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凰逞郏谷痪醯眯〗阌心奈肪搴筒话病?上赶傅厍疲髅骱苡写蠹夜胄愕难樱僦寡孕腥坏锰逵欣瘢裆醋杂幸恢指吖笊裨希鞘浅さ迷俸每础⒍猎俣嗍榈男∶判』а怀隼吹摹�
一贯关闭的曲通院大门今日大开,那扇玉兰雕花富贵门前不久才进过的,今日却只剩下陌生的气息。
魏北悠正正衣服,从容不迫地走了进去。水桃留在外面,等着就好,否则魏北悠也不会把她随意带来。
有些日子没见的魏于灏,正恭敬地站在魏以廉的身边,低头回答着魏以廉的问题。
魏北泠见了魏以廉也是老鼠见了猫,总是要束手束脚地敛着几分,但神色间的亲昵之意还是明显地昭告了魏以廉对她的喜爱。
魏北悠垂眸静静地站在一侧,等着魏以廉询问魏于灏。她本是魏以廉亲生的嫡女,然可显见的是魏以廉在这寥寥的三个孩子中,最不喜欢的就是她。她也没必要去争他的喜欢,她要争的是一个本就该属于她的位置。
魏于灏这个人,很有些意思。魏北悠每每想到,总不知对他该怀有什么感情。其实她从八岁以后就爱跟着魏于灏到处乱转,可以说魏于灏相当宠着她,哄着她,把她想要的都给她,可真是一个再好也没有的哥哥。但他把她宠傻了,宠刁蛮了,然后把她丢掉了。
从重生以后,她倒是跟魏于灏疏离了。魏北悠还记得前世,就是她刚重生过来时挨五公主那一顿打,之后没几天她就又缠着魏于灏把她带到陆府去跟陆青岚哭诉。魏于灏原是被魏以廉拘了起来,是她到魏以廉书房外发了一通邪火,偷偷地拉着魏于灏逃出了魏府,直奔陆家。那之后魏于灏还挨了一顿家法,她越发觉得魏于灏义气。
现在想想,若不是那时硬要找陆青岚发牢骚,魏于灏借机得了她的信任,或许最后并不会那么惨。至少不会那么凄凉凉地死在荒郊的寺院里,直到死前才知道自己的一声多么可笑。
“今日五月初八,是三月前立下的考校功课的日子,你们三人都做的如何?”不知什么时候,魏于灏已退了下来,魏以廉冷漠的声音响起来。
“女儿(侄儿)都按照父亲(大伯)的吩咐做了功课,请父亲(大伯)查阅。”三人异口同声。
说起来,魏以廉跟寻常人家的父亲还真是不同。他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都觉得饱读诗书才是好事,说不定这也正是他愿意娶越氏的理由。
三人都将自己的作业呈了,退回来站着。
魏北悠心里还是有些没底,这些日子她苦练自己当然清楚,个中滋味饶是酸涩。但魏于灏偏房欲出头,魏北泠庶女欲争宠,这两人都未必是省油的灯。而且两月的速成结果对付一般的人还行,但落在魏以廉这样熟读诗书、腹中确有经纶的学士手中,却不那么好过关。
翻动纸张的声音就像是翻动卷宗或是状纸,下站的全是身带镣铐的囚徒,只等着上位一声宣判,放了、关了、斩了,便全见分晓,各有归处。
第17章 考校功课微露慧(2)
对女孩和男孩,魏以廉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倒还合理,毕竟女孩是不用参加科举的,男孩却必须参加。尤其是二房所出的魏于灏,且不说不是魏以廉的嫡子故不能承父荫,只说他亲生父亲魏二爷,做了那商贾的行当,若不是这些年皇帝开恩科,则连参加科举的机会也没有。
二夫人梁云秀是个盼着儿子出人头地的,因此与魏以孝不知争执了多少次,私下里总是称呼魏以孝“窝囊废”。幸而大房没有儿子,她便把魏于灏送到魏大爷身边,撺掇着魏于灏亲近魏大爷,摆出那父慈子孝的模样,打得是什么心思,过眼人都知道。
魏北悠静静地站在桌子的北边,魏于灏站在南边,阳光照着他的影子长长地一直延伸到魏北悠的脚下。魏北悠有些出神,如今刘姨娘怀孕了,却不知二房又作何打算。她只记得前世刘姨娘的儿子晨哥生时难产,最后倒是母子平安。是梁氏没有想起要动手脚,动了手脚没有成功,还是觉得终归是个庶子,不足为虑?
