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个丫鬟把包袱打开,里头有三套衣裙,不只是袄儿和裙子,另外腰带、纽扣等也是一应俱全。其中有一套落花流水纹改机方领袄儿,配水红妆缎裙子。一套墨绿蜂梅纹织金妆花绸立领袄儿,配着葱绿盘金彩绣锦裙。一套月白串枝山茶花罗立领衣,配着翠兰遍地金裙子。
这些衣裳都是造价不菲的,原来宝茹还觉得衣物所费终归有限,哪像首饰之类,一件就是大价儿,直到这一回,她满了十三岁,身量长开了,姚太太与她做衣服她才觉得自打嘴巴。这些衣服或是缂丝的,或是妆花——还有最贵的刺绣的。若是那等衣服满绣的,还要定做呢,等到几个月后绣娘才能绣得完。这种衣裳的作价全看绣娘的手艺,几十两到几百两都是有的。
好在姚家还没那般奢侈,顶多就是拿顶好的料子来就是了,只是这般也奢侈地让宝茹咋舌。在她生辰时姚太太一气给她做了许多衣服,总好有近百两的账了。这些钱已经是许多湖州中等之家全部的积蓄了吧。但是姚太太和姚员外主张一定要做,姚员外还嫌不够,说是今岁赚着钱了,还要添呢!只是宝茹再不肯的,这才作罢。
宝茹只拿了衣裳来与姚太太看,但没拿斗篷或是大氅,既然不穿毛衣裳了,斗篷和大氅也就没得必要了。
只是姚太太却皱了眉头,道:“衣裳也还罢了,斗篷却要带的,今年新做的羽毛缎子的斗篷就正好,不定要穿。只让丫鬟拿包袱包着带去就是了,看别人披不披斗篷,若是人家都是有的,你却没有,岂不是难堪!”
宝茹自然是点头应承了,毕竟这样出门也不只穿一身衣服就是了,还要带一身,防着有什么意外要换衣,既然如此,再带一件斗篷也就不过是顺手的事儿了。
最后两人商议着选了那一套墨绿蜂梅纹织金妆花绸立领袄儿,配着葱绿盘金彩绣锦裙的,毕竟是赏梅会,这衣裳还算应景,再另外随便择了一套备用就是。
选好了衣裳,姚太太让她换上看看,然后又给她挑首饰。这一回姚员外几年前买的那只璎珞可算是派上用场了,每年都去炸一炸,但却没用过几回,这回总算不用白放着积灰了。
至于准备的其他首饰,簪儿、钿儿、掩鬓、鬓钗、小插、啄针、步摇,这是头上的装饰,又有耳环、手镯、戒指、禁步、玎珰、坠领、三事儿之类,是其他处要用的。这些首饰,都是用金、银、玉、珠、宝精心打造而成,端的是金碧辉煌,体面非常。
只是宝茹绝不可能全都挂在身上,只是挑了几件最为富丽名贵的,这样既不显得寒酸,又不至于太过‘暴发户’以至于‘村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到了赏梅会那一日,虽说是冬日里头,但天光不错,宝茹更确定用不着那件斗篷了,只让小吉祥把那收在包袱的最底下,这才出门。
这回出门宝茹不只带了小吉祥,菡萏和木樨也是同去,她们两个也已经九岁上下了,小丫鬟八。九岁时就是正经使唤的时候了。可不是宝茹以前与姚太太搪塞的‘一团孩子气’之类可以躲得开的了,如今她们正经在宝茹屋子里做事。虽然贴身跟随的事儿还轮不着她们,但譬如这回,出门场面大,不能只带一个丫鬟的时候,她们就自然能去了。
主仆四人上了马车,就往城外梅园而去。今日的梅园赏梅会也算盛大了,宝茹在街面上都能看出一些痕迹。因这一路正是往梅园而去的,所以看得分明,比平日不知多了多少车马。
香车大轿,前面有壮仆喝道,后头有小厮跟随,另外还跟着些小车和小轿,这是丫鬟婆子乘坐的。偶尔有一二年轻公子骑马出行,后头还跟着小厮。宝茹家的平顶小马车在这其中倒是彻底淹没了,不像是和他们一样参加赏梅会的,倒像是个路人,只不过恰好走了这条道儿罢了。
周围还有许多行人驻足观看,那些有见识的,只从车马样式,一些隐秘处的徽记,就能知道这是谁家的女眷,或是谁家的公子——但无论是谁家的,都是这湖州城里的体面人家,一时之选。这些评论引得听话的众人啧啧称奇。
宝茹倒是很想掀开车窗帘子看一看外头的热闹,但是也知今日不比寻常,好多人专门在看热闹,就想看一看车轿里的大家闺秀、名门贵妇是个什么模样。其中还有好多泼皮无赖,若是看到了哪家的女眷,不知会编排出多少闲言碎语,宝茹可不想惹这麻烦。
