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旧时代-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呦,蒋老板又来接刘老师啦,真是贴心。”
  说来这刘老师真正是个十全十美的人物,不仅人长得好,嫁的好,还特别有本事。就他们孩子这英语,找了不少老师都教不会,刘老师一教,他家孩子就会了,还肯跟着用心学。
  她们也是知道的,刘老师为了孩子们可是整理了不少资料,他们孩子回去也说了,刘老师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关键是会押题,孩子学校考试的时候,好多题目刘老师都讲过了。
  他们啊,就希望孩子们能考好,有个光明的未来。
  想着还有两个月不到的时候孩子们就要考试了,这心里也紧张的很,但刘老师之前说了,孩子们考试的时候不能太过紧张,不然会影响孩子们的正常发挥。
  哎呦,这孩子们考个试,把他们这些当爸当妈的也给折腾的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
  别得不想,就希望高考的时候,英语不给自家孩子拖后腿就成了。


第109章 
  教过高考班后,刘芳晓总算能休息一段日子了,这两个月连续不断的上课,真的不是一般的累,不过现在送走了一批高考班,这压力顿时小了不少,蒋爱国更是见天的让她妈做点好吃的给自家媳妇补补,把刘芳晓这小脸蛋补的红润润的,他还觉得不够。
  不过刘芳晓也只休息了半个月,而这半个月也不是一点课都没有,只不过一天只用上一个班的课,一次一个小时,跟之前相比,那真是舒服多了。
  补习班的两个学生暑假也没回去,两人家底子不好,回去也帮不上什么大忙,还不如在市里多挣点钱给家里。自打找了这份兼职以后,自己的日子好了不少不说,底下的弟弟妹妹也有钱上学了。
  私底下两人也曾商量过,若日后学校分配的学校不好,她们到时候也不去了。还不如跟着学姐好好的干补习班。因着存了这样的想法,两人上课积极认真的很,很是用心。
  因着两位学妹的帮忙,刘芳晓也舒服了不少,心道,还是爱国说的对,要想事情办的好,光凭自己一个人的本事还是不够的。等刘芳晓闲下来的时候,就跟着蒋爱国一块儿在市里转悠。
  市政府的大楼已经完全完工了,刘芳晓也曾跟着一道进去看过。市政府大楼外表并不是多么显眼,但里头装修舒服大气的很。蒋爱国说了,他当初能拿下这个单子正是因为设计稿的普通。
  政府大楼本身就特别显眼,若真建造的富丽堂皇跟个皇宫似的,路过的百姓瞧了还不定会有啥想法呢。再者说了,也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策。
  刘芳晓听蒋爱国这么说,笑道,“你可真是厉害的,这都能想到。”
  “媳妇,可不止这些了,今日我带你出来,是来看看这块地。”蒋爱国指着前面一大块儿地说道。
  “这地倒是不错,临水面山的,怎么了?你还想种地不成?”刘芳晓纳闷道。
  “种地却是不成的,年纪大了,吃不了那个苦喽。我准备把这一大片地买下来。”蒋爱国看着眼前的地道。这么一块地,日后可是市区高档别墅群。
  他既然是走开发商的路子,这地是必不可少的。环境位置不好,那房子建起来也不会有人买,不小心就会成为烂尾楼。这块地是他视察好久,综合对比过后选定的,现在也在跟政府交涉中,成功的话,年底就能拿下来。
  “这么一大块儿,你买下来干啥?”刘芳晓纳闷道。她之前是晓得自家爱国有买地买房子的习惯,但这么一大块,成片成片的买还是头一次,刘芳晓也有些被吓着了。
  “我想趁着低价便宜的时候买了,日后好盖房子卖,当然肯定不是这两年就能盖的,等咱孩子上高中考大学的时候再卖,那时候,这块地肯定赚钱。”蒋爱国看着远处的青山道,这就是他日后的金字招牌。
  如今有了人脉,有了钱,不把这块拿下,且不亏了自己再活一回。
  刘芳晓皱了皱眉,“你怎么知道这块地一定值钱,我瞧着这边荒凉的很。”要说有人气,还是大学旁边有人气。
  “媳妇,这边哪里荒凉了,从市区坐公交到这儿也不过半个小时,日后啊,这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半个小时的路程都算很近很近的了。”蒋爱国想着后世交通的便捷程度说道。
