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鎏金铜炉如今也用不上了,还是先放到箱笼里头吧,”碧竹又出了个主意。
结果两人带着几个小丫鬟,忙的团团转,感觉也没整理什么东西,最后就收拾出来五六个箱笼了。这会阿璇才发现,她的衣服到底有多多,光是冬天的那些棉袄、裙子,各种皮子、裘衣,就装了有四五口大箱子。
宴会那天,阿璇也跟着一块去了,不过都是在后院里头没走动。如今再看这些姑娘,听着她们说着今年江南流行的首饰衣裳,她竟是一点都提不起兴趣。
这人一旦有了奔头,心就跟收不住一般。
虽然她知道从信阳去京城,就算走水路也得一个月,可是这会她就忍不住想象到京城之后的场景。京城里头有亲爹,还有外祖一家,还有他。
其实人就是这样的奇怪,先前在跟前的时候,她不理不睬,还一个劲地将人往外面推。可是当他真正离开后,就连练字时,脑海中都能不经意地浮现他的模样。
剑眉星目,那样俊美无俦的一个人,虽整个人看起来冷冰冰的,可说起软话来,却又让你不忍拒绝。
顾菀见她在发呆,便是笑着问道:“五姐,你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就是觉得她们说的可真有意思,”阿璇敷衍说道。
顾菀也知道她是在敷衍自己,却不生气,反而是有些不舍道:“五姐,等这次请宴结束之后,你们就该去京城了吧。”
也不知是她声音说的有些大,还是不经意被旁边姑娘听见了,当即就有人问:“是谁要去京城啊?”
阿璇摇了摇头,就是说道:“也没什么,只是六妹妹说笑而已。”
却不知被这话题一岔开,姑娘们却开始说起京城的事情,不过也都是些道听途说而已。倒是顾蕙嗤笑一声,不屑道:“我外祖家就在京城,我舅舅年年让人送些京城的土仪过来,我瞧着也不过如此而已。”
顾蕙这话可是得罪了不少姑娘,毕竟方才不少都在夸,京城是天子脚下,如何地地大物博呢。
“我们可比不上三姑娘你眼光高,居然连京城都瞧不上,”旁边有个姑娘捂着帕子轻笑一声,偏偏不仅她一人笑,又有两个姑娘紧跟着笑了起来。
阿璇和顾菀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
不过很快,只怕就剩下顾菀一个人无奈了。
等真正登船的时候,阿璇扶着碧鸢的手,顺着搭在船头和码头的木板,一步步地往船上走。走到正中间时,她忍不住往回望了一眼岸边。也不知为何,她心中突然没来由地涌上一阵不舍。
似乎她这才是她最后一次看这个地方,以后再也不会这样的机会了。
崔谨知道顾家是今天登船去京城,明明不想来的,可是他一人骑着马,却还是转悠到了这边码头。此处是信阳唯一一个大型船只靠岸的码头,果不其然,他远远就看见那只朱红大船,而此时站在岸边正准备上船的姑娘,也不知是他的错觉,还是她真的回头了。
微风拂过,她的衣衫飘飘,他心中似乎又想起那一串清雅悦耳的铃声。
就是从一串铃音开始,他才真正将她放在心上。可是明明他才是最有机会拥有她的人,如今却一切都已是过往。
崔谨不甘心地盯着那只船,可最后只能看着它渐渐在视线中变得极小,就在那船要消失后。崔谨突然策马就沿着河岸一直往前跑,大船的船身再次清晰。
此时阿璇正陪着顾应承和顾应启在外头,两人从没坐过大船远行,这会兴奋不已,趴在船舷上就是看着河岸边。
“姐姐,你看那有人骑马追咱们呢,”顾应启指着岸边策马而来的人,天真地说道。
阿璇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那不是追咱们,他只是在骑马而已。”
当崔谨的马跑到河岸的尽头,看着那只大船汇入大江之中,再一次在自己眼中变小,直到彻底的消失不见。
船上的生活也不过就新鲜了两天,幸好不管是卫氏还是阿璇都没出现晕船的事情。顾应承他们两人在新鲜了两天之后,就被顾应衍带着开始在船舱里面读书了。
阿璇几乎每天做绣活时候,都是伴随着他们朗朗读书声。
至于她做绣活,也实在是因为想着,马上就要见到亲爹了,总不能连个像样的荷包都拿不出手吧。
再加上船上实在是摇摇晃晃的,她也不想多看书,干脆就做绣活。在碧鸢的带领下,阿璇的绣工可算是突飞猛进,路上才走了三分之一,从卫氏到顾应衍以及顾应承两兄弟,都得到了阿璇的新荷包。
等到了京城的时候,她瞧着自己绣的荷包,她感觉把这一辈子的荷包都绣完了。
而船只真正停靠在京城的码头时,小丫鬟们兴奋地趴在船窗边上,看着外头的一切,明明人还是那些人,可瞧着就是和信阳不一样。
阿璇重新穿戴一新,这才出来。
等船板搭在码头上时,却不知船上的人先下来,而是船岸的人上船来了。
卫氏看着丈夫,虽带着帷帽,可眼眶一切还是湿润了。她低头对一左一右站在自己身边的小家伙说道:“不是天天念叨爹爹的,怎么这会爹爹来了,反倒不叫了。”
大概真的是太久没见到了爹爹,顾应承和顾应启抬头打量了好久,还是顾阶笑怒道:“怎么连爹爹都不认识了?”
