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7特混舰队的末日已经到来了,当弗莱彻与菲奇这两位美国海军少将看到蜂拥而至的唐帝国轰炸机的时候,恐怕他们连一点侥幸的想法都不会产生吧!

第十八章 送佛送到西

看着已经被烈火包裹,已经严重左倾的“列克星敦”号航母,以及飞行甲板上冒着浓烟,大批舰员正在奋力抢救的“黄蜂”号航母,还有已经被炸沉的三艘护航战舰在海面上留下的旋涡,秋耿波中校冷笑了起来。
“大队长,美国佬完了!”后座上的导航员已经兴奋了好几分钟。
“妈的,还差一点,要是还有几枚炸弹就好了!”秋耿波擦掉了脸上的汗水,“各小队,谁还有炸弹,鱼雷?”
“大队长,我们的炸弹都丢光了。”附近一架“翠鸟”上的小队长也在看着海面上没有沉没的两艘航母,“‘鱼鹰’机群也才投完了鱼雷,我们还有机枪子弹,要不要……”
“要个头,准备返航!”秋耿波可不认为机枪子弹能够让那两艘航母立即沉没,现在那些战斗机就在扫射航母甲板上的美军官兵,也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娘的,就差这一点,该死!都跟我来,要来得及的话,说不定我们还能运一批炸弹过来。准备给舰队报告战果,请求第二波……”
“老秋,我们的弹药很充足!”
听到耳机里传来的声音,秋耿波一惊,一下没有反应过来。
“是三大队长,是杨勤凯中校!”后座的导航员立即叫了起来。
秋耿波这才反应过来。“老杨,你小子迟到了!”
“迟到比没到好!”杨勤凯已经看到了前方的美国舰队,“我这有两个小队的‘翠鸟’,要是有心情的话,就看我们的表演吧!”
“娘的,你小子别得意得太早,我们马上回去运炸弹,看谁动作快!”秋耿波一听到有两个小队的俯冲轰炸机,立即就笑了起来,“兄弟们,我们赶紧返航!”
两队轰炸机交错而过,杨勤凯与秋耿波的座机擦着飞过的时候,两人还挥手致意。以前,秋耿波是邓子超的手下,杨勤凯是张鼐鼎的手下,但自从邓子超与张鼐鼎去了第二航空联队后,两人都做了大队长,而且关系也好了许多(邓子超与张鼐鼎一直在为谁是帝国海航第一轰炸王牌竞争,搞得他们的手下也有不少的小矛盾)。
秋耿波返航的时间是十二点过十分,这波轰炸机足足在美国舰队上空盘旋了三十五分钟的时间(这比一般的轰炸时间长了很多,主要是很多新手都需要锻炼,而且轰炸机上有足够的余油,不需要为返航的事情担心)。杨勤凯的机群是在十一点过五分离开第一特混舰队的,而到达第17特混舰队上空的时候是十二点过十一分。也就是说,两波轰炸之间没有任何间隔,秋耿波机群刚离开,杨勤凯机群就到了。
杨勤凯确实迟到了,但也确实比没到好。在他到达的时候,“列克星敦”号航母已经挨了八枚炸弹,两条鱼雷(都命中左舷)。进水量达到了2500吨,战舰左倾十二度。而那八枚航空炸弹有六枚是钻进了舰体之后才爆炸的(当时的航空穿甲弹在引信设计上都存在缺陷,不一定都能够穿透航母的飞行甲板),这六枚炸弹造成的破坏极为严重。其中一枚炸弹在重油舱附近爆炸,泄露的重油烧毁了相邻好几个舱室,烧死了大批水兵(其中很多是损管队员)。还有一枚在距离弹药库大概15米的地方爆炸,幸亏当时航母上的弹药并不多(训练时消耗了很多弹药,而计划是在关岛附近接受一次海上补给),不然这艘航母肯定完蛋了。还有一枚炸弹正好落到了堆放防空炮弹的后甲板上,结果几百枚不同口径的炮弹全部殉爆,附近上百名水兵与炮手都被炸死,几座炮塔也被炸飞了。