  “爱国对咱们国家的未来倒是很看好了。成,那你就拿下这块地吧,不过拿下来之后咱们干啥?就空在这儿么?”这么大块地空在这儿,那就是浪费了。
  “怎么会,我准备在这边先弄大棚蔬菜,这事儿交给咱爸管,他是个种田的好手,如今闲家里也无聊的很。”蒋爱国早有规划,农业大学的教授他都联系好了,这大棚蔬菜以后由教授帮着做技术指导。
  刘芳晓还是知道大棚蔬菜的,之前蒋爱国就跟刘芳晓细细说过,而刘芳晓也曾将这个写在自己的小说里头,但她一直以为是个设想罢了,毕竟从来没见人这么弄过。但实际上,大棚蔬菜早在65年的时候,吉林省长春市就曾试验过。
  不过这样的技术并未在全国普及,同时也很少有人舍得下这么大本钱去做。
  刘芳晓看着身旁的男人,明明是普普通通一个人,但是他的眼光,永远都这么超前,敢想也敢做。
  “成,都听你的。”刘芳晓满眼笑意的看着自家爱国。作为爱国的媳妇,她能做的,就是时时刻刻站在他的旁边,支持他,相信他。
  哎呦,蒋爱国真是爱惨了自家小媳妇崇拜的眼神,四下看看旁边没人,飞速的在自己媳妇脸上偷亲一口,道,“媳妇,走,咱们回家去。这事儿咱也先不跟家里说,等所有的事情都落实了以后再说。”
  两口子欢欢喜喜,甜甜蜜蜜的往家赶,刚上楼就被自家闺女给抱了个满腿,蒋爱国一下子把自家小胖妞提留起来抱在怀里,亲了亲小脸蛋道,“喜乐这是想爸爸啦。”
  喜乐擦了擦小脸蛋上的口水,软乎乎道,“爸爸,婶婶来了。”
  蒋爱国跟刘芳晓进屋一看,原来是媳妇补习班的家长,还不止一个。刘芳晓一算,哎呦,高考成绩今天出来了。
  “刘老师啊,你回来了,快坐坐。哎呦,刘老师奥,可真得谢谢你,我儿子竟然考上了北京大学,哎呦欧,您不知道,我家这臭小子啥科都好,就是英语不行,真是多亏了您,这孩子英语才提高的这么快。对了老师这是我家里头的喜饼喜蛋,下个月六号家里办谢师宴,还请您一定过来。”孩子考这么好,做家长的更是高兴。
  刘芳晓听了笑道,“于波本来就聪明,能考这么好可不仅仅是我的原因,也是这孩子本身就出众。”
  “哎呦,刘老师,您可别谦虚了,我家于波说了,能好多题都给猜着了,我还问了,咱补习班的孩子英语都考的很好,比平均分还高十几分呢。我家于波更是从没考这么高分数过,还是老师您教的好。”于波妈妈连声夸道。
  因着于波英语成绩的出众,以及于波妈妈不遗余力的宣传,刘芳晓办的补习班又迎来一个报班高峰期,有的孩子离她这补习班可不近,就为了听她上课,每天骑车来回一个多小时。
  作为一个老师,纵然不是正规学校的老师,但既然都是教书育人,想来这心情也是同样的。至少刘芳晓见孩子们考的好,比自己考的好还要欣慰。而被人认可的感觉也特别的好,就跟农民收获地里的庄稼似的,再苦再累,看到庄稼成熟的那一刻,也觉得欣慰非常。
  补习班的学生多了,老师的任务也就重了,与此同时,老师们的压力也更大了。
  除了给学生们上课,刘芳晓如今还多了一个任务,就是给两位学妹进行培训,并将自己的经验总结给两位学妹,同时也想从学妹那里得到一些新的想法,共同进步。
  时间过的飞快,蒋爱国跟刘芳晓两夫妻各自努力奋发向上的时候,两个孩子也逐渐大了,而今天,则是平安喜乐上小学的第一天,国庆已经上二年级了。
  为了让国庆能够在是市里上学,蒋爱华前年也在市里买了个房子,这些年来生意倒是比以往大了不少,两亩地看着大,但渐渐的也越来越不够用了,方美云瞧了很是后悔当初没多买两亩地,不然哪像如今这般,小厂子窝的人难受的很。
  两口子商量过后,想着再买个两亩地为以后工厂扩建做准备。只是到现在这地还没批下来,方美云心里那个气啊。后来把申请给撤了下来,重新申请了八亩地,再加上当初的两亩地,正好是当年蒋爱国建议的十亩地。
  每每想此,方美云都后悔的很,早晓得变的这般麻烦,当初合该一次性搞定才是。但这事儿也怪不了旁人,都是自己的错,若自己当初心大点,阔气点,哪有现在这么多事儿奥。
  不过蒋爱国听了,劝道,“现如今不过是手续麻烦点,价格也没升太多,还算合理的。若是嫂子醒悟再晚点,以后有钱都不一能申请的下来。”
  方美云听了,“二弟就是喜欢小事儿往大的说。”真跟二弟说的那样,那大家伙儿也别做生意了。