宝茹无法,只好与丫鬟们说些闲话。好在梅园虽在城外,但并不远离,稍稍消磨了一番时光,就听车夫告知已经到了。
只是宝茹并不急着下车,徐娘子叮嘱过女孩子们若是来了就在马车上等着——徐娘子认得学生们的马车,只等她来找就是了。只因她还要带着女孩子们拜访一些旧人,若是走散了再找,那可就不容易了。毕竟梅园很大,到时候只怕就要等到大家聚集作诗时才能汇合了。
这时候周围已经没得闲杂人等了,都是参加赏梅会的女眷公子们进进出出。于是宝茹便撩起了车窗帘子,不住张望。
那些大家公子出行简单,往往就是一匹马,一两个小厮就是了,宝茹也懒得看,倒是女眷们的排场看得宝茹津津有味。呼奴使婢,丫鬟婆子们在后拥簇着,只这架势就是千金小姐的样子了。
这番样子出来就没得一个人敢小瞧了去——宝茹记起不知在何处看到的一句话‘有些美女是天生的,有些美女是后天的’。这并不是说整容之类,而是说那些千金小姐,使用最好的保养品,最好的化妆品,昂贵的化妆师,还有高级发廊里做头发,大牌的衣服包包。这样金钱堆出来,就是底子再差也养出了个美人了。
而这时候的千金小姐也是一般的,众人奉承照顾,从来只用最好的,如此这般自然就有了一种独属于她们的骄矜之气——或许会觉得这样的女孩子不会亲民,但是每个人还是会打心眼里更尊敬她们,总觉得在她们面前若是太随意了就是不尊重。
当然,这回的赏梅会除了这般贵重人家的小姐,自然也有稍微平常一些的。那些小官和散官家的女孩子,还有一些本地有名的士绅之家——其中也有安贫乐道的,也有耕读之家的。总之不会特别宽裕,所以也就不会有那般排场了。
宝茹眼见得一顶平头小轿抬过来,里头就只有一个十四五的女孩子和一个差不多大的小丫鬟抱着一只小包袱。宝茹一眼就认出那轿子定是租的,家用的车轿与外头车马行里租的还是有很多不同的。这样一看,哪里还不知这女孩子家境。
不过宝茹并不会像这时候的大多数的人一般看轻了这女孩子,反而心里被这女孩子的风采吸引。这女孩子生得其实只是中等偏上,梳着溜油儿光的圆鬟髻,穿着大红素面缎子袄儿,白绫子裙儿,这打扮也寻常的很,甚至在今日这场合可以说是不好了。但最惹人注意的是她身上有一种浓浓的书卷气。宝茹敢断言,她一定出身于诗书传世之家,家里的父兄都是读书人,她自己也是从小被书香笔墨熏大的。
宝茹目光不由地随着这女孩往梅园正门而去,却看见那女孩子与另一个女孩子对了个正着,与这女孩子的朴素相比,另一个女孩子就未免太富丽了些。虽没夸张到穿着大毛衣裳,或者皮袍,但是领口袖口却出着小毛的毛锋。衣服面子是孔雀纹的,刺绣上去,足够精致,也足够富丽了。至于首饰之类,宝茹倒是觉得她会和姚太太很有话说,竟是各样首饰都带了,金银满身,整个人都刺眼的很。
要宝茹来说,这未免太过了些。真正的有底蕴的人家都不会这样,那些千金贵女要么气势撑得住这许多首饰,要么只择几样佩戴,但每一件都必然是珍品,比得别人一身的那种。若是让人心中打分,只怕都会愿意与先头那个朴素些的女孩子相交,而不是后头这个了。
不过若是让那些妇人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就宝茹的感觉,不说国力,只说这时候的社会氛围,倒是与晚明时期,或者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有些接近。总而言之就是商业兴起,这个时代越发向钱看了,许多人家已经不论士农工商,只论钱财了,只想自家媳妇是个带财的,其余的都是靠后。
以宝茹的立场来看她还是喜欢这个时代多过真正历史上的同时期的,毕竟她家就是经商的么,商人地位提高她自然是有利的。况且重商总比抑商来得好吧,虽然宝茹说不清其中的社会原理,但是历史就是这样说的,宝茹自然也就这样想了。
