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雪亮军刀-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回到团部,就看到了唐路,两个人有大半个月不见了,见了面都挺高兴。
  陈锋洗了脸,张罗炊事班整点菜,晚上好好喝点,说说话,把参谋长王卫华也给叫来了。
  丁三跟着后面端菜,跑前跑后的,陈锋就招呼他一起过来吃。
  桌子上有司南送来的自己家做的咸鹅,丁三被碗烫的不行,放下来就说,晚上能吃鸡了。
  “啥眼神,这个颜色深,咸鸡颜色浅。”唐路喜欢吃这些东西,一眼就认出来了,大伙一吃,还真是的,陈锋就开玩笑说唐路是灶王爷下凡那天生的。
  最近一直在下雨,炊事班还特地做了辣萝卜,吃的大伙满头汗,丁三说太咸,被炊事班的老宋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人家说吃完饭骂厨子,你小子,正吃着呢,就开始骂啦。”
  丁三被老宋说的臊的慌,讪着脸也不再说话。
  几个人东扯西扯的唠嗑,说了团里,有说了别的闲篇,三句对两句的就扯到司南身上。唐路和王卫华都是陈锋的老部下,配合好了的一样,打着边鼓劝陈锋赶紧成亲。
  其实陈锋对司南也很倾心,这段时间两个人感情就象春天的油菜地一样,长的一天比一天茂盛,就等着花开结籽了。
  但这打着仗呢,陈锋想等等再说,万一那天子弹不长眼睛,把自己一枪打死简单了,就怕落个残废,耽误了人家姑娘。
  是啊,那个年代无数热血男儿就是这样义无返顾地踏上征途,当他们倒下的时候,或许除了自己的母亲和姊妹,没有和任何女人亲近过。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正是这句几乎回荡在几千年时空中的一句话,却凝结了太多太多普通家庭的辛酸。当我们今天在酒吧里玩味于都市午夜一夜柔情的灯红酒绿中,是否会想起那些年轻并永远年轻的英灵。
  桌子上丁三的心里最不是个滋味,这次过去,那座城市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他站在瓦砾堆里,岂知道自己终将和心爱的女人擦肩而过。
  酒桌上陈锋也一直沉默着,他又何尝不想和司南成亲呢,只不过,这个仗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最后还是唐路比较识得人情世故,劝陈锋,可以先订婚,等打完了仗,再成亲也不晚。
  陈锋也被唐路慢慢给说动了,几个人就开始商议订婚的事情,说干就干,军人作风就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唐路就托县城里政府里的一个副县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那个副县长以前也组织过几次劳军,和团里的人关系还不错,当下就满口答应。
  事情居然进展的非常顺利,司南的父母都见过陈锋,心底里对这个精干、沉稳的汉子有好感,再加上陈锋去他们家总是彬彬有礼,老人们都是正派人,也希望司南能找个好人嫁出去。
  再加上司南的弟弟随着学校撤到云南那边,在那边也当了国军,所以二老对国军的印象也特别好,觉得非常亲。
  虽然是订婚,但还是张罗了一下,陈锋事前通报了师里面,一些师里的老人都乐的合不拢嘴,师里有名的拼命三郎终于找到个肯嫁给他的了。
  订婚仪式的当天,师里来了好多人,潘云飞、闻天海和师部里的人,满满地挤了三大桌子,陈锋把积蓄全拿了出来,办了十桌酒席,男方、女方的都来捧场。
  大伙好多是第一次见到陈锋的未婚妻,汽灯下面,司南脸上绯红着,和陈锋站在一起给大家敬酒,看到的人心里都在赞,真是对郎才女貌啊。
  酒席一直闹腾到了晚上十点来钟才结束,陈锋又陪着二老说了说话,二老见着一身戎装,精神抖擞的女婿心里一个劲高兴。
  陈锋话里就流露出想让二老搬到后方的意思,主要是县城离前线太近了,横竖只有不到二十里地。
  二老觉得一来在邻近的镇子上有买卖要做,二来呢,几次鬼子打过来都没打到县城里,一旦县城真要失守了,再走也不迟。等到端午之后,等米生意做完了,要不就把铺子关了,搬到重庆或成都去也成。
