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七零带着空间的日子-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沫笑着接受,说着:“谢谢大家了,我这次也是侥幸运气好。你们无论是干农活还是其他的都比我厉害多了。去年一年多亏各位帮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
  其他人明显表情又真诚了许多,要说没别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李沫一个新来的女知青,没有一点干农活的经验
  评先进谁也不服。
  是啊,她运气好,在上海帮了弄了一大批农具,不然也不会评上先进。这么一想大家心里就舒坦了不少。
  李沫看他们的表情又说:“为了感谢你们过去一年的照顾,咱今儿就加餐吃肉吧。我这还有年前分的最后一块肉,不多就半斤,你们也别嫌少行吗。”
  鲁平道:“妹妹你都这么说了,我们这些哥哥姐姐哪有嫌弃的理。走吧大家回去吃肉。”
  另外几个知青们也跟着打趣,人心的纷扰就这么算是平了。
  吃了饭李沫还要给家里寄信,不过出名了还是有好处的,听说她要寄信,村里有去镇上的说可以帮着稍过去。
  李沫写了三封信,分别给她爹妈、她姥姥姥爷还有金奶奶。都报了个平安,还和她爹妈姥姥姥爷说了评先进的事。
  村里的小学如火如荼的建设起来了,农村的房子都是自己建,整个村的人都积极的帮忙,个把星期房子就建好了。
  学校建好后去公社报告然后公社给分配校长和老师。
  因为乡下没有城里的正式工院子下乡,所以村里的小学可以自己找临时老师。
  这个老师公社里出一部分的工资,没有正式工那么多,村里还会给老师一些公分作为工资。
  当然农忙的时候全校放假,老师也是要跟着干农活的。
  现在小学都是五年制,村里打算先找五个老师,这五个人村里领导讨论了很久。
  村里人也在多方面找关系,打算把自己家孩子塞进去。
  李沫没想到这个还有她一份,是王奶奶给她说了好话,妇女主任也觉得她不错,这样一来她勉强也算是被定下了。
  还有四个名额一个是知青鲁平,他是高中毕业在村里人缘好,也被分到一个名额。
  剩下三个名额一个是书记家的那个闺女刘小红,去年刚初中。一个是村里木匠家的闺女刘晚霞,她也是初中毕业。
  还有一个是刘南,家里就是普通社员,但是她家壮劳力多,在村里比较富裕。她是高中毕业,在村里是高学历了。
  小学老师名单一通知下来村里倒是没什么异议,就是讨论一下。
  这知青点气氛就稍微有点怪异了,来这里的知青肯定最少是初中毕业。现在鲁平和李沫去当老师了,他们肯定不服气。
  他们自认为不比这两人差,怎么偏偏就是这两人成了老师。
  尤其是李沫多少好事落她身上了。去年被公社表扬了,今年一来就被村里评了先进,现在有当上了小学老师。
  私下里暗潮涌动,当天晚上陈丹房间里。
  吴萍霞和陈丹说道:“丹丹你看李沫,来这一年啥好事都给占了。你处处比她优秀,她干农活那么娇气,生活上咱吃好喝好,怎么她还成先进了。”
  陈丹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惯会做人情,妇女主任、村支书老婆不都被她用东西收买了?她家也是本事,能从上海给她弄那么多农具。”
  吴:“你说他们家是干嘛的,条件真好怎么还会下乡?”
  陈:“说是全家除了她和底下弟妹,都是工人,亲戚也都是工人。”
  吴:“只是工人有这么能耐?”
  陈:“亲戚都是工人人脉广,和很多有关系的人沾亲带故的,事不就好办了?”
  吴:“那她怎么下乡了?”
  陈:“不是说每家都要一个孩子下乡么,就她适合可不就来了。别说了,睡吧。”
  另一头孟方和冯青也在聊着。
  孟方道:“咱来了这么久了就这么被一小丫头比下去了?”
  冯青也不是很开心,她道:“她那狐媚样,指不定怎么拿到名额的。”
  孟:“你是说她和村里的领导…?你看见了?”
  冯:“没有,看到了这老师还有她什么事?”
  孟:“或许还真有这么回事,村支书总是维护她,她也老去支书家。”
  天知道李沫没和支书说过多少话,都是王奶奶枕头风吹的好,再加上支书家里的小孙子都挺喜欢李沫。
  冯:“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要不咱们以后就多盯着她?”
