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齐心合力,等到下午的时候就做个差不多了。把各个部位的零件安装好之后; 大家试了试机器。看起来是挺像房言前世见过的东西; 但是她不知道用起来效果是不是很好。
不过; 童锦元早就已经吩咐下人去找几个玉米了。很多人家其实家里都会留上一些玉米的,有些人是因为懒,没吃完不去弄。还有些人纯粹觉得寓意好,挂在屋檐下。
拿着这几根玉米,大家放进去试了试。果然; 效果非常的好。
看着转动了几下玉米粒和玉米芯就分离的机器; 大家都有些跃跃欲试的。
看着大家欢欣鼓舞的样子,房言心想; 这种东西操作起来还是会累的。虽然比用手方便多了; 但是还是比不上自动化的东西啊。
童锦元看着房言发愣的样子,走过来问道:“言姐儿; 机器已经做出来了; 可是我看你怎么一副有心事的样子。是机器做得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吗?”
房言听到童锦元的声音,收回了自己的思绪,说道:“没有。我觉得工匠们做得很好; 比我想象中的好多了。只是我突然想到虽然借助了机器,但是转动的时间久了,人还是会累的。还是做不到更加的省时省力啊。”
童锦元没想到房言心中竟然是这样的想法,在世人眼中已然是非常完美非常神奇的东西,可是在她眼中依然是不完美的,需要改进的。
想到这里,他出声安慰道:“言姐儿,能做出来这样的东西,对于老百姓来说就已经是非常欣喜的事情了。你没看到大家开心的样子吗,说明大家对你的机器非常的满意。你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房言听到童锦元劝慰的话,叹息了一声,那些自动化的东西,她实在是无能为力了,能想出来这样的东西就已经很费神了。至于电,还是交给勇敢的科学家们吧。想到这里,她笑着说道:“嗯,好的。既然大家这样喜欢,想必这个东西肯定会很好卖的。童大哥,到时候能不能请你们给我们家留两个啊。我们家的地也很多的。”
童锦元听着房言的要求,点了点头,说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可以啊,做出来之后,我先让下人给你们送几个去。”
房言笑着道:“多谢童大哥了。”
过了一会儿之后,房言和房二郎回到了店里。
房二河见二人回来了,问道:“怎么样,东西做好了没有?”
房言笑着道:“做好了。”
房二郎道:“我刚刚还试了试呢,的确很好用的,比咱们之前扣玉米粒简单多了。”
说到这里,他想到发明这个机器的人就在身边,一脸佩服的看着房言,说道:“也不知道小妹的脑子是怎么想的,这样神奇的东西也能被你想得出来。”
房言看着房二郎,笑着道:“二哥,我脑子里还有更神奇的东西呢,你就等着瞧吧。”
房二郎认真的点了点头,道:“嗯,二哥等着你的发明创造。”
没几天就要秋收了,秋收的时候房二河是一定要回家的。只是不知道儿子们是什么意见。他询问过后,房大郎和房二郎以及吴秀才都是想回家去的。
大家意见统一,等第二天下午交代好胡平顺之后,房二河一行人就回到村里去了。
房氏族学今天就放假了,房言趁着天黑之前过去看了一眼,学生都已经离开了,只有荷花和张书平还在。
荷花如今已经有了五个多月的身孕了,已经显怀了。他们俩在教室里凑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听到声音,两个人都看了过来。
“荷花姐,姐夫。”
荷花笑着道:“言姐儿,你们回来了啊。”
房言道:“是啊,刚回来,我过来瞧一瞧。荷花姐,你大着肚子还在上课,累不累啊,要不要找人分担一下你的课。”
荷花一听房言的话,赶紧说道:“我一点也不累的,这算什么啊。咱们村子里的人生孩子前都还在下地呢,我这又不用去地里干活,清闲得很。”
房言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想到前世很多人都是马上到预产期的时候才不再工作去了,说道:“嗯,那就好,要是累了的话就去跟我娘说一声,到时候再做安排。”
聊了几句之后,房言就离开了。
从旁边绕过来的时候,窗户是开着的,房言正好看到荷花一脸幸福的看着张书平的样子。张书平低着头小心翼翼的摸着荷花的肚子。虽然树上还有聒噪的蝉鸣声,但是此时此景,房言只想到了一个词:岁月静好。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缘分真的是妙不可言的。