  这两天把订婚的事情忙利落了,陈锋整个精神面貌都为之一变,天天在团里乐呵呵的,忙前忙后也不嫌累。毕竟人生的一个大事算是办了一半,等仗打完了,就回来成亲。有时候闭了眼就出现司南的样子,多俊俏的人儿,以后生上一窝小崽子,不,生上一个班。
  司南听了,笑着陈锋,说那好,我当班长,你当班副。
  陈锋也调皮地开玩笑,你当啥班长啊,你当炊事员,负责喂他们就行,陈锋做了个喂奶的动作。
  司南半天才回过神,秀眼一瞪,说你个陈锋,又想招我生气啊。别看陈锋上了战场是条猛虎,一物降一物,他还就唯独怕司南。
  团里尽管一直没任务,但训练一天也没断过,秣马厉兵,军刀磨亮了,就等着出鞘的那一天。
  这几个月,据说南边成立了远征军,好象要到国外打仗。陈锋隐约地觉得,最近这几个月日军没什么太大动静可能其中有问题,他把疑虑接连往师里说了好几次,也最终没什么准信。
  一到不怎么打仗的日子,陈锋就开始操心军纪,兄弟们整天精神紧绷着,难免出点什么娄子。其他的团里不时发生逃亡事件,陈锋倒是不操心这个,团里最近半年逃亡少了很多。记得以前师里逃亡最严重的时候,师里面开会,几个团长一碰头,张嘴就是,你们团最近跑了多少。那会儿,都不说跑了几个,都说跑了几个班。一个星期跑了三、五个班是正常,反倒是陈锋团里,逃亡的越来越少,最后干脆还有别的团跑到他们防区让他们扣下的。
  陈锋比较操心的是赌博,他自己不玩,但各个营的弟兄好赌的很多。说的也是,整天就是呆在工事、战壕里面,要不就没完没了的操练,都是年轻人,闲下来没事干,不就玩两把吗?再加上当兵打仗,不知道明天脑袋还是不是自个的了,钱还真不算个啥。
  一般这种事情,陈锋多数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是不想管,实在是管不了那么多,只要别耽误站岗放哨,他一般都比较宽容。
  手底下兄弟玩两把没事,但从排一级军官开始,凡是团里的军官,一律不许耍赌,一经发现,也不让你干别的。排长被抓着了,连长陪着,干嘛呢?到前沿冷枪打死个鬼子就算扯平,公平起见,一人一个,打死两个算交差。陈锋举着望远镜看,一天没打完,没关系,营长或者是团部找个人盯着,直到交差为算。
  这招其实很狠,因为双方都在拉锯,都被冷枪冷炮的打精了,哪有那么好打的,再说了,中间隔着一条河,总共加起来好几百米呢。有个排长枪法不济,接连在前沿趴了大半个月总算冷枪打死了一个,下了前沿,腿都好几天打不了弯,以后再也不敢赌了。
  要说陈锋带兵就有他的法子,军官不敢赌,下面的弟兄赌的时候军官眼馋,就会制止,所以尽管有偷偷摸摸推个牌九什么的,但一直都不耽误事。
  这阵子,司南也挺忙,报社事情杂,经常好几天都来不了一趟,她一来,团部的哨兵都慌着敬礼。司南其实年纪不大,但就跟个嫂子一样,对大伙嘘寒问暖,在团里兄弟们心里简直跟菩萨一样。
  没几天,南方的梅雨天是说来就来,这雨下的看上去象雾一样,站雨地里,用不上片刻工夫,浑身上下湿透了。陈锋生怕阵地上的弟兄得了病,各个营的经常去看,但打仗就是打仗,总得有人站岗值哨。陈锋就让前沿的兄弟尽量两个人一组,互相靠着背,这样不至于倒在水里。下了哨就赶紧地喝姜汤、辣椒水,老兵身上有伤的,阴雨天犯痛,他也惦记着,让拿酒多擦擦。
  梅雨天接连了一个月,雨刚停顿了没几天,远处又传来熟悉无比的炮声,接着就是飞机来来回回地扔炸弹,陈锋心里想着,小鬼子到底还是闲不住了,想急着投胎回老家。 
 
 
 
  
第三十二章 拉锯
 
  师里面对日军的炮击也是摸不着头脑,从炮声和爆炸强度上看,炮击的主力是日军的重炮,而且轰炸密度也比较密,整个上午日军出了不下五十个架次。国军后方机场的野马战斗机匆忙上阵,击落了两架护航的战斗机和一架轰炸机,自己也损失了四架。师里要通了团里,要陈锋组织手下的弟兄搜救跳伞的国军飞行员。
  天气逐渐开始闷热,警卫连里的一个排跟着连长万耀从两军拉锯的中间地带往日军那边摸,日军居高临下地从土岗子上往下打枪。万耀带着人也不敢停,穿过火力密集的封锁线就往林子里冲。
  到了林子里一看,那个飞行员被降落伞挂在树上呢,万耀仔细眯着眼睛打量,敢情是个大鼻子。几个身手好的就往树上爬,拿刀把降落伞割了,顺着绳子把人放下来。那个飞行员栗色的头发,灰色的眼珠子,见着万耀特激动,口齿不清地说着什么,手上一个劲比画。万耀也来不及整明白他在说什么,总之离不开感激的话吧。林子的外围,日军的搜索部队也抄过来了,乒乓的放枪。这鬼地方万耀哪敢逗留,那个大鼻子腿上被弹片豁了个口子,万耀安排三个兄弟,一个架着膀子,两个抬腿,抬着大鼻子往后撤。其他的兄弟边打边退,逐层设防,轮流放枪掩护着向后方撤。
