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传奇导演-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小跑,夺门而出的嘉丽,甚至没有回头看看这个她和赫斯特伍德生活了一年多的地方。
    没人知道镜头是否结束,因为屏幕黑了下来,剧院里能听到一阵衣裙窸窣,很多人因为紧张和专注都不自觉动了动身子,往前倾去。画面再次亮了起来,镜头的位置居然没变!赫斯特伍德开门走了进来,他打开灯,看到信,颓然的坐下,失意的他痛苦不堪,绝望的看着天花板和空荡荡的房间。
    这个长镜头简直绝妙,它用空间的固定和时间的流逝塑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固定视角,嘉丽的关灯离开,赫斯特伍德的开灯进门,如此别致的构思简直令人啧啧称叹。
    “你太棒了,娜塔莎。”程临压低声音,在她耳边耳语,虽然他已经看过样片,但这时候还是难免为她所创造出的艺术效果而倾倒。娜塔莎没有回答,她专注的盯着屏幕,有种野心得逞的心满意足。
    门,又是一个门,之前嘉丽迈进去的门,如今她又逃了出来。她迈进去是因为门里的东西能满足她想要的生活,她逃出来也是因为门外面的世界她更想拥有。从头至尾,她都是个自私的姑娘。这两扇门完成了一个人物前后呼应的塑造,不可谓不精彩,这种符号化的镜头表达,可以给观众充分的暗示,让他们无限唏嘘。
    电影即将接近尾声。
    嘉丽成为舞台的主角,她在台上出色的表演征服了所有观众,她在纽约走红,过上了奢华的生活,无数比之前两位更出色更有钱男人的追逐,数不清的赞美鲜花,而赫斯特伍德却因为贫病交加,在救济站去世。这天,刚好嘉丽的新剧上映,画面从死亡的阴沉飞快切换到百老汇纸醉金迷的富丽堂皇,嘉丽在台上演出,她不知道赫斯特伍德已经死了,也不知道杜鲁埃其实坐在台下,百感交集的看着这个他熟悉又陌生的姑娘,当年他在火车上第一次遇到她时,似乎已经是不能再遥远的事情。
    音乐达到全剧的最高=潮,华美的视觉效果,通过杜鲁埃的视线,嘉丽闪耀其中,观众无法不想起火车上的初遇,不想起眼前这个妖娆魅惑的尤物,曾经也是个单纯天真的姑娘。
    视角又一次切换,这次,嘉丽从舞台上看着观众,虽然这里视线很低,可镜头却用更低的位置捕捉到仿佛她站在万千繁华之上的动人。
    演出成功,所有人起立为她鼓掌,嘉丽优雅谢幕,笑容迷人璀璨。
    娜塔莎听见兰希低微的啜泣,但很快身边又恢复平静,她知道,这个角色或许是兰希自己,当一个人在屏幕上看到几乎与自己一样的故事,谁可能平静的没有一点心绪波澜?
    影片的最后,嘉丽要到新奥尔良巡演,她和剧团的所有人一起坐上火车,这次她坐在豪华的包厢里,无聊出来透气,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绿野,她浓妆艳丽的脸上,又闪过少女一般的自然笑容,这时,有位绅士过来自我介绍,她不再像当年那样局促,而是游刃有余的伸出自己的手,让对方亲吻。
    “嘉丽,我叫嘉丽。”
    电影正式结束。
    蒸汽火车轰鸣着,沿着铁轨奔腾,演职人员表以此出现,旋律还是开篇的旋律,但观众看到这一幕,又怎么会是开始的心情?
