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农家乐-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好久,摊位前也无人问津,江老二有些泄气了,采莲皱起眉头,苦思对策。
  
  她扭头看向那家山珍斋,见里面人客不断,生意兴隆,伙计们都忙得满头大汗,不由得暗暗叹了口气,知道问题的根子出在自己的地皮菜没有店面上面,大户人家对于吃甚是讲究,怎么可能去买地摊上的菜呢!
  
  想到这里,她咬了咬牙,对爹道:“看样子,咱们的菜,还是要兑给这家铺子,才能脱手。”
  
  江老二一怔:“兑给人家?那人家肯要吗?”
  
  采莲沉吟道:“得想个法子,让那家店铺的老板吃到我们的地皮菜才行!”
  
  “莲儿,人家老板跟咱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如何肯吃我们的东西,他还怕咱们下药呢!”
  
  采莲皱眉不语,眼睛却紧盯着店铺里忙忙碌碌的小伙计们,心里开始打起了算盘。
  
  摸了摸怀中,还有三四两碎银子,便打定了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赚钱的过程总会遇见点挫折,不过,如果一开始就遇挫,只怕亲们不愿意哈!这里的人们好像都已经习惯了看爽文,我都不敢虐女主啊!哈哈。




☆、第一桶金(二)

  采莲决心贿赂店铺的伙计,便对父亲道:“爹,你看着摊子,我去去就回!”
  
  江老二点了点头,采莲便来到那家名叫山珍斋的店里,只见店铺中的钩子上,全是山间野味,只是多数是新鲜的野物的肉,野菜之类的却极少,只有几种珍稀的菌类摆放在那里。
  
  见店铺角落里,一个十□岁相貌忠厚的伙计站在那里发呆,并不像其他伙计那般精神抖擞地同客人交易,采莲便挤了上去,来到他面前。
  
  那伙计见面前来了人,便无精打采地招呼道:“客官要什么,请随便看!”
  
  采莲放粗了嗓子笑道:“小哥,为什么别的伙计那般忙,你却这般清闲呢?”
  
  那伙计苦笑道:“别的伙计能说会道,能招徕生意,我嘴皮子笨,不会说话!”
  
  “那你们店里,哪个伙计最会做生意?”
  
  那伙计用手一指:“诺!就是他了,专做大户人家的生意,老板喜欢得不得了!”
  
  采莲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瞧去,只见柜台正在,一个二十多虽眉清目秀的后生正在割肉给一个客人,另外还有几个客人围着他要这要那。
  
  那后生时不时地对其他伙计道:“送二十斤新鲜鹿肉给夫子庙章老爷府上!送十斤平刨子肉给清仁巷何举人府上!”
  
  采莲心中遂有了底,于是便摸出一串钱给那个小伙计,低声道:“你跟我说那个伙计姓甚名谁,家住在什么地方,好不好?”
  
  那小伙计见了这串钱,心中欢喜,忙收了,笑眯眯地道:“告诉你又何妨,他叫赵平,家就住在附近的花枝巷,进了巷口第二户人家,就是他家!
  
  采莲便回到自己的摊位前,对父亲道:“爹,咱们先回家去,明日我再来想办法!”
  
  当日晚间,采莲怀里揣着一包地皮菜,独自出了门,一路打问着来到了花枝巷。
  
  到了赵平家门口,采莲轻轻扣了门,开门的却是一个老妇人,用疑惑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她一眼,问:“你是哪家的小哥儿,到我家做什么?”
  
  “大娘!敢问这里是赵平的家吗?”
  
  “正是,赵平是我儿子,你是他朋友吗?快快请进!”
  
  老妇人热情地把她迎了进去,又冲里屋叫道“平儿,有人来找你!”
  
  赵平应了一声,从里间出来,只见自己家厅堂上端坐着一个十六七岁,头戴方巾的俊俏少年,面孔却是陌生的,便笑道:“兄台是找我吗?”
  
  “正是,在下姓江,来得冒昧,还望赵兄莫怪!”
  
  赵平心知此不速之客必有缘由,便坐了下来,端起茶壶为采莲倒了一杯茶水,笑道“既然是冲我赵平两个字来的,兄台必定是有事情要说,请告诉赵某,究竟为了何事?”
  
  采莲点头赞道:“赵兄果然聪明剔透,既然如此,我也就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了!
  
  说着,便从怀中掏出那包地皮菜,放在桌上摊开:“赵兄可曾见过这个?”
  