  孟:“这能行么?”
  冯:“肯定成,咱一定要找出来,到时候可就是他们求咱了。”
  孟:“你说鲁平怎么也当上了老师。”
  冯:“会装呗,村里人都喜欢他,他现在又和这里的人处对象了,可不是能上嘛。诶你说要不咱也找个村里对象?”
  孟:“这乡下泥腿子我才不想处。”
  冯:“咱都来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城,先处着呗。能回城咱就走,不能回城也有人帮咱。”
  孟:“我得想想,先睡吧。”
  男生因为都住在一起,也没说什么,只是李辉阴阳怪气的说了两句话,其他的人都不怎么和鲁平说话。
  现在这种情况,鲁平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能等时间消磨一切。
  至于张霞和张英,两人因为之前李卫红的原因闹得不太愉快,现在虽然好了,但是还不怎么说这些话题。
  只是两个人心里暗搓搓的怎么想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些事都过去后就开始春种了,经历过一次李沫有了经验,已经能够得心应手的插秧了。
  等秧子种下去后村里的小学就开课了,村里到了年纪的小孩几乎都被送去了。
  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干不了啥重活尽会调皮捣蛋,有个地方给管着孩子家长们能少操心不少。
  李沫教一二年级的语文,任务看起来挺容易的,但是低年级的孩子都特别好动,特别不好管的。
  李沫只能努力装出严肃的样子,然后奖励与惩罚并行。
  表现好的孩子在语文书上用红笔画上一颗小星星,表现不好的孩子没有星星甚至扣星星。
  表现最好的三个孩子有奖励,表现最差的孩子就会有惩罚。激起孩子在老师面前希望表现好的心理。
  第一个星期结束的时候,每个班评出了三个星星最多的孩子。因为没有倒欠星星的所以就没有惩罚。
  每个孩子奖励了一只在供销社铅笔作为奖励。没有得奖的孩子都羡慕的看着得奖的孩子,心心念念想着下次一定要更努力。
  得了奖的孩子高兴的接受众人目光洗礼,得到铅笔是其次,这种倍有面子的事可以再多来几次。而且奖品拿回家一说,家里人肯定给准备很多好吃的。
  小孩子回去说了之后,村里现在流行的询问不是“吃了吗”,而是“你家孩子得了多少星星”
  这算不算是在六十年代引领潮流。


第30章 30
  鲁平准备盖房子了。这个消息突如其来,但是也能理解。
  他在本地处了个对象,要结婚的话必须有个房子,知青点没法住。
  只是结了婚就彻底成了当地人了,很可能回不去了。还对回城抱有希望的知青是不可能轻易和村里人处对象的。
  最近孟方和冯青开始接受村里小伙子的示好,有小伙子帮着她们干活,偶尔送点东西,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知青点的女生多多少少的对她产生了点意见,没有闹出矛盾也不可能会有以前的融洽了。
  这天李沫和桃花一起在山上摘野菜,说到村支书在镇上开会带回来的消息。
  “沫沫我爷爷昨天从镇上开会回来后说咱们村里咱来一些黑五类坏分子,还要来一些知青。现在知青点的房子不够住。”
  李沫听到这个消息想着这批黑五类应该就是那些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那些有文化有能力的大拿。
  至于有新的知青来,李沫现在是很头疼,和别人住在一起矛盾太多了。或许她可以学着鲁平在外面建房子。
  于是李沫对桃花道:“桃花你说我在鲁平大哥房子不远也建一座房怎么样,也给村里囤出一个房。”
  “沫沫其实你是不想和拿着知青搅和在一起吧?我觉得可以,不然去问问我爷爷?”
  “那行,等下就去你家。”
  去桃花家的时候,支书和王奶奶都在家,于是李沫就和她们说了这个想法。
  “支书,王奶奶我刚才听桃花说村里要来新知青是真的吗?”
  “没错,今天村里也都传开了。就是你们这房子不好办,可能要新建。”
  “支书,我想和鲁平大哥一样出来做个房子,给村里减点负担。”
  “你想好了?这做了房子你就是村里人了,想回去可就不容易咯。”
  “支书我想好了,我来这插队就是这的一份子了。只是我没有建房子的经验,还得请你们帮忙照看。”
  “这都是小事,你打算什么时候建房啊?”
