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洋1917-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座的诸位除了马欣同志之外,其余人的家属也一起抵达,今天下午你们就能和各自的家属团聚!我先出去一下,等我回来的时候,就是你们作出选择的时刻!”王庚最后一句话让在座所有的苏俄将领都喜出望外,却似乎把马欣推进了深渊!

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各有志

1918年7月21日9:30萨马拉联军司令部小会议室“米哈伊。米哈伊诺维奇,我觉得这个中国王的话靠谱,气魄比伏尔加联邦自治政府那个总理大多了,听他刚才说的,如果能实现的话,那么这支队伍是不可战胜的,这个联邦必然能茁壮成长壮大起来,您听听,咱们的家属们都已经被接来了,您还坚持要回莫斯科去么?”
说话的是埃赫,联军总司令一离开小会议室,整个会议室就像炸开了锅一样喧闹了起来,几乎所有的苏俄将领的眼神都熠熠生辉起来,这个伏尔加联邦政府办事牢靠啊,为了打消大家的后顾之忧,这会儿连众人的家属都从契卡手里弄回来了,不跟着伏尔加联邦和联军总司令干,还能跟谁干?
因此埃赫等王庚一离开,第一个跳到了马欣的跟前冲着他嚷嚷,之前佩佩利亚耶夫来战俘营拉拢这些被俘的苏俄红军集团军一级的将领时,只有马欣一个人坚持自愿被遣返回莫斯科去,绝不答应留下来为伏尔加联邦效力,让众人心里颇不是滋味。
刚才这会儿,联军总司令把那个伏尔加联邦的未来描画的跟世外桃源花园人间天堂似的,这让这些苏俄高级将领打定主意留下来的同时,也为马欣被孤立而感到大为惋惜。
马欣这时候也是骑虎难下五味杂陈,低下头揪着自己的头发不知道说什么好,看眼前的情形,埃赫斯拉文甚至叶戈罗夫不但会选择留在伏尔加联邦,而且很可能就投身联军继续带兵,而伏尔加联邦居然有那么大能量和影响力,这才几天功夫,居然把大家的家属都从苏俄那边弄回来了。
难道,莫斯科和布尔什维克真的不行了?被这个协约国联军和伏尔加联邦玩弄于股掌之间毫无还手之力?马欣的心中又羞又愤,在周围其他兴高采烈的苏俄将领中间第一次感到如此的孤立无援和前途茫然起来。
前苏俄红军东方面军第二集团军司令员米哈伊。米哈伊诺维奇。马欣,1886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附近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这厮和苏俄中央委员会第三号人物雅可夫·米哈伊洛维奇·斯维尔德洛夫的交情,最远要追溯到1901年在堪那文诺和奇斯托波药店的学徒生涯。
那时候斯维尔德洛夫16岁,马欣15岁,虽然俩人当药店学徒时只在一起呆了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少年时代的友谊,1905年时马欣已经是一位勇敢的布尔什维克党员,当然,1905年到1917年期间,马欣只要在家乡辛比尔斯克到下诺夫哥罗德一带从事工人运动,而斯维尔德洛夫则主要活动在乌拉尔地区。
马欣被沙皇流放的次数要远远少于斯维尔德洛夫,斯维尔德洛夫14年的革命生涯中有12年在流放和坐牢,马欣却是个福将,中间除了曾经先后被流放过2年和3年之外,其他时候活跃在各条地下战线上,主要是为地下印刷厂工作和做交通员。
十月革命后马欣和斯维尔德洛夫曾短暂重逢于彼得格勒,当然这时候斯维尔德洛夫早就是苏俄中央委员,而马欣却还只是一个辛比尔斯克的党务工作者,后来这厮跟着斯维尔德洛夫一起到了莫斯科,在契卡中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
之后马欣奉命回到家乡组织游击队,接着苏俄红军组建,马欣领导的辛比尔斯克游击队改编为第二集团军,由于斯维尔德洛夫负责苏俄中央组织工作,因此便一力提拔马欣做了第二集团军司令员,游击队扩编而来的第二集团军也是苏俄东方面军中最小的一个集团军,一共才2个步兵师的兵力。
依着马欣的资历,这厮本来可以选择去做第一集团军图哈切夫斯基的政委,但是这厮一开始野心颇大,心想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便谢绝了图哈切夫斯基的邀请,但是俩人在粉碎第一任东方面军司令员穆拉维约夫的叛乱中,倒也并肩作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此马欣的第二集团军常被配属第一集团军一起行动,一直风调雨顺没吃过什么大亏,直到乌法战役中全军覆没为止。
米哈伊。米哈伊诺维奇,马欣只所以坚持要被遣返回莫斯科,除了他因为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的资历也不算浅,因为信仰,这厮对主义和布尔什维克运动扔保有巨大的期望,更重要的是,马欣是乌里扬诺夫同志的同乡,娶妻子又是乌里扬诺夫同志的远亲,同时自己跟斯维尔德洛夫的关系又如此之好有足够的信任度。
因此马欣不担心回去后自己会受到惩罚和不公正待遇,甚至作为被俘将领中坚持到底绝不当叛徒的正面典型,自己还有可能被表彰和提拔,起码,东方面军现在损失了大量的高层将领,在重建过程中,没准自己能更进一步!