“爹爹,”两人异口同声地喊着,就扑了上去。
?
☆、第七十七章 京城重逢
? 阿璇的记忆之中,对顾阶只有模糊的印象,她只记得他是个极好看的男子,是个儒雅博学的人。可当真正见到人的时候,她却是一时有些说不出话。
顾阶穿着藏青色团花纹暗纹锦袍,一体式样的袍子更是衬地他身高肩宽,他和顾应衍长得有五六分像,只是气质更加沉稳儒雅,此时两个小孩抱着他,他也是低头温和一笑,挨个问两个儿子。
顾应承和顾应衍两人每个月都能收到爹爹的信,他们也会写信给爹爹,可是到底不是真人在跟前,这会真见着人了,两人脸上那种欢快和惊喜,让所有人都有一种久别重逢的喜悦。
顾阶哄了两个儿子一会,便是领着他们走到卫氏跟前,两人虽隔着帷帽,但顾阶还是柔声说道:“夫人辛苦了。”
“不辛苦,”卫氏似乎有千言万语想同丈夫说,可是这船上都是人,周围又有儿子和女儿,她就算有万千相思,此时也一句说不出。
顾阶转头看着站在卫氏旁边的阿璇,便是一笑,似感慨又似无限思念,:“爹爹的阿璇真的长大了。”
他走的时候,女儿还是个刚到自己腰间的小姑娘,可这会似乎真的长高了不少,有了大姑娘的模样了。
“爹爹,”阿璇低低地叫了一句。
先前她还想着以卫氏这样的美貌,到底能有什么样子的男子能配得上她,可看见顾阶的这一刻时,原来天作之合这个词应该用在这里啊。
阿璇领着双胞胎上了后面一辆车,顾应启还有些不解地问:“姐姐,为什么我们不能和爹爹一块坐马车,我想和爹爹一块。”
旁边的顾应承虽没说话,也是一脸的期待。
阿璇有些尴尬,这人家夫妻重逢,你们两个小鬼头添什么乱子啊。可偏偏这会阿璇总不能这样说吧,于是她安慰两人说道:“等待会到家了,你们就可以跟爹爹说话了,到时候爹爹说不定还要考你们功课呢。”
顾应启登时睁大眼睛,求救一般地看着旁边的哥哥。这在船上虽说他们也读书了,可到底不如在家读书认真。再加上船到了山东的附近的时候,顾应启还发了高烧。卫氏心疼他,就留着他在船舱里头住了七八天,没让他读书。
此时在第一辆马车的夫妻两人,玉瑶和玉露两个丫鬟原本是要跟上马车伺候的,谁知顾阶却吩咐她们:“你们坐后面的马车吧。”
卫氏一听这话,简直是羞得抬不起头,一直等马车启动了,她才含羞带娇地说:“你让丫鬟到后头,旁人可怎么看?”