  “您觉得什么时候好呢?”
  “现在就可以,再过一段时间就只能等秋收后了,做房子要的木材泥砖你可以用公分在村里换。就是这瓦片不大好弄,到时候村里也要加建知青点,到时候通知你。”
  “行,真是太谢谢您了。”
  李沫决定了盖房子每天都在为这件事奔波,在初夏的时候终于把房子盖好了。
  没有盖太多房子,建了一个大围墙。李沫盖了一间厨房、一间仓房、两间卧室和一间堂屋。另外在房外盖了和茅厕,要说来这个时代最不习惯的就是这个厕所了。
  而这个时候,新来的知青和黑五类们来了。李沫赶紧把东西整理好搬去新房子。
  新来的知青有四个女生,三个男生。村里又重新加盖了两间房完全够住。
  新来四个女知青一个叫做卫安,一个叫做苏云,一个叫袁季,还有一个叫毛林。
  三个男生一个叫戴成,一个叫邱骆还一个叫卢伟。
  这四男三女分别住在两间新修起来的房子里,李沫原来的房间暂时空着。
  这女人多的地方啊就容易出问题,她得早点走,距离产生美。不过也许会被人嫉妒,甚至嫉恨。
  但是如果不走,更是有的闹腾。这回来的几个知青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住在知青点也感觉没有什么隐私。李沫就在她们来的那天过去知青点打了招呼,所有知青聚了一餐。
  现在鲁平也搬到了新房子,虽然他还是很热心的在管着知青点的事,可现在都不怎么给他面子了。明里暗里拿话刺他,鲁平看样子也不会管太久了。
  知青点已经初现乱像,分成几波小团体。鲁平已经不住这,管不着他们这些。
  男知青还勉强成一个团伙,女知青就乱七八糟的。
  卫安和毛林被张英拉拢过去;苏云和孟方、冯青一个团伙,张霞也靠拢过去;袁季被陈丹收入麾下。
  知青点已经分开吃饭了,就这么着知青点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没有大矛盾,小摩擦不断。
  而来的那些黑五类李沫暂时还不清楚,她也不认识什么历史人物,所以只能等以后就才知道他们的情况。
  初秋也慢慢到来,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秋收了。
  新来的知青还在慢慢的熟悉这里,每天干着不算重的活。黑五类日子就不是很好过了,被安排住牛棚负责打扰卫生。挑粪这种脏活累活都是他们在干。
  新来的知青有来找过李沫,打着和老知青交流的旗帜。她们也不是一起来的,一个一个的来找李沫。
  第一个来的是毛林,这个女孩面相和气质给人感觉是很舒服的,但她偏偏是最厉害的一个人。也不知道这样一个矛盾的人是什么环境养出来的。
  毛林是一天下午来看的李沫,那天周日休假,李沫在家给家里人写信。
  听到声音她放好信纸,又把卧室门锁上,然后去院子里开门。李沫把家里每一间房都弄了一把锁,工业券不够她就去废品站淘换。
  以前的那个废品站是去不成了,她去了邻镇的废品站。
  李沫打开门后就看见毛林娇俏的对她说道:“李沫我来看你啦,不会不欢迎我吧?”
  李沫心想还真是不欢迎,可惜也没用啊。
  “怎么会,你快进来坐,喝口水。”
  李沫把人带进堂屋,屋里就一张炕。炕上放了一张炕桌,除此之外啥都没有。
  李沫给她倒了一杯冷水。“喝点水吧,毛林你来找我有事吗?”
  “没事,就是来看看你。我觉得你很厉害,你和老乡们都处的特别好。村里的孩子也很喜欢你。”
  “没有的事,这里的老乡人都很好,热情漂亮,过段时间你就能感觉到。”
  “真的吗?我就是不太会和人相处,我妈说我肯定要吃大亏。你能教教我吗?”
  “我也没什么方法,以前一直读书也没怎么和别人打交道,十五岁来下乡多亏村里人照顾。”
  “那你不是比我还小,你太厉害了。”
  “你放心吧,过一段时间村里人了解你了就会喜欢你的。”
  “我觉得和你聊天很投机耶,我还能来找你吗?咱们做朋友吧?”