  赵平眯缝起眼睛,仔细瞧了瞧那暗黑色的东西,又用手拿起一块端详半天,终于摇了摇头:“在下见识浅陋,生平实在没见过此物!”
  
  “此物来自山野,赵兄自幼生长在金陵城中,难怪没有见过它!”
  
  “江兄将这此乡野之物拿来给我瞧,到底什么缘故?”
  
  “赵兄,我今儿在你们山珍斋里逛了一圈,你们铺子里野物的肉是应有尽有,可山珍并非只有野物,还有野菜呢!”
  
  “哦?那江兄带来的这个,就是野菜?”赵平听了采莲的话,也来了兴趣,欠起身子问。
  
  采莲点了点头:“此菜名叫地皮菜,又名地踏菇,生长在山林草地里,味道鲜美无比!”
  
  赵平稍微思索了下,便笑道:“你说地皮菜,我不知道,可是地踏菇,我却是知道的,铺子里是有过不止一个客人来找寻过这种东西,而且都是极富贵人家的老爷们派人来找的!原来这就是地踏菇!”
  
  “所以说,赵兄,这是一门有利可图的生意,那些富贵人家的老爷们,鱼肉是不会稀罕的,偏这些东西,他们定是很喜爱!”
  
  听了采莲的话,赵平嘴角浮现一丝笑意:“江兄,你对那些人的习性,倒摸得很透!只是,你找我,究竟想叫我怎么样?”
  
  采莲微微一笑,从怀中摸出四两银子,推到赵平面前:“还请赵兄在老板面前美言几句,我那里还有几十斤地皮菜,若进了你们山珍斋,那些老爷们不就有了地踏菇吃了么!”
  
  赵平哈哈一笑,又将银子推了回去:“江兄!你先把这银子收回去!待我亲口尝一尝你的地皮菜,然后再做计较!”
  
  采莲见他丝毫不为所动,不由得暗暗失望,觉得这一趟算是白跑了,只得收了银子,起身告辞。
  
  赵平将她送到门外是,又问:“兄台是外地口音,不知你下榻在何处?”
  
  采莲说了自己所住的街道和客栈的名字,便转身离去。
  
  回到客栈,却不见父亲,便抓住一个店小二问:“伙计,看见我爹没?”
  
  那伙计道:“方才,码头上有人来大门口招苦力,说是十文钱一天,你家老爷子去应征了!”
  
  采莲心里一急,忙问:“是在哪个码头做苦力?”
  
  “不远!便在咱们巷子后面的窗月渡口!”
  
  采莲急忙转身,向巷子后面飞奔而去。
  
  到了渡口,只见一群粗壮汉子,正在码头上挑运货物,那货物是一个个庞大的榆木箱子,看样子里面装的东西挺沉,压得那些挑夫的扁担都弯了。
  
  采莲在人群中仔细搜索,终于看见父亲正咬牙挑着挑子走着,脸上尽是汗珠,
  
  “爹!你不要再挑了,咱们回客栈去!”采莲心中一酸,急忙上前扶住了父亲,便要卸下他的担子。
  
  “莲儿乖,莫要闹!十文钱一天呢!”江老二不肯卸下担子。
  
  采莲对那个工头模样的人道:“这钱我们不赚了,麻烦把这担子让给别人吧!”
  
  江老二见女儿如此坚持,只得放下了担子,叹息道:“孩子,这世道,咱们庄户人家要想过下去,就得出苦力,你就不要再异想天开了!”
  
  采莲咬住嘴唇,一言不发,拉了父亲的手就走。
  
  江老二还在为方才的十文钱惋惜,采莲便道:“爹!我以后每年都卖金银花露,至少也赚得十来两银子,加上田地里的进项,可以过得了,您这般大年纪,干嘛还干这么重的活!”
  
  “哎!莫要提你那些银子,咱们这一路上吃用花费,再加上地皮菜赔的钱,只怕爹还要从家里拿钱出来呢!”
  
  采莲沉默了,心里颇是难受。
  
  见女儿神情,江老二又温言道:“好闺女,爹爹不是责怪你,你有这个心,想赚钱给我和你娘养老,这是好事,爹欢喜还来不及呢!要不,咱们今日便回家吧!”
  
  “今日回家?”采莲有些犹豫了,那赵平毕竟没有把话说绝,不知道还有没有回旋的余地,来都来了,如何能够轻易回去!”
  
  想至此,采莲便道:“爹,再等两日看看吧!”
  
