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亡国之君-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灰衣客将身边的酒坛往地上一砸,起身活动了活动筋骨,走到袁承海身边:“既然这位爷如此盛情相邀,我就却之不恭了。”他身材与袁承海相仿,体态修长,并不壮实,然而一身灰衣,满脸胡须,邋遢落魄,路人看了都是避之不及。袁承海见状,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头,面上却丁点不露颜色,笑道:“请。”
  这二人一矜贵,一落拓,就这么走进了号称往来皆贵人的得意楼,堪称奇观。更奇的是得意楼先前都容不了灰衣客在得意楼门前坐那么一下,这会儿灰衣客登堂入室,小二却屁也没放一个,满脸堆笑,殷勤问道:“不知顾爷想去哪儿?”
  袁承海道:“二楼达观亭,上一套碧云揽月,佐琼玉京。”
  小二连连应声,“是,顾爷。两位爷这边请。”
  灰衣客见他方才对着自己横眉怒目,这时温顺得不像话,不由长叹一声:“财可通神啊!”
  袁承海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黄白之物实乃世人梦寐以求,不是么?”
  两人上了楼,所谓达观亭,也就是得意楼中的一个雅间,格局典雅,壁上有一幅顾源的题字,字体飘逸俊雅,写的正是“达观”二字。房内燃着熏香,香气极清极淡,然而余韵悠长,有意思的是,房内香炉做工别致,恰巧做成了亭子的形状,悬于梁上,小巧精致。
  “此为君子香。”袁承海道。
  灰衣客赞叹:“不愧是得意楼,这间屋子着实是别致。”他又摇头,“可惜这么高雅,不适合我这等粗人。”
  俩人在桌前坐定,袁承海笑道:“先生说笑了,先生是雅人,当然得来这达观亭。”
  灰衣客凉凉道:“这话说得岔了,我是俗人,你是贵人,都和这风雅二字沾不上边。”
  “哦?”袁承海并不接话,啜一口茶,淡淡问:“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说话间,有人上酒,这席间上的确实是上好的琼玉京,酒香四溢,即刻冲淡了房内熏香。灰衣客深深嗅了嗅酒香,满意地呼出一口气,答道:“我是俗人,自然也没什么好名儿。江湖上有人送了个诨号,叫逆命。我姓莫,你可以叫我莫逆。”
  袁承海失笑,“既要逆天改命,又要莫逆天命,当真有趣。”他一举酒杯,“那莫逆先生,我敬你一杯。先生名号当真响亮,算仙逆命,号称铁口直断,有通天命,逆生死之能,我着实向往久矣。听闻先生十年前便已绝迹江湖,今日有幸得见奇人,值得痛饮三杯。”
  “诶,且慢。”不料莫逆一抬手,道:“我虽落魄,但也不白占便宜。我给你卜一卦,抵了今日的酒钱,如何?”
  袁承海道:“求之不得。”
  莫逆道:“敢问爷你是要姓顾,还是姓袁?”
  这话来得没头没尾,袁承海微微蹙眉,“我既姓顾,又姓袁,有何不可?”他微微一顿,“姓顾如何,姓袁又如何?”
  莫逆摇头,“爷你大富大贵,然而若是姓顾,便是大富,财神爷一流的人物。若是姓袁,便是大贵,可财权虽好,却只能选一样,不可兼得,否则……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爷你是聪明人,当然明白我在说什么。”
  “有意思。”袁承海闭目,面上闪过稍微的阴郁,半晌,展目道:“我若姓袁,又是如何?”
  莫逆笑了一笑:“请爷写张字。”
  “什么字?”
  莫逆淡淡道:“任何字。”
  少顷,店家奉上笔墨,袁承海将宣纸在桌上铺平,沉吟半晌,写下一个字。
  一个“商”字。
  字体工整,笔锋沉稳,唯独商字最上那一点稍微不稳,锋芒毕露。
  莫逆端详这张纸许久,摇头道:“麻烦,实在是麻烦。”
  “怎么?”袁承海挑眉。
  “这个商字是大麻烦。”莫逆一指宣纸,“商字有口,进的是财,口上有门,锁的是财,然而门上有立,这个立嘛……”他一指商字最上那个浓重的墨点,一字一句道:“威势太重,取财,压势,索命。”
  他看一眼袁承海,声音淡淡的,既无惋惜,也无兴奋:“大人年华正盛,竟是英年早逝之相,当真有趣。”
  袁承海一直认真听着,听到最后这一句,微微点头,竟然气定神闲:“可是必亡之相?”