  李沫心里暗暗吐槽:“我一点也不想和你交朋友。”
  但是脸上尴尬的笑着说:“我平时白天都不在家。”
  毛林一点都不觉得尴尬的说:“那要不我晚上来找你吧?”
  “额,如果你不忙的话尽量周日来行吗?”
  “好,谢谢你啊李沫,你人真好。”
  对此李沫只能尴尬的笑笑。“呵呵。”
  毛林目的达到以后就走了,接下来的几个女知青都是找李沫问建房子啊、和村里人打交道、放上小学老师这些话题。
  李沫和她们都是在尬聊,最后说了想找她以后尽量周日的白天来。
  送走最后一个人,李沫松了一口气,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
  鲁平房子建好后就在准备和张芳芳订婚的事,先订婚秋收后就结婚。
  鲁平订婚这天知青们都来帮忙了,李沫住在鲁平旁边也积极的帮他,大伙一起凑了一些票据。
  一早上鲁平和男知青们提着聘礼去女方家里,鲁平家里人没来但是给他寄了三百块钱和一些票据来给他结婚用。
  鲁平给了两百块做聘礼,另外还在镇上买了两身衣服和当地订婚要的六礼。这边是村里的支书夫妻当鲁平亲属。
  到女方家的时候,先由媒人介绍双方亲属认识,然后给男方亲属上甜茶。
  喝完茶之后女方就被请出来坐在堂屋里,王爱兰把准备好的钱和衣服交给张芳芳。
  午餐在女方这边吃,女方的大伯大舅陪着男方长辈喝酒可吃饭。饭后礼成就只等着结婚了。
  李沫这个月发了八块钱的工资,在这个时代第一次拿到工资有点激动,虽然不多。最后她决定把这八块钱寄回去给家里人,分享一下喜悦。
  李沫今年太忙都没怎么去山上,现在总算有了个自己的房子,她决定上山打点猎物。
  去年还找到了一颗人参,今年再去碰碰运气。
  找了一个周末,李沫一个人悄悄的上山了。先去了去年找到的那个小水塘那,有些小动物在喝水。李沫随手
  猎了一些猎物,然后就专心的去寻人参。
  山里好东西太多,还是得找本药材书看。找人参的途中李沫看到一群鹿,她抓到了两只。
  找了很久也没找到人参,李沫想这东西还是靠运气,说不好什么时候突然就遇上了。
  顺手打了着柴火李沫就下山了。快到山脚下的时候,她看到一对身体消瘦满头白发的老夫妻推着板车运草。
  老夫妻两个掌控不住板车,东倒西歪。李沫忍不住过去帮着推车,这是一对高级知识分子夫妻。
  他们本应该过着优渥的生活安享晚年,现在却因为时代变成了最底层受尽折磨的人。
  夫妻两也没做声,开始是不知道李沫要干什么,后来是不想搭话怕连累李沫。
  到了山下板车能稳住了,老婆婆叫住李沫道:“孩子,以后离我们远点,不要再帮我们了。”
  “没事,我会小心的。”
  和他们分开后李沫往家里赶,到家后李沫躲在仓房里杀鹿,以前连鸡都没杀过,现在来了一个小动物大动物都得自己杀。
  仓房特意做在最里头,外面不容易闻到味。李沫先把鹿血小心翼翼的收到一个瓶子里,这可是好东西。
  接着她把鹿开膛破肚取出内脏,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鹿剥皮。李沫想做一个鹿皮毯子,大半天时间都花在剥皮上了。
  成果还算不错,皮完整的剥下来了,只是上面带了很多肉,还得再处理的时候刮下来。
  去年的兔子皮她学着当地人的土法子硝了,有了一次经验这回的鹿皮完全可以自己硝。
  时候不早了,她割下来一小块鹿肉然后全收进空间,下次找时间再处理。


第31章 31
  吃过晚餐后李沫把仓房的窗户打开换气,然后开始硝鹿皮。
  现在温度挺高的,李沫用温水把皮子泡上,等明天才能进行后续的处理。
  转眼学校就放了秋收假,村里也开始秋收啦。李沫有点发愁吃饭问题,每天高强度的秋收,回来后就不想动弹。
  最后她决定把煤炉烧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