“咱们夫妻久别重逢,我若是让丫鬟上来,那才叫不像话呢,”说着顾阶便是凑了上来。
他本就是生得眉目清朗,丰姿如仪,这两年在京城官场浸淫,整个人不仅连气质都越发地稳重高华,就连容貌似乎都未曾见老一分,反倒是越发英俊。
卫氏转头似乎不想看见他灼热的目光,可是顾阶在船上就想拿掉她带着的帷帽,待此时帷帽掀下,他看着卫氏倾城绝丽的容颜,忍不住想起洞房花烛时,他用喜秤挑起红盖头时,看见她娇艳之极的容貌,便已在心底暗暗发誓,这一世只疼爱她一人。
顾阶伸手轻捏她的下巴,便是附身而上,他今日特地选了这样两厢宽座的马车,外头有一截车厢原本是给丫鬟坐着的,如今丫鬟不再,自然他是可以为所欲为了。
“别,外头有人,”卫氏此时又羞又热,虽两手攀着他的肩膀,可到底怕外头车夫听见。
顾阶是个极挑食的人,既有了这世间最好的女子,自然对寻常人不屑一顾。如今娇妻在侧,他若是再忍下去,那就不是男人了。
他压低身子,在她耳边忍不住道:“为夫都忍了两年了,难道夫人就不心疼心疼我。”
卫氏一听他这话,心里又燥又热,再生不起推拒的心了。
因为码头离主城还挺远的,所以走了快半个时辰,阿璇才听到车外传来的吆喝声,卖豆汁的,卖小馄饨的,卖糖人的,卖糯米糕的,这一路上叫卖声音简直是连绵不绝。
顾应启早就听的心痒,恨不能掀开帘子就往外看看。不过顾应承却是看穿了他的意图,认真说道:“阿启,不能掀开帘子,不能让外面的人看见姐姐的。”
也不知是卫氏在他们跟前念叨多了,还是这两人自个就有这想法,如今顾应承和顾应启走哪儿都是,我姐姐长得太美,不能让外面的人瞧见她。
阿璇虽然心里头美滋滋的,可是这会听他这么认真的说,难免还是有些面红耳赤,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实诚了。
“阿启,咱们先回家,过两天就让大哥哥带着你出来逛逛好不好,”阿璇见顾应启有些失望,便哄他道。
顾应启这才开怀的点头,小孩子就是这点好,容易哄。
如今顾家在京城的宅子,在朱雀大街附近。虽说这处没法和更靠近皇宫的那些地界相比,毕竟那里不是住着王爷就是住着国公,都是皇上赐的宅子,传承了上百年的世家大族。
不过这周围也都是从江南来的官员,能在这买个三进宅子得到一万两银子,所以住在这周围的都是有些家底的。
待马车停下来后,碧鸢先行下车,阿璇紧跟着下车,就是站在车下让他们两个小心些。谁知从前面马车下来的顾阶,却是大步跨过来,一把抱住顾应承,将他放在地上,接着又是抱住顾应启。
两人又看见爹爹了,眼底那高兴怎么都藏不住。
古人将就抱子不抱孙,可是顾阶却不是那等刻板之人。这两个都是小儿子,又生的这样玉雪可爱,他就算疼还疼不过来呢。
“咱们到家了,”顾阶看着两个儿子便笑道。
虽说这宅子还是靠着卫氏亲爹的面子买下来的,当初这主人家卖宅子的时候,可不是顾阶一人想买,不过到底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面子大,这才能在合理价格下买下这座宅子。
顾应衍是骑马回来的,此时下人拉着马下去,他也过来陪着爹娘一块进去了。
都说南北建筑有极大的不同,可阿璇看着花园里头,雕梁画栋的亭台楼阁,那飞翘的廊檐,实在是太像江南建筑了。
顾阶见她一脸诧异,便是轻声解释道:“这宅子的风格本就是照着江南建筑建造的,当初爹爹也就是看中这点才买的。”
“爹爹真好,”顾应启大声捧场。
所有人都低头看他,顾应启还不自知地问:“你们都看我干什么?”