  这几年来,不光方美云的厂子扩建,刘芳晓的补习班也开了第二家分店了,老师基本上都是师范学校的学妹,有兼职的也有全职的,当初两个学妹,一个回家任教了,就曹晶一个人留了下来,而她作为老员工,则是他们分店的店长,不仅仅授课还要从事教务管理工作,当然工资也翻了几翻。
  至于蒋爱国的生意,因着里头有王舜搭头,一直走的都是中高端路线,跟政府打交道的次数也比较多。总体来说,也是按部就班的成长着。
  倒是蒋康的大棚生意意外的好,他都不需要自己出去推销的,都是商贩们自个儿上门拖菜,可给蒋康省了不少事儿,张萍瞧了,没少乐呵道这钱是送上门来的。
  整个老蒋家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事儿,大人们忙生意,小孩子们忙学习。家里三个孩子也不晓得是怎么学的,各顶个的要强,要是哪次没考个全校第一,愣是自己气的不吃饭,在那里发奋努力。
  不过小学的课本对三个孩子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再简单的题目也容易大意丢分,而国庆最是个大意的孩子,没少自己生自己的气。
  大人们瞧孩子们这般上进,心里又高兴又得意,方美云为此,一改往日做派,对刘芳晓那真是好的不得了,每每来市里见孩子也是大包小包不落的。


第110章 
  1997年,香港回归,全国上下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大街小巷也传唱着七子之歌,而蒋爱国家里,三个孩子也在这儿积极排练着。他们市政府也接待了一大批香港同胞参观,市里特意准备了不少表演,其中三个孩子所在的市小准备了歌舞表演以及诗词朗诵,国庆这孩子朗诵诗歌,喜乐跟平安则是跳舞队的。
  明日就去市政府大厅表演了,蒋家一大家子围坐在一块儿看三孩子表演。方美云跟蒋爱华看着自家国庆,那眼里的骄傲跟自豪都要溢出来了。
  他们再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能这般出息的,要知道这次表演可是很正式的演出,电视台还过去跟拍,后期更是会在电视上播放。能上电视的都是哪些人啊,那都是顶顶厉害的人才能上电视的。
  张萍跟蒋康心里头也高兴,如今家里日子越过越好,老两口在钱上是没啥特别大的要求了,不像以前有点钱还得用手帕包着,不舍得花出去。现在不了,兜里钱多的是,可也不晓得买啥,家里样样都有,没啥需要买的。现在啊,他们老两口就稀罕子孙后代成器,孩子们好比什么都好。
  三孩子陆续表演结束,方美云这巴掌都快拍断了,搂着自家宝贝儿子道,";国庆真棒。";接着也夸了平安跟喜乐两个。孩子有这么好的机会露脸,当爸妈的自然支持,这次还算沾了三孩子的光,家里几个大人也能参与这次的迎同胞晚会。
  因着孩子们需要彩排,众人早上吃过完就过去了,还有专门的人给化妆弄头发,身上的衣服也是学校提供的,小西装小仙女裙,穿的帅气可人的很。
  方美云拿着个相机不停的给孩子们照相,这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等到了大约四五点的时候,众人听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他们躲在旁边悄悄看了看,果然是同胞们回来了。
  学校里头鼓号队的孩子们站的笔直的,一阵欢喜的音乐声中将大伙儿迎了进来。
  众人落座后就是主持人发言,这是省里头有名的主持人。开场自然是感谢祖国,感谢来宾,但更多的还是煽情的内容,舒缓又带了点哀伤的音乐,配上大屏幕上面充满历史感的照片,不少老人跟着潸然泪下。
  纵然是活了两辈子的老妖精,在这样的场合下,蒋爱国心里也满是感动。老一辈的香港人着实不容易,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并不比别人少,当年因为种种原因离开祖国离开家乡,再回来,也都白发苍苍了。
  好在孩子们的表演多多少少冲淡了这哀伤的氛围,同胞代表讲话的时候,虽红着眼眶,但至少也能克制自己的情绪,他们欣慰祖国的强大,也感动祖国并未放弃他们这些背井离乡之人,更祝福祖国新一代的孩子们越来越好。