    娜塔莎从座位上站起来,剧院的灯光点亮放映厅,她回头,观察人们脸上的表情,几乎大部分人的表情,都能用一个词概括。
    震撼。
    成功了,她心想,特别是看到斯科特·瑞奥也是这个表情的时候。
    观众们鼓掌,娜塔莎带领全部剧组的人员上台致谢,上台时她注意到兰希的眼圈微红,目光里有着无法言说的情绪。
    娜塔莎看着现场人们的表现,她不知道明天当《嘉莉妹妹》登陆美国各大院线,所有观众会不会也像现在这样。
    柏林,她想,这一次她可不再是新人导演,她的目标将是柏林电影节的至高荣誉,柏林金熊奖。

  ☆、第三十一章

一切都很美妙,在这个属于成功的夜晚,娜塔莎收获了无数掌声,蕾切尔亲自找到她,对她说这是自己这一年来看过最出色的电影之一,第二天,她又把这话在自己的专栏里重复了一次。
    “当朋友告诉我,‘嗨你知道吗,有人要拍《嘉丽妹妹》'的时候,我想大概又一部翻拍烂片要出现在荧幕上了,但朋友马上又说‘是娜塔莎·高导演',我想,可能事情会有转机。事实上娜塔莎并没有让我失望,当电影结束,我觉得胸口发闷,像被人打了几拳,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当然也可以称之为观影后的享受……”
    “好了不要念了,”娜塔莎笑着制止朴笑恩,“这么直接念起来总觉得很奇怪。”
    但朴笑恩根本不管她的申诉,继续念了下去,“德莱赛是个什么样的作家?他可以不厌其烦的用细节描写去为我们勾勒一个真实的时代,他用一个看似美国梦的成功故事来写出悲剧的意味,小有小的细节,大有大的格局,而娜塔莎完全做到了还原德莱赛作品的精髓,细节上我们能看到百货商店的意味和符号化的门,还有那些手部的,甚至对美金纸钞毫不避讳的特写,同时,她也构造了一个野心的芝加哥,一个更繁华的纽约,乃至那个时代的美国,不只是通过画面,更多是通过人物和精神。除了娜塔莎,兰希·道格拉斯的光芒也不可小觑,当那些八卦传出来后,我以为她是个想要当明星的漂亮姑娘,谁知道,她的野心是成为演员,她做到了不是吗?眼神和肢体,克制的情绪,微妙的表情,当她落难时,谁不想去帮她一把?那可怜的无辜的模样,少女的青涩和矜持,无不让人陶醉;而当最后,这个你最开始怜惜的少女变得陌生,那一刻我们都是杜鲁埃,坐在舞台下面,百感交集看着嘉丽终于梦想成真。兰希让这些过度顺理成章,她赋予了角色无与伦比的灵魂……”
    “好了好了,真的别念了!”兰希跳过沙发,把《荧幕》杂志抢下来。
    “是你们说今天全美上映有点紧张,我才找点事情做的,现在倒都有意见了?”朴笑恩假装生气,可脸上还带着甜美的笑容。
    娜塔莎递给她一杯水,“是你语气太夸张,我们才听不下去,你那感觉就像我和兰希要下葬了你是念悼词的牧师。”
    喝了一半的水喷的哪都是,朴笑恩也绷不住开始大笑。
    “对了,明天我就要和马丁启程去东海岸宣传了,你不去吗?”兰希忽然想起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不去了,新电影在筹拍,资金环节需要我确认一下,还有去柏林的事情。”其实娜塔莎今天也没给自己放假,在兰希来家里做客前,她一直埋头在绘制新电影的分镜头。
    去柏林前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只是娜塔莎需要更多时间为分镜绘本准备,毕竟米高梅联美方面希望这电影十个月后就能赶在圣诞档期上映,前期工作有程临在忙,她也要搞定自己分内的事。而斯科特·瑞奥阴阳怪气的在看过《嘉莉妹妹》后告诉娜塔莎,剧本他会尽快写好,让制作公司和她谁也不许催促。
    能让以前厌恶自己的人改变主意,娜塔莎觉得电影也是个神奇的东西。
    《嘉莉妹妹》在全美上映后,好拼如潮,很多观众都认为这是近年来翻拍名著最好的作品,网上的评论十分可喜,imdb7。6分已经说明大众对它的评价有多高。
    最重要的是,《嘉莉妹妹》创造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无论是对导演以及演员的名望,还是制作发行方,这都是最难能可贵的。
    不过这次最闪耀的人并不像《第三身份》刚上映时的娜塔莎,兰希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她的演技被多方肯定,在他们出发前往柏林,参加金熊奖角逐前,她便已经接到至少七八个电影的邀约,而且这些电影都不是小制作。
    “当年你一夜成名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前往柏林的飞机上,兰希问坐在她旁边的娜塔莎。
