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重走人生路-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天早上就突然什么都不想吃,家里人说他喝了一点水然后就吐了,然后就在我床边找了个角落躺着。我醒来的时候才发现他都已经凉了。
是一只棕色的小泰迪,很漂亮很可爱,平日里酷爱撒娇卖萌,只要我在家里就黏我黏的不得了,连睡觉都要和我睡在一起,从四十天的时候就来到我家里了,现在才刚刚两岁半。
然后晚上的时候我开车出去找了一个山坡挖了个坑给他埋了,一整天都特别难过。
说句实话,我没怎么经历过生离死别,我的所有比较亲近的亲人,去世了的都是在我出生之前或是不懂事的时候就已经没了的,第一次这么直接的经历离别,虽然只是宠物而已,但是还是完全接受不了,尤其是这种毫无预兆的离别。





第54章 黛玉宝钗(十四)
第五十四章

圣上虽然近些年因为年老的原因格外心软,又因为奉圣夫人的缘故素来极为偏向于甄家,但是林如海的折子上的也是声泪俱下,与其说这是一封弹劾的折子,其实还不如说这是诉苦的折子呢。

别看甄家如今凭着奉圣夫人的旗号能在江南呼风唤雨,看上去似乎无比的风光。不过算起来林家也并不比甄家查什么,当初林如海的那个早逝的父亲也曾经是圣上的心腹臣子,还是那种额外得了恩典许林家列侯能在他身上多承袭一代的那种心腹。

这么算起来除了林如海的父亲早逝之外,其实林如海也是有一个很能得圣上青睐的老臣之后的身份的,甚至算起来林家这边也完全可以算是圣上比较偏爱的老臣的后人了。再加上林如海的岳父贾代善更是和圣上感情深厚,只从贾敏这边看来大概也是能有几分余情的。

同样都是信重的臣子,若是两家这回只是小事上的冲突就罢了,圣上就算能再偏心甄家一回,只要也略给林家一些补偿便也罢了。但是这回甄家却是为了一己私利,差一点绝了林家的门户,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这基本上就是不被发现则已,一被发现就是自动结了生死仇恨的那种情况,基本上容不得任何的调解。

甚至因为林如海这一状告的恰到好处,圣上还因为这事情难免对于甄家起了一点疑心。

圣上虽然因为年老的原因变得心软又多疑,但是总归并不是个糊涂人。甄家能够在江南只手遮天,靠的其实更多的还是他的偏爱和宽容。甄家……说实话,甄应嘉并不是一个多么有能耐的人,而且还颇有些贪吝,若不是圣上看在奉圣夫人的面子上愿意护着甄家,以甄应嘉的本事莫说在江南呼风唤雨了,便是做个小官怕都得步步惊心。

但饶是如此,这回林如海的折子也让圣上看得颇为惊心。

作为三年才有一回的全国第三,林如海写折子文章的本事绝对不容置疑,他先是写了自己家里的事,然后拿着真凭实据去牵扯到了贾家甚至甄家,然后才说派人去金陵一带打听的时候才知道那边甄家因为盐政上头的事情,对自己已经颇有些不满云云。

反正就是充分的调动起圣上的怜惜之心就是了。

甄家的差使都是肥缺,能从里头得多少钱财圣上虽不至于一清二楚,但总有些大概的了解的。而甄家明明在江南一带颇有盛名,又攥着最肥的差使,仍旧得陇望蜀的瞧着别人手里头的,甚至不惜对同样世家出身的同僚下手,几乎要毁了人家的香火祭祀。

凡事总是得有个度的,而甄家这么做明显是有些过分了。甚至完全不难想象,所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如今甄家既然都已经敢对林家这样颇有些权势的人家下手了,想必平日里也没少在江南这边做过同样的事情。哪怕圣上依旧有心偏袒甄家,只要一想想江南那边的百姓会因为自己宠幸这样的臣子而对自己的德行有所质疑,一向注重名声的圣上就觉得难免眼前发黑了。

更不要说甄家这回一边在江南一处大肆敛财,一边又各种哭穷的从国库里头支取钱财,而且从未想过归还的行为……

虽说圣上为了体恤臣子也为了给自己营造出一个好名声,从来都只是把从国库借银当作贴补官员的德政,并没有任何讨债的想法。但是饶是如此,看着账目上头真的只有借出没有归还,这心情也绝对不能说是愉悦。