  第二日,整整一天,采莲都守在店堂里等待赵平的消息,谁知盼了一整天,赵平愣是连影子都不见。
  
  又过一日,赵平还是杳无音讯,采莲终于绝望了,当晚结算了店钱,打算第二日清晨就回乡。
  
  晚上,采莲买了两块烧饼,父女两正在灯下和清茶,吃烧饼,突然听见店伙来叫:“江公子!外面有人找你!”
  
  采莲浑身一震,立刻抛下烧饼,大踏步来到店堂,果然,赵平此刻正端坐在店堂里,笑嘻嘻地望着她。
  
  采莲定了定神,来到赵平面前,拱了拱手:“赵兄,事情可有眉目?”
  
  赵平笑道:“老弟这两日该是等急了吧!哎!我也没闲着,这不,如今才找到买主!”
  
  “找到买主?赵兄?你不是只需跟你们老板说了就可以了吗?”
  
  赵平哈哈大笑:“兄弟!跟老板说了,你的地皮菜进了店铺,钱都是老板赚去了,我还是那点工薪,有什么意思?既然有这个机会,我干嘛不自己赚了去!”
  
  采莲一听,深觉有理,仔细观察赵平脸上神色,知道他已经找好了买主,心思便安定了下来,知道接下来该是谈判价格的时候了。
  
  果然,赵平接下来便道:“你给我的地皮菜,味道确实不错,我已经找好了买主,你手里有多少货,干脆都给我吧!”
  
  “我手里有五十多斤!”采莲一边说,一边留心赵平的反应。
  
  只见赵平眼睛一亮,身子立刻坐直,随即又恢复了淡然的神态,闲闲地问:“不知兄台出价多少钱一斤?”
  
  “我没有卖过东西,还是赵兄先报个价格吧!”采莲语气坚决。
  
  赵平便道:“十文钱一斤,如何?”
  
  采莲心中一跳,十文钱一斤,那足足是一个挑夫一日的工钱了,他如此轻易报出这个价格,他到底在那些买主面前出价多少呢?
  
  想到这里,采莲故意摇了摇头:“这个价格,还如我回乡下卖呢!我们乡下的集市上,都卖到二十文钱一斤了!”
  
  她这一信口开河,赵平却不知是假的,便皱起眉头道:“既然如此,那我给你四十文,翻一番如何?”
  
  采莲还是摇头,对坐在一边沉默不语的父亲道:“爹!听说紫金山那边住得都是富贵人家,干脆咱们自己去找那些人家卖,可好?”
  
  赵平急了,顿足道:“罢了罢了!服了你了,一两银子一斤,如何?”
  
  采莲大喜,脸上却不露出,只思酌道:“罢了,毕竟是我先找的赵兄,做人岂能言而无信,一两就一两吧!”
  
  赵平脸上掠过喜色,立刻从随身的包裹里取出了六十两纹银,递给了采莲:“麻烦江兄现在就把地皮菜给我吧!”
  
  采莲探手入怀,摸出二两银子给他:“赵兄,共是五十八斤!”
  
  江老二起身回房,拎出地皮菜,跟店伙借了杆秤,过了秤,赵平欢欢喜喜地找了个挑夫,把地皮菜挑走了!
  
  采莲望着桌上白花花五十多两银子,心中欢喜无比。
  
                      
作者有话要说:  金银花露是纯手工制作,不算生意,采莲这是第一次摸到生意的门径了。哈哈。




☆、摘杨榴

  小麦收完,天一放晴,乌山上的杨榴就熟透了,
  
  杨榴是一种山里生长的野果,三月开出白粉粉的花朵,五六月间结出酸酸甜甜的或红或白的果子,是山里孩子的心头挚爱。
  
  采莲和父亲从南京揣着五十多两银子打道回府以后,陈氏欢喜无限,觉得从此有了生财之道,平添了许多过日子的兴头。
  
  这日早起,只见外面晴空如洗,阳光耀目,陈氏破天荒地对两个女儿道:“昨儿我去打猪草,看见乌山上的杨榴都熟透了,娘带你们去采,好不好?”
  
  采莲和采玉相互对望一眼,一齐笑道:“难得娘有这份闲心,我们有什么不乐意的!”
  