“黄蜂”号情况比“列克星敦”号好不到哪里去。这艘航母挨了四枚炸弹,其中只有两枚在舰体内爆炸,其中一枚是在机库里爆炸的。万幸的是,“黄蜂”号躲过了射来的八条鱼雷,不然肯定完蛋了(其中一条射失的鱼雷打在了附近一艘驱逐舰上,这艘驱逐舰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内就沉没了)。“黄蜂”号受的最大的创伤是那枚在舰岛附近爆炸的炸弹,舰桥内的人员全部伤亡,弗莱彻是被抬下来的,然后转移到了附近的一艘重巡洋舰上,而舰队参谋大部分阵亡,幸存者极少。
除了两艘航母之外,还有两艘巡洋舰(其中一艘舰队左侧的那艘装备有雷达的重巡洋舰,另外一艘是轻巡洋舰),一艘驱逐舰被击沉。另外还有两艘巡洋舰与三艘驱逐舰遭到重创,离开了航母附近海域(没有立即返回关岛,因为没有接到任何让其先行撤退的命令)。原本第17特混舰队的护航战舰就不是很多(实际上,在参战之前,美国海军并没有多少合适的护航战舰,那些战列舰大部分都因为速度太慢,难以充当航母的护航战舰使用),现在就更少了。
杨勤凯看上的也就是那两艘还在挣扎的航母。“列克星敦”号已经彻底的失去了速度,如同一条死鱼一般的漂浮在海面上。“黄蜂”号仍然在以20节左右的速度向北航行。杨勤凯立即率领另外七架“翠鸟”追了上去。
唐帝国的轰炸机再次杀来,美国战舰上的官兵也是大惊不已,最初他们还以为这是开始离开的那批轰炸机,而且是回来扫射的,开始还不怎么重视,很多在飞行甲板上忙着抢修的官兵都开始寻找隐蔽的地方,或者干脆就溜到了甲板下面去。可很快就有人发现,这些轰炸机的腹部都挂着炸弹,而且,轰炸机都是高空进入的,这肯定不是进行扫射,而是俯冲投弹。当“翠鸟”俯冲时的尖啸声再次响起的时候,“黄蜂”号上的所有美国官兵的神经都紧张了起来。
与秋耿波不一样,这次杨勤凯是第一个开始俯冲的。“黄蜂”号已经摇摇欲坠,说不定下一枚炸弹就将彻底的解决掉这艘航母,他可不想把击沉航母的功劳让给别人。
进入垂直俯冲阶段(起点高度在1500米到1200米之间)的“翠鸟”就如同一颗流星一般的冲想了海面上正在全力规避的“黄蜂”号航母。杨勤凯也高度紧张了起来,他甚至看到,在航母急剧转向的时候,几个开始还在飞行甲板上抢修航母的美军官兵被甩了出去,掉到了大海里。而那些在甲板上没有固定好的东西全都滚落到了海里,一座被炸松了的炮塔也翻了过来,挂在了航母的侧舷旁。
航母上剩下的防空火炮在拼命的发射着炮弹,想把正在俯冲的轰炸机打下来。“翠鸟”的高度也在急剧降低,杨勤凯一边注意着高度表指针的变化,一边看着海面上的航母。在大概550米的高度上,杨勤凯松开了投弹钮,接着用力的拉回操纵杆。在炸弹被爆炸栓弹出的一瞬间,已经达到250节的“翠鸟”就如同一枚梭镖一样的拉了起来,在航母上空不到150米处改成平飞,接着,那枚500公斤的航空穿甲弹就落在了航母的飞行甲板上。
在杨勤凯投弹之后几秒钟,跟在他后面的另外三架“翠鸟”也投下了炸弹,然后这些轰炸机就如同天女散花般的散开,迅速的离开了危险区。四枚炸弹几乎是同时落下的,这是增大命中率的有效办法,当然,前提条件是,飞行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轰炸机,不然在改出俯冲的时候就有可能撞到一起(随着后来海航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手加入,这种战术也就只有王牌轰炸机飞行员敢于采用了)。
杨勤凯投下的炸弹直接从航母中部的升降机钻了进去,在穿透了机库主甲板(飞行甲板是航母主甲板上方的甲板,而航母的主甲板一般是机库甲板,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航母的重心,增加稳定度,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保护舰体内的关键部位)之后才发生爆炸。其实,仅这一枚炸弹就足够了,接着命中“黄蜂”号艉部的那枚炸弹并不致命。