尤其是林如海真心是有几分蔫儿坏的,他的折子里头可是半点都没提起甄家的奢华生活的,算起来也并不算是告了甄家的状。林如海顶多也只是说到底自家在扬州为官,而甄家地处金陵,两地之间颇有些距离,再加上官员之间难免要有些避嫌地。是以虽说有些听闻,平日里倒是并不算熟悉,只是这回因为事情牵扯到了甄家,所以遣人去金陵那头打听消息的时候,听说甄家在金陵颇为得势而已,半点都没提到金钱财产上头的问题。

但凡有些发散性思维的人,只要顺着这折子上的话往深里想一想——甄家明明每年都能擎着大把的钱财,但是还尤自觉得有所不足,甚至还为了一点银子将手伸到了别人家,但是自家的生活却未见奢华……那这钱财总不至于凭空消失了吧,至于这钱财到底去了哪里,除非甄家真的脑子进水了想着私通外敌,那么也就只能流动到京城里了,毕竟甄家的外孙可是圣上的皇长子,有权有势到都能和太子分庭抗礼的程度。

圣上如今的十来个皇子里头,最得他心意的自然是由他手把手教养长大的太子徒明晰,但是甄贵妃所出的长子徒明昳也算是他很喜欢的皇子之一。如今这两个的年纪都已经被不小了,他们之间自幼就有的那点暗潮涌动,圣上也自然不可能完全察觉不到。

虽然说圣上在自己的两个儿子之间的事情上一直自欺欺人的假装看不见,总是拿小孩子脾气来安慰自己,但是这么几十年过去了,却并不代表他就真的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要顺着之前的思路略微这么想一想的话,甄家那莫名消失的大笔钱财的去想就很好理解了。

要知道,圣上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历过一回夺嫡的,自然明白夺嫡的确需要大笔的钱财加持,那么这么算起来徒明昳的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了。

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对于一直自欺欺人的圣上来说不可谓不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分割线————

弹劾简在帝心的甄家,从来都是一件风险颇大的事情,尤其是对于江南一带的官员来说,哪怕林家同样根基不浅也是一样。毕竟奉圣夫人在圣上心目中的地位的确是非同一般,但凡奉圣夫人仍旧在世,便是甄家真把天都捅破了,只怕圣上也未必会对甄家做什么的。

甚至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甄家在江南真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想要越过甄家人的眼线将弹劾甄家的折子递上去,无疑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情,更不要说正常情况下,就算有勇士真的九死一生的将折子递上去了也未必能够得到回复了。

若不是这回正好是赶上大笔盐税入京的时候,否则林如海还真的不好找机会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将折子递上去。

大概真的是上天都看不惯甄家嚣张的样子,是以这一年里扬州这边其实还算是风调雨顺,至少盐政上头并没什么值得他特意上书弹劾的人。这才无论是谁都没去注意林如海的折子,只以为是寻常的请安折子或是请功折子而已,这种折子每年每个官员都会往京城里头递很多的,倒是不值得封封都被关注,在想不到林如海会主动惹事的情况下,更是完全没人想着关注一下这些不起眼的折子了。

甚至这回就算是被林如海剑锋直指的甄家那头,也因为同样被牵扯到这件事情里头的贾家到底怕得罪了甄家,到了最后也没敢去和甄家说起这件事,只做出一副权当自己也什么都不知道的无辜样子。是以甄家那边自然觉得一切都顺顺当当的,也无从察觉林家人心里头的风起云涌,只以为林家那边并没发现人为的痕迹,一副高枕无忧的样子。

并且甄家这边借着林如海忙着家里的事情难免分心的时候大肆敛财,在金陵的盐政上头格外狠的动了不少手脚,使得今年金陵那头的盐税银子比往年还低上一些。那会儿林如海正因为家里的事情焦头烂额呢,左右将所有盐税归拢在一起之后并不比往年低,也没心情和金陵那边扯皮,索性直接当作不知道了——林如海顶多是后来将所有地方上缴的税收细则又在另一封折子里头附了一回,金陵这一年的盐税和其他地方比起来就显得格外寒碜了。