魏北悠想起魏于晨最最乖巧的时候,不爱跟着刘姨娘,反倒爱缠着她。她一时新奇,也觉得哄着个胖乎乎的奶娃娃有些意思,也不赶他走。魏于灏看到时,亲昵地摸着晨哥的头,望着魏北悠笑,“你小时候也这般可爱。”
一句话便让她全心的温暖起来。那个时候,春阳和冬年开始反复地啰嗦府里的规矩,走姿,坐姿,说话的语气、神情,吃饭的顺序、礼仪,在外人面前如何称呼娘亲,不能疯跑,不能这个,不能那个。而越氏,刘姨娘的再孕和得宠、魏府的收支和管理、妯娌之间不咸不淡的关系,嫁入魏府十年未生儿的压力和辛酸,还有一个不学无术、横行霸道的女儿,唯一的女儿,越氏一下子病倒了,再也无力管教魏北悠,也不想再管。
那个时候的魏北悠总是一脸的狂傲,然而魏于灏一句话就能说得她如同小鸟儿一样,欢欣鼓舞,可爱娇俏。
所以她记恨魏于灏,然而那种记恨里还怀着一丝怀念,一丝感激。前世魏北悠的所有女儿的温情,全部贡献给了她眼中世界上最好的哥哥魏于灏。
“于灏,你的字已有几分笔力,笔画间也有风骨孕成。但策论写的一塌糊涂,没有一点新意。”魏以廉的眉头皱得死紧,很是不满意地看着魏于灏,手底下一沓厚厚的宣纸全扔了出去,飘飘洒洒地落了一地。
魏北悠看得真切,那一沓纸的厚度远远超过魏以廉给他的功课的数量。听见魏于灏上前一步,恭敬地说,“是,大伯,侄儿仍是功夫不够,侄儿必定悬梁刺股,发奋读书,请大伯多多指点。”
然而魏以孝却沉默了一会儿,说:“若是那羽毛未丰的小鸟早早地站在树杈上想要学飞,你觉得结果会怎样?”
魏于灏一顿,俯首行了礼,“大伯的意思侄儿明白了,侄儿回去便继续研读四书,必不再好高骛远。”
魏北悠心里酸酸涩涩地一片凉意,父亲他也未必就如梁云秀之意,诚心诚意地教导魏于灏。魏以孝的问话搁十多岁大的孩子是不解其中真意的,若不是春阳对他说过一番话,魏北悠也必定蒙在鼓里。
那日,她私下问春阳如何看魏于灏的,春阳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跟她说起了一件事。准确地说,是春阳听了墙角,从刘姨娘的丫鬟绿竹那里听来的。当时也只是闲聊,一个小丫头问绿竹怎么今日大爷又这么早到院里来?这都两三次了,这个时辰往日大爷都在书房的。绿竹没好气地说,谁让二房的魏于灏老往书房跑,大爷不耐烦,自然是要躲着些。
有些事只要不是恶意毁人名声,即使是谣传,也不是空穴来风。
“北悠,你今日交的课业当真是你一人完成?”魏以廉声音沉沉,脸色冰寒,眼睛里透着质疑。
魏北悠上前一步道:“父亲,功课却是北悠一人完成。父亲从字迹也可以看出,从前面的字体到后面的字体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只是北悠练得多了,握笔渐渐稳了,才有了改变,绝没有让身边的人代写。”
这一点她并不相信魏以廉看不出来,只是他不相信魏北悠会突然听他的话,恪守本分而已。他期望从魏北悠的字里行间里找出些阴谋的征兆,所以才引着她说话。
魏北悠的声音平淡而坚定,只是心里觉得悲哀。父女之间、伯侄之间,竟到了这般田地,世间还有什么可信可靠?
然而她又未曾算计他们?五十步笑百步耳。
“学到哪里了?”
“回父亲,《声律》已学完了,正在看诗赋。”
“四书五经可看了?”
“看了《论语》,只是还未读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魏北悠神色不变,稳稳地答道:“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在家中实行了孝弟,上层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吧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魏以廉的眼睛微微眯起来,道:“这段话的意思谁给你讲的?”
“母亲。”魏北悠有些顾忌魏以廉的上下尊卑观念,因而没有说是春阳,而说是才华满腹的越氏。
魏以廉脸上一抹复杂,说不出是欣慰还是别的什么,但似乎有些怀念,魏北悠只是扫了一眼,不敢细看,低下头等着。
“之前你不是说你不喜学习么?”