看到从升降机处突然窜起的白色水蒸气,接着白色的水蒸气突然变色,一股火柱升起来,一直窜到了上百米的空中才猛的消散,爆炸声也同时传了过来。杨勤凯笑了起来,这艘航母已经完蛋了。炸弹命中点下方就是轮机舱与锅炉舱,而在附近还有重油舱,甚至会有弹药舱(各航母的设计都是不一样的,可“黄蜂”号的舰体空间太狭窄了,要保证携带86架战机,以及相应的设备,就只能集中部署这些极为关键的舱室,而且各舱之间并无厚实的装甲板隔离)。那股水蒸气就是锅炉被炸坏后喷出来的,数百度的水蒸气能够迅速的杀死周围的一切生命,而跟着冒起的火柱肯定是燃料舱被点燃了。
杨勤凯的判断没有错,仅过了不到两分钟,“黄蜂”号突然颤抖了一下,接着整个舰体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抬离了水面,接着第一次巨爆发生,然后是数十次,数百次的小规模爆炸,硝烟与黑色的烟尘迅速的笼罩了整艘航母。当烟尘逐渐散去的时候,航母已经被炸成了两截,艉部(大概占三分之一舰体长度)正在迅速下沉,舰艏高高的翘起,也开始缓缓沉入大海。弹药库殉爆,加上航空汽油泄露导致的闷炸彻底的让这艘航母完蛋了。
当杨勤凯带着四架还没有来得及投下炸弹的“翠鸟”转向“列克星敦”号的时候,围攻“列克星敦”号的十六架“翠鸟”中已经有十二架投下了炸弹,另外四架正在开始俯冲。跟在杨勤凯后面的四架“翠鸟”毫不迟疑的加入了投弹的行列,这是附近海面上最后一艘美国战舰了,他们可不想带着炸弹返航。
“列克星敦”号要比“黄蜂”号“结实”得多了。与“赤城”号一样,“列克星敦”号在开工建造的时候是战列巡洋舰,可才开始建造不久,《松江条约》生效,美国的主力舰总吨位已经超过了条约的最高限制,其建造工作被迫推迟(中途还取消了)。后来重新设计为航母,并且在唐历1307年下水,09年完工服役,而最后一次大修与现代化改装在18年开始。也得益于其初始设计,其标准排水量达到了43000吨,满载排水量近50000吨(美国一直隐瞒了这艘航母的真实排水量,因为这超过了条约的限制,直到条约失效之后才公布,而且是用轻载排水量来充当的满载排水量)。巨大的排水量让航母的防御得到了强化,但问题同样存在,因为设计时间早,而且随着“约克城”级航母陆续服役,原定的一些改装被取消,这给航母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失去了动力的航母几乎就是一艘靶船,而且还是一艘巨大的靶船(海航轰炸机飞行员训练时用的靶船只有80米长)。前面十二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有十枚命中(可都没有命中要害)。随后,八架轰炸机再次俯冲,投下了八枚重磅炸弹,其中至少有六枚命中了目标。
“妈的,这下还不死!”杨勤凯暗骂了一句。
“头,好像还没有沉呢!”
当杨勤凯看到仍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列克星敦”号航母的时候,这下他都傻眼了。这艘航母挨了二十多枚炸弹,两条鱼雷,竟然还没有沉!他狠狠的在仪表盘上砸了一拳头,最后的一枚炸弹都用上了,看来,得等到秋耿波挂上炸弹来最后了解这头海上怪物。
其他的飞行员也在惊讶的同时愤怒了,干掉“大和”的时候也不过就这样吧,这条航母竟然承受了这么大的打击还浮在海面上。杨勤凯也没有再耽搁时间,立即招呼机群准备返航,反正炸弹已经用完了,就算没有击沉“列克星敦”号,也干掉了“黄蜂”号,而且这艘变态航母也最多就剩一口气了!