当然,那个联军总司令中国王刚才的一番话,却听的马欣不寒而栗,敌人是如此的强大而有心计,伏尔加联邦的工农兵各项政策如果能顺利实现的话,那将成为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党最大的敌人,也是最危险的敌人,而且,伏尔加联邦准备采取的这些保障农民和工人阶级利益,优待军队的政策,每一项都有针对性的打在苏俄的软肋上。
马欣就是在被包围下令停止抵抗时,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绝望,在联军总司令说的那一番话面前,这位31岁的布尔什维克将领第一次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展望,难道,自己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应该和斯拉文、叶戈罗夫他们一样,留下来为伏尔加联邦效力?
不!绝对不行!协约国联军本质上就是个侵略者,伏尔加联邦不过是个敌人统治和奴役我们的工具而已,现在吹的天花乱坠有什么用,到时候没准一样都兑现不了,自己绝不能当苏维埃和布尔什维克的叛徒!
“埃赫!人各有志,你们愿意留下那就留下,好自为之,日后如果在战场上相见,我马欣绝不会手下留情!”马欣突然跳了起来,涨红着冲着凑到自己跟前一脸惋惜模样的埃赫大喊了起来!
埃赫被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忍不住也嚷了起来,“米哈伊。米哈伊诺维奇,你吼那么大声干什么,你说到对,人各有志,我们选择效忠伏尔加联邦,那也是为俄国人民效力,又不是投了高尔察克的白卫军,我们跟白卫军依然势不两立,可你也听见了,那个联军中国总司令说的一切如果实现的话,我看我们曾经为之奋斗的那个主义也未必比得上!”
“埃赫说的对,我们当初放下武器,就意味在在苏俄那边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叛徒,这会儿要回去也发挥不了作用,整天还担惊受怕,埃赫和我的家属的遭遇就是榜样,你们要是抱有侥幸心理回去,契卡没准随时就能秋后算账,到时候找谁喊冤去?
咱们们可没有跟斯维尔德洛夫子啊一口锅里吃饭过,家属也不是乌里扬诺夫同志的亲戚,所以既然人各有志,那就一拍两散!我和埃赫选择留下为伏尔加联邦和联军效力,就是从营长重新干起来都行!”
这回说话的勒热夫斯基,这厮一直对马欣靠裙带关系傍着苏俄中央的大佬一路提拔看不惯,这时候见马欣还执迷不悟的嚷嚷,便在一旁冷嘲热讽了一番,顺带先表了态。
“多说无益,联军总司令刚才出门前不是说了么,来去自由,要是改了主意要重新回苏俄那边,遣返时可以把家属一起再带回去,你们谁要回去的就回去好了!
反正这个联军总司令的做派和气度,我很欣赏,人家那才是能干大事的人,我斯拉文留下来可不是冲着那个佩佩利亚耶夫,我要跟着那个联军中国王干下去!”
