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吧,正常女子都很难容忍婆婆给丈夫送了一院子的小妖精,顺便这些小妖精还在不停的盘算着怎么赶在自己之前怀上庶长子,为了防止真的先蹦出来一屋子的庶出儿子,李纨想要先下手为强也不足为奇。
而如今,因为王夫人的神来之笔,贾珠的媳妇的年纪徒然缩水了好几岁,甚至虽然是迎回家了但是还完全没法圆房,而小媳妇的娘家也强势,并不许王夫人给贾珠塞通房丫头……
这……医学上素来都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说法,由此就知道身边的女人太多其实对于还未完全长成的少年来说还真的是一件蛮伤身体的事情。
而如今贾珠不管是自愿还是非自愿的,总归是开始清心寡欲起来。算起来,王夫人也真的是误打误撞的寻了个保养儿子身体的好法子了。
不过对此,王夫人可不会觉得是因为什么阴差阳错的缘故,估计着也只会觉得这是自己行动有方,才让儿子摆脱了克夫的李纨。
也因为贾珠如今看着身体并没有衰败的意思,所以如今对于自己给儿子选定的新婚事,哪怕里头还有一点点的不如意,但总体上王夫人还是很满意的。
对于这回婚事的变动里头,唯一暗潮涌动的不确定因素,大概就是贾琏了。
毕竟这婚事上头涉及的四个当事人里头,虽然只王熙凤一个无辜受难的,但指着其他三个人完全没什么意见也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贾琏当初就对这件事情满怀不解,偏事情的另一个可能对这件事情知道的比较多的当事人李纨正好嫁了给他,可不就得去问一问了。
当然了,贾琏并不至于对这个媳妇有什么意见。毕竟虽然曹公对李纨的容貌并无太多的描写,但既然能在金陵十二钗里头有一袭之位,可见这容貌总是不差的,至少是那种能让人感慨一句红颜薄命的不差,再加上这会儿王熙凤因为年纪小了些,容貌并没完全张开,还没有后来的凌人的艳丽,贾琏是个标准的容貌协会,只觉得相比之下自己似乎也没怎么吃亏,倒也不至于让他有多么的不满,还很愿意和颜悦色的和李纨说话。
正好李纨也有心和贾琏和睦相处,可不就正好将她知道的消息都全盘托出了。
虽然后来大部分事情都是李夫人和王夫人交涉的,但是李夫人到底得将前因后果和女儿说一说,也是为了防止李纨一无所知的嫁进贾家反而惹了尴尬。
所以李纨知道的还真不算少……可以说李夫人知道的事情大多数都和她说了。
别的倒罢了,尤其是关于换亲这一点是王夫人先提出的,真是让所有人都惊奇于王夫人的脑回路。
毕竟这一回的事情里不管怎么算都是王家吃了大亏,若是李纨或是李夫人没在这方面撒谎的话,作为王家女的王夫人为什么提了这样的条件,那可真是耐人寻味了。
当然了,贾琏只是王夫人的侄子罢了,他自己是懒得去理解王夫人的脑回路,只好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分享给了王夫人的亲儿子,也就是同样对这件事满怀好奇的贾珠。
这个……
贾珠对这件事情也颇为关注,不仅从贾琏那里打听了一回,就连在自己亲妹妹元春那里都没忘了,再考虑到他之前还从元春那儿知道了当初她办宴会的事情是王夫人建议的之后,更是由不得贾珠不心生怀疑。虽然贾珠不可能去质问母亲,也没办法去找李家对峙,但是至少足够在他心里种下一个怀疑的小种子。
细思恐极……
说真的,要是开启了上帝视角的话,王夫人的担忧也并非完全没道理,毕竟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看,李纨嫁给贾珠之后不足两年,贾珠就因病撒手人寰,在王夫人拒绝承认这是因为贾珠本身身体就不好的情况下,真的由不得王夫人不去怀疑儿媳妇的命格……而偏如今有了转圜的余地,王夫人想努力的挽救一下儿子的性命也不是不可理解的。
但是谁让王夫人的手段太丧心病狂,又谁让别的人都不知道这里头的前因后果呢,所以真心由不得别人不去怀疑了。
第108章 李纨凤姐(六)