不过在这样的社会中自然也会有些不好的,一切以利为先,若是有钱自然众人追捧,若是无钱,就算你如何人才出众也没人理会。还有其他许多问题,这都是历史上出现过的,现代也常见的问题,倒是不必多说。
宝茹正在胡思乱想之间,就听到有人敲了敲自己的马车,宝茹掀开车帘子一看,果然是徐娘子一行人。除了徐娘子和她身边的丫鬟婆子外,爱姐、玉英、好娘、丽华也已经跟在她身边了,可见徐娘子是挨个来找她们出来的。
爱姐笑嘻嘻地看了一眼宝茹的打扮,道:“今日穿得富贵,好在搭配的好倒是显得贵而不俗了。”
说完又问她:“怎得把马车停在这里头?太靠着里头了,可是好找!还好丽华眼睛尖,她看见了,这才没错过了。”
宝茹笑而不语,她怎么会解释自己是特意选定这一处的,足够安静,但是又很开阔,梅园门口有什么事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是最佳看台呢——只是说出来就显得她过于无聊了。
接过宝茹,宝茹也就加入了徐娘子这一行人,几个小姑娘坠在徐娘子后头说话,的确比宝茹之前在车上看景儿有趣得多。不一会儿,又相继寻到了周媺、玉楼和素香的马车,这般,人总算是齐全了。
徐娘子带着她们进了梅园大门,她们都不熟悉这儿路径,只能紧跟着徐娘子,只知道进了好几道大大小小的门,穿过几个花园子,这才在一处精巧院落停了下来。
徐娘子道:“就是这儿了,我带你们见一见我那同窗罢!”
第73章 赏梅赛诗
这一处院落倒是藏在梅园深处; 外头如何热闹; 这儿也安静的很。有仆人引她们进去; 宝茹等人晓得她们的表现是徐娘子的脸面,于是一个个规规矩矩敛声屏气; 也不随便乱瞟; 只低着头跟着徐娘子。
屋子外头安静的很; 但这里头此时已经很热闹了,有几个和徐娘子差不多年纪妇人正在玩叶子牌。见徐娘子来了; 各个赶忙起身。
其中一个似乎与徐娘子最熟的笑道:“你可来了!你可是稀客呢!咱们办过多少花会; 多少灯会的; 请了你不知多少回,偏偏你不肯来。这回却答应了,可让咱们这回的赏梅会增光添彩呢!”
又有另一个妇人道:“嗳哟; 这就是你那些女学生罢!一个个出落的好生标志,站在这儿倒好似一把把的小水葱; 这样好的女孩子怎的就遇到你这夫子了!”
这妇人还握住了站在最前头的玉英的手——直到此时大家才都抬起头来; 看清了屋子里的人。除了一众丫鬟婆子年轻媳妇外; 就是这些妇人了。那两个说话的妇人显然是被其他妇人拥簇着的,是一众人中地位最高的。
结合之前帖子上说明的办这赏梅会的人,宝茹很快推测出这两位一位是湖州通判家的夫人,一位是湖州首富,生丝行会的会长的正头娘子。至于哪一个是哪一个,宝茹倒是不好猜测了。
还好有徐娘子在一旁提点,只听她道:“这样好的女孩子自然要在我的名下; 若是那等寻常人才,我才懒得教呢!你们不认得她,这是我以前的一个女同学,你们只称她陆伯母就是了。”
然后又指着最先说话的那位妇人道:“这位是陈伯母,快快行礼罢!”
女孩子们纷纷见礼,之后还有其他妇人,徐娘子也是带着她们一个个行礼。直到每一个都问到,这才全了礼节。
宝茹也从她们的姓氏里猜道了她们的身份,譬如那位陆伯母就是湖州首富夫人了,那位陈伯母就是通判夫人。也是,徐娘子对那一位陆伯母明显随意得多,到了那陈伯母就冷淡些了。毕竟陆伯母与她有少年时一同念书的情谊,而那位陈伯母只怕是点头之交而已。
既然是见过众女孩子了,又受了礼,自然是要给些表礼的。好在因为今日是请了许多女孩子的赏花会,所以她们都是备了许多份的表礼,这时候散给这些女孩子也只是随手的事儿罢了。
今日举行这赏梅会,这些妇人都是重要角色,虽然前面的一些准备能有下人料理,可真到这时候只怕也有许多事情她们要亲自出面了。于是徐娘子也不再打扰,带着学生们见了人后就告辞了。
宝茹把一小堆表礼塞给丫鬟,打算回去再看,毕竟这大庭广众的,看这些也好像有些失礼。
徐娘子似乎也已经有些劳累了,与她们道:“这一回赏梅会的正头戏是赛诗,这赛诗就在水阁那边,梅园你们是头一回来,不知道路也是有的,我让夏蝉带你们去吧!”