  “或许,然而未必。”莫逆长饮一口酒:“我号逆命,天命可逆。”他顿了顿,“只要,代价够大,运气够好。”
  
  ☆、腊月霜寒
  怎样的代价才是代价?怎样的运气才是足够?
  什么样的劫才是死劫?
  袁承海什么也没说,面上带笑,温温和和将莫逆请进了袁府,愿聘其为门客,后者推推拖拖吞吞吐吐,等袁承海十分解人意地许诺绝不亏待云云,这才欣然同意,十足一副江湖骗子的派头,换个脾气不好的,听他口口声声咒自己死,不把他揍一顿就算是不错的了。然而袁承海淡定自若,兼之财大气粗,倒是对此浑不在意,态度极好。
  袁府不算富丽堂皇,然而装潢极雅,有时财至极处,才撑得起这等高雅。莫逆是识货的,眼睛尖,一路看得啧啧称奇,不由长叹:“久闻顾惜生大名,爷当真不是一般人。”
  袁承海淡淡一笑:“依我之见,先生也非一般人,不是么?”
  莫逆悠闲一笑,“比起袁爷可就差得远了。”
  顾惜生是什么人?
  少数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明白这个名字的重量。
  前朝首富……如今是当朝首富了,生意做得奇大,涉及各行各业,名下米铺、商铺、酒楼遍布全国,可谓是第一等的富贵,说是财神爷也不为过。当年柳从之起兵,为何独独青睐当时官拜礼部,行事中规中矩,一点不引人注意的袁承海?只因没有袁承海,他后来就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粮在江南赈灾,更不可能由此借着天灾在江南站稳脚跟。金银财宝可通神,柳从之能有今日,袁承海功不可没。
  莫逆想着,悠悠一叹。可最有趣的的莫过于一点,袁承海就是顾惜生,顾惜生就是袁承海。
  顾惜生是富商巨贾。袁承海却出身书香门第,父祖皆大儒,袁氏一门向来属朝中清流一脉,声誉极佳。如此,袁承海这个人就显得极为有趣,也极为矛盾。
  出身名门,不富,然而贵,本该是个铁骨铮铮的忠臣,更该成个满身酸气只知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子承父业,到时也能成一段佳话。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这等清流子弟,最终竟然自甘下贱,假托身份行商,哪怕成了富商巨贾呢,富商巨贾那也是商人,唯利是图,卑下不堪,有财无权的商人,自然是为正统的读书人所不齿的。
  更有趣的是,前朝有律令,但凡商人不得入仕。
  莫逆微笑,当然,如今一切似乎都已明朗,然而这位爷的面相却似乎不是这么说的,这件事越来越有趣了。
  袁承海仍有公务要忙,不久就离开了,袁府管家客客气气请莫逆下去洗个澡,换身衣服,莫逆自然求之不得。这一去,却是把袁家服侍的丫鬟吓得不轻,此人进去前落魄如街边要饭的,让人都不想多看他一眼,不料这一出浴,好么,容光焕发,俊俏斯文,别提多精神了。小丫头看得微微失神,莫逆似有所觉,转过头来,洒然一笑:“怎么,看我干什么?”
  丫鬟来不及答话,稍稍睁大了眼。适才莫逆是侧着身子的,这下整张脸正过来,她才发现这人左颊上一道长长的伤疤,从眉心一路蜿蜒到嘴角,近乎可怖的线条将一张本来俊朗的脸劈作了两半,隐隐带出一股戾气,丫鬟一瞥之下,竟是下意识后退了一步,一时骇然。
  莫逆莞尔,摸一摸脸上伤疤,“我有那么吓人么?”
  丫鬟慌忙垂头:“抱歉,我失礼了。”
  莫逆笑笑不答,神态悠闲得很,显然没把这往心里放,小丫鬟忍不住看他一眼,只觉适才几乎迎面而来的凶戾之气淡了下去,这人笑得恣意,神情洒脱,眉宇间自有一股风流,这个来历不明的奇怪男人,是个很潇洒的人……和自家主子,恰好相反。
  丫鬟不知道的是,潇洒的莫逆先生微笑着摸着下巴,心里转的念头是:早知道把伤疤再弄吓人一点,那样大约更好玩。
  而另一边,那位一点不潇洒的袁家主子,袁承海袁大人,正在书房眉头紧蹙看一本账本——丫鬟看得不错,袁大人生来劳碌命,和潇洒二字不太沾边,通天的富贵又或通天的权势,都不是什么好得的东西,哪怕得了,也不一定是幸事。
  袁承海右手边有一摞账本,他一本一本看完,脸色越来越差,最终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
  这账看得颇为憋闷。
  他生意做得大不假,然而再大的生意也没有只出不进的道理,他随柳从之起事,是拿自己身家性命赌了一把,这几年为此可以说是不惜代价,自掏腰包为柳军不知填上了多少缺口,如今诸事抵定,按理说也应松口气了……可他能等到松口气的那一天么?