原东方面军第五集团军司令员斯拉文慢吞吞的表了态,态度却异常犀利和坚定,这厮心里叹了一口气,本来作为沙俄将领出身的军事专家,就一直被压制和猜疑,连瓦采季斯都得不到莫斯科的信任,何况被俘了的自己。
留下来,看看这个世界在那个联军的捣鼓下到底能变成什么样,如果伏尔加联邦的农民和工人真能过上那样的好日子,那这个政权是不可战胜的!斯拉文暗自拿定了主意。
马欣闻言鼻子里哼了一声,目光扫视了一下几个集团军政委一眼,布柳姆贝格、赫维辛、加依、哈尔琴科等人虽然没再说什么,不过显然,作为放下武器的集团军政治委员,理论上这罪孽比军事指挥员还高,政委没有战死居然都投降了,那回去绝对落不着好。
这些政委当初在命令队伍放下武器的时候既然没有选择自裁,那么,留下来几乎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即使是马欣的副手哈尔琴科也不例外,望着马欣期待的眼神,哈尔琴科摸了摸鼻子道,“米哈伊。米哈伊诺维奇,要说我们俩当初搭档配合的挺好,不过,乌法战役大家都尽力了,回去的话,咱们那边契卡实在是太可怕了,我决定和大家一起留在伏尔加联邦,就是当个工人,干一天活要是能养活六口人,我就给伏尔加联邦当工人去!”哈尔琴科望着马欣真诚的道。
“哈尔琴科说的好,我就是给联军当个小兵,我还能养活一家8口人呢,我要是战死了政府还抚养我的家人和孩子呢,我叶戈罗夫决定了,就留下来,不管是联军还是伏尔加联邦的军队,我就是当个大头兵又怎么样!
这会儿再回苏俄那边,那边连瓦采季斯和瑟京都未必混的下去,我看托洛茨基主席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谁要回去谁回去,将来要是战场上再见,老子的枪口绝不会抬高一寸的!”叶戈罗夫狠狠的一拍椅子扶手吼道。
埃赫和勒热夫斯基原本就表态愿意留下来效力伏尔加联邦的军队,其他八个将领不过是看着斯拉文和叶戈罗夫的眼色行事,跟佩佩利亚耶夫谈的时候也就是待价而沽自抬身价而已,但是今天见了联军总司令的口才和气质风度,这些苏俄将领是真心被折服了。
随着斯拉文和叶戈罗夫的先后再次表态,除了马欣之外的所有人都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至于联军和伏尔加联邦能给安排什么职务,那已经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

第五百五十章 军衔、兵役法和总司令

1918年7月21日14:00萨马拉联军司令部对苏俄政府来说,20万乌法战役中被俘的苏俄红军,只有三万多人自愿被遣返回苏俄境内,无疑是极为难堪的事件,好在苏俄政权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不着人待见的主。
因此,有一个集团军司令员马欣坚决要求回来,的确成为莫斯科捞着的稻草,马欣同志回去后果然成为布尔什维克宣传的英雄任务,所谓宁死不屈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正面典型,当然,能不能再让马欣带兵这事却搁了下来,莫斯科给马欣的指令是好好休息以备后用。
当然,这一切还都是后话,在1918年7月21日上午,在最后一次拒绝了联军总司令递出来的橄榄枝之后,马欣同志就被单独请回了战俘营,一直等到几天后,才和3万多自愿被遣返的苏俄战俘,被递解渡过伏尔加河。
之后在萨马拉对岸的塞兹兰,苏俄政府和伏尔加联邦举行的战俘遣返交接仪式上,马欣和3万苏俄红军战俘,同6万风尘仆仆的德国遣返回苏俄的沙俄战俘们做了交换,最好才回到苏俄的怀抱。
而此时此刻,1918年7月21日下午2点,中午刚和家属们团聚后抱头痛哭的十位前苏俄集团军一级的将领们,只来得及擦干眼泪在伏尔加联邦政府临时安排的住处,和各自的家人吃了一顿尚算丰富的午餐,就又被联军司令部派来的参谋请回了联军司令部。
联军司令部的所在地就是萨马拉市政府大楼,同时也是伏尔加联邦政府的所在地,作为被协约国联军和中国王一手扶持打造的伏尔加联邦政府,注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摆脱不了傀儡政府的尴尬。
随着被俘苏俄将领的投诚,整个伏尔加联邦俄籍部队的整编方案就此定了下来,这也是为什么当天下午这些将领又被请回了联军司令部的原因,联军总司令的作风向来是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由于伏尔加联邦目前是协约国联军主导下的战时管理体制,所以佩佩利亚耶夫的联邦政府更像联军的后勤保障部门。
来到联军司令部大会议室的斯拉文、叶戈罗夫等前苏俄将领还沉浸在和亲人团聚的喜悦和对联军的感激之中,能把自己的家人从苏俄境内正大光明的弄回来还毫发无损,这让这些前苏俄将领对联军的感激由心而发,当然,对各自在伏尔加联邦的前途,也隐隐充满了期待。