夏蝉是徐娘子的贴身丫鬟,她随着徐娘子来过梅园好几回,路都是烂熟的,再不会错,这就带着宝茹等人往水阁而去。至于徐娘子则是让梅园仆人带着去一处安静小院落歇息去了,她完全不担心她的这些女学生会不会在赛诗中丢丑。在她看来自己的这些学生都是很拿的出手的,只不过她没带她们参加什么诗会之类的扬名罢了,真要是露一手,不说如何艳惊四座,至少是不输给一般女孩子的。
宝茹等人到了水阁,这儿已经聚集好些人,大多是些女孩子,虽说这回赏梅会邀了些少年公子,有相亲的意思,但是主要的客人还是女孩子,赛诗也是女孩子的事。那些公子少爷大多站在周围,有的做目不斜视状,有的则是不住张望,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低声谈论。
水阁本是夏日消暑的去处,这一回在这儿赛诗不过是取这个景色好,既有水,又有岸上梅花,且十分宽阔——若是在哪个院子里,只怕是难以装得下这许多人的。
宝茹看着周遭这一片的红红绿绿,感叹道:“我今日才知咱们湖州这样人杰地灵,有这样多不俗的女孩子。”
素香哼了一声道:“谁叫你不喜出来交际?那些诗会文会赏花游园,若不是咱们学里办的,你都一概不去,常常只见到咱们几个哪里能知道外头是个什么光景!”
宝茹讪讪地笑了笑,她实在不爱那些交际,若是和学里的同学一起,那还算是玩乐,但要是与一些不认得的一起,那就是上刑了。处处要注意有没有失礼,一直都要端着,而且那些游戏也过于‘高雅’了,偶尔和同学玩儿一回还算好,经常与别人拿这个比赛,宝茹就只能敬谢不敏了。
而素香是真喜欢这些,所以她大概是学里女孩子里参加这些最勤快了,看着她抿着的嘴,宝茹也对经常拒绝她不好意思,于是讨好道:“哪里还用出去看,只看咱们学里也就够了,什么样的美人咱们没有,日日看你们,再看别人也就是寻常了!”
宝茹这样的好话从来张口就来,难得的是她从来语气肯定,毫不迟疑,表情真诚,就是再觉得她胡说的,听了她这些讨好话也会开心得不得了。况且这一回却是夸赞了所有人,一下子大家都没绷住笑了起来。
正在宝茹几个说笑间,之前见过的那几位妇人到场了,站在水阁里头说了些什么,不过她们站的远倒是没听清楚,但想来也就是如何赛诗之类的。
果然,她们说完后就有一些丫鬟抬着几个架子布置到了水阁周遭各处,宝茹她们站的这处梅花下也放了一个架子。那架子中间绷了一张白绢,上头细细地写了这一回如何赛诗。
看完这个宝茹和同学们就从人群里躲了出来,素香笑道:“这一回倒是还好,倒是没限韵,我最不耐烦这个,好多时候好容易有了个绝妙的句子,但一看那韵竟是不合的,能如何呢,但凡好句子都是一字难易的,最后只能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玉英也道:“这一回只定了题目,这些题目倒也新奇有趣,这般倒是简单了许多,做得好难的很,可要交不出差也不容易。”
好娘却道:“题目新奇有趣有什么用?这一回作的还不是梅花诗,只要是梅花诗哪一个意思不是被写老了的,再如何也难翻出新意来,用三分力气是俗气,用十分力气也只是俗气。”
宝茹只得与她道:“种梅,寻梅,早梅,咏梅,送梅,雪梅,观梅,折梅,画梅,落梅,梅香,葬梅,总共凑成十二个题目,前人虽多,但咱们本就是来赏梅的,既有真事,就算不得俗气了。况且俗气又如何,咱们本就是来玩耍一番的,又不指望能如何一鸣惊人,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干系?应付一番就是。”
说话间一众看题目的女孩子们已经散开了,有的似乎有些着急——这儿随处布置了桌案,上头都有笔墨纸砚。只占了一个位置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