    “差不多,但没有你这样大的动静。”娜塔莎倒不像是前辈传授经验,她有点漫不经心,兰希看在眼里,只以为旅途劳累,娜塔莎还操心新电影的事情,于是也不再说话,一会儿便睡过去。
    而娜塔莎却无法平静下来。
    昨天程临把这次竞赛单元的手册拿给她时,她因为太忙没有仔细看,或者是她对现在的自己太过自信,以为看到故人不会有太大波澜,谁知坐在飞机上翻开手册,看到邓礼森自信的笑容时,她还是忍不住绞紧了手。
    这次他带来了最新作品《湟水村》,已经点映过的电影得到了非常不错的评论,柏林官方手册的说法是“极具张力的表现手法,浓浓乡愁的映射,身兼编剧与导演,将故事表达到最深层次境界。”
    她看了很久,脑海里回忆起以前跟在邓礼森身边学习的时候那些琐碎的小事。
    现在的娜塔莎不再是当初崇拜邓礼森的虞薇,她的电影将和他同台竞技,角逐最佳电影金熊奖,而她也要在银熊奖的擂台上,和他争一争最佳导演的高下。
    在邓礼森作品的第二页,就是她的《嘉莉妹妹》,他们的电影被各界看做获奖热门,因为其他的影片竞争力总是要差一些,《嘉莉妹妹》叫好叫座,已经有北美市场撑腰,《湟水村》在亚洲釜山夺魁,被人认可,很多柏林电影节的前瞻都把两人和他们的作品比较,甚至有人说,两个人的细腻风格竟有那么一点点相似。
    是啊,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即使学生青出于蓝,也总会带些无法抹去的痕迹。
    在她跟随邓礼森学习电影的时候,他的创作能力春秋鼎盛,还不需要靠卑劣的手段维持表面光鲜,作为亚洲电影的一面旗帜,当年的同学里,无数人都羡慕虞薇能有这样的好的运气,邓礼森在电影学院导演系挂名荣誉教授,无意间看到虞薇的作品惊为天人,破例收她当自己的博士生,此举当年还被传颂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美谈。
    与前面的美好相比,后面的实在太过不堪……
    狗尾续貂的人生际遇,大概说的就是她。
    合上手册,娜塔莎喝了口姜汁汽水,加了冰后这味道更加辣口清爽,她因为回忆混乱的思绪像一片片飘飞的柳絮,慢慢落下。
    她必须冷静,现在只是看到手册都按捺不住,如果真的在柏林电影节狭路相逢,难道还想让自己出丑吗?
    最重要的是,她现在还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把邓礼森从高高的艺术殿堂上拉下来。
    飞机降落在柏林时,娜塔莎还没有合眼,阳光透过舷窗折射出一片金灿灿的光晕,终于驱散了她心底的一丝阴霾,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她和朴笑恩还有兰希谈笑自如,没人能看出她心底的秘密。
    作为欧洲电影节三兄弟里的小弟,柏林电影节就像邻家弟弟一样亲切和蔼,不像戛纳的高高在上的严苛,威尼斯的文艺清新范十足,它甚至允许你并非世界首映就可以参加他们的评选,不过欧洲首映也算是底线。它的包容性最强,学院味道最浅,近年新设的泰迪熊奖是专门颁发给出色的同志电影,可见柏林从不是个墨守成规的城市。
    所以程临说的没错,以娜塔莎的资历想要在戛纳和威尼斯出头可能还需要熬些时日,但如果在柏林,她则有可能一举夺魁,这个对年轻导演和新势力作品格外青睐的电影节,或许会是她走上知名导演道路的重要门槛。
    《嘉丽妹妹》的首映安排在竞赛单元第二天,前一天就是开幕式红毯,连着两天红毯秀,这真让娜塔莎感觉有点吃不消。今年她和朴笑恩的红毯礼服依旧得到美国本土高级定制牌子的赞助,娜塔莎依旧延续深色系的风格,开幕式上,当她带领《嘉莉妹妹》剧组出现,高贵的深灰色长裙与上面素雅的配饰把她气场衬托的淋漓尽致,这种气场并非傲慢,而是种高岭之花般的冷淡,而实际上在很多演员心中,和那些怪异脾气与才华等同的导演相比,娜塔莎算是个好相处的人,只是她认真说话讲戏的时候,你不由得就会严肃起来,大气也不敢喘,只能屏息凝神专心谛听,然而实际上她说话声音不大也不故弄玄虚,更不摆谱,但天知道你为什么就愿意老老实实站在那里,连多一口气都敢喘。
    马丁说这是气场,他在舞台剧时候学过,兰希说这是气质,他们私下玩笑争论不休的时候,老戏骨康奈尔听见大笑起来,说他们还是经验尚浅,这是娜塔莎的导演风格,这风格叫做独…裁…者的权威。
    这份权威,她似乎也带到红毯上,但并不是她装腔作势,而是与生俱来。
    走过红毯后照例接受一些媒体的访问,因为兰希火遍美国,因此美国来的媒体大多围住了她,倒是欧洲媒体更青睐关注导演,和创作者聊聊电影的诞生。