第十九章 迷惑的战局

谈仁皓是在十二点十五分的时候收到秋耿波机群发来的电报,而侦察机是在十一点十五分之后陆续返航的,最后一架担任侦察任务的“鱼鹰”在十一点四十五分降落在了飞行甲板上(执行第一轮侦察任务的侦察机,而后来向南面派出的侦察机已经接到了舰队的召唤,此时正在返航,大概在十二点左右返回舰队)。在收到秋耿波发回来的战报前,谈仁皓没有想到撤退,而在准备继续发动进攻。他在十一点半下令,让那些返航的侦察机立即挂上鱼雷(有一批挂的是炸弹,进行水平轰炸),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出击准备。可按照当时的情况,这批轰炸机在十二点之前是无法起飞的。而在这个时候,第二批侦察机正在返航,舰队里的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使用率将达到极限,更不可能让轰炸机起飞。
当两艘航母接收了返航的侦察机,清理出飞行甲板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十八分,此时谈仁皓刚拿到了秋耿波机群的战报,在要不要派遣第三批轰炸机的问题上,他与郝东觉都犹豫了。
谈仁皓只有两个选择,排,还是不排。在秋耿波的报告中,第17特混舰队已经被击溃,虽然两艘航母没有立即沉没,可随着杨勤凯机群的到达,24枚炸弹对付两艘已经遭到重创,看眼就要沉没的航母,把握还是很大的。可问题是,这两艘航母还没有沉,而杨勤凯至少要到十二点半,甚至十二点四十分的时候才会发回战报,这中间二十分钟左右的间隔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也许就将决定最后的结果。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等二十分钟也许不是什么问题,美国舰队在二十分钟之内跑不了多远。最让谈仁皓担心的是美国人的轰炸机。在秋耿波的战报发回来之前四十分钟,也就是护航战斗机夺取了第17特混舰队制空权的时候,安士乐少校已经先发了一封电报回来。电报的主要内容有,确定是第17特混舰队,舰队里有两艘舰队航母。另外,还包括了舰队防空战斗机的数量(指挥官在安排后继轰炸时确定护航战斗机数量的主要依据),是否发现敌轰炸机群(指挥官安排舰队防空,以及估算敌轰炸机群到达时间的主要依据)。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在安士乐的电报中,根本就没有提到第17特混舰队上空有轰炸机,而且还着重说明,第17特混舰队两艘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都没有发现有轰炸机,也没有发现有出动轰炸机的征兆。
如果是其他的指挥官,肯定已经忽略了这一点,可谈仁皓担心的就是这一点。美国舰队上空没有轰炸机,航母上也没有轰炸机。那么,两艘舰队航母搭载的上百架轰炸机去哪了?想到在九点五十分之前击落的那架美国侦察机,谈仁皓就更加担心了。其实,从排出轰炸机群,接收完返航的侦察机,谈仁皓就一直有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如果美国轰炸机及时起飞的话,那么美国轰炸机群会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到达,最多也就两个小时。可到了十一点半的时候,在舰队外围巡逻的战斗机仍然没有任何发现,而且舰队里六艘安装有雷达的战舰也没有发现不明目标。十二点之前,谈仁皓又一次询问了情况,可仍然没有半点美国轰炸机群到来的迹象。
这下谈仁皓都感到迷惑了,郝东觉,以及几个明白过来的参谋也一样。安士乐率领的战斗机群在十一点十分左右到达,而此时美国的轰炸机如果已经出发的话,十二点的时候就应该到达距离第一特混舰队五十海里之内,而这就已经进了舰队的防空警戒范围(战舰上的雷达对3000米高度上的机群的探测距离最少都有50海里),难道这批轰炸机全都走散了?而且,关岛上的美军岸基轰炸机难道也会按兵不动?如果这些轰炸机在接到消息后就起飞的话,在十一点半之前肯定杀到了。
这些疑问让谈仁皓在做出决定的时候更为慎重,他在十一点四十五分(也就是第一批侦察机全部返航后)的时候还下了一道命令,让一个半小队的战斗机返回两艘航母,加满燃料,然后赶在第二批侦察机返航之前起飞。在航空勤务官兵的努力下,最终有24架“隼”补充了燃料,这批战斗机至少可以坚持巡逻两个半小时(保留十五分钟的战斗余油,以及十五分钟的返航余油)。可在要不要派遣全部由“鱼鹰”组成的第三波轰炸机群的时候,谈仁皓仍然难以迅速的做出决定。
“轰炸机正在补充燃料,需要挂上鱼雷吗?”郝东觉终于忍不住来询问谈仁皓了,而这时是十二点二十二分。
谈仁皓夹着烟头的左手在空中停留了几秒钟,他的目光落到了郝东觉的身上。迟疑也仅仅只是五分钟的事情,在这五分钟之内,谈仁皓已经做出了决定。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恨吸了一口,把烟头丢在了地板上,用力的踩了下去。
郝东觉的目光在谈仁皓的脸上停留了两秒钟,这才猛的转过身来,大声说道:“轰炸机立即挂弹,做好出发准备。让飞行员到航空作战室集中,告诉章志涛,五分钟后,我亲自做战前简报!”
开始还在观望着司令官与参谋长的那些参谋人员立即行动了起来,有的在大声下达命令,有的则在迅速的整理着资料(主要是敌舰队的资料,轰炸机飞行员必须要知道哪些战舰还没有沉没,哪些战舰值得轰炸),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
等到郝东觉走开之后,谈仁皓才暗出了口气。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也非常的矛盾。如果此时撤退,第一特混舰队将稳操胜券,但同时也可能失去全歼第17特混舰队的最好机会。如果此时进攻,第一特混舰队就要冒着被敌人打击的危险,但同时也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