这可真是个颇为得罪人的操作,往年里头就算林如海格外想图政绩,到底也不敢这么做去得罪人,可想而知甄家到底把他气得多么惨了。

而甄家那边因为忙着趁此机会大捞一笔的关系,一时之间自然很难再分心去太过关注远在扬州的林家的一点小动作,自然也没发现林如海的小动作了。

而且碰巧圣上那边似乎也不知什么原因的压下了林如海的折子,除了额外赏了一个御医给林家之外,并没做任何的应对,就仿佛这件事情真的无声无息的过去了一样。扬州那边就是最后得到消息也顶多是觉得这是因为林如海请功的时候说了自己的委屈,圣上惦记着老臣,所以才额外赠了一位太医来为林家人诊脉,更不觉得他曾经告过状了。

哪怕谁都不知道的,实际上圣上对这件事情真的很在意。

至少在意到正值年少的薛蟠正在有些发懵的瞧着手上的书信手足无措,至于那封信自然是来自于京城的,或者换一句话来说——传说中的密旨。






第55章 黛玉宝钗(十五)
第五十五章

这个年头讲究的素来都是所谓三教九流士农工商的阶级分明。换句话来说,别管薛家当初曾经有多么辉煌,也别管如今薛家有多少门显赫的亲戚,有多么丰厚的资产,只要薛家仍旧是商人,那么就该是士农工商里头最后的那一位才对。

哪怕薛家其实是皇商身份,和普通商户并不完全一样,但是这也并不是薛家能够在金陵一带地位超然的原因。

毕竟江南的商业本就算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发达,在这一带的皇商人家不说是有上百家吧,十几几十家总还是有的,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但在这么多的皇商里,却只薛家一家有幸能在护官符上名列前茅,这可不是单单凭借着所谓四大家族的名头和姻亲关系就能做到的。

薛家的祖上其实也是几位出过官员的,只是后来因为一些变故才转向经商的。借着经商攒下来的家产,薛家在本朝开国的时候赌了一把散去了大半的钱财支持本朝发迹,很是为太。祖的事业添砖加瓦了一回,凭借着这个又一回的成了官家门第。

再然后薛家在朝中因为被人攻讦,眼见就要没法收场了,所以索性一甩手离开了朝堂,求了恩典回归本职,以皇商的身份继续经商去了。后来,却在太。祖秘密培养情报线人的时候入了眼,同样接手了一个秘密的身份——换言之,薛家就成了圣上庙堂之外的眼线之一,这也就是薛家一直能保持着比较超然地位的原因。

当然了,这个身份其实也不完全只是父传子的,若不是瞧着薛家发展一直不错,再加上商户的身份也的确很容易搜集到更多的私密,否则也不至于索性就正好在薛家一直传承下来了。而虽说如今的圣上也有心看顾老臣,但是若是薛家真的是在哪一辈的时候出了意外也没有办法。比如之前薛蟠父亲去世之后,因为薛家家主年幼又性情不明的关系,再加上信任甄家的能耐,圣上其实也很是收手旁观了一阵子。算起来,薛家也从薛老爷去世前后开始很多年都没接到密令了,不过如今随着薛蟠日渐长大,眼见也并不是扶不起来的阿斗,再加上这回有问题的又是甄家,圣上还是决定再给薛家一次机会,就把这回的情报搜集又交给了薛家。

是信任,也是试探。

毕竟同样嫡出金陵,想必哪怕薛家和甄家并不算太和睦,但总归能知道的多一些,至少作为地头蛇,薛家总比扬州那边的消息灵通一些。

薛蟠……其实他对于自己父亲生前的事情知道的并不多,尤其是当时薛家老爷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情,再加上那时候薛蟠年纪还小,是以他对于这种私密的事情更是一字不提,惟恐和儿子说了什么之后消息走漏惹了盛怒。相较之下,对于薛家的私密,倒是薛姨妈这个女眷知道的多一些。

若不是当年王家这边早就隐隐的猜出了些薛家的不同之处,就算薛家这边下的聘礼再丰富,王家也未必能点头许了这门婚事呢——别看当年的王家或许的确并不如贾家史家那么显赫,但是王老爷子年轻的时候也是有幸管着外贸海关上头的事情,这虽不算是什么容易出彩赚功劳的差事,可也是个能赚钱的肥缺呢,王家这边便是再贪财,总也不至于真落得为了钱财而不要体面的地步。

