那么安稳就不在乎红海区到底适不适合商业化建设了,他只需要在策划中不断地突出强化商业性这一点就行。

    从城北到岭南这段路,安稳在老船工的带领下,乘船只用了一二十分钟,水路大大缩减了来回时间,而且依照老船工的话来说,无论是哪个季节,他们总是能够找到省时间的路线。

    城北一山,岭南皆木,山能藏风,木能聚水,固有风水一说,这个地方很适宜游玩,如果想要把这个城市长远地发展下去,不能完全把商业做成名片,而是要找到真正适合红海区的特色。

    在安稳看来,这个地方其实更加适合变成风景区,这种山山水水、鸟语花香的江南小镇,历来都是黄金周游客爆满的地方。

    红海区的一山数河让安稳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改变了原来的主意,转而把苗头放在了娱乐产业上。

    要知道,再过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准都会提高很多,用于娱乐精神上的消费支出会大大提高,所以要想将红海区变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商业城市,一定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娱乐业。

    安稳的设想是在城北到岭南之间建造两座超大型的娱乐公园,由于水路交通方便,这两座公园可以通过河道相互连接,刚刚一路走过来,安稳看到河岸两边到处都是怪岩奇柏,到时候再想办法搞一些其他的东西,这些景色足矣赚够人们的眼球。

    这两座公园分别以古代化和现代化作为特点进行建造,城北以古镇建造为主,而北面的山也可以改造成游玩景点,至于岭南,则以现代化娱乐为主,可以建造成类似迪尼斯那种的主题公园,当然,规模肯定没有那个大。

    这两点做到的话,至少可以让红海区在二十年之内吸引无数人来游玩,只有外面的人走进来,才会尽可能地带来更多的商机,拉动内需,提高GDP,进而实现城市的商业化发展。

    沿着河流顺流直下,没有多久安稳就到了岭南,这里是红海区的最南边,有很多河流在这里交织在一起,所以把现代化景点选择在这里,安稳也是出于实际情况而考虑的。

    “大爷,谢谢您了。”

    安稳和老船工打了个招呼,然后就从这里上了岸,他打算回去的时候从陆地上走,这样方便他查看一些民居建造的情况。

    上岸没多久,安稳正在查看这里的地形地貌,忽然听到了身后传来了一阵议论纷纷的声音。

    不过说话的人离这边有些远,安稳就也听不清楚他们讨论的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