  同胞的回归不仅仅是个政策,也给普通百姓带了不少影响。好些有本事的海外同胞为祖国的建设出了不少力,好多同胞捐钱在祖国大地上盖了一座又一座的学校,也有人开始在祖国大地上建厂招工。
  而蒋爱华的电子厂也遇到了挑战,他的钟表厂到底技术含量不高,而国家发展越快,所有电子设备更新换代快的很,要想自己的生意也列于不败之地,自然也得走在时代的前沿。
  98年的冬天,蒋爱华的钟表生意也进入了冬眠期一般,一个冬天也没接到一份单子。虽早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但心里或多或少也有些难过。99年的春天,蒋爱华只留一条线十个工人做钟表生意,其余的三个大车间转行坐三轮车。
  98年夏天的时候,蒋爱华收购了一家国企三轮车厂,金牛三轮车厂。98年下半年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进行股权交涉以及人才培养。留了几个厂里的老牌员工,蒋爱华又在各大高校招了专业人才。
  为了让员工们更好的为公司努力,99年春天的时候,蒋爱华跟所有的技术人员开会,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去研发最新的三轮车或者别的车型,优秀者将赠与公司股份,也算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来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与此同时,蒋爱国的生意也迎来了小高潮,市里加大发展经济,准备盖好几个大商厦,蒋爱国接了一个单子,准备盖市第一高大楼,也就是日后的新安大厦。
  蒋爱国对这座大厦特别熟悉,只是没想到这辈子会是自己来造就她。
  整座大厦的外形设计是参考前世来创造的,于此同时,王舜带领的技术团代加班加点,花了两个月的时候去计算去完善她。如今蒋爱国的公司里头可不仅仅是些手艺工人,更多的则是专业性人才,而在99年的时候,他们给自己公司建了一座办公楼大楼,一直发展到现在,里面也有60多个技术人员了,而且这个团队还在不断的扩大。
  可以说,蒋个爱国的公司是整个市里最花钱的建筑公司,也是人才最多的公司。到了蒋爱国这个地步,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复制的了的。
  这样的公司需要资本,人才,背景以及决策者的眼光,四者缺一不可。有才的人很多,然而没有资本去落实它,有钱的人也不少,但是技术型人才也难找。而有背景的人更多,但是有背景的人并不一定有超前的眼光。
  蒋爱国也是因为有两辈子的记忆才能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过来。
  有了团队,蒋爱国跟王舜的压力减轻不少,并不需要凡事亲力亲为,最主要的还是决策以及视察,而王舜更多的则是去学习最新的知识,这人也从来没间断的参加世界级建筑大奖比赛,虽说到如今还没得到任何奖项,但至少每次参与的过程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这天,王舜一脸春风的从外头走了进来,蒋爱国瞧了,笑问道,“哎呦,你这是抢了哪家银行,这么高兴?”
  “瞎说八道,刚昊昊告诉我,她怀孕了。哈哈,我要当爸爸啦。”王舜乐道。虽说当初他们决定不要孩子,把亮亮当自己的孩子养大,但当真有了自己孩子的时候,这种喜悦真是多大的单子都无法取代的。
  “哎呦,恭喜你,不过你可别把亮亮给忘了。”蒋爱国听了连忙恭喜道。
  “这还用你提醒,亮亮那是我亲儿子,我自然会关心他。不成,我得回去看看媳妇,爱国,我先走了啊、”说着哼着小曲就走了。
  话说回来,汤昊肯怀这一胎,汤亮这孩子还真出了不少力,要不是他见天的跟汤昊说想要个弟弟妹妹,只怕汤昊也不肯松口生二胎。
  不过作为外人来说,就王舜跟汤昊的身价,再生个孩子也没什么,汤昊的家业给亮子正好,王舜的家业想给亮子,只怕这孩子也不肯要。
  他也算是看着汤亮长大的,这孩子打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