再加上到底和薛老爷夫妻相处了十几年的时间了,又是夫妻相得的,就算薛老爷有心隐瞒也总归仍旧能察觉一些的,更不要说薛老爷临终前到底还是决定信赖妻子,索性将家里这样的隐秘事情也交代了不少。

所以当薛蟠这边有些不知所措的将所谓的密旨和送信的人都一并带回薛家的时候,薛姨妈虽然听了对方的话之后,在面上仍旧摆出一副不知情的样子,其实心里却已经有了答案了。

算起来,这是薛老爷去世之后薛家第一回收到密旨。在如今奉圣夫人和大皇子仍在的时候,圣上哪怕因为不知情的原因对于甄家有了不满,但是也无论如何都并不会真的在这个时候处置了甄家的,所以虽然圣上或许也是真心想要了解甄家在金陵的情况的,但是恐怕更多的还是不是没有要拿这件事来试探薛家的意思。

原本红楼原著里头,因为薛蟠呆霸王的名声传遍了金陵,眼见就是一个纨绔子弟了,是以圣上对薛家的全部照顾也就仅限于允许薛家依旧占着皇商的位置,不可能再将私下收集消息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薛家了——左右那会儿圣上也没有对甄家存疑,自然也没有这一出了。

薛姨妈心里头也明镜似的,与其说这回是对甄家的暗访,倒不如说也是对薛家的考验了。虽然难免有风险,但更多的还是机遇。

薛家和甄家同处金陵,其中自然难免有些交往,对于甄家的了解自然比远在扬州的林家知道的多一些。甚至两家之间交往的时候,因为薛家作为商户人家地位总是低一些,也不得不成为巴结着甄家的人之一。

若是薛家管事的换做别的人就罢了,薛姨妈到底是王家女出身,哪怕是庶出的呢,曾经也是京里头数的上的世家小姐的,无论是薛家还是王家,都是打从开国就显赫至今的。和他们相比之下,甄家的权势虽然大,但是无疑就显得虚浮浅显了一些,如今薛姨妈被甄家压在头上自然心里并不怎么舒坦。

虽说贾王史薛四家里头薛家的地位最低,但是因为贾王史三家的主支都已经移居到了京城的缘故,在金陵这边的基本上都是不得势的分支或是奴才们,而这些人又是无论如何都不敢招惹薛家的,是以说起来除了甄家之外,倒没人真的能对薛家做什么。

若是只是甄家的主支便罢了,到底奉圣夫人的地位超然,甄应嘉在做官上头哪怕并不多么出彩,至少也挑不出什么大错,薛姨妈便是向对方低头也没什么可说的。但若是甄家的那些庶支也想着欺压起薛家……莫说是薛姨妈心里头不舒服,便是薛家的旁支也难免有些不悦了。

想想吧,贾王史薛再不济,到底也是传承了几代的大家族了,这么多代的熏陶下来,便是分家支庶的教养也总归是不差了。而甄家的发迹其实更多的还是从奉圣夫人开始的,若不是年幼时候不得宠,否则圣上也不会对乳母如此依赖了,而能够去做一个不得宠皇子的乳母,甄家的出身可想而知。

换句话来说,虽说贾王史薛也不算是底蕴多么深厚的人家,但是就算是和他们相比,甄家无疑也显得暴发户了一些,主家的便罢了,旁支的那些可就真的颇有些一言难尽了。

也就是江南这边都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不说什么罢了,若是圣上真有心的话,只要随便找个人去江南看一看大概也就什么都知道了。换做除了甄家之外的任何人家若是敢嚣张成这样,估计分分钟就得被圣上弄死。

因为这是薛家自从换了家主之后头一回接到密旨,若是已经过世的薛家老爷依着规矩处事的话,如今薛家应该是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才对,所以这一回下旨意的时候,圣上还特地派了人来薛家这边做出些说明,顺便瞧一瞧薛老爷到底有没有做出什么逾矩之处,是不是私下透露了什么不该透露的消息给家里。

对于这件事,薛蟠是真的一无所知的。哪怕如今他的确懂事多了,甚至因为已经接手了家业的管理而变得比同龄人还成熟一些,但他的本性可真算不上是个精明的人,所以在接触了这个完全陌生的消息的时候,那种惊奇可真的是完全不加掩饰的。而薛姨妈虽然事先知道一些,不过作为一个成年人,总归自制力强一些,那副意外的神色可也像模像样。

圣上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