    当他们问到娜塔莎下一部的计划为什么会选择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业片,她微笑回答:“我更看重剧本,而不是在乎表达出来的模式。”
    还有欧洲记者问她是否愿意和欧洲一些出色的电影制作方合作,娜塔莎当然拿出台面上的万能金句:如果有机会她当然会考虑。
    或许是因为这次《嘉莉妹妹》现在美国上映获得了好评,因此欧洲市场看好,剧组的人刚一走到采访区,三三两两都被围住,兰希和马丁还有康奈尔当然是被围的最死,穿着华丽的他们就像被包裹在石竹花层层花瓣一样的记者群中隐约能看见的花蕊。
    总算一行人走过了红毯,完成了采访,参加了开幕式,娜塔莎告诉程临,不如早点回去,明天的首映红毯才更重要,程临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剧组这才从一天的疲惫中全身而退。
    第二天,《嘉莉妹妹》欧洲首映式,娜塔莎的金熊奖战役主场正式拉开帷幕。

  ☆、第32章

按照规矩,导演要在电影开播时上场讲话,娜塔莎游刃有余镇定自若,简单又不失风趣的完成了任务。
    电影开始放映,这次放映和在美国首映时的出色效果不想上下,影片一结束,很多欧洲的版权方就来找程临寻求合作,娜塔莎在他旁边垂手而立,看着像认真听,实际上心思完全没在这里。
    “你要是累了就先回去,”看出她状态不在,程临语带关切,“反正这边都是我的事情。”
    娜塔莎点点头,兰希刚好也准备回酒店,两个人于是一起返回。
    放映厅人群还没散去,人们看见娜塔莎和兰希经过,纷纷向她表示祝贺和赞赏,她一一礼貌回应,接受这些应得的赞美,这时邓礼森出现在她的面前。
    “高导演,真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我是邓礼森,初次见面,你好。”
    他笑着说。
    娜塔莎站着不动,机械的抬起手,他握住,并没发觉对方的的异样,象征性的握手后邓礼森非常有礼貌的松开,而娜塔莎仿佛一尊雕塑,但内心里却不是石头,而是澎湃的熔岩。她想过他们会再见面,但对这样突然的见面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寒冷从刚才握过的手蔓延到心底,这冷的感觉她熟悉的很,在游泳池里,刚才握过她的手死死把她的头按进水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她没有力气挣扎的过两个人男人,冰冷的池水钻进鼻子,充盈肺部,她不能呼吸,四肢拼命挥动,痛苦的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最后,一切感觉都消失……她死了……
    现在的她挣扎在回忆的深渊,如同当初的她在水池里深溺。
    最后所有情绪一起被理智碾碎,“你好,邓导演。”娜塔莎终于说出口,面带微笑。
    但她没注意到,短短三四秒停顿,兰希一直看着她的表情,耐人寻味的挑眉。
    “《嘉莉妹妹》的首映入场可真是难拿,我也是拖了很多朋友才有这机会第一次看。”邓礼森则不像兰希那样心思细腻,他以为那短暂的停顿只是娜塔莎因为他的到来而震惊。
    平心而论,邓礼森在五十岁的亚洲男性角度,依旧非常玉树临风,虽然眼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了皱纹开始下垂,原本将近一米八的身高也不再挺拔,但他成熟男性的气质再加上时间积累出的风度,这是年轻人无论如何也难以企及的。他站在这里,吸引了很多目光,人们纷纷偷偷看向娜塔莎和邓礼森这里,窃窃私语,多少还有些隐约的激动。
    本届金熊奖最大两个热门电影的导演……或许他们还要争夺银熊奖的最佳导演,竟然在这里碰面聊天。
    “如果知道您要来,我一定会亲自给你留好位置,我很喜欢您的电影,啊,似乎要说那句话了,我可是看着您的电影长大的。”娜塔莎笑时微微侧头,自然极了,她这时才意识到兰希一直在身边,赶忙介绍,“兰希·道格拉斯,这是我的女主角。”
    兰希也向他礼貌问好,两人握了手后,邓礼森继续看着娜塔莎,爽朗的笑了出来,这位亚洲电影的教父级人物也不谦虚,当然他也不需要谦虚,“是啊,我已经老了,现在是你们年轻导演的天下,你还不到我一半年纪,已经能和我角逐金熊,前途无量啊!“
    “这是我的荣幸,“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