第一百零八章
在王熙凤能和贾珠圆房之前,李纨先怀上了长房的第一个孙辈。
对此……王夫人没办法有任何反应。
哪怕王熙凤比李纨还早进门一个多月,但是王熙凤如今满打满算才十三岁,连圆房都不能呢,光盯着她肚子看有什么用。
尤其是随着李纨的肚子渐渐鼓起来之后,贾琏并没因此而一病不起……更是让王夫人心里头难受得很。
当然了,王夫人也不至于后悔,毕竟本来贾琏这会儿也是命不该绝的,再者说或许只是李纨和贾珠命格相克呢,左右王夫人这会儿还只是盼着自己儿子健康就成,还没到贪心太多的地步。
等李纨为长房生下长孙之后,王夫人甚至都已经收敛好了自己的心情,还能在贾母处对着邢夫人和颜悦色的道一声恭喜呢。
的确该恭喜邢夫人,毕竟李纨为了讨好婆母,主动和贾琏提起将儿子交给公婆教养,换句话来说,这孩子就是养在邢夫人身边的。
贾琏如今又是贾赦独一个的儿子,就算未来贾赦能再生下庶子来,那和贾琏的年纪也差的大了,不可能影响贾琏的继承人的位置。而邢夫人自己无儿无女娘家又没法依靠,除了依赖继子之外再没别的路子可走了。
偏邢夫人进门的时候贾琏的年岁已经不小了,至少不是那种能养的熟的年纪了,由不得邢夫人没危机感。
如今李纨将贾琏的长子交给自己来照顾,这还是个没满月的娃娃呢,总能养得熟了,顿时让邢夫人安全感大增。
就是贾赦也因为这个对儿媳妇格外满意。
这里得介绍个背景,贾赦是住在荣国府的东院的,而东院的面积……比起整个荣国府来说总是有限的。贾琏小时候是由贾母照顾的,后来又订下了要娶王夫人的娘家侄女,再加上他不管怎么说也是荣国府的继承人,所以贾母早早就在荣国府正院附近给贾琏拨了个小院子,算起来并不和贾赦住在一起。
而贾琏的儿子,显然是养在东院的,由此也带着贾琏往东院跑的次数直线增长,真真是由不得大房上下不对李纨格外满意,之前对李纨的那点不自在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分割线————
大房的日子蒸蒸日上的确挺刺激王夫人的,但是好歹她还有贾珠前程这一根救命稻草能安抚一下。
就在李纨怀着孩子还没生的时候,贾珠参加了这一年的秋闱。
按着原本贾珠的命数,这一回的秋闱就可以说是他的丧命之旅了。
王夫人对此自然格外的关注,严阵以待得很,不仅早早的就开始各种炖补品给贾珠调养身子,贾珠每一回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更是早早请了太医回家为贾珠诊脉调养,唯恐出一点问题。也就是贾家上下本来就都格外关注贾珠的考试,否则只这一回就够王夫人惹人众怒了,毕竟只贾政的身份真不足够去请太医的,还不是得拿着荣国府的名片出头。
不过也是因为王夫人的格外关注提前准备,虽然这回从考场出来之后贾珠的确又大病了一回,但是好歹并没出人命。
不仅熬过了暑热未退的秋闱,甚至就连寒风凛冽的春闱也熬了过去。
虽然春闱并没能上榜吧,但是至少人是保住了的,王夫人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所不足,好歹也有了个举人的功名,不至于一无所获。
而且只举人功名,对荣国府也意义非凡了。
贾家从代字辈的时候就讲究要该换门庭了,宁国府的贾敬是贾家头一个进士及第的读书人,然后贾家旁支里头也出了几个老秀才,偏荣国府这边从贾政开始奋力读书却始终一无所获。
别看贾珠一开始就考的是秋闱,那却是大房那边让了个国子监监生的名头给二房的,只能让贾珠有参加秋闱的资格,并不代表贾珠就是有秀才功名了,如今通过了秋闱,贾珠才能真正算得上是读书人了。
就连王家那边,因为这个举人功名,也不再对王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王子腾自己武将出身,并不代表王家不知道读书人体面,只不过王子腾当初一是因为时运所济,二来也是因为他在兵法谋略上的天赋比四书五经强了不知一星半点,这才走上了武将之路的。