  战后民生凋敝,朝中形势暧昧……
  袁承海摇摇头,忽地想起一个笑话,人要是松了气,那不就死了?
  一个念头转过,他呼出一口气,正襟端坐,开始提笔寄书一封奏章。
  他写字的姿势非常正,一举一动一笔一划都有讲究,此为袁氏教养,非数年之功不能成,即使离经叛道如袁承海,有太多东西已刻进了骨子里,磨灭不去,如与生俱来。
  袁承海书法极佳,字字端正严谨,很快,一封奏折写完,天色已暗。他本欲将奏折直接放入袖中,然而顿了顿,忽地想起了什么,扬声唤外间书童,“袁谨,明天是什么日子?”
  书童不明所以,答道:“今儿是十七,明儿是十八,怎么了?”
  “十八……对了,十八……”袁承海摇摇头,将已经放入袖中的奏章拿出来,收在书房内,上了锁,“没什么,方才险些忘了一件事儿。”
  屋外天色昏暗,细雨绵绵,等袁承海走出,寒气森然涌动,走到中途,雨丝却逐渐成了飘雪,细雪如鹅毛,洒在袁承海的发间,身旁服侍的书童连忙要去找伞,被袁承海阻住了。
  “又是一年……”袁承海仰头看空中雪花,“这么点儿雪,用不着。”
  书童摇头:“可是爷身子不好,不能受冻啊!”
  书童是好心,一派焦急,袁承海淡淡看他一眼:“我说用不着就用不着。”只一眼,书童就噤若寒蝉收了声,袁承海缓缓往前走,他走路总是这样,不疾不徐,姿态端正。
  可巧的是,路边有人在等他,一身青衣,姿态潇洒。
  袁承海仔细看一眼这人,挑眉道:“莫逆?”
  莫逆赞道:“不愧是袁爷,好眼力。”
  袁承海看一眼他面上伤疤,“你这伤的可不是地方。”
  “非也非也。”莫逆抬眼一笑,“我这伤的恰好是地方,再偏一寸,如今我就是个歪嘴瞎子了。”他将目光定在袁承海眉眼之间,袁承海修眉凤目,论容貌,是阴柔的俊美,若说瑕疵嘛……左眉中间一道白痕。
  此为断眉之相,姻缘薄,亲缘浅,最是无情,也最是波折。
 
  ☆、魂归故里
  腊月十八。
  薛寅难得起了个大早,但也懒得动,趴在窗边看雪。
  昨夜下了一宿的雪,如今放眼望去白茫茫一片,好不漂亮。奈何薛寅虽生在北国,对雪这种东西实在是丁点好感也无,所以也就怀里抱着暖炉看着外面白雪皑皑,一点没有出门去的意思。
  他没有出去的意思,不代表别人没有,这一下雪,方亭就没法爬树了,但下雪天有下雪天的玩法,小家伙缠了薛寅半天想拉他出去打雪仗,薛寅一动不动仿佛黏在了椅子上,最后方亭只好拉路平出去。俩人玩得倒是欢快——准确来说方亭一人玩得挺欢快,小家伙身手灵敏跑得快,直把路平砸了个满身满头雪,简直呜呼哀哉。薛寅看戏倒是看得欢快而惬意,一面看一面往嘴里扔咸炒豆,唇角带一丝笑,如今虽是隆冬腊月,但这么一闹腾,到底有那么一点喜庆的过年气象。
  一念至此,忽然想到随军出征,之后再无音信的薛明华,心头微微一沉,面上笑意也收敛了,良久,闭目一叹。
  过了一会儿,玩了个痛快的路平与方亭进屋,却惊讶地发现薛寅换了一身衣服,路平当即讶道:“爷,你要出去?”
  薛寅点头:“出去走走。”
  “现在下着雪呢。”路平狐疑,这位爷下雪了不该恨不得不挪一步么?却见薛寅看一眼屋外白雪,也是叹气:“得,就当我没事找事吧。”
  这边路平纳闷,那边大雪天还要陪小王爷出门的两个侍卫更纳闷,不止纳闷,还郁闷。
  雪天路湿滑,鞋子一不小心就得进水,路别提多难走了,这么个日子,这位爷不好生生待在宫里吃香的喝辣的,何必出来找事?