“就会哄你爹爹开心,”卫氏瞪了他一眼,可眉梢却是泛着娇羞。
一家子人刚到家,不过顾阶也没多说,便让他们先回院子里头歇会,左右这会还没到用晚膳的时候呢。
阿璇是被一个穿着水红比甲的丫鬟领着回院子的,这丫鬟虽一路上话不说,可态度却客气地很。
待到了院子时,早在院子里头等着的丫鬟婆子,赶紧给阿璇请安。阿璇瞧了水红比甲的丫鬟一眼,她立即解释道:“回姑娘,这是您院子里头伺候的丫鬟和婆子,一共四名二等丫鬟和八名打杂的丫鬟婆子。”
二等丫鬟,阿璇瞥了众人一眼,只淡淡道:“你们都起来吧。”
众人起身后,她便是进了屋子里头,水红比甲的丫鬟跟在碧鸢和碧竹身后,也一块进来了。
“辛苦你了,”阿璇朝水红比甲的丫鬟看了一眼,便是笑着说道。
那丫鬟立即行礼道:“伺候姑娘,奴婢不辛苦。”
此时碧鸢上前,从袖子里头拿出一个荷包,便是递给她,这丫鬟忙是推脱。
还是阿璇又开口道:“既是给了你,就收着吧。”
“谢姑娘,”水红比甲再不敢推脱,立即低声说道。
待她走后,碧竹立即出声说道:“姑娘,奴婢方才进来的时候,都快被吓死了。”
她虽说的有些夸张,其实阿璇心里也比没比她好到哪儿去。这里虽然是自己的家,看她到底是第一次来,又有这样的丫鬟婆子看着,她都怀疑这些人是想给自己下马威了。
碧鸢倒是往后瞧了一眼,便说:“也不知咱们的箱笼什么时候送过来。”
“算了,这时候也打水给我洗个脸,这外头有些热,”阿璇也不知是真热的,还是紧张的,只觉得身上都汗湿了些。
好在她先前吩咐碧鸢带了两身衣裳,在随身的包裹里面,这会正好拿出来。
碧竹出去要水,此时院子里的人已经散了,不过旁边屋子里的小丫鬟见她出来,也是立即出来问道:“姐姐,是要热水吗?”
碧竹瞧了她一眼,便笑道:“你倒是聪明,姑娘想洗漱一下,不知这热水要在何处要?”
“咱们小院就有热水,我帮姐姐去领吧,”小丫鬟机敏地说道。
等碧竹拎着热水桶回去后,便是当着阿璇的面,夸这这个丫鬟实在是机灵。
阿璇点头,说道:“我这院子里头,珊瑚和金珠两个丫鬟是二等的,娘之前说我这边二等的还要再补两个,你们便帮我看看谁适合吧。”
待她洗漱好,重新换了一身衣裳,又挽了头发,这才叫了院子里的人进来。
好在之前她就让碧鸢她们准备了荷包,里头装着的都是银锞子,四个二等丫鬟给的是二两的银锞子,而八个打杂的丫鬟婆子,则是拿得一两银锞子。
等打赏了院子的丫鬟,碧鸢问她要不要歪着歇会,阿璇还是摇了摇头。
既是待不住,就干脆去找娘亲。
不过她也不知卫氏的院子在何处,碧竹就找了方才的小丫鬟五福过来。她一听是姑娘让她带路去太太院子里头,当即便是连声答应了。
阿璇的院子是在花园的西边,一打开窗子就能看见满塘荷叶,微风一吹夹裹着真真莲叶清香。而卫氏的院子则是顾府的上房,她一路走一路瞧着周围的景致,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也不知设计的,山石上还有汩汩水流涌下。
待她走到垂花门处时,便问道:“这是连着前院的垂花门吧?”
“回姑娘,是的,”五福立即点头,她又说道:“如今前院就追着大少爷和老爷。”
“爹爹一般都住在前院的吗?”阿璇好奇地问。
五福点头,又说:“太太和姑娘都不在,所以后院都没主子住的。先前为了太太和姑娘,老爷还让人买了好些人进来伺候呢。”
阿璇抿嘴一笑。
可谁知就在她们要顺着垂花门到走到另一边时,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垂花门而过。阿璇以为是顾应衍,便抬头要叫他,谁知和来人正是四目相撞。
“宋先生,”还没等阿璇说话呢,旁边的碧鸢就忍不住喊道。
宋寒川深深看了她一眼,眼中却是止不住地思念。
而阿璇没想到,她回京第一日,宋寒川便是杀上门来,这人当真是不管不顾的。
“五姑娘,好久不见。”
?
☆、第七十八章 寸步不让
? 宋寒川看着面前的阿璇,显然是惊讶至极,一双明眸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看起来迷惑又可爱。不过半年不见,他只觉得面前的人似乎长高了一点,容貌又张开了些。
想到这里,宋寒川不由在心底微微一冷,如今她在京城,可不是信阳那个小地方,她这样的容貌可是了不得。若是自己一时没看住,让旁人瞧见了,只怕又是要徒生波折。
可她偏偏如今才十二岁,他便是想娶她,也还要再登上三年。
“五姑娘,你也来京城了,”宋寒川神色有些冷漠,口吻也是一如既往的冷冰冰,似乎也只是客气地寒暄。
而碧鸢则是有些激动地看了他一眼,她知道这位宋公子是季神医的师兄,季神医可是帮自家姑娘治好胎记的恩人,这一到京城,都遇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