  母女三人吃了早饭,便拎着篮子往乌山主峰而去。
  
  杨榴是灌木类的植物,一丛从的分布在山间地头,每一根枝条上,都缀满了红艳艳的宝石般的果实,母女三人刚走到山脚,就见田埂边上一丛从杨榴枝上果实累累。
  
  采玉急不可耐地跑到地头,折了两枝,把绿叶间的果实摘下来放进嘴巴里细细品尝。
  
  “玉儿!你先别那么猴急,好吃的肯定都在深山里呢!”采莲哭笑不得地叫住妹妹。
  
  采玉砸吧着嘴:“姐!这就够好吃的了!”
  
  采莲指了指乌山主峰:“磨盘杨榴都长在山顶上,你真肯为这个不去采磨盘杨榴?”
  
  听了姐姐话,采玉放抛下手中的杨榴枝,做了个鬼脸:“我只是想先摘几个尝尝罢了,怎么可能错过磨盘杨榴呢!”
  
  看着两个女儿彼此调笑,陈氏想起自己儿时与姊妹们上山采杨榴的情形,不觉微微而笑,这一带生长的杨榴分为三种:“铁杨榴,玉杨榴和磨盘杨榴。
  
  铁杨榴颜色最红,分布最广,味道却不及白颜色的玉杨榴甜香可口,而产量最少,满山找遍也顶多不过能采到十来斤的白里透红的磨盘杨榴,才是杨榴中的顶尖级别的品种,那味道又不是玉杨榴能比的了,所以,村里的孩童们上山,都以能采到磨盘杨榴为最大的成功。
  
  陈氏带着两个女儿,爬上半山腰的时候,就在一棵松树底下发现了一从玉杨榴,采莲欢呼一声,带着妹妹上前折了十来枝,枝条上白色珍珠般的玉杨榴酸甜可口,采玉将它们全部摘下,在山泉里洗干净了,母女三人坐在松树底下的青石板上,吃了个饱。
  
  歇息一会,继续上山,那红宝石一般分布在林间的铁杨榴,母女三人视而不见,一心想找的是磨盘杨榴,找了半日,终于在一条小溪边发现了一大丛白里透红,比其他杨榴大出两倍的磨盘杨榴。
  
  陈氏笑呵呵地道:“这磨盘杨榴,单用一个篮子装,咱们再摘一篮子玉杨榴,一篮铁杨榴,成不?”
  
  采玉忙道:“娘!为什么不摘满两篮子的玉杨榴呢?”
  
  “傻丫头!一篮子就够咱们吃的了!再摘一篮子铁杨榴,是回去给给你姐姐酿酒的!”陈氏笑嗔道。
  
  采玉这才醒悟过来,忙嚷道:“对对!姐姐要酿杨榴酒!”
  
  “娘!你真聪敏,猜到了我心里想的!”
  
  “傻孩子,你是我肚皮兜出来的,我岂有不知道你心思的道理!”
  
  随着日头越升越高,强烈的阳光从林间的缝隙里直照下来,母女三人都是忙得满头大汗,采莲又在一块岩石的后面发现了一从磨盘杨榴,陈氏见天色不早,匆匆采够了两篮子杨榴,便带着两个女儿回了家。
  
  江老二今日破例没有出门,若在往日,即便没有农活可忙,他也要在菜园子里伺弄些瓜果蔬菜,可今日妻子来了兴致,要和女儿一起上山采野果,他想着这母女三人回来后,一定很累,就笨手笨脚地做起了午饭。
  
  生平虽然极少做饭,可他日日见妻子做饭,看也看会了,便拿了干瓢去仓房舀了米,淘干净了和水放进锅里,生火做熟了,又切了一颗大白菜,想着妻子女儿累了,又去鸡窝里拿了五个母鸡刚下的鸡蛋,然后就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剥葱,准备炒鸡蛋。
  
  这时候,院门突然响了,江老二以为是妻女回来了,便上前开门,谁知门前站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四五十岁的妇人,穿着大红绸衫,鸭青裤子,满头的银首饰,一脸圆滑的笑。
  
  江老二只觉的此人面熟,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弯,才想起这是隔壁桃花村的媒婆林寡妇。
  
  林寡妇笑道:“老二!可认得我了,前二年我还给你家老四保过媒呢!”
  
  “怎么会不认呢!林嫂子,快快请进!”江老二把这位媒婆让进了门。
  
  林寡妇进了院中,环视了一圈,又问:“你家娘子在厨房做饭吗?”
  
  “她今日出去有事了,嫂子找她?”
  
  “哎呀!这可真不巧!”林寡妇有些扫兴,随即看了看江老二,又笑道:“这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