  薛寅不知道怎么想的,明明看着大雪满脸不耐,结果还是出了门,先是在城中酒楼买了几样小菜,两壶烧酒,而后雇了辆车,载着几人往城郊走。两名侍卫都觉古怪,薛寅是不可能出宣京城的,但去城郊……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城郊有什么?两人对一对眼神,将疑惑埋在心底,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得把人看住了,不能出岔子。
  雪地路滑,车也行得极慢,这么一步三摇地走,用了约莫一个一个时辰,到了地头。
  这是宣京西郊的一座小山,名唤暮山,暮字同墓,是为……一座墓山。
  此山荒凉,植被不多,亦无百姓聚居于此,因为风水不错,不知何时起就成了坟冢聚集之地——倒也并非乱葬岗一类,能出得起钱被埋在这里的,少说也非升斗小民,不过大富大贵亦是不能,只因但凡讲究的富贵人家必有宗祠,没有随便找个地方葬了的道理。而且依当朝风俗,落叶须得归根,人死须得返乡,故而京中大户人家逢家人逝世,或会将其遗体送回故里安葬。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比如老宁王身为皇室子孙,亲王之身,最后却连回京安葬也不得,尸骨埋于北化,所幸得以夫妻合葬,一世姻缘,也算圆满,其余种种,或可不必介怀。
  人死不过一抔黄土,孤坟荒冢,想来未免寂寥,得心爱之人相伴,死而同穴,已是福气。
  至山腰,车就不能再上了,薛寅提着酒菜,徒步上山,雪已停了,然而冷风仍凛冽,薛寅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中行走,眯着眼看逐渐展露在眼前的一个个坟冢。
  自山腰而上,随处可见坟冢,有些立了碑,有些碑歪歪倒倒已是垮了,还有一些就是个土堆,被漫天白雪一盖,几乎看不出是什么,更有年代久远的坟已是塌了,暮山阴阴沉沉,少有人声,又是遍地坟冢,怎么一路走来,着实有点荒凉凄恻的味道。一名侍卫忍不住了:“王爷您这是来干什么的?给谁上坟?”
  侍卫还算厚道,虽然雪天出门走得一身湿冷,说话也挺客气,没在“王爷”二字面前加一个大大的降字。
  薛寅呼出一口白气,“来看前人……”他这一句说得语焉不详,说话间,几人往上又攀一层,越往上坟冢越少,修得也越精致,薛寅转了半天,终于在一处偏僻的角落,找到了一片排列修葺完好的墓碑。这一片墓和山上一堆参差不齐的墓碑一比,显得十分整齐,显然是同时又或同一人修的。薛寅剥开其中一块碑上的雪,看一看墓碑上的刻字,微微一叹。
  这块石碑是这一群墓碑中最大的一块,颜色黑沉,其上无名、无姓、无任何叙述,独独刻有一行诗,笔法锋锐,铁划银钩,气势十足。
  “将军百战死,梦魂归故里!”
  薛寅注视这气势十足的一行字,微微闭眼。
  他身后的两名侍卫都是识字的,一人脱口道:“好字!好气势!”
  薛寅扫干净碑上的雪,低声道:“此为将军冢。”
  “将军冢?”一名侍卫疑惑,“哪位将军?”
  薛寅不答,而是慢条斯理拿出自己手上提的酒菜,一面道:“此处……”他一指这周围整齐排列的坟陵,“此为……”
  “此为英雄埋骨之所。”远远的,一人扬声接了一句,声音沉如金铁,神情泰然。
  两名侍卫蓦然回头,接着不假思索地下跪,齐声道:“陛下!”
  柳从之一身黑袍,孤身一人缓步走来,低笑道:“今天可着实是巧了,我本当无人知我来此,却是想岔了。”
  一句话暗藏机锋,薛寅却抬了抬眉,状似讶然:“陛下也来此?”
  柳从之含笑道:“不知降王来此所为何事?”
  薛寅垂头,蹲在那黑色石碑前,缓缓执起一壶酒,手一抬,将酒水泼洒在碑前:“来敬英雄。”
  他神情难得肃穆,柳从之嗅着空中酒香,面上现出些许惋惜之色,“江将军一生守家卫国,可称盖世英豪,本不应落得如此下场。”他说着沉声一叹,眼中透出些许讽刺:“青冢荒墓无名碑……”
  薛寅并不惊讶,将手中空了的酒壶放下,起身问道:“陛下也识得江将军墓?”
  除了大将军江贺,谁人又能当得柳从之一声“江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