而随着伏尔加联邦自治政府的成立,这时的联邦政府当然还没有制定什么成文的宪法,和西西伯利亚自治政府一样,只照搬了一部《伏尔加联邦自治政府临时约法》,其中核心的内容,表明伏尔加联邦自治政府,代表联邦全体公民的利益,并由联邦众议员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提名总理候选人并组阁,总理人选和内阁名单经过参议院表决通过后即上任。
除了一本语焉不详的临时约法,伏尔加联邦最新颁布的《联邦土地管理办法》、《三七五减租条例》和《联邦非农人口八小时工作制度》则成为这个自治政府成立后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的最新也最有力的法令。
而关于联邦军队,最新的一部法令俨然是《联邦军队军衔制度》和《联邦兵役法》,在联邦兵役法中确定,当自治政府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管理体制并发布动员令后,所有年龄在18岁45岁的联邦公民都有为联邦服兵役的义务,并且自动进入预备役状态,需要第一时间到当地政府的武装部报道和登记,并随时接受国家的召唤入伍服役。
在非战时状态或未发布动员令的情况下,联邦军队采取志愿兵制度,所有适龄的健康公民都可以去当地政府的武装部申请入伍,根据军队招兵的名额和招兵条件,对满足要求的应征者择优入伍,入伍后必须至少服役五年后,方可自主选择转业或转为志愿兵,志愿兵服役到45岁时退出现役转如后备役,少校以上军官则服役年限可延长致60岁。
联邦兵役法中还规定了联邦武装力量的构成如下:联邦陆军、联邦海军、联邦空军、联邦警察部队、联邦内务部队、联邦预备役部队,此外联邦下属的州和自治共和国,则将有国民警卫队、警察部队。
伏尔加联邦军队的军官军衔确定如下,和王庚前世一样,基本是一职编两衔的制度,分为4等12级:帅官:元帅
将官:大将、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而士兵则分为列兵和上等兵两级,士官则是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级。
此外,军衔和职务的原则是一职可以编两级,具体如下:大军区/方面军职:大将、上将;
集团军/军职,中将、少将;
正师职:少将,大校;
正旅职;大校,上校;
正团职:上校、中校;
正营职:中校,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正排职:中尉、少尉;
所有副职的军衔比正职再低一级,而联邦军队的师一级,相当于中国参战军的混成旅,和日本陆军的旅团,集团军/军一级,则相当于中国的整编师和日本的师团,军区/方面军这一级,则相当于中国参战军的集团军和日本的方面军/军一级。
由于协约国本身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国家之间的军事同盟,因此王庚的协约国联军不可能单独设立一套所谓联军的军衔条例,除了中日两**队各自沿用自己国家军队的军衔制度之外,对这些名义上效忠于伏尔加联邦的俄籍军队,只能以伏尔加联邦政府的名义重新颁布以上军衔条例,从而达到军衔管理的目的。
当然,除了整军之外,这也是为了能在乌法战役胜利后对俄籍将领们论功行赏的便利,要不然,这近30万部队名义上说是属于伏尔加联邦的国防军,结果用的军衔和标志都还是高尔察克继承下来的那个全俄临时政府的,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伏尔加联邦的军队隶属于联邦武装力量总司令统一领导和管辖,当然,本来这个位置可能还会尴尬的悬空,因为协约国联军才是执掌这片土地上军事力量的唯一王者,好在王庚思前想后,最后通过伏尔加联邦接受并承认双重国籍的方式,让自己名正言顺的兼任了伏尔加联邦武装力量总司令一职。
事实上,随着中日同盟的建立,即使在中国和日本,距离两国政府正式确认各自的国民可以拥有多重国籍也不会太遥远,起码在中国,8月份议会选举结束后的宪法修改草案中,这件事也将毫无悬念被推动下去。
至于什么时候会有伏尔加联邦自己土生土长的总司令,显然这会儿没人去想这个问题,最乐观的估计,也得等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战争结束后。
瓦西里。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作为联邦政府总理,并没有给国防军授军衔的理由,在1918年7月21日下午2点的第一次伏尔加联邦高级将领授衔仪式上,负责授衔的是兼任了伏尔加联邦的武装力量总司令的中国王,协约国联军中但凡在伏尔加联邦政府和军队中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