虽然进士做官才算体面,但举人也是能做官的,哪怕贾珠如今还打算继续往上考,但严格说起来也算是官身了,王家自然没什么可继续挑剔的了,也总让王夫人略微送了一口气。
再然后……等又过了一年多,贾珠和王熙凤终于圆了房,等二房的大姐儿半岁多的时候,贾珠也到了第二回上春闱考场的时候。
虽然王夫人对王熙凤没能一举得男有点意见,但是毕竟王熙凤后头还有王家撑腰,她也不能把人怎么样,只能忍着了,打算等儿子考完试了再收拾儿媳妇。
不过,真等到考试结束了……王夫人很快也就没那个闲情逸致和王熙凤对掐了……
毕竟就在春闱放榜之后没多久,贾家这边刚庆祝完贾珠榜上有名,王夫人还没来得及调转马头去理会王熙凤呢,立即就有人给了贾家当头一棒。
有御史上书,贾珠为贾政之子,其父名讳为政,为子理应避政。
贾家是没人有资格上朝的,只王子腾一个是有资格站班上朝的人,偏这事情说起来其实合情合理无从反驳,所以等到一到下朝的时间,王子腾夫人就立刻气势汹汹的到贾家兴师问罪了。
王夫人这回是真的无辜,不过显然没人相信。
避讳这种事情,算起来从来都是不举不究的,若是没人出首去告发,那也就没人去追究了。
可偏却有人出首告发了,那自然就成了麻烦了。
这所谓的避讳,其实也就只文官讲究罢了,毕竟武将这边……也不能说长辈名字里带“军”带“兵”之类的字,就不让人从军了。偏贾家也好王家也罢,还真没有在文官系统里呆着的,独一个的贾敏姑爷林如海偏这会儿也不在京里,自然没人能事先提醒了。
这真的怪不了王夫人,要是早知道还有因为父祖名讳而避讳的事情,打从一开始王夫人就绝不会嫁给贾政了,哪怕贾政本人再有出息也不成,只瞧着儿孙都没法出仕,王家就绝不会许婚了,没得结亲不成反成了仇人。
也就是如今王家这边来的是王子腾夫人了,她是王夫人的二嫂子,当初进门的时候王夫人的婚事都定下来了,王夫人的这婚事上和她可没什么关系,这才有底气找王夫人的麻烦。若是王夫人的亲娘或是王熙凤的亲娘尚在,那王夫人少不得还要回娘家诉一回委屈呢。
别说王夫人了,就连贾母,知道这消息都有些傻眼了。
反倒是大房这边贾赦虽然面上也随着一起惊讶,但心里却只差没笑开了花了——大房和二房的冲突早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倒是贾琏和堂兄的关系还算不错,那可惜的模样还算是真心实意。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哪怕贾家上下愁云惨雾成了一片,也对这困境没半点改变。
贾政的名字……是贾代善给的,而贾代善早已作古。
除非贾代善能现在从棺材里爬出来给贾政改个名字,否则这个问题就永远无解。
这甚至都不单单是贾珠一个人的事情了,贾政如今的三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谁都逃不过,甚至仔细算起来连孙辈都得受影响。
也就是贾琏毕竟和贾政只是叔侄自己又没这个心情去求前程,倒是事不关己,倒还有闲心和李纨叹了一句还好元春早就嫁了出去。
——当初贾珠考上举人,瞧着仿佛前程可期的样子,偏元春因为贾家之前弄出来的闹剧被上头悄悄抹了选秀的资格,王夫人索性由王子腾牵线给元春配了兵部侍郎家的儿子。
也好在当初元春早早的嫁了,若是换在如今这样的境况,这婚事可就真的不好寻了。
不过再怎么说元春也是早就出嫁了的女孩儿,随着事情被贾珠知道了,很快也就没人去关注元春的事情了。
贾珠是王夫人十五岁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因为王夫人生育的太早的缘故,他的身体其实并算不上太健康,平日里一切顺遂的时候就罢了,左右荣国府里也不缺养身子的好东西,这才不至于出事。而如今这回……苦读二十载之后才知道自己其实完全没什么前程可言,这打击可真不可谓不大,原本家里人还惦记着瞒着他,不过如今家里乱哄哄成了这样子,又难免有人不怀好意,这有人悄悄透了消息让贾珠知道也没什么奇怪的。