“女儿之前年岁还轻,总是贪玩,如今醒悟过来,也知自己的身份,礼数课业都在勤勉学习,还望父亲原谅之前女儿的不懂事。”魏北悠娓娓陈述,把自己描述成一个终于回头期待拯救的浪子。
“哼,什么年岁还轻,都是你母亲宠坏了吧。你瞧瞧泠泠做的课业,她比你小三岁,字不知写的比你好了多少,你自己看看吧!”魏北悠巴掌一拍桌子,冷声喝道。
感觉魏北泠吓了一跳,身子都不受控制地一哆嗦,魏北悠觉得有点好笑。前世看着父亲她是不怕的,因为自觉有所依仗,今生却觉得他像是跳梁小丑一般,不论对谁,演的戏都别有深意,陪他唱戏的人都咿咿呀呀地符合,却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唱些什么。
越发地没了那份讨好的心思,但理智却还在拉着她的神经,魏北悠听话地走上前去,翻了几页退下来,“女儿惭愧。”便不再多说什么,只做了一副羞愧欲死的表情,就僵在那儿了。
“之前我问于灏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见解?”
那个问题?
魏北悠微微思索了一会儿,她斟酌的自然不是这个问题到底有多少种解释的方法,而是魏以廉到底想让她给出什么样的答案。无疑,她猜不透他的心思。但是,从她自身出发,只能努力给出一个可能让他惊艳的回答。
“雏鸟学飞,本无所谓早晚。唯有那学飞的树杈却不定高低,若是羽毛还未丰盈,便先从低处跳跃飞行,学习跳闪躲避,若是羽毛已然长成,便从高处学习,即使摔下也能振翅缓冲,不至摔伤。
“若是有心练习,羽毛未丰者亦能促羽毛早日长成,腿爪远比别的雏鸟健壮,亦能早日翱翔于空。若是总觉自己羽毛还稀疏就龟缩于巢中,才可能学不会飞行。因而无论即将面对的是否是摔伤,都应该坚持自己的路。只要知道目标,一直坚持,总会到达的。”
魏北悠微微抬眼望去,正对上魏于灏一双大睁的眼睛。
那副失态的惊讶的面孔,怕是魏于灏这一生第一次呈现在魏大爷面前。
书房里沉默了,宁静地叫人害怕,唯有魏北悠心里坦然。她回想自己说的一番话,也觉得自己已经努力做到最好了,那便没有什么遗憾。神色越发轻松起来,也不看房间里的任何人,只是兀自低着头,嘴角已经扬起了微微的笑意。
过早易折,就如刚重生时如果她这样对魏以廉高谈阔论,得到的就会是怀疑和难以想象的试探,最后不堪一击。
魏以廉在警醒魏于灏,叫他安分,同样也在告诫魏北悠,莫要耍小聪明。
他老人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泠泠,到爹爹这里来。”魏以廉放下严父的架子,神色柔和了一些,招呼战战兢兢地站在一边许久不敢发话的魏北泠。
魏北泠得了解放,欢呼一声,冲着魏以廉的怀里就扑了过去,一边抱着魏以廉的大手蹭着,一边笑眯眯地唤着“爹爹,爹爹。”
魏北悠和魏于灏默默地告了一声,退出门外。
临出门时,魏北悠回头看了一眼,魏以廉用自己的手托起魏北泠的小屁股让她侧坐在自己的双膝上,依旧那副冷清的样子,只是偶尔侧头用手摸一摸魏北泠的头。
一颗眼泪迅速地滚落下来,在踏出书房的那一刹那,跌落了。
“悠悠,怎么最近总不来找我?”出门走了几步,魏于灏微笑着回头看魏北悠,“旬月不见,妹妹变化好大。”
“灏哥哥,”魏北悠抬头望着魏于灏,一束阳光透过树荫正照进她璀璨晶亮的瞳仁里,她轻暖的嗓音荡漾在和煦的春风里,“很久没见了。”
第18章 为赴约妙解难题
“小姐,有人送了一封信来。”春阳掀了珠帘,从屋外进来。
“信?什么人送来的?”魏北悠从春阳手中接过信封,挥手让侍候在旁的丫鬟采依退下,细看那信封上是没有署名的。
“小姐,水桃呢?”趁着魏北悠拆信的功夫,春兰问道。
“水桃?”魏北悠露了一丝笑意,“我派她去给南桥送些糕点去了。”
春阳摇摇头无奈地笑道:“自小姐身边有了水桃,又恢复了些顽皮的性子。水桃最不愿意去南桥那里,小姐反而三番四次地叫她去。”
信纸已经被拿了出来,魏北悠一边翻开折纸,一边漫不经心地道:“我就是奇怪她为什么不喜欢她哥哥,我觉得南桥一直是个挺好的哥哥啊。”
尽管前世她从未见过水桃,也从未深入了解过南桥,但有一种人,你一见到他,就觉得莫名的可靠。
“小姐,水桃还得用么?采依呢?”