  一路上大鼻子还从身上取出香烟和一块黑色被箔纸包着的东西给抬自己的兄弟,自己也咬了一块那黑色的物事,示意能吃。
  等撤到团部,清点伤亡,壮烈了四个兄弟,那个大鼻子看着那四个为了救他而捐躯的国军兄弟,眼睛里也全是泪。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大鼻子流下的眼泪是真诚的,这是异国男人为了一群英勇的中国军人挽救了他的生命而流下的,或许那个场景会令他终生难忘。
  这是两个如此尴尬的国家,彼此相互厮杀过,彼此支持过另一个国家的两派势力在南亚捉对打过。相互间有无数的军人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失去了生命,而现在,这两个国家拥有的致命武器足以毁灭地球。
  为什么偏偏要选择战争呢,为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畅饮一番,中华民族这个几千年不曾跪倒的民族其实是很好客的。你若带着微笑,我便有美酒,你若拿着屠刀,你看看,那个没有洗净泥土粗壮的大手,会拿起猎枪。
  此后万耀再也没见过那个大鼻子飞行员,或许他退役了,或许他牺牲在中国战场上,无论如何这个我们不知姓名的朋友值得尊重,他曾经为了护卫这边土地做出了牺牲。
  或许他一直服役,直到朝鲜战争爆发,他会不会驾驶着F80战斗机贴着中国军队脑门子上面来回地扫射呢?这些我们都无从知晓,但在那个年代,曾经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朋友来到这片土地,帮助我们抗战,他们的名字呢?今天有多少人还记得?
  请向当年在中国战区牺牲的盟军将士致敬一次,为了扑灭战争死神燃起的恶火,你们和中国军人一起奋不顾身。尽管多年以后我们再次兵戈相向,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彼此尊重,至少在枪口指向中国人之前,你们值得尊重。而这种尊重是军人间的那种尊重,男人的尊重。
  万耀回团部复命的时候,见着团部里面乱成了一锅粥,师里一个命令接着一个命令下达,往往前一个命令刚刚要去执行,又一个命令撤消了前一个命令。陈锋非常搓火,但他也没办法,现在敌情不明,而他派出的侦察人员也还没回来。真是搞不懂师里面负责情报的几个饭桶是干什么吃的,陈锋心里急的直骂。
  这种混乱一直持续到了中午,从军里转发下来的通报才草草说了一下上午的情况。日军为了将战线上的一个突出部拉直,集中了两个联队和大量坦克,猛攻师里在阵地侧翼的阵地,整个上午日军的飞机大部分都把炸弹扔到那儿。目前伤亡的情况还不清楚,但从进攻的规模上看,这次肯定不是火力袭扰。
  陈锋对着地图怎么也想不明白,日军为什么非得跟这个不起眼的侧翼阵地较劲,实际上即使他们夺下这个阵地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为那片阵地地势低矮,观瞄其他阵地很费劲,而别人打它很省劲,居高临下。
  阵地上面既没有河流,也没有道路、码头,只有一个镇子。看来不止是国军官僚,日军内部也有官僚,或许是觉得把这个阵地吃下去之后整个防区扩大了一块,显得比较好看。
  通过这一两年和日军的交手,陈锋觉得日军对城池的争夺很在意,而国军应该利用日军的这个心理误区,运动歼敌,而不是老抱着固有防线,在意于一城一地的争夺。只要能有效杀伤日军有生力量,倒是不妨打开思路将日军侧翼暴露出来打。
  但可惜陈锋不是战区司令官,甚至他连个师长都不是,他只是国军将领中最基层的位置,一个团长而已。
  接到战区敌情通报之后,陈锋立刻把自己的想法跟师里说了,但潘云飞答复说,防区是从前一个兄弟部队手里接过来的,要是丢了,上上下下的不好交代。
  心急火燎的也吃不下饭,老宋把馒头热了摆在桌子上,等冷了撤下去的时候,连碗筷都没动过。
  到了中午,出去摸敌情的兄弟回来了,带给陈锋一个惊人的消息,在日军师团的背后,可能还有一个集群不小于一个师团的日军在运动。这个消息让陈锋吃了一惊,难道真要从咱们师撕开个口子吗?