之前荷花相看了那么多人,她都没有答应,而最后唯独对这个家里过得不好长相的张书平另眼相看。这可真是跌破了大家的眼睛了。村里人还以为以荷花的心气,怎么也要嫁个秀才的。虽然嘴上没说,其实房言心里也一直以为荷花是个心气儿高的。
这样想想,她着实是想错了。很多人看起来对婚姻非常的挑剔,但其实不是因为条件问题,而是因为感觉,因为缘分。缘分到了,那个人自然也就是对的人了。
好在她今年才十一岁,还不是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这些事情还是过上两年再说吧。
三天过后,房言家县郊的那块地可以收了。那一块地房言家全都是用的自己家最信得过的下人。
再过了两天,其他的地也可以收了,这边的话请了一些短工。
十天过后,地里的玉米全都收起来了,全都堆在了自家后面的院子里。玉米的皮也扒干净了,就等着晒一晒开始脱粒了。
童锦元早就让下人从府城给房二河家送过来几个做好的机器,这些机器已经放好了,就等待玉米晒干了之后,放到里面打一打了。
又过了几天,晌午的时候,胡平顺突然让狗剩从府城回来了。
狗剩到了之后,下马车的时候都是从马车上滚下来的,房二河见狗剩毛利毛躁的样子,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儿。他赶紧让人把狗剩扶起来了。
狗剩没用人扶,自己就站起来了。
“可是府城出了什么事情了?你慢慢说。”
因为每天凌晨都有人去府城送菜,要是有什么大事儿的话,一般都会捎信回来的。但是送菜的人回来的时候并没有说有事情,所以房二河有些不明白为何狗剩此时回来了。
所以,房二河才会有此一问。
狗剩二话不说,跪在地上,激动的说道:“老,老爷……”话还没说出口,泪就先流下来了。
狗剩平时机灵的样子已经深入房二河的心中了,如今这幅模样着实把房二河吓了一跳。
房二河上前想要扶起来狗剩,但是狗剩没有起来,接下来砰砰砰的磕了几个头之后,才终于冷静了一点,说道:“老爷,老爷,恭喜……老爷,恭喜老爷,咱们家大少爷考中举人了。”
说完,眼泪流的更凶了。他抬起来袖子擦了擦。
考中了举人,就意味着可以做官了,他也是管家的奴才了,他在县城待得久了,早就明白这其中的差别了。商人家的奴才怎么能跟官老爷家的比,他可能也要鸡犬升天了。
房二河听了狗剩的话,一下子愣在了那里,脸上是震惊的表情,眼睛瞪得很大,嘴巴也张得大大的。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刚想要说话,发现自己的嗓子也哑了,脸上还流泪了。他刚刚还想说狗剩太激动了,没想到自己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他也抬手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又不确定的问了一遍:“你刚刚说……大少爷考上举人了?”
狗剩使劲儿的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大少爷考上了举人了。”
房言和房大郎房二郎本来在书房的,听到动静也赶紧出来了。下人们来禀报的时候说是狗剩慌里慌张的从府城回来了,他们也跟房二河的想法一样,怕府城出了什么事情。
甫一进门,他们就听到了这最后一句话。
房言转头激动的看着房大郎,道:“大哥,你考中了!你成了举人了。”
房大郎脸带笑意的点了点头。
房二郎的心情却是有些复杂的,刚刚听狗剩的意思,看来他是没有考中的。虽然早就知道结果了,但是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的。可是另一方面,大哥考上的举人他又感觉的非常的荣幸。
他知道自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能再任性下去了,他冲着房大郎道:“大哥,恭喜了。”
房二河此时也看到了两个儿子,看到房二郎,他想问狗剩几句的,但是转念一想,应该是没有考上的,于是也没再问什么。
“二郎,别灰心,你还小,三年后还有机会。”
房二郎的复杂心思已经收敛起来了,只剩下了对房大郎中举的欣喜之情,他笑着道:“嗯,我知道的爹爹。我一定会努力的。”
房二河见房二郎这个样子,也欣慰的点了点头。
房言见大家都没有问她最关心的问题,有些着急,她看了一眼身边的大哥,她知道,大哥肯定也是最关心那个问题的。
“狗剩,大哥考了第几名?”