魏北悠看到信首的时候双眼一亮,笑得开心,“是乐瑶的信。”一边看信一边分心回答问题,“水桃就是多话了些,但还算踏实。采依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不过做事沉着细心。还是得先看看,日久才能见人心嘛。”
将信纸一合,魏北悠眉眼绽开调侃的笑意,正看到春阳欲言又止的嘴,当即笑道:“姑姑,您还有什么问题,一起说了吧。”
“小姐,奴婢无礼。”春阳行了个礼,抬起头认真地问道,“小姐,您要去杨府赴约吗?”
魏北悠目光温和起来,回道:“不能不去的吧。”
“那便有三件事待要解决,小姐可知是哪三件事?”春阳点点头,又问道。
“嗯,首先是……我带水桃还是采依去杨府?”魏北悠想了一下,若有所思地抬头,见春阳微微颔首,思索了一下,魏北悠道,“还是水桃吧。”
春阳面上一抹疑惑之色迅速划过,继续道:“还有两件事呢?”
“这第二,应是我带什么礼物去,去杨府赴约,总不好空着手。”魏北悠这次没有再询问春阳,只是又低头补充道,“不能是贵重的,杨府也是大户人家,黄白之物见得多了。也不能太素朴,毕竟是做客不必家宴。若是只见乐瑶还好置办,只是这种约信属于请我去杨府做客还是私底下的会面?”
春阳拿起搁在小几上的信封,耐心地解释道:“若是正式的邀请,那么信封上会写‘魏二小姐亲启’,现在这封是无封字的,小姐便只当是私下相交,可随意些,只要花些功夫准备杨小姐喜欢的就好。”
“原是这样。嗯,好,我过会儿想想,弄些稀奇古怪的,她准喜欢。安彤妹妹也在,一起备上好了。”魏北悠打算着,又问,“那最后一件事呢?”
“小姐当真想不到吗?”春阳把信封搁下,退了一步,低头恭敬地等待着。
“你是说……爹?”魏北悠思索了许久,才皱着眉头,吐出了那个字。
————————————————————————
如果先前的陆府聚会还属于魏北悠无理取闹硬要参加的结果,那么既然魏北悠已经决心给魏大爷留一个好印象了,那即使是这样的结交,似乎告知给魏大爷知晓也相当必要。
而且这次聚会不同于陆府的聚会,因为陆青岚的聚会无人敢说,而高门大户的嫡小姐们的结交往往反映两个府第之间的关系,和嫡子的聚会性质是一样的,最易成为人们议论的由头和依据。
因而,若是想让这段关系变得公开而且长久,让魏大爷得知并且同意也就理所当然了。
魏北悠到书房门口,择书就笑着进去通禀了,出门的时候恭恭敬敬地请魏北悠进去。
对着魏大爷,魏北悠已经可以用视若无物的心态来处理的,即使是弯着后背低着头,身上隐隐的也透着一份傲气。魏大爷已经不再用两月前的目光看他,那么这分傲气来的正是时候。
“父亲,杨家的嫡女杨乐瑶邀女儿去赏花,女儿是否应该过去?”魏北悠抬了头,直视着魏大爷的眼睛,正望进一片满是探究和深沉的漩涡里。魏北悠目光淡然平静,不见丝毫惊慌和躲避,“请父亲示下。”
“你真是越发胆大了。不知是谁的功劳?”魏大爷端坐书桌后,岿然不动,只一双眼睛里如同锐利的鹰眼一般,企图看到茫茫的草原上的一点动静。
“父亲说笑了,凡人总要长大,女儿也是一样。如今女儿这样,难道父亲并不欢喜?”魏北悠语气透了一分隐隐的委屈,故意把那孩子气的一面露了出来。
魏大爷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