  他要通电台把侦察得到的情况递到了师里,这边命令三营将防区交出来,教导队和二营抽调人手暂时接了三营的防区。他打算必要的时候把三营这条猛虎给放出来,野战电话直接要到三营,武鸣一听就知道,三营这次要开荤了。
  目前对于国军最大优势就是日军进攻路线有点窄,受到地形限制,他们被迫采用逐次添油的打法,这个可能是整个上午唯一的一点好消息。但陈锋对于日军顽强的攻坚能力心有余悸,几次交手,日军对于坚固的防线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多次得手。
  战斗打到了下午,看来日军在侧翼上的攻势并没有完全奏效,为了避免逐次添油,它只能放弃迂回包抄的老打法,还是回头把进攻的矛头指向陈锋这个团,也就是全师防区的正面。
  就布防上说,团里的正面是条河,这个是个自然屏障,尽管河不宽,水不深,但至少能限制日军机械化的展开。
  利用这个自然屏障,陈锋的打法有点险,他打算日军在正面发起进攻之后,将团里正面阵地的二营主动后撤。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避免日军重炮造成的不必要伤亡,另一个目的就更重要了,那就是吸引日军部分部队强行涉渡。
  这个计划的关键是二营主动后撤之后不能被日军冲垮了,陈锋让唐路带着督战队亲自督战,又把二营长钟吉日叫来,把计划的各个要点反复交代清楚,在地图上把要注意的火力死角都给说透了。然后让钟吉日提要求,结果团里直属的警卫连被他要去做了预备队。把要点问透了之后,陈锋拍了拍他的肩膀,此时没有语言,钟吉日心里明白,如果阵地被日军冲垮,自个干脆也别回团里见陈锋了,直接在阵地上殉职了干脆。
  团里的山炮都配属给了三营,这只好久没开荤的猛虎终于要下山了,本来陈锋想亲自带三营打包抄的,但武鸣死活不同意,说是看不起他,硬梗着脖子给犟回去了。
  到了下午,鬼子果然如预料的那样调整了主攻方向,变佯攻为主攻,轻重火力往二营阵地上压。而二营阵地正面只留了一个排,象征性的放了几枪,立刻主动后撤。
  鬼子组织了一个中队规模的火力试探,觉得好象找到了防区之间的缝隙,立刻又投入了一个多中队,总共组织起两个中队开始武装涉渡。唐路在二营见打过来的鬼子不多,就请示说三营别上了,自己带着二营乘着鬼子立足不稳,先反冲锋再说。
  陈锋透过望远镜,河对岸炮声不断,不知道后续的鬼子还有多少,为防有失,他让唐路暂时不动,等鬼子一个批次涉渡了一大半的时候,让三营上去收拾他们。
  这边观瞄就跑过来问,陈章在观察哨上发现远处又一个批次的鬼子打算过河增援,陈锋知道时机基本上成熟了。当下要通了三营,命令不惜代价,要把正在涉渡的鬼子全部一锅烩。
  团里的山炮开始对河滩上的鬼子进行进攻前的火力准备,这时鬼子才知道刚才轻易得手是想把他们引到火力口袋里面。对岸鬼子的后续增援部队也拼命地往这边冲,三营集中了两个营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迅速在河滩上鬼子的临时工事上打开缺口。二营也由唐路带着开始反冲锋,两个营的绝对优势兵力碾压向了河滩上的鬼子,两个中队的鬼子除了冒着封锁炮火跑回对岸的,其他的还没来得及组织起非常有力的抵抗,被消灭在河滩上。
  但令陈锋印象很深的时,三营汇报说,打到最后,担任撤退掩护的鬼子,被阻击在河滩上,但仍然困兽犹斗,战到最后几个,宁死不降,互相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
  鬼子首轮进攻失利,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