第171章 头名解元。
一听房言的话; 大家都安静下来了; 对啊,考了第几名啊?会不会跟之前一样; 也是……
房大郎和房言对视了一眼。
狗剩激动的咽了咽唾沫; 说道:“第一名; 大少爷考了第一名!”
听到了名次,房言才真正的激动起来了; 她一把抱住身边的房大郎; 说道:“大哥; 你考了第一名,你是解元了!”
房大郎听到这个名次,心里也是非常的开心的,他被自家小妹晃的有些晕,抬起手来稳住了她。
房二郎此时对自家大哥的佩服之情已经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了。竟然是第一名; 他大哥竟然是第一名!举人有多么难考; 他心中是非常的清楚的。然而,就是如此难考的举人; 他大哥竟然考了第一名。这得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是他想都不敢想的名次!
房二河也激动的难以自持,他也走过来抓着房大郎的肩膀; 想要开口说些什么; 却又说不出来,眼泪只不停的往下流。
房大郎刚被房言晃了一会儿,这会儿又被自家爹晃了起来; 好在自家爹比较稳重,晃了几下之后就不晃了。
一屋子的人都被这种喜悦感染着。
王氏和房大妮儿听到消息也赶过来了,两个人也是泪眼婆娑的。
房大郎看着此时此景,他仿佛也被大家的喜悦感染了,眼睛也微微有些湿润了。看着坐在上坐的房二河和王氏,房大郎“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儿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都亏了爹和娘的教诲,儿子以后一定更加努力,不负爹和娘的教养之恩。”
王氏听了这话,拿着手帕悄悄的抹眼泪。房二河哭了一会儿,这会儿情绪已经稳定下来了,说道:“嗯,大郎,你好好读书,争取下次也能考上。”
“谨遵爹爹教诲。”
房二河此时就想去跟村长去说,开祠堂祭祖了。但是,被房大郎拦住了。
房大郎道:“爹,等报喜的人来了之后再那些报喜的公文去祭祖吧。万一中间除了什么变故,祖宗会怪罪的。”
房二河听了房大郎的话,说道:“怎么还会有变故,不是已经张榜了吗?”
房大郎道:“爹,虽然是已经张榜了,但是也有几次出了问题的,所以,咱们稍安勿躁,再等上几天吧。”
房二河道:“哎,好的,爹听你的。”
王氏擦了擦眼泪,看着屋子里的人说道:“今天有赏钱,一人一钱银子。”
周围的仆人们一听,脸上都露出来喜悦的表情。
此时已经是夏末秋初桂花飘香的时节了,虽然他们身处北方其实并没有桂花树。但是,这个秋闱录取,上榜之后,被称为桂榜。
看着一屋子人开心的样子,房大郎悄悄走了出来,房言见房大郎出来了,也跟着出来了。
房大郎站在门口看着蓝蓝的天空,心情也稍微平静了一些。他转头看着身边的房言,问道:“小妹,要不要陪着大哥去山上走走?”
房言点了点头,道:“好啊。”
房大郎也爬爬山,看的是大自然的景色,而如今靠近他们村子这边的山地已经被他们家买下来了,所以他们绕了一段路,去了靠近隔壁高家村那边。
从高大山家门口路过的时候,房言道:“也不知道大山哥如今怎么样了,竟然是音讯全无了。”
房大郎道:“快了,最迟明年,仗应该就能打下来了。”
两个人慢慢的往上面走,一边走一边说几句话,听着树林里鸟儿的叫声,虫儿的鸣声,以及闻着里面清新的空气,房大郎的心渐渐平静下来了。
房言这一次却是非常的开心的,她大哥考中了解元,明年说不定就能考上状元了。心中没有了仇恨,也没有了那个坏透了的三皇子,她大哥的仕途虽然可能会没有前世走得那样快,但是一定会非常的稳的。皇上的病也好的非常是时候啊,战争也可以提前结束了。一切都朝着非常美好的方向发展着。
爬了一会儿,往远处眺望了一下。房大郎觉得自己胸中的豪情壮志又渐渐的出来了,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解元,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差得很远,他一定不能被周围的称赞声所迷惑了,要安定下来,继续前行。
在山上待了一会儿之后,他们俩就下山去了。
路上,房言笑着道:“大哥,你今日下午就要去府城了吧?”