受了这样的打击,贾珠几乎是立刻就病倒了,而且是那种宛若病入膏肓的重病。
王熙凤虽然精明能干,也是个颇有野心的女人,之前对于贾珠没了前程的事情也不是不恼怒哄了自己的姑母,但是毕竟她已经嫁了贾珠不可能反悔,这会儿见贾珠病倒了之后也就来不及和王夫人算这个账了,只使身边的丫头和王子腾夫人通了个气,就一心扑在丈夫身上了。
毕竟谁都知道寡妇不是个好前程,尤其是在王熙凤膝下无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纵是王熙凤自己再能耐也总不能失了丈夫。
第109章 李纨凤姐(七)
第一百零九章
贾珠的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心气郁结所以才会了无生气,真正在病理上头的事情反而不大。王熙凤也是个聪明人,心知在真正端茶送水煎药服侍的事情上她做的也不能比贴身丫头小厮更好,索性就只日日在贾珠床边说话。她原就是个爽利性子,哪怕遇见这么大的事情也并不是哭哭啼啼的人,且她的脑子转的又快,仿佛三言两语之间就给贾珠额外又想了许多个前程。
还是那句话,王家祖辈里从来都是行伍出身的,并不讲究什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王熙凤虽可能目光短浅一些,并不懂朝上的事情,但是总也知道叔父王子腾掌的就是兵事,和政字其实并不怎么沾边。
这办法总比问题多,只是不管怎么说,这人总得好好的才能谈得上以后如何,哪怕她说的许多话法子其实并不能成行,但是好歹听起来总是让人充满希望的。
对于病人来说,尤其是如贾珠这样有些失了生存欲望的病人来说,有人在他病床边上嬉笑怒骂一回反而比扑在他床头哭哭啼啼的要让他舒服得多。而且贾珠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情况,不过真正遇了这样的大事情也难免钻了牛角尖,被王熙凤这么劝的多了,倒也能渐渐看开一些。
尤其是王熙凤还真是特意跑去和元春打听过,至少元春的夫家公公所在的兵部作为六部之一,里头就着实不少官员都不是正经科举出身的,不少行伍的军人出身或是武举出来的,哪怕并不及得上进士出身的路子宽。但是算起来却并不能算是涉政,这对于贾珠来说却也算是不差的前程。
兵部尚书也是正经的一品官呢,若是贾珠日后能做到那个位置,在前程上也不差了。
“甭管怎么说,你也是正经的贡士了,那御史只说你不能涉政,可没说你不能科举呢,这别人说起你来也只能叹一句时运不济,谁都知道不是你学识不成。我和姑母到时候和叔父说一句,这从来军务上头顶缺有学问的人管事了,到时候顺着军务往兵部走,咱家在圣上那儿有的是体面,要是到时候再有人说三道四什么的,圣上就能把人活剐了。”王熙凤这话……还真不算是哄人的,以王子腾的本事,将自己的外甥安排到军里做个文职并不是什么大事,而这事情归根结底是贾代善当初为次子取名不谨慎,这一回是御史在朝上突然发难,这事情说起来也勉强算是合情合理,这才弄了个猝不及防。
但若是日后贾珠顺着王子腾的路子进了官场,然后再敢有人弹劾,那就是实打实的打击报复了,瞧圣上能不能应了。
如果可以的话,贾珠也想凭着自己的能耐做官。不过好歹身在官宦人家,贾珠也还不至于是个阳春白雪的性子,对于靠着家里关系谋官……虽然心里头不太舒服,但总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就像王熙凤安慰他的时候说的,总归功名是他凭着本事考上的,就算走了门路也并不能算是丢人。
————分割线————
对于贾珠的事情,王子腾当然不能坐视不理。
撇开王熙凤来求的事情,贾珠毕竟也是他嫡亲的外甥,总不能真的冷眼看他去死,王子腾自然得一查到底。
于是,在王夫人还又哭又闹的不依不饶的一定要王子腾去查清楚到底是哪个黑了心肝的要去坏了她儿子的前途的时候,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