房大郎问道:“为何?”
房言道:“大哥,你还跟我装啊,我就不信你不知道。考完试之后不是会有一些什么酒宴聚会之类的吗,难道你不去吗?”
房大郎笑着看着房言,道:“没想到小妹知道的还挺多的。只是,大哥为何要去啊?你可见当初考上秀才之后,大哥有留在那里等着参加聚会吗?”
房言摇了摇头。
房大郎道:“大哥是不会去的,春闱已经近在眼前了,大哥是想要参加今年的春闱的。如果春闱成绩不好的话,可能一辈子就难以出头了。而如果考不上的话,也要等到三年以后了。现在距离春闱还有半年的时间,大哥不想要浪费。”
房言没想到自家大哥还是个学霸的,前世那么能钻营的一个人,今生竟然能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书本中了。
只能说,有这样的想法,说明房言并没有从房大郎的整体性格上来理解房大郎。房大郎是一个目标非常明确的人,前世他想要做大官为自己的父亲报仇,所以,为了这个目标他可以去委曲求全,他可以牺牲自己的妹妹。
而今生,他依然想要做大官,但并不是为了仇恨。想做大官,想走仕途但心非常的明确。为了这个目标,跟同期的学子互相联系反而会成为实现自己目标的阻碍。
这些学子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想要三年后再参加春闱的。因为春闱跟其他的考试不同,如果考得不好,变成了同进士,那就非常的尴尬了。所以,很多人想要做好准备之后再去考试的。
房大郎是想要明年一举考上的,所以,现在的时间对于他而言都是非常的珍贵的。参加这样的筵席聚会,会耽误时间不说,也要跟官员学子沟通,很是耗神。到索性装作不知道,不去了。除非有官员来召唤,否则,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去参加为好。
回到家之后,房大郎就去书房了。
这一家人,除了身处事件中心的房大郎没什么特殊的反应之外,其他人都是非常的开心的。房二河约束下人们不要往外面去说,自己也不敢出门去了,他怕自己碰到人会忍不住说出来的。当天晚上,他也睡不好觉了,太兴奋了。儿子有做官的机会了,他要成为官员的爹了。王氏被房二河说的也激动的不行,她也有机会像戏文里说的那样,有诰命了。
第二天早上,看着后面院子的玉米已经晒干了,他们开始打玉米粒了。房二河为了稳一稳自己的心情,也在后院忙活了起来。
看着自家女儿做出来的机器,房二郎也忍不住试了一下。一试之下,发现竟然非常的好用,拿着机器看了半晌,也不得不佩服女儿的小脑袋瓜子了。
看完之后,接下来的事情让跃跃欲试的下人们开始做了。几台机器一起运行,确实是比之前要快多了。当然了,他们也不是就这么几个人一直弄的。几波人轮流着来,一波人干上半个时辰,另一波人在旁边弄一弄出来的玉米粒和玉米芯。半个时辰之后,再换一换。
就在大家热火朝天的忙着秋收的时候,一队衙役骑着马敲锣打鼓的来到了房家村。
打听到房大郎的家,衙役敲锣打鼓的过去了。下了马之后,见门开着,门口还有一个老头。
衙役问道:“请问这可是房伯玄家?”
老丁头对于这样的事情已经非常的熟悉了,去年刚刚经历了一回,这次又经历了一回。他前几日就已经知道自家大少爷中举了,但是老爷吩咐了不让出去说。这会儿看到报喜的人来了,他赶紧上前激动的的说道:“是的,是的,就是这里,我马上请我们家大少爷出来。”
说完之后,老丁头先是跑到后院跟房二